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祖宗嫁到-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第一个上奏,若三司彻查出真相,冯将军若真的做下此事,罪不可赦,理应抄家问斩,且所有涉及此事之人都不可饶恕,此大义灭亲之举,能洗脱您的嫌疑,还能让您挽回自己的声望。”

    李崇面色几经变换,末了一点头,“就按靖先生说的做吧。”

第294章 清和道长

    第二天朝堂上颇有些惊讶,没想到在宣平侯称病之后,三皇子李崇会亲自具本上奏,非但没有为冯浩开脱,还直言请齐成帝按律处置,言行之间句句都体现出自己的公正清明。

    此举至少令御史台的很多御史脸色缓和,心中也渐渐相信此事应当是与三皇子无关。

    齐成帝坐在龙椅之上,高深莫测的看了一眼一脸正气的三儿子,片刻之后,露出一抹赞许的笑容,“崇儿说得没错,一切都按律处置,朕相信在三司会审之下,不会冤枉了谁。”

    李崇提着的心慢慢放下,心中庆幸听了靖先生的建言,果然父皇对他的做法是认可的。

    一天之后,李崇大义凛然公正清明的事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引得文人对他赞许不已,都说三皇子是个好的,肯定是冯浩山高皇帝远才会做下此等丧心病狂之事。

    当冯浩听到三皇子具本上奏一事之后,大冷的天竟也出了一身冷汗,当齐成帝下了命令要三司会审,他就去找过宣平侯,结果宣平侯避而不见,当时他心中便凉了半截,此刻三皇子此举,直接就让他的心凉个通透。

    他在书房里枯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偷偷开始布置起来,过了几天之后的早上,他的心腹带上金银之物和银票,还有伪装了一番的小少爷,混在百姓之中出了城,而在冯府里,多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

    不管朝堂闹得多厉害,英国公夫人崔氏丝毫不理会,对她来说,目前要紧的是把大儿子的婚事定下来,家里三个男人,不是忙着公务就是喜欢去演武场上泡着,她就盼着儿媳妇进门之后能好好陪她说说话,挑首饰,挑布料,做衣裳这些。

    直至后来,等纪伏寿进门之后,崔氏才发现自己这个简单的心愿,如泡一样破碎。

    而此时的崔氏,给自己娘家大嫂下了帖子,相邀一起去太清宫上香。

    崔夫人在山脚等着了小姑子,两人一并坐在软轿上山,崔夫人好奇的问道,“今儿可不是初一十五,怎么来太清宫?”

    崔氏神色带着一层显然易见的忧虑,“这个寒冬,光儿的身子骨又虚弱了不少,我实在是忧心,就来拜拜太上老君,祈求太上老君保佑光儿能长寿安康。”

    崔夫人跟着叹了一口气,小姑子嫁了一个好男人,又生了两个儿子,唯一不好的,就是池齐光的身子骨太过虚弱了,时常为他担心,生怕哪天就白头发送黑头发。

    都是为人父母的,崔夫人很体谅小姑子的心情,陪着她上香的时候,同样真心实意的祈祷。

    将太清宫走了一转之后,崔氏就拉着崔夫人去找了清和道长。

    “两位夫人进来可好?”清和道长做了一个道礼,神色温和的问道。

    崔氏仍然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道长,光儿的身子骨又虚弱了不少,求医问药治不好,我就想来问问道长,可还有别的法子?”

    俨然是一副破罐子摔破,最后把希望放在鬼神之说上的样子。

    清和道长沉吟片刻,问道:“不知夫人可有大公子的生辰八字?贫道来为大公子来算一算吧。”

    崔氏眼睛一亮,连声道,“我记着呢,道长这里可有笔墨?”

    崔氏提笔写下池齐光生辰八字的时候,崔夫人很识趣的捧起茶杯喝茶,没有多看一眼。

    等清和道长拿过那张红纸,崔夫人才放下茶杯。

    清和道长仔细的算着池齐光的命盘,一抹惊讶之色在他眸中稍瞬即逝,他不禁抬头看了一眼崔氏。

    崔氏原本平和的心绪,被他这一眼看得眼皮子一跳,心中有些不安。

    好半响之后,清和道长才开口道,“夫人,贫道观大公子的命格,他此生有一个生死劫难,迈得过去,此后荣华富贵不绝,且福寿安康,若是迈不过去,便是天妒英才。”

    崔氏纵然知道事先就与清和道长有过沟通,但此时听他这般说,仍然没忍住,心里一紧。

    崔夫人在一旁,关切的问道,“那这个生死劫难,迈过去了吗?”

    按照事先就说好的,崔氏知道此时清和道长就应该说还没迈过去,然后才能把纪伏寿顺理成章的引出来。

    清和道长拧着眉,眉心深锁,一直久久不语,不独崔夫人,就是崔氏都开始真正紧张起来,紧紧抿着唇,开始有些坐立不安了。

    清和道长又抬头看了一眼崔氏,直把崔氏看得心烦意燥,才开口道,“这一个生死劫难,得找一个八字相合又旺他的人来镇压邪祟,如此才能渡过生死劫,往后才会逐渐好起来。”

    崔夫人明显露出惊喜的神色,连连追问,“道长说得可是真的?那不知您有没有算到旺光儿的八字是哪个?此人又在何方?我们该如何寻找?”

    崔氏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但清和道长的反应让她神思不属,但幸好记得演戏演全套,便同样急切的追问。

    清和道长又开始算命格,足足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在放着炭盆的屋里,清和道长额头上竟渗出一层薄汗,就连神色都苍白了些许。

    他语带疲惫的说道,“算出来了。此人生于泰成三年六月初八,是个姑娘家,此际正位于太清宫的东南方,方圆三十里之内,必能找到她。”

    崔氏装模作样的盘算了一下,惊讶道,“那姑娘家如今岂不是年方十八了?”

    清和道长微微颔首,“是,夫人请放心,贫道观此女命格,还在待字闺中,此女命格极贵,日后荣华富贵享之不断,又旺大公子,与大公子实乃天作之合。”

    崔夫人惊喜的执起崔氏的手,“妹妹,如果真如道长所说,光儿有救了,快,赶紧家去,告诉妹夫,让他派人去寻找。”

    崔氏也连连点头,感激的拿出一张千两的银票递给清和道长,“多谢道长了。”

    崔氏急切的离去,崔夫人也跟着一同告辞。

    直到两个时辰后,清和道长又一次见到了崔氏,他似乎早就料到崔氏会去而复返,见她来了,便道:“夫人,您心中有疑惑,且问,贫道能回答的,一定会如实禀告。”

    崔氏便急切的问道,“道长,光儿的命格是否有不妥?”

第295章 古怪

    清和道长眸中闪过一抹疑惑之色,语气略显迟疑,“夫人,贫道方才说大公子有一个生死劫难,并非虚话。贫道拿到大公子的生辰八字之时,想着贫道此命还是英国公所救,就给大公子算了命盘。”

    原先英国公与崔氏来找清和道长,是让清和道长在崔夫人面前演一出戏,当其时崔氏并没有拿池齐光的生辰八字给清和道长,所以方才清和道长是第一次看到池齐光的八字。

    就如同清和道长自己说的那样,他深知英国公最担心池齐光的身子骨,便给他算了命盘,然后他就发现,池齐光的命盘十分古怪。

    “贫道观大公子的命盘,光兴八年,大公子有一个生死劫,此劫难渡,大公子的命线已经在那时候断掉,理应早夭才是,但偏偏命线又突然续上了。”

    清和道长第一次见到如此古怪的命盘,按照池齐光的生辰八字,光兴八年,池齐光就应该是个死人了,可古怪的是,命线断掉又续上,要死的人又活了过来。

    崔氏心头一震,缩在宽大袖子里的手微微颤抖着,光兴八年,如果非要说光儿在那一年有不妥,就是光儿被方蓁蓁错手下药迷晕,与纪伏寿那姑娘共处一室,醒来之后因那些诋毁羞辱他的风言风语气急攻心而吐血。

    她至今还清楚记得,当光儿被送回府中,见着他昏迷不醒唇角沾血的样子,她怕极了,差点眼前一黑也跟着昏了过去。

    后来光儿足足昏迷了两天才转醒,之后就偷偷离开了京城,说去找能医治他的大夫,再回来,光儿已然大愈。

    光儿病愈一事只有寥寥数人知晓,崔氏没有对外人提起过,就连自己娘家都不知道,此时听了清和道长的话,震惊不已,竟被清和道长算对了!

    “道长,您说光儿命线又续上,这是好事吧?”崔氏紧张不安的问道。

    清和道长安抚道,“夫人莫要担心,大公子渡过了生死劫,此后荣华富贵不断,贫道此话,亦非虚言。”

    崔氏不在乎什么荣华富贵,日后整个英国公府都是光儿的,光儿缺什么都不缺这个,她只在乎光儿的寿命。

    “那光儿能否长命百岁?”

    纵然光儿病愈回来之后曾说过,给他医治的大夫说他只要不出意外,长命百岁不是难事,但到了如今,崔氏更想听到清和道长的肯定。

    清和道长一愣,而后笑道,“夫人放心,大公子的命线是极长的。”

    崔氏舒了一口气,展露笑颜,又想起一事,急忙问道,“道长,你说你方才算了光儿的命盘,那不知指点我们去找的那姑娘家,也是算出来的吗?”

    清和道长含笑点头,“没错,你与国公爷想要替大公子求娶儿媳妇,我就以大公子的八字算了算,如果你们按照我说的去找那姑娘家,她确实是个命格极贵之人,且与大公子是天生一对。”

    清和道长顿了顿,又道,“夫人,此女的命格,与您给我的那个姑娘家的生辰八字的命格,一模一样。”

    崔氏眼皮子跳了跳,她如今已经对清和道长的话十分信任,一开始她只是为了找清和道长演戏,没想到清和道长会真的给光儿算命盘,此时听到清和道长的话,心下欢喜不已,原本她替光儿娶纪伏寿,是因为儿子心悦她,如今再有清和道长的批语,还真的认定纪伏寿这个儿媳妇了。

    千恩万谢了清和道长,崔氏脚步轻快的离去。

    清和道长待她离去之后,回想起方才自己独处一室之时,算着池齐光的和纪伏寿的命格,透过门口看向窗外,呢喃道:“竟在这两人身上都看到了一丝紫气萦绕,莫非大齐王朝的气数要尽了吗?”

    王朝气数将尽,紫气四散,去寻找真龙天子,身上有紫气的人,都有机会能成为新一任的皇帝。

    “可紫气为何会找上一个女子?难道要牝鸡司晨?”

    清和道长忧心忡忡,但他并不准备去找纪伏寿阻止她,对他来说,如果真的有女帝登基,那也是天意所在。

    他从不违逆天意,就像他看出池齐光命盘的古怪,但他既然能存活在这世上,那就说明他被世间认可,他若是死了,那便是世间容不下他。

    清和道长想通了之后,就将池齐光和纪伏寿两人抛开,继续打坐。

    这头回到府中的崔氏,认识谁都能看出她心情甚好,笑容一直挂在脸上,见到池齐光的时候,还一叠声的道,“光儿,你说母亲找哪个夫人上门做冰人,会体现出对阿寿的重视?”

    池齐光眉梢高高挑起,好奇的问道,“母亲,你怎么瞧着比我还着急了?”

    便是英国公和池嘉世都好奇的看向她,就是去了一趟太清宫,怎么回来之后,跟出门之前的态度比起来,就变了呢?

    “清和道长说了,阿寿八字极贵,又旺光儿,既然如此,我就寻思着早点将阿寿娶进门。”

    崔氏将今日之事讲述给家里三个男人听,池齐光听到清和道长批语之时,眸光闪了闪。

    崔氏兀自在掰着手指头盘算请哪位夫人上门做冰人,英国公看得好笑不已,“夫人,还得做做样子呢,哪有今天去见了清和道长,明天就上纪家门提亲的?”

    崔氏轻轻拍了下脑门,懊恼的道,“是我太过欢喜,都忘记这事了。”

    又催促英国公,“老爷,那你赶紧派人去寻找。”

    崔氏仔细想了想,决定道,“一事不烦二主,冰人就让娘家大嫂来做吧。”

    崔氏出身世族,娘家大嫂崔夫人同样亦然,河东纪氏也在氏族志里,崔氏觉得这样的安排能诚意十足的体现对纪伏寿的重视。

    崔氏一刻都停不下来,又带着贴身妈妈风风火火去了库房,“我得收拾一副得体的聘礼出来,嗯,我嫁妆里头还收了一套金刚石头面、一套羊脂白玉头面,这些都拿来做聘礼。”

    看她脚下不停的走了出去,英国公神色柔和的笑道,“很久没看过你母亲这般生气勃勃的样子了,家里确实该添丁进口了。”

    这话意有所指,池齐光面色无异的点头,“父亲说的是。”

第296章 帖子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齐成帝带着文武百官祭天祭太庙,翰林院更是写了长达数千字的祭文,齐成帝从太庙出来的那一刻,意气风发,看着半躬着身弯腰低头臣服在他面前的朝臣,感受到自己强有力的龙体,畅快大笑。

    大长公主趁着这股喜意,办了一个春日宴,遍请青年才俊和大家闺秀。

    当纪思博收到帖子时,咋舌不已,“大长公主府的春日宴,怎么给我下帖子了?”

    纪伏寿看了一眼,揶揄着道,“兴许是大长公主想要相看你,万一你入了她的眼,就成为她的乘龙快婿了。”

    这话吓得纪思博一个趔趄,直接将帖子当成烫手山芋扔开,“那我不去了,谁稀罕做郡马。”

    大长公主的女儿因得齐成帝喜爱,年六岁时就被封为郡主,京城无人不知。

    此举逗得纪伏寿好笑不已,“你就是个小小的三品武将,大长公主眼光那么高,还未必看得上你呢。”

    纪思博仍然抗拒得很。

    想到池齐光跟她说过有关大长公主的事,便知此人心胸狭隘又记仇,她又会蛊术,现在得罪了她不好,纪伏寿遂道,

    “既然给你下了帖子,你不去就得罪了大长公主,应邀去吧,但你也知晓你阿姐那件事,总之入口的东西要谨慎,不要单独一个人乱窜,最好跟着其他的青年才俊,这样就算有人想暗中对你下手,也找不到机会。”

    实在是大长公主此人太过危险,纪伏寿不放心的叮嘱。

    她想了想,又添了一句,“骆公子和婉清郡主是大长公主的一双儿女,你如果遇上了,万勿得罪。”

    万一思博不小心得罪了他们两兄妹,被大长公主惦记上就不好了。

    顿了顿,纪伏寿忽的摇了摇头,“算了,索性距离春日宴还有三日的时间,你且等着,姑姑去给你备下一样东西。”

    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与其担心思博不知何时会得罪大长公主一家而被下蛊,不如去找司大夫,求一个可以防蛊虫的草药包。

    纪思博不解为何姑姑如此忌惮大长公主,但他知道姑姑不会无的放矢,心中顿时对大长公主一家警惕起来,暗自戒备着。

    纪伏寿去了小宅子,按理来说,这段日子司大夫都在这里给苏蕊医治手筋脚筋。

    “我的侄儿应邀要前往大长公主府赴宴,想向你求一个防蛊虫的草药包。”纪伏寿诚恳的说道。

    司大夫正在收拾药箱,闻言从里头捡了一个香囊扔给纪伏寿,“这里头装的药丸,能防止大多数普通的蛊虫近身。”

    湘族会炼制一些药丸给族中从小就收养的孤儿佩戴,药丸的气味能驱散蛊虫,省得蛊虫会不小心近他们身,害了他们。

    但有一些厉害的蛊虫,是防止不了的,不过这些厉害的蛊虫,一般都是湘族族人随身装在瓷瓶里收好,不会随意放出来,也就不虞担心。

    纪伏寿接过香囊,捏了捏,约莫摸到十粒药丸,将香囊收好,说道:“多谢了。”

    司大夫摆摆手,淡淡的说道,“就是几粒药丸,不值钱。在你来之前,池齐光也派了人来找我要它,听说是给他弟弟备的,也是去大长公主的春日宴。”

    纪伏寿微挑了下眉,“那我侄儿有同伴了。”

    司大夫收拾好药箱后,说道:“三日后的春日宴,我也会去,阿蕊的治疗,等我从宴席上回来之后再继续,我已经与她说了。”

    纪伏寿转念间就明白,她这是要趁着这次机会去取大长公主的心头血。

    纪伏寿没有多说什么,只应了一句,“好。”

    司大夫看了她一眼,目光中似乎带着一种明了,摆摆手,示意如果纪伏寿无事便离去,她要开始准备带一些蛊虫去赴宴,以便到时取大长公主的心头血。

    此时的英国公府,也正因为大长公主下的帖子争吵着。

    “不行!我绝对不允许阿世去赴宴!”

    维持了好几天喜悦的心情,在见到这张帖子的时候,骤然消失,崔氏语气激动的断然否决。

    英国公池晋沉思着,崔氏一见他如此,当即就炸了,“那个女人如此恶毒,又会一些旁门左道,你忘了她是怎么害光儿了吗?要不是光儿福大命大,你以为光儿还能健健康康的陪在我们身边?”

    崔氏说完,又急急的‘呸’了好几口,“大吉大利,神仙切莫见怪,大吉大利!”

    英国公赶紧安抚她,“你不要着急,消消气,消消气……”

    崔氏怎么可能消气,越发气急败坏,声音陡然拔高,“反正我绝不允许阿世去赴宴,反正以前她给我们下帖子,我们也从未去过,这次也不能去!”

    崔氏对大长公主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非常忌惮,以前大长公主下帖子是给她下,现在是第一次给她儿子下,崔氏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恶毒女人害了她的光儿还不够,还要来害她的阿世。

    崔氏怎么可能会让儿子去赴宴?

    池齐光和池嘉世两个,此时静静的待在一旁,看着崔氏像一只被激怒的老母鸡一样护着崽儿,只能以爱莫能助的眼神看着父亲。

    英国公叹了叹,当着两个儿子的面,抓住崔氏的手,捏了捏,崔氏怒气上头的脑袋才渐渐冷静下来,仍然冷着脸,坚决的摇头,“反正阿世绝对不能去!”

    英国公看向池齐光和池嘉世,“你们两个觉得呢?阿世要不要去赴宴?”

    池齐光心底嘟哝一句,老狐狸,居然把事情推到他身上来。

    池齐光轻咳两声,顶着崔氏充满怒火的目光,硬着头皮开口,“阿娘,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次阿世不去赴宴,万一大长公主不甘心,还有下次呢?与其是这样,不如让阿世去赴宴,看看她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这次春日宴,我听说接到公候之家的公子哥儿,还有三品官以上的子弟都接到了帖子,人这么多,谅她也不敢在这种时候耍花样。

    而且,我还找到那个医治好我体内蛊虫的大夫,问她要了一个香囊,里面有药丸,可以防止蛊虫近身,大长公主想对阿世做点什么,也没那个能耐了。”

第297章 赴宴

    池齐光拿出一个香囊,在手中抛了抛,然后手一转,池嘉世就接住了香囊。

    池嘉世好奇的打开,往手心里倒出几粒药丸,低头嗅了嗅,只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皱巴着脸赶紧避开。

    对池嘉世自己来说,他其实无所谓去不去,但就如大哥说得那样,万一这次不去,万一大长公主不甘心呢?

    本来还会害怕一下大长公主的蛊术,不过如今大哥给了防蛊虫的香囊他,池嘉世的胆子大了起来。

    池齐光的话,让崔氏一滞,英国公见状,又说道:“夫人,你不能日后都让阿世躲避,阿世如今入了朝堂,他总不能独来独往,要认识多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才好在朝堂上立足。

    我被圣上忌惮,连累得你娘家也从朝堂上退下来,池崔两家蛰伏了这么多年,如果再蛰伏下去,我们会逐渐会被边缘。我为何要送阿世去北疆?英国公府是时候出世了。”

    原本小儿子一直跟在他身边练武学文,除了怀英和崔家那些表兄弟之外,同龄的伙伴甚少,这次春日宴是个好机会,既能让阿世多认识几个朋友,也能让外头的人知道阿世。

    崔氏默言片刻,最后转头扭身离去,“我是劝不了你们父子了,你们要去就去吧。”

    池嘉世拿眼瞅父亲,英国公起身理了理衣裳,淡淡的道:“如约赴宴。”

    说完就追着崔氏离去。

    池嘉世等父亲也离去之后,摸了摸鼻子,低声问道,“大哥,父亲与你非要我去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什么结交同伴,他要是真的相信了,他就是傻子。如今几位皇子争夺越发激烈,他们英国公府一直表面中立,这时候他要是到处结交,谁知道那些人私底下支持的是谁?

    池齐光凤眸微眯,“以前大长公主府从不给你我兄弟或者父亲下帖子,这是十几年来头一次,凑巧,我与父亲都想知道她想做什么。”

    池嘉世瞪大了眼,“然后你们就让我以身涉险?”

    池齐光白了他一眼,轻轻拍了拍他脑袋,“什么以身涉险?我不是求了一个香囊回来给你?你自己身怀武艺,只要大长公主不用蛊虫对付你,难道你还对付不了一个弱女子?”

    池嘉世轻哼一声,嘟哝道:“我就知道,你们不安好心。”

    池齐光又白了他一眼,叮嘱道:“赴宴那一天,记得万事小心,香囊不能离身。”

    池嘉世将香囊挂在腰间,拍了拍手,“大哥放心,我晓得。”

    到了正日子那一天,纪思博拿着帖子,递给门房,门房一看,笑容满面的将他迎了进去。

    大长公主府有个锦园,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锦园里还有一个小湖,湖上还有一个湖心亭。

    今日的春日宴,便以湖为线,一边是男宾,一边是女客。

    隔着小湖,纪思博甚至能听到对面传来的莺声笑语。

    纪思博一听到女子娇俏的声音,立时脚步一转,远远的离开了湖边,他也不去主动结识,择了一个人少的地方无聊靠在树干上,闭眼休憩。

    过了一会儿之后,纪思博心神一凛,倏然转身,同时睁开眼,目光凌厉的看着先前树干的左前方。

    待看清楚来人,才渐渐放松紧绷的身子,他盯着池嘉世伸出来的手,没好气的道,“要不是我还记得这里是大长公主府,早就动手了。”

    池嘉世讪讪的笑,“我就是想跟你打个招呼。”

    纪思博冷笑的双手抱胸,“不,你是想偷袭我。”

    池嘉世举起双手,“行行行,我错了,你别脑。”

    纪思博白了他一眼,重新靠在树干上,静静的看着不远处的热闹。

    池嘉世倚在树干,肩膀靠着纪思博的肩膀,压低了声音问道,“你也收到了帖子?”

    纪思博淡淡的应了一声,“嗯。”

    池嘉世目光往下看去,看到纪思博腰间挂着一个与他同样式的香囊,目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痞笑,在纪思博耳畔边叫唤了一声,“思博侄儿。”

    纪思博扭头皱眉看着他,不满的道,“你浑说些什么?”

    池嘉世咧嘴一笑,提了提自己腰间的香囊在纪思博眼前晃了晃,“我这香囊是我大哥给我弄回来的,你那个与我一模一样的,是你姑姑弄回来的吧?”

    纪思博眉头更皱,“你怎么也有?”

    池嘉世仔细打量他一眼,诧异了,“你还不知道?”

    纪思博更不解了,“知道什么?”

    池嘉世抿了抿唇,毕竟事关他大哥和未来大嫂的名声,既然纪思博不知道,那就不能从他嘴里透露出来。

    他转而说道,“我听我大哥说,去求这香囊的时候,遇见了你姑姑。”

    一句话带过,纪思博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在他脸上看不出端倪,这才作罢。

    目光挪回前方正在高谈论阔的青年才俊,纪思博压低声音问道,“你说大长公主给你下帖子就算了,怎么也给我下了帖子?”

    池嘉世脸上挂着漫不经心的表情,“谁知道呢,我们就待在这里,等到宴席开了,就去吃,吃完了就走人。”

    纪思博同样抱着这样的想法,认同的点头。

    可惜这两人偷闲低调的想法没能实现,过了约莫一刻钟之后,聚集了绝大部分男宾的那一块地,突然有个年轻人压了压手,很快他身边的人就不说话了。

    年轻人拔高了声音,远远的传到了纪思博和池嘉世耳边,“听下人说,怀化将军纪将军和壮武将军池将军来了,不知两位将军如今身在何方?我等都仰慕两位少将军的风采,还请出来一见。”

    这番话落,就连湖那边的女客也静了下来。

    纪思博和池嘉世两人对视一眼,池嘉世看着那个年轻人,眯了眯眼,“是大长公主的儿子,骆云峰。”

    两人都没有动作,不动如山的躲在这处角落里,丝毫没有出去的念头。

    骆云峰又喊了一声,见无人应答,嘴角挂着一抹温和的笑,向众人解释道:“看来两位少将军不在此处,我派下人去找一找。”

    纪思博和池嘉世齐齐皱眉,池嘉世率先道:“走吧,我们出去。”

第298章 风采

    如果大长公主府的下人到处寻找他们,他们想避也避不开,与其到时闹得难看,不如现在就出去。

    “咦,是谁在叫我们?”池嘉世一脸疑惑的从角落里走出去。

    霎时间,几乎锦园里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池嘉世和纪思博身上,看到两人一前一后出来,颇有些诧异。

    骆云峰神色温和,笑容和煦,朝两人拱手作揖,“鄙人是骆云峰,见过池公子、见过纪公子。”

    若是按照池嘉世自己的心意行事,他一定会冷嘲的反问,“骆云峰又是哪个?”

    以为谁都认识骆云峰是那个牌面上的人物呢,还不是仗着大长公主的势?

    可惜他也只能将这番冷嘲热讽吞回肚子里,客气的颔首,“原来是骆公子,幸会幸会。”

    纪思博觉得有趣,先前骆云峰称呼他们做纪将军、池将军,等他们真的出来了,又叫他们做纪公子、池公子。

    他知道骆云峰这个人,来之前,姑姑就把大长公主一家的情况告诉他了。

    骆云峰此人曾经下场科举,年十二的时候考中了秀才,当时大长公主府为此摆了三天的宴席,京中对他也颇有赞誉,称他为文星公下凡,结果参加了三次秋闱,屡试不第,先前再多的赞誉,仿佛都成了笑话。

    姑姑评价他:自视甚高、爱面子、心胸狭隘。

    因他是男宾,不是驸马爷招待就是骆云峰招待,姑姑让他如果遇到骆云峰,最好不要当众落他面子。

    纪思博只是转念间,就明白骆云峰为何会对他们改了称呼,他们一个是三品武将,一个是四品武将,可以说是少年得志,骆云峰的年纪比他们大了不少,至今还是秀才,如果称呼他们做将军,在场这些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