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重生:腹黑王爷撩妻成瘾-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病得不轻,怕太妃有生之年再见不到武王,心有遗憾,有意下诏让武王回京。”
召回康敬绎?康敬祥心里结结实实吃了一惊,召他回来做什么,方便下手,顺道把自己和母妃也一锅端了?想着,手心里便冒了一层汗。
“王爷?”
“啊!”康敬祥惊得回过神来,“何事?”
中年男子一脸有话好商量的笑,说道:“皇上与武王虽说也是亲兄弟,关系到底不及王爷和武王亲近,皇上担心请不动武王,下圣旨又怕伤了兄弟和气,想让王爷写封信去燕州,就说太妃病中思念他,望他能回来探视。”
康敬祥未料他们竟然是要借自己的手除掉康敬绎,一时呆呆站立在原地,竟不知该如何答复。难道康敬颉还是发现了什么?母妃要他隐忍,为的就是等康敬绎养精蓄锐,杀回京城,在那之前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命,然而现在康敬颉却要利用他们与康敬绎之间的亲情,将康敬绎骗回京城!
☆、第219章 死期
第219章 死期
中年男子又含笑道:“而且先帝去世一年有余,武王未曾回来磕头上香,也不太说得过去,王爷说是吧?”
康敬祥后背上一阵阵冒冷汗,半天才挣出一句:“信……中要写什么?”
听他这是答应了的意思,中年男子也就安心了,客气地说:“信的内容在下已经草拟好了,不如由在下口述,王爷手书如何?”
“……”康敬祥两手在袖中死死握成拳,最后忍耐着点头,“既然这样,就照你说的写。 ”
中年男子笑容亲切:“王爷请吧!”康敬祥无可奈何,只得同他一起到耳房里,唤来宫女奉笔研墨,铺开信笺。
中年男子没有半点尊卑意识,就站在书案旁,康敬祥对这种监视的态度十分排斥,但仍然没说什么,提笔舔了墨,那人说一句,他写一句。
“……及前年除夕父皇殡天,母妃终日以泪洗面,又思念王兄,每日食不下咽,寝不安枕,形容渐憔。屡染风寒,一病二三月,三餐不济。”
康敬祥行尸走肉一般,逐字写下。
中年男子背着手,两眼盯着他的每一个字:“元宵刚过,又逢高烧不退,接连数日,滴水未进,昼不能起,夜不能寐,昏迷时频频呼唤王兄之名……”
康敬祥手中笔一抖,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怎么了,王爷?”中年男子将那张滴了墨的纸抽走放在一旁,另外给他铺了一张,“王爷还是快点写罢,耽搁得久了,万一太妃派人来传,可不好办啊。”
康敬祥盯着那张空白的纸久久出神,中年男子便将手压在他肩上,附耳道:“王爷不在京城这几日,王妃常去宫里探望太后,昨日忽感不适,经御医诊断,是喜脉啊。”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康敬祥顿时又是一身冷汗——过了新婚之夜他就再没碰过妻子荣氏,大半年都过去了,喜脉从何而来?“是吗?那……那真是太好了。”他竭力控制自己脸上的表情,装出十分喜悦的模样。
中年男子眯着眼笑着说:“那是自然的,再过不久太妃就能抱上孙儿,这喜讯想必能令她笑逐颜开,再加上皇上着在下送来的上好药材,太妃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
话中的潜台词也就是,你若不乖乖就范,太妃可就没药吃了。
已经没有退路了,康敬祥吐纳一回,定了定神,开始誊抄先前写下的内容,中年男子这才满意地点头。
信写好后,中年男子检阅一遍无误,便装进了信封里,又让他烫了火漆,这才离开。
做完这些以后,康敬祥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里衣完全湿透了。中年男子走后,他就这么呆呆地坐在书案后面,一直到叶氏派人来传他过去吃午饭。
叶氏仍然无力起身,宫女在床头放了一床被子给她靠着,康敬祥端着青瓷小碗,用瓷勺小心地喂她吃饭,一旁的宫女则端着荤素三四碟小菜,比起过去在宫里四妃之一的待遇,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
“祥儿。”吃了几口后,叶氏忽然启声。
康敬祥忙应了,问:“可是菜不合口味?”
叶氏人虽憔悴,眼神却不虚弱,她有些吃力地问:“方才有人来找你,所为何事?”
康敬祥手一僵,便要岔开话去:“没什么,一位老朋友,听说儿臣来看望母妃,便送来些药材。”
叶氏冷冷一哼:“你以为我是聋的?”
康敬祥低下了头去,叶氏再次问:“我人虽然病了,心却清醒得很,玉婵和子昌没能回来,我知道,他迟早还要来,找你的麻烦,你老实跟我交代,皇上这次,又要你做什么?”
眼见瞒不过去,康敬祥只得嗫嚅着回答:“皇兄让我写……写一封信,给二王兄。”
叶氏手攥紧了被面:“他让你写什么?”
“写……就写……母妃病重,想见他,让他……回京城——”
他话音未落,叶氏已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甩过来,力道之大,简直不像一个久病不起的人,康敬祥被打得呆若木鸡,半边脸顿时就肿了。
叶氏那一耳光打出了十二成力道,康敬祥当场被打傻了。
“混账东西!”叶氏气得浑身乱颤,嘶声喝骂道,“你照他说的做了?啊?你写了?你帮着他们把你二哥骗回来?”
康敬祥捂着脸,低下头不敢辩解,叶氏痛心疾首地道:“老天无眼,竟让我生出你这么个禄蠹!你难道看不出他们这是想要你二哥的命吗?你就不能告诉他们你写过信给绎儿,可他不愿意回来吗?你以为你照着他们说的去做,他们就会放过你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绎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咱们母子也只有抱在一起死的份,你知不知道!”
叶氏本就久病体弱,吃饭尚且太不起手来,这会儿又是打人又是怒骂,怒极攻心,竟嗝一声抽了过去,吓得康敬祥和宫女们个个面无人色,手忙脚乱地揉她心口拍她后背,忙活了好半天叶氏才又醒转来。
康敬祥又吓出一身汗,见母妃醒了,便扑通一声跪在了床前:“儿子不孝,治不好母妃的病,还让母妃生气,我实在是不孝极了!”说着抬手又给了自己一耳光。
叶氏泪流满面地靠在被子上,哀哀地道:“我还不如就这么死了算了,省得将来还要给你们兄弟俩送终啊!”
康敬祥跪在床前,也是泣不成声,一屋子宫女跟着呜呜咽咽,仿佛都看到了不久的将来自己的死期。
事已至此,叶氏再有什么怨言,说出来也是白搭了,以她对康敬绎的了解,那听风就是雨的性子,指不定拿到信第一时间就骑着马往回赶,后面曹迁或者别的谁收拾好行李,得追几天才能追上他。
她的猜测大体八九不离十,康敬绎确实是看到信就立刻决定要回京,只是多年急躁冲动的脾气被玉莹磨啊磨的,已经越来越冷静了,还能自己想通信背后的阴谋,叶氏若是知道这一点,或许焦虑之心也会减弱不少。
☆、第220章 阻止
第220章 阻止
从燕州到京城,快马加鞭也要一个月,更别说玉莹不会骑马,又带着行李,少说要走四十天,康敬绎每天都处于忐忑不安中,唯恐自己还没到京城,噩耗就传到了跟前。
进入甘州的第三天,信使带着百里赞的信追了上来,玉莹看了看,上面交代了他们走后燕州府的诸事安排,提到弄月时,百里赞认为应放出话去,就说弄月投缳自缢,确实死了,人暂时囚禁起来,等他们回来再决定是杀了还是赶出燕州。
“先生说他让府里的下人们按照他编好的话,到处去说弄月莫名其妙自杀了的事,但咱们要装作不知道,这样一来皇上听了探子传回去的话,既能确信弄月得手了,又不会再难为弄月的家人,一箭双雕。”
玉莹说完,看着心不在焉地坐在床边的康敬绎:“王爷?在想什么呢?”
康敬绎捏着鼻梁叹息不止:“没什么,想早点到京城,是非黑白一次来个痛快。”
玉莹明白他一定还是对端妃可能也有份骗他的事耿耿于怀,又一再说服自己不会是那样,反反复复,搞得自己很累,遂安慰道:“是非黑白,你想也是那样,不想也是那样,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养精蓄锐,应对最糟糕的情况,王爷要记得,咱们的敌人是皇上,不是太妃。”
康敬绎还是一脸放不下的表情,但也听话,点点头:“睡吧,明日还要赶路。”
三月初七,武王府的马车终于进入了京畿,康敬绎主张既然回来了应该先进宫请安,以免康敬颉说什么目无长兄之类之类的,但玉莹坚持直接去醉蝶山行宫,理由是既然信中只字未提皇上怎样想怎样说,他们这一趟,应该是“偷偷回来的”,康敬颉应该是“不知道的”,贸贸然进宫去反而会被认为是别有居心,到时候蛮不讲理地把人一扣,多的麻烦都闹出来。
两人在官道旁争了一阵,最后康敬绎决定听夫人的话,马车在岔道口转向了醉蝶山。
康敬绎没有忘记当初自己就是在这里被扣上了造反的帽子,尽管三月的醉蝶山还没有红叶,视野极好,他还是忍不住下车骑马,生怕康敬颉又埋伏了人要刺杀他们。
刺客没有,也不会有,要是在这里把武王给杀了,康敬颉的龙椅也就别想坐了,无端杀死回来探病的亲兄弟,百姓的唾沫绝对能把皇宫给淹了,所以玉莹倒是不担心。
行宫守备稀松,一群人老珠黄的女人守着不怎么值钱的桌椅板凳,贼都懒得来,曹迁谎称来的是叶氏娘家的侄儿,又贿赂了守卫每人一个银元宝,轻轻松松就将马车带进了行宫,然后打发人拿着康敬绎的亲笔信进宫去谒见启圣帝。
叶氏正在午睡,康敬祥在外间撑着脑袋打盹,忽地有太监欣喜若狂地冲进来报:“王爷!武王和王妃来了!”不光康敬祥醒了,连叶氏也被惊醒,撑着就要起身:“什么!王爷真的来了?”
才说着,院外一串脚步声,康敬祥马上从椅子里站了起来,手足无措地看着门外,叶氏伸手:“快扶我起来!”宫女们赶紧将她扶起来,给她背后塞被子枕头。
康敬绎三步并作两步跳上台阶,撩裾跨过门槛:“怀祐,母妃现怎样了?”
康敬祥还没来得及回答,叶氏就在里间悲呼一声:“绎儿!”康敬绎马上抛下弟弟不管,撩开珠帘冲了进去。
玉莹没他步子大,落后了一段,进门来先给康敬祥请了安,康敬祥忙不迭回礼:“二嫂。”再同她一起进入里间,康敬绎已经跪在了床前,叶氏泣不成声地道:“你真是傻啊!怎么能回来,怎么能回来啊!万一你有个好歹,我怎么向皇上交代,怎么向钟姐姐交代啊!”
康敬绎没有哭,但眼眶也是通红,紧握着叶氏干瘦的手,小声地安慰她自己不会有事,让她不要太难过,好好养病云云。
“玉莹给太妃娘娘请安,”玉莹上前几步,福了福,“娘娘既是身体不适,还是不宜过度悲伤,须得养好了病,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叶氏看她一眼,满脸愧疚:“玉莹……”
玉莹一笑置之:“我们这次从燕州带来好些补气益血的好药材,待会儿我问问御医,看适合用什么,本来时间充裕的话还能再多买些,只是王爷担心娘娘,催着上路,便只带了府里存着的那些,若是不够,我再写封信回去,叫人买了送来。”
叶氏感激地直点头:“我从前那样对你,你却这么有心,我真是……绎儿能娶到你这么好的姑娘,钟姐姐在天之灵也定然感到十分欣慰。”
感人的重逢过了,叶氏想起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推起了康敬绎:“你们快点走,现在就走!别让皇上知道你们来过,快走!快!”
“母妃,你冷静点!”康敬绎按住她的肩膀,“我已经派人去见皇兄,告诉他我回来的事,你放心,他没那么容易对我下手,京城里几万百姓、文武百官都看着,他不敢轻举妄动,没事的!你现在需要休息,千万不要太激动了。”
叶氏懊悔不迭:“怎么不敢,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书耀就是最好的例子,还有清瑜,被他逼得服毒自尽啊,他现在是皇上,不是太子了,有什么他不敢做的?你们实在是不该回来啊!都怪我,我没能阻止祥儿,才让你们冒这么大危险回来。”
康敬祥今年十八,皇家男儿早行冠礼,但论来他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见母妃哭得那么伤心,心里的自责和歉疚越发强烈,咬着嘴唇在一旁抹起了眼泪。玉莹见状,忙递过了帕子:“七弟快别哭了,你一哭娘娘心里更难过,你也有你的苦衷,别再自责了,谁都没有怪你。”
康敬绎转头道:“怀祐,你出去,别在母妃跟前哭,玉莹你领他出去,叫人给他洗洗脸。”
论年岁,玉莹也就比康敬祥大那么几个月,但到底是活过二十多年的人,又做了母亲,此刻看起来简直像是个长辈,一边答应着,一边将康敬祥哄到外间去,叫来宫女打水给他洗脸,留康敬绎单独在里间陪叶氏。
☆、第221章 只能如此
第221章 只能如此
康敬祥用热帕子洗了脸,瓮声瓮气地问:“二嫂,咱们这回是不是死定了?”
“没有,哪有那么夸张,”玉莹莞尔一笑,在他身旁的椅子里坐下,“你也别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有没有你那封信,王爷都是要回来的。”
康敬祥疑惑地问:“回来做什么?”
玉莹笑着答道:“给你们的父皇——先帝磕头烧香啊,先帝去世的时候他人在甘州,没能回来守孝,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常和我说起要回来一趟,所以你也别把责任都揽自己身上,啊?”
她的话令康敬祥觉得好受了些,康敬祥两眼泛红,鼻子一抽一抽,玉莹便想着要转移他的注意力才行,顺道也细问问京城里的近况,于是问:“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凡事都要小心,你能给二嫂说说这一年多里,京城里宫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吗?”
康敬祥表情有点木,多半是哭过的原因,他茫然问:“发生了些什么事?发生了好多事,都要说吗?有好些事我也不太清楚。”
“不用,捡着你觉得重要的说,比如和你几位王兄有关的,或者公主们有出嫁的嫁给了谁,皇上有没有纳哪位大臣的女儿为妃之类。”
康敬祥露出冥思苦想的表情,似乎在犹豫从何处说起,玉莹也不着急,让他慢慢整理思绪。
等了一会儿,康敬祥吸了口气准备开始说,玉莹马上竖起了耳朵。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康敬祥说的第一桩事情就让她彻底惊呆了。
康敬祥说:“皇甫皇后去年十一月给皇兄生了个小皇子。”
玉莹霎时间如脑后挨了一闷棍般呆了。
康敬祥见她表情难看,吓了一跳:“二嫂!你怎么了?”康敬绎在里间听到动静,也大声问:“玉莹?”
“没、没事!没事没事!”玉莹赶紧挤出一个笑容,内心仍然巨浪滔天,面上只能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我只是有点吃惊,你接着说,皇后生了个儿子,然后呢?”
康敬绎疑惑的声音传出来:“皇后生了个儿子?”
玉莹朝里屋道:“你别管,回头我再给你说。”康敬绎于是不再插嘴。
康敬祥并不知道玉莹的心里的秘密,还以为她是在为自己妹妹高兴,就说:“本来是一件大喜事,皇兄非常高兴,决定大赦天下,可没想到,小皇子生下来才三天,就死了。”
玉莹才刚缓过来,紧接着又吃了一惊,心情直如百丈峭壁上跃下,又被拎上了天,一时结巴起来:“死了?这……怎么回事,怎、怎么死的?”
康敬祥压低了嗓门说:“都说是病死的,可我看皇兄也没有特别难过,多半是……”
玉莹心一沉,明白了他没说出口的意思。
康敬祥是想说这孩子多半是康敬颉授意杀死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皇甫青泰虽然把小女儿嫁给了太子,后来太子妃又成了皇后,可母凭子贵的道理谁都懂,大女儿生的孩子都会走路了,小女儿的肚皮还没点动静,难保皇甫家不会打别的主意。
所以给皇甫聆芳一个孩子势在必行,但如果孩子留住了,对康敬颉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孩子生下来,然后再捏造个病死的说法,把孩子杀了。
玉莹倒是不怀疑康敬颉做得出这种事——毕竟自己前世唯一的一个孩子就是这么没了的,不过叶氏似乎是不太相信,在里间虚弱地说:“祥儿不要道听途说,为人父母,谁不心疼自己孩子,那是皇上的嫡长子,皇上怎么会……”
康敬绎淡淡地道:“事无绝对。”
玉莹也点点头,说:“事无绝对,来之前我还在想皇上为何突然这么急着要把王爷召回来,现在看来,小皇子的死应该就是诱因,咱们会怀疑小皇子的死有蹊跷,爹……皇甫大人心里一定也有数,如果让他查出什么端倪,知道皇上在防着他们,说不定反而不妙。”
康敬祥一脸羞愧地低下头,嗫嚅道:“都是我不好……我不该写那封信。”
玉莹笑着抚了抚他的肩:“没有的事,你不愿意写,他们也会用别的法子逼你写,或者甚至伪造一封,法子多得很。”
“现该怎么做?”康敬绎问道,“带着母妃和怀祐逃出去?”
玉莹思索着回答:“还不知道,怀祐再给我说说还有其他事没有,我总觉得光凭这一件不足以让皇上自乱阵脚,提前动杀念。”
康敬祥于是又把自己娶了懿明皇太后外甥女的事说了,还有程扈家的事,叶氏感叹地说:“程夫人是个命苦的女人,也不知现如何了。”
玉莹眼神一黯,想起生死未卜的程奉仪,又想起奋不顾身的杨琼,长叹了一声,问:“还有吗?”
康敬祥想不出什么了,就摇摇头,玉莹不太满意手中的信息量,总觉得像是拼图少了一块,凑不出完整的面貌,可既然康敬祥说没什么大事了,应该就是真的没了,难道是自己多心了?
“对了,有一件事,不知道要不要紧,”叶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说道,“皇甫家的少爷娶了汤家的姑娘。”
汤家的姑娘?玉莹一头雾水,记得前世弟弟娶的是……啊!前世弟弟娶的人,不正是现在嫁给了康敬祥的荣氏吗?现在荣氏嫁给了静王,又不知打哪儿冒出来一个汤氏,难道又是康敬颉母舅家的亲戚?
康敬绎坐在床边,眉头皱了一阵,猛地舒开:“汤家的姑娘,莫非是严尚书妻家的侄女?”
叶氏苦笑道:“就是那个汤家。”
玉莹还在一头雾水,康敬绎就提醒道:“还记得在燕州我和你说起徐老将军时候,提到过曾任吏部尚书的严锋严大人吗?严大人获罪后被流放到了沧州,妻子娘家的人还在京城做生意。”
一道电光划过脑海,玉莹终于将事情的完整面貌拼凑了出来,只是这其中的关系太过错综复杂,三言两语根本没法说清楚,以至于她只能喃喃自语着:“原来如此……”
☆、第222章 好大的胆子
第222章 好大的胆子
康敬颉为了稳住外戚,必须要给皇甫家一个孩子,但过去皇甫家一心依附他尚且要被连根拔除,现在的皇甫家二女分嫁太子与王爷,本就招人嫌疑,屡次算计康敬绎又全部落空,难免不去怀疑皇甫家通敌,既然这样,就更加不能让皇甫聆芳有所出。
于是小皇子的死就成了势在必行的结果。
而如果说过去对皇甫家的怀疑都是无中生有的话,那么这回皇甫珮娶汤氏,简直就是在康敬颉脸上挠了一爪子!
一个本就有通敌嫌疑的皇甫家,和汤家结了姻亲,汤家又和当年力保康敬绎、随后因康敬绎而获罪的严锋是亲家,这么串联起来,很难不令人想到——莫非皇甫青泰这是要倒戈去支持大女婿了?
再加上谢家来投的预谋因为谢玉婵谢永双双身死而破裂,谢效是抱着侥幸之心继续向康敬颉示好,还是打落牙齿活血吞,默认了儿女的死继续为康敬绎做事,玉莹从常人的角度去想,觉得后者可能性还大一些,毕竟康敬绎给谢家留了面子,仍然承认谢玉婵是作为王妃死去的,将来若成事,谢效就是国丈,而康敬颉这边,剿灭了诸王,谢家也不过是个功臣。
谢家和皇甫家都有倒向康敬绎的苗头,康敬颉怎能坐忍?为了将这种可能的危险尽早掐死在摇篮中,他不得不冒险把康敬绎骗回来杀了,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看来情况不妙,皇上若是担心皇甫家也有反叛之心,那么一定会千方百计杀了王爷。”玉莹神色凝重地道。
屋内三人同时心头一凛,叶氏焦急地道:“那你们还是赶快走吧!”
康敬绎作势要将她抱下床,叶氏摇摇头,挡开了他的手:“别管我了,我现在这样子,跟着你们也是拖累,你们若是还有余力,就把祥儿带走吧。”
康敬祥一下扑到床边来:“母妃不走我也不走!”叶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傻孩子,快点走,晚了就走不了了!”
玉莹跟进来,一脸欲言又止的表情,康敬绎问:“怎么?”
玉莹十分为难地说:“我们只有一千人,皇上若铁了心要杀,随便将我们说成是叛军流寇,杀起来易如反掌,别说是带上娘娘和怀祐,就算是只有我和王爷,也很难逃出去。”
一时间四人又都沉默了,玉莹说的是实话,别说带人,就算是康敬绎一个人,只有一千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是城内四万禁军的对手,一旦交锋,一刻钟不到就全死绝了。
“要不……”叶氏忽地有了主意,“绎儿带着人先走,玉莹扮成宫女藏在行宫里,等嬷嬷下山采买的时候再把她送出去?”
康敬绎断然拒绝:“不成,皇上来了见不到我一定会将行宫翻个底朝天,就算他不记得玉莹的相貌,还有皇后,还有皇甫青泰,他们不会认不出至亲之人,不能拿玉莹的命去冒险。”
叶氏一想也是,就不再坚持,但玉莹却受到了启发,脑内灵光一闪:“要不这样吧!”四人脑袋凑在一块儿嘀咕了一阵,叶氏眼中闪烁着希望,不住点头:“这主意好!”康敬祥不大放心地问:“万一还是被认出来了呢?”
“放心吧,行宫门口的侍卫根本不会用心看来的是什么人,顶多记得衣服什么样,不会认出来的,”玉莹一点儿也不担心,“等皇上来了发现扑了个空,一定会以为我们逃了,派人一路往北追,我们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往南边走,去江州,进入了江州就是钟家的地盘,就一切好办了。”
康敬祥听她这么肯定,自己又没什么主意,也就不再说什么。
计已定,康敬绎将身上的衣服换下来,交给一名亲兵,玉莹的衣服则由丫鬟来穿,等康敬颉来了,两人只需装傻充愣,坚持自己是叶氏娘家的侄儿侄媳就行,康敬颉至少还不敢在没证据的情况下公然把叶氏娘家人拖出去杀了,只能放过他们。
除了叶氏,他们三人都要暂时出行宫,到枫林里去躲一躲,等康敬颉的注意力被转向了北方,再回来把叶氏接了,一起南下去江州。
叶氏仍不放弃让他们自己逃走的想法,还吃康敬绎康敬祥兄弟俩劝了又劝,她才打消了留下等死的念头。
三人换了颜色不显眼的衣服,翻过宫墙到山里去找藏身之处,叶氏和两个冒牌的“侄儿侄媳”在行宫里淡定地等康敬颉来。
酉时不到,康敬颉果然带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来到行宫,问过守门的侍卫,得知有一驾马车以叶氏娘家侄儿的名义进去了,当即冷笑一声,龙袍袖子一甩:“这障眼法未免太不高明了。”接着便大步流星地朝着叶氏的住处走去。
叶氏正在吃晚饭,听到太监通报说皇上来了,便一摆手,俩冒牌货赶紧到外面去接驾。
康敬颉背着手快步走进院子里,迎面走来一男一女,穿的都十分华贵,还以为是康敬绎和玉莹,可等那二人在门口跪下高呼恭迎万岁的时候,他又皱眉了——这嗓音不像啊。
“你们两个,抬起头来。”康敬颉冷冷命令。
那二人抬起头,一脸惶恐地看着他,康敬颉倒抽一口凉气,怒喝一声:“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欺骗朕!”亲兵和丫鬟吓得连忙磕头求饶,表示不知道做错了什么触怒龙颜,请皇上饶命之类的,康敬颉满腔怒火,却又发不出来,简直气个半死。
皇甫青泰随御驾一同前来,这时上前拱手道:“皇上,武王夫妇应该是接了静王逃回了燕州,现在派人去追还来得及!”
康敬颉气得脸色铁青,转在原地怒喘一阵,头也不回地问:“子偃,你怎么看?”
同来的还有那富态的中年男子,听到点名,便上前一步:“回皇上,依微臣之见,武王与静王都是大孝之人,断不会抛下和庆太妃自己逃命,咱们虽然扑了个空,但他们一定还会回来,只须守株待兔即可。”
☆、第224章 见到你我心情好
第224章 见到你我心情好
皇甫青泰厉声道:“郭大人此言差矣,武王千里迢迢从燕州而来,带的人马必然不多,接走静王已经是极限,再带上病重的和庆太妃,根本难以逃出皇上的天罗地网,他们必是料定皇上宅心仁厚,不会杀太妃,故而抛下太妃先走一步。 皇上,老臣恳请皇上立刻派兵去追,或许还有机会将他们拦住!否则一旦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啊!”
郭子偃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反问:“那敢问皇甫大人,如果武王静王仍在醉蝶山附近,伺机回来带走太妃,又如何说?从京城到燕州路途遥远,太妃又病重体虚,不堪长途跋涉,我若是武王谋士,便会改道南行,去江州寻求钟家的庇护,若盲目北上,只会疲于奔命,最终无人能逃出生天。”
皇甫青泰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你那不过是猜测而已!钟家是大楚开国功臣后裔,一向对皇室忠心耿耿,怎么会——”
“皇甫大人别忘了一件事,”正当他们争执激烈时,康敬颉凉飕飕地插进一句话来,“武王的生母孝怜皇后,就是钟家人。”
皇甫青泰身躯一颤,猛然跪下:“老臣糊涂!”
康敬颉长身而立,目光不断在面前那俩冒牌货身上扫来扫去,忽地扬声朝屋内道:“太妃?二弟不会给太妃您藏起来了吧?”
叶氏忍忿的声音从里面传来:“皇上真会说笑,臣妾又不是神仙,如何能把一个大活人给藏起来,不过是臣妾的侄儿来探个病,皇上是听谁说绎儿回来了,竟然兴师动众地上门来问罪?绎儿若要回京城,我这个母妃怎么会一点消息也没听到?”
康敬颉慢步走进屋内,似笑非笑地隔着珠帘望向她:“二弟当真没来过?那老七又去了何处,他从元宵过后就一直在行宫侍奉您,门口的侍卫也没见他离开过,这好好的一个大活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