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难当家-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收了五天,木头堆着的数目才算是差不多了。这些木料收集起来,白庄头指了十来个平时老实勤快的小丫头,每天在晒谷场这儿照看着把木料晒干。
接下来的活儿就是男人能干的了。沿着山林一圈儿,郭大贵和白庄头叫了几个年轻小伙子丈量,先挖了个样子给大伙儿看看。郭大贵是猎户出身,平时跟农户打交道多,知道说的多,不如做给了大家看看简单明了。这沿着山林,得挖一圈儿深沟,宽五米深四米,年轻力壮的大老爷们儿来挖,这可是实打实的体力活儿,一天三十文钱,还管顿带荤的中饭。
白庄头还指了几个干活麻利的老婆子和小媳妇搭配着就在山林边儿上搭灶烧饭菜,各人自己带碗筷。做饭的老婆子和小媳妇就不给工钱了,管饭。
那些旁边眼巴巴看着的妇孺就差流口水了,一天三十文哪,还管顿中饭,他们大多数平时可是数着米粒儿下锅的,别说最能吃的男劳力了。
不过马上白庄头一发话,他们也不用光艳羡了。这深沟有大老爷们儿前面挖,挖好了,郭大贵就等着木料都晒好了,沿着深沟外围围成一圈儿拦网的。所以,前面挖沟,两边三步一个坑,等着埋木头围栏的。白庄头就让妇孺们挖这些坑,这就不好点数了,也是按人头算,一天一人十文。至于剩下的小孩子们,则被赶到林子里去砍藤蔓,看数量给钱。
等木头桩子都插上了,这围栏就能用藤蔓缠起网来了。而且每隔三五步,深沟靠近山林的那一侧都立着一根木头桩子,每根上面也得系上根粗壮的藤蔓,这能方便人进了林子之后,顺着藤蔓下沟上沟的。
到腊月二十,连接着白蒲庄子这边儿的一熘儿新挖的深沟就都挖好了,木头桩子和藤蔓缠就的围栏也都密密实实的围好了。后面几个山头不属于白蒲庄子,周朦胧已经答应,年后就想办法都买下来,所以暂且没法动工。各家各户,口袋里多多少少也多了不少钱串子了。这下,一家老小,过年也能舍得进城去割上二斤五花肉了,再有好一点儿的,也能给家里孩子们扯点花布做件新褂子蒙在棉袄外边儿穿着过年了。于是这个腊月下旬,白蒲庄子上倒是比往年格外的有过年的气氛。
郭大贵这些天看着人干活儿也看出些门道了。他点了十五六个年轻小伙子,他自己亲自带着,在林子里砍了些木料,用斧头磨砺出一个个锋利的木刺来,这些都是要用到围栏上去的。深沟是为了拦着林子里头的动物不要跑到庄子里了,木刺,则是防着人进林子里偷猎。
郭大贵忙活这些的时候,刘爱民和张登前却是连个人影子都没露面。他们两人带着些干粮和简单行礼,绕着近郊的一些农庄到处走访。上山下田埂,看看有哪些常见的野菜,也到附近的农户里,跟那些靠着墙根儿晒太阳的大爷大娘们问问,她们能在哪里挖些什么野菜的。
这还是周朦胧给他们的点子。野菜种类多,就算白蒲庄子里全种上,那也得看季节,而且白蒲本来地就不怎么样,种也种不了多少。倒是不如庄子里该种也种,附近的庄子里每年到了野菜长起来的时候去收一圈儿。
这挖野菜,挖野蘑菇野木耳什么的,也不是什么技术活儿,老人孩子都能干,还能给家里赚点针头线脑的钱,所以这就是刘爱民和张登前赶着腊月里跑一圈儿的目的。现在冬天,林子里的各种蘑菇已经是采不到了,但是马上翻过年,就是春天,到时候他们就得满处跑来收野菜了。新鲜的多少钱,晒干的多少钱,那都是不一样的。晒干的省了工序,自然是能多赚点儿,家里青壮劳力出去做事,老人们闲着也是闲着,翻翻晒晒也不是难事。
而且不一样的庄子,田地情况也不一样,农户们种的东西也不大一样,有些虽然不是野菜,只要是觉得适合配着做野味的,他们也买些回去让郭汪氏和刘婶儿烧出来尝尝看。
而前胡也瞧中了一家酒楼。楼比较老旧,但是好在上下三楼的铺面大,地段儿只能说是中等偏上,但是账目上却是多年不曾盈利了,甚至偶尔还有到年尾盘账还亏点小本儿的。这些烂账册子,前胡翻翻看看,就能看出许多猫腻出来。不过他却是什么都没说,当着陪着看帐的掌柜的面儿,看完了跟啥也看明白一样,一脸茫然的合上就算了。走的时候还在酒楼门口熘达来熘达去,“唉,这老赚不了钱,可怎么办……”
掌柜苦着脸送前胡走,回头就露出老狐狸般的狞笑来。“哼!若是个好赚钱的铺子,那还不得马上就被小主子给惦记着收回去了。”看起来如此艰难的维持营生,小主子该不敢贸贸然接这烫手山芋才是。
前胡出门却不理会那掌柜哪张脸是真哪张脸是假。他也笑了,倒是笑得格外的灿烂。“这么多烂窟窿,亏得兜这么多年的烂屁股底子。啧啧……”到时候,要么拖到衙门去见真章,要么就滚蛋。真当他白眼瞎么!哼!
刘夫人也在腊月二十的亲自到玉扁胡同给周朦胧报喜,张家说是腊月二十五来下小定。这也算是刘张两家的这桩亲事,从他们俩小时候换了庚帖之后,第一个有意义的小进程了。刘大人不在,所以这小定并未宴请宾客,主要也是刘家亲戚都远在沥州,除了写封信回去报喜,小定不过就是张家带着人来送小定礼罢了。
周朦胧倒很是高兴。当初刘夫人母女初到尚京的样子还在目,而如今,终于都步入正轨了,她是发自内心的为她们高兴。“那小定张家来人,您那里肯定忙的很吧?不若我让紫苏带几个丫头过去给您帮帮。”
刘夫人一听欢喜的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哪里能忙成缺人手了?周朦胧这样,是在帮她做脸面罢了。让张家人瞧瞧,她们母女俩个在尚京有事儿,戚家都派人来帮忙了。
紫苏得了吩咐也是乐意的很。她和青黛留在玉扁胡同的日子屈指可数了。带些丫头出去既是给刘夫人做体面,也是让她们出去见见世面,练练手的。
年礼都送去了各家,也收到了不少的回礼。陆英细细拟了册子,这些都要作为以后再来往的凭据。
而腊月二十七,戚廷岳的上衙最后一天,回来的时候,照壁前停着辆马车,老远一看就知道是侯府的。戚义安却是亲自在帘子外边儿坐着打盹儿等着,人缩在披风里,只露出几天没刮胡子的脸。
腊月的天黑的早,此时天色已经是乌黑一片。
“有事么?”戚廷岳翻身下马,他骑马惯了,但是看着戚义安靠着马车打盹儿,下意识就有些皱眉头,这么个岁数了,还不知道照顾好自己,也不知道等多久了,不冻病才怪。
第388章 过年
“哦……回来了。”戚义安一看到儿子站在身前,倒是一下子精神全来了。“没什么事儿。我就是来等你,三十儿……三十儿你们要么回来吃年饭吧……”不等戚廷岳有所表示,戚义安又紧张的说道,“没旁人,就……就在广玉山房,就你祖母那儿,咱们一道吃饭……段氏不会接她回来的……”
戚廷岳有些不耐烦,“有事以后就进去等我好了,在外头……像什么话,别人还当我连门都不让你进一样……”
“诶……诶……”戚义安有些不好意思的连连点头,“下回我记着,我记着,不让你面上难看。那……那你觉得回去过年怎么样?”
戚廷岳把马缰交给门子牵去,“行啊。”反正,他也想陪陪祖母过年。反正,也没段氏碍人眼了。反正,戚廷峤向来只会在背地里使坏心眼儿,在他面前都比较怂。想着各样说服自己的理由,戚廷岳回头道,“你不饿么?要不一道吃了饭再回去?”
戚义安却是高兴坏了,连儿子别别扭扭的邀请都没听出来,跟个老鼠似的刺溜儿一下钻回马车里,“不了不了!我回去告诉你祖母去,让府里赶紧好好的备年饭去了!”
留下戚廷岳站在照壁前看着深深暮色下消失的马车哭笑不得,心里还有淡淡泛起的苦涩。
山然居里的地龙烧得暖烘烘的。周朦胧正在屋里逗着小欢颜玩,娘儿俩都只穿着单层的衣裳,显得周朦胧的腰身越发的窈窕,而欢颜露出来的双下巴看起来格外好笑。两个多月快三个月的小娃娃,已经不是成天只知道吃和睡了,每天醒过来玩的时候一点点儿的多了起来。
月份小的孩子,是每天都能发现让人欣喜的不同的变化的。小欢颜竖着抱她的话,头已经能颤颤悠悠的直起来了,放着趴在炕上玩,也会用小胳膊撑着抬头左转右转的看着屋里四处看。小欢颜已经是习惯性的上午下午呼呼大睡,而到了傍晚的时候,就睁眼不睡了,能玩玩闹闹一两个时辰。这正是每天一家三口能到一起的时候。别看孩子小,也是知道赶热闹的。
戚廷岳在外间先换下了身上冰冷的衣裳,洗了把脸,进屋先蹲在娘儿俩面前跟小欢颜“哦哦啊啊咿咿呀呀”的说上一会儿自己都听不懂的语言,等身上手上热乎了,才抱着小欢颜玩耍。
戚廷岳一边逗孩子,一边跟周朦胧说起刚刚在宅子外边儿照壁处碰到戚义安的事情。
“……去陪祖母过年?那太好了!”周朦胧体贴的忽略戚义安的存在。反正陪谁也都是陪,多一个少一个也都一样陪着了。“我正想着过年怎么弄呢,想接祖母过来,她老人家定然是不愿意来的,再说天又冷的很,怕折腾病了那可不好。”
见周朦胧兴高采烈的,戚廷岳不由得松了口气。毕竟周朦胧生产的时候,可就是为侯府那边连累得早产的。
“呵呵,没事儿。”周朦胧环住戚廷岳劲瘦的腰,头埋进他怀里,和小欢颜窝在一块儿,“左右大姑奶奶已经出嫁了,没人敢给我脸色看了。”她没提的还有段氏,戚义安既然已经说是不会接回来,那自然是不会出现了的。
“我看谁敢。”戚廷岳故意板起脸做凶恶样。可是周朦胧被逗笑了,怀里的小欢颜却是“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吓得两人慌忙分开手忙脚乱的哄她。
“呀,这还真流眼泪了。”戚廷岳心疼不已,他记得之前小欢颜哭,是只会闭着眼睛张大嘴巴哇哇大叫,现在已经有一点点泪水顺着眼角流了。
“早就会了。”周朦胧瞪了他一眼,抱着小欢颜在怀里轻轻拍着,“不哭不哭哦,爹爹坏,坏爹爹,臭爹爹……”戚廷岳下衙回家是小欢颜最开心的时候,多了个人抱她逗她玩,基本都是不哭的,所以现在会流泪了他也没发觉。
戚廷岳挠挠头,眼神有些幽怨,这样跟他女儿说他这做爹的,也太狠了吧……
哄了好一会儿,小欢颜不哭了,但还是瘪着小嘴儿抽抽搭搭的,周朦胧没办法的叫了赵妈妈抱去喂奶哄哄。满月的时候十斤多一点儿,她就觉得抱着胳膊酸抱不动,现在两个多月,都十三斤多了,没想到还是一样,抱着哄哄就觉得吃不消。也不知道她到底是长进了还是没长进。
赵妈妈去给小欢颜喂奶。小茴已经把外间的饭桌上的饭菜都摆置好了,两人正好去吃饭。吃饭的时候,戚廷岳就说起了小侯爷的事情。他这几天去堵了小侯爷好几回,好不容易昨天才把人堵着。小侯爷也是知道这时候找上门来的,那都是劝他和柳双分开的,所以几乎是谁也不见,若不是是戚廷岳找他,他照样是不见的。
“……小侯爷怎么说?”周朦胧问道,不过并不抱太多希望,都躲着不见人,这抵触心是有多强烈。
果然,戚廷岳摇摇头,“这种事,得他自己想通,自己愿意才是。旁人说再多也是没用。而且,越是反对,反而越把两个人逼得更亲密无间。”也是,外界都在反对,反而两个身份不相当的人,会觉得他们好似在一致对抗外敌,反而更觉得互相依靠不离不弃了。
“那……春饼铺子还在开吗?”周朦胧问道,语气里带着不屑,都把小侯爷迷到这个地步,那铺子估计关了吧。毕竟有了小侯爷撑腰,要什么没有啊,金山银山都不为过,别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了,就是一个庄子的亲戚,也都养得起啊。
“开啊。”戚廷岳挑挑眉,“我就在那春饼铺子里逮到小侯爷的……啧啧,真是没想到,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还在后灶房帮人揉面呢……”
周朦胧一口汤险些呛进气管里,小侯爷揉面?艾玛,福雅殿下这是不知道啊,若是知道了得多心疼啊。
小侯爷正在揉面,见戚廷岳闯进去,脸上还有些不好意思,不过硬着脖子死活不随戚廷岳出去说话。反倒是那柳双,端了两杯粗茶笑吟吟进来,“这位爷,你们就在这儿说吧。我知道我配不上他,你们说你们的,放心,我到外头守铺子去我不会偷听的。您若是能让他随您走,那也是好的,我保证不会拖着他不放的。”她走的时候看着小侯爷的眼睛,却是一点点的凄楚可怜都没有,还是那样笑吟吟的,低着头拿了托盘就走了。倒是让戚廷岳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人家一个女子,倒是比他们爷们儿坦荡多了。
“看吧。我说了吧,不是她黏着我不放,是我自己心甘情愿的。”小侯爷搓着手上沾着的面粉屑子,掉在地上一片白。“她是个好姑娘,不是为了钱……”他迫不及待的要给柳双正名,因为,实在是每个凑到他面前的人,在他看来都在诋毁柳双的勤劳和单纯,都在质疑他们纯朴的感情。
戚廷岳对着这样唠唠叨叨说个没完的小侯爷也是非常无语。不过他说的对,起码看起来,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不过,更像是魔症了。
“那你说服他了?还是他说服了你?”周朦胧打趣道,在她看来,戚廷岳可不是个擅于言辞的人。
摸摸鼻子,戚廷岳有些讪讪的,“都没有。”顿了又顿,“不过,我让他不管怎样,过年还是回去陪殿下一起过年去,有什么话,当面心平气和好好说说……唉,也只能如此了。”
周朦胧讶然,“难不成他还没打算回去陪殿下过年?”
戚廷岳嘴唇往旁边一撇,“没,好似是打算跟着柳双姐弟三个过年。”他立即看到周朦胧脸上对那柳双深深的厌恶,不由得加一句道,“倒是那柳双,走的时候还请我帮忙劝小侯爷回去大公主府过年去呢……”
周朦胧脸上的厌恶更深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若不是柳双从头到尾如此作态,小侯爷奈何会斩钉截铁的说她是个单纯无害的女子。可她真若是如此单纯无害……能和小侯爷碰到一起并产生深厚感情……周朦胧摇头,她不信有如此多的巧合。
一点都不信。
“也只能这样了。”周朦胧深觉无奈。她的一百天的月子还剩三分之一,目前也就允许她在宅子里走动走动,并且只要出了没地龙的屋子,那恨不得把大棉被都给她裹上。不然,她倒是想去看望看望福雅殿下的。年轻人遇到什么沟沟坎坎,那都不是苦。老年人心里苦,那才是真苦。
“等开春了,我能出门了,我去看看殿下去。”周朦胧叹息一声说道,又自我安慰道,“不过,或许那时候小侯爷想明白了。”
“但愿吧。”戚廷岳也颇为头痛。这规劝人的事,还真是有些力不从心。
第二天,青舸就过来传话,当然,首先是红着脸给周朦胧磕头,谢她给添的陪嫁。
戚义安回去,第一时间告诉严氏这个好消息,严氏也开心的很。但是严氏比戚义安思虑的周全的多,把通常是晚上吃的年夜饭,决定放在中午吃。“他们那是新宅子,还是过头一个年的,这新宅子过年空着可不好……中午在我们这儿吃年饭,晚上他们还是能自己吃过年饭最好的了。添锅立灶是大事,不能马虎……”
戚义安有些讪讪的,“那……那也是,兰姐儿还小,晚上若吃了年饭再回去,路上也该冻着了……”是啊,就算是吃年夜饭,也不能留下守岁的,终究还是要回那边去。
大人还好说,小孩子家换个地方歇一夜,那才麻烦,尿布包被奶妈什么的带一堆不说,还怕小孩子换了地方不适应,会吃不好睡不好,严重的还会生病。而老人家也不兴让小月龄的孩子晚上出门的,说会受到惊吓。常常那些出门受了惊吓的孩子,家里老人就会拿根竹竿去白日里走过的路,一路喊孩子的名字,一路撒茶叶米,叫做叫黑。说是这样能把孩子吓跑的魂魄给叫回来。或者是在床底下反扑着一碗茶叶米,挨着床边儿叫黑,第二天把那茶叶米的碗正过来,哪边倾泻下去,那就是在哪一方受的惊吓。
青舸来,就是说这个事儿,让他们一家三口,三十儿中午过去吃年饭,晚上回来这边,该怎么弄还怎么弄。
天气冷,青舸进屋里来好一会儿手才由青转白,周朦胧就留她坐着多说会话暖和暖和。就问起了严氏那边过年的准备。
“……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往年年夜饭是……是夫人打理,不过把菜单子什么的给太夫人看看去。今年侯爷自己管起来,也是让太夫人定夺一下的。”青舸笑得有些尴尬,侯爷自己管起来,需要太夫人指点的那就多了,太夫人倒是比往年忙的多了。
“主要就是数数压岁钱吧。”青舸说笑道,“今年太夫人可是给咱们小小姐准备了个大压岁包,等着小小姐去磕头的呢。”
今年家里少了两个人,段氏和戚廷岚,但是多了个小小人儿回去,严氏心里还是安慰多了。
“呵呵,那太夫人白日里不用老打瞌睡了。”周朦胧也笑,“大姑奶奶那儿,可送年礼回来了?”
“送了。”青舸点点头,不过神色就笑不起来了,“送了半扇猪,半扇牛,四扇羊,布料茶叶什么的也有……总的差不多二百两银子的吧……”
二百两……周朦胧脸上一滞。就玉扁胡同这边往外送礼,有包妈妈在,走的自然是尚京的例子,送到广玉山房的,就是按八百两送的,而一些平时见面都不认识的人家,不过走些面子情的,也是按三百两送的。戚廷岚这往娘家送的,却是连送给别人过面子情都不如。
这事儿就说不到戚廷岚头上去了,她婆婆身体都好,她这新妇嫁过去并没掌管昱亲王府的中馈,所以这么薄的礼钱,就是昱亲王妃做的主了。看来,这门亲事,是彻底连脸面都不要了。跟结仇也差不多了。
第389 嫁还是不嫁
戚廷岚这婆家给娘家送的年礼这么难看,周朦胧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说同情,有些假惺惺,谁让戚廷岚自作自受在前呢。风凉话,她也不屑。只得轻咳几声转个话题,“王姨娘现在怎么样了?身体可好些了?”
青舸也松了口气,这大姑奶奶也不止是让她们的话题尴尬了,简直就是整个南山侯府头顶的乌云。“王姨娘好多了。后来太夫人也请了李大夫来给她看看。孩子肯定是没了……”不过,这个却是一直被众人下意识的忽略了,南山侯府,戚义安,太夫人,都是不需要这个孩子的,更别提戚廷峤兄弟俩了,自是不愿意再多个不亲不疏的手足来跟他们分本就不厚的家产的。
“那就好。好在她还年轻。”周朦胧觉得这还算是个让人欣慰的消息。王姨娘二十出头,好在是年轻,不然,没命也是可能的。而哪家的小妾病的没命了,也不过是桩小事,就是有些不大吉利罢了。
青舸神色一暗,“嗯,还好王姨娘还年轻……算是挺过来了。李大夫说,以后怕是不能生了。”说完她又有些讪讪的一笑,能不能生,其实并不重要。或许对王姨娘自己来说,也不重要,反正不如戚义安的宠爱重要。
而戚义安,却是突然对她就淡薄了。知道了李大夫的诊断,也不过就说了句,“要用什么药记在侯府名下就是,该熬药吃就熬药吃吧。”并没说何时去看看她,而且一直就没去荆桐院,反而真在广玉山房的厢房里住下了。
还是素荷,趁着过年时给几房姨娘送过年做衣裳的新料子,一人几样新首饰,顺道儿去看了看王姨娘。说来,素荷倒是这侯府里,跟王姨娘算得上是比较熟悉的人了。
周朦胧出了头一个月的月子,人是越发精神红润了,而王姨娘,小产不过是坐个小月子,却到如今,还在床上躺着。天冷,她的厢房不过是荆桐院临时安置给她的,并且是段氏胡乱一指指给她的,所以连地龙都没有。王姨娘卧在床上,得不停的让丫头换汤婆子,才能维持被窝里的只能算是温热的热度。
素荷把鲜亮的料子往她床边儿放下,又开了巴掌大的长匣子,给她看看太夫人赏的两支金钗。王姨娘对素荷温温一笑,感激的道,“谢谢你来看我。”而对床边儿摊开的东西,却不过是淡淡扫了一眼。
王姨娘不过是个被耽误了婚假年龄的女子,脑子不蠢。不然当时进门儿的时候,她就不会一直只是默默在戚义安身边陪伴着,而没半点儿添油加醋挑拨离间了。有好日子的时候,她不曾孟浪。如今莫名跌入低谷,她倒是也没有钻牛角尖儿想不开。
“好好养着。”素荷在床边儿坐下,竟是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往常她每次来,说的最多的就是侯爷怎么样,夫人怎么样。如今夫人送去了庙里吃斋念佛,连过年都不接回来了,侯爷遁入太夫人的广玉山房,在一个府里也见不着面。素荷和王姨娘相对,竟是无话可说了。
素荷干巴巴的问了问服侍的丫头婆子,大夫开的汤药可有好好熬,平时饭菜送来可都还及时,然后走的时候看看清冷的屋子,对王姨娘说道,“回头我跟太夫人说说,给你这儿送点碳过来。你身子不好,太冷了怕是受不住。”
王姨娘点点头,含笑送她走,一转身再躺进被窝,却是热泪盈眶。
因为太夫人她进了侯府,过了半年衣食无缺的好日子。
如今她的日子,也真正是“衣食无缺”了,还是要仰仗太夫人。跟男人没任何关系。
素荷走了,隔壁的白姨娘才偷偷把她的碳炉子拎到王姨娘的屋子里。白姨娘和琴姨娘在侯府住的年数多,一年四季有些什么用度都是有章法的,而王姨娘在侯府却只过了夏秋两季,这冬天到了,没有段氏和侯爷发话,世子却是个只管账上要钱遇到用钱只会让他们节省的主子,管事的人也不敢随意增加什么用项,所以这碳,白姨娘有,而王姨娘没有。
往日王姨娘这的小日子蜜里调油的时候,白姨娘只觉得天下没有比她们娘儿俩更凄苦的了。如今,她倒是同情起王姨娘来,所以这几日冷,就让丫头把她的碳炉子拎到王姨娘屋里,两人在一个屋子里做伴儿,共烧一个炉子。
白姨娘这才忽然觉得,她的日子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好在,她的用度有定法,只要她不惹事,一年四季不会饿着也不会冷着,病了也有人管。而且,她还有个女儿。她还有王姨娘没有的碳炉子。
“唉。”周朦胧悠悠叹气。大多数女人的命运,都好似是握在男人的手里。这些看不清的人都在嘴里或者是在心里怨天尤人。若是当初王姨娘不进侯府,也不会有今天的日子。她自己迈进来的腿,她就要有能吞下苦水的嘴。
“二小姐,明年是不是该出门了?潘家可有来送日子?”这没成亲,一年里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男方都会到女方家里送礼的。过完年戚廷岍就及笄了,当时潘家急不可赖的要这门亲,小定大定都匆匆忙忙,若是图省事省钱,必然会趁过年来送年礼的时候顺便送上吉日让女方选择。不然单独来送吉日,又得另外备一份礼。
青舸古怪的看了周朦胧一眼,“大奶奶你猜的真准。潘家送给二小姐的年礼来的最迟,昨天才送来,也送了三个日子让选,最早的五月初二,最迟的八月十八。”
“那太夫人选的哪个?八月十八?”换个话题,周朦胧心里一松,打趣的又猜到。戚廷岚嫁得不好,侯府如今冷清,太夫人该不会让廷岍早早出嫁才是,所以应该会选最迟的日子。她十拿九稳。
青舸忽而笑了,“这回大奶奶倒是猜错了。”
“错了?”周朦胧大吃一惊,不会吧,偌大一个侯府,难道还多了戚廷岍一口饭吃不成。
“大奶奶猜错了。太夫人三个日子都没选。”青舸调皮的眨眨眼,“太夫人说,二小姐年纪还小,侯府的姑娘不想嫁的这样早,想再留留。”
周朦胧脸上凝滞了,她想潘家估计心里更加凝滞。当初想拉个侯府姑娘做媳妇就拉,想小定大定随便办就随便办,这下好了,临到头送的吉日女方却是一个都不选。前头你爱怠慢就怠慢,如今人我要留就留。主要是严氏留人的话也说的过去,一般家里疼爱女儿的,都会多留几年。
邹家不就是,邹婉露的亲事自小就定好了,满尚京却是早就知道邹大人放了话,要把邹三小姐留到十八再出嫁的。
所以严氏要留戚廷岍一年,潘家心里再气,也是说不过去什么怪话的。爱女之心,你没有,我有!
“好吧。太夫人威武。”周朦胧调皮的吐吐舌头。没想到今年侯府接连不顺,反倒激起了太夫人的硬气了。
不过也是,戚廷岍的嫁妆早就备好了。以当初段氏对潘家的谄媚态度,该是早就说出去了,又不是戚家不想嫁女儿过去。
“那廷嵘那边是……?”上回还是小欢颜满月的时候,太夫人说了一嘴陈举子的事情,后来就没听说过下文了。
“哦,三小姐啊。”青舸脸上笑开了,“三小姐是个有福气的。那陈举人,太夫人请我娘去打听了,我娘说,就是家底薄了些,家世上也太平凡了些,旁的,倒都是好的。好在这两样亏欠些的,琴姨娘和三小姐自己都是看得开的,说只要人品好,哪怕日后就止步在举人了,也是愿意的。陈举人那边已经差人通气了,听说陈举人是喜不自胜,说是待过完年,开春,就来合八字换庚帖了。”
周朦胧一听,总算有个让人开心的好消息。“那太好了,那正好趁这几年陈举人在京苦读,太夫人也能多留廷嵘几年了。”
青舸咯咯笑起来,“大奶奶您又失算了。太夫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