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封推]-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你到底想做什么?!”太后压抑着满脸怒气,瞪着他,“四大国公府的女子碰不得!你不要被人骗了!难道你忘了昭王的下场!”
“下场?他有什么下场?”夏启帝翻了个白眼,“他好好地做着闲王,不知多快活!”
“快活?!”太后嗤之以鼻,束着手在大殿门口来回走了几趟,“你难道看不出来?自从那件事之后,昭王就颓废至今,不得翻身,被祖训看得牢牢的。”
夏启帝默然看着云阁外空旷辽远的天空,没有说话。
“哀家警告你!如果你敢动心思,哀家会让吴家那个重瞳圣人好看!”太后走近几步,低声威胁夏启帝。
夏启帝横了太后一眼,“母后,你想多了。朕的心思都在国事上,可不是跟昭王一样,只知道风花雪月……”
“国事?那你这几天老来看这幅重瞳图做什么?”太后狐疑问道,探头往殿内看去。
大殿幽深,一眼看不见尽头。
而那副画,就挂在殿内最幽深的地方、
“重瞳现,圣人出……后面两句话是什么,难道母后不想知道吗?”
“知道怎样?不知道又怎样?”太后摇摇头,“跟我们无关。有人看着重瞳圣人呢……”她顺口说道。
夏启帝猛然抬头,“看着重瞳圣人?谁?谁看着她?朕怎么不知道?”
太后皱着眉头想了想,“哀家记得你父皇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一次,说有人盯着四大国公府和皇室。如果有人敢违抗祖训,他们就会出面铲除。千年以来,在暗中处决了不少敢于违抗祖训的人……”
夏启帝的瞳孔猛地缩了缩,缓缓地道:“……还有这样的人?他们在哪里?朕如何半点都不知道?”

第29章 传承

“他们在哪里?哈,你问哀家?哀家要知道,还会被你皇祖母压了数十年?!”太后忍不住冷冷一笑,讥嘲说道。
她当然不知道这些人在哪里,更不知道那些人都是谁。
“如果你父皇还活着,说不定知道,可惜他无声无息就去了,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来。”太后想到在病床上躺了二十年的“活死人”的先帝夏明帝,有些淡淡的伤感。
不过她跟先帝的感情本就一般,后来又二十年不在一起,仅有的那些感情都磨没了,因此她的伤感只是一闪而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夏启帝心里一动。
帝位传承,是有自己的程序的。
夏启帝想到自己继位的“程序”不是完整的,很是懊恼地道:“……如果让朕知道是谁害了父皇,朕一定将他千刀万剐!”
“你父皇的事,至今还是一笔糊涂账。不过哀家也懒得管了,哀家只有你一个儿子,如果你不听话,就别怪哀家对那重瞳女子心狠手辣!”太后发狠说道。
“母后,您别乱来!”夏启帝忙轻声提醒太后,“外面的事,您别插手。轻举妄动,让那边抓到把柄可不好。”说着,往太皇太后住的安和殿那边飞了一眼。
太后嗤笑一声,转身离去,临走时抛下一句话,“……不许招惹四大国公府的女子。你要记好了,不然……哀家可没有你皇祖母的能耐,能保得你的性命……”
夏启帝皱了眉头,看着太后的背影,不悦地道:“母后,你真的想多了。朕对四大国公府的女子没有兴趣。”说完又嘀咕一句,“朕对自己的妃嫔都没有什么兴趣。”
不过。想到他就要选妃了,夏启帝又有了几分兴趣。
那些画像里的确有几个女子,生得真是花容月貌。正是他喜好的那一型……
安和殿内,一缕若有若无的白烟从墙角仙鹤衔枝的宝鼎里袅袅升起。在半空中盘旋了一圈,淡淡散去。
太皇太后一手托着头,一手握着书卷,靠在书案上打盹。
姚女官缓步走了过来,将一件深绿色缠枝云纹的锦缎披肩披在太皇太后肩上。
太皇太后缓缓睁开眼眸,过了一会儿,才醒过神,轻轻拍了拍姚女官搁在她背后的手。微笑道:“老了,精力大不如前,大白天看书居然都看睡着了。”说着,将手里的书卷放下了,“外面怎样了?最近皇帝经常往云阁高处跑,到底在做什么?”
姚女官俯身在太皇太后耳边轻声道:“陛下对那副重瞳图近来很感兴趣……”
“哦?”太皇太后坐直了身子,眯着眼看了看殿外的天色,微微笑道:“他也感兴趣了?看来王毅兴做得不错。”
姚女官点点头,“太皇太后好眼光,王毅兴确实是可造之材。关键是能屈能伸,比别的读书人放得下身段……”
“呵呵,也不能这么说。越是读书人。身段越软。至于有人放不下身段,是没人给他们机会放。王毅兴,还算是有气度风骨的读书人。他对自己狠得下心,才能有担当。不然的话,也没有多大用处。有风骨的读书人,实在是少啊……”太皇太后悠然笑道。
“那倒是。那句俗话怎么说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姚女官跟着附和道。
太皇太后笑了起来,看了姚女官一眼,“你这么多年。陪在哀家身边,是哀家耽误了你。”
姚女官脸色一整。忙道:“太皇太后别这么说,跟在您身边。比嫁人要好。再说,我这辈子,已经不想嫁人了。”她低了头,垂手往后退了一步,侍立在太皇太后背后。
太皇太后起身,拢了拢身上的披肩,同情地看了她一眼,“先别说这个。你对哀家忠心耿耿,哀家自是不会亏待你。”
见太皇太后就这样走出去了,姚女官忙道:“太皇太后,还有一件事有些棘手。”
太皇太后停住脚步,“什么事?”
“就是吴家那事儿。吴老爷子插手了,蒋家想打退堂鼓,不欲与吴家争周四公子。”姚女官轻声说道。
“哈哈……”太皇太后仰头一笑,“吴家这妮子确实是不凡,不过吴老头也是心大。哀家倒是要看看那妮子如何嫁人呢……”
姚女官叹口气,“……太皇太后,其实,很多人都喜欢亲上加亲的。”
“哀家知道。”太皇太后点点头,“不过她想嫁去神将府,那是做梦。”说着,回头看了姚女官一眼,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
……
昭王府内院,昭王一个人坐在花厅喝闷酒。
王毅兴轻手轻脚走了进来,站在昭王身后。
“毅兴来了?”坐。”昭王已经一个人喝了一下午了,醉意盎然,看着王毅兴一直笑。
王毅兴也不客气,在他身边的位置上坐下,伸手将酒壶从昭王手边拿走,沉声道:“王爷,您不能再喝了。”
“呵呵,不喝酒,你说我做什么?我脑子里满是想容,想容的眼眸,想容的声音,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她念她……”昭王喃喃说道,一仰脖将杯子里的酒喝尽了,将酒杯递到王毅兴面前,“再给我斟一杯!”
王毅兴没有给他斟酒,一手护着酒壶,一边给昭王夹了点菜,“别光喝酒,您先吃点菜……”
“……我受不了,一想就受不了。毅兴,你知道……知道……郑素馨那个贱人,对想容做过什么事吗?”昭王说着,回头看着王毅兴,眼里流下两行泪水。
王毅兴一怔,摇摇头,“不知。”
“呵呵……呵呵……那个贱人,将想容的眼睛挖了出来,安在她女儿眼里!她那个贱人女人的重瞳,明明就是有了想容的眼睛。才变成现在这样!圣人?!她做梦!”昭王脸上露出狰狞的神色,眼底满是疯狂。
王毅兴吓了一跳。他是知道郑想容的死,跟郑素馨脱不开干系。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吴婵娟的重瞳还有这样的来历!
想起吴婵娟那双比一般人更大更深黑的眸子。一眼看进去影影绰绰,似乎一层又一层,要仔细看,才能看见她的眼眸比一般的瞳仁要多上几层圈里,魅惑又不凡。
王毅兴抿了抿唇,低声问道:“王爷,到底,是怎么回事?”
昭王却不肯再说。喃喃骂着:“贱人!贱人!一定要把她眼睛挖出来!那是想容的眼睛……”说着,狠拍一下桌子,便倒在桌上睡了过去。
“王爷,您别乱来!”王毅兴忙阻止昭王,他叹了口气,看看桌子上七歪八倒空了的酒壶,摇摇头,招手命人进来收拾,自己扶着昭王去寝阁歇息。
“大姊,你好生照顾王爷。”王毅兴将王妃叫了过来。
王妃连连点头。“多谢二弟,我一定会好好照顾王爷的。这些天都是那两个狐媚子侧妃巴着王爷,还好你一来。就把她们赶走了。”
王毅兴苦笑,“大姊,我哪有那么大能耐?你快进去照顾王爷,我得走了,不能让人看见我来过……”说着,换了装束,从昭王府后门溜走了。
……
还是京城那所普通的民居,七个戴着面具的人继续在这里聚会。
“老四,堕民那边最近怎样?”戴赤色面具的老大照例问道。
“我正要说呢。堕民那边最近有些奇怪。以前总是死气沉沉,看上去就是穷途末日的感觉。现在却多了些热闹和喜气。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他们的人从中原撤了回去,都回西北聚居地去了。”戴绿色面具的老四哑声说道。
“他们想做什么?”几个人面面相觑。对视一眼,又各自别开头去。
“我也觉得我们的目标是不是错了。”戴紫色面具的女声悄然说道,“重瞳现,圣人出。这个圣人,到底是不是重瞳之人,你们想过没有?”
“我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如果吴婵娟就是圣人,但是她至今没有显露出任何不凡之处,跟传说中能够改天换地的圣人实在相差太远。”戴橙色面具的人点点头,“老七说得有道理。而且祖训上从来没有说过重瞳圣人很重要,我们为何还要天天派人盯着她?”
“祖训是没有说,但是你如何解释祖宗留下来的重瞳图,还有‘重瞳现,圣人出’四句话?”戴黄色面具的人不以为然地道,“祖训只有那几句话,还不如一幅图的内容多。”
“对了,老大,那幅重瞳图,到底是谁留下来的?为何后面两句被抹去了?”戴青色面具的人很少说话,如今也忍不住问了一句。
戴紫色面具的女声跟着附和:“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至今不得其解。”
“这件事,只有皇帝和四大国公知道。”戴赤色面具的老大看了众人一眼,“我们中既没有皇帝,也没有四大国公,我们怎么会知道?”
“那就是说,现在有五个人知道那幅图是怎么回事?”戴蓝色面具的人好奇问道。
戴赤色面具的人想了想,感慨说道:“这件事传到现今,最多应该只有三个人知道了。陛下应该不知道,盛国公也不一定知道。确信知道的这件事的,只有周国公、吴国公和郑国公。”
“为何?”
“这你还想不明白?如今的陛下和盛国公,都是断了传承的……”所以有些秘闻,他们不一定能知道。
“……唉,可惜祖训不许我们碰四大国公,除非他们犯了大禁。不然将他们抓来拷问一番,岂不是真相大白了。”戴绿色面具的人声音中有股阴测测的急切。
“呵呵,你别看轻四大国公。就算看上去最弱的盛国公,也能在太皇太后辣手底下留下一条血脉,就知道他们的实力了。还是不要惹他们的好。而且,我认为他们也未必知道是怎么回事。”戴赤色面具的人笑道,“或者说,就算知道,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秘密。你们想。若是真的跟他们休戚相关,他们会这么多年无动于衷?”
“这倒是。”这样一反推,他们就明白了。
“跟他们无关。那就是跟大夏无关。但是跟大夏无关的事,祖宗为何要传下来的。而且要供奉在云阁的最高处?”戴绿色面具的人像是不想放过这个问题,又一次问道。
云阁是大夏皇宫最高的建筑,同时也是大夏皇室供奉祖宗的地方。
那幅图挂的地方,是云阁最高层,也就是在大夏皇室历代皇帝牌位的头顶上……
另外六个人想了想,同时摇摇头,“不明白。”
“还是继续盯着吴婵娟吧。”那戴着赤色面具的人一锤定音,“不能放松。”
“知道了。”众人应了。四下离去。
……
又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神将府内院的人都三三两两往周老爷子和周老夫人的松涛苑那边去了。
周嗣宗拖拖拉拉走在最后,不肯放下手里的书本。
吴三奶奶看不过去,一手将那书从周嗣宗手里拽了过来,“还看什么看?要去吃饭了。”
“我正看到要紧处呢!”周嗣宗忙将书夺了过来,塞到自己怀里,一边对吴三奶奶低声道:“你知道吗?我好不容易找到一本跟跟前朝有一点点关系的书,终于在里面发现重要线索。”他顿了顿,又道:“原来那重瞳圣人,不是跟咱们有关,而是跟前朝有关……”
“哦?”吴三奶奶讶异回头看着周嗣宗。一边继续往前走,一不小心,没有注意路上一颗小石子。一脚踹过去,差一点踉跄被绊倒,不由恼道:“这地上怎么会有石子儿?自从我不当家了,这下人就越发松懈了。大嫂也真是,也不好好管管……”
周嗣宗忙伸手扶住她,“走路小心些,也不看路!还说这些话!”瞪了她一眼。
“那就更跟我们没有关系了。我看你还是不要再追究了。”吴三奶奶笑着站定了,四下看了看,见没有旁人。只揉了揉腿脚,打了个呵欠。
周嗣宗不满地摇摇头。“我是越查越奇怪呢。你知道吗?有关前朝的事,书上能找到的东西太少了。咱们大夏的史书就不用说了。对前朝只字不提。我前不久刚买的这些号称从地底下刨出来的前朝的书,特么全是骗人的!——根本就不是前朝!”
最多只是更久远以前的,比如大夏刚立国时候埋在地下陪葬的书……
“呵呵,也不奇怪。你想想,大夏皇朝立国千年。前朝……应该是千年之前。你现在就算去地里刨,能找到多少千年以前的东西?你就心眼儿实在,被人骗了还不知道呢!”吴三奶奶白了他一眼,“白花那么多银子,买些假货……”
周嗣宗被骂得灰头土脸,一声不敢还嘴,跟在她身边往松涛苑去了。
他们的三个儿子跟在身后,早对爹娘这样的状况习以为常了,偷偷地互相看了一眼,都笑了。
来到松涛苑坐下说笑几句,就等来了周老爷子和周老夫人。
两人虽然是从不同的地方过来的,但是差不多是同一时候到的。
周老爷子和周老夫人分别入座之后,下人仆妇摆上碗箸,将热菜也一道道摆了上来。
“吃饭吧。”周老爷子先举箸说道。
大家颔首示意,让周老爷子和周老夫人先用第一口,然后才按照长幼的顺序一一举箸。
席上人虽然多,但是没有人说话,只能听见轻微的银勺子碰着瓷碗的声音。
大夏大户人家的规矩,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而且吃饭的时候,嘴里嚼着东西开口说话,实为不雅,因此神将府众人真正吃饭的时候都没有人说话。
只有吃饭前和吃完饭之后吃茶的时候,才是大家一起闲聊放松的时候。
盛思颜坐在周怀轩身边,乖巧地只吃自己面前放着一碟松鼠鱼和一碟鱼籽拌豆腐。
不过她的眼睛不时瞟向离她有些远的一个大汤盆。
那里面是炖了十二个时辰的海参鱿鱼乌骨鸡汤,炖的海参鱿鱼和乌骨鸡几乎都化了,汤汁鲜浓。
仆妇一揭开汤碗的盖子,盛思颜的眉毛就忍不住一跳,忙咽了一口口水。
周怀轩根本没有看她,却像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样。往席上扫了一眼,手臂一长,执起长羹。舀了一碗清炖海参鱿鱼乌骨鸡汤,漫不经心放在盛思颜面前。
盛思颜脸上情不自禁绽开一个璀璨的笑容。
她看了周怀轩一眼。
周怀轩依然没有看她。只垂眸夹了一筷子松鼠鱼放到嘴里,慢慢咀嚼。
自从前几次吃饭出了妖蛾子,周怀轩再带盛思颜过来吃晚饭,所有的东西,一定要他先尝了之后,才让盛思颜吃。
不然盛思颜也不能动筷子。
日子长了,盛思颜不由气结,总觉得周怀轩太把她当小孩子了。想着要跟他逗个乐。
甜蜜蜜地喝了一勺海参鱿鱼乌骨鸡汤,盛思颜眼珠一转,又盯住了离她不远的珍珠糯米菠萝饭。
其实那更像一味甜点,但是神将府也拿来做了一味菜。
周怀轩微微皱了眉。
盛思颜心里暗暗好笑,故意逗他,在桌子底下扯了扯他的衣角,用求肯的眼神看着他。
周怀轩回眸,看着盛思颜澄净的凤眸里露出渴望哀求的神色,心里微微有些发软。
他不喜那种偏甜腻酸软的口味,但是为了盛思颜。他举箸夹了一点,缓缓放入自己口中,面不改色地吃下。然后对拿勺子给盛思颜舀了一大勺。放到她面前的小碟子里。
看着周怀轩努力下咽的样子,盛思颜心情格外酸爽……
小两口在席上耍的小花枪,几乎没有人注意到。
吃完饭,仆妇将桌子上的菜收走了,给众人上了茶。
周老爷子先用了漱口茶,再换上饭后喝的普洱,才对三房的周嗣宗问道:“老三,听说你们要亲上加亲?”
吴三奶奶的脸色陡然变了,周怀礼的脸色也很不好看。
周嗣宗的思绪还在他的书里。听周老爷子点名道姓问他,才微微一怔。反问道:“什么亲上加亲?爹,您说什么?我不懂。”
周老爷子点点头。“我在外面听说的,你们不是要给怀礼他们三兄弟定亲?是要有意结姑表亲吗?”
周老夫人笑呵呵地道:“姑表亲,亲上亲,打断骨头连着亲,好啊好啊……”
周老爷子看向周怀礼。
周怀礼脸色铁青,对周老爷子摇头道:“祖父,都是外面人瞎说。”
吴三奶奶也顾不得了,忙抢着道:“爹,您别听外面人瞎说。我们没有亲上加亲的意思。”一边说,一边在桌子底下踹了周嗣宗两脚。
周嗣宗会意,跟着道:“嗯,是没有。爹听错了。”
“哦。”周老爷子笑了笑,“若是有亲上加亲的意思,也无妨。只是要提前知会我们一声。怀礼他们三兄弟虽然是你们的儿子,但也是我们周家后人。”
这句话说得有些重了,是在说他们没有跟长辈商议,就在外面给孩子议亲。
吴三奶奶涨红脸,和周嗣宗一起站起来,笑着道:“爹,我们省得。正在相看好几户人家,还没有主意呢,正想着等爹娘有空,帮我们参详参详。我们见识不如爹娘,如果有照应不周的地方,还望爹娘帮我们把关呢。”
周老爷子呵呵地笑,摇头道:“我年纪大了,不懂外面的事。你们自己拿主意就好。”说着起身离去。
周承宗三兄弟,忙跟在周老爷子身后,去小套间陪他说话。
周怀轩他们是孙子辈的,周老爷子不叫他们,他们是不能跟去的。
见周老爷子今天没有想下棋,周怀轩便径直带盛思颜回清远堂去了。
……
周承宗他们跟着周老爷子来到小套间,周嗣宗忙将话题引开,不想周老爷子继续关注周怀礼的亲事。
“爹,我最近看了不少书,想找些有关前朝的书来看,可是居然怎么也找不到。”周嗣宗小心翼翼地问道。
周老爷子蓦然抬眸,眼底深处精光一闪,很快垂眸,将那精光掩去,淡淡地问道:“前朝?你为何对前朝感兴趣?”
周嗣宗挠了挠头,“难道你们不感兴趣吗?咱们大夏皇朝又不是从开天辟地之时就存在的……”
大夏立国于千年之前,那千年之前,是谁在主宰着这片土地?
周老爷子笑了笑,捋捋胡须,慢条斯理地道:“前朝倒行逆施,多行不义,所以才有我们大夏替天行道,取而代之。有什么好感兴趣的?”
周嗣宗瞠目结舌,“就这么简单?为何史书上只字不提?”
“这还用提?——不知今者察之古,欲知来者察之今。天下事,大凡如此,有什么是新鲜的?”周老爷子看了他一眼,端茶道:“我乏了,你们退下吧。”
周承宗三兄弟躬身退下。
周嗣宗回到自己和吴三奶奶住的芙蓉柳榭,怔怔地看了一会儿书,对她没头没脑地道:“云姬,我觉得,‘重瞳现,圣人出’,这句话,是从前朝就留下来的。”
吴三奶奶正在梳头的手顿了顿,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行了,你别再钻牛角尖了。你既不是世子,更不是国公,知道这些做什么?”
周嗣宗想想有些后怕,忙道:“好了好了,我不该太好奇了。这件事,到此为止,我不再去深究了。”
“这才差不多。”吴三奶奶转了笑容,“我已经给蒋家送了帖子,想请他们再来做客。这一次,我连男宾都请了,你可得帮我招待招待。”
“看上他们家了?”周嗣宗将书丢开,伸了个懒腰,“不看看别人家?”
“当然也有别家,但是我看来看去,都比不过他们家。”吴三奶奶放下梳子,“这事不能再拖了。再拖,我爹可是等不及了……”她自嘲说道。
就算为了断掉吴老爷子的念想,她也要赶紧给周怀礼定亲。

第30章 字条

吴三奶奶下了决心,就把家底都拿了出来,和周嗣宗商议聘礼的问题。
“我的嫁妆分作三份,怀礼是老大,当然是要拿最大的一份。怀智和怀信是小的,可以少一点。”吴三奶奶将自己的嫁妆单子摆出来,开始分派。
周嗣宗叹口气,“那是你的嫁妆,你也别都分给孩子们了,你自己留下一点吧。”
如果吴三奶奶有女儿,她的嫁妆大部分大概都要贴补给女儿。
不过她只有儿子,那就没关系了。
只是聘礼全由她的嫁妆出,又有些不好看。
“怀礼他们也是周家子孙,怀轩成亲的时候爹拿了五百抬聘礼,如今怀礼成亲,就算不能跟怀轩比,也差不到哪里去。”周嗣宗笑道,“我明儿就跟爹说一声。”
吴三奶奶摇摇头,“周家当然要出,但是我也要出。”顿了顿,有些不甘心地道:“我家媳妇出身可比那盛家的假女儿强多了,凭什么在聘礼上要低她一头?”
“她是嫡长孙媳,世子夫人,你又何必一定要跟她比?”周嗣宗忙悄声叮嘱她,“你要这样,爹岂不是就知道你不服气了?”
吴三奶奶气不过,在房里摔摔打打半晌,赌气道:“行了行了,我省得。其实就算拿五百抬聘礼,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嫁……”
……
过了几天,吴三奶奶跑蒋家,又吃了个闭门羹,回到神将府,气得肝疼,一个人在里屋歪着。
她脑海里不断重复曹大奶奶的话。
“……吴三奶奶,你诚心我们是知道的。但是你也知道。姻缘的事,强求不得。我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不懂事。我们只想给她找个和气的人家,一生平平顺顺过日子。你们神将府门第确实太高了。我们实配不上。”
影影绰绰间,暗示吴三奶奶还是去亲上加亲吧……
他们蒋家纵然强行把女儿嫁到神将府,表哥表妹的牵绊却一直都在那里。
曹大奶奶实在不愿意让女儿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
周怀礼来到芙蓉柳榭,听门口的大丫鬟悄悄地道:“四公子,三奶奶正生气呢,您要不过一会儿再来?”
周怀礼问了问,才知道吴三奶奶是去蒋侍郎府,结果吃了个闭门羹。
周怀礼叹口气。摇摇头,“那好,我先走了。”
从芙蓉柳榭回到自己住的院子,周怀礼看见吴老爷子又遣人过来请他过去。
周怀礼拿不定主意,对那人道:“你先回去,我还有些事。等做完了再说。”
没说要去,也没说不去。
那下人也不敢就这样回去,只好在神将府的角门外等候。
将吴国公府的下人遣走之后,周怀轩一个人坐在房里,看着漏窗外的天色出了一回神。
外面的天空湛蓝。天高云淡,院子里桂花飘香,菊花冉冉。一行行大雁排成人字形从天上飞过。
已经是九月初了。
周怀礼从中午一直坐到傍晚,才眯了眯眼,站了起来,对自己的下人吩咐道:“我要去吴国公府,你们晚上跟爹娘说一声。”
他来到吴国公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日落时分。
骑在马上,周怀礼回头看了看来处,暮色四合,长街寂寥。人影疏淡。
再抬头看了看吴国公府的重檐飞顶,虽然没有神将府那样恢弘博大。但是富贵无极,比神将府也差不了多少。
周怀礼微微一笑。从马上下来,将缰绳扔给吴国公府角门前牵马的小厮。
……
“外祖。”周怀礼被下人领着来到内院吴老爷子住的院子,拱手行礼。
吴老爷子招手笑道:“你可算来了。坐。”
“今儿家里有事,一时走不开。我让人先来给您说一声的,结果那人误会了,一直在我们神将府门外等着。我出来的时候,才看见他还等在那里。倒是个实心眼的人。”周怀礼笑着说道。
吴老爷子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去了这么久。今儿我正好无事,想着有些事要跟你说说。我让厨子整了桌酒菜,咱们爷儿俩边吃边谈!”
周怀礼微笑着点头,“能陪外祖吃酒,怀礼求之不得。”
很快下人在吴老爷子院子里面宴客的偏厅摆了酒菜,周怀礼和吴老爷子一起入座。
吴老爷子给周怀礼指点了几道新鲜菜蔬,“这些都是刚从外地送来的。若是吃着喜欢,这里的庄子就要试着种一种,以后就能常吃了。”
周怀礼尝了一口,确实极鲜嫩,口感极好,当下不住口地夸了几句。
吴老爷子笑着点头,又拿出上好的贡酒,“这是敬上的,咱们先尝尝。”
吴老爷子掌管天下皇商,贡酒先尝一尝是很正常的。他尝着不好的贡酒,也不会进到宫里去。
周怀礼笑着给吴老爷子也斟了一杯酒,自己端起酒杯,“请!”说着一仰脖,先干为敬。
吴老爷子哈哈大笑,也吃了一口,嘱咐周怀礼:“这酒后劲极大,你少喝点儿。”
周怀礼点点头,一边吃着菜,一边听吴老爷子说话。
他知道今日这筵不是白吃的,因此一直很紧张。
吴老爷子拉七拉八说了一圈无关紧要的话,终于入了正题。
“怀礼,你也是大人了,我也不再绕圈子。我想问你,你娘是不是不想跟娟儿亲上加亲?”吴老爷子放下酒杯,正色问道。
周怀礼一怔,将酒杯放下,低下头,不敢看吴老爷子的眼睛。——原来还是为了这事儿,他也没有猜错……
看着周怀礼这幅样子,吴老爷子有些失望,也有些伤心,一时眼圈都红了,赶紧仰着头将泪意忍下。有些难堪地问周怀礼:“你知不知道你娘为何不喜欢娟儿?”
周怀礼当然不能说自己娘亲的闲话,只好闭嘴不语。
吴老爷子这样问,也没指望周怀礼会回答。如果周怀礼答了。他倒要看不起他。
周怀礼越是这样懂事明理,吴老爷子越是觉得不将周怀礼和吴婵娟凑成一对。实在可惜。
周怀礼的头压得更低,简直都快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吴老爷子也没有胃口再吃东西了,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门前,看着门外的院子,感慨地道:“行了,我明白了。”说着,回头看了周怀礼一眼。“我也不是一定要把娟儿嫁给你,只是想着你们从小青梅竹马的缘份,比旁人好一些。娟儿现在没娘,有爹也跟没爹一样。我这个做祖父的,不得不为她盘算一番。你不想娶,我不会勉强。”顿了顿,又傲然道:“以我吴国公府的权势地位,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对娟儿好的人?”
周怀礼定定地看着面前的酒菜,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决心。脸上带着一个恍惚的微笑,淡淡地道:“外祖,我明白您的心思。不过您想凭着吴家的权势地位。给表妹找的,会是真正看上她这个人的人吗?”
吴老爷子看着门外回廊上渐次亮起来的灯盏,微微一怔。
“……那些人还不是看上了吴国公府的权势地位。”周怀礼站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