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祖宗嫁到-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皇子起事之时阻止他,大皇子败露,而四皇子反而在齐成帝心中更加受重用。”
纪伏寿嘴角勾了勾,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神迹的事就不先弄出来了,等四皇子阻止了大皇子的恶行之后再弄。”
池齐光宠溺的看着她,无奈的摇头,“如此一来,你这是要把四皇子放上火上烤啊。”
齐成帝一开始会被四皇子的护驾之功感动,但等到齐成帝冷静下来,恐怕就会沉思为何四皇子会有人手阻止大皇子的起事,这说明四皇子的势力在不知不觉之中浸染了军中,齐成帝就会忌惮四皇子,而这个时候各地神迹出现,纷纷显示四皇子才是真龙天子,上天出了警示,齐成帝到底要不要把这个皇位禅让给四皇子?
不禅让,则不把上天警示放在眼里,万一惹怒了上苍,降下惩罚怎么办?
可如果真的要齐成帝禅让,齐成帝怕是要生吃四皇子的心都有了。
纪伏寿不以为然,“不,我这是送四皇子一个顺理成章成为皇帝的机会,他应该感激我才是。”
池齐光失笑不已,“那我就让子易尽早劝大皇子动手。”
“既然这次大皇子动手会被四皇子阻止,事情败露的话,王健恐有危险,需要夜鹰去接应他吗?”纪伏寿问道。
池齐光点头道,“也好,有夜鹰接应,子易能全身而退。”
……
“殿下,属下觉得逼宫一事,宜早不宜迟,迟了怕是消息走漏啊。”王健神色十分凝重,显得忧心忡忡的。
李阳有些迟疑,“不能够吧,这件事本宫还没交代下去呢,除了你我之外,暂时还没有第三人知道。”
王健心道,可大皇子妃、四皇子那边是怎么知道的?
“殿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况且那些人毕竟是收买的,谁知道时长日久之后,他们会不会反悔?还是趁着现在手里有他们的把柄,尽早动手才是。殿下也受够这种只能窝在府里不能出去的滋味了吧,太极殿高高在上才是殿下应该待的地方。”王健语气带着满满的蛊惑。
李阳热血沸腾起来,紧了紧拳头,“你说的对,太极殿、乾清宫才是本宫应该待的地方。”
王健趁机说道,“不如就定在十天后如何,等十天之后,属下就要对殿下行三跪九叩之礼,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李阳哈哈大笑,“到时候本宫就册封你做三公之一,子易实乃本宫最大的功臣!”
第382章 逼宫
光兴十一年五月十二,夜色暗沉,凉风微徐,正是月黑风高夜。
在宫门前有四个宿卫手持长枪分站左右两边,而宫门外更有一队十人的宿卫腰间佩刀,目光警惕的来回巡逻。
天子脚下,无人敢放肆,于是等到三更天的时候,这些巡逻的宿卫已经渐渐放松下来,还有人忍不住困意,撇头打了一个哈欠。
就在这时,突然想起几声猫头鹰的叫声。
十分突兀,在黑夜之中非常清晰。
无论是分站左右的宿卫,还是来回巡逻的宿卫,俱是精神一震,相互对视了一眼。
过了一阵,那猫头鹰的叫声又响了起来,这一次的叫声中,居然能听到里头有一种隐约的焦躁。
宿卫们都把目光聚集在为首的一个小领队身上,小领队咬了咬牙,心中一狠,声音压得极低,“大家都收了安家费,有那笔银子,足够大家的婆娘孩子好吃好喝一辈子了,既然拿了银子就要办事。”
不等其他人表态,小领队挥了挥手,“去接应他们,开宫门。”
其中一个宿卫吹起了口哨,‘咕咕’的声音,三长两短。
很快,在浓浓夜色的街角处,突然鱼贯走出三百来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黑巾子,手上拿着大刀,刀锋在夜色中暗沉无光,可他们行动之间训练有素,脚步又寂静无声,就算这么多人在一起,也没有发出动静,仿佛只是转眼间就到了十几个宿卫面前。
领头的那人亮出了腰牌,宿卫小领队确认无误之后沉声道,“跟我来吧。”
小领队转身带着这群人往宫门走去,示意左右把宫门打开,等宫门开了一个口子,小领队突然感觉到一种钻心的疼痛从腹中传来,而他的痛呼声还没叫出来,就被人死死的捂住了嘴。
他艰难的转过头,最后只看得见黑衣领头人平静无波的眼神,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回荡:之前一开始不是说这群人会在他们身上划几道伤痕,制造出宫门被冲击的假象吗,为什么现在要杀他们?
但可惜,他的疑问无人会为他解答了,黑衣领头人松开了手,将小领队的尸体随意的仍在地上,见其他宿卫也被自己手下杀了,手一挥,“速战速决!”
这群人推开了宫门,冲进了明皇宫中。
一路上,只要是发现了他们的宿卫,都被他们干净利索的杀了,因为他们出现得太过突兀,宫里的宿卫巡逻又有时间差,愕然之下甚至还来不及还手就被杀,竟被这群人冲杀到了太极殿前。
只要绕过太极殿,就是齐成帝居住的乾清宫了。
黑衣人身上都沾了血,正想一鼓作气往前冲,突然一道极其响亮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有刺客冲杀进宫中,来人,护驾!”
黑衣人冲锋的脚步不由一顿,发现声音竟然是从自己身后传来的,回头一看,就见身后是身穿甲胄,手持长枪的军士。
黑压压的一片,一眼看过去,不知道有多少人。
黑衣人心头惊骇,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军士?
可已经来不及让他们多想了,因为那些军士已经冲了过来,黑衣人前往乾清宫的脚步就此戛然而止,双方之间刹那就短兵交接起来。
这一夜,在太极殿前,血肉横飞,残肢碎末到处都是,大理石的地砖是极其暗沉的红色,让一大早就来上朝的朝臣们吓得心惊肉跳,面色煞白,浓郁的血腥味萦绕在鼻间,胃里一阵阵的翻滚,有些胆小的朝臣看到眼前这片恍若人间惨状的场景,早已经两股战战。
还是三公和六部尚书等人最先回过神,面色狠狠变了,疾步冲上去抓住正在清理残肢的宿卫,“宫里发生了什么事?圣上有没有事?”
宿卫才开口说了几个字,就被心焦的朝臣们一把扔开,也不问他了,跌跌撞撞的往乾清宫方向跑去。
一路跑着,这些位高权重的人脑海里还在分析着刚才看到的场景,一个让人觉得十分可怕的念头浮现:该不会是逼宫吧?到底是谁起的头?
有了三公和六部尚书的带领,那些朝臣们仿佛跟着主心骨一样一溜往乾清宫冲,宿卫想阻拦都来不及。
幸好一路冲到乾清宫宫门前,干干净净的,并没有什么残肢碎末,也没有血腥味和流了一地的血。
不少朝臣们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这么看来,圣上应当是没事?
可没有亲眼见着齐成帝,这些人根本就放心不下,但除了三公和六部尚书之外,其他朝臣却止步在宫门前,不敢随意进去,只能眼巴巴的等着三公他们的消息。
而此时的乾清宫早已经戒备森严,北衙禁军最精锐的军士将乾清宫团团围住,当这群朝臣们从外头往这边冲来的时候,这群军士已经手持长枪,锋利的枪头对准了朝臣们,只等统帅一声令下,就要把长枪刺进这群人的身体中。
统帅走了出来,对上三公和六部尚书,沉声道,“诸位大人请止步!圣上安好,刺客未能惊扰圣上,但圣上需要处置这件事,无暇宣召诸位,请诸位先回衙门处理公务,静候圣上的宣召。”
中书令王钰却不肯就此退让,“不行,今日本官一定要亲眼看到圣上才能安心回去,让开!”
明明一边是九个人,一边是黑压压一片的军士,但气势之间,朝臣们竟不比军士差。
见三公和六部尚书坚持,甚至根本不管长枪,直直的就往乾清宫的宫门走去,统帅总不可能真的命令军士们刺死他们,只能无奈的道:“诸位请稍后,请容我去跟圣上通禀一声。”
统帅步履匆匆的走了进去,探头往偏殿看了一眼,见四皇子还在里头,压低了声音问守在外头的喜公公,“公公,三公和六部尚书都在外面了,说是非要看到圣上才能安心,不然不肯离去。”
喜公公摆了摆手,声音极低,“等圣上问完了四皇子的话,再进去禀告。”
第383章 作态
此时的齐成帝于三更半夜时分被惊醒,眼下有一圈青黑,但更黑的,是他的脸色。
竟然有人冲破宫门意图刺杀他,当真是胆大包天!
他冷着脸问站在他面前的四皇子,“泽儿,你是怎么发现有刺客冲破宫门的?”
四皇子李泽‘噗通’一声就单膝跪下了,“儿臣有罪,请父皇责罚。”
齐成帝拧了拧眉,“你阻止了这场刺杀,何罪之有?”
李泽语气十分恭敬,“父皇,儿臣得知刺客逼宫,乃是曾经的鲁国公将此事告诉儿臣的。”
齐成帝眼眸微眯,“杜恒告诉你的?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李泽抬起头,脸上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父皇,有一事儿臣还未告诉您,这些刺客都是受大哥的指使……”
他特意交代留了活口,还有十几个刺客没死,被分别关押了起来,现在应该正在被提审,就是不知道那些人会不会供出大哥。
齐成帝脸色更冷,“你是说那些意图逼宫的人,是李阳指使的?”
震怒之下,齐成帝直呼其名。
李泽点了点头,“此事也是杜恒告诉儿臣的,他说大哥对父皇心怀怨怼,生了大逆不道的念头,要逼宫弑君杀父,进而登基为帝。还把大哥起事的日子都告知了儿臣,之所以他将此事告诉儿臣,是因为他说他一介白身进不了宫,又担忧父皇的安危,只好出此之策。”
此番回话,稍微解答了一下齐成帝心中的疑惑,他淡淡的问道,“既然你得知你大哥要逼宫,怎么不把这件事告诉父皇?”
李泽无奈一叹,“父皇,杜恒不过就这么跟儿臣说,又没有证据证明大哥真的会做下这等丧尽天良之事,儿臣又怎敢将此事禀告父皇知晓。万一父皇觉得是儿臣在诬蔑大哥呢。
且儿臣与杜恒素来没有往来,他突然找上儿臣,又将这件要命的事告诉儿臣,儿臣心中也怀疑他是在唬弄儿臣,万一儿臣转头告诉了父皇,到最后却发现大哥没有做下这事,父皇误会了大哥,那儿臣岂不是成了罪人?”
倒是很好的解释了自己为何没有将这件事告诉齐成帝,齐成帝也就没有再揪着这一点不放。
齐成帝神色莫辩的看着四儿子,突然问道,“杜恒为什么找上你?”
李泽并没有帮着杜恒隐瞒,如实禀告,“他说他想求儿臣一件事,他想请求儿臣如果有机会,把鲁国公府的丹青铁卷赐回去给他。”
李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跳如擂鼓,手心一阵冷汗,眼里有着晦涩莫深的紧张和期待,他在试探父皇,他想看看是否如杜恒猜测的那般,父皇将他视作未来的储君。
齐成帝的眼神突然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冷哼一声,“他所求倒是不小。”
李泽见齐成帝云淡风轻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心中不可避免的一阵失落,又忐忑不安,父皇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杜恒猜测的那般?
此时此刻,李泽不得不承认,纵然这几年他的城府心机都长进了许多,但与父皇比起来,他还嫩得很,父皇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他寝食难安了。
他以为他将杜恒所求说出来之后,父皇会指点他,要么日后不履行此事,要么就以此事施恩,让杜恒感激戴德,无论是哪一种,言外之意都说明等父皇崩天之后,他就会接替父皇的皇位。
可惜如今被父皇钓得整颗心不上不下的,他至今都猜不透父皇心底的想法。
“你说这件事是你大哥指使的,此事朕会彻查清楚,你也劳累了,先回去歇歇吧。”齐成帝朝他摆摆手,让他告退下去。
李泽脸上却露出了犹豫之色,惹得齐成帝不禁问道,“还有事?”
李泽吞吞吐吐的问,“父皇,如果此事当真是大哥指使的,您会怎么惩罚大哥?”
齐成帝喜怒难辨,反问道,“依你之见呢?”
李泽抿了抿唇,“如果真的是大哥做下此事,还望父皇留大哥一命,毕竟三个侄女年纪还小,还得靠着大哥。”
齐成帝微挑了下眉,“没想到你会为那不孝子说情。”
李泽理所当然的道,“大哥毕竟是大哥,小时候大哥对儿臣也是很好的,虽然长大之后兄弟之间有些小矛盾,可到底是兄弟,儿臣不忍见大哥殒命,更不想父皇感受痛失爱子之苦。”
这番话,当真是有情有义,兄友弟恭了。
齐成帝绷了这么久的脸色,终于露出了一抹笑容,“难为你有这样的想法,你说得对,那不孝子终究是朕的儿子,虎毒不食子,如果你大哥真的做下这事,朕也不会要他的命。”
李泽心中一阵失望,逼宫这种大逆不道的事,父皇竟然还要留大哥一命。
可他本就是为了表现一番自己兄友弟恭,既然父皇并没有要杀大哥,只能小心的收拾好情绪,不敢露出丝毫端倪,恭敬的告退。
齐成帝看着李泽消失的背影,心中十分满意,自己看中的人,手段有,还顾念情谊,这样一来就算他日后驾鹤西去,等泽儿登基,也会善待其他两个儿子和女儿们。
等他从自己思绪中回过神,就见北衙禁军的统帅在外头探头探脑的,他招了招手,“进来。”
统帅进来,行了一礼,齐成帝就问道,“审问出那些刺客的口供了吗,他们是受谁指使?”
统帅面色有些难看,单膝跪地回禀,“微臣无能,提审那些刺客的时候,他们咬破了藏在舌底下的毒药,皆尽死去,微臣未能审问出幕后主使者。”
齐成帝脸色又冷了冷,直到统帅跪的脚都麻了,才开口,“也罢,朕约莫知道幕后主使者是谁了,你带朕圣旨,再带一队北衙禁军的人去大皇子府,让北衙禁军从此之后都看守好大皇子府,不许大皇子踏出府中一步。”
统帅心中惊骇,逼宫的竟然是大皇子?
等统帅拿了圣旨准备离去,齐成帝又叫住了他,“大皇子虽则做错了事,但三位郡主依然是朕的孙女,不可怠慢。”
统帅应了一声,领命而去。
第384章 降天意
明皇宫深夜被刺客冲破宫门的消息,风一阵传遍了整个京城。
所有人都在等明皇宫的消息,要看看到底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做下这种事,因此统帅手持圣旨从宫里出来,且还点了一队北衙禁军跟在他身后的举动,备受瞩目。
沿途的街上都有各家的小厮,佯装着路人偷偷摸摸的跟着看统帅要去哪里。
统帅也知道被各家眼线跟着,不过他并没有阻止,一路带着北衙禁军来到大皇子府。
站在府门外,统帅命令道,“奉圣上之命,自今日起,北衙禁军守护大皇子府。”
言罢,他朝左右点头,等把大门敲开,带着两个军士走了进去,而大皇子府也被北衙禁军五步一人的围住。
不到半个时辰,一直关注这件事的人都知道刺客冲破宫门是大皇子做下的了。
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都在暗想大皇子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连这种大逆不道之事都做得出来。
那么,圣上会怎么对大皇子呢?
“大皇子被贬为庶人,这辈子都被圈禁在大皇子府,府门一步都不准踏出去。”
池齐光抿了一口茶,各家眼线暂时还不知道统帅进了大皇子府后做了什么,不过难不倒耳目灵通之人,在统帅宣读完圣旨从大皇子府出来之后不到一刻钟,三公和一些公候之家都知道了。
纪伏寿想想一辈子只能被一个小小的四方院困住,大门都不能踏出一步,‘啧啧’了好几声,“时长日久,人还不得疯了?”
池齐光认同的点头,“可不是,大皇子有一天怕是真要疯。不过齐成帝却又下了另外一道圣旨,给大皇子的三个女儿赐了郡主,有封号,有三百户食邑。”
纪伏寿有些没想到,微挑了下眉梢,“还真还想到齐成帝还是个疼爱孙辈之人。”
池齐光笑了笑,“估摸着也是看在杜恒告发的份上,如果这次四皇子没带人来阻止的话,那群刺客还真的能冲杀到乾清宫呢。”
纪伏寿撑着下颌,感兴趣的问道,“那大皇子的反应是?”
池齐光耸了耸肩,满不在乎的,“据说看到统帅进门的那一刻,就晕过去了,可能以为齐成帝要杀他吧。”
纪伏寿‘呵’了一声,“那他醒过来之后还见到青天白日,应该庆幸自己躲过杀头大祸的。”
“除此之外,皇后被废了,降为五品方嫔,理由是德行有亏,教子无方。承恩侯府也被摘了牌匾,成了方家。”
齐成帝显然心中怒火高涨,没有直接赐死大皇子是他最后的仁慈,而对皇后和方家却没有这么好的脸色。
“四皇子带人护驾,齐成帝就没个奖赏?”纪伏寿玩味的笑着问道。
池齐光勾了勾唇,“没呢,既没有奖赏四皇子,也没有恩赏到德妃身上。看来咱们这位圣上,已经开始忌惮四皇子了。”
等齐成帝静下心来,再一回想,四皇子带军士前来护驾,竟然比北衙禁军还快,这就说明四皇子已经能有调动军中的能耐了,如果有一天四皇子也学大皇子一样逼宫呢?
这么一想,明皇宫颇有些风声鹤唳,三步就能见到一个北衙禁军,特别是乾清宫,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凌厉的刀锋枪芒就连伺候的宫人都瑟缩着。
纪伏寿唇角一勾,“四皇子带人救驾却丝毫功劳都没有,这怎么成?”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眸中含笑。
……
九江府以九江命名,居住在九江河水附近的人靠着九江河生活,以九江河的河水灌溉良田,也以九江河水里的鱼虾为食。
这一天天色未亮,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三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跟往常一样往河边走去,中年男人身上扛着一副大大的渔网,三个年轻人则来到河滩边,合力将在岸上的渔船往水里推。
四人跳上渔船,慢慢摇着船桨,往九江河驾去。
船头和船尾都挂着气死风灯,与黑暗之中也看不清河水之下,中年男人凭借着经验,低声道:“就停在这里试试。”
渔船慢慢停了下来,三个年轻人开始整理渔网,等渔网撒开之后,中年男人用力一抛,略等了等,四人就开始把渔网用力往上拉。
等把渔网拉上渔船,提着气死风灯一看,中年男人皱了皱眉头,“这第一捞就没什么收获啊。”
渔网里只有十几条鱼儿,三个年轻人蹲下来开始分拣,小的鱼儿扔回河里继续养着,大的有七八两以上的,就放到旁边装了水的木桶里养着。
“走,再去那边看看。”
渔船又往前行驶了一段距离,父子四人完全没有察觉到,就在他们船尾的水下,一直有一个人穿着水靠在水下跟着,偶尔还会趁他们不注意,浮上水面喘气。
再放了一次渔网,这次的收获很丰富,中年男人十分欣喜,把渔网里的鱼撒在船上,让两个儿子分拣,自己又与大儿子一起继续整理渔网,又在这个地方往下撒了一网。
就在渔网在水下要收拢口子的时候,穿着水靠的人突然游到口子附近,把自己手中的锦鲤往口子里扔,见渔网将锦鲤网住,这人放心的往另一边游走,绕过渔船偷偷上了岸。
“咦,爹,今儿网到了一条锦鲤呢。”小儿子手中小心的捧着一条锦鲤,乐得眉眼弯弯。
听到他的话,其他人也看了过来,当看到那条跟小臂差不多大小的锦鲤,啧啧称叹,“这怕是有三斤多四斤了吧,咱家的运气真不错。”
当地一直有传说,龙王太子犯了错,于是被惩罚变成了一条锦鲤,只有跃过龙门才能恢复龙王太子的身份,如果谁抓到锦鲤,一定要好生养着,因为锦鲤会带来福泽。
也是因此,中年男人特意将一直木盘空了出来,装了一盆子的河水,让小儿子小心的把锦鲤放进去。
“怪道来了这处之后网到了这么多的鱼,原来是龙王太子保佑。”中年男人咧着嘴笑,“快,赶紧再网几网,今儿可是要大丰收了。”
等船上的木桶装满了鱼,一家人心满意足的返程,此时天边才露出一抹白,按照往常,他们把船停上岸之后,就会把木桶里的鱼带到集市上拿去卖。
但今日有些不同,今日网到了一条锦鲤,中年男人决定让自己三个儿子去卖鱼,自己带着锦鲤先回家,拿缸子把锦鲤养起来,省得它待在木桶里委屈了它。
中年男人回去的一路上十分小心的提着木桶,来往认识他的人都与他打招呼,顺带会看一眼他木桶里装着什么,这一看,都纷纷羡慕了。
“大顺爹,你这是抓到锦鲤了?”
“这锦鲤好大一条,估计长了很久了。”
“哎哟,你看锦鲤身上的颜色,通体金黄的,我还是第一次瞧见这样的锦鲤呢。”
“锦鲤可是龙王太子所变,可不正是这样的颜色?”
“哎,不对,你们看,那条锦鲤翻白眼了!”
这道惊呼声一出,原本得意洋洋享受着众人羡慕眼神的大顺爹吓得一个激灵,立时就把木桶放在地上,焦急的看向水里的锦鲤,果然就见锦鲤开始翻白眼了。
“这怎么瞧着好像要死的样子?”有人小声说道,看着大顺爹的眼神不再是羡慕了,而是充满怜悯。
这抓到锦鲤还没走到家里呢,锦鲤就要死了,这是要倒大霉了吧?
大顺爹急得很,抓耳挠腮的,“会不会是这木桶太小了,龙王太子游得不尽兴?”
大顺爹提着木桶就往家里冲,其他人也跟着一起去看热闹,还有善心人劝道,“大顺爹,我瞧着你不如赶紧把锦鲤放生回河里吧,这福泽太重,兴许沾不得。”
大顺爹脑门都出了汗,大声道,“去家里比去河里近,先带回家试试看。”
他怕的是万一去河边的路上锦鲤就死了,日后传了出去,谁家还敢买他家的鱼?一时心里悔得很,早知道先前就放生的,这么大的一条锦鲤,肯定成了精,怎么会肯让人养在木桶里呢。
大顺爹冲进了家门,来不及跟媳妇儿打招呼,小心的捧着锦鲤往自家水缸子里放,一群人围着水缸目不转睛的盯着,然后过了一刻钟后,就看到锦鲤翻白肚了。
大顺爹手隐隐抖了抖,“怎么会这样?”
旁人也惋惜的叹气,是啊,好事变坏事了,所以啊,没这个福气就不能养锦鲤啊。
大顺媳妇面色煞白,却沉默着从水缸子里头将锦鲤捧出,因她捧着锦鲤的时候,是鱼嘴对着她,她突然眉头一皱,语气十分迟疑,“是不是我看花了眼,怎么瞧着鱼肚子里似乎有东西?”
有好事者探头看去,“我瞧瞧,我瞧瞧。”
这一瞧之下,好事者也犹豫不定了,“怎么觉得好像真的有东西在肚子里面,那东西好像是白色的。”
都两个人说鱼肚子里有东西了,其他人纷纷凑热闹探头去看,这一看之下,都隐约觉得是有东西,不知是谁突然说了一句,“不如剖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众人面面相觑,都拿眼瞅着大顺爹和大顺娘。
大顺爹抹了一把脸,一把接过锦鲤,吩咐道,“他娘,把菜刀拿过来给我。”反正都这样了,霉运都来了,剖肚子就剖肚子吧。
大顺娘迟疑着,在大顺爹催促下,慢吞吞的拿来了菜刀。大顺爹在鱼肚子上一划,一个白色的东西轻轻掉在地上。
“还真的有东西啊!”旁人惊呼一声。
大顺爹眼疾手快的把东西拿起来,用手擦拭干净,发现是一枚羊脂白玉的玉牌,上下两面都有字,大顺爹挠了挠头,看向众人,“谁识字?”
众人齐齐摇头。
九江河里现锦鲤腹中藏玉牌的事,风一阵到处传开了,而那枚玉牌上的字也被一个识字的秀才认了出来。
一面写了一个【肆】字,一面写了【天子】儿子。
当时秀才一边看玉牌上的字,一面念了出来,等他意识到自己念了什么,吓得差点把玉牌扔掉,后来火急火燎的把这个烫手山芋送到了知府衙门。
不敢惹,不敢沾。
可九江府还是传开了,说是上天传下了天意,说四皇子是真龙天子。
九江府八百里加急,把玉牌和奏折一起送往京城明黄宫,而就在齐成帝看到九江府奏折和玉牌的第三天,关中也八百里加急送来一个木箱子。
里头是一块石碑,据说这块石碑于太阳初升那一刻,从河水中突然升起来,稳稳当当的立在河里,许多早起去河边洗衣裳的妇人都看到了,嚷嚷开来,等识字的人一来看。
这块刻着【大任降于肆】的石碑同样也被送到了齐成帝面前。
这两件事同样也在京中传开了,一开始锦鲤腹中藏玉牌传开的时候,四皇子不以为然,等石碑现世后,四皇子就急起来了。
但让四皇子惶恐不安的,是又过了两天,西南同样送来了八百里加急。
千年神龟驼真龙天子的神像浮现人世。
据说扛着木箱进乾清宫的宿卫,打开木箱的那一刻,一眼就认出那神像是四皇子。
等消息传了开来,再一联想前面同样的两个【肆】字,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上天降下了天意,告知世人四皇子乃真龙天子。
而四皇子,在得到神像乃他样子的消息后,脚步一个踉跄,面色白如纸,颓然的很,“糟了,这下子当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好半响之后,四皇子又咬牙切齿的,“到底是谁要害本宫?”
可更快,他就垂头丧气的,“也不知道父皇怎么想,若是……”
而此时在乾清宫中的齐成帝,眸光幽幽的看着摆放在他面前的三样东西,突然开口问道,“小喜子,如果老四是上天选中的真龙天子,那朕呢?”
“噗通”
喜公公直接双膝跪地,整个人匍匐在地,瑟瑟发抖,一个字都不敢说。
齐成帝倏然暴怒,抓起镇纸就往喜公公头上扔,“朕问你话呢,哑巴了?”
喜公公颤巍巍的回道,“圣上当然也是真龙天子。”
齐成帝冷笑一声,“呵。”
第385章 将欲取之
连续江南、关中、西南三地都出现了天意,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连北疆都知道上天选了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