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名琛怒吼道:“翁同龢,你这个无耻小人,气节何在?良心何在?”
翁同龢冷哼一声,不搭理叶名琛。
李振微微一笑,又问道:“怎么和北京联系?”
翁同龢回答道:“以电报联系,有专门的电报联络方式。”
李振皱眉道:“如何得到电报机的?”
翁同龢又回答道:“电报机是从法国商人手中购买到的,电报机的安装等等都是法国商人完成的。每一次发报,我们只需要让电报员传递消息就行,甚至电报员都是法国的人。”
“翁同龢,老夫和你拼了!”
叶名琛吼叫着,挥舞拳头直奔翁同龢而去。
他的眼中,怒气涌动。
没想到他倚仗为心腹的人,竟然把消息全部供出来。
翁同龢赶忙闪开,避开叶名琛的拳头,冷笑着道:“大总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重建中国,拯救黎民百姓。大总统才是众望所归的人,你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至于两宫的太后以及小皇帝,什么都不懂,出来也是祸国殃民。叶名琛啊叶名琛,我还不知道你么?支持皇帝无非是为了得到权势。”
他只有三十多岁,轻易避开了叶名琛的追击。
厅中,出现很怪异的一幕。
一个皓首老者紧追着一个正当年的中年人不放,而这个老者气喘吁吁,已经是气得脸红脖子子粗,可一直没能追到中年人。
“嗬嗬!!!”
叶名琛停下来,喉咙中连连发声。
“好,好!……”
叶名琛连说了两个好,停下来不再追赶。
哀莫大于心死,莫如是!
李振目光看向张之平,说道:“除翁同龢之外,包括叶名琛都交给你处理。狠狠的审问,查出所有和帝党有瓜葛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是!”
张之平点头,大厅中的人心中一片冰凉。
张之平让人把叶名琛等人带下去,他也亲自去审问。大厅中,只剩下翁同龢一个参与谋逆的人。
李振又问道:“翁同龢,南京的消息是否传回北京?”
翁同龢如实的回答道:“已经传回!”
李振淡淡的说道:“你再传一则消息回去,就说南京市长张之平已经被叶名琛说服,愿意举旗支持皇帝。同时,江苏省省长、安徽省省长以及浙江省省长等正在由叶名琛接洽,会在最近得到答案,预期可能会说服各省省长。”顿了顿,李振笑眯眯的说道:“若是把帝党在北京的人都引出来,我可以考虑饶你一命。”
“是!”
翁同龢心中狂喜,道:“大总统还有什么吩咐?”
李振摆手道:“去吧,自己去传信。”
翁同龢愣了一下,见周围没有人动,说道:“大总统不派人和我一起么?”
李振冷笑,说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若是从南京逃走,我就拿翁家开刀。到时候,翁家老小都因你而死。当然,如果你能够狠下心置妻儿父母兄弟不管,尽管逃走。”
翁同龢脸色苍白,没有半分血色。
他恭敬的退下,再不敢生出半分逃走的念头。虽说翁同龢性情狭窄,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而且翁同龢也是一个没有气节的墙头草,但人总还是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地方,翁同龢是实实在在的孝子,对兄长也尊敬有加。李振的一番话掐住了翁同龢的脖子,让翁同龢不敢逃走。
黄强说道:“大总统,真要饶了翁同龢么?”
李振轻叹一声,说道:“换做是早几年,我肯定一刀杀了翁同龢。但现在么?呵呵,翁同龢虽然人不行,却有学识,一手字也是卓尔不群,堪称当时书法家之典范。这样的人做官不行,死了后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让他一辈子不做官,专心做学问吧。”
黄强似懂非懂,不明白李振为什么妥协。
事实上,无非是两人考虑的出发点不同,结果就不同。
第1222章 北京风云
总统府,大厅。
总理曾国藩、副总理石达开,最高法院的院长赵烈文,以及驻守北京的军长黄士海,留守北京的四大巨头聚集在一起。除此外,还有负责看管两宫太后和皇帝的韩来玉。
五个人,神情略显严肃。
曾国藩不急不缓的说道:“大总统已经传回消息,意图在南京谋反的叶名琛已经控制住。除此外,大总统乘坐火车被炸死的假象也已经完成,甚至大总统还让南京方面联系慈禧的人传回假消息,告知慈禧说已经拿下南京市的市长张之平,其余周边各省也还在积极接洽。有了大总统制造的假象,慈禧绝对不甘寂寞,会发起最后的行动。”
说到此处,曾国藩眼中兴奋之色溢于言表,朗声说道:“慈禧到了最后一搏的时候,我们全面布局也得铺开,是该我们再推波助澜一把的时候,要把所有敌人一网打尽。”
韩来玉说道:“请曾总理下令,韩来玉立即执行。”
这位大太监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儿。
慈禧那个蠢女人!
都是慈禧那个蠢女人造成的,是她不甘寂寞谋划对付李振,然后陷入了李振设下的圈套。韩来玉不关心慈禧和慈安的生死,这两人和他没什么关系。韩来玉关心的是小皇帝的安危,韩来玉不求小皇帝能做什么事情,只求小皇帝延续咸丰的血脉就行。现在发生了这一档子事,韩来玉担心小皇帝的性命。
同时,韩来玉不能替小皇帝求情。
他得考虑自己的处境,不能让自己被动。
曾国藩严肃的说道:“韩先生的任务是把消息透露给慈禧身边的宫女,让慈禧更加确认消息的可靠,加快慈禧行动的时间。”
韩来玉想了想,回答道:“总理,透露消息给宫女容易。但存在一个问题,慈禧身边的宫女是怎么知道消息的?好歹,得有一个消息的来源啊,若是凭空的让宫女知道,很可能让慈禧起疑心,怀疑是我故意这么做的。尤其宫女很少有时间接触外面的消息,而能接触的人又是极少数的一部分,所以消息必须要有一个确切的来源。譬如说,大总统乘坐火车被炸的消息传得满天飞,百姓都知道了消息,宫女才无意中听到,这才能让慈禧相信。”
曾国藩从容一笑,说道:“韩先生言之有理,请韩先生放心,这件事由副总理负责,把大总统乘坐的火车被炸的事情传出去,让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知道大总统乘坐的火车被炸的消息。”
韩来玉接着又说道:“如此一来,北京必定动荡。”
曾国藩说道:“韩先生多虑了,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翻不起浪花的。”
韩来玉不再插嘴,立即起身告辞。等韩来玉离开了总统府后,石达开说道:“韩先生不断的找理由推搪,看来不想这件事扩大啊。”
曾国藩了解韩来玉,说道:“韩先生担心小皇帝被波及,以至于咸丰没了血脉。”
石达开话锋一转,说道:“我去让人传递消息,扩大这件事的影响。”
曾国藩点头,目光又看向黄士海,说道:“黄军长,军队如何?”
黄士海朗声说道:“总理放心,一切都准备就绪,只要一声令下,军队就可以杀出去。并且,军队滋生出来的一些蛀虫,都已经在我的掌控中,不会出现意外。”黄士海的眼中有着浓浓自信,有绝对的信心保证北京的局势在控制中,也有绝对的信心保证军队不乱。
曾国藩继续说道:“赵院长,抓捕帝党官员的事情,由你负责。”
“时刻准备着。”
赵烈文神色冷肃,眸子中闪过一道冷光。
……
两宫太后住处,当火车被炸毁的消息以及南京市长张之平被拿下的消息从南边传来,慈禧立即高兴起来。同时,慈禧身边的宫女也得知了消息,把消息告知慈禧。如此一来,慈禧更是百分之百确认李振的死亡。这一刻,慈禧心中已经忍不住,传令让北京城的满清遗老,以及皇室仅剩下的一些硕果动起来,开始谋划夺取北京。
院子中,慈禧面前站着几个黑衣人。
慈禧吩咐道:“琪山,你负责带人抓捕曾国藩、石达开、赵烈文、黄士海。这四人经常在总统府聚集,所以由你组织人围攻总统府。”
“奴才遵命!”被称作琪山的人回答。
慈禧目光一转,又吩咐道:“琪玉,由你带人攻打北京的各城门,掌握北京城的控制权。”
“奴才遵命!”被称作琪玉的人回答道。
慈禧继续道:“北京市的各大官员也需要一一拿下,这一部分人并非李振的嫡系,以说服为主,由琪木带人拜访这些官员,威逼利诱,让北京的官员倒向我们。至于原来就已经和我们搭上线的官员,也要全部动员起来,为这一次努力。只要拿下北京,再加上南京的叶名琛呼应,大事可定。”
“奴才遵命!”琪木也回答道。
此刻,慈禧意气风发,仿佛看到满清重建的一幕。
慈禧又吩咐道:“琪天,黄士海军队中,我们的人是否准备好?”
琪天回答道:“回禀太后,一切准备就绪。”
慈禧点头道:“既如此,立即夺取军队的控制权,把这一军变成我们的人。”
“奴才遵命!”琪天回答道。
慈禧摆手道:“去吧!”
琪山、琪玉、琪木、琪天四人离开后,院子中还剩下一个黑衣人。慈禧看向这个人,严肃的说道:“巴尔泰,蒙古军队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北京?”
巴尔泰长得颇为精壮,双眼精光闪烁,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回禀太后娘娘,再有五天时间,蒙古军队就能抵达北京。到时候,我们蒙古的铁骑会帮助太后征伐天下,扫荡所有不配合的叛贼。这一支军队非常精锐,而且一路潜行南下,必定可以成为太后的助力。”
“好!”
慈禧摆手道:“你也下去吧!”
巴尔泰离开后,慈禧朝房间中走去,看着哄孩子的慈安,淡淡的说道:“姐姐,李振死了,南京也拿下,北京唾手可得。大清的江山基业很快就要恢复。”
慈安说道:“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不安。”
慈禧眸光一凝,淡淡的说道:“姐姐多虑了,很快会出结果的。”
第1223章 曾国藩收官
“哐切!哐切!!!”
铁轨上,一辆火车正快速行进。
这一辆火车上乘坐的人是李振以及随行的人员,包括戈巴德、兰克福等各国的司令和使节,全都跟随李振北上。离开南京时,张之平已经审问了叶名琛以及其余的官员,把暗地里归顺的小皇帝的人全部枪决,只留下了一个翁同龢。
李振下达了翁同龢永世不得做官的命令,断绝翁同龢的仕途。虽如此,翁同龢也是感恩戴德,好歹算活了下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
北京,李振乘坐火车被炸的消息传出。整个北京乱作一团,百姓悲恸,北京城的普通官员傻了眼,不知道该做什么。与此同时,北京城的各大城门,涌现出无数身穿满清铠甲的八旗士兵。他们手中拿着枪,开始攻击驻守各方的城门士兵。
正阳门,守军营长正带兵反击。
营长神色冷峻,竭力大吼道:“兄弟们,满清的走狗想让皇帝重新出山,咱们能同意么?不能同意啊!要是皇帝小儿出来了,我们又变成皇帝的奴才,再也没有尊严。为了不当奴才,为了报效大总统,干!给我狠狠的干死满清走狗。”
“啪!啪!!!”
子弹乱飞,战乱纷纷。
一挺挺机关枪架在城楼上,对准了攻击的满清士兵射击。
满清将领嘶吼道:“对方只有数百人,给我冲上去,拿下正阳门。”
清兵约有近千人,是一个团的编制。营长麾下只有三百余人,虽然人数少,却驻守正阳门的士兵都是精锐,而且配备了机关枪、手榴弹等武器。这一个营的士兵借助城楼作为掩体,不断的开火攻击,密集的子弹构筑起一道森严的防线,让满清士兵无法突破。
“吃老子一弹!”
一连长取出手榴弹,呼啦一声扔了出去。
呲呲!
引线燃烧,手榴弹冒着烟落在满清士兵的人群中。
“轰!!”
爆炸声传出,六名满清士兵直接被炸死。
连长哈哈大笑,又命令士兵投弹。
营长不骄不躁,指挥士兵沉着应战,没有因为满清士兵突然袭击就乱了阵脚。早在数天前,他已经接到军部传达的命令,要随时保持备战状态。因此,满清士兵突袭没有给营长造成任何的影响,反而营长麾下的士兵越战越勇,打得主动攻击的满清士兵难以前进一步。
满清将领见状,大感头疼。
“冲,冲上去就是胜利!谁第一个冲上去,老子赏赐黄金千两。”
他大吼大叫的下令,除此外没有其他办法。随着时间流逝,一个小时转瞬即逝,驻守正阳门的一个营损失不大,仅仅损失了二十多名士兵。但满清将领麾下的士兵早已经损失过半,全是正面冲锋被枪杀的。他们不断的冲锋,不断的被打下去,无法攻克正阳门。
正阳门发生激战时,北京城的崇文门、宣武门、东直门、朝阳门、安定门等各大城门都遭遇激战,驻守的军队借助强大的火力,压制了进攻的满清士兵。
……
军营,某旅驻地。
副旅长名叫哈克撒,曾经是一名满清的将领。李振占领北京后,收编了满清军队,哈克撒也随之进入军中,成了黄士海第一军麾下的一个将领。营帐中,哈克撒召集了近十余名将领。这些将领都是团中的中层力量,以营长、连长为主。
哈克撒眼中精光闪烁,沉声说道:“李振身死的消息诸位都已经知道,现在李振死了,皇帝将重新临朝,大清重建的机会来了。这一次,我们的任务是拿下这一个旅,控制旅长,把军队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诸位,机会就在眼前,随我大干一场吧。”
“干你老娘啊。”
营帐,突然外传来了洪亮的声音。
刷!刷!!
营帐门帘卷起,一个个士兵冲进来。这些士兵很快控制了哈克撒以及一众营长和连长,收缴了所有人的武器。旅长随后走了进来,看着副旅长哈克撒以及一干准备造反的人,不屑的说道:“就凭你们这点能耐想造反,再混个十年八年吧。军部早就彻底清查了每一个旅,所有的人都在掌控中,先前不抓你,是想让你们自己钻出来。现在,你们公然叛国,等着被枪决吧。”
副旅长哈克撒双腿一软,人都傻了。
为什么?
为什么突然就遇到了旅长!
苍天不佑啊!
在这一个旅抓捕内奸的时候,驻扎北京的第一军各大旅团也纷纷行动,把旅团中的所有内奸全部抓出来,没有一个人幸免。
……
总统府,四巨头聚在一起。
曾国藩面带笑意,显得很平静,淡淡的说道:“北京城关于大总统的消息满天飞,到处都在盛传大总统被炸死。慈禧太后抓准机会,已经行动起来,她麾下的所有力量都已经浮出水面。可以开始收官,进行最后的战斗了。”
“啪!啪!!!”
府外,传来了枪声。
黄士海听着枪声并不紧张,说道:“对方打到了总统府,精锐尽出啊!”
赵烈文说道:“有黄军长在,总统府稳如泰山。”
石达开接着说道:“慈禧开始派人攻打总统府,已经力量尽出。她为了这一次谋划,把满清剩下的积蓄都拿出来,正好让我们斩草除根。黄军长,可以下令收网了。我认为,我们从总统府外的满清士兵开始,逐一扫荡,把局势掸压下去。”
曾国藩点头,黄士海立即传令。
电报传出,很快,驻扎在各方的第一军军队开始行动,直奔北京城的各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攻打各门的满清士兵。同时,总统府周围冲出一个团的精锐。这一个团的精锐杀出,以雷霆手段剿灭了攻打总统府的满清士兵。
军队大扫荡,不断剪除慈禧麾下的满清士兵。
这时候,赵烈文所率的法院官员也动起来。他们早已经有了目标的,在军队士兵的保护下,开始大抓捕,一个个向慈禧投诚的官员都被抓起来。而此时,总统府传出了一则消息,大总统李振没有死,正乘坐火车返回北京。消息一出,震惊了无数人。百姓欢呼雀跃,倒向慈禧太后的官员简直如遭雷劈。
慈禧住处,院子中。
此刻,源源不断的消息正传回来。
一开始,慈禧满心的欢喜,因为局势正朝着她预期的方向发展。只要夺取了北京城的各城门控制权,夺取了黄士海第一军的控制权,拿下了总统府,北京城将唾手可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渐渐不受控制,已经超出了慈禧的能力范围。
一条条消息从外面传回来,慈禧听了后,脸色铁青,已经是心中大骇。最后,李振没死的消息传回来,慈禧顿时懵了。
中计了!
慈禧的脑海中浮现出三个字,很快想明白这一回真的中计了。
“太后,太后!不好了,曾国藩、石达开等人来了。”仓惶失措的声音传来,一名小宫女苦丧着脸,神情惊恐的望着大步走来的一行人。
第1224章 末日
小宫女慌惶失措,战战兢兢,魂不守舍。
慈禧得知一切的布置都失败后,心中已冷,吩咐道:“下去吧,我自会应对。”小宫女如闻天籁,转身慌慌张张的离开院子。此时此刻,院子中只剩下慈禧一人,脚步声传来,慈安迈着小碎步走来,静静的在慈禧旁边坐下,和慈禧等待曾国藩的到来。
“姐姐稍等,我去换一身衣服。”
说完后,慈禧起身朝房间中走去。约莫三分钟左右,慈禧才打开门,迈着小碎步走出来。她穿着小巧的花盆底鞋,头上戴着尊贵的凤冠,一身严肃奢华的朝服,是皇太后的打扮。往院子中一站,一副贵气扑面而来,给人贵气逼人的感觉。
慈禧坐定后,惨笑道:“姐姐去照顾孩子,我一个人应对就行。”
慈安摇头,说道:“皇上我已经交给宫女照顾,你我姐妹一体。现在曾国藩和石达开等人来了,我自然陪着你,一起面对。”
慈禧眼中有感动,低声说道:“这些年,姐姐受累了。”
慈安回答道:“你我姐妹一体,无须如此。”
慈禧笑了起来,眼中的担忧尽去,脸上的表情舒缓下来,朗声说道:“可惜啊可惜,没能杀死李振,尽人事听天命,这是天不佑大清。该做的我已经做了,无愧于先帝,无愧于列祖列宗。纵是在九泉之下见到先帝和列祖列宗,也能无愧于心。”
顿了顿,慈禧的表情严肃起来,沉声道:“姐姐,这一次没能杀死李振,将会有无数的人因此而被杀,我是主谋,肯定是被杀的人之一。等曾国藩来了,姐姐不要插嘴,我会把罪责揽下来,由你照顾皇儿,保护他平安长大。到现在这一步,大清已经无法复兴。孩子还小,还不懂事,以后让他忘了自己是皇室子弟,改名换姓,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慈安皱眉,摇头张嘴准备说话。
慈禧伸手阻止,继续道:“这一次,请姐姐听我的,一定要保护皇上的血脉。这是皇上唯一的血脉,不能中途夭折。”
慈安轻叹,郑重的点头应下。
“咚!咚!!!!”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在院子外传来,慈禧顿时坐直了身体。
片刻后,曾国藩、石达开、赵烈文和黄士海走了进来。曾国藩坐下后,目光盯着慈禧,淡淡的说道:“叶赫那拉氏,大总统对你可曾亏待?”曾国藩对慈禧的称呼是有讲究的,并非称呼满清时期的太后,而是称呼叶赫那拉的名字,没把慈禧当做前朝的太后看待。
在曾国藩眼中,慈禧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罪人。
慈禧回答道:“不曾短衣少食!”
曾国藩疾言厉色道:“既如此,为何丧心病狂的谋害大总统?”
“哈哈哈……”
慈禧连连大笑,声音凄凉,朗声喝斥道:“李振霸占的是爱新觉罗的江山,篡夺了天下,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逆贼。这样的狗贼,人人得而诛之。李振表面上的确不曾亏待我们母子,但处处监视我们母子的行动,没有任何的自由。不仅如此,还有韩来玉那个狗东西一直盯着哀家的一举一动。李振狗贼,哀家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此贼不死,我心不甘。”
“最毒妇人心,该杀!”
曾国藩话锋一转,冷声说道:“咸丰爷病死,是奕䜣篡位。”
“奕䜣是爱新觉罗家的人!”
慈禧哼了声,一副鄙夷的模样。
曾国藩继续说道:“对,奕䜣是满人,但大总统扶持小皇帝继位,和奕䜣对抗,然后以一己之力灭掉奕䜣,重建天下秩序,这是大无私大功德。”
“大总统主政期间,铲除贪官,驱逐来犯的洋人,开疆拓土,受百姓拥戴;反观满清的皇帝,道光皇帝时期,限定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百姓民不聊生。咸丰爷登基,政府遭到洋人攻打,敢怒不敢言,都畏畏缩缩,以至于太平军造反。
“除此外,咸丰爷沉迷女色,不顾百姓生死,这样的皇帝有什么用呢?”
“大总统开国是顺天应人,这几日,大总统被炸死的假消息传遍了北京城,无数的百姓痛哭悲恸,可见大总统受百姓的拥戴。满清皇帝呢?哪一个百姓关心皇帝的生死?哪一个百姓关心咸丰的生死,都恨不得咸丰早死。”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满清皇帝漠视百姓生死,而官员只知道谋财谋官,这样的政府没有人拥戴。大总统立国并非为了一己私欲,他没有做皇帝,此德堪比三皇五帝,堪比尧、舜先贤。”
曾国藩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让慈禧脸色大变。
慈禧深吸口气,好半响才平静下来,然后大声骂道:“百姓的生死和哀家有什么关系?哀家只想报仇,只要杀死李振。”
石达开沉声说道:“丧心病狂!”
慈禧冷声骂道:“李振的走狗,来吧,要杀要剐,哀家何惧之有?”
她昂着头,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黄士海眸光中闪烁着杀意,冷冷说道:“总理,这女人已经无可救药,杀了吧。她旁边的慈安太后以及咸丰唯一的儿子也必须要处死,以绝后患。”
慈禧怒了,大声道:“事情是我做的,和其他人无关。”
曾国藩面带不忍之色,陷入犹豫中。
韩来玉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下,大声说道:“总理,杀慈禧可以,杀慈安可以,但求您放过小皇帝一命。他是无辜的,他还小啊,而且他是咸丰爷唯一的血脉啊!”
慈禧看了眼韩来玉,眼中有惊讶。
忽然,她明白了,眼前这个奴才是忠于咸丰的,一直保护小皇帝。
石达开插嘴道:“依我之见,该杀!”
赵烈文接着说道:“我赞同石副总理的意见,必须杀。不杀掉,总会有帝党还怀着希望,还想颠覆国家。为了以防后患,必须处死。”
韩来玉大声道:“赵院长,不会的,不会的。”
赵烈文道:“韩先生,孩子还小,不懂事可以控制,但长大了能保证他不受人煽动么?”
韩来玉哑然,不知该怎么说。
慈禧苦丧着脸,眼中有绝望,大声说道:“狗贼,你们一群狗贼,你们都是先帝的臣子,但一个个都想着杀死先帝的子嗣,你们这些狗贼,不得好死。”
她声音凄厉苍凉,透着无尽的无奈。
第1225章 石达开先斩后奏
黄士海沉声道:“不管怎么骂,都得死!”
慈禧见状,忽然扮成一副可怜模样,哽咽着说道:“我死可以,让我干什么都行?只要饶了我的孩儿,饶了姐姐一命。他们都是无辜的,求求你们了。”
硬的不行,慈禧只能来软的。
多说说,或许还有机会。
曾国藩见到慈禧可怜的模样,更是犹豫。虽说曾国藩效忠李振,但涉及咸丰唯一的子嗣,曾国藩有些下不去手,毕竟他也曾经效忠咸丰。此时,便动了恻隐之心。曾国藩看向赵烈文、石达开等人,试探着说道:“叶赫那拉可以杀,孩子可否饶过一命?”
“不行,必须杀!”
黄士海开口,眼中杀意腾腾。
赵烈文点头说道:“总理,这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不能心软啊!”
韩来玉见曾国藩心软,看到了希望,插嘴说道:“孩子不会有任何影响的,他还小,记不住事,只要让他离开北京,一辈子隐姓埋名,不会给大总统造成影响的,不会报仇的。”
石达开摇摇头,沉声说道:“总理,我知道你心善,但这是政治,这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不能携带丝毫的私人情感。”
院子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士兵快速走进来,大声禀报道:“总理,大总统乘坐火车已经进入北京境内。半个小时后,大总统乘坐的火车将会抵达。”
“大总统回来了!”
石达开皱眉,目光落在慈禧身上。
韩来玉更是大喜,欢喜的说道:“大总统当初答应了我,不杀咸丰爷的子嗣。总理,大总统不会杀死小皇帝的,求您饶了孩子一命,他是无辜的。”
刷!
石达开脸色大变,黄士海也是如此。
曾国藩说道:“既如此……”
石达开直接打断,悍然说道:“总理,大总统受咸丰爷器重,因此有他的考虑。我们作为大总统的下属,应该为大总统分忧。慈禧、慈安以及小皇帝已经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已经危及国家的稳定,这样的人必须死。若是谋害大总统的事没有发生,不会有人在意小皇帝,但既然发生了,就该有人承担后果。慈禧必须死,慈安和小皇帝也必须死。我们是大总统的下属,要为大总统考虑,要为国家考虑,若是顾及私人的情感,如何报答大总统的知遇之恩呢?必须先斩后奏!”
“石达开,你的心是铁石做的吗?孩子不到六岁啊!”
韩来玉眼中含泪,大声嘶吼。
他所求不多,只希望保住小皇帝的性命。
仅仅是这一个要求,都得不到保证。
石达开不为所动,眼神森冷,继续说道:“韩先生,你的想法我能明白,也能理解你想要报答咸丰的器重。可是,小皇帝的身份不同,现在的他年纪小,少不更事,但长大后只要有人稍微煽动,很可能会出现再一次伏杀大总统的事情。这种事绝不允许发生第二次,你应该知道若是这一次大总统被杀,后果会是什么?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应该有割舍,应该有选择。在大总统和咸丰子嗣之间,必须选择一个。”
“哇啊啊!!!”
韩来玉瘫软在地上,大声痛哭,老泪横流。他盯着慈禧,眼中恨意浓浓,大声骂道:“蠢女人,都是你,都你是造成的。当初就劝了你,让你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保全咸丰爷的子嗣。可是你不听,现在好了吧,这个结果你高兴了吧。”
他状若癫狂,心中无比悲痛。
慈禧眼中有痛苦,后悔了。
石达开冷着脸,沉声说道:“总理,现在不能心软,下令吧。”
曾国藩轻叹了口气,说道:“黄军长,交给你了。”
说完后,曾国藩转身离开。
赵烈文、石达开紧跟在后面相继离开,韩来玉留下来,眼看着黄四海命令士兵士兵杀死了慈禧和慈安,连不到六岁的小皇帝也杀死。他呆呆的站在院子中,看着黄士海离开,又看着一个个士兵离开,许久后才醒过来,失落的收敛了慈禧、慈安和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