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卧美人膝_我想吃肉-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素素气结。
东宫稳固,之前的计划就要做整体的变更。新任地方,预案还没有完全做好。还有到了地方之后的配合问题,毕竟,江先生是谢丞相找来了的,以祖孙关系而言,程素素有点担心他会给谢丞相通风报信之类的。然而江先生确实有真材实料,又舍不得不用他。
程素素还琢磨着怎么在路上能够与这位江先生拉点关系,让他能够偏向己方。等等等等,都计划在这赴任的路上开个好头的。
第一个驿站落脚,正好与谢麟说一说这些打算。
现在好了,与江先生的第一次正式谈话,就听到这样的“约法三章”。
【王八蛋啊!你特么这是要把老子一个准备下副本的满级大号一刀砍回新手村啊!】
江其真见状,也不催促,也黑着脸,坐那儿等着。
谢麟一边是比较认可其能力的幕僚,一边是老婆,处境犹如夹在婆媳之间的可悲男人。不同的是,谢麟比那些人更狡猾一些。
微笑着对程素素作揖:“江先生不知道娘子家风清廉质朴,是我的疏忽,不曾告知先生,娘子恕罪。”
江其真更担心了!这特么活脱脱一个气管严啊!你家搓衣板还好吗?
程素素也是给台阶就下,江其真提的这几个条件,特别的政治正确,公开叫板,等着被弹劾的折子淹了吧!娘家婆家都得被淹。
所以,程素素也认真地玩起了文字游戏:“朝廷自有法度,用人自有吏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江其真道:“别说虚的!这话我已经听过一回了,说得没你斯文,意思跟你差不离儿!你们谢家是不是都串通好了的?词儿都不带改的!”
他上次可受了气了,好多年没缓过来。这也不怪江先生,想当年,丞相的次子、九卿的女儿,都是书香世家,多么好的组合!江其真唯恐其太斯文迂腐,还想着怎么让他们圆滑一点。
结果呢?
江先生一天在心里骂八回街,也没办法把这俩给掰回来!谢源就成了江先生幕僚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败笔。没有弄出什么美名然后步步高升不说,东家还被参了下来。
江先生不介意谢源笨,他可以一点一点地指示着谢源去做,就怕这人蠢还不听人劝、听不懂个对错。在这其中,郦氏的坏影响居功至伟。
遇到了谢麟之后,江先生对谢麟的资质是十分赞赏的。程素素那里,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头一回见面,就发现这是一个喜欢与人别苗头的妇人。这样的人,有两种情况,一是能力不错,所以有骄傲的本钱,一种就是纯傻,还自以为了不起。
江先生不敢再冒险,终于找了个机会,要将话题摊开了讲。限制一下,利大于弊。他可不想再败第二次!谢麟多么好的底子呀,不撺掇出一个丞相出来,真对不起自己拣到了一支潜力股。
江先生平生爱好,不在自己做官,却喜欢隐居幕后。无论是隐居幕后,还是亲自上阵,都没有人想失败!
谢麟和程素素心有灵犀,心里将二房夫妇俩骂得狗血淋头。两人交换了一个眼色,一齐咬牙切齿,却是同一个想法:先糊弄过去再说,反正我/你又不是郦氏那个蠢货!日后相处,总能慢慢摆平江先生的,可不好上任就把这个熟手给开了!
岂止是程素素满级大号有被砍回新手村的危险?谢麟现在就是被砍回新手村的途中!
谢丞相在这方面倒不藏私,一针见血地说:“你会应付阎王,可不一定能应付得了小鬼!天天说吃相,让你去见识见识真正的吃相难看!”
江其真就是一个很明白个人手段,水平又极高的人。
程素素也明白,哪怕还有同样水平的人,也未必不会像江其真这样想,换来换去,自己硬与谢麟的幕僚们叫板,十分误事。不如逮着这一个,慢慢磨。钱,她还真不在乎,亲信?她哪里来的人?收钱求情,她还真没想过。
当下,由程素素开口道:“好!既聘了先生,就不是要先生做摆设的。”
谢麟且没有她这般坚决,有点犹豫地低声道:“六郎?”
程素素摆摆手:“就这样吧。”
江先生舒了一口气,起身长揖:“娘子明理,东翁之幸。”
程素素笑道:“那这一餐饭,可许我上桌了吧?”
江先生也知道自己的要求虽然十分正确,未免有预先将程素素视作会胡作非为的意思,也不在意她这话里有话,搓搓手:“娘子,在下是被整怕了。”
他老人家四、五十岁的年纪,一口一个在下,且又后还要仰仗他,程素素也不好意思再刻薄他。当下笑着邀他坐下,一道吃饭。
江先生先满斟了酒,举杯道:“先小人,后君子,我必为东翁尽力谋划。东翁,此行艰难,恕我先前无礼啦!”
谢麟与程素素也起来举杯:“先生金玉良言。”
三人饮罢,坐下慢慢说话。江先生拣了箸笋丝,慢慢嚼了咽了,才说:“不要怪我多事,老相公有意磨练东翁,这地方选得不可谓不用心。可也难出政绩,难推托责任。膏腴之地,财赋出色。贫瘠之地,稍有起色便是大有改观。唯中等地方,温吞水,上不去,下不来!泯然众人。故而不得不慎呐!”
他三再目视程素素,模样十分诚恳,程素素也没得话说。这些东西,她是真的不懂,也许真该先老实窝着再学学了。再看谢麟,他也听得认真,得,俩都砍回新手村了。
一餐饭,就在江先生说、夫妇二人听的过程中,结束了。过后,程素素才发现,江先生说这些的时候,并没有避开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谢麟与程素素还是分房睡,只是睡前谢麟跑来开解程素素。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晚饭的时候就想问你了,这看的什么?”
就是程素素拿的那张纸,上头写了八个字“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八个字,乃是与程犀道别的时候,程犀特别痛心疾首讲的。引自《孟子》,意思乃是孔子反对殉葬。齐王府恰才做了一件人殉的事。
谢麟笑了:“对了,这件事情,还没有与你说……”将与齐王的对话,一一讲了。
程素素也惊讶了,她对齐王也不够了解,但是这个时候不停地问安泰郡主?“郡主有不妥?”
谢麟道:“你也这样想?”
“看起来不像呀。”
“那就先记下来,万一用得着呢?”
“哎……”程素素心里沉甸甸的。
谢麟起身道:“早些安歇吧,明日还要早起赶路呢。”
“好。”
次日,二人启程,问起驿丞,驿丞道:“齐王殿下昨晚就走了,去哪里,就不是小的们能知道的了。”
二人也不再停留,谢麟匆匆写了封信,火漆封上,交驿丞递往东宫。程素素知道,他给太子写的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令太子不可放松警惕之意。暗忖,齐王这回算是真将谢先生给得罪了。
却不知谢先生也在忐忑:好像对娘子交代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第87章 准备好了
“娘子要路上准备?”江其真的口气里充满了诧异,明显的不赞同的意思。
路遇齐王真不是一个好兆头; 哪怕相信科学如程素素; 也冒出了这样的念头来。第一座驿站与齐王分开之后; 赴任的大队人马便再次上路了。虽然有了所谓约法三章; 程素素还是觉得; 该她说的话,还是要讲的。比如大家对赴任之后的准备工作之类的。
不插手所谓衙门官司正事,正经的正室娘子; 该管的事儿也是一大堆的。这里面是不可能完全不波及谢麟的公务的; 譬如说到任之后; 谢麟要用什么样的面目去面对一府之下属; 程素素得有相应的配合; 这个戏要唱下去,得有个剧本吧?
诸如此类; 细务还有很多。
这些事情,总能说的吧?
长途漫漫; 程素素先与谢麟讲的; 谢麟让听风去对江其真说了。江其真就跑到主人家的车辕上坐着,隔着半张车帘; 与里面答话。透过另半边打开的车帘; 他脸的表情明确无误地展露给谢麟看——你们真是太天真了!
多少年来; 谢麟都没有被人用这种目光看过了,竟一时反应不过来。
程素素没直接看到这表情,情绪比谢麟稳定:“难道要到了地方再准备吗?”
江先生道:“娘子还没‘准备’好?”
程素素略懵; 疑惑地道:“地方的上事儿,我们不很熟,故而请教先生,先生这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江先生道:“娘子说的准备,是足以应付诸般事务,是不是?”
“对呀。”
“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所有的事没有发生,就先准备好了怎么应付,连给你添麻烦的人,都要照着你想的去做,等着被你收拾。那也太巧啦,”江先生不客气地说,“娘子读过《吕氏春秋》吗?刻舟求剑要不得。这可不是东翁去考秀才试,背下经义,填上去就算成了。”
这个道理当然是对的啦,可是——“难道就不准备了吗?”
江先生道:“是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凡事不要说‘准备好了再如何’。二位想,真遇到了事儿,谁会留功夫给二位去‘准备’呢?要是觉得准备好了就心满意足,那就等着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永远比别人慢一步吧。‘准备’好二位自己,可比准备好什么如何应对,要好得多。”
谢麟问道:“那么先前在京的说的那些?”
“那叫后手,”江先生慢悠悠地道,“谁能不犯错?谁能算无遗策?谁能事事如意?谁能让连与他作对的人都全照他的心意来?不能够的。出错不要紧,能弥补过来就行。这是用兵,重兵堆于前,后方空虚,易为人所趁。”
二人对望一眼,只觉得江先生将赴任地方说得像是进了龙潭虎穴一样,不晓得当年谢源夫妇给他的心理阴影居然这般大了。不过也觉得他说的是很有道理的,也一齐点了一下头。
哪知江先生却猜到他们的心思,笑道摇头:“二位已经很礼贤下士啦,不过有些事情嘛,自己不经过,别人讲了也是隔靴骚痒。咱们且看一程,如何?”
“好!”谢麟一口答应了下来。
————————————————————————————————
虽然答应得痛快,谢麟与程素素的心里,还是有一点点疑惑的。从江先生之前的举动来看,这话说得绝不是无的放矢。将会遇到什么事情呢?二人心里都打了个问号。
接下来又过一个驿站,还算太平。走到第三个驿站的时候,却热闹了起来。
谢麟这样的人物,注定是不可能悄无声息地跑到邬州的。地方官上任,踏入本州境内,就能被当地人知道,这个谢麟早有心理准备了。沿途上住在驿站,要核对身份,会被沿途官员迎送,这也是惯例。
是以当地官员一窝蜂跑过来的时候,谢麟是一点也没有意外的。接到帖子,便也整肃停当,并不介意地携程素素赴宴去了。江先生也换上一身簇新的书生袍,摇着扇子,晃在谢麟的周围。
兴许是觉得之前对程素素提的条件略显苛刻,江先生特意提醒程素素:“娘子,先说场面话,说京城风物。”
程素素会意,不就是不要交浅言深么?懂。
江先生这才提着扇子,晃到谢麟的背后。读书人、想附庸风雅的人、想讨好相府的人,都十分重视谢麟。对于程素素,他们让家眷准备了厚礼,仅此而已。
谢麟的名头很响,官员们准备的是风雅的酒席,作诗、赏花、二三雅妓。江先生轻咳一声,凑到谢麟耳边说:“东翁,我与娘子约法三章,独独没有约东翁狎妓之后不可欧打亲夫。”
谢麟面皮一抖:“先生说笑了,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江先生道:“路上一遇而过,风流韵事,东翁自己斟酌。到了邬州,一举一动可就不是流窜了。”
谢麟正色道:“我与同侪吟诵唱和,指点后辈,听不懂先生在说什么。”
江先生满意地道:“小爱好嘛,可以有可以有,回来咱们再讲。”
将谢麟给憋得不轻。
吃完酒回来,听风、看雨抱了好大一兜子的名刺、诗稿。程素素自家拿着柄宫扇扇着风,她也吃了点酒,正在发热。见了问道:“这是什么?”听风二人如此这般一讲,程素素道:“都收起来,采莲,去找个匣子装了,贴上签子写明日期来历。”
江先生摇着扇子,听到她这样吩咐,不停点头。
程素素道:“累了一天了,先歇着?”
江先生打了个酒嗝:“明天开始,事情就要多起来啦。我可不是说这样的酒席呀!也许明天、也许后天、也许大后天,就要看二位的‘准备’啦。”
程素素却是打定了主意,他们这样供着江先生,就是要他出力的,可不能让他看戏。不客气地说:“先生话里有话。”
江先生点头道:“从拿到赴任文书那一刻起,无论有没有准备,考验就已经开始啦。”
江先生说完这个话,又过了三天,依旧风平浪静。虽然江先生说了许多关于“准备”的话,程素素还是先计划了一下,到了邬州之后,如何安排家里这些人手,如何定一个基调等等。这些都想明白了,三天也过去了,太平无事。
到程素素开始怀疑江先生是不是太谨小慎微的时候,在某驿站落脚的时候,又遇到了一次很普通的请吃酒的帖子。依旧是夫妇二人同去,一路行来,程素素应付这样的事情已经很有经验了。
一来谢麟此时品级虽然不管太高,却也不低,驿路沿途遇到品级比他高的人不多,二来看相府面上,也无人硬叫板。连带的程素素也轻松许多,与妇人们说些京城的衣裳首饰的流行,赴任要注意的事项一类。譬如今天,一位知县的娘子就说:“到了当地,也要雇几个当地人,好知道些风俗。”
有些是程素素已经想到的,有些是她“没有准备好”的,少不得思忖之后,将觉得有道理的部分记下来。
自觉又学了不少东西。
待回到驿馆,却被门前一堆人给惊呆了。这群人并不像赴任之人,程素素现在也有经验了,凡赴任的人,再穷,铺盖也要有几个挑子。这些人的行李,是明显不符的。人倒是不少,男子衣着考究,两乘小轿,轿边各立一个侍女。再看后面的行李,箱笼不少,铺盖不多。
见他们一行人过来,一个富态的中年男子抢了上来:“敢问可是谢状元?”
江先生义不容辞地上前来:“尔是何人?为何拦路?”
这中年男子将自己的名刺双手递出:“这位先生,小人王瑱,向慕风雅,听得连三元的谢公过此,心生向往。特备薄礼,请谢公答允小人将谢公的大作合集刊刻。”
江先生眼睛往他身后一扫,笑问:“老兄不是赴任官员?”
王瑱忙说:“小人家里世代务家,到了得小人,也兼做些小买卖,不成体统。”
“何方人士?”
“河东县。”说着,便向江先生又塞了一个大红包。
江先生笑纳了,道:“你这堵着门,倒是打劫,不好,不好。”
王瑱忙向后面挥手,将人与箱笼都驱了开。
江先生道:“帖子,我收下了。东翁今日有酒了,恐怕不能见你。”
王瑱道:“这哪里是小人的家眷?二三粗婢,奉与谢公、娘子驱使而已。这些是她们的箱笼铺盖。”
二人说话的时候,谢麟与程素素的车已经进了驿站了。王瑱面露焦急之色,又给了江先生一只大红包,诚恳地道:“请先生千万通融,了我夙愿。”
江先生将两只红包揣好,道:“东翁明日就要启程,赴任的事情耽搁不得,恐怕要让你失望啦。好在河东就在邬州辖下,你是河东人,日后有的是机会了。”
王瑱张了张口,江先生拍拍他的肩膀:“帖子收下啦,老兄,请回吧。这么在驿馆面前堆着这许多人,不像话呀。”
说着,扬长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江先生:艾玛,忘了约不许家暴
第88章 我的地盘
江先生小发一笔横财,转身回到驿站; 表情就没有在门外那么可爱了。一本正经地将拜帖递给谢麟:“东翁; 贿赂来了。”
谢麟口中正含地着一口醒酒汤; 被他这句话将醒酒汤从鼻孔里给喷了出来。程素素甩了块帕子给他,自己也被噎到了。再看江先生; 又恢复了笑吟吟的样子。
谢麟收拾完自己; 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江先生掏出两个红包; 晃了一晃:“我也有。”
谢麟比了一个请坐的手势,笑道:“先生特意来说; 必有深意。”
“邬州河东人,”江先生观察了一下谢麟的表情,续道,“仰慕东翁才华,备下厚礼,想为东翁刊印文集。”
程素素听了都是一怔。这时节,书贵呀!送了厚礼,就为再破财给谢麟出本文集?这得是铁粉。然而这籍贯?
谢麟重复了一句:“邬州河东人?”
江先生道:“东翁再听听礼单。”将礼单念了出来; 除了些笔墨纸砚; 便是几名奴婢。不算太薄; 但要说是“厚礼”,那也是绝谈不上的。
谢麟与程素素面面相觑; 表情很明白了——这也叫厚礼?
江先生道:“想不大明白?奴婢们是带着行李的,她们的行李,就是咱们在门外看到的那样。十分不薄呀!”
“如此隐讳; ”谢麟当然看出来这其中有问题了,“哪像是真心喜欢我的文章的?他识几个字还不一定吧?”
江先生道:“东翁是明白人。这样的人,要么是有所求,要么是放长线钓大鱼。总之,不会是像他说的那样真诚。”接着一撇嘴,“主人家站在地上,奴婢坐在轿子里,切,什么样的奴婢?这是做便宜岳父来的,嫁妆都备了哩。”
“噗——”程素素也喷了。
江先生正色道:“话糙理不糙。送人可比送物更划算。即便东翁不当一回事,外面却可以讲‘在知府家里有得宠的人递话’,这话,恐怕未必会有人当着东翁的面告诉东翁呀。”
谢麟脸上显出厌恶的神情来,江先生问道:“东翁打算如何办呢?”
谢麟也不打开帖子,只说:“办什么?”
江先生道:“若以后还有人请为您刊印文集,东翁要如何甄别呢?此事难就难在,不知道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东翁是状元公,有人仰慕才华并没有什么不妥,一概拒了,岂不寒心?亲切了,又不知是否包藏祸心。此事难就难在,难道要东翁一一见了,再分辨他们是否怀有歹意?”
程素素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先生有办法吗?”
江先生道:“啊,还有娘子,若是有人找上娘子,说是想为东翁刊印文集,日子又很巧,巧在了东翁生日之前,娘子点不点头呢?”
窝去!这个真的很难选啊!
江先生说完这些,却先不讲要如何做了:“二位何妨自己想想?凡事都我讲了,这官是东翁在做,还是我在做呢?”
谢麟指着帖子道:“退回去就是。不要就不要了,难道我还用给他们解释不成?”他是相府公子,比程素素的瞻前顾后,自多了一份不在乎。
“东翁的邬州,还只是纸面上。不要寻个当地人问一问?等到了邬州,还能知道几分实情?看的都是他们让你看的,听的都是他们让你听的。哪怕先到了,微服查访,又可知他们自看到邸报,知道您要来,便会做好准备了。东翁想,在东宫里,知道陛下要到东宫,会做什么样的准备?”
谢麟顿悟,这例子太生动了。
“退,”谢麟毫不犹豫地道,“我何必做谨小慎微?至于邬州情形,到了,自然就看到了。”
江先生也不反对,道:“好。”
次日天不亮,王瑱便等在了驿馆外面。江先生也起了个大早,笑吟吟地将拜帖又还给了他:“东翁说,‘吾尚年轻,蒙圣上不弃,命做亲民官,寸功未立,不敢先为自己扬名’。老兄,你这时候不巧呀。”
想了一想,又将自己的红包给退了:“哎,事儿没办成,不好意思。”
王瑱还想再说什么,江先生将脚一缩,又退回驿馆里了。不多会儿,天放亮,驿丞便出来赶人。王瑱只得耷拉着脑袋往后退了一退,看着当地官员或派人、或亲至,为谢麟送行。
管事低声问:“员外,咱们怎么办?再不紧着点儿,大郎的案子就……”
“追!”
————————————————————————————————
王瑱一路走,一路追,却总也追不上谢麟赴任的队伍。谢麟走得不算太快,但走的是官道。王瑱为民,走官道得偷偷摸摸的,遇到朝廷送信的驿马,要避,遇到往来官员,要避,再遇到兵士换防,还是要避。一避二避,眼睁睁看着走得不快的谢麟,离他越来越远,不由捶胸顿足。
谢麟却从从容容,一路与沿途官员交际,从容进入了邬州。
一到邬州,果如江先生所说,邬州的大小官员们,早便准备好了。下午在驿站里核对了身份,天不黑,当地的县令便到了。第二天,不等谢麟启程往府衙里去,州府的大小官员,便都来了。
谢麟心道,这邬州府的情况不上不下,大大小小的官员行动之快,放到京城也是顶尖的了。
在京城的时候,他已经弄到了诸官的履历。知道这里面官员有科考出身、也有荫生出身、还有荫职,来历十分丰富,也笑吟吟的与诸官见面。这一回乃是拜见上官,就人人没带家眷,程素素乐得清闲。
邬州府辖下六县,地方颇大,境内有河,却不在邬州正中,而是偏西一点,府衙与河东县衙同城。六个县令,一个不缺,此外又有通判等州府的官员,也悉数到场——谢麟是最年轻的一个。
人比人,气死人。说的就是眼下这个样子,人家出身比你好,比你聪明,还比你用功。通判的年纪是谢麟的两倍,县令里还有年纪比通判大的,最年轻的县令今年三十,却是已过世五年的前前任工部侍郎的儿子。
众人一打照面,顿时觉得谢麟气韵高华,反思自己,比起他来是俗气许多。再看他身后,跟着一个约摸五十上下的拎扇子的书生模样的人,估摸着是幕僚。想来相府公子外放有这么一个人也不奇怪。
彼时“师爷”这种职业还没有很流行,达不到人尽皆知的程度。许多官员得是熬到了一定年载,才想起来自己需要有这样的人帮忙。谢麟的起点,无疑比大多数人都要高。
人人心中一杆秤,颠来倒去地称量。最终有了一个结论:观其外表,新来的上司是个读书人,不难应付。首要是将他身边这位幕僚拿下!
谢麟的外表太有欺骗性了,作为开国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连中三元者,无疑是全国头号大书呆子。这些官员里,也有自己考上来的,自己看自己乃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事事精通,然而在看谢麟的时候,都觉得他温润君子,十分单纯。
想到这一层,大家的笑容就更真诚了几分。应付一个书呆子,容易容易。
谢麟也在看他们,他们的身后,各带了不少衣着整齐的老少。有锦衣、有布衣,都收拾得十分干净,虽有点激动的样子,却也还算大方。见他看过去,吴知县连忙介绍:“这些都是州中父老,那些是府县诸生。”
对了,吴知县吴静,今年四十来岁,与太后娘家还有点关系,算起来是吴松同学的叔叔辈。看起来也是吴家的风采,老实得不得了,连介绍别人都特别的简短。
谢麟看过去,已有人自袖子里掏出来一本书,又手平举:“状元公,这是我等共同筹备,为您刊印的文集!”
谢麟:窝勒个去!
再往后看,这群“百姓中的代表”不少人都拿出一本书来,封皮都是一样的。谢麟眼力不错,见封皮上果然是写的他的文集。一直不大说话的汪通判道:“这是他们自己搜集了您流传出来的文稿,编辑成册刊刻印发的。”
那一边府县诸生,却是人手一册,比起“父老”们又激动得多了,很有上前请谢麟题个字的冲动。
这个却是谢麟常见的,自有一套应付的办法,含笑点头,表示到任之后一定会与大家再见面详谈的:“劝善教化,我辈职责所在。”
又说:“诸位今天必是早起劳累,不如回府再叙。父老年高,亦各还家,不可因我再多生事端。诸生以读书为要,我以后是会常去考较的。”一一指明了去处。却又向通判要了这些人的名字。
人人见他记下了名字,都心满意足,一时各按他的安排散去。官员们陪着他,用饭、启程,直到府衙。
整个过程,程素素都未能亲见。她得忙着先在府衙里安家,府衙按制而建,占地颇大,程素素从来没有亲自处置过这么大的属于她的地盘,心中顿时生出一股难言的豪情来——我的地盘!
第89章 当家做主
充满豪情的地盘只有府衙的二分之一。
府衙前半截是谢麟的,按照与江先生之前的约定; 她是不好插手谢麟的“日常工作”的。
即便如此; 程素素的心情还是不错。这种实习生突变部门主管的感觉; 十分舒爽。日子还长,程素素压下了对前衙的好奇; 神色如常地坐车到后衙。
不料脚才沾地; 便觉有些不对。一旁扶她下车的小青轻声提醒:“娘子; 那边有人,像是下人。”
托谢麟在仕林名声不错的福; 即便是从未涉足过的邬州,对这位新知府还是比较欢迎的。非但没有明晃晃的下马威,反而多了些奉承。
譬如现在,谢麟还在应酬,程素素才踩进后衙,就有人等着献殷勤了。
小青眼力不错,立在二门边上的一堆人,确是仆役; 男男女女十几口人。哪怕不从京里带仆妇来; 这些人手也足够用了。站在最前面的; 是二男一女,三个人; 女子年纪约摸三十上下,头上两根银簪,衣裳干净整洁。两个男子里; 一个四十许,留着髭须,一副很标准的精干管家模样。第三个人却是个精壮汉子,穿着衙役的服色,八成新的衣裳,衬得人十分可靠。
不等小青开口问,那妇人便上前来深深一福:“见过娘子。”继而自我介绍,自称姓张,行六,叫做张六娘,是本地人,与那姓胡的管事一道,原被上任知府雇了来帮佣,上任知府走时,他们这些本地人不肯背井离乡,又不曾卖身,便留在了本地。幸得本地王员外又将她们雇了来,赠与谢麟夫妇。
“都是极懂规矩的。”这张六娘的官话也讲得好,还示意那管事将一张帖子给她,由她递给了程素素。却是“王员外”的帖子,上面写明情由,措词极是恭敬。
程素素往门边瞥了一眼,却见十几口男女皆是青壮年,并没有老弱病残之人,显见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虽则江先生早有提醒,万不可掉以轻心被牵着鼻子走,单看眼前,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