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祖宗嫁到-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娘不知道这其中的内情,但他岂能不知,本来牵涉进这桩贪墨大案里,他就预感很难脱身,再让方蓁蓁去求李阳,凭着那两个贱人的关系,岂不是提醒李阳最好不要出手相救,让他死在牢里一了百了?

    一想到自己可能会死,李世宏就打了一个激灵灵的冷颤,面色煞白,他还这般年轻,庶吉士快要散馆了,前途无量,以后还要当高官,享受荣华富贵,怎么能死呢?

    想到落得如此田地,全因帮李阳办事,李世宏双眼就红了。

    再看爹娘对方蓁蓁感激不尽的样子,李世宏就恨得深切。

    连饭也不吃了,李世宏放下碗筷,撕下了一块内衬的衣角,咬破了手指,快速的在衣衫上写下一行字。

    李老爷和李夫人被他这个举动弄得一愣,刚想开口询问,就见儿子伸出手指,在唇上比划了一下,两人心头一凛,霎时噤声。

    李世宏等衣角上的血迹干透之后,折叠起来,隐秘的塞到李老爷手中,低不可闻的在他耳边道:“无人时再看。”

    隔墙有耳,多的他也不敢说了,又低头捧起碗筷吃饭。

    李老爷慎重的将衣角贴身放好,有很多话想问,又被儿子这般谨慎的态度弄得讷讷不敢言,只能疼爱的说道,“多吃点,吃饱一点。”

    不一会儿,牢头就走过来,不耐烦的催促,“一盏茶的时间到了,赶紧离开这里。”

    李老爷无法,只能与李夫人手忙脚乱的收拾好食盒,出了牢房,还想再看儿子多一眼,就被牢头推搡着离开。

    等出了天牢,上了马车,李夫人就着急的看向李老爷,李老爷神色肃然的摇头,低声道,“回家再说。”

    回到家中,两人直奔正房,屏退了下人,亲自关上了门,进了内室,李老爷郑重的拿出那片衣角。

    只看了一眼那行血字,李老爷就一脸惊骇莫名,李夫人更是干脆,惊呼一声“不可能”,又晕了过去。

    那行血字上写着:蓁与大皇子偷情,生李和璧。

    李老爷赶紧掐李夫人的人中,李夫人悠悠转醒,一把抓住李老爷的衣襟,不敢置信的低问,“老爷,宏儿说的是假的,是吧?”

    李老爷脸色微微扭曲,“儿子在牢里什么都不说,宁愿用血都要写这行字出来,你觉得是真是假?”

    李夫人一脸颓败之色,依然不敢置信,喃喃自语,“怎么会,蓁蓁怎么会跟大皇子偷情,璧儿怎么会不是宏儿的孩子?”

    她那么疼爱的孙子,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如今居然是旁人的儿子?

    李老爷想得比她多,这时候终于忆起为何在牢里,儿子听到方蓁蓁去找大皇子求救,脸色那么难看了。

    “你说宏儿出事,会不会是大皇子觉得宏儿碍眼,拦了他的路,所以特意要害宏儿?”

    李老爷越想越觉得是这样,神色十分难看。

    李夫人一个轱辘坐起身,面目扭曲的爬起来就要往外冲,被李老爷眼疾手快的拉住,低喝一声,“你要做什么?”

    李夫人状若疯狂,“我要去把那个不守妇道的贱人浸猪笼!我要掐死那个杂种!”

    李老爷面色一变,“你疯了?宏儿为什么要如此隐秘的告诉我们这件事?宏儿还在天牢里待着呢,现在要紧的是怎么把宏儿救出来。这件事你闭紧嘴巴,目前不能透露一丝一毫。”

    李夫人眸中渐渐清明,冷静下来,“对,你说得没错,现在要紧的是把宏儿救出来。可你说大皇子会把宏儿救出来吗?”

    李老爷沉默许久,眸中划过一抹疯狂,“如果宏儿出了事,就让那个贱人和那个杂种去陪宏儿!”

    他的儿子如果死了,方蓁蓁和李和璧也别想活着。就算李和璧是大皇子的私生子,他也不会放过。

    李夫人不肯接受儿子会死的结果,疯狂的摇头,“不会的,宏儿不会死,宏儿不会死的,我们想办法,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宏儿救出来!”

第349章 不认

    三皇子李崇和四皇子李泽两人,对此事十分上心,他们觉得能从陈正信和李世宏两人身上找到李阳的把柄,于是就下死力气,要保住陈正信和李世宏两人。

    三司会审,一个是大理寺卿,一个是刑部尚书,一个是御史大夫,他们不信李阳连这三个人都能收买。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就连鲁国公都没来得及安排妥当,就在陈正信和李世宏收押天牢的第二天,三司会审就在天牢里分别提审了他们。

    刑部尚书非常客气的看看坐在左右的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两位大人,不如这次会审就由二位来主持?”

    大理寺卿客气的摆手推脱,“凌大人审案的经验丰富,还是先由凌大人来审问,我和沈大人就先在旁边看着。”

    御史大夫也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刑部尚书便点了点头,“自然如此,那就先由我审问他们。”

    “来人,带犯人陈正信。”

    陈正信很快就被狱卒押了上来,他一身单薄的衣裳,已经沾了脏污,头发乱糟糟的,嘴唇干裂,脸上带着颓败之色,当他看到刑部尚书三人,眸光死寂。

    刑部尚书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威严的道,“来人,上三十鞭刑。”

    吩咐完狱卒,刑部尚书又转头与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解释道,“像这种人嘴皮子硬的很,不让他们吃点苦头,他们不会老实回话。等他们熬不住了,我们问什么,他们就会答什么了。”

    大理寺卿笑呵呵的点头,御史大夫则皱了皱眉,却同样没有阻止。

    天牢里用的鞭子,是专门特制的,鞭子上有倒钩,抽一下能连皮都勾起来,下手重了,连皮肉都会出撕扯一块。

    陈正信虽是农家出身,可自从当了官之后就养尊处优了,皮肉养得细嫩,这一鞭子抽下去,震天的痛叫声就响起,第二下鞭子下去,眼泪鼻涕就齐流了。

    刑部尚书冷眼看着,面色毫无波动,就算陈正信痛叫得再厉害,也没有喊停。

    陈正信想开口,却每每要开口的时候,就被抽一鞭子,到嘴边的话就变成了痛叫,天牢里行刑的狱卒都是老手,大人说要打三十鞭,就绝对不会让犯人在行刑完之前开口说其他话。

    没想到陈正信居然熬过了三十鞭,三十鞭过后,他身上那件单薄的衣裳已然染了血,又被抽得破破烂烂的,比那街上的乞丐还不如。

    刑部尚书这时才开口,“说,那二十万两银子是怎么回事?”

    陈正信早已经痛得大汗淋漓,不过是喘了一下气,想要缓一下疼痛再回答,那行刑的狱卒就大眼一瞪,手上又挥了一下鞭子,呵斥道,“大人问你话呢。”

    “啊”

    这一回,陈正信不敢耽搁了,痛叫完之后,立即断断续续的回答,“大人,冤枉啊,我不知道您说的二十万两银子是怎么回事。”

    刑部尚书皱了一下眉头,大理寺卿依然嘴角擒着一抹笑,御史大夫则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陈正信气息虚弱,强忍着疼痛,继续道,“大人,那些都是三皇子的人对我子虚乌有的诬蔑,我是冤枉的。”

    刑部尚书冷笑一声,“你是不是觉得本官是个傻子,能让你肆意糊弄?你说三皇子的人对你子虚乌有的诬蔑,可那银子是朝廷发放给汝阴府的赈灾银子,而你四年之前就在汝阴府任同知,你现在说这银子与你无关?”

    陈正信依然嘴硬的强自辩解,“大人,我也不知为何三皇子的人要诬蔑我,至于说那银子是赈灾银子,那都是三皇子的人说的啊。当年我老娘过世,我回家奔丧,又怎么知道赈灾银子哪里去了?

    当初刑部侍郎刘大人不是亲自审过此案吗,那赈灾银子都是林知府他们贪墨了,大人您想想,贪墨了之后他们肯定要藏起来,只是他们没想到会这么快就败露。

    这银子是三皇子的人找出来的,可想而知当年林知府他们就是为了贪墨这笔银子,献给三皇子。”

    刑部尚书听他提起刘良吉,脸色一黑,齐成帝都亲口承认刘良吉判错了案,陈正信却拿刘良吉说事,明摆了就是在落他们刑部的面子,二话不说的,刑部尚书冷声道,“满嘴谎言,赏他二十鞭子。”

    陈正信立即喊冤枉,可很快就喊不出来了,只能以痛叫来缓解身上的疼痛。

    大理寺卿啧啧称叹的摇头,目光嘲弄的看着陈正信,“耍滑头不是这样耍的,你可知道你这话里头有多少纰漏?

    第一,你说那银子是林知府献给三皇子的,如果是真的,三皇子用得着用二十万两来栽赃你这么一个地方四品知府?

    你当自己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呢?就你这样的,真不够三皇子正眼瞧的。

    第二,你口口声声说自己被人诬蔑,那你怎么出现在你老家?你不是正任安阳府的知府?无故离开管辖之地,就能治你一个擅离职守了。

    第三,告诉你一个消息,你在天牢里关着不知道,可你口中的林知府他们,已经被平反了,圣上金口玉言,亲口替他们平反了,也就是说,那赈灾银子不是林知府他们贪墨的。而当年审理此案的刑部侍郎刘良吉,此刻也与你一样,正在天牢里待着。

    本官奉劝你,别做无谓的挣扎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坦白吧,这酷刑想必你也不想再尝试的。这只是最简单的刑罚,你再嘴硬,再满嘴谎言,等一下就不是鞭刑了。”

    大理寺卿有条有理的反驳,又连番带唬的,果然就见陈正信脸上闪过一丝挣扎犹豫。

    最重要的是,陈正信没想过林知府被平反了,更没想到刘良吉居然也在天牢里。

    大理寺卿勾了勾唇角,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含义,没有谁知道,他其实是英国公府派系的人,虽然大理寺平时非常不受重视,但有时候到了关键时候,这作用不就显出来了?

    国公爷吩咐过了,要看好陈正信和李世宏,保一下他们的性命,至少在他亲眼看着的地方,就不会让他们死去。

第350章 误导

    陈正信的审问没能进行下去,因为他被鞭笞得晕了过去,哪怕是泼冷水也没醒过来,不得已,只能将他押回牢房。

    临被押走之前,大理寺卿开口道,“凌大人,我看此人皮开肉绽的,又泼了冷水,不如还是给他上点药,灌一碗姜汤给他喝,省得他死在牢里,我们想要审问也无从下手。”

    刑部尚书沉吟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吩咐狱卒,“就按照张大人说的去做,不要让他死了。”

    等陈正信带下去,李世宏又被押了上来。

    刑部尚书一贯审案的法子都是先行刑,等犯人承受了皮肉之苦,多半就容易开口了,于是同样的,李世宏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也被抽了三十鞭。

    一顿鞭子下来,李世宏只差哭爹喊娘,他二十几年的人生里,从来没有受过这种苦头。

    要不是昨晚吃了李老爷送过来的一顿好饭食,李世宏还真未必能撑过这顿鞭打。

    等狱卒停手之后,李世宏已经气若悬丝了。

    刑部尚书淡淡的问道,“你去青山镇做什么?”

    李世宏气弱的回答,“只是路过那里罢了。”

    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御史大夫对视一眼,毫不意外这两人不肯坦白。

    刑部尚书又问道,“三更半夜路过?你三更半夜出门?”

    李世宏断断续续的回道,“想早点赶回京城,日夜兼程赶路,路上错过了城镇,又不想在荒郊野外露宿,索性就连夜赶路了,想着等到了下一个城镇,好好歇息缓缓的。”

    刑部尚书讥讽的冷笑,“哦,那真是凑巧了,这半夜赶路还能与陈正信撞上?你怕是不知道,刚才我们已经审问过陈正信了,他已经招供,你还是老实交代吧,不然罪加一等,你是知道的。”

    刑部尚书眯了眯眼,静静的看着李世宏,在他想来,李世宏这种年轻人听到招供,一定会慌了手脚,会漏出破绽才是。

    李世宏垂着头,听到刑部尚书的话,瞳孔一缩,陈正信招供了?

    但很快他又觉得不对,如果陈正信真的招供了,审问他的不会是这种模棱两可的话。

    而且就算陈正信招供,他也不能认,认了就无法翻身了。

    当下,李世宏还是垂着头,气虚的回话,“大人,我真的是路过青山镇,根本就不知道银子的事。如果我知道半夜赶路会遇上盗匪杀人,我一定不会急着赶路的。”

    陪同他去找陈正信的护卫们都死了,只要他自己一口咬定是半夜赶路,就算陈正信供他出来,他也能说是陈正信诬蔑他,因为他知道,大皇子肯定不会承认银子这件事,只要大皇子不承认,他就有机会翻身。

    一个两个都睁眼说瞎话,让刑部尚书气极而笑,“行,不说是吧,给我打,再抽他三十鞭。”

    李世宏瑟缩了一下,鞭子抽在他身上,勾起一窜皮肉的时候,他觉得简直痛不欲生,有那么一瞬间真的想开口坦白一切,好在最后还是忍住了,只要没承认,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

    等李世宏同样支撑不住晕过去之后,这一回不用大理寺卿开口,刑部尚书就吩咐给他上药灌他一碗姜汤。

    审问了一个上午,毫无所获,三人从天牢里走出来,感受到阳光洒在身上,御史大夫低不可闻的喟叹一声。

    刑部尚书面色有些难看,“这两个人嘴还挺硬的。”

    大理寺卿懒洋洋的样子,拢了拢衣袍,天牢里那阴森中又带着血腥味的牢房,让他很难受,直落落的让阳光照在身上,闭着眼享受,“这背后毕竟牵扯到大皇子,想要第一天审问就问出来,哪有这么容易。”

    见大理寺卿如此直白的提到大皇子,两人颇是诧异。

    大理寺卿睁开眼,笑了笑,“难道你们还真的听信他们两人的满嘴谎言不成?这朝中看不出此事背后与大皇子有关的人,怕是得赶紧自个儿告老还乡了吧,省得留在朝堂上,被人下黑手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刑部尚书抽了抽嘴角,御史大夫却很认同的点了点头。

    刑部尚书拧了拧眉,“连我们都能看出来,就不知道圣上是什么意思。圣上让我们三司会审,到底是让我们保下大皇子,还是让我们真的审问出真相?”

    他目光带着深究的看着两人,毕竟是三司会审,不是他刑部的一言堂,有些事他必须要问问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的意思,万一他会错了意,也有人陪着他一起分担。

    在这种牵扯到皇子的案件里,他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再者,他还担心一点,万一日后登基的是大皇子,那他们今日做的事,必定会让新皇厌弃他们,刑部尚书还想着三省的长。官呢,可不想仕途就此中断。

    所以揣摩圣意十分重要。

    如果圣上是想保下大皇子,那陈正信和李世宏两人就会‘承受不住酷刑而死’,如果圣上是想真的审问出真相,那么他们就不会手软。

    对刑部尚书来说,今日的审问实在是太小儿科了,他真的还没使出浑身解数,不然哪是这么简单的审问?不过是探一探,做做样子罢了。

    御史大夫沉吟着,刑部尚书顾虑的事,同样是他顾虑的事,事涉皇子,又正值这种夺嫡之时,三皇子和四皇子在这件事上蹦得欢,敏感的很,此案到底要如何审查,一切都端看圣上的意思。

    大理寺卿浅笑了几声,惹得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都看着他,他目露深意的在两人脸上转了一圈,意味深长的说道,“刑部侍郎刘良吉被圣上打入了天牢,那么你们觉得圣上此举是何意?”

    说完之后,大理寺卿甩了甩袖子,双手插兜,转身离去。

    留下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对视一眼,两人也分别告辞,各自回衙门。

    而这一路上,刑部尚书都在深想大理寺卿那番话的意思,圣上将刘良吉打入了天牢,莫非是不满他之前的判案,是要他们查出真相的意思?

 第351章 中毒

    到了第二天,刑部尚书还是什么话都先不问,提了陈正信和李世宏上来就先行刑,等他们痛过之后又一次审问。

    虽然两人还是一口咬定不知道银子的事,但就算是御史大夫自诩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人,都能看出他们的意志力在酷刑之下削弱,相信若是再遭受几天的酷刑,那时候就是问什么回答什么了。

    刑部尚书对此很满意,等他们熬不住晕过去之后就吩咐人给他们上药带走。

    大理寺卿微不可擦的轻轻皱了眉头,国公爷让他早点问出他们的口供,可那两人已然经受不住晕倒,再用刑又怕他们熬不过。

    大理寺卿走出天牢的时候,忧心忡忡。

    “哐当哐当”

    狱卒提着一个托盘,用大刀敲着牢房门,冷着脸不耐烦的喝道,“吃饭了,赶紧起来。”

    李世宏面色煞白的躺在牢房里,闻言强撑着起来,只是稍微动一下,就觉得浑身骨架子都散了一样,那疼痛让他闷哼一声,坐起来之后就在那里直喘气。

    狱卒嗤笑了好几声,居高临下的看着他,就像看一只咀虫一样,狱卒蹲下来,把饭菜一一从两个木柱之间的空隙递进去。

    李世宏挪到饭菜旁边,端起来就闻到一种馊臭味,胃里一阵翻滚,这种猪食他真的一点都不想吃。

    实在难以忍受这股馊臭味,他放下饭菜,又去端起旁边的一碗浊水,结果水同样也是馊臭的。

    他这反应逗乐了还没走的狱卒,狱卒捧腹哈哈大笑,“你还当你自己是那个两榜进士不成?都成阶下囚了,有一口你吃的,你就偷乐吧。”

    李世宏垂着头,沉默不语,狱卒见他没反应,啐了一口,无趣的撇撇嘴,甩着手走了。

    等狱卒走了之后,李世宏才抬起头,警惕的看着牢房外,见外面没有人监视他,慢慢把饭菜端回牢房里头,自己背对着牢房,用身型遮挡了外头有可能窥探的视线,从稻草下面摸出一支银簪,将簪头擦拭干净,小心翼翼的把银簪一一插入饭菜里面,等了好半响,拿出银簪,见银簪没有变化,李世宏这才松了一口气。

    前两天爹娘来探望他,他就偷偷让娘亲给他留了一支银簪,他藏得深,也没带在身上,那些给他上药的狱卒都不知道,每次吃饭之前,他都要用银簪来试探一下饭菜里有没有毒。

    小心驶得万年船,他很怕大皇子会杀人灭口。

    等把银簪收好之后,他才慢慢端起碗,大口大口的吃起饭来,一边吃,一边强忍着胃里的泛酸,刚才那个狱卒说得对,他现在沦为阶下囚,如果不吃饭,他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明天的行刑。

    他现在撑着不坦白,就是希望天牢里的情况能传到大皇子耳中,盼着他能存着一点善心,能救他出去。

    吃着吃着,李世宏突然感觉到腹中一阵绞痛,“啪嗒”一声,他手上一个不稳,饭碗直接就掉了下来,馊臭的饭菜洒了一地,整个人直接痛得躬起了腰,双手伸进喉咙里反扣,要把吃进去的饭菜吐出来。

    只扣了几下,一阵更加巨大的绞痛传来,他眸中划过一抹绝望和狠戾,却只能不甘的闭眼倒下。

    过了好一会儿,另一个狱卒无声无息的走了过来,看到李世宏背对着他,侧身躺在地上,他叫了几声,见李世宏没反应,又敲了敲牢房门,还是没反应,他这才开了牢房,不紧不慢的走进去。

    这名狱卒将李世宏翻了一个身,见他嘴角溢出一丝黑血,狱卒脸上露出一抹志得意满的笑容,用极其轻蔑的态度,轻轻的拍打着李世宏的脸,低低的嗤笑,“蠢货,这饭菜怎么会有毒,有毒的是饭碗。”

    狱卒拿出一条干净的帕子,认真的将饭碗边沿仔细的擦拭了几遍,确定不会让大夫查出问题,收起了帕子之后,又静悄悄的关牢房门离去。

    ……

    “刘大人,晚饭来了。”狱卒拿着一个食盒,打开了牢房门,客客气气的对刘良吉说道。

    刘良吉穿着一身棉袄,半靠着坐在石床上,下半身盖着一条厚被子,看到狱卒开了牢房门出来,放下手上的书,掀开被子,穿上了棉靴下地。

    狱卒把食盒打开,从里面拿出三菜一汤放在石桌上,还贴心的把筷子摆好,退到另一边,“刘大人,您请慢用,等您吃完了,我再来收碗筷。”

    刘良吉没有怎么正眼看这个一直弓着腰垂着头的狱卒,听着他谄媚讨好的话,刘良吉摆了摆手,让狱卒赶紧离去。

    狱卒便退了出去,锁上了牢房门,刘良吉坐在那儿,慢条斯理的吃着晚饭。

    狱卒准备的晚饭分量十分精致,刚好够刘良吉一个人吃饱,这一次也如同这些天一样,刘良吉把所有饭菜都吃完了,这才又重新坐回到石床上盖被子暖身子。

    狱卒很快就来把碗筷收走,等他把食盒提回来的时候,同伴探头看了一眼,“哟,又吃得这么干净呢。”

    这狱卒‘啧’了一声,“伙食这么好,换了你,你也会把汤汁舔干净。”

    那同伴眸底划过一抹暗光,面上笑嘻嘻的,“我这种贱身子,可吃不了这么好的伙食,成了,忙完了,赶紧来喝口热茶,烤烤火,暖暖身子吧。”

    天牢里每一个时辰就要巡逻一次,值守下半夜的的狱卒们如同往常一样,百无聊赖的一间一间牢房巡视过去。

    在巡逻到李世宏牢房时,见他一动不动的躺在那里,饭菜洒了一地,巡逻的狱卒们顿时有一种大事不好的预感。

    一边让人去通知牢头,一边拍着牢房门,大声叫着李世宏的名字。

    等牢头急匆匆的赶来掏钥匙开门,走进去一看,面色大变,“中毒了!快,着人去叫大夫,还得派人去禀告三位大人。”

    狱卒们纷纷点头行事,牢头又想到陈正信那边,“去,跟我去看看陈正信那边。”

    等来到陈正信牢房,见他同样呼吸微弱晕过去,牢头面色难看得很。

    “头儿,不好了,刘大人那边也出了事。”

    有一名狱卒满脸焦急的匆匆跑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头儿,刘大人中毒……死了……”

    牢头倒抽一口凉气,头皮发麻,知道自己摊上大事了。

 第352章 没毒?

    牢头让人去请一位大夫已经不够用了,又分头行事多请了两个过来。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穿上衣服匆匆就赶到天牢,不约而同的先往刘良吉的牢房去。

    牢头也在那儿,三人还为走进,就听到牢头焦灼的声音,“大夫,你再看看,是不是还有气?”

    大夫也急了,“真的没有气了,尸体都发凉了,刚才你自己也摸过了啊,连脉搏都没有了。”

    听到这两人的对话,刑部尚书等人脚步不由加快了。

    刑部尚书急急的走进牢房,来到石床上探头看了一眼,有些难以相信他真的死了。

    “刘大人真的死了?”无怪乎刑部尚书这样问,因为刘良吉神色安详,毫无异样,让人一看只以为他熟睡了。

    大夫见来了这么多官员,早就瑟瑟发抖了,哆嗦着回话,“大人,真的死了,请恕小民无能为力。”

    大理寺卿皱着眉,问道:“那你可知他的死因?”

    大夫摇头,“小民才疏学浅,实在是无能为力。”

    他只想赶紧离开这里,如果知道是来天牢这种晦气的地方,他肯定装肚子疼。这也就算了,居然还死了人,听了只言片语,知道死的还是个大人物,他怕惹祸上身,只想赶紧离开。

    大理寺卿看出了大夫的害怕,也不欲与他为难,摆摆手道,“你先离开吧。”

    大夫大喜过望,赶紧离开天牢,回去还用柚子叶洗了澡。

    等大夫离开之后,大理寺卿沉声说道,“得叫太医和仵作过来,刘大人还是戴罪之身,这无缘无故的死了,总要有个说法。还得去禀告圣上,只是现在已经宵禁了,不如先等太医和仵作来之后看看怎么说,明天一早再去回禀,省得圣上问起来,我们一问三不知。”

    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自是应了好,刑部尚书还拜托了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陈正信和李世宏那边也除了事,劳烦两位去那边看看。”

    两人都应了,刑部尚书又回头冷眼看了一眼牢头,沉下脸,“封锁天牢,将牢头和所有狱卒两两分开关起来,让他们相互监督,不能死了,连夜审问他们。”

    他们来的时候听说天牢出了事,刑部尚书就立即派人去找了北衙禁军,此刻天牢已经被北衙禁军包围了。

    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从刘良吉的牢房走了出来,又分别赶去其他地方。

    大理寺卿来到陈正信的牢房,就看到大夫正在救治,他看着脏乱的牢房,皱了皱眉,走了进去,低声询问:“大夫,如何,此人可还有得救?”

    大夫面色凝重,手下不停,很快就写好了一张药方,“大人,此人福大命大,还有些许气脉,虽中了毒,却未毒入攻心,小民先开一剂解毒汤,煎了喂给他喝,看看能不能救回来。”

    大理寺卿稍稍舒了一口气,立时就吩咐道,“来人,拿药方去捡药,记得带药炉回来,就在大牢里煎药。”

    等北衙禁军的军士拿了药方子离开,大理寺卿才看向一旁被打翻在地的饭菜,眸光一凝,“大夫,你看看这饭菜有没有问题。”

    大夫又逐一查看了饭菜,末了之后摇摇头,“饭菜都没问题。”

    大理寺卿不信,让人去抓了几只鸡回来,逐一喂了饭菜,静待着公鸡的反应。

    结果等药都捡了回来,大夫煎好了药,那几只公鸡还活蹦乱跳的。

    大理寺卿眯了眯眼,来的时候他就听狱卒说了,吃晚饭前还好好的,出事是在用晚饭之后,既然是中毒,那必定是吃进去的东西里下了毒,可现在喂了饭菜给公鸡,公鸡一点事都没有,那他们是怎么中的毒?

    大理寺卿见大夫给陈正信灌药,他想了想,又去了李世宏的牢房里。

    “沈大人,你这边如何?”

    御史大夫语带庆幸,“大夫说中了毒,却还有得救,这不,已经给李世宏灌了药,看他能不能熬过去了。”

    大理寺卿心底微微诧异,不禁开口,“陈正信那边亦是如此。”

    三个人中了毒,结果刘良吉死了,陈正信和李世宏却还有得救。

    大理寺卿和御史大夫对视一眼,微觉古怪。

    大理寺卿将他那边的情况说了一下,又问道,“沈大人,你这边的大夫可有查出饭菜是否有问题?”

    御史大夫摇头,“大夫也检验过了,饭菜没问题,我也让人找几只公鸡过来,喂了试一下。”

    结果公鸡依然还是好好的。

    大理寺卿眉头紧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