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

奕䜣沉声道:“绝不可能,疆土太多,我不会接受这个提议。”

在此之前,陈圆德和奕䜣接触也提出了这个条件。

只是,奕䜣拒绝了,所以没能达成。

吉尔斯基又说了一通话,陈圆德继续说道:“恭王爷,少将阁下愿意后退一大步表示诚意。您不要给予黑龙江,只需要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土地割让给帝国。并且,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区域。这个条件,已经是少将阁下能给予王爷的最大支持。若是恭王爷继续不答应,恐怕我们就真的无法达成合作了,只能是恭王爷一人奋战了。”

奕䜣闻言,顿时陷入犹豫中。

奕䜣和俄国人搭上关系,是因为奕䜣实在找不到可以对付李振的人。英法联军惨败于李振的手中,而国内的将领连发匪都无法击败,李振却又是轻松的收拾了发匪,像收拾三岁孩童一般拿下了发匪。若是国内的将领和李振交手,肯定是败北,所以奕䜣想到了利用俄国人。

他暂时答应对方的条件,等登上帝位,再撕毁条约就可以。

只是,奕䜣低估看俄国人的胃口。

吉尔斯基狮口大开,奕䜣才感觉到了头疼。

但是,眼下奕䜣需要力量帮助他,所以很难拒绝。奕䜣心中想到自己登上了帝位,发展国家的实力,然后撕毁条约,就可以拿回所有的疆土。

奕䜣这样一想,心中顿时好受了许多。他看向陈圆德,严肃的说道:“告诉少将阁下,就说本王准了这个提议。但是条件要改一改,修改为划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万平方公里给俄国。不过,本王要确定俄国的大军能在多长时间内抵达?”

陈圆德一听,立刻向吉尔斯基诉说。

吉尔斯基听了后,嘴角顿时勾起一抹笑容。

他先前说出条约的时候故意狮子大开口,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回转的余地。奕䜣准了黑龙剑以北的土地,吉尔斯基成功了。

吉尔斯基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话,陈圆德立刻道:“少将阁下说了,帝国会派遣六千精锐士兵走水路赶过来。这样不会打草惊蛇,也能悄然登陆。只要恭王爷安排妥当,这一批军队无声无息的运到北京城外,绝对是一支奇兵。到时候,恭王爷一声令下,就可以成功的解决李振。但是因为走的是陆路,一个半月才能抵达北京,请恭王爷体谅。”

一个半月?

奕䜣算了算,现在是六月底,马上就是七月。

一个半月,已经是八月中旬。

奕䜣掐算着时间,点头说道:“好,定在一个半月后动手。等本王登上了帝位,立刻就会完成允诺的。”

吉尔斯基和陈圆德不怕奕䜣反悔,得了口头允诺就答应下来,然后向奕䜣提出告辞。两人脚步轻快的离开恭王府,有说有笑。不过,奕䜣却不高兴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出卖国家的事情,但是他自信以后绝对能拿回来,一定能!

第0576章 朝堂争斗(上)

陈圆德、吉尔斯基和奕䜣商议了具体的事情后,离开恭亲王府。

此刻,奕䜣一个人坐在书房中,神色凝重。他已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甚至有种呼吸快要窒息的感觉。他割让土地换取俄国人的支持,已经是卖国之举。虽说奕䜣不断的安慰自己,心中依旧是忐忑不安。

正当奕䜣枯坐在书房中陷入沉思的时候,书房外传来了轻轻的叩门声。奕䜣抬头看向门外,沉声道:“谁啊?”

“王爷,是卑职!”

书房外,传来略显尖唳的声音。

奕䜣道:“进来!”

房门推开,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这个中年人五短身材,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他的眼眸狭长,长了一对小眼睛,眼眶微微凹陷,鹰钩鼻,嘴唇细薄,面颊瘦削,透着一种刻薄寡恩的味道。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偏偏他走进来,奕䜣却站起身说道:“先生请坐!”

奕䜣口中的先生,名叫范谏,天津人。

范谏是道光年间的秀才,只是范谏屡试不中,想要继续往上科考,但每一次都是名落孙山,最终心灰意冷,没能走上仕途。奕䜣和咸丰争夺帝位的时候,范谏进入了奕䜣的府上,作为一个幕僚替奕䜣出谋划策。

范谏坐下后,说道:“王爷,陈圆德和吉尔斯基离开了吗?”

奕䜣有气无力的点头,没有精神。

范谏说道:“王爷,北方俄国人出兵的条件是什么?”

奕䜣叹气道:“本王答应了吉尔斯基的条件,割让黑龙江以北的地方,以及库页岛等地方,换取俄国人出兵相处。唉……想当年,圣祖康熙爷在黑龙江地区的雅克萨大败俄国人,一展我大清威风。现如今,我却要借助俄国人的力量争夺帝位,有愧于列祖列宗啊!”

无疑,奕䜣心中是矛盾的。

他既想争夺帝位,却又不想作出卖国之举。

只是,他终究是为了帝位而卖国。

范谏听了后,心中明白了奕䜣的想法,立刻劝说道:“王爷,您这是暂时的,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啊!况且,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每一朝的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王爷能够登上帝位,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昔年,唐朝的太祖李渊为了强大自己,不也向突厥称臣做儿皇帝吗?等到了李世民的时候,国力强盛,一举扭转局面。自此,再无人敢提及李渊向突厥称臣的事情,反而是突厥向唐朝称臣,不敢再生出事端。”

范谏严肃的说道:“王爷才华出众,是做大事的人,不是咸丰那样的无能昏君。只要王爷登上帝位,锐意改革,一定能让大清强盛起来。到时候,王爷挥军北上,一举收回黑龙江以北的地区,再无人敢提及这件事。王爷啊,现在到了最关键时刻,不容有任何的闪失,您可不能在妇人之仁啊!”

奕䜣道:“你说的道理,本王明白。”

范谏又说道:“一个小时前,李振斩杀了九门提督奕譞,斩杀了提督衙门的右翼总兵穆世奇,还诛杀了效忠于醇郡王奕譞的十二个官员,已经九门提督衙门控制在手中。王爷啊,李振此人杀人如麻,已经祭起了屠刀。您若是还在为割让土地的事情烦恼,恐怕李振的屠刀到了脖子上都不知道啊!”

奕䜣眼中露出惊讶之色,道:“奕譞真的被杀了?”

范谏道:“真的被杀了!”

“狗奴才!”

奕䜣的脸色一下变得涨红起来,眼中满是怒火。

他一巴掌拍在案桌上,大声道:“奕譞是皇室郡王,李振却敢杀死奕譞,太不像话了。范谏,去通知下面的人,准备弹劾李振。哼,皇上想倚仗李振,可是这个李振杀了奕譞,必定遭到王公贵族的攻击。本王要看看皇上能否护住李振,若是失去了王公贵族的支持,皇上的位置恐怕都坐不稳,别说那几个月大的孩子。”

范谏笑着应下,转身离开。

……

咸丰六年,七月初三。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东华门外已经人满为患。

东华门是紫禁城的东门,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官员们上朝,一般都经过东华门入宫。此时,东华门的城门上灯火通明,一个个站岗的士兵都是严阵以待,东华门的大门紧闭,并没有开门。参加朝会的文武百官几乎都已到齐,站在门外等着。

“恭亲王来了!”

官员中,忽然传出一声喊声。

一顶轿子停下,恭亲王奕䜣大步走了出来。他穿戴整齐,神情严肃,眼中带着凝重之色。奕䜣走下来后,无数的官员纷纷赶过来行礼,奕䜣也是一一的回答,非常和善。奕䜣眼见又有一顶轿子停下,却是肃顺从轿子中走了下来。

奕䜣迈开步子走去,笑吟吟的道:“奕䜣见过肃顺大人!”

他神色恭敬,摆出一副尊老的模样。

这样做,自然是告诉其余的官员他有容人的雅量。肃顺却没给好脸色,不耐烦的说道:“早什么早?天都亮了,还早个屁啊!”肃顺说话粗鲁,完全是满清宗室贵族的一个异类。

奕䜣脸上露出尴尬之色,还是微微一笑。

只是,他心中却愤怒无比,心中想等登上了帝位后,一定要狠狠的羞辱肃顺,再把肃顺发配边疆,报今日之仇。奕䜣退了回去,又见杜翰、载垣、端华等朝中重要的大臣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属于奕䜣阵营的人也跟着走了进来。

奕䜣目光环视一圈,发现桂良没来,问道:“桂良怎么没来?”

跟来的小厮立刻解释道:“王爷,您忘记桂良大人患病了吗?现在桂良大人已经不能起床了,所以无法来参加朝会。”

奕䜣哦了声,已经记起来。

这个消息他是知道的,却忘在脑后。他心中暗骂桂良是老狐狸,因为奕䜣没有了桂良的大力支撑,朝中的力量就小一分。

“嘎吱!!”

城门打开,一声大吼传来:“百官入朝!”

所有参与朝会的官员听见,立刻挺直了胸膛,并且窃窃私语的声音停下,全场肃静。参与朝会的官员仍然是分为三个阵营,一个是肃顺、端华、载垣等人的,另一个是恭亲王奕䜣的,还有一个是中立的,这三个阵营的官员开始陆续进入城门。

第0577章 朝堂争斗(中)

朝堂大殿上,李振阴沉着脸,神情严肃。

在此之前,他得到消息,咸丰留下的辅政大臣并不是他一个人,还有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怡亲王载垣、军机大臣穆荫、杜翰和匡源,还要加上一个御前大臣景寿。加上李振,依旧是八大辅政大臣,和历史上的八大辅政大臣数量相同。不同的是,此时少了历史上的军机大臣焦佑瀛,因为此时的焦佑瀛还是外放为官,没有入主中枢。

对此,李振很不满。

他原以为只有他一个辅政大臣,却没想到突然冒出了另外的七个人。

其实,仔细的分析一番也能明白。

咸丰要让载淳顺利的继位,并且要让人辅佐载淳,绝不可能让李振一家独大。咸丰一番部署后,留下了八个大臣,更是分化了权利。不仅如此,李振要面临其余七个大臣的排挤,处境并不好。幸好李振和慈禧、慈安搭上了关系,否则李振这个辅政大臣绝对是步履维艰的。

咸丰为了载淳稳妥妥的当皇帝,可谓是费尽心机。

留下八个辅政大臣,还留了两颗印章。

咸丰在死之前特意做了“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用这两颗印章作为颁布诏谕的符信。这两颗印章中,“御赏”之章,为印起;“同道堂”之章,为印讫(结束)。咸丰将“御赏”章交慈安收掌;而将“同道堂”章交皇太子载淳收掌,因载淳年幼,“同道堂”章实际上是由慈禧掌管的。

有了两枚印章,八大辅政大臣只有梳理国事的权利,却没有颁布条令等等的命令。也就是说,慈安和慈禧的权利是凌驾于八大臣之上的。但满清朝一直有后宫不得干政的条例,慈安和慈禧就只有决策的权利,没有参与的权利,无法参与到国政大事。

所以,这又限制了慈安和慈禧的权利。

很显然,咸丰如此的大费心机,目的是在他死后由慈安和慈禧与八大臣联合执政,既要避免八大臣专权的局面,还要避免慈安和慈禧专权的局面。

李振站在大殿中,想着慈安和慈禧告诉的事情,心中微冷。

这两人,没有把所有实情告诉他啊!

现在要上朝了他才知道还有其余的辅政大臣,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踏!踏!!!”

凌乱而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搅乱了李振的思绪。

李振抬头看去,发现早朝的大臣们走来,纷纷进入大殿中。载垣、端华、杜翰、肃顺等人走进来,也看见了早早站在大殿中的李振。肃顺见状,心中很不高兴,因为李振一个男人留宿宫中,肯定是不合适的,便低声道:“逗留皇宫,不是好东西!”

他的声音虽小,在大殿中却放大了出来,杜翰、端华、奕䜣等人都听见了。

杜翰饶有兴趣的看着,一副看戏的架势。

李振脸色一边,说道:“肃顺大人张嘴就喷粪,早上吃撑了吗?好歹你是宗室贵族,没有一点教养,真不知道你这几十年是怎么过来的,是活到猪身上去了?还是活到狗身上去了?堂堂一品大学士,却口出狂言,肆意乱言。若非今日有大事,本官立刻就要教训你一顿,教教你怎么做人,怎么说话。”

一番话说的是铿锵有力,在大殿中回荡着,所有的官员都听见。

肃顺嘴角抽搐,眼中满是诧色。

没想到,李振的反应竟然这么火爆。

他刚才开口说话,只是想要试探一下李振的反应。

若是李振不反击,肃顺接下来就可以尽力的打压李振。若是李振说话反击,他肯定是要斟酌一二,以免逼急了李振。但是,李振出乎意料的大声回话,使得肃顺丢了面子。并且现在是宫殿中,肃顺也不好开口反击,否则真的是无视皇帝了。

肃顺吃了个哑巴亏,厚着脸皮继续往前走。

百官依照次序,站定后,等着咸丰上朝。

他们仍然不知道咸丰死了,还在期盼着。李振看着所有官员眼中那期待的眼神,心中觉得颇为有趣。足足等了五分钟,眼看着百官有些不耐烦了,李振才开口道:“诸位同僚,皇上病情加重,今日不能临朝。不过,皇上委托本官前来宣布旨意。”

“直接说,别废话!”

肃顺哼了声,立刻说道。

李振笑吟吟的说道:“肃顺大人若是等不了,本官特许你先一步离开。等皇上的旨意宣读完毕后,会有人通知你的。”

肃顺张了张嘴,又是吃瘪。

李振看向端华,沉声道:“郑亲王接旨!”话音落下,一名太监拿着一道明黄色的圣旨走来,递到李振手中。李振看向端华,而端华却是愣了片刻,才走了出来,跪在李振身前抬起双手,朗声说道:“臣端华接旨!”

当即,李振宣读了任命端华接任辅政大臣的圣旨。端华拿着圣旨站起身回到队列中,眼中闪烁着激动之色。没想到他一把年纪,竟然还能当上辅政大臣。

李振看向载垣,道:“怡亲王载垣接旨!”

“臣载垣接旨!”

李振又宣读了对载垣的任命,载垣接了圣旨后,规矩的站回去。

“杜翰接旨!”

……

“穆荫接旨!”

……

“景寿接旨!”

……

“匡源接旨!”

……

李振连续的宣读圣旨,把端华、载垣、杜翰、穆荫、景寿、匡源的任命全部颁布下去,只剩下肃顺一个人的。这时候,肃顺心中急了,其余的大臣都有了任命,唯独没有他,这让肃顺心中很难受。他看向李振,很想质问,这事情却又不能随意询问。

肃顺心中难受,奕䜣同样如此。

即使奕䜣是打算争夺帝位的,但眼下没有他的份儿,心中也很失落。李振盯着肃顺和奕䜣,把两人的表情收在眼中。

他停顿了片刻,沉声道:“肃顺接旨!”

“臣接旨!”

肃顺心中一激动,扑通一声就立刻跪下来。

李振嘴角微微上翘,右手拿着圣旨,却没有立刻摊开手宣读,而是不急不缓的说道:“肃顺大人,你和我之间好歹有接近八尺远的距离。你这么远的跪着,怎么接旨啊。依我看啊,还是过来一点跪下,才方便接旨嘛!”

肃顺闻言,面颊滚滚发烫,耳根子都红了。

这番话,太打击人了。

但是涉及圣旨,他还是乖乖的站起身,走到李振身前跪下。肃顺心中打定了主意,等他成为辅政大臣后,头一个就解决李振,除掉这个三番两次羞辱他的人。

第0578章 朝堂争斗(下)

李振抬头挺胸的站在肃顺身前,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肃顺看不上他,同样的李振也看不上肃顺。

于是,李振狠狠的踩一踩肃顺,让肃顺在他面前抬不起头来。李振摊开圣旨,盯着上面的内容,好像是不认识,隔了好半响后,李振才开口宣读圣旨。但是李振宣读圣旨的时候,几乎是一字一停顿,并不长的圣旨却念了好长的一段时间。

肃顺跪在地上,心中暗骂了无数遍,发誓一定要把李振弄死。

肃顺和奕䜣一样,在皇室中都属于有才华的人。

但是,肃顺睚眦必报,做事极为狠辣,凡是得罪他的人,都要遭到报复。

历史上,肃顺的车夫在京城勾结流氓地痞,强占民房,拐骗民女。事情捅出来后,车夫被大理寺一位五品的官员抓捕。官员审问车夫的时候,这名车夫却在大堂上仗势着肃顺的势力咆哮公堂,根本没把官员放在眼中。

肃顺得知事情,不仅没有惩罚车夫,还派遣府上的总管替车夫说情。官员却是个铁面无私的人,秉公办事,没有卖肃顺的面子,依法重责了车夫一百大板。肃顺大为恼怒,不久就以刑讼不清为由将官员发配黑龙江,途中这名官员还被肃顺的车夫遣人暗杀。

李振不知道这些事,但明白肃顺的为人。

即使李振明知道会遭到肃顺的报复,但李振不怕。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是李振的做事原则。肃顺对他不恭敬,李振不会好言好语和肃顺说话的。

李振读完圣旨,说道:“肃顺大人,接旨吧!”

肃顺松口气,伸出双手准备接旨。

只是,肃顺却发现李振手中的圣旨久久没有落下。他等得不耐烦,正要发怒,又听李振淡淡的说道:“肃顺大人,这是皇上的恩旨,不难道不谢恩吗?”

肃顺险些吐血,恨得牙痒痒。

他还是规规矩矩的叩头道:“臣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圣旨,肃顺被李振折腾了两次,心情可想而知。

李振折腾够了,才把圣旨递到了肃顺手中。肃顺站起身后,又恨恨的看了李振一眼,才大步回到队列中。李振目光扫过其余的官员,沉声说道:“今日的主要事情就是宣读皇上的恩旨,事情处理完了,除了辅政大臣之外,其余的诸位大臣们可以离开了。”

肃顺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立刻就说道:“李振,你不是皇上任命的辅政大臣,也赶紧的离开吧。看着你,本官就不舒服,我们自会去见皇后娘娘的。”

李振嘿嘿笑了笑,说道:“肃顺大人,谁告诉你本官不是辅政大臣的?皇上任命了八位辅政大臣,你肃顺和其余的主位大人是其中的一员,本官也是其中一员。本官有皇上的任命,肃顺大人要看一眼吗?”

“你……”

肃顺无言以对,不再说话。他自然不会自讨没趣的追看咸丰对李振的任命书,因为这样的事情他确信李振不敢作假。

朝中大臣见辅政大臣确定,都转身准备离开。

奕䜣见状,顿时着急了。他是朝廷的恭亲王,是咸丰的弟弟,这时候若是被排斥在外,肯定不会有权利。即使奕䜣现在不准备发动政变,但奕䜣还要为他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力啊!奕䜣微微点头,眼神示意身旁的官员,立刻就有官员传达信息。

瞬间,一道大喝声响起:“慢着!”

所有人循声望去,却是一个一名翰林站了出来。

李振见有人跳出来,心中暗说终于有人出来,这才是该有的啊!李振看向说话的人,问道:“你是何人?有何事?”

说话的人道:“下官名叫董元醇,有事启奏圣上。”

“董元醇?”

李振眨了眨眼,心中想到了董元醇这个人。

历史上,董元醇也是一个名人!

在慈禧和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扳倒历史上的八大辅政大臣之前,董元醇就专门的上奏折建议慈禧和慈安垂帘听政,堪称是垂帘听政的第一枪。虽说这个奏折被肃顺强力驳回,但至少董元醇在慈禧眼中露脸,以至于后面才能春风得意。

李振问道:“圣上龙体违和,你有事直说,本官会转告皇上。”

董元醇严肃的说道:“皇上龙体违和,而太子年幼。现在正应该有一位皇室中的顶梁柱站出来支撑大局,以下官愚见,恭亲王才华出众,年富力强,正适合辅佐太子,辅佐皇上。”

李振眉头一挑,这厮历史上倒向慈禧,现在竟成了奕䜣的人。

肃顺见有奕䜣要夺权,怒火顿时转移。

他看向董元醇,大声骂道:“董元醇,皇上是圣明天子。他既然下了圣旨,何须你来插嘴?哼,本官看你分明是得了奕䜣的好处,才敢在大殿上为奕䜣说话。你质疑皇上,不尊皇上的旨意,就是大大的不忠。来人啊,将董元醇拉下去砍了!”

“慢着!”

涉及董元醇的安全,奕䜣不得不站出来。

他若是见死不救,恐怕就没有人替他卖命了。奕䜣盯着肃顺,沉声说道:“肃顺大人,董元醇提出建议,只是为皇上考虑,为我大清的基业考虑。因为他担心你们会有纰漏,才会提出建议。这是忠于皇上忠于大清的,谁要砍董元醇的脑袋,先过本王这一关。”

奕䜣站出来挡着,肃顺顿时觉得难办。

李振看着两人争锋相对,心中嘿嘿笑了笑,这个争斗好。旋即,李振说道:“依本官看,看在董元醇是为大清的基业着想的份儿上,饶他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啊,将董元醇拉下去杖责二十大板。”

肃顺有了台阶下,罕见的没和李振抬杠。

他哼了声,便不再说话。

奕䜣保住了董元醇的性命,同时也通过董元醇试探出了肃顺等人的底线。他想获取权利,还得靠外力。奕䜣转身离开,部分官员也跟着奕䜣离开。很快,百官退朝,只剩下李振以及其余的七个辅政大臣。

肃顺看了眼李振,沉声道:“走,去看看皇上的情况。”

李振道:“慢着!”

肃顺见又被李振阻拦,喝道:“什么事?”他自从见到李振之后,就事事不顺,现在又被李振阻拦,心中的怒气立刻爆发了出来。

李振说道:“去储秀宫,有大事需要几位定夺。”

端华见肃顺又要反驳,道:“先去储秀宫。”

端华同意了,肃顺不好反驳,只得答应了下来。一行八个人,全部是出了金銮殿,朝着储秀宫行去。

第0579章 李振VS肃顺(上)

端华走在前面,带着所有人直奔储秀宫。

来到储秀宫,端华没有直接进入,而是先请人通传。旋即,端华又靠近载垣,在载垣的耳旁低声说了几句话。载垣又告诉肃顺,肃顺又告诉杜翰等人,以端华为首的七个人都知道了端华的话,唯独李振没能听见这些人的话。

显然,端华是直接把李振排除在外,他们七个人作为一个整体,而李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李振也不在意,他本来就没打算融入其中。

不多时,太监走出来,恭敬的道:“诸位大人,请!”

端华得到了慈禧和慈安的允许,才带着载垣、肃顺等人进入储秀宫。以端华、载垣、肃顺为首的七个人进入后,端华和载垣分别坐在大厅的左右两侧首位上,肃顺坐在左侧第二位,杜翰坐在右侧第二位,接下来依次是景寿、穆荫、匡源,三个人紧挨着坐下。

如此安排,李振不可能坐前面,只能在最后面一位。

按照座次的排序,他是最小的。

李振看了眼老神自在的端华,暗骂老狐狸。刚才端华告诉载垣等人的事情,肯定是抢座位的事情。虽说李振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恼怒,但更多的是觉得好笑。一个座位,就能决定权利了吗?最终还得看手中的实权啊!

李振控制了九门提督衙门,把章国栋、张之平控制在手中,他就掌握了在北京城中的话语权,端华、肃顺等人想要排挤他,明显是不可能的。

“咚!咚!!!”

鞋跟撞击地板的声音传来,李振循声望去,却是慈禧和慈安来了。两人的脸上都布满了痛苦的表情,眼中含泪,极为悲伤。

端华问道:“皇后娘娘,何故垂泪?”

端华年逾五旬,是宗室中颇有威望的人。道光帝死的时候,端华是道光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辅佐咸丰登基。现如今咸丰死了,端华又作为辅政大臣,威望十足。他开口询问,慈安立刻停下哭泣,哽咽道:“郑王爷,皇上在今早殡天了!”

“啊!!”

端华惊呼一声,身体一阵摇晃,险些摔倒在地上。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

端华沉默了半响,蓦地高呼道:“皇上,您怎么舍下老臣去了啊!皇上啊,您这么年轻,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皇上啊,老臣舍不得您……”端华擦拭着眼睛,一阵大哭,哭的是天昏地暗,仿佛是自己的亲爹亲娘死了,无比伤痛。

紧跟着,载垣、杜翰、景寿等人也跟着大哭。

大殿里面,突然哭声成片。

不过,肃顺和李振都没哭,表情依旧。但端华、载垣等一帮子的人哭起来,惹得慈安和慈禧也是心中伤心,连连垂泪。

李振心中好笑,这些人哭得真假!

真要舍不得咸丰,陪葬呗!

以李振的观察,能看出端华、载垣等人哭得伤心,但分明是挤出来的眼泪。

唯独慈安和慈禧两人,才是真哭。

这两个女人死了倚靠的人,心中无助,自然是悲伤的。对于咸丰的死期,李振和慈禧、慈安已经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定为今天早上死的。这样一来,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并且,皇帝今天才死去,肃顺、载垣等辅政大臣能尽快的把载淳推上帝位。

李振不说话,肃顺却憋不住了。

肃顺冷哼了声,大喝道:“哭什么哭?哭有个屁用啊!你们大哭,皇上能活过来吗?皇上已经龙御归天,朝中局势必然动荡不安,再加上奕䜣那小贼野心勃勃的想要夺权,已经是危机四伏。你们不思考稳定朝政,却在这里哭,枉费皇上任命你们为辅政大臣。”

肃顺表情严肃的说道:“目前,最重要的是保证太子顺利的继承皇位,其余的事情都是小事,暂时可以不计较。”他这么一说,载垣、端华、杜翰等人立刻不哭,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肃顺,似乎肃顺反而是他们的主心骨。

肃顺眼见众人看向自己,心中颇为兴奋,大声说道:“皇后娘娘,皇上已经归天,请立刻通传消息,请百官拜祭。”

慈安应下,吩咐太监去传旨。

肃顺接着又说道:“太子继承皇位,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前确定。一个是皇后娘娘和懿妃娘娘的尊号。另一个是关于新皇的年号。这两件事必须要提前确定下来,皇上继位后,立刻颁发下去,以免乱了章法。”

李振见肃顺条理清晰的处理事情,心中颇为赞赏。

肃顺是有能力的,可惜和他不是一路人。

李振心有早有准备,立即开口说道:“关于两位娘娘的尊号问题,微臣认为可以尊皇后娘娘为母后皇太后,尊懿妃娘娘为圣母皇太后。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慈禧和慈安一听,都是微微颔首,很满意李振提出的方案。

生母皇太后是嫡母的称谓,慈安是咸丰的正牌皇后,自然是生母皇太后。慈禧是庶出皇子载淳的母亲,虽说是生母,却只能用圣母皇太后,不过圣母也是生母的谐音,满足了慈禧的要求。所以这两个尊称提出来,慈禧和慈安都是很欢喜的。

事实上,新皇即位后,对于生母和皇后的尊称,是有一定惯例的。

明代以前,老皇帝死后,新继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