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难当家-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朦胧讶异的眨眨眼,这么快?这么快清韵阁就要易主了么?
  
  迎着周朦胧诧异的眼神,金嬷嬷抿着嘴笑点点头,“怕是快了。殿下说,该有谁推一把的才好。”
  
  周朦胧眨眨眼,有些明白了。若说情根深种的两人要分开,那定然有千丝万缕的难舍难分缠绕着。而柳双和小侯爷,怕是还没有那样的深情来牵绊的。
  
  “那要不我给柳姑娘下个帖子请她来坐坐说说话?”周朦胧眨眨眼。
第520章 好主意
若换了游秀才那样在花丛里得心应手的,或者是柳双再世故世俗一点,也不会来的这样快。但是话说回来,若是游秀才是那花丛高手,柳双怕是看不上的。而柳双若是跟那些粘上来就为银钱的女子一样,小侯爷也不会动心。
  
  沉甸甸的压在福雅心头的这件事,若是能早日揭去,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那倒是不用,奴婢多谢大奶奶费心了。”金嬷嬷让人意外的拒绝了,“先前每每殿下都按捺不住想推波助澜一下,还是大奶奶您屡次提醒,殿下才忍着一直静观其变。殿下还说呢,这到临了,可不能前功尽弃了。”
  
  从年前小侯爷从南边回来开始,两人就怄气不断,起先倒是还好,有个什么不痛快的,小侯爷都能低下身段去哄哄,小打小闹而已。倒是年前年后,小侯爷和福雅都托周朦胧等人多带柳双出门走走,柳双自从从玉扁胡同突然提前离席开始,几乎是不出门了。
  
  小侯爷就有些想不通了。静女官也都说,柳双是个聪慧的,福雅也屡有夸赞,但是偏偏柳双就是拗着性子不出门,小侯爷哄着求着,但是他这样生来就傲气矜贵的人,低声下气三次四次那是儿女情长,哪里可能一直这样低声下气下去。
  
  两人慢慢就从怄气,冷战,到开始争吵了。欢喜的时候瞧着什么都是好的,生气的时候一点不好那都得点燃火山。小侯爷觉得柳双的态度有问题,她并没有全身心的为做他身边的侯府主母而努力,而改变。这更加触动了柳双的敏感神经,觉得小侯爷变心了,她已经做了那么多,已经从头到尾找不到最开始的那个她了,她的瑜郎却觉得她做的还不够,对她各种挑剔各种不满意。
  
  具体的福雅并没有让人探听得一清二楚,但是福雅何其精明,单单是从小侯爷平日里的情绪基本上就能看出他们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大。
  
  福雅就非常“诚恳”在小侯爷面前给柳双说“好话”,“慈祥和蔼”的“劝和”。
  
  “小姑娘家么,有些小脾气那还不正常。我看柳姑娘倒还不错,学东西聪明的很,已经给她那么多的时间和机会了,别着急,咱们慢慢的来,我这把年纪了,只要你开开心心的,哪怕现在就闭眼,我也能安心了。”
  
  “你瞧瞧岳哥儿媳妇,那不也是小地方小门小户出来的,人家比谁家的媳妇差了?又孝顺,分家了出来还常常去严太夫人面前尽孝,陪老太太的时间比岳哥儿这亲孙子可多了去了。家里家外,那可样样都是好样的。放心,别怄气了,柳姑娘不会比周氏差的。”
  
  ……
  
  福雅越宽容,小侯爷就觉得柳双的不是更多。福雅越慈爱,小侯爷就觉得柳双对福雅不够孝顺亲热。他觉得互相爱慕的人什么都能说,就头脑发热的找柳双把他心底所有的不满倾诉了一遍,然后傻傻的以为柳双会很感动于他的坦诚,结果柳双却是给气了个倒仰,关在清韵阁哭了两天都不理小侯爷。
  
  福雅那叫慈爱?叫亲热?叫宽容?柳双觉得她心里憋屈得都要冒烟子了。但是她却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叫嚣出来。对福雅,柳双心里有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惧怕。
  
  瑜郎说的话,句句都让柳双心肝儿直颤。她才知道,瑜郎对她是如此百般挑剔样样看不顺眼。
  
  所以这裂痕,撕疼了两个初尝****又不懂****的两个人。
  
  小侯爷第一回想掏心掏肺对一个人好,他可没有游秀才那样玩转花丛的功底。柳双即使存了几分讨好和巴结,但是毕竟是父母早丧,对于男女之事只是心里瞎琢磨,又碍于两人之间巨大的身份悬殊,误会龃龉滋生的速度让她措手不及。
  
  茶盅一放,金嬷嬷继续说道,“奴婢是来给殿下传个话儿的,殿下说,看样子怕是不远了,还请大奶奶您寻个机会开导开导侯爷的。侯爷近几个月半点好心情没有,天天不是气冲冲走路脚丫子都要冒火了一样,就是垂头丧气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黏搭搭的。殿下倒是乐于看到这事儿早点了结,只是又有些担心侯爷伤了心,往后在男女之事上更抵触,那就不好了。”
  
  周朦胧眨眨眼,原来福雅不是让她给柳双添把火,而是想给小侯爷疏通疏通。到底是至亲的祖孙啊。怕他纠缠于柳双,又怕他离了柳双一蹶不振,福雅也真是操碎了心了。
  
  “廷岳最近有些忙,等他晚上回来问问他哪天沐休的,到时候请小侯爷过府来坐坐就是了。”劝倒不是难事,不过周朦胧想着,光靠嘴皮子讲道理,往往是没什么用的,让小侯爷自己看清两人之间的鸿沟,说不定能更理智的放下。
  
  “这也不是坏事,您回去多劝劝殿下,莫要太担心,小侯爷也是到了该烦心这些事的时候了,不然以后殿下怎么抱曾外孙呢。”周朦胧眼睛里一亮,“不知道今年还有哪家的姑娘品性端良又没说人家的……”福雅与其盯着两个人操心,倒是不如琢磨琢磨让人高兴的事儿,给小侯爷物色物色媳妇儿人选去。
  
  这样的事,只要平安过去了,未尝不是一个男人更成熟的标志。若是等到真正的婚假过日子的时候,再这样三天蜜里调油五天冷战闹别扭,那一辈子这样执拗的纠缠下去才不得了。
  
  金嬷嬷重点自然放到周朦胧最后一句话上去了,当即眼睛里就亮了,给周朦胧竖起了大拇指,“还是大奶奶主意高。”该闹闹去,该疗伤疗伤去,这不妨碍先撸一遍合适的人选啊,不摆到明面上来的话,也可以提前打听打听人品,看看相貌,私下里比较比较,到选出个能拉到小侯爷面前溜溜的几个时,估计也要好几个月。
  
  这实在是个不错的主意,忐忑着来,这会儿金嬷嬷就坐不住了,巴不得赶紧回去跟福雅一起开始张罗这事儿。毕竟,自从柳双进了大公主府,所有人都是在无声的忍耐和等待,这样的气息让人太不舒服了。
第521章 得闲
送走了金嬷嬷,周朦胧就不打算再去广玉山房了。小欢颜过去了就过去了,她在广玉山房已然跟个小霸王花一样,不需要担心她在那里不习惯和怕生,等傍晚的时候让陆英过去接了她们回来就是了。
  
  这样倒是难得她在家闲着了,戚廷岳和小欢颜都不在,连下人都少了一半,就像是突然脱掉了厚重的冬衣一样,身上忽然少了不少东西,周朦胧兴致勃勃的往外院去,这年前年后,忙来忙去,倒是一直没有如以前那样到外院去跟郭汪氏她们一起晒晒太阳说说家常了。
  
  不过她兴致勃勃的去了,到了郭汪氏的院子才想起来,如今郭汪氏和刘氏也是不得闲的,都在沥北楼忙着呢。
  
  年后沥北楼的生意保持了年前的火爆,并且慢慢趋于稳定,郭汪氏和刘氏没有继续扑在厨房灶台上从早忙到晚,这家常菜,不同的不过是口味,做起来并不是那样精细,所以教出几个掌勺的妇人还是不难的。这短时间她们俩就从在灶台边挥舞大勺变成了站着看新人做事。再过些日子,就不用她们俩这样紧盯不放了。
  
  空荡荡的院子里太阳倒是极好,周朦胧却是失望极了。她想起这时候莲房该是在的,耸耸肩就往莲房那里去了。
  
  莲房的院子里,小玲和小冉趴在厢房的桌子上描花样子,莲房抱着小暖在旁边看。
  
  见周朦胧过来,小玲和小冉连忙过来行礼,她们到尚京这些日子,耳濡目染,已经渐渐把这些基本的规矩礼仪融入到习惯里来了,样子越发的乖巧了。
  
  把小暖交给婆子抱出去晒太阳,莲房亲自去给周朦胧张罗茶水。她按周朦胧的习惯,将矮椅子和矮几搬到太阳底下,椅子背对着太阳,这样晒到后背不晒脸,又暖和又不怕晒得皮肤发黑发干。
  
  周朦胧让小玲和小冉玩自己的,她也伸手画了两个花样子给她们,就去看莲房忙进忙出。周朦胧倒是觉得这样子的莲房挺好的,比年前脸上要鲜活了许多,还多了些平静宁人的气息。
  
  主仆俩是幼时就在一起的,默契非凡。捧着莲房泡的茶,明明是一般般的茶叶,愣是喝得周朦胧舒服到心坎儿里去了。
  
  “那郑家三爷可去沥北楼做事去了?”周朦胧想起来年后青黛使人来送过口信,说是郑伦松跟家里说好了,年后到沥北楼来做事,只等把前头的差事交待好了,只是没说具体哪日过来,现在都正月末,快的话也能过来了。
  
  “来了,来做了有……有三四天吧……”莲房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周青说人还不错,话不多,也比较细心,挺踏实的年轻人。”
  
  “是么,那就好。”周朦胧眯起眼睛笑,倒不是高兴寻了个好伙计,她是为青黛高兴,做事不错的话,那做人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莲房看一眼,就也笑了,她自然知道周朦胧在高兴什么了,打趣道,“您倒是给青黛找了个好着落,该给前胡操心操心了,他都快二十了吧,也该成个家了。”
  
  说起前胡,周朦胧就忍不住心虚的吐吐舌头,“我还真是忽略他了,总想着大男人一个,在外头要比女子要让人放心,一直也就没想到这一层……对了,你让周青探探前胡,看他可有心仪的,若是有那自然最好了。没有的话……”
  
  周朦胧停顿了一下,“没有的话,看他自己怎么打算的吧。”毕竟是男子,不似女子在姻缘上那么被动,她倒是愿意前胡能找个贴心的。
  
  “好。”莲房柔顺的点点头,“对了,前几天玉娘回门了。”
  
  “哦?怎么样?你过去了?”刘玉娘成亲的时候,周朦胧匆匆走了,后来一直没空过去。
  
  “玉娘回门第二天,刘夫人请我和郭婶子,刘婶过去作客。您这些日子忙,刘夫人过来请的时候,就没叨扰您。”莲房解释了一下,本来刘夫人是打算请周朦胧的,知道她每天来回在广玉山房和玉扁胡同之间跑,还带着小欢颜,就按捺住了。
  
  “玉娘两口子已经搬回来住了,张家张大人……噢,张家老爷不日要发配,也要走了,听说张家太太心绪不好……刘大人,刘夫人和刘家三位公子,二月初一启程回沥州。”刘家五口回沥州,周朦胧这边就是再忙,也该差个人去送点仪程的,莲房心里一直记着,若是周朦胧不来,她也打算到时候要提醒的。
  
  “二月初一……”周朦胧在心底记了一下。“心绪不好是正常,要是心情大好那才不正常呢。反正他们夫妻俩分出来了,眼不见为净就是了。刘夫人是担心她走了,那张家又出什么幺蛾子吧?”
  
  莲房抿着嘴笑点点头,“什么都瞒不过主子您。不过这女婿都有了,刘夫人也不好还留在这里,再说家里也需要她回去的,倒就是怕玉娘在她婆婆那里斗不过……”
  
  “呵呵……”周朦胧冷笑一声,“张家老爷都要流放了,张太太还能嚣张到哪里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往她看不上刘家其实也没什么看不上的资本,这后半辈子指望着玉娘夫妻俩给她出养老钱,就算没有眼数也蹦跶不了几下子的。”
  
  张太太其实就是个纸老虎,也就在不如她的人面前狐假虎威,真正没了仰仗,这样市侩的人是装不了几天大爷的。而且,越是市侩的人,其实心里的斤斤两两越是清楚。
  
  而像柳双那样,就是还不够市侩。又贪慕小侯爷能带给她的荣华富贵,又拗着小性子不能服服帖帖的巴结讨好。
  
  “不过刘夫人还操心刘大人呢,我听她念叨了两次不知道吏部对刘大人的任命到底如何,好似又不好意思托了主子您问话的。”在周朦胧面前,莲房是一点隐瞒都没有的,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况且刘夫人就算心里有事儿,也知情识趣没来打扰周朦胧,这点也是很不错的了。
第522章 察觉
周朦胧偏头只思索了一会儿,“最近我也没想起来问他,他也没说起,不过刘大人求的只要不是什么紧俏的缺的话,应该不会成什么大问题的。”
  
  刘大人又不是要去做封疆大吏,平级挪个地方而已,没有张家在上面压刘家一头,刘大人随便挪挪或者是不挪,张家也不敢张嘴呵气了。
  
  莲房见周朦胧心里有了数,也就不多提。她觉得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情没定下来刘夫人这又要离了女儿回乡,大概就有些想得多了。
  
  外院带着小暖玩的婆子抱着孩子匆匆回到院子里,福个礼急匆匆要去厢房,莲房就问了句,“可是裤子尿潮了?”
  
  那婆子在里头闷闷“嗯”一声,莲房皱皱眉,“换快一点,莫冻着了。”小孩子家尿湿是常事,只是天还冷,就怕冻病了。
  
  莲房向厢房里张望了几下,回过头来,咬咬唇,“好些日子没看到齐夫人来作客了……不知道齐夫人吃那位马家三少奶奶的药效果怎么样了?怀上没有呢?”
  
  周朦胧心里一突,莲房这心结还是在这里,齐氏倒是有了,只是若告诉莲房,怕是她又要多想了。
  
  “这不是过年嘛,禄王府的事多着呢,齐夫人哪里得空出来串门子的。也还没听说什么消息,马家三少奶奶说了,不可急切,不然反而会坏事,想必齐夫人也没空理会这些吧,就禄王府里里外外的事就够她操心的了。”周朦胧含含糊糊一句,齐氏胎还不稳,过早说出来也有忌讳,等该知道的时候再说吧。
  
  “过些天我让包妈妈请个女先生来吧。”周朦胧怕莲房还想着这些,就指着厢房里趴在桌子上描花样子的一大一小两个小姑娘说道。“姑娘家,不如男孩子去学堂方便。”
  
  之前虽然小玲总是跟府里陆英小茴她们学学这个学学那个的,小冉也跟在屁股后面学,但是到底太零散了,各人教的也不一而足,眼看着小玲都快十岁了,不能把她给耽误了。
  
  “啊?其实也不用,郭家婶子和刘婶子还有事做,奴婢也没什么事做,现在是小暖还小,等小暖大点,奴婢能空闲些,也能顺带着教教她们俩了。”莲房有些局促。她从来都没有想着把女儿养成大家小姐一样,哪怕现在比在沥州时日子要宽裕,但总觉得自己女儿跟那些小姐,隔着的距离太大了,大得她从来没想着要跨过去。
  
  周朦胧偏头笑着看看莲房,“等小暖大了,你也可以跟郭家婶子她们一样啊,寻些你感兴趣,想做的事情来做好了。小玲大些,小冉小几岁,该学的东西也都不一样,还是请女先生来,两个都不耽误。再说,过几年兰姐儿大了,也是要请女先生来家里教的,就当提前给兰姐儿物色物色的好了。”
  
  莲房教自然是能教,姑娘家学的,不外乎就是女红,烹饪,大点儿就是持家。但是除却这些大部分女孩子都得学的,周朦胧觉得有女先生领着,多读几本书,多长长见识,闺中时光才能更加有意义些。不然好似姑娘家学什么都是为了给人做媳妇操持家务一样。
  
  “那好。”想到是给小姐考察女先生,莲房就觉得意义不一般了,温柔的应了下来。只是周朦胧说让她过几年寻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做,倒是让莲房有些发懵,不知道自己想做些什么,或者说能做些什么了。
  
  到二月底的时候,南山侯府世子夫妇和离的消息就在尚京传开了。
  
  因为到二月底,在严氏百般烦躁之中,这件事还是落了实锤。潘氏果然拿到了一个年年能小有收益的小庄子,带走了她平日里穿的戴的,坐在辆临时叫来的马车,由她陪嫁来的一个嬷嬷两个丫头跟着,悄然去了庄子上。
  
  戚廷峤慌了手脚应了和离的事情,但是在盘算给哪个庄子时,习惯性的耍滑想给个入不敷出的过去,被潘氏一口回绝了,张口就道出这庄子上佃农都养不活是要饿得她来尚京讨饭吗?一句话吓得戚廷峤脸上难堪心里气闷,来尚京讨饭,那万一吃喝没着落到处说他的不是怎么办……
  
  心里有鬼,自然巴不得潘氏赶紧走了拉倒,戚廷峤索性就挑了个不错的小庄子,像是送佛一样恭送潘氏出门,其实他怀里还揣着二百两银票,打算若是潘氏再提什么条件好做谈判用的,不过潘氏压根儿没讹他的心思,倒是让戚廷峤一阵庆幸,省了他半个月逛窑子的钱了。
  
  严氏自然是气的,她在广玉山房摔了个杯子恨恨的骂,“平时没见着几个本事,到和离还就能耐呢,要庄子就能要到庄子,也不想想自己进门几年肚子里一个音信也无,还好意思要东西……”
  
  “是呵,二奶奶倒确实几年没生养,虽说请的大夫说她没毛病,但这样理直气壮也真是少见。”素荷嘴快,跟着说了一句。
  
  严氏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样,看着一地的碎瓷屑子和茶叶末子良久不语。素荷是未经人事的姑娘家,严氏却对女人生养再清楚不过的了。隐隐就猜到了……怪不得平时跟霸王一样的戚廷峤舍得掏出个庄子来打发潘氏走人的……
  
  于是一肚子气,就只能是闷在心里。严氏心里更加烦躁了。若她猜想的不错,那这侯府爵位落到戚廷峤身上,那可就不行了。
  
  那是该寻个理由叫了廷岳夫妻俩回侯府来么……
  
  心里头的事情多了,但是却都是不能说道的。若要证实,还得看几年,再说,万一真传出去了,事关侯府脸面。严氏就只能压在心里,白天夜里睡不着的时候自己叹叹气罢了。
  
  青舸交了涵碧居的差事,给严氏复命磕头,后头就只跟在戚廷嵘和戚廷岍身边,看她们俩查其他院子的事务,偶尔出言提点一下。等戚廷嵘和戚廷岍陆续对了一半,青舸就去跟严氏辞行了。主子们该会的已经会了,她没必要等着人请她走。
第523章 新奇
严氏心里烦闷,没见青舸,直让素荷赏了个荷包,让她走了。青舸就在院子里朝正屋的方向磕了三个头,接了荷包给素荷福礼,默默回去了。
  
  素荷看着青舸的背影,偷偷抚抚心口,心道不走是正确的。当时三个人一起当差时,不分彼此,跟严氏身边养的小姐差不多,现在青舸想进广玉山房都不是易事,给太夫人磕头都只能在院子里,得了赏走人还得给她福礼。
  
  素荷平日性子活泼,心里却是极度聪敏的,暗暗就告诫自己好好做事,切不可有了外心。青舸头脑发热出去了还有有能耐的娘能依靠,她家里老子娘几个兄弟还都指望着她呢。
  
  二月底的时候,刘玉娘洒泪送走了父母兄弟几人。早知道有这么一天,自己会一个人留在尚京,父母兄弟都会离去,但是到这时候,刘玉娘仍然是哭得梨花带雨的,到底不过是从未离开过母亲的十六岁姑娘家。
  
  张家老三,如今可称不上张家三爷了,张家如今是罪臣家眷,出门都是夹着尾巴走。张家老三在刘玉娘身边陪着,又是递帕子擦泪又是拍背安抚,看着虽是软弱但是也还算体贴了。
  
  周朦胧送去两车满满的仪程,刘夫人拉着她的手眼泪都按不盈,话倒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还是周朦胧宽慰她,“夫人您莫担心,您女婿什么样的人您不是再清楚不过的么,玉娘可不会在她那里受气的。至于亲家母那边,当初是官身的时候在玉娘面前也没翻出什么浪来,如今一个罪臣家眷,她还能怎的。再说,有什么事,玉娘还能来找我商量商量的。”
  
  刘夫人其实想说的就是拜托周朦胧多多照拂的话,如此心里也有着落了。
  
  另一边戚廷岳正在跟刘大人说话,周朦胧要来,他头天晚上歇的迟,清晨也还是陪着一道来了,不过等送走了人,他却是要直接上衙去的。
  
  吏部的官文虽然还没下来,不过已经基本敲定了,刘大人此番回了沥州,就等着公文准备调任柳宁卫,依然是从五品的卫镇抚。柳宁卫也不是什么肥缺,只是比沥州要好一些罢了,而且柳宁卫离尚京快马三天就能到,这点要比沥州强太多。于是这个别人眼里不怎么样的位子,刘大人倒是特别的合心意。
  
  刘夫人倒是没有拉着刘玉娘叮嘱个没完,而是拉着女儿的手,怎么都舍不得放下,嘴里却一直在叮嘱女婿,“过日子可不能呢个大手大脚,你们小家小业才刚起步,勤俭会打算才能长远……玉娘身子不能太劳累,家里里里外外的事你一个男人可不能什么都不管,男人第一就该把老婆孩子照顾好了……这孩子千万不能心急,宁愿迟几年也不能太早了,太早了女人伤身子,就是你娘有意见,这点你也得站在玉娘这边,你不疼她谁疼她,我们这天高地远的……”
  
  刘夫人说一句,张三在一边就点头应是,虚心恭顺,看着周朦胧在一边好不容易才忍着笑,刘玉娘脸上通红,不知道是哭的还是羞的。
  
  刘大人本来想跟女婿说几句话的,在一边听刘夫人说了那么多,翘翘胡子没过来,好似老婆说的这些比他想说的实在多了。只在上马车前拍了拍女婿肩膀,“你岳母说的话就是我要说的,多的我就不说了,好好待玉娘。”他身后刘家三个男孩子也都用目光告诫着张三,不说话也在表示你敢不好好对玉娘,给我小心点!
  
  城门口刘家的马车徐徐驶远,周朦胧安慰刘玉娘几句,就上了自家马车,戚廷岳随后上来时放下帘子,周朦胧无意间瞥了一眼,又立马欠身伸手把帘子撩开朝外张望,引得戚廷岳赶紧去揽一下她的腰,怕马车走动闪到了。
  
  “怎么的?这里还能看到熟人吗?”大清早的城门处,都是要进城出城的,都是行色匆匆。
  
  “可能是我看错了。”周朦胧愣了一下放下帘子,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可能是眼花了,不然怎么会觉得那个背影好像很熟悉,一闪却又在人群里找不出来了。
  
  郭大贵和刘爱民张登前三人在三月初六回了尚京。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了,拉了一个车队的干货回来,都是在北边林子里收回的各种菌菇干货,把白蒲庄子上的地窖填下去大半。
  
  他们三人是高兴极了,因为今年是头一年,起初还摸了不少弯路,但是明年再去就好说了,已经跟山林里好几个庄子说好了,以后年年去拉货。
  
  周朦胧很是高兴,就让人准备酒水宴席,打算晚上在公子亭设宴,给他们接风。山栀在厨房张罗得热火朝天的,周朦胧则带着小欢颜去郭家院子里玩。
  
  大伙儿都搬了桌椅在院子里坐着喝茶说话,孩子们在一边围着玩,饭菜不用张罗,郭汪氏和刘氏也在一边听着男人们讲话,如今她们也不是只知道窝在家里灶房不出门的女人,听听长见识,也都能听懂些了。
  
  郭大贵说起北边山林里过年的大雪来,“那雪厚得,才下一夜,一脚踩下去,都埋腰这里了……”
  
  大伙儿听了又惊又奇,又觉得好笑,张登前哈哈笑两声,“还好是我们在下雪前就在那庄子里安顿下来了,不然那么大的雪荒郊野岭的那真是没命回来了……”
  
  出去一趟,张登前和刘爱民性子也打开了许多,不再是以往那样别人说话他们只敢听不敢张嘴了。
  
  众人张大嘴巴心里为他们一阵后怕,刘爱民笑道,“那边不光能收这些菌菇木耳的,还有山民专门种人参呢……”
  
  看着大伙儿听得很认真,刘爱民也大胆起来,“那人参可是好东西,但是可难伺候了,养参人都是跪在地上做事,当地都说是给人参磕头赚营生呢……”
  
  ……
  
  一方水土一方人,到得另一番天地,自然是各种新奇。怪不得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
第524章 精气神
到晚上宴席散了,郭大贵带着张登前和刘爱民到公子亭跟周朦胧说事,大家想着这出去办事几个月,回来总有些要交待的,也就都在院子里热闹没敢过去打扰。
  
  其实白日里闲聊,他们去北地一些经过周朦胧已经都听明白了,看结果这差事办的很是不错,她也没想多干涉过问的,倒是在落座之后,屋里伺候的婆子出去了,郭大贵三人掏出三个小孩儿手臂粗长短不一的木盒子来,小心翼翼放到周朦胧面前的案几上。
  
  “这是……”周朦胧眯眯眼,想到之前他们说起路上看到那边的养参人的事……不是吧,看这个头可不小,这可不是萝卜……
  
  刘爱民和张登前两人不敢冒然开口,郭大贵咧着嘴笑连连点头,算是默认了周朦胧的猜测。
  
  “不是吧?”周朦胧眨两下眼睛,“不是听说养参都是朝廷管控的么,跟朝廷承包,朝廷去收参的么……”话音一落,她立马觉得自己蠢了,商人逐利,养参人何尝不是逐利,只要能卖出钱来,怎么会能不流出来。
  
  果然,郭大贵咧开了嘴笑,但是却将他的大嗓门儿收得低低的,“大奶奶果然是见多识广,懂的就是多……”这倒不是恭维,起先说起养参人,他们只说些稀奇好玩的,朝廷从发参子到收参都严格把关,这些并没有说起。
  
  郭大贵抬一下下巴示意周朦胧打开木盒子看看。周朦胧拿起一个,还有些沉甸甸的,稍微掀开其中一个,里面的个头就让她微微有些吃惊,“这……这可不小,能留下来可不容易……”
  
  三人笑了。郭大贵摸摸刚剃了一晚上又一层青茬子的下巴,“是不容易呢。收参的时候都有衙役看着,没胆子,手脚慢了,这样的当然是留不下来的。不过留下来了也不敢拿到明面上去卖,就是一般过路的,他们也不敢随随便便就卖,我们也是被大雪裹住了脚,在那庄子上待的时间长了,看到我们收山货,到走的时候才偷偷问我们买不买的……”
  
  周朦胧挑眉,能把握住这机缘那就不只是运气使然了。“花多少银子收的?”
  
  “最大的一支,就大奶奶您刚刚掀开看的那个,三十两银子,另外两个稍微小点儿,一个二十五两,一个二十六两……”
  
  郭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