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祖宗嫁到-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思博顿时微微变了神色。

    纪伏寿眯了眯眼,淡声道:“拔掉你这根心头刺?他就不怕南疆有失?”

第320章 南疆往事【为Sophia姊加更】

    萧凡松坐在凉亭里,见此处地势开阔,就算有人来也能一眼看到,沉吟了片刻,抬头看着纪伏寿和纪思博,声音低沉,“你们只知道当初我被册封为大齐第一个女将军,却不知这里头……是武骧军与皇帝的博弈。”

    纪伏寿拧了拧眉,同样坐在她对面,“当年发生了什么事?”

    萧凡松面无表情,站着的纪思博却发现她放在膝盖上的手背青筋隐隐透露出来,他有些难受,紧绷着唇角。

    “都说是我父亲因伤病过世,我临危受命接管武骧军,带着武骧军镇守南疆,击退来袭的南越人。”

    “呵……”

    萧凡松冷冷的笑了笑,笑容嘲讽,“我父亲身上虽然有伤病,但多年来在大夫的调养之下,怎么会突然因伤病过世?他还说过,要看着我出嫁,看着我生儿育女,等外孙出生之后,他会像教导我一样,亲手教导他,如果是女孩儿,就将她宠在手心里……”

    萧凡松微微垂眸,遮掩住眼中的红意,纪伏寿和纪思博都猜到恐怕萧将军的死别有内情,体贴的当自己没看到她红了眼。

    纪思博看着她长长睫毛下那一片阴影,伸手捂了捂左心房,脸色有些茫然,头一次觉得心口钝痛。

    萧凡松眨了眨眼,再抬头,眼里的红意已经被逼退,“南疆地处偏僻,道路崎岖,是个烟瘴之地,常作为流放的地方,大齐的朝臣没有一个想去南疆当官的。

    去南疆当官,不是得罪了人,就是没有背景,总而言之,去了南疆想要再起复,无异于天方夜谭,更因为南疆百姓多为流放罪人的后代,南疆的地方官对他们素来厌恶轻蔑,对民生百姓多有轻怠,得过且过,南疆百姓同样对他们甚有不满。

    一直以来,武骧军都镇守南疆,我父亲统领武骧军,不说有功,却从未让南越人越池半步边境。我父亲多年在南疆,早已将自己视为半个南疆人,他总想着能否让南疆的百姓过得更好一点。

    南疆的田地和气候非常适合一年两熟的稻谷种植,虽则经过了南疆百姓自己的摸索,能种植出一年两熟的稻谷,但那些稻谷的成色不及南越人多矣。

    你们也知道,连南疆都被视为烟瘴之地,更不用说南越。一直以来,在很多人眼里,南越就是蛮荒之地,甚至很久以前的南疆百姓也是这么看待南越的,大齐其他地方的人瞧不起南疆百姓,而南疆百姓则瞧不起南越人,不可避免的,双方时常有冲突,这冲突从大齐开国延续至今。

    但就是这么一个蛮荒之地,却种出了一年两熟的稻谷,那稻谷饱满成色又好,煮出来的米饭还有一股米香,与南疆百姓种出来的稻谷当真是天渊之别。

    可因为双方之间多年来的矛盾,南越人不会让自己的稻谷流落到南疆,南疆百姓也不会让绸缎、铁器等等流落到南越。

    也是因此,南疆百姓想偷偷用南越稻谷当做谷种,用来种植也没有办法得到。这也便罢了,索性南疆人烟稀少,土地广袤,凭着一年两熟的稻谷,不愁吃的。

    可不知为何,从十一二年前开始,种植出来的稻谷干瘪,收成从原来的一亩一石半变成了一石又二斗,最让人恐慌的,是第二年又从亩产一石二斗降低到了亩产一石。

    后来才知道,地里已经不能继续一年两熟了,如若不然每过一年,稻谷会越来越少。如果一年一熟,还能保持亩产一石,再种植一些其他作物,好好养养田地,过了七八年,还能继续一年两熟。

    说到这里,萧凡松顿了顿,闭了闭眼,艰涩的开口,“你们知不知道,因为南疆能一年两熟,所以朝廷对南疆是收两次赋税?”

    纪伏寿长叹一声,“知道,其他地方一年一熟的,只会收一次赋税,但南疆会收两次。我曾经去过北疆,北疆的老百姓知晓南疆稻谷一年两熟,都羡慕得很,说是就算交两次赋税,家里一年到头也能填饱肚子。”

    萧凡松抿了抿唇,一片凝重之色,“南疆的地方官别的事不上心,倒是收赋税的时候,十分严苛,不肯让赋税少了一份半点。

    亩产减少,却又要交两次赋税,这对百姓来说,一下子就变成了沉重的负担,从家里余粮甚足,变成将将够口粮。

    更可怕的是随着每年亩产减少,终有一天百姓种植出来的稻谷只够交赋税,自己却没有粮食可吃。

    民以食为天,饿起肚子来,就会发生很多可怕的事,更严重是怕南疆会反。

    父亲一生镇守南疆,不希望他最后会与南疆百姓倒戈相向,他去找了知府,让知府将实情上秉朝廷,盼着朝廷能减免赋税。

    知府应了,父亲一直派人暗中观察知府的动向,发现知府确实写了奏折让人送往京城,以为朝廷会体恤百姓,你们猜最后怎么着?”

    纪思博皱眉开口,“朝廷不允?”

    萧凡松摇了摇头,神色讥讽。

    纪伏寿眉头一簇,声音一冷,“该不会是知府上的奏折,根本就没提南疆田地的事?”

    萧凡松冷笑几声,“没错,知府对此事一字不提,他上了奏折,却是个请安奏!枉费父亲相信他,白白的又等了半年,等来的依然是严苛的赋税!”

    “父亲质问知府,知府却说这是朝廷的决策,他尽力了。但父亲在京城的友人却写信告诉他,朝廷根本就不知道南疆田地出问题的事。父亲没办法阻止知府收赋税,看着百姓焦虑沉痛的面容,便起了心思。”

    纪伏寿眯了眯眼,低声问道,“萧将军该不会是想跟南越人做交易,向南越人讨教如何能让田地保持每年一年两熟,且田地不会荒芜贫瘠吧?”

    萧凡松诧异的看着她,“你居然凭着我三言两语就猜到我父亲的想法!”

    纪伏寿微微一笑,“你刚刚可是提到了南越人的一年两熟。甚至我猜,萧将军肯定与南越人做成了交易,解决了田地的问题。”

第321章 萧将军之死【为大家加更】

    萧凡松心下惊叹,纪伏寿的心思转得未免太快了,“你怎么猜到的?没错,我父亲确实做成了这件事。”

    纪伏寿笑了笑,“很简单,南疆田地贫瘠荒芜,已经是十一二年前的事了,至今南疆还能安然无恙,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必定是萧将军把难题解决了。”

    萧凡松点了点头,神色间带着骄傲,“没错,父亲带着三十个亲卫,掩人耳目去了南越,找到了南越的皇帝,与他谈好了合作的事宜。

    南越提供谷种给父亲,并且将一年两熟的种植法子也一并交给父亲,而父亲则给南越偷偷运送绸缎布料等等物品。”

    纪伏寿仔细的端详萧凡松的神色,语气不明的问道,“恐怕这交易不是这么简单吧?要知道南越之前还与南疆有二百多年的矛盾,二百多年,南越皇帝能让谷种没有流入南疆,可想而知,他们对自己稻谷看得多重要,连谷种都看得如此重要,没道理会这么轻易就把种植稻谷的法子教给萧将军,只凭偷偷运送绸缎布料这些可不够。”

    萧凡松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声音压得很低,“没错,确实不止这些。”

    她眼睛紧紧的看着纪伏寿,一字一句的道,“南越皇帝问父亲讨要了锻造兵器的最新技艺。”

    纪伏寿没有惊诧,反而微微颔首,“我就猜,萧将军必定是付出了大代价。”

    萧凡松张了张嘴,数次之后,迟疑的问道,“你没骂我父亲是个通敌卖国之辈?”

    要知道南越虽然粮食不缺,却因地处蛮荒,很是闭塞,有铁矿,但那锻造技艺还赶不上二百年前的前朝,特别是在大齐开国之后,李天成还集中了全大齐的铁匠,重新创造出一种新的锻造技艺,大齐的兵器比前朝更加锋利,也是因为有这些新兵器,李天成才会雄心勃勃三征西凉。

    南越人口众多,不愁吃喝,只凭十万武骧军未必能让南越人不敢越池半步,但南越的兵器与武骧军的兵器打个照面,就直接断了,因此南越人才没有踏足南疆。

    南越皇帝一直以来最想的就是更换锻造技艺,所以才会用此与萧将军做交易。如果是一般人听到萧将军答应了南越皇帝的要求,必定会痛骂萧将军通敌卖国。

    萧凡松说出这个内情,早就做好了纪伏寿要与她割袍断义、痛斥她的准备了,结果纪伏寿非常平静,让萧凡松一时半会傻楞着。

    “那你父亲真的通敌卖国了吗?”纪伏寿反问道。

    萧凡松脱口而出,“当然没有!”

    纪伏寿笑了笑,“那不就得了,我只看到如今武骧军依然镇守在南疆,我只看到你以一介女流之辈接过你父亲的重任,守护着南疆的百姓,我只知道至今南越依然不能越池半步,我也只知道如今的南疆百姓又回到了以前家有余粮的盛景。你父亲既然决定与南越做交易,一定是留了后手。”

    萧凡松勾了勾唇,“是,父亲确实与南越皇帝做了交易,可他给的锻造技艺,并不是朝廷将作监的锻造技艺,而是我们萧家自己的锻造技艺。

    我们萧家祖上,正是铁匠出身。我们萧家的锻造技艺比不得朝廷的,就算南越用这个技艺锻造出兵器,也比不上朝廷的兵器。”

    纪伏寿浅笑,“萧将军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南疆的百姓,如果知府有爱民之心,就用不着你父亲操心,如果朝廷体恤百姓,同样用不着你父亲想方设法救助百姓。

    我想,萧将军做交易之前,必定很挣扎,可他还是做了,这就说明当时南疆的情况如离弦的弓,一触即发。

    如果南疆反了,恐怕西凉会紧随其后发动进攻,到时候大齐就是背腹受敌,大齐的百姓还有没有如今安稳的生活都不好说。”

    这一次北疆能打赢,她亦在其中出力不少,如果是前几年,大齐能否打赢还是个未可知之数。所以她能理解当时萧将军要保住南疆安稳的想法。

    身为镇守南疆的统将,最后却被迫要与南越皇帝做交易,纪伏寿设身处地想一下,都能体会当初萧将军的煎熬。

    萧凡松很认真的看着纪伏寿,感激的道,“谢谢你对我父亲的肯定。”

    顿了顿,萧凡松继续道,“父亲从南越那里得来了种植法子,其实这法子也简单,稻谷是种植在水田里,只需要在秧苗长大之后,在水田里养草鱼鲫鱼鲫鱼便可。等到稻谷快要成熟需要抽干水田里的水,水里养着的鱼苗也长大了,可以捞起来了卖掉,而到了收成的时候,稻谷不仅饱满还大获丰收。

    谁能想到只要在水田里养鱼就能把水田养肥,还能亩产增多?南疆百姓对父亲十分感激,那时候南疆百姓只认父亲的话,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便是皇帝的圣旨,在南疆都没有父亲的话来得好使。

    知府因此对父亲十分厌恶,对父亲看不顺眼。父亲每年要三次偷偷给南越运送绸缎布料茶叶等等,次数多了,终于被一直盯着他的知府晓得这件事。

    知府秘密上奏,说父亲与南越人暗中有来往,恐疑通敌。可父亲是武骧军的统将,在南疆威望甚重,齐成帝不敢因为知府一封密奏就处决父亲,就秘密派人去了南疆明察暗访。

    可齐成帝和知府都不知道,父亲怕南越人会偷偷潜入南疆,对生人和形迹可疑之人都会十分重视。齐成帝派来的人只在南疆行动了两天,父亲就得到了他们的消息。

    父亲有了防备,他们什么都查不出来。可父亲还是死了!”

    萧凡松眸中陡然染上一抹浓郁的恨意,那恨意让纪思博看了很是心疼,终于开口问道:“萧将军是因何而死?”

    萧凡松冷冷的笑了笑,神色讥讽,“我说过,父亲在南疆威望甚高,武骧军唯他命令是从。他说去东,百姓绝不会去西。

    齐成帝派来的人虽然什么都查不出,可那些人却看到了父亲在南疆的影响,十分心惊,再加上有知府在旁添油加醋,诬蔑父亲不将齐成帝放在眼里,俨然成为南疆的土皇帝。

    那些人将这些情况上了密奏给齐成帝,过了半个月,收到了齐成帝的密折,便亮出了身份,来找父亲,等他们走后,手里拿着一叠信,说那些信是父亲与南越通敌的证据,奉命处死了父亲,还要奉命接掌武骧军!”

第322章 女将军之位

    这一次,萧凡松的眼眶再也没忍住,红了起来语气也微微哽咽,从小到大一直当参天大树给她遮挡风雨的父亲,在那一天死了。

    “当我赶到的时候,父亲已经因寡不敌众死了。谁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们手持齐成帝的圣旨,说是齐成帝派来的天使,奉命要见父亲,并且要父亲屏退了身边人,宣读密旨。

    父亲虽然心有存疑,却不敢质疑圣旨,便按照要求,让连叔他们都退下,哪能想到那群人会胆大包天至此,趁着父亲跪下接旨的时候,联手围攻偷袭他!

    父亲失了先机,最后只能不甘死去,主营帐里的动静让连叔他们不顾一切冲进去,正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父亲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保南疆安稳,护松儿平安’……”

    萧凡松闭了闭眼,眼角一滴晶莹滑落,只要每每想到那一天,她都会心痛如绞。

    她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而父亲临终之前,还记挂着她。

    纪伏寿沉下脸,眸底划过一抹怒意。

    纪思博伸出了手,虚浮在半空中,很想替她擦去眼泪,却发现双手沉重,嘴张了张,什么话都说不出口。

    萧凡松伸手胡乱了抹了抹眼角,眸中通红,扯了扯嘴角,“是我失态了。”

    纪伏寿缓缓摇头,安慰道,“你节哀。”

    萧凡松脸上一片悲恸之色,继续说了下去,“当时连叔他们都快疯了,特别是听到那群人当着武骧军的面,拿着凭空出现的信指责父亲通敌,还要接掌武骧军的时候,整个武骧军直接就暴动起来。

    你当我为何会成为女将军?那群杀死父亲的人,根本就没活着走出军营,他们被活活打死,成了一滩肉泥,送到了知府面前。

    知府吓得屎尿齐流,直接就昏了过去。如果不是父亲临终之前留下遗言,说要保南疆安稳,连叔他们直接就带着武骧军反了。

    父亲就是快死的时候,还担心南疆会因他生灵涂炭,从未说过替他报仇的事,相反还特意留下遗言,压制了武骧军。

    知府醒过来之后,派人八百里加急将事情禀告齐成帝。当时父亲一死,整个南疆就被武骧军接管了,如果武骧军不想,就连一只鸡都走不出南疆,但我们并没有阻止他。

    我们都知道,当知府的奏折送到齐成帝御案之上,等待武骧军的就是齐成帝的征伐。

    可知府将密折送出去的第二天,南越就袭击南疆了,且这次南越出动了二十万人,知府又吓得送了第二封奏折,向齐成帝禀告南越大肆进攻的事。

    而齐成帝先是收到了第二封奏折,得知了南越二十万大军进攻的事,才收到了第一封奏折,得知他派去的人死了个干净。

    然后,我就临危受命,成为了大齐第一个女将军,统帅武骧军,率军抵抗南越大军。在这期间,我时不时就会带着知府上了前线,他看到了南越数不尽的兵士,又会给齐成帝上密奏。

    这场仗,打了半年之久,因南疆距离遥远,武骧军直接就征用当年百姓要上交的赋税做军饷,甚至还跟百姓借了粮食,当做是来年的赋税。

    半年之后,南越退兵,而我,也坐稳了武骧军统将的位置,百姓则两年不用交赋税。

    至于知府,因惊吓过度过世。”

    萧凡松勾了勾唇,眸光幽深,嘴角擒着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

    纪伏寿挑了挑眉,与她对视一眼,微微颔首,同样意有所指的道,“我明白了。”

    萧凡松认真的看着她,当她看到纪伏寿眼中的了然时,心头大震,没想到她说得这样隐晦,纪伏寿居然真的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为什么知府送出第一封奏折,说武骧军要暴动,把齐成帝派来的天使都杀了之后,第二天南越就派出二十万大军陈兵边境?

    因为南越是他们武骧军请来的,与他们联手合演了这一场戏。

    父亲早在这些年,就与南越的皇帝有了交情,南越皇帝不是个喜欢穷兵窦武之人,他要锻造技艺,只是为了保护南越不会被大齐吞并。

    南越皇帝不想大齐派来一个野心勃勃的将军,万一是个喜欢拿南越人头晋升军功的狠人,南越将会苦不堪言,所以当初得到父亲身死,武骧军请求帮助的时候,南越皇帝二话不说就应允,唯一的要求就是她当统将,维持父亲在世时的状况。

    而这个要求,正好跟连叔他们不谋而合,于是双方就很默契的搭台唱戏。

    为什么知府写的第二封密折,说南越二十万大军陈兵边疆、意图进攻南疆的奏折,会比第一封更早送到齐成帝的御案之上?

    同样是他们武骧军动了手脚,路上佯装打扮,阻挠了第一封密折的脚程。

    这样一来,只要齐成帝先得知了南越进攻的消息,就算后头知道武骧军杀了天使,也不会发难,因为他更怕如果他发难武骧军,武骧军会直接反了大齐。

    所以齐成帝为了保住南疆,不顾朝臣阻挠,册封她做统将,希翼以她来钳制武骧军。

    为什么要时不时就带知府上前线?

    为了让齐成帝相信,南疆局势非常严峻,令他不敢擅自妄动武骧军。

    为什么要打半年之久?

    是为了让她坐稳武骧军统将之位,半年过后,齐成帝就算想找人替代她的位置,也要考虑一下,接手的人有没有本事能将武骧军降服。

    她是个女子,反正到最后也成不了大事,还不如留着她这个萧将军的女儿,让武骧军不敢轻举妄动。

    而武骧军用两年南疆的赋税,越发壮大己身,且同样让朝廷损失了两年的赋税存粮。

    至于没有了作用的知府,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下地府给她父亲赎罪,多留他半年人命,已经是她最后的忍耐。

    萧凡松从思绪中回过神,就见纪伏寿眼含深意的看着她,语气笃定的道,“那看来很快朝廷就会收到南越进攻的消息了。”

    萧凡松瞳孔一缩,终于确定纪伏寿果真是看明白了这里头的内情。

    没错,在她留在京城一个月还不能离去,她身边的两个叔伯就悄悄离开了京城,回去南疆了。

    她估算了一下脚程,朝廷应当会在这两天收到南疆传来的战报南越再次进攻,而她这个武骧军的统将,就能名正言顺的回去南疆,齐成帝想再留她,也是不可能了。

第323章 不知你可愿意否

    纪伏寿浅浅一笑,“如果我是齐成帝,我会用另一种方法,将你彻底留在京城。”

    萧凡松神色一凛,“愿闻其详。”

    她不敢轻视纪伏寿的话,她自问自己已经想了方方面面,这次应该能顺利离开京城才对。

    纪伏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如果不是你说,我并不知道萧将军身死还有如此内情,这件事齐成帝瞒了下来,没有对外公开。

    如果当初齐成帝的人能将武骧军接管也就罢了,偏偏没有,因为陷害杀死了萧将军,武骧军隐有暴动,齐成帝便不敢将陷害萧将军的理由公之于众,怕会引起武骧军的反骨。

    甚至为了让你当女将军,用来钳制武骧军,当初对外说的也是因萧将军劳苦功高,力排众议非要你来接管,因此萧将军的名声并没有遭到诋毁。

    所以两年之后,齐成帝按捺不住,要召你回京述职,想要除掉你这个心头刺,而他不会再用陷害这种手段。

    对付你实在是太简单了,就算南越进攻,战报八百里加急传到齐成帝手里,他也会先压着,反过来给你下一道圣旨,让你寸步难行,再也离不得京城。”

    萧凡松紧蹙眉头,“是什么圣旨?”

    纪伏寿一字一句的说道,“赐婚圣旨。”

    萧凡松一震,双目微微睁圆,纪思博同样神色凛然,一下子提起了心。

    “只要先给你下了赐婚圣旨,让你嫁给京城的公子哥儿,然后再公布南疆的战报,接着就会派人带兵去支援南疆。”

    纪伏寿缓缓摇头,“帝皇能被臣下威胁一次,不会甘心被威胁第二次。因北疆大胜,鲁国公声望高涨,且龙武军的人数比武骧军还多,给你下了赐婚圣旨之后,就以鲁国公为帅,再次率领龙武军支援南疆,只要龙武军去了南疆,武骧军就算袖手旁观,南疆也无虞。到最后,很有可能是武骧军改头换面,彻底落入齐成帝手中。”

    如果没有这次北疆大胜,齐成帝还不敢动武骧军,但这次北疆大胜,让齐成帝膨胀不已,享受着万民敬仰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曾经被武骧军威胁从而妥协的事,对帝皇来说,这是不可饶恕的,所以他下旨让萧凡松回京述职,却不让萧凡松离京。

    萧凡松是女子,女子迟早要嫁人,先前萧凡松能以未出孝期为由推脱婚事,可如今孝期已出,如果齐成帝打着萧将军故去,他要代替萧将军给萧凡松找一门好亲事的借口,如果萧凡松拒绝,那不识抬举的人,就成了萧凡松。

    萧凡松应允,就要留在京城嫁人生子,嫁给齐成帝精心挑选的男人,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萧凡松拒绝,便是抗旨不遵,无论萧将军之前有多好的名声,也会有人怪责到他头上,会说肯定是萧将军言传身教,才会教导出萧凡松目无君父。

    无论是退是进,萧凡松都陷入沼泽里,寸步难行。

    纪伏寿看着两人凝重的神色,又是一笑,“其实破这个局也简单,齐成帝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给一个已经定了亲事的人赐婚。”

    萧凡松神色一喜,阿寿说得没错,就算齐成帝是皇帝,也不能强迫已经定了亲的女子改嫁,只要她先定了亲,就算齐成帝想要给她赐婚,以此将她留在京城也没了借口。

    可紧接着,萧凡松眉头就一点一点皱了起来,神色渐渐紧绷,破局之法简单,可一时半会,她去哪里找人定亲,且婚姻大事不能儿戏,她不想利用别人,也不会做出那种定了亲,等渡过了这次难关之后就退婚的小人。

    纪思博恍惚觉得自己心快要跳出喉咙了,手心里冒出了汗,看了一眼姑姑,见姑姑平静的回视他一眼,他一个激灵,看懂了姑姑目中的含义。

    他紧了紧拳头,心一下子沉淀下来,既然是他自己心悦萧凡松,怎么能让姑姑开口帮他?他身为男人,怎么能连向心仪之人开口表白的勇气都没有?

    “姑姑,能否请你借步,我有话想与阿松说。”

    纪思博诚恳的开口。

    纪伏寿心下欣慰,如果思博到了这种地步,仍然要她开口,那他就不配萧凡松嫁给他。

    纪伏寿站起身,笑着道,“我去那边逛逛。”

    等纪伏寿离开凉亭,纪思博回过头,异常认真的看着萧凡松,萧凡松若有所感。

    纪思博坐了下来,伸手在自己大腿上擦了擦,将汗珠擦去,定了定神,结结巴巴的开口,“阿松,其实我第一次护送姑姑去萧家,被你留了下来切磋,我就对你一见钟情了。”

    萧凡松怔住,眼睁睁的看着纪思博的耳尖子开始红了起来,那片红开始逐渐蔓延。

    “我回来之后,就与家里人坦白,我有了心悦的人,想要娶她。当家人得知是你之后,便让姑姑下帖子给你,邀你上门做客。

    阿娘在你第一次上门做客回去之后,说你非常好,她很喜欢你,很赞同我娶你做妻子。

    姑姑盛赞你,说大齐少有女子及得上你。我很骄傲,因为我心悦的是一个非常钟灵毓秀的姑娘。

    原本娘亲想的是,多请你上门做客,等你与她相处久了,她就会与你提起婚事,会为我向你提亲。

    可今日……我已经等不及阿娘为我提亲了,我怕齐成帝会给你赐婚,我怕你会嫁给别人,所以我亲自向你袒露心迹。

    姑姑得知我想娶你之后,曾问我,会不会在乎外界的看法,毕竟我只是个三品的武将,而你是一军统将,我说我在意的从来只有你这个人,我这么年轻,日后总不会永远是三品。

    我知道你要镇守南疆,没事,如果我们成亲,爹娘说了,他们可以去南疆,让我们奉养。阿娘存了这个心思,才会多番问你南疆的风土人情。”

    纪思博顿了顿,抿了抿唇,郑重的、又万分真诚的直视着萧凡松的双眼,“阿松,我心悦你,无关你的身份,无关你的官阶,更不是借此强迫要挟,我只是想告诉你……

    我愿携你手,与你白头,不知你可愿意否?”

第324章 嘉礼初成

    萧凡松有那么一刻,脑中一片空白,她从未想过自己会遇到这种情况。

    她看着纪思博真诚的双眼,那片红已经蔓延到脖子,脑门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张了张嘴,仿佛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很快,如军中擂鼓一般密集。

    “我……我比你大了三岁……”

    憋了半天,萧凡松突然憋出这句话。

    纪思博立即就回道,“女大三抱金砖,我娘一直念叨这句话。”

    “我……我……”萧凡松红唇上下轻启,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了。

    看她紧张起来,纪思博不知为何,突然觉得她很可爱,自己紧绷的心情舒缓了许多,“原本婚姻大事,理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萧将军和萧夫人相继过世,我便觉得,很应该问过你的想法。啊,对了,有一点我忘记告诉你了,我们纪家有族规,男子无子年四十方可纳妾,这是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只要是纪家的族人,都要遵守的。”

    在凉亭外欣赏着花园景色的纪伏寿,微微挑了挑眉,心道,嗯,这规矩是她定下来的,就凭这条规矩,就算纪氏没落了,在祖地那边,依然有不少当地大户疼爱女儿的人家,会选择将女儿嫁到纪家。

    萧凡松颇有些手足无措,“你……你与我说这些作甚?”

    纪思博挠了挠头,傻傻的笑,“我就是想着得让你看到我的诚意。”

    如果一个男人,自己有本事,真诚的向你袒露心迹,婆家还对你甚是满意,还有家规不得纳妾,这样的男人几乎满足了闺秀们想要嫁的良人的条件。

    萧凡松沉默了片刻,迟疑的道,“我之前一直将你当做弟弟看待……”

    纪思博心中一紧,在萧凡松后半句话还没说出来之前,抢先道,“没事,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