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妻名分[金推]-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妹妹听了别笑话。”王月容有点难为情,不像平常的性子。
沈绾贞抓起她的手,握住,“来这里的女子都一样,没有谁笑话谁的。”沈绾贞说了句实话,都是苦命人。
王月容娓娓道来,“我婆家和我娘家两家是世交,常来常往,我和他从小便在一处玩耍,一来二去,两家大人顺理成章就把我二人配做夫妻,可我过门才知道,他心里其实早有人了,是个寒门女子,家里不同意他娶那女子,父母命难违,他无奈同我拜堂成亲,但一直对那女子念念不忘,和我成婚不到一年,便把那女子接进门,纳为妾,虽然他对我尊重,可紧紧是尊重,他和我在一起,从来没快乐过,可自那女子进门,他脸上常常挂着笑,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我从来没见他这样笑过,他看我和看那女子的眼神是不一样的。”
说到这里,王月容声儿很低,头深深垂下,整个人都变了,变得忧伤,沈绾贞能感觉出她的心痛。
“我就是一个摆设,宋家少奶奶,我嫉妒、愤怒,看见他朝那个小妾笑就控制不住想杀了她,有一日,我看见二人在一起,他含情脉脉的的眼神看她,这是情人间才有的眼神,而他对我总是客客气气,我能感受到他的疏离,我不知怎么,胸中像是着了一把火,人变得疯狂,待他一走,我就和那小妾起了争执,那小妾平常对我礼数周到,但眼神中明显的轻蔑却让我受不了,我一起之下,动手打了她,拿簪子划破了她那张美丽的脸。”
说吧,王月容哈哈大笑,笑得畅快,“让他整日对着个丑八怪,看他还是什么眼神。”
笑着笑着,她便哭了,哭得很伤心,连着哭湿了两条绣帕,她的丫头唤小红的,也跟着抹泪,哭着朝沈绾贞道:“少夫人劝劝我家奶奶,哭坏了身子,不值当。”
沈绾贞轻轻地抚着她的背,柔声道:“哭出来,心里就痛快了。”
王月容哭了一会,收了泪,“他来了,看到她满脸满身是血,惊住,当时的样子,我至今都记得,那眼神是绝望,就像我曾经一样,我心里从来没有过的痛快,可我不知道,她怀了孩子,怀了他的孩子,我和厮打中,她的胎儿掉了,他恨不得杀了我,若不是我陪嫁丫鬟死死拦住,他就真把我杀了,后来,公婆和我爹娘知道,两家世交,碍于面子,不能休妻,就压下这件事,宋家就把我送到这里,自我到这里,他一次都没来看过我,大概是深恨我。”
“后来那小妾……”
“那小妾几度寻死,被人救下,还能怎样,他对着那张脸,就会想起我,哪怕是恨也好,我只要他能想起我……。”她神情黯然,“让姐姐见笑了。”
沈绾贞想她外表大大咧咧,可用情极深,她是爱那男人的,心里的苦可想而知,也不知该说什么,这种事只有时间能淡化,于是道:“会过去的。”心道,等你放下的那一天,你会真正快乐起来。
绾贞命绣菊两个打水,王月容的两个小丫头服侍洗脸,重新上妆,绣菊给她重梳了头,和沈绾贞对坐,她面色平和不少。
“妹妹自到了这里,还没出去过,姐姐陪我出去走走?”沈绾贞提议去抱月庵周围散步,看看景致,以免她难过不开心。
“好吧!”王月容跳下炕,趿拉绣鞋,甩甩头,那两个小丫头看主子不难过了,也高兴蹲下给她提鞋,又回屋取斗篷。
小院有个通外面的角门,不用绕去庵堂,二人就带着四个丫头从角门出去。
庵前一带溪流,水质很清透,能看见水底的砂石,几个人沿着小溪往上游走,初夏,满山遍野五颜六色的野花盛开,几个人各自采了一大把野花,捧在怀里,又踩着溪流里的石头,过了一处稍宽的水流,上到对面山上,“妹妹,去那边凉亭歇歇脚吧。”
王月容指着半山腰一处亭子,几个人拾级而上,坐在亭子里,沈绾贞极目远眺,见东面有一片很壮观的建筑,好像是一个道观,离她们呆着的地方得很近,她都能看见,一个小道士在溪水旁提水,担着水一级级上了台阶,进入道观。
道观香火鼎盛,来此进香的香客络绎不绝,不乏公子王孙,上香游玩观山色景物,在此歇脚。
“看那,一个老者,从山下一路叩头到道观。”小红指着不远处。
“那个小道士,看见我们连瞅都不敢瞅,望着观中就跑。”几个丫鬟叽叽喳喳的,说笑不停。
道观后有二层楼阁,布局精巧,雕梁画栋,靠窗坐着一人,手捧书卷,却一点字也看不进去。
“三哥,天好,出去走走。”
成王看这几日安阳王心情低落,拉他来西山道观游玩,借此散散心。
赵世帧望着窗外青山绿水,动了心思,“就附近看看。”
成王和蔺二公子几个人一玩起来兴致颇高,赵世帧却没情没趣的,渐次落后,低头走,想着心事,也没觉着。
正走着,无意中说话声儿飘到耳朵里,“这两个美貌的小娘子,就住在那边山下庵中,我们黄昏时去,秃姑子都在庵堂诵经。”
赵世帧抬头见是几个纨绔少年,街头混混,看着像是富家子弟,其中一人边说边朝山上一个凉亭比划着,
赵世帧朝左侧半山腰望了一眼,这一眼,身子顿时定住。
高高的凉亭上,朱红柱子旁倚着一个青衫女子,微微山风吹过,扬起碎发,那女子含笑说着什么,阳光下,索素的一张脸,璀璨生动,明净照人。
☆、第九十一回
朝廷休沐日,清风观香火鼎盛;游客如云。
抱月庵进香的人也不少;都是官家女眷,借着上香;来山中游玩,赏景。
日西,沈绾贞和王月容才回庵中;庵中的小尼送来晚饭;沈绾贞洗手,到桌前一看;清一色的应季菜蔬,一海碗白菜炖豆腐,一釉白兰花瓷大碗盛着茄子炖土豆,还有一盘蒸倭瓜,颜色金黄。
庵中青菜都是自给自足,庵堂后院开出块地,种着大白菜、茄子土豆等,雨水勤,长得旺盛,豆腐也是庵中尼姑自己磨的,嫩嫩的,土豆茄子炖得稀烂,就着白米饭,吃得喷香,另外吃上一块倭瓜,又甜又面。
沈绾贞住到庵中才知道素菜一样好吃。
闫婆子回铺子里,铺子里缺人手,无人照应,况且,长远打算,万一沈家不供给,几个人的生计,就全靠这两个铺子过活,所以还要好好打理。
钱婆子在院子里翻地,绣菊和巧珊在地上放了个矮桌,坐着吃饭,菜是从沈绾贞桌上拨出来的,只是桌子上多了一盘子青青白白的大葱,和一碟子酱,绣菊站起身,看钱婆子拿着锄头,干得起劲,从敞开的窗子喊,“钱妈妈,先吃饭吧,一会冷了。”
钱婆子喊道:“你们先吃吧,我翻完了这块地在吃,着紧种上还来得及。”
沈绾贞一个人坐在炕桌上吃,在庵中不用立规矩,不用绣菊几个桌前侍候,体恤她们也一块吃了,免得饭菜冷了,吃了胃肠不好。
这时,王月容的丫鬟小红手里端着一个半大碗,进门把碗放到沈绾贞跟前炕桌上,“这是我家奶奶从山下熟食铺子里买的,我们奶奶惦记少夫人整日不见荤腥,让奴婢送过来一碗。”
沈绾贞看是一碗白切肉,夹精带肥的,夹了一筷头子,酥烂不腻,满口留香,自打到这里,整日青菜豆腐,吃得爽口,倒忘了肉食美味,对小红道:“替我谢谢你家奶奶。”
绣菊和巧珊二人却瞅着她笑,沈绾贞看二人促狭朝她挤眼睛,须臾,恍然大悟,自己现如今带发修行,是要吃斋饭,就冲着这点,出家她也熬不住,遂把碗里的肉给绣菊和巧珊拨去大半。
太阳落山,山里太阳落得早,天黑得快,屋外残存落日余晖,大山挡着,屋里却暗下来,沈绾贞吩咐掌灯,绣菊点亮灯盏。
正这时,就听后院墙,似有人声,沈绾贞支开后窗户,就听几个男子声儿叫喊,“美人,小娘子,夜里寂寞,出来和大爷们吃酒玩耍解闷。”
沈绾贞眉心微蹙,也不知哪来的这帮子无赖,这时,小红跑进来,一着急,门槛子差点绊倒,紧张得说话都磕巴了 “夫……夫人,外……面几个小混混来搅闹,我们奶奶出去了,夫人快看看去,万一那群人爬墙进来,我家奶奶要吃亏的。”
沈绾贞忙和绣菊、巧珊,走出来,命绣菊到下处叫上钱婆子,钱婆子手里举着锄头,一副要拼命的架势。
“几个小混蛋,以为老娘怕你们,有本事来呀!”王月容叉着腰,站在堂屋后门口。
“等着,小美人,叫大爷,大爷来了。”那几个小混混调戏轻薄叫着。
这厢说着,后院墙就露出一个头来,王月容也就瞎咋呼,一看这群混混还真敢爬墙,作势要往庵堂前面跑,这时,墙头上又露出两个脑袋,“小娘子,你在那里?大爷来了。”
王月容吓得‘妈呀!’一声,她也就是嘴硬,胆子小,转身拔腿就要跑,她的两个丫头架着自家主子作势要撒丫子,沈绾贞也正想着,这群混混若真翻墙过来,说不得往前面庵堂躲,好汉不吃眼前亏,跟这群混混没道理可讲。
王月容主仆三人刚跑出两步,这时,就听墙外面,‘咕咚’‘啊!’几声,‘大爷饶命’哭爹喊娘的声儿传过来,几个人站住脚,仔细听,一会就没了动静。
王月容收回迈出的腿,回身看,许久,墙那边寂静无声,小红胆颤心惊地道:“好像走了。”
又等了好一会,不见有什么动静,“好像是被什么人打跑了。”王月容虚惊一场,声儿飘忽不定。
“回去吧,没事了,晚间歇下上好门闩。”沈绾贞听着院墙外一点动静都没有,转身迈进门槛,回屋去了。
这里,王月容受了惊吓,腿软,也由小红小青两个丫头扶着回屋去了。
更深,抱月庵漆黑一片,只有前面庵堂烛火未熄,有粗重的女尼遥遥拖着长声喊,“关好门户,小心火烛”一下下梆子声。
沈绾贞宽衣,只着中衣,绣菊撂下帐子,和巧珊去外间屋歇了。
沈绾贞躺下,竖耳听听,周围一片死寂,终是心里没底,怕这几个混混使诈,万一折回,趁人多熟睡摸进来,就麻烦大了,又走唯恐不及,况离庵堂有段距离,要穿过几重大殿,这样一想,还是不能安心,就悄悄披衣起来。
沈绾贞这厢一有动静,绣菊和巧珊也未睡熟,即醒来,绣菊问:“少夫人口渴吗?”说着,穿绣鞋下地。
巧珊也过来,“少夫人是担心那群混混再回来。”看来巧珊机灵些,猜到她担心。
“走,出去看看。”
巧珊和绣菊提灯去前,照着路,三人绕到后院,立在后墙根下听墙外动静,没听见有人声,巧珊悄声道:“回去吧,主子,看来没人。”
沈绾贞见后院墙根堆着一垛子青砖,沈绾贞走去砖垛下,绣菊拉住她衣角,担心地小声道:“少夫人,这墙高,让奴婢上去看看。”
沈绾贞摆摆手,示意二人别出声,踩着砖块,动作敏捷,转瞬就接近墙头,慢慢地探出头去,天暗黑,她所处地方有树遮挡,墙外不仔细看不见人。
她朝墙外四处看看,空无一人,心想,这群小混混大概是过路的好汉路见不平打跑了,也许着急赶路,也没知会一声就走了。
沈绾贞蹑手蹑脚从砖垛上下来,绣菊和巧珊一看无事,也放了心,主仆三人又悄悄回屋去。
才刚躺下,‘咚、咚’叩门声,把三人唬了一跳,绣菊颤声问:“那位?”
“是我,开开门。”门外是王月容的声儿,三人又虚惊一场,巧珊把门打开。
王月容进屋,后面跟着她的两个小丫头抱着被子,“妹妹,今晚我和你一处睡吧?”
也不等沈绾贞表态,就钻到帐子里。
这一夜,沈绾贞和王月容俩人挤在一张床上,四个丫头挤在对面炕上睡下。
二日,天刚一放亮,沈绾贞醒来,看身旁王月容怀里抱着个枕头,脸朝里睡得正香,样子可爱,沈绾贞轻手轻脚穿鞋下地,又往床上看一眼,王月容这功夫翻了个身,打横睡上了。
对面炕上,四个丫鬟想是昨晚没睡好,犹自酣睡未醒。
沈绾贞轻轻拉开隔扇门,走出屋外,天有点灰蒙蒙的,不是清透天,看来是有场雨。
沈绾贞惦记昨儿的事,走到后院墙根下,踩着那垛砖块轻盈上了墙头,晨露重,把墙头都打湿了,她露出半个身子,趴着往下看,这回看得清楚,墙外是一条小路,看来平时不常有人走,有的地方藤蔓都伸出路面。
突然,她眼睛瞪大,就见一棵老树根下,倚坐着一人,清晨雾气未散,她模糊看着有点面熟,像是一年轻男子,正这时,那男子站起身形,沈绾贞惊得差点叫出声,忙掩住嘴,那人背身,伸了伸手臂,像是刚睡醒。
沈绾贞促狭一笑,在墙头寻块小石子,使力抛出去。
赵世帧猛听见身后风声,迅捷得像一只狡兔,极快闪身一棵老树的背后,‘嗖’一颗小石子落在他身前不远的地方,‘咯、咯咯、咯咯’笑声在林间回荡,寂静的清晨,格外清脆。
赵世帧从树后走出,忍俊不住也笑了,刚想过去,就听院子里有人说话,“少夫人,大清早,有什么好笑的,给奴婢说说。”
他赶紧躲入树后。
沈绾贞若无其事地走下来,这世道男女授受不亲,行为举止要和规范,扯了个谎“树梢有一只松鼠两手捧着东西吃。”
“这大山里松鼠遍地都是,见多了就不稀罕了。”小红道。她刚起来,看绣菊等都睡着,就出屋子,绕到屋后想看看钱婆子新开出的菜地,看见沈绾贞踩着砖头趴在墙头笑,不免好奇。
沈绾贞往回走,心里说不出的温暖,昨晚一定是他打跑了小混混们,他身份尊贵,却在庵外林子里呆了一整晚,虽夏天暖和,可树林里蚊虫叮咬,想想心里不是滋味,眼眶不由潮润,未免人看出来,掩饰地低下头。
沈绾贞一整天,心神不宁,绣菊看她魂不守舍的,狐疑地看着她,看主子恹恹的,手捧着书本,眼睛却不知飘向何处,问:“主子不舒服?”
沈绾贞摇摇头,似乎不想说话,她平静的心被他搅乱了,脑海中不时翻腾着他的影子,甩也甩不掉。
是夜,她悄悄爬起来,穿上鞋子,走过外间,看绣菊和巧珊正熟睡,蹑手蹑脚走到门旁,轻轻拉开门闩,突然,绣菊叫了声,“少夫人”。
她唬了一跳,心提到嗓子眼,回身看绣菊犹自睡着,嘴里兀自说梦话,心落回胸腔,轻轻拉开门,步履轻盈地走出去,今晚月光明亮,不用提灯,也能看清楚周围景物。
沈绾贞借着月光踩着砖垛,往上爬,快到墙头,脚底下松动,一块砖滚落下去,幸好她抬起脚,才未踏空,她停住动作,看看房屋里黑着灯,没惊动什么人,才放心,这深山,夜晚寂静,稍有一点响动,会传出很远。
她爬上墙头,悄悄探出头,墙外空地,月光雪白,映着树影,林子里黑漆漆的,沈绾贞有点恐惧,仗着胆子,四处看看,没有那人影子,又四处看了两回,确定没有,小心地踩着砖头下去,心里不知是高兴还是失落,
抱月庵后墙外,赵世帧从躲身树后走出来,看着那女子的身影从墙头消失。
次日,沈绾贞夜里没睡好,睁开眼天已大亮,本来山里亮天早,日头都高了,隔着帐子,沈绾贞看屋里静悄悄的,没人。
桌子上扣着碗筷,心想大概起晚了,拉开帐子,下地,这时,绣菊捧着一叠子衣裳进来,“主子起了?”
沈绾贞猛地一起,有点头晕,扶额,绣菊见了关切地问:“主子那里难受?”
“没事,昨儿没睡好。”
绣菊过来,摸摸她额头,“有点热,主子是不是冻着了?请大夫看看?
“不用了,一会吃了饭,发发汗就好了。”
沈绾贞吃完早饭,用被子蒙住头,一会儿,就昏昏沉沉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久,就听外面吵嚷声,沈绾贞睁开眼,觉得头清爽多了。
这时,外面的吵嚷声更大了,她穿鞋下地,出了一身透汗,身子有点虚,走路轻飘飘的,来到窗前,推开窗扇往外瞧。
她赫然见院子里站着一个男子,像是白面书生模样,身旁跟着一个老尼,低声劝着什么,间或一两句传到沈绾贞耳朵里,“公子回去吧……苏娘子不见……心意已决,公子还是走吧!”
“我来过多少次,她都不见我,今儿我一定要见到她,否则,我就不走,等她出来为止。”那男子大声道,显然是个执拗性子。
沈绾贞侧耳细听,对话声儿清楚多了,“公子既已别娶,苏娘子皈依佛门,已非凡俗之人,见了又有何益?公子还是回吧!”
“我不走,她若不见我,死活我也不会走的。”
沈绾贞听明白了,这公子乃是苏娘子的丈夫,看来是后悔了,来找苏娘子。
正僵持着,这时,西厢房的门开了,苏娘子从里面走出来,那男人唤了声:“琳娘,你还好吗?”眼神热切地望着她。
“我很好,我出来是想告诉你,以后别再来了,来了我也不会见你,你我早已恩断义绝。”苏娘子声儿清冷,不掺杂一丝感情。
“琳娘,我很后悔,当初不该听母亲的话,休了你,这几年我茶饭不香,无心读书,生生后悔死。”那男人好容易见到妻子,急于表白。
“你想怎样,你已有了夫人?”苏娘子冷笑道。
“你原谅我,我们重归于好,那妇人不贤,已送她回娘家了。”那男人喃喃地道。
苏娘子冷笑几声,“原来如此,你母亲又没满意?”
那男子脸红,垂头嗫嚅,“这次是我也是母亲的意思,接你回去。”
“我不贤,不生养,使你家绝后,你母亲也能接受?”苏娘子嘲讽地道,那男人脸似红布,低低道:“不是你的错,是我……。”羞愧难当,说不下去了。
这时,一个小尼姑跑进来,“苏娘子,师傅让我问你,主意可改了,若是没改,师傅们在庵堂等你剃度。”
苏娘子对那小尼姑道:“走吧!”说吧,朝外面走去,看都没再看那男子一眼。
那男子人急了,上前拉住她的衣袖,哀求道:“琳娘,你就不能原谅我,我发誓对你好,这次绝不会对不起你。”
苏娘子用力一甩袖子,“晚了”说吧,头也不回地走了。
留下那这男子呆呆站着。
“施主,走吧,别看了,人都走了。”领他来的老尼道。
那男人站了一会,方垂头丧气地走了,背有些弯曲,不似来时挺直。
这时,王月容走进来,像是对沈绾贞道;“她男人当年休了她,便奉母命娶个家事好的女人进门,那女人奢侈无度,把家财都败光了,家贫守不住,整日闹着回娘家,她男人没办法,就送那女人回娘家去了,如今家穷,想续娶,那家姑娘肯嫁,这又想起苏姐姐的好,百般求她回去,这一年来了无数趟,就是你上回说晚上听见咕咚一声,也是他翻墙进来,苏姐姐不见。”
“他后娶的娘子有子女吗?”沈绾贞好奇,苏娘子婆家以她无子为由休妻,续娶想必早已生子。
王月容哼了两声,“他这娘子成婚当年,就生下一子。”
“既然有后,苏娘子的婆婆该满意了。”
王月容嗤笑两声,“满意?她婆婆愁烦得要命”
“这又为何?”
“因为这孙子,不是她儿子的,开始不知道,欢喜得什么似的,后面孩子两生日时,他妻子奸情败露,为了脸面,他男人打掉牙吞到肚子里,只好认下,这都是她男人来自己说的。”
沈绾贞想说,这真是报应,太难听的话,没说出口。
这时,王月容的小丫鬟小红站在门口朝她摆手,王月容回身看见,就告辞出去。
沈绾贞从窗子看见王月容往小院的西角门走去,打开门,一闪,沈绾贞见一男子人影,好像穿着道袍,二人站在门口说了有一会,王月容才进来,关好角门,往上房走,怀里抱着一大包东西进了西屋。
不大工夫,小红手里拿着个油纸包,过来东间,笑嘻嘻地道:“这是我家奶奶给少夫人的,我家奶奶说了,少夫人悄悄吃吧!”
“替我谢你家奶奶。”沈绾贞接过,看草纸有一小块透出油,猜到里面是什么,舔了舔唇。
“少夫人趁热赶紧吃吧!”小红笑着跑了。
沈绾贞打开油纸包,里面躺着一只烧鸡腿,吸吸鼻子,闻着香气扑鼻,几时没吃过,真有点想,拿起咬了一口,酥嫩醇香,世间美味。
吃完,抽出帕子抹抹嘴上的油,心想,那日告诉闫婆子来时捎点好吃的,回请王月容,总吃人家的,不好意思。
慈宁宫
韩侧妃和薛侧妃进宫给太后请安。
“王爷怎么没来?”郭太后和蔼地问。
薛瑾踌躇,心里盘算怎样回答,韩侧妃赔笑欠身道:“回太后娘娘,王爷出去办事,没在王府。”
“王爷这几日忙什么?我这慈宁宫也有多日未来?”郭太后对儿子略有不满,刚立侧妃,就把老娘忘了。
二侧妃心里一激灵,这是责她二人绊住王爷,令王爷失礼,薛瑾忙欠身恭敬地道:“婢妾未见到王爷。”
郭太后眼光转向韩侧妃。
韩侧妃暗地里斜睨薛瑾一眼,心道,有事她先摘出去,让太后把过错算在自己头上,不能平白受这等冤枉,于是也含笑欠身道:“婢妾不敢打扰王爷。”
郭太后瞅瞅二人,不信道:“这么说,你二人入王府这些日子,连王爷的影子都没见到?”
这句问话,二人吓得忙站起身,答是,在太后面前告王爷一状,王爷知道,面还未见,宠还没争,就出局了,答不是,可却是没见王爷的面。
二人紧张得额上见了细汗,还是韩侧妃老道,束手垂眸恭敬地道:“婢妾没见到王爷,不知其她妹妹是否见过王爷,恕婢妾疏忽,太后娘娘恕罪。”
韩侧妃言外之意,是王爷亲近其她姬妾,魅惑王爷自己可没有,缠着王爷不让来太后跟前请安,那是王府里的那群狐媚子,自己洁身自好,连王爷的面都没见过,也不敢主动勾引王爷。
薛瑾垂眸,斜溜她一眼,心道,看来韩侧妃城府深,人阴险,日后不可小觑。
“来人,去安王府问问王公公,王爷这几日出门不曾?”郭太后何等人,从这二人话里,品出儿子这些日子大概没在王府,要是在的话,这两位侧妃就是不宠幸,怎么也要见个面。
一个太监抬脚刚要走,“回来”那太监转身回来,躬身听太后还有何吩咐。
“不用去王府,去成王府,把成王给我叫来。”
韩侧妃和薛侧妃二人头低得更深,不敢抬起来,今儿才知道太后精明锐利,真是名不虚传。
成王那有心思总呆在道观,看一群牛鼻子老道,留下安阳王一个人住在道观,自己先行回府。
听太监回说,太后派宫人传他进宫,吓得嘱咐王府的人,说自己不在,然后一溜烟从王府后门跑了,太后可不是好惹的,说错了话,找不自在。
三哥留在道观为那詹少夫人,他一清二楚,这事若说出去,沈氏有几条命,若不说,太后眼睛毒,她老人家面前,他一撒谎腿就抖,一眼就能瞧出破绽,给三哥惹祸,三哥能绕了他?是以一想,自己还是躲过今日,明儿赶紧上西山把三哥找回来。
成王当日便在外面转悠没敢回王府。
☆、第九十二回
二日;城门一开,成王急三火四地奔西山清风观,到了道观后阁楼,一看;大白天赵世帧蒙头大睡;叹一声,上前把他摇醒;赵世帧迷迷糊糊睁开眼;见是成王,奇道:“你不是走了,怎么又回来了?”
“三哥;太后找你;快回去吧,迟了太后她老人家该生气了。”成王拉起他。
赵世帧有点犹豫,成王不由分说,扯着他就走。
安阳王和成王打马进了城门,成王勒马站住,像是有什么话说,欲言又止,打马走两步,还是回头道:“恕小弟说句不该说的话,太后若知道詹少夫人,她的命就不长了。”
说吧,成王打马奔王府,马跑出不远,传来他的声儿“皇兄,小弟不奉陪了。”径自走了。
赵世帧一迈进慈宁宫门槛,太后的不悦的声儿就传出来,“你跑去那里?把两个侧妃扔下不管?”
韩侧妃和薛侧妃迎上前行礼,“婢妾参加王爷。”
“免了。”赵世帧大步进去,也没看二人。
这二人昨晚留宿慈宁宫,太后给足面子,慰藉二侧妃被儿子冷落,二侧妃是有家事背景的。
“儿臣给母后请安。”礼毕,恭立一旁。
“帧儿,你这两日去那里了?”太后看着儿子似乎有点憔悴,目光闪了闪,有点狐疑。
“京城郊外住了两日,夏日山里空气好。”赵世帧故意隐去道观 。
“帧儿,你已过了弱冠,两位侧妃入府多日,不见你人影,是何道理?”太后显然不悦,当着这两位侧妃的面没说,是不是儿子对自己选的两个侧妃不满,躲着不见。
赵世帧瞅了薛瑾和韩岚一眼,太后忙道:“你别看她们,不是她们说的,她们还替你遮掩,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
赵世帧不说话了。
“你对我这个母亲可以心里没有,若冷落两位侧妃,我知道可是不依的。”郭太后这话也是故意说给两位侧妃听的。
“母亲严重,儿臣不敢,恕儿臣不孝。”太后说了重话,赵世帧跪下,他一跪下,两位侧妃也跟着跪下。
“都起来,都跪着像什么话。”太后看见儿子气就消了,面色变得和蔼,慈母形象。
“带着她二人回去,闹了我这两日,让我耳根清净清净,别让我知道你再出王府,跪安吧!”
说吧,太后扶着太监起身,往后殿去了,这里赵世帧和两位侧妃恭送太后身影消失在紫檀镂空玉石山水屏风后,才一径出殿,坐步撵出了皇宫,出了宫门,赵世帧骑马先行回王府,两位侧妃坐轿子回府。
赵世帧躺在玉石堆砌的碧波池中,脑海中出现那女子伏在墙上,朝他笑,那笑声挥之不去,他唇角扬起。
一个太监进来道:“回王爷,韩侧妃和薛侧妃回府,来拜见王爷。”
“让她们回去吧。”赵世帧突然被打断,脸色一肃。
薛瑾和韩岚听说王爷不想见她们,情绪有点低落,各自回寝殿,薛瑾快走到寝殿,突然停住脚,朝相反的方向去了。
原来她是去了沈绾珠屋里,沈绾珠听丫鬟报说薛瑾来了,敛了笑,轻轻哼了一声,待薛瑾进屋时,表情却已变了几变,换上最得体的笑,“婢妾见过侧妃。”心里不舒服,可不能逾礼。
“妹妹何必多礼,你我姐妹还同原来一样,妹妹忘了入宫选秀之时,家里嘱咐要我们互相扶持,再说我们还是亲戚,原应比旁人亲近才对,如何进了王府,就彼此生疏了。”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