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叶府嫡女-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两个都派去了,只怕穆景安看她身边没人跟着,一个也不肯留下,那更糟糕,还不如只派一个过去。
想到穆景安将要去做的事情,罗纱极为担忧。
若是顺利还好,若是一个不小心被那人捉到了,一个“死”字,怕是都不够用的……
她咬咬唇,努力将心思放回到“借人”上,逼着自己不再去多想。
穆青涯前些日子也赶回了京城,今日他与长公主一道去郊劳台那儿迎接二弟穆青巍。
罗纱急急赶了过去,谁知刚巧碰上了穆青巍的军队行了过来,人声鼎沸车马拥挤,一时间她竟然寻不到长公主和穆青涯。
想到穆景安还在那儿等着,她生怕他觉得时间来不及了,便会自作主张直接去寻新锁具暗中做手脚。
问题是,现在大家都为了“请降”时的安排做着准备,隐卫是一旦接了命令便只负责主人的生死,其他不管,如今能使唤的,便是身边这些个随行之人了,偏偏穆景安为了今日之事更加妥善,已经提早将阿一阿二他们几个都遣了出去另有安排,那么穆景安现在身边跟着的功夫高强的,只有红倚一个。
可是依着“那人”的性子,现在必然看守得紧,就凭着他们两人,能做什么?
现在懂得机关、能将锁具动手脚的,只得穆景安一人,其他两人正作为“战俘”跟在穆青巍的大军里。
若是单单只有红倚帮忙,就算是穆景安寻到了锁具,他也没机会碰到它们!
所以,必须尽快从长公主和穆青涯这儿借到人才行!
罗纱这样着急着,看着面前不住涌动的人,当真是欲哭无泪,就吩咐了红绣,让她也先回穆府待命。
罗纱环顾四周,发现没有认识的人,正想问身边那陌生人定国公家的人在哪儿时,就听一人在身边问她道:“请问……您可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夫人?”
☆、127太后
说话之人是个中年妇人;看衣着打扮;应当是在某大户人家当差的妈妈。
妇人见罗纱看了她,就笑着说她家主人请罗纱过去一同坐车。
“我家主子就在那边。”她遥遥指了个方向;显然是在靠近里面的地方。
这里早已聚集了很多人;罗纱刚来;自然只能在最外面,什么也看不到;若是去到这妇人所指的地方,定是找起长公主她们更加方便。
可是如今的状况……
罗纱想了下后,还是打算拒绝。
虽说这人看起来很是好心,可万一是有问题的呢?
这种时候还是小心为上,若是自己这时候再出点岔子;那当真非常麻烦。
妇人显然也是看出了罗纱的迟疑;不待她开口,就说道:“老奴是跟在泰王妃身边伺候的,夫人尽可放心。”
泰王妃?
罗纱听到这三个字就愣了下。
先是泰王府的世子妃,如今又是王妃……
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什么时候泰王府与定国公府的关系忽然好成了这样?
这时她才想起来方才在路上,她向穆景安提起泰王府世子妃的时候,穆景安随口说了句“你们二人年龄相差不大,你与她可以多来往些”这样的话来。
罗纱那时候只当他是随意说的,如今想来,才明白穆景安是在告诉她泰王府的人可以放心。
想到这一层再加上此时时间紧急,虽说心中有疑惑,罗纱依然随着那妇人去了泰王妃那儿。
路上车马拥挤的地方,竟然有几个人正等在那儿,待罗纱过去了,他们忙引了罗纱往里行去,显然他们在那里就是为了等罗纱过来,让她方便在拥挤的车马间过去的。
泰王妃是爽利的性子,见罗纱过来了,她也不绕圈子,直接问道:“方才我听人说你在那儿徘徊,好像是有事。可需要帮忙吗?”
罗纱忙谢过她,说道:“我在找父亲母亲,可人实在太多,我寻不着。”
其实问一问人也能问到的,只是就算知道了方位,就这么多的人,她也不见得好过去。
好在泰王妃心细,不然,她也没法顺利过来。
“国公夫人倒是离得不远,不过国公爷在郊劳台,你怕是一时半会儿同他说不上话了。”
泰王妃这样说着,就叫了人来,引了罗纱去往长公主那里。
看到长公主的笑颜,罗纱这才松了口气。
待车内就剩下她们二人了,罗纱就将事情大体说了下。
“……景安需要人帮忙。”
长公主沉吟片刻,问道:“你大伯派去的那人,还有没有说些什么?”
罗纱仔细回忆了下,摇头道:“没有,他提起的话我已经全都告诉母亲了。”
长公主便长舒口气,似是叹息似是解脱,又扬声唤了人来,将她身边随侍的人和穆青涯留在这儿的侍从遣了身手最好的几个去帮穆景安。
“这事情人多了也不好办,有他们几个再加上红倚红绣定是够了。”
“那么那边的人需要知会一声吗?”罗纱所指的便是北地那些人。到时候他们可是要给自己开锁具的。
长公主颔首道:“也好。那就同青涯说一声,让他想办法吧。”
谁知左等右等,穆青涯都没回来,想派人去同他说,偏偏郊劳台外有人拦着,派去的人根本没法靠近。
想到今日里许多事情都与预料中相去甚远,而穆景安那边还不知道情况如何,罗纱颇有些焦躁起来。
长公主见了,倒是笑了。
“平日里看你还挺能沉得住气,怎的这个时候反倒是耐不住性子了?”
她望着郊劳台那边,神色不明地说道:“你放心,虽然说一声有些准备更好,可就算我们不同他们讲,他们也会随机应变的。况且——”她侧首望向罗纱,勾着嘴角笑道:“不是有景安在吗?既然是他去处理的,应当是没有大问题。”
往日里无论再大的事情,只要想到穆景安,罗纱便会觉得心安。
可这个时候……她越是想着他,越是念着他的音容笑貌,心里那忐忑不安的感觉却是越清晰。
但她硬是咬了牙,对着长公主笑了笑,不将脸上的担忧显露出半分。
大军得胜归来,百姓欢呼雀跃,夹道相迎。
回去的时候远比罗纱方才来的时候还要热闹许多。可罗纱看着那热烈的气氛,心里的紧张一刻也未停歇过。
车子一路行到穆府门口,罗纱整个过程中都是处于一种思绪飘忽的状态,那些个喧闹声完全没入了她的耳。
也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她明白,在没亲眼看到他安然无恙之前,心里的担心是没法减少半分的了。
直到看到自家大门了,她方才稍稍缓过神来。只是刚刚放松了没多久,她的心就又被提了起来。
“母后让我们入宫?”长公主望着出现在穆府的一位面皮白净的公公问道:“现在?”
那位公公便笑,“可不是嘛,夫人难得回京一次,太后想念得紧,这些天里可一直念叨着呢。这不,今儿太后等不及了,说是让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去宫里头坐坐,见见面、说说话呢。”
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理由,长公主不好违抗,便应了下来同罗纱回房换衣裳。
只是在转过身时,两人不动声色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几分了然。
今日是穆家军回来的大日子,太后却特意挑选这个时候让她们进宫,原因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想来,和那人多多少少还是有关的。
如今穆家在通过这次穆家军回来的事情“算计”那人,若对方也是想通过这个机会来算计穆家呢?
要知道,穆家的“隐藏势力”他已经毁了,但穆家还有穆家军、还有穆青巍。
如果他再能让后两者出点什么事情,穆家才有可能真正垮掉!
这样一想,这次入宫的事情,恐怕就不会太过于平顺了。
罗纱的心沉了沉,沉默着回屋换了衣裳,同长公主一起进了宫。
皇宫还是那个皇宫,上次来时是在春季,罗纱心中不踏实故而没仔细看。如今是冬季,罗纱心里依然装着事儿,还是没能好好领略下这儿的风景。
其实不管太后此时让她们进宫的用意如何,罗纱对于太后还是非常提防的,毕竟在她的意识里,孙家人和皇帝的联系都是从太后开始的——太后身边原有孙家女子伺候,只是后来那女主去世了。
谁知见到太后,罗纱倒是感到有些意外。
太后和她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居然是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家,而且微微发福,看上去很是慈祥。
见长公主和罗纱来了,太后笑眯了眼,和蔼地招手让两人过去,又对长公主说道:“静夜一直在念叨许久没见着姑姑了,你先去她那儿瞧瞧吧。”
长公主笑着应下了,转身离去,只是临出门前,做了个“等”的手势。
罗纱会意,安安稳稳地坐在太后命人给她搬来的椅子上。
看到罗纱,太后显得很是惊喜,说道:“上回你和景安成亲后来宫里,我还等着你们也来我这儿坐坐的,谁知过了半天也没等到你们,再问人,说是已经走了。”
罗纱垂眼看着地面,笑道:“我身子不太好,上次急症突发,只得急匆匆走了。”
上次她是被穆景安抱着离去的,有不少人看见。她寻的这个理由,倒也说得过去。
“你这孩子,怎的不让御医先看看?”
“经常备着的药就在车里搁着,吃了后再回去稍稍歇息下就好。”
“你这孩子,真是让人心疼。”太后叹了句,让罗纱走到她跟前,将罗纱细细看了,她又道:“身子是弱了些,改天让人给你开几副药,好好调理□子。”
待罗纱应了后,太后的笑容越发和蔼起来,让人拿了个匣子过来给了罗纱。
罗纱心知这硬是太后给的见面礼,收了下来,谢过了太后。
回到方才的椅子上坐着,罗纱垂眼看着自己脚尖,虽然面上笑着,心里却越发地发堵起来。
她上次是被皇帝给喂了“解药”后,不得不急匆匆离去的。
方才刚开始说“身子不好”,她不过是推脱一下寻个借口罢了,太后却顺着她的意思这样说了下来,还很是担心的一副样子,罗纱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准她是当真不知事实真相,还是知道了,却装作不知。
只是罗纱现在更关心的问题是,太后为什么要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将她和长公主叫了来。
难道是为了制约穆家?
可是……又不太像。
罗纱正想着,就听太后唤了她一声。
她赶忙应下。
两人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竟也过去了许多时间。
罗纱正想着长公主怎么还不回来、要不要去寻长公主然后找个借口一起离开呢,就有宫人匆匆来禀,神色慌张,连说话都有些词不达意了。
“太后,皇上皇上他……有刺客!”
☆、128忽喜忽怒
“公子;我们真的该来这儿寻他吗?”红倚望了望不远处的地方,迟疑着问道。
“对。”
“可今天……他……”
红倚张口欲言,被红绣瞪了眼后,默默将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可她还是不解。
今日里举城欢庆;杨大人就算是没去郊外相迎,也应当是在府里头歇着呢吧,怎的会在衙门里?
穆景安笃定地说道:“他定然在这儿。”
他看了看四周;对其余几人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问他东西在哪儿。”
这时连红绣也忍不住开了口,“杨大人会不会将东西搁在衙门里了?不如我们随公子一起去……”
“不用;”穆景安说道:“东西不会在他这儿的。你们就等在这里好了。”
语毕,他再不多说一个字,飞身朝着目标之处掠去。
虽然今日这里的人比起平日里少了一大半;但穆景安依然是小心翼翼地去到了杨尚书处理公务之处。
这种时候,为求稳妥,还是当心些的好。
他立在门外,确保四周没有旁人后,就使了法子将窗户无声地推开一个极小的缝隙,往里看了看。
果然,人就在这儿。
穆景安便笑了。
此人虽然是镇国公的嫡幺子,却完全没有世家子弟的一丁点儿做派,为人耿直一板一眼,最是愁人。
偏偏皇帝喜欢他这一点,极其看重他,许多事情都交由他来处理。
也就是他,会在这样一个时候,能出去凑热闹却不去、能回府歇着却不歇,非要照常回衙门里来处理公务……
“不愧是杨尚书,果然在这儿。刑部怕是没人了吧,怎的在这样的日子里,还需要尚书您亲自在这儿守着?”穆景安撩袍在一旁寻了把椅子坐下,问道。
本在伏案写字的人听了穆景安的话顿时脊背一僵,继而放松下来,将笔搁在一旁说道:“不愧是穆家世子,去到哪儿都跟在自家似的,不敲门就也罢了,主人还没说话,就先坐下了。”
穆景安就笑了。
果然,这刑部的尚书大人是一点儿都没变。
虽说此人好似私下里肯帮着穆家了,可先前他怎样待穆景安,如今还是怎样。
如若说京城里有谁喜欢和穆景安唱反调的话,叶之扬首当其冲,那排名第二的,杨尚书便当之无愧了。
两人一直看不惯穆景安这样的纨绔做派,同他说起话时,语气从来不见好的,故而穆景安对着他们,也没甚好话可讲。
所以穆景安才更加奇怪,怎的杨尚书如今肯出手相助于穆家。
他这样想着,就也这样问了。
“你怎的会帮我?”
去穆府送信的“小厮”,若是穆景安没猜错的话,应当是杨尚书自小养大的孩子,一直跟着他学习刑罚的一些事情,算是他刻意培养的接班之人,是他极其信任的。
穆景安完全没想到,他不仅出手相助,居然还派出那孩子去送信……
要知道这样一来,通风报信的事情铁定就是他做的了。
很显然,这也是杨尚书间接地向穆家表明诚意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说明,他相信穆家做事,能成功。
听到穆景安的问话,杨尚书头也不回,拾起笔来继续写着字,说道:“不是为了帮你,不过是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罢了。”
穆景安听到他的话后先是一愣,不知他为何这样说。继而细想了番,恍然大悟。
那人多疑,用的人不多,重要之事经过的不过是那固定的几个人之手。
孙家和毒的事情有六皇子在,但是关系到牢狱、刑审之事,却需得另外一人去办了。
此人便是杨尚书。
那人授意的腌臜事情,杨尚书不知经手了多少。虽然他性子耿直一直信奉“忠君爱国”四字,可日子久了,他必然也会幡然醒悟过来,认清那人的阴险、看清那人的狠毒。
而且依着那人的性子,必然要靠着“某些事情”来掌控住杨尚书方才安心,而那“事情”是什么、杨尚书能承受多久,也要另当别论……
说起来,或许叶之扬知道些有关杨尚书被掌控的事情,方才能劝动了他。
只是这些,穆景安却不准备细究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又何必在这种事情上追根究底。
他嘴角轻勾,摇着扇子悠悠然说道:“我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教杨大人一事。那些个锁具,如今在何处?”
不待杨尚书开口,他又接着说道:“是在御书房?还是养心殿?又或者……”
杨尚书将笔一掷,嗤道:“你怎的就这样肯定,东西不在我这儿?”
“虽然我不了解杨大人你,”穆景安将纸扇刷地一合,斩钉截铁说道:“但是我了解他!”
他最后几个字说出来时声音虽压低了些,但很显然,是带了极大的恨意的。
听了他后面一句,杨尚书身子微微震了下。
那人对他一番重用,代价却是对杨家的“诸多关照”。思及那人对穆家的一贯恩宠……
杨尚书心中暗暗叹息。
那人还不知对穆家做过些什么更过分的事!
想到那人的狠戾,杨尚书手指微微有些发颤。
他忙稳住心神,重新拿起笔来,继续写字。在写到第十个时,他觉得自己的手指已经稳了许多,便仿若不经意般地说出一个地名。
等第十一个字写完,他方才第一次回头去看,却只见屋内空空如也,就像是什么人都没来过一般,而刚才的那场谈话,更像是从未发生过。
知道了地点后,穆景安再找东西,却是方便许多。
虽然今日里皇宫里的守卫好似比平时严了一些,但他对于皇宫极其熟悉,而且宫中有穆家安□来的人,故而穆景安对于这里的防卫还是很了解的,去到皇宫找东西时还算顺利。
中间只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那便是在穆景安“调整”锁具时,被迷倒的一个小太监突然醒了来。
当时他们几人进到这儿时,是备了轻微的迷药的,为的就是在动手时候能让周围的人被迷晕,但时间又不能太久,不然被人发现东西动过手脚便也麻烦,于是没用重药,那样他们醒来后也只会认为自己打了个盹,迷糊了下而已。
谁知其中一人或是用的量太少了点,或是迷药对他的效果不够好,在穆景安还在摆弄锁具的时候,他就醒了来。
当时红绣在另外一批人旁边,离他颇远,守着他们那几人的是穆青涯身边的一个随从。
此人不擅长毒药,迷药自然也不顺手,看到有人醒了来他没多想直接一个手刀就劈了下去,等他反应过来该用迷药时,那小太监顿时晕迷糊了。
等穆景安弄完锁具发现此事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短时间。
眼看着其他人差不多就要醒来了,为了防着小太监醒来觉得身子不对劲嚷嚷些什么不该说的,穆景安就让那随从将小太监拎了起来带走。
带着这么个人离开皇宫颇费功夫,穆景安就让他们给小太监塞住了嘴巴又捆住了手,带了他们去到个偏僻的很少人去的地方。
将小太监藏到一个隐秘的角落,估摸着在短时间内他不会被发现,大家就准备撤离。
谁知不过是耽误了这一会儿的功夫,宫内的情形就变了个样儿。
穆景安遥望着不远处加强了约莫三倍防力的院门,朝着长公主的一个侍女打了个手势。
此人同阿三和紫艾她们一样,擅长窃听追踪。眼见穆景安朝她下了命令,她不动声色快速离去。
过了一小会儿,她就又回到这儿来,低声禀道:“好像是前面发现了刺客。”
“刺客?”穆景安蹙了眉,半是疑问半是懊恼地说道:“怎的这个时候出现了刺客!”
他们的计划原本周全。
让北地人扮作突厥人袭击,事后那些个大臣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是“突厥人”做的,而且就算查,也查不出什么,因为北地人扮作的那些突厥人,也当真是有名有姓的突厥将领,只是人已经被换掉了而已。
唯一不妥的是,过后穆青巍或许要担些责任,毕竟人是他带去的。
当时穆景安同穆青巍提起这点时,穆青巍反倒是高兴起来。
“只要事情能顺利解决,管那些个酸文官说什么?我乐得能归隐山里,享受些清闲自在的日子。”
穆景安转念一想,就也笑了,不再将这些事情纠结于心。
行至半路就收到了换锁具的消息。
得知这消息的时候,穆景安心里彻底踏实了,因为穆青巍押着人的时候没出事,到了京城皇帝命人换了锁具后,那些“突厥人”反而将锁具打了开来闹出些事情,这样一来,穆青巍所承担的责任必然又少了些。
本来这些事情都能圆满些了,最新出现的状况也已经解决,眼看着后面就能按照计划行事了,穆景安刚刚放松了没多久,谁知现在就出了这么一桩事。
听闻“刺客”的消息后,穆景安顿时头大如斗。
在这种时候关键时刻出现这种事情,着实要命。
他揉了揉眉心,问那侍女道:“知不知道事情是谁做的?”
见侍女迟疑着不开口,穆景安心中越发烦躁,口气也有些不耐起来,“说!”
侍女立即回道:“约莫是六皇子的人。”
“六皇子?”穆景安的手顿了顿,冷笑了声后突然怒了,“这人什么脑子!非要挑这个时候!他除了添乱子以外,还能干些别的吗?”
129心思
穆景安他们的人查验事情的方式与宫里头的人完全不同,故而他们此刻能知晓刺客应当是六皇子派来的;但皇帝却还不清楚。
他这个时候依然在派人去搜寻出行刺之人。刺客虽然暂时未抓住;但也并未得手,根本没能近得了皇帝的身。
其实无论此时刺客能否找到,对穆景安这边来说都是不利的情形——
找不到刺客;皇帝得派人全力追查刺客之事,一时半刻顾不上突厥人请降的事情;
找到了刺客,他定会将全副心神放到如何惩治刺客之事上,短期内,依然是没法顾及到突厥人请降的事。
想到这儿,穆景安心里很是懊恼。
早知如此,他就不那么快破坏掉最新锁具了。
如今锁具已经被破坏;如果今日里请降之事未能及时处理的话;即使只隔上一天,锁具被损之事或许就能被人发现。真到了那个时候,很多事情便不好办了。
怎么将这些给处理好,着实是个愁人的问题。
也难怪穆景安会发火。
本来所有事都进行得顺顺利利,偶尔碰到些小问题,也都解决掉了。谁知半路杀出个六皇子,硬是将事件给复杂化了。
穆景安深深地、无奈地叹道:“走吧。先出去,然后再进来。”说完当先往外掠去。
如今他们是偷偷进来的,运气不好遇上了出现刺客,不赶紧离开的话,万一真被发现了可不好玩。
想要近距离知道些最新进展的话,还得再进来才行,而且得是光明正大地回到这里。
如今宫里头出了刺客,皇宫内紧张防范起来,现状便是“进去非常不容易,想出来更难”。
只是对穆景安来说,状况却是正好相反了。
他们出来得颇为容易,悄悄出了宫后在一处转角绕了一下,便装作刚来到附近一般,准备大摇大摆行进去。
毫不出乎意料地,他们被侍卫拦了下来。
穆景安正暗忖以怎样的借口和方式进去更好,就听随行的几人说府里一个管事在向这边招手,似是有事想要回禀。
穆景安侧首望见了,便示意管事过来。
他本在想着其他事情,谁知管事告知他的一句话,却让他面容微变。
“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都被太后叫进宫里去了。”
想到她们二人如今的处境,穆景安再也待不住了。
他先吩咐了穆青涯的随从回家中复命:“父亲应当是回去了,你将今日事情同他说起,他自会有安排。”
眼见此人领命后同管事一同离去了,穆景安侧身看看那些侍卫,转过身大跨着步子朝外急急行去。
暂时不让进?
他自会有法子能让这些人松口!
“刺客”之事传来时,罗纱与太后正在一处。听到这令人震惊的消息后,罗纱不由得就去看太后。
太后看上去颇为冷静。
她命令那传话的宫人不要紧张好好答话,待知道皇帝并未受到损伤后,她扬声唤了人来。正要将事情吩咐下去,这时屋外传来了宫人齐整的声音:“见过公主、国公夫人。”
随着宫人声音的落下,长公主同宋静夜已经进到屋内。
看见罗纱安然无恙,宋静夜明显松了口气。
今日父皇来到皇祖母这儿让皇祖母帮忙叫罗纱她们进宫时候,她正好在皇祖母屋中的内室玩,便听到了。
故而皇帝走后,她特意向太后说起极其想念长公主,想着让长公主一来了宫里就去她那儿。
宋静夜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
在她心里,穆家人都是好人,皇帝同太后说起让罗纱她们进宫时,语气颇为不善。
宋静夜知道穆景安没娶她这件事情让皇帝耿耿于怀,她生怕皇帝因了这个而对穆家的人不利,故而如此。
但她想着,让长公主和罗纱她们两人不要碰到皇帝应当就会没事了,便同长公主说,等下再将罗纱叫来在她这儿,两人熬一熬到了出宫的时辰便好了。
谁知听了她的话后长公主却是紧张了下,细问了她缘由后,说是要带了罗纱离开。
宋静夜虽不解,但也同意了,两人就一同行到太后这里。
因此这时同太后稍稍说了会儿话、乖乖应下了太后“不准乱跑”的要求后,宋静夜说道:“皇祖母,我想让穆家表嫂去我那儿玩一会儿。”
她口中说的“表嫂”,便是罗纱。
太后本不知皇帝意欲如何,等听到刺客的消息后,她就开始思量起来。
怎的皇帝刚让这穆家一大一小两位夫人进了宫,接着就遇到了刺客?
其中可有什么关联?
想到这一点,太后也有些面色不虞起来。
她平日里吃斋念佛,万事不管,偶有些事情被她知晓了,她也不会放在心上。
如今看这样子,倒是自家儿子想硬逼着她让她沾上那些个破事儿了……
她可也不乐意!
这样想着,她便顺口答应了宋静夜的要求。
长公主闻言,口中道着谢,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太后,待话说完后,三人便离开了太后这里。
思及女儿的眼神,太后怒气渐起,对着陈姑姑说道:“明明什么事情都和我没关系,到最后她却连我也怨上了!”接着,她的语气又哀伤了几分,“自她嫁人后,同我是越发疏远了。”
陈姑姑是太后的亲信,听到这些话后就立在那儿一言不发,待太后的话顿住了,方才叹息着扶了太后坐下。
怎会完全无关呢?
旁人或许不知道,但是穆家的人肯定明白,若是没有太后在,孙家和那位怎会联系上?
还有盛家、还有六皇子……
虽然不知道穆家知道了几分,但昔日的长公主如今已经是穆家的国公夫人,皇家那样待穆家,疏远是必然的了。
再说了,那位不仅对穆家那样,还对长公主下过手,单凭着这点,想要让长公主原谅自己的母兄,更是难上加难了。
当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想当年长公主未出嫁前,太后极其疼爱她的。长公主嫁作穆家妇后,待宋静夜出世,太后又将疼爱转到了宋静夜的身上。
真要认真说的话,太后最疼爱的还是女孩儿们。
但是疼爱又怎么样?
到最后,也还是什么实质性的事情都没有为长公主她们做过!
太后望了望外面开始变得有些阴沉的天,喃喃说道:“就这样吧,其他的,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陈姑姑笑道:“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您的孩子们,您啊,享清福就是了。”
太后听闻这句话,半晌后,倒是当真露出了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