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难当家-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朦胧挑了下眉头,“方子倒是推荐过去了,不过倒是一点儿都不妙。”她的确是费了不少心思,不过,却真是算不得妙。
“尽心即可,你也别太放在心上。”齐氏不知其中缘由,还真心宽慰道。
“嗯。”周朦胧古怪的笑了一下,索性换个话题,“殿下召你去说了什么?可是有瞧中的了?”
齐氏眉梢带笑的连连点头,“你猜猜殿下瞧中谁了。”
“还真定下来了呀!”周朦胧非常惊讶,福雅那时说起来可是各种纠结,怎么突然说定就定下了,难道小侯爷那边已经统一好意见了?“还是不要叫我猜了,那日见过的那几位小姐,我都没去记谁是谁,过去这么些日子,更是连长什么样都忘记了,我往哪里猜去。”
齐氏嗔怪的瞥了周朦胧一眼,那意思是说你好无趣。噘着嘴道,“猜都不猜,你怎么知道不是你认得的呢?”
“嗯?”周朦胧眨了下眼睛。
齐氏卖了个关子的清清嗓子,“琳癸乡君,你可是认得?”
“啊?琳癸乡君?”周朦胧惊讶的张大嘴巴,“不会吧?怎么会是她呢?”
即便上次又在大公主府见到琳癸乡君,周朦胧也没觉得这位二进宫的乡君能比别人多几分机会的。
中间柳双的事情就耽误了前后快一年的时间,头一回跟琳癸乡君一起备选的女子,要么各自找到了归宿,譬如郑二小姐和侯舒岫,要么是知难而退不会再往这件事情上凑,以免自取其辱。
再来一次,只不过是因为这一年过去,琳癸乡君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婆家,还在寻寻觅觅等人采摘。礼部给大公主府备候选名单,自然是两次都是条件差不多的姑娘家,琳癸乡君在这范围内,自然是尴尬的又被圈进去了。
“呵呵,你也觉得奇怪吧?”齐氏掩了嘴笑,“我也奇怪呢。琳癸乡君面相虽然挺亲和讨喜的,不过到底是一点儿根基都没有,真不知道怎么把其他人给比下去的。不过,似乎是小侯爷自己选的。”
“啊?……”周朦胧更为惊讶的拖长了声音。小侯爷不是还失落疯狂的跑去柳双乡下老家么,怎么一回头就转变的这么快,都有兴致自己来挑人了。
“我猜的。”齐氏挤挤眼,“戚大爷最近可是忙的很,小侯爷心情不好喝闷酒来找过好几次秀才的。有一次我碰上了,正巧都喝的差不多了,小侯爷醉醺醺的问我,都嚷嚷叫他选个媳妇,他都不知道怎么选,选什么样的好……”
那当然了,周朦胧抿了下唇。他之前觉得千好万好的姑娘,别说白头了,一年都没走到头。
“我当小侯爷心里苦闷呢,就劝他,我说,家和万事兴,不光得你喜欢,还得能让你这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孝顺乖巧,能讨得殿下喜欢,性子好,不要动不动就后院儿鸡飞狗跳……”齐氏拿手比划了一下,“反正吧,我就瞎说了一堆,我都没指望他能听进去。结果隔了几天殿下召我去,就说小侯爷自己找殿下说的,小侯爷选的就是这位琳癸乡君!”
周朦胧难以置信的眨巴眨巴眼,她怎么有种她错过了许多好戏的感觉。
怪不得齐氏说不知道琳癸乡君怎么把其他姑娘家给比下去了,要权势没权势,要家世没家世,琳癸乡君就只有一个空空的名头而已。也正是因为这个名头,她才被险险的套在福雅画的小圈子里。
可是转念一想,福雅和小侯爷,却是权势家世都不缺,并不需要女方家里在这两方面给予什么助力,而是只要能匹配得当就行了。这样想也算是说得过去了。
第569章 交好
难得小侯爷自己跳出来做主,只是不知道这一次的结果会如何了。
“那……殿下也同意了?”周朦胧轻啜了一口茶水,刚刚光顾着惊讶去了,才发现嘴巴都说干了。
“算是吧。”齐氏耸耸肩,“没瞧中的时候,殿下是恨不得小侯爷自己跳出来一锤定音。这小侯爷倒是敲锤子了吧,殿下又想再打听齐全些,还是怕不是小侯爷的良人。”
“那当然了。”周朦胧白了齐氏一眼,“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我看到锦哥儿娶媳妇儿了,你还能按捺的住不去打听打听的?”
齐氏呵呵一笑,却是下一秒就皱起了眉头,“要能那么快就好了,就这才几岁啊,就够我心烦的了。”
“怎么?锦哥儿在学堂里好点没有?”周朦胧关切的问道。孩子不好,做母亲的心里也难安好。
“唉,不去说了,说着更是心烦。”齐氏没回答,只是叹气摇头。
“您也别多想,小孩子嘛,都有那么个叛逆执拗的时候,不都说七岁八岁狗也嫌么,锦哥儿这还没到呢。你啊,还是多保重自己的身子,或许过些时候,锦哥儿自己就缓过劲儿来了。”周朦胧宽慰道。
“但愿吧。”齐氏勉强一笑。
齐氏向来是最善于计算轻重缓急利害关系的。周朦胧说的道理,她未必不清楚。只是虽然知道锦哥儿的情况急不得,她自己的身子也不容得她着急上火,但到底是自己当命根子一样心疼的孩子,这心里就难免不舒畅的了。
因知道齐氏向来忙,现在又正是体力不济的时候,所以周朦胧坐着说的话够多的了,并没留下吃饭就走了。走的时候特意看了看游秀才作画的园子的方向,只见那边人头攒动,虽说看不真切,那些衣着灰朴的丫头婆子就不说了,那些个红的蓝的粉的黄的,各色亮眼的婀娜身姿,还是跟她来的时候一样活泼张扬。
隔了两天,周朦胧就带了一筐白蒲庄子上送来的新鲜莲子,去拜见福雅。
在齐氏那里得知了福雅对她维护,周朦胧心里暗暗感激。这知道福雅的心头大事即将落定,不去关切一下也说不过去。
“……倒是鲜嫩的很,殿下爱吃百合莲子粥,倒是正巧了。”金嬷嬷领了她进去,不忘在福雅耳边轻声夸赞一下刚刚送去厨房的那筐莲子。
福雅眯着眼笑,许是心无挂碍,眉头舒展不少。“还是朦胧丫头念着我啊,那就让厨房记着明天早晨就煮了给我吃。”
“殿下爱吃就好。”周朦胧笑吟吟的道。
福雅突然想起来,又偏头吩咐金嬷嬷,“分出半筐来,给英娘送去。”
金嬷嬷应声而去。
福雅才对周朦胧解释道,“英娘是那琳癸乡君的闺名,你是见过两回的,可还记得?姓陈,叫陈英。”
“记得记得。”周朦胧微微点头,只是如果不是福雅提起,她倒是真忘了琳癸乡君的本名的。福雅都直接唤最亲近的乳名了,傻子也听得懂,就是不记得也要说记得啊。“琳癸乡君是个爱笑的,看着就愿意让人亲近的样子。不知道性子如何?”
这一问,福雅就知道周朦胧明白了她的心意,当即心头就更舒服了。“呵呵,让人多方面打听过了,性子不错,主要是孝顺,懂事儿。”
“那朦胧要恭喜殿下得偿所愿了。怕是不久就能喝侯爷的喜酒了吧。”周朦胧见福雅心情好,不免言语更活泼些。
“哈哈,这还言之过早。还没请冰人上门去说和呢。不过也快了,就是最近了。”福雅真是心情极好,不然以她素日的严谨,没有板上钉钉,这样的姻缘大事是不会这样随随便便说出口的。
“英娘自小家里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倒是能吃苦,身子骨儿也结实康健的很。听说平日在她外祖母身边也极是孝顺的……”福雅这是还把当日周朦胧宽慰她的话记着呢,“最重要的,还是瑜哥儿自己说英娘好的。唉,他自己瞧得上眼,总好过我不知他喜好硬塞一个来的强,你说是不是。”
“是,是,您说的正是。”周朦胧由衷的肯定道。“侯爷这边,哪里缺岳家抬他的富贵权势呢,就是旁的任何一家小姐,也只有您老涨人家水势的份儿,这些倒是不重要了。倒是这性子好不好,身子骨儿好不好,是旁人比不来的了。”
周朦胧不愧是常年跟那些油头滑脑的生意人打交道的,把福雅心里有些膈应的地方提出来,也说得福雅心里舒舒服服的。本来福雅虽则定了琳癸,还觉得难免会有外人说道琳癸娘家日暮西山,心里多少是有些不自在的。
“呵呵,倒是你这丫头知道我。”福雅眯眯笑,心里熨帖的不得了。
“这话殿下往后可不能说了。”周朦胧假意嗔怒,“您啊,马上有自己的外孙媳妇了,马上就要看不上朦胧喽!”
“啊哈哈……”这样开怀大笑,福雅真是难得的很,她用食指指着周朦胧,“怪不得你家太婆婆那么喜欢你,这张小嘴还真是不饶人,不喜欢你还得让你惦记上了!”
周朦胧不在意的露着牙齿跟着笑,转口道,“我和齐姐姐能再多个姐妹走动,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了。”
“哎,可就是这么个理。”福雅竖起大拇指,“瑜哥儿也好,英娘也好,都是孤苦的很,你们个个都是好的,这往后啊,要代代跟亲兄弟亲妯娌一样才好。”
周朦胧自然是与有荣焉的笑着应声。孤也就罢,苦就未必是了,只是这是老人疼隔辈的孩子,多少怜惜的很。不过想来,戚廷岳几个自打小就在一起玩闹,这么多年都这样要好,背后肯定少不了福雅殿下的默许和引导了。不然就冲南山侯府近年每况愈下的样子,怕是那势力的家族,都会心存芥蒂了。
想到为数不多的几次和琳癸乡君碰面,周朦胧心里倒是真的欢喜起来了。她对琳癸乡君的印象还是挺好的。以前倒是还心里怜惜过她在尚京只有个外祖母,无依无靠怕是婚事没有好着落,如今看来,倒是后福晚来了。
第570章 问询
到六月末的时候,戚廷岳也没有回来。只让人连续送了信回来,报平安,行踪并未说明。周朦胧心里隐隐不安,但是见每次信上的只言片语,除了对她们的关心和宽慰,丝毫没有涉及行踪和归期,连送信来的人,每次面孔都不一样,只带着戚廷岳的信物,自然也是问不出去向的了。
周朦胧只得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就给戚廷岳写写信,她身边细小的琐事,也都像是夫妻俩闲聊一样写在纸上。因为说不定哪天会有送信的人上门来,写好的存着,等人来了让带回去就是。
戚廷岳怕她在家担心,她自然也是怕戚廷岳在外心里不安。跟他说说这些家里温馨细碎的东西,也能让戚廷岳知道她和孩子在家好好的,跟平常一样,比寥寥几句“我们很好,请勿担心”就要细腻的多了。
燥热的天气里,眼看着七月就要来了,而周朦胧算着,若是秋收以后戚廷岳照预计的离开尚京,也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了,他却还没回来。她心里有些焦急,究竟要不要跟严氏先透透风,不然等戚廷岳回来再说,却也正是要走的时候,严氏心里怕是会不舍难受。
可是说要怎么说呢。周朦胧觉得千难万难都没有开这个口难。因为她心里都不忍心跟严氏张这个嘴的。
七月初,周朦胧还没打定主意,严氏倒是自己先开口了。“岳哥儿是不是不在忙衙门的事?他在做些什么你知道吗?都这么久没着家,可还安好?”
周朦胧险些见泪。她不是那柔弱好哭的性子,只是心里一直揣着这件事,冷不丁被严氏沧桑的声音戳中,一时心里就有些软了下来。
不过她却是不敢哭的。若真掉泪,没事儿也要被严氏误会是出事了,老人家怕是要吃不好睡不好了。
“安好。有时常让人送信回来的。只是我没带在身上,下次带来了给您念念。”周朦胧忍着鼻腔里的酸意,笑得温婉,“的确不是衙门里的事情,不过廷岳可能觉得说不定有变数,想等定夺了再告诉你。”
严氏皱了皱眉头,她不是那愚昧妇人,不是随便几句就糊弄得过去的。好端端的衙门里的事不做,这样个把月不着家的在外忙碌,稳稳当当的路子不要,那走的肯定就是险路子了。只是如今朝廷兴荣多年,外无战事,她就怕大孙子会被卷进偏路子里去了。不过再想想,无论岳哥儿还是朦胧丫头,都不是那脑子进水的,也不是那贪慕权贵的,应当不会铤而走险。
“你们俩都是明白人,比峤哥儿要知道轻重。想必做什么也都是想好了的,唉,我年纪大了,也不过问,只是在外头,自身安全是第一要义。”严氏想心里放开明些,但仍然是免不了担忧,“跟你有通信就好,若是回信,记得叮嘱一声,多注意身子。功名利禄没了可以重头再来,只有身子骨儿是最需要保重的。”
“嗯嗯。祖母说的对。朦胧记下了,回头写信一定说他。”这样的话周朦胧没少说,只是在严氏面前,这样保证一下,老人家也能放心些。
“若是当初我能防备着些,这爵位给岳哥儿留着,他大抵也不用这样撇下你们娘儿俩到处奔波了。”严氏的脸上仍然是提不起太大的兴致,这喟叹,听得人心里隐隐担心。老人家就活个精气神,若是那心间一口气给跨了,身子骨就要走下坡路了。
“祖母怎么又提这话了?!”周朦胧强作笑脸逗严氏,“我都不嫌弃廷岳,您倒老嫌弃他来了!这样有什么不好,家业都是自己双手打拼得来,以后咱们兰姐儿长大了,说起她爹来,不知道会骄傲成什么样儿了!”
“就是过得几年兰姐儿再有了弟弟或者妹妹,能学了他们爹爹这样吃得苦,做得事,立得住,那岂不是更好么?”这话似是说着说着,跟说给自己听一样,周朦胧心里那些酸涩也渐渐淡去了。若不是为了开导严氏,周朦胧还不好意思说给兰姐儿添弟弟妹妹的话,耳根有些发红。
“呵呵,是是是。你说的对。”严氏抹一下眼角的泪花。做儿女的骄傲,榜样,没有比这更好的对一个父亲的夸赞了。她这人老了,倒是心性不如年轻人们想得远放得开了。
“对了,”严氏打起精神来,就想起另一桩事来跟周朦胧说,“前几日听说福雅殿下,请了信义侯夫人做冰人,给小侯爷说媒去了。听说选的是琳癸乡君,这事你听说没?”
周朦胧也笑吟吟起来,还是说这些喜庆事要叫人心里好受些,“听说了。还是听殿下亲自给我说的呢。殿下对乡君很是满意呢,我送去一筐新鲜莲子,金嬷嬷说殿下最爱吃百合莲子粥了,殿下还特意吩咐金嬷嬷分了半筐给乡君送去呢。”
“哦?那还真是真的了!”严氏也颇为讶异,喜爱一个人,并不是说送的礼物多么值钱,而是拿自己最喜爱的觉得最好的,去分给别人,这才是衡量喜爱一个人的程度。
比如之前福雅对柳双,整个清韵阁的各式各样家具摆件儿用物,全都是新置办起来的,富丽堂皇,却抵不上一筐新鲜莲子来得让福雅可心。
“那位乡君我倒是不记得长什么样儿了,年年见的年轻的小姐多,一茬接一茬的,见的多了都记不住了……倒真是个运好的,听说在家里处境并不是很好,这倒是一下子尊荣全有了……她娘家,也算是有了支救命的浮木了……”严氏感叹道。
陈英做了康安侯夫人,当朝大公主的外孙媳妇,陈英就是手指缝儿里随便**儿,就够娘家人富贵起来的。
严氏突然转头慎重的看着周朦胧,“听说你送了个孩子去邹家的学堂上学?你说若是送屿哥儿去,是不是有些晚了?”
既然提出来征询周朦胧的意见,那就不只是简单一个晚还是不晚的问题了。若是周朦胧应下,去邹家说项的话,周朦胧就该乖觉的接下来。
第571章 升迁
周朦胧仔细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晚的确是有些晚了。我送去的那个孩子,比小叔要小几岁,其实送去也已经有些晚了,不过没办法,那孩子先头家里境况不好,启蒙就迟,底子薄。”
顿了一下,周朦胧又转了话头,“不过,虽说是晚了些,我看倒是送得。”
“哦?你觉得能送得?”严氏黯淡的眼里又亮了起来。
“嗯。送得。”周朦胧答得非常认真,“我送去的那孩子底子不好,他去了学堂这两年用功得很,肯吃苦,倒是没听说跟不上的。小叔虽说年纪更大一些,但是小叔也是自小念书的,自身底子就好多了。”
“再说,小叔去邹家学堂念书,又不是跟旁人一样为了考功名去的。年纪大一些也无妨。”这点周朦胧单独提出来,戚廷屿爵位在身,士族子弟有爵位的话,读书什么的,只是熏陶性情培养品格的,跟寒门士子自然是不一样了。
“而且,我觉得邹家学堂挺好的,小叔去的话非常好。邹家学堂里,听说先生都管教的极为严格,小叔去,就是不为了考取功名,去体验体验学子们苦读的生活也是不错的,再说,小叔现在年少,正是好奇心重,最容易走错路子的时候,有那样的环境,小叔多受些先生的熏陶,多接触接触一心读书的伙伴,也好知道功名不易。”
周朦胧也不单单是迎合严氏,分析起来有理有据。严氏说起陈英,就想起侯府的困境跟陈英娘家也不过是五十八和百步的距离,操心起戚廷屿也是情有可原,总比她成天担忧戚廷岳的好。
“是么?我也觉得好。峤哥儿的前车之鉴还在,就怕屿哥儿学他哥哥那样……”严氏有些激动,有些兴奋。
邹家学堂的严谨之风,严氏早有耳闻。只是若是在以往,她并没放在心上。士族就是士族,跟那些千军万马里挣脱出来的仕林之人就是不一样的。就算侯府近年来每况愈下,严氏心里还是觉得只是命道不济,没有出落能顶门立户兴家立业的子弟来。
可是戚廷峤这个蛀虫在侯府这已经松散的庞然大物里一阵翻腾,严氏的警觉心就被激发出来了。开始未雨绸缪了。南山侯府风雨飘摇,是经不得一个两个的戚廷峤的。
士族有士族的底气,能等得起族人里下一代或者下下代出来一个能挑起大梁的。但是严氏也怕戚廷屿的脊梁骨若是也长歪了,那就撑不到那时候了。
“回头我去跟邹家三小姐说说去。应当是没问题。”周朦胧应下。此时她为戚廷屿去求一个学堂里的位子,跟那时给郭强求一个就不一样了。
戚廷屿自身跟郭强不一样,戚廷屿爵位在身,邹家算是结一份善缘,那也是看得到回报的。
此时的周朦胧跟当时也是不一样了。南山侯府不成气候,戚廷屿在尚京还没有显山露水,但是就凭周朦胧能得到禄王府,大公主府还有榆树胡同张家的礼遇,邹家也要重新掂量几分了。
“那好,那就拜托你了。屿哥儿那儿我跟他说去,这孩子别的不说,听话还是肯听的,没峤哥儿那么不成样子。”严氏心情立马好多了。
“祖母哪里的话,我出门,人家还不都是看着侯府和您的面子给我几分体面的,哪里说得上拜托啊,不过是跑个腿儿罢了。”漂亮话周朦胧自然是信手拈来,逗得严氏更加是眉开眼笑了。
想到有邹家的先生帮忙看着管着,戚廷屿不求去考功名,但是也好歹不怕被那些不学好的人给勾了去,严氏心情就越发高兴了。还趁着兴头闲聊起戚廷屿的终身大事起来。“……这事儿我可要好好参详,绝不能那么早给定下来。那攀不上的门户我倒是不稀罕,可绝不能弄来个心术不正的……”
周朦胧捂了嘴笑,“小叔知道该乐坏了。祖母这又是张罗他进学又是操心他找媳妇的。”
严氏讪讪一笑,“我不操心能成吗?到时候家宅不宁还不是要我操心的?!也是命啊,前几年我光为岳哥儿操心,其他几个都丢一边,想着亲爹亲娘都在用不着我一个老太太跟在屁股后面念叨,这下倒好,你们倒是不用我烦心的了,前面几年少为他们几个操的心,如今都是要还回来了……还一点儿都不能少……”
然而严氏才刚刚察觉一点点,周朦胧正在做心理建设要怎么跟严氏说好不那么伤老人家的心,朝廷的任命却是提前出来了。
戚廷岳最近送的一封信,说是七月底能赶回来。周朦胧刚跟严氏说了这个好消息没几天,严氏就听到了风声,吏部那边做的调整,动了一些人,其中就有戚廷屿,调任徐宁卫指挥佥事。
严氏得了消息第一时间就让素荷来请周朦胧过去说话。周朦胧直到坐上马车心里还在纳闷儿,怎么戚廷岳还没回来,这消息就冒了出来了。现在严氏是接受也罢,不接受也罢,都得接受了。
严氏的脸色难看至极,周朦胧甫一进门,她挥手免了行礼问安,指指位子让她坐下说话,劈头就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好端端的怎么又要去徐宁卫了?”
其实说来戚廷岳这还是升迁了。指挥佥事是正四品,直接是越了半级升了正四品。可是这样在寻常人眼里难得的跨了一道门槛,严氏却是并没太放在心上的。她关心的,自然是孙子怎么又要离京而去了。
“这个……我倒是听素荷说才知道,我都没听到什么消息。”周朦胧尽量语气平缓一些,“廷岳还没回来,祖母不如等他回来,再看看具体情况再说。”
“等他回来?等他回来吏部的文书都定了,还说个屁说……”严氏难掩心里的暴躁,冒出一句粗话来,又觉得这到底是在孙媳妇面前,深吸一口气才道,“你们有什么委屈与我说啊,平日里怕你们委屈了,你们都说是不放在心上,可是这动辄就要跑那么远,这外任一去最少就是三年啊……”
第572章 摊牌
说着严氏眼角就泪花直流。吓得一旁素荷连忙抽了帕子去帮她擦拭。
“祖母莫气。都是我们不好。”周朦胧也是吓得不轻,看来严氏这心里是非常的难过了,她赶紧滑下椅子跪下,“是我们不好,惹您伤心了。”
“只是,这去徐宁卫的旨意,此前廷岳确实没有说过,我也只知道他不是在做工部的事情,断然没有故意瞒着您的意思。此次出门之前,廷岳确实是说十天左右就回来的,可能是临时有事绊住了才拖到现在还没回来。如若他在家,有什么打算的话,定然是要来请示祖母的意思的。”
调任的事情戚廷岳虽然说过,可是会这么早就给兜出来,戚廷岳是确实没有说过的。周朦胧这也不算是大假话,反正哄着严氏不生气是最重要的。
严氏看着周朦胧乖乖的跪得直直的,还一直在说明不是故意瞒她,她到底是不忍心,叹了口气叫素荷去扶周朦胧起来。“这是做什么,唉,我这心里难受归难受,也不至于跟你撒气的,快起来说话。”
心急归心急,严氏也不是那不讲理之人,周朦胧又虚心陪着小意,烦躁唠叨几句,也就过去了。毕竟旨意还没下来,还有许多事可做,严氏就把心神都放在让人去哪里打听等事上面。
怒气和躁意平息了,两人围着戚廷屿去徐宁卫的事情谈论了几句,严氏慢慢就恢复了正常的逻辑。“为什么又回卫所?可是跟之前在沥州卫的差事有关?”
周朦胧不敢说这些都早有预期,只是没告诉您,只得顺着严氏的意思接话,“祖母的话倒是启发了朦胧了,在沥州卫,廷岳算是小有成绩,这才得以回尚京任职工部,或许是上面觉得沥州卫的差事廷岳做得好,想让他去徐宁卫再试试?您看会不会是张老大人举荐的呢?廷岳还没回来任职之前,偶尔回尚京几次,就和张老大人过往甚密……”
这个曲意引导起了作用,严氏立马被吸引了过去,“你说的很有道理。我记得当时主张岳哥儿回来,还是张大人给透的风……”
……
……
周朦胧在心里转了转眼珠子。这应该不算是祸水东引吧。严氏总不会去问张老头的。只是这事儿把疑点牵引到张老头那边去,严氏就会觉得这是朝廷上的决议,而不是他们夫妻俩的私心,也就不会那么气了。
等到七月底戚廷岳回来,就赶紧老老实实的去跟严氏摊牌,当然,有了周朦胧的“指使”,这调任的由头严氏质问是不是张老头指点他的,戚廷岳就算是默认了。关于太子殿下的事情,却是不适合跟严氏摊牌的。
平静了那么些天,严氏也算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只得安慰自己,以张老头那样资历的阁老,能指点戚廷岳的仕途,那必然是深谋远虑的。
戚廷岳见严氏勉强算是释怀了,就由忙得不见人影。周朦胧心里愧疚,倒是****带着小欢颜来广玉山房陪她。
看见已经满地跑,话也变多的小欢颜,严氏爱怜的抱在怀里亲啊乖啊的唤着,等到小家伙被戚义安领去园子里玩儿,严氏主动跟周朦胧提到,“岳哥儿去徐宁卫,你们娘儿俩能不能也去?”
“也……也去?”周朦胧心虚的故作狐疑。严氏之前的反应太过强烈,她按着戚廷岳不让他现在就提一家三口都走的事情,甚至做好了准备,大不了咬咬牙,这三年就跟戚廷岳两地分开。毕竟年轻人经得起折腾,而严氏这年岁却是经不起的。
“对,也一道去。唉。”严氏重重叹口气,抬手抹眼角的泪花,“我这思来想去,我是真舍不得。但是岳哥儿毕竟是成了家的,你们一家三口还是在一块儿的好。对你们夫妻俩感情好,对兰姐儿也好。我再舍不得,也不希望你们三口人零零散散的,岳哥儿小时候就是那样,想想我就心疼,再不能这样儿了……”
“祖母。我和兰姐儿哪里也不去,我们留下来陪着您。”周朦胧眼角也湿润了。
“傻孩子,说这些傻话做什么。”严氏掏出帕子,眼角好似停不住似的,指头都湿了。“你是个好的,我也不是那爱磋磨媳妇的坏婆婆,你们一家子在一起,我就是隔得远,想起来也放心多了。再说了,你们俩还年轻呢,兰姐儿也这么大了,若是这几年里能添个弟弟妹妹就更好了。”
“可是我们舍不得您,舍不得离您那么远。”周朦胧心里又酸又软,愧疚得说话声音都带了浓浓的鼻音。
“呵呵。”严氏抹着眼泪摇摇头,“有什么舍不得的,我的身子我知道,等你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