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妻名分[金推]-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妇人的表妹对平远候一见钟情,不思茶饭,求王爷帮忙,不然她必死无疑。”
  沈绾贞话里,吴玉莲必死是真的,但一见钟情,沈绾贞真不敢说,也许,吴玉莲对英武的赵章芳心暗许,但只一面感情有多深,还真谈不上。
  赵世帧只觉心从谷底一下子飞起来,不争气地,喉头发堵,眼眶潮润。
  沈绾贞瞅瞅他的脸,陪着小心问:“王爷是怕民妇一时糊涂,做出有损妇德的事?”
  赵世帧神情有点尴尬,沈绾贞调皮笑了,“不过那平远候文武双全,却是不可多得……。。”
  赵世帧顷刻又寒了脸,“不可多得令妹可托付终身之人。”
  赵世帧脸色又变了过来,沈绾贞看他表情起伏变化,心里叹口气,这是个真性情的男人,可惜,关山重重,不能有非分之想,徒增痛苦。
  赵世帧来来回回被她折磨,心起起伏伏,竟脆弱得受了惊吓,心想,平远候作为男人确实出色,不能让她去见,万一…。。,就道:“夫人的事,本王替你办。”
  沈绾贞等的就是这句话,她一个女子轻易不肯去见陌生人,安阳王是个君子,谁知那平远候是何等人,上次被她撞见,她就觉得平远候不如安阳王可靠,平远候虽没听说好色,但对女子不是不动心,稳妥起见,赵世帧答应,此事就八成把握。
  沈绾贞离座,蹲身福了一福,“如此,小妇人替表妹谢王爷。”
  “你表妹的情况夫人详细说说。”赵世帧做事稳妥,问明白才好行事。
  “小妇人的表妹,是吴侍郎的二公子吴景芳之庶妹,闺名,吴玉莲,人称二姑娘,王爷只要和平远候提那日书楼门口撞见的女子,他便知晓。”
  安阳王心想,还有这一宗,平远候大概对那女子也有意,招惹人家,否则,一个大家闺秀,想男人怎么会想成相思病,想到这,看了对面沈绾贞一眼,心道,她怕这一辈子都不会得这种病。
  沈绾贞没想到安阳王痛快地答应下来,心安了大半,嘱咐道: “王爷若办,尽快,民妇表妹拖不过两日。”
  安阳王疑惑,“病得这么重?”
  沈绾贞点点头,有些羞愧地道:“让王爷见笑。”
  赵世帧心里佩服,脱口道:“这世间竟有这样痴情的女子。”
  “民妇表妹就是一个。”沈绾贞信口说来,竟不觉脸红。
  赵世帧想问什么又觉说不出口,踌躇半天,道:“夫人也是?”
  “也是什么?”沈绾贞细眉一挑,明知故问。
  “夫人是会得相思病的人吗?”
  沈绾贞没想到他问这话,想想摇摇头,“王爷看民妇是那种人吗?”
  赵世帧心想,却是不是,我这厢痴想,只怕她都没往心里去,又爱又恨,真想把她抓过来,吞吃下肚。
  “王爷,事不宜迟,民妇告辞,等王爷好消息。”沈绾贞说吧,起身。
  赵世帧心里盼她多呆一会,哪怕片刻也好,又开不了口,看她略一福,飘然离去,娇俏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楼梯口,许久,坐着没动。
  陈福悄悄近前,“王爷,王爷。”唤了两声,赵世帧道:“把吴景芳找来。”
  陈福不知王爷要做什么,没事找吴公子做什么,那詹夫人每次和王爷见面,王爷都魂不守舍的,这是着了她的道。


☆、第七十二回

  吴景芳到时,安阳王矗立窗子前;目光越过江面画廊游船;朝天边贴着江面那片灰青看去;直待他行礼唤了声,“王爷”
  赵世帧才回过头,“王爷找小的有事?”
  “你兄妹几个?”安阳王转过身,像是随便闲聊。
  吴景芳有点纳闷,王爷平白问这个;就俱实道:“兄妹五个,我兄长王爷知道;还有一母同袍妹子;和两个庶妹。”
  “你这两个庶妹都到了许嫁年龄?”
  吴景芳踹侧;王爷什么意思;做媒?不像安阳王管的事,想不出所以然来,道:“二妹将及笄,到了许嫁年龄。”
  “可有婆家?”
  吴景芳心里警惕起来,家丑不外扬,是不是安阳王听到什么,是退亲之事传遍了,按理说爱莲妹妹的婆家不会往出说,毕竟这也不是光彩事。
  吴景芳神情有点尴尬,“没有。”
  “为何到了许嫁年龄却不找婆家?”
  吴景芳汗有点下来了,安阳王从不问这些琐事,怎么今儿问起这事,还问得这么详细,这让自己怎么说,母亲把庶妹关起来的事,打死都不能说,父亲是朝廷官员,凌虐庶女,传出来,声名受损。
  于是,道:“庶妹自小身体不好,不大出屋,这阵子病得不轻。”
  他先打着埋伏,说吴玉莲病得很重,万一被母亲致死,王爷在问起,有个说辞。
  安阳王想,看来詹夫人没说谎,看吴景芳神情很不自然,大概真得了相思病,不好说出口,道:“没事了,你忙去吧!”
  吴景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巴巴把自己叫来,就问问妹子的事。
  回去和母亲说说,提醒母亲收敛,万一惹出事来,父亲受牵连,一家大小因这事都跟着受牵连。
  乾清宫
  冬日黄昏为巍峨的皇宫染上一层瑰丽,宫殿顶积雪融化,绿琉璃瓦泛着清透的光。
  “主子听乾清宫好像很热闹。”康嬷嬷递给李皇后一幅画轴,竖着耳朵,关注前面的动静。
  “这些大男人在一起,定是说些村话,不能听。”李皇后展开画轴,盯着一幅梅雪图,上面的美人足有一会。
  “都是皇家叔伯兄弟,想是喝得畅快,比平时少了拘束。”康嬷嬷抻头也往展开的画卷上看,只觉得梅花好看,画上的美人比花还好看,别的也看不出什么。
  “平远候大后儿离京,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李皇后阖上画卷,心思转到前殿。
  “听说那位又闹着跟儿子去。”康嬷嬷朝西北方向努努嘴。
  “闵贵太妃几次上书皇上要跟二殿下去西南,皇上不允,皇上说了,太妃上了几岁年纪,北边住惯了,往南去,怕不适应,再说,外面那有皇宫舒服,让二殿下多回来几次,年节母子团聚,也省得二殿下分心。”李皇后说到这,唇角含笑,丈夫深谋远虑,朝堂之事,得心应手。
  尚宫局
  一个太监小跑来,“计司酝,再上几坛子酒。”
  “这么快就喝完了,就皇上和几位王爷已经喝了三坛子酒。”唤作计司酝的姑姑诧异地道。
  “今儿皇上高兴,里面正讲笑话,快,赶紧上去,别耽误了,我得赶紧听听去。”说完,那太监就一溜烟跑了。
  跑到乾清宫门首,一个把门太监看见他,忙摆手道:“快,正说得热闹。”
  两个人恨不得把耳朵伸到大殿里都嫌短。
  “从前有个老翁,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年轻美妾,不久便有了身孕,那老朽心里琢磨,自己八十开外,还能有子嗣,就找大夫问询,老郎中思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一日,我进山打猎,错把雨伞当成猎枪,到了山里,猛地跳出来一只猛虎,我一举雨伞,老虎倒地死了。”
  硕亲王说到这里,打住,不往下说了。
  众人都吧嗒吧嗒嘴,桂亲王狐疑地问:“这是何缘故?”
  刚一问完,皇帝赵世贤琢磨过味来,哈哈大笑,紧跟着,几个王爷也明白了,哄堂大笑。
  桂亲王有点懵了,扯住旁边皇叔硕亲王的衣袖,着急道:“你倒是讲啊!怎么说一半就不说了。”
  “讲完了。”硕亲王摊开两手。
  “那小妾有身孕倒是不是他的?”桂亲王秉性耿直,一时没转过弯来。
  皇上看他着急,忍住笑道:“雨伞怎么能打死老虎,一定旁边人射的。”
  桂亲王想想,‘哎呦’一声,又是一阵哄笑声。
  门口两个小太监跟着乐,一个小太监道:“接下来该谁讲了?”
  “安王爷。”
  “安王大概不会讲这种荤段子。”
  小太监听见里面安阳王的清亮嗓音,“有一位将军,文武双全,被同僚请去家中做客,不巧出书楼撞到府上一位小姐,一见钟情,待将军走后,那小姐便害了相思病,茶饭不思,恹恹的就快断气了。”
  安阳王停下来,瞅着平远候,桂亲王不解地问:“后来怎么样了?”
  “没了。”安阳王不说了,端起酒杯,意味深长朝斜对的平远候举了举。
  平远候机警,立刻听出安阳王所指那日吴府之事,不好动问,只好装糊涂。
  桂亲王纳闷,这又是何典故,埋怨道:“皇侄,这故事讲了半截,吊人胃口。”
  “接下来的故事还是由章皇叔续上,侄子就不知道了。”
  众人都看向平远候,平远候有些局促,桂亲王那厢大着嗓门道:“章弟知道结尾,快接着讲。”
  平远候闹个大红脸,憋了半天,才道:“三殿下说的,我一无所知。”
  皇帝赵世贤品出点什么,招呼一个太监过去,耳语几句,那太监走到安阳王面前,附耳说了句什么。
  安阳王点头微笑。
  明德皇帝观察他表情,心中有数,笑瞅着平远候道:“这故事主角是章皇叔,朕猜的对吗?”
  平远候离座,燎袍跪倒,“臣惶愧,却有其事。”
  明德皇帝酒喝了不少,一扫往日威严,分外的平易近人,也是酒精的作用,对赵章竟有这奇遇,表现得深感兴趣,“好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
  “皇叔,你何罪之有,快起来吧。”平远候赵章坐镇西北,兵权在握,又忠心耿耿,颇得皇帝敬重,明德皇帝本是三分醉意,头脑清醒,却不糊涂,心道,也许可以在给他点恩典。
  却有个疑问,转而像安阳王道:“三弟怎么知晓闺阁之事,说得这般详细?”
  皇帝赵世贤疑心颇重,安阳王焉能不知,皇帝一问,就明白几分,起立,躬身答道:“听吴侍郎之子,吴景芳说的,臣弟听着觉着新鲜,只觉这是酸腐文人杜撰,没想到却真实发生的事。”
  桂亲王向平远候抱拳,“恭喜老弟,艳福不浅!难道就任由美人香消玉殒,何不抱得美人归。”说吧,哈哈大笑。
  “既有这样痴情女子,朕就成全她。”明德皇帝招呼两旁太监,“去吴府传朕旨意,赐吴侍郎女……。”转头瞅瞅殿下安阳王,“小姐闺名叫……”
  安阳王看皇上口头传旨,尘埃落定,詹夫人交代的事大功告成,忙起身道:“吴玉莲。”
  “吴玉莲为平远候侍妾,钦此。”
  皇帝话音一落,平远候赵章赶紧离座,殿前跪倒叩头,山呼万岁,“臣叩谢皇恩。”
  “起来吧,喝酒,这才子佳人这段揭过,下一个该谁讲了。”皇帝端起酒杯,众人哈哈一笑,接着讲起笑话。
  平远候赵章叩头谢恩,起身,朝安阳王瞅了一眼,安阳王一抱拳,二人心知肚明。
  坤宁宫
  “皇帝今儿酒喝了不少,想是快散了。”李皇后望着殿外,乾清宫方向。
  一个太监跑上来,跑得急了,在大殿门口差点跌倒,吓出一头冷汗,忙站稳身子,小跑变成疾走,“皇后娘娘,前边宴散,皇上朝这边来了。”
  皇后瞬间眼中闪过惊喜,忙坐直身子,朝宫女们吩咐道:“快,给皇上准备醒酒汤。”
  吩咐完,起身去寝殿更衣,一番忙乱后,带着宫女太监跪在坤宁宫门迎接皇上。
  帝后携手,进了寝宫。
  李皇后亲自服侍皇上宽衣,待皇上上炕,忙唤;“拿醒酒汤。”
  宫女把备好的醒酒汤端上来,李皇后亲自捧给皇上,皇帝赵世贤一饮而尽,把碗递给旁边垂首侍立宫女,对李皇后道:“皇后也坐下吧。”
  李皇后坐在炕桌另一边,笑着道;“臣妾听前面很热闹,行的什么酒令?”
  皇上赵世贤今儿挺高兴,盘腿坐上炕,“今儿玩的新颖,说典故,笑话。”
  李皇后颇为感兴趣,亲自给皇上斟茶,双手敬上,“皇上捡好听的给臣妾说一说,让臣妾也饱一饱耳福。”
  皇帝就把硕亲王说的跟皇后学了一便,皇后红脸,朝地啐了口,“男人们在一起什么荤话都说。”
  “还有一个你们女人爱听,才子佳人的。”皇帝又学了安阳王说的故事。说完,明德皇帝双肩往上动了动,显然肩背有点不舒服,李皇后心细,马上觉察到,“皇上,让臣妾给捏捏?”
  “这两日,肩背酸痛。”李皇后从炕上跪爬过去,跪在皇上身后,双手温柔地给皇上揉捏起来。
  李皇后还惦记安阳王说的故事,“皇上,后来怎么样?”
  皇帝就把平远候的事说了一遍,“成全他二人,不失为一段佳话。”
  却没看见背后李后狐疑的眼神,片刻,李后道:“陛下真信?”
  她也没看见皇上含笑的眼神,“皇后可相信?”
  李皇后指移到皇帝双肩,半跪着,身子抬高,手指压下力气加了几分,“臣妾不信,想来皇上也不信。”
  赵世贤没说话,他更愿意相信是吴家为了把女儿给平远候做妾,故意编出来的,但他一直在最恰当的时机拉拢权臣,自然也就不放过这样的机会。
  李皇后手顿了下,赵世贤感觉到,偏转回头,看皇后扶了一下头,问:“怎么了,头痛病又犯了?”
  李皇后温柔地笑笑,手指又放回皇帝肩上,“老毛病了。”
  “你该多休息,宫中事物交给方妃,让她多操点心。”皇帝赵世贤刚登基三年,一后二妃,嫔以下有数十个,二妃都是皇上当年是王爷时,先皇下旨立的侧妃,和李皇后一同入王府,侍候他日子久了,也有些感情,二妃中方妃最得宠,赵世贤素喜她聪明,贤良,当然,美貌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个侧妃是瑜妃,本分守礼,木讷无趣,不甚得宠,余下姬妾,就赵美人还得几分圣宠。
  “三弟侧妃人选,皇上要不要听听是那两家姑娘?”安阳王的事,李皇后不敢擅自做主,且人选是不是皇上中意的,必得问清楚才好。
  “你放手去办吧,至于那家姑娘,朕相信皇后眼光。”皇上是打算对安阳王婚事撒手不管,到时母后问起,也好一推六二五,以免伤了母子情分,母后顶多埋怨他正事太忙,不关心幼弟。
  “选秀的事,臣妾打算交给方妃办,方妃聪慧,定不会让皇上失望,臣妾把秀女的情况,细细告诉她。”
  李皇后手指仍轻轻揉着皇上肩背,唇角却飘上一抹嘲讽的笑,方妃,贤良淑德,侍奉太后至孝,深得太后喜爱,皇上垂怜。
  “方妃是个妥当人选。”
  李皇后想这事由皇上拍板,金口玉言,量方妃也不敢推脱。
  李皇后精明,避开安阳王正妃,只字不提。
  三日后
  京郊,通往西北的大路上,安阳王和平远候骑马并行,赵章迎着拂面的春风,骑着一匹汗血宝马,安阳王骑着一匹赤兔马,浑身火红,没有半根杂毛。
  赵章微微侧头,朝后望了一眼,后面跟着几辆豪华马车,天气暖和了,那马车帷幔被春风掀开一角,里面坐着两个女子,其中一高挑
  女子明眸善睐,风髻雾鬓。
  “王爷是为了那个女子?”
  安阳王颇有几分难为情,抱了抱拳,“承皇叔鼎力相助,小侄谢过。”
  赵章看安阳王表情,心道,看样子是被后面车上的女子迷住了。
  吴玉莲调养几日,脸上虽有些憔悴,可身子已大好了。
  细声细气地道:“这次如不是姐姐相助,玉莲就看不见姐姐了,姐姐的大恩玉莲今生难忘。”
  沈绾贞有一句话一直想问,心里矛盾,怕证实,令自己失望,瞅瞅吴玉莲不失为清秀的面容,柔弱的削肩,这一念头,散去几分。
  吴玉莲掩饰不住兴奋,“总算离开吴府,姐姐不知妹妹和姨娘这些年是怎么过的。”提起她姨娘,多少有点伤感,“不知我走后,我姨娘在府里如何,夫人会不会刁难她。”神情有点忧色。
  “姐姐问一句话,妹妹能如实回答吗?”沈绾贞终于忍不住。
  吴玉莲看着她,诚恳地道:“姐姐问吧,在姐姐面前妹妹不敢有半句谎言。”
  “那日,你与爱莲表妹在园中厮打,坏了你姐姐的婚事,是故意的?”
  吴玉莲愣了下,不敢面对绾贞的质疑,垂下头,蚊细的声儿道:“玉莲知道瞒不过姐姐。”说吧,抬起头,眼底一片悲凉,“从小到大,妹妹不知受了多少欺负,小时,妹妹不懂事,和姐姐争执,嫡母把我关起来,饿了三天三夜,连口水都不给喝,我姨娘只有偷着哭,都不敢替我求情,我姨娘若求情,夫人只会更生气。”
  沈绾贞也是庶女,怎能不知道其中的苦,喟叹一声,“好在都过去了。”
  这时,赵世帧打马来到车旁,“詹夫人,前面是十里长亭,就送到此处吧。”
  沈绾贞头伸到车外,一阵春风拂过,精神为之一振,看着马上的精神抖擞的赵世帧,柔声道:“王爷大恩不知怎样答报。”
  赵世帧偏头,身子低了几分,二人离得很近,赵世帧朝里面坐着的吴玉莲瞟了一眼,小声道:“夫人的故事编得不错。”
  沈绾贞吃吃笑道:“王爷过奖。”
  赵世帧命车夫前面亭子停车,沈绾贞和吴玉莲步下车子,低低交谈,赵章和赵世帧走过来,吴玉莲纳头便拜,“谢王爷、侯爷救命之恩。”
  叩了几个头,被沈绾贞拉起来。
  赵章对吴玉莲道;“我知道小姐有难言苦衷,此处出京城,小姐已安全,是不是就此别过?”
  吴玉莲一愣,即刻明白,羞得满脸通红,又跪下叩了几个头,抿嘴没有说话。
  这时,后面的一乘车子停住,仆妇丫头下车,沈绾贞朝后摆摆手,绣菊上前把手上包裹递给吴玉莲,沈绾贞道:“这包裹里是几件衣裳,和五十两银子,你可有安身之处?我派人送你去。”
  吴玉莲抬起头,满眼感激,接过,小声道:“我去舅父家中安身,钱塘县。”
  沈绾贞招呼紧后面马车,几个才注意那是辆空车,两个小厮跟着,看来沈绾贞已安排好。
  吴玉莲又重重叩头,叩谢侯爷和王爷,又拉住沈绾贞 “姐姐有空去看妹妹。”
  沈绾贞又嘱咐几句,吴玉莲依依不舍离开,上了车。
  沈绾贞目送吴玉莲车子走远,吴玉莲从车子里探出半个身子,朝沈绾贞等挥手。
  “夫人怎会知道本候不会收下令妹?”平远候心里纳闷,不觉动问。
  “以侯爷的聪明,能猜不到民妇的故事是假的。”马车转瞬没了踪影,沈绾贞收回目光,低身一福,“恕民妇大胆欺瞒之罪,民妇这样做实属不得已。”
  平远候拍了拍安阳王的肩,微笑着道:“王爷有眼力。”这笑容颇有一股暗昧。


☆、第七十三回

  沈绾贞和赵世帧并肩站在长亭之上;看着平远候赵章消失在大路的尽头;冬已尽,正午的阳光,驱散残冬寒意;突然;刮过一阵北风;赵世帧上前一步;身子微倾;挡在风口上;把沈绾贞护住。
  这一细微的举动,沈绾贞突然感动;眼眶有点潮润,掩饰地低下头,坚强的女子内心深处也需要男人的呵护。
  这阵风过去,赵世帧才退后,跟她并肩站着,沈绾贞看他有意和自己离开半步距离,即便动情之时,赵世帧也不僭越,沈绾贞想爱首先是尊重,他没有用权势将自己占为己有,若他真想那么做,易如反掌,其品格高贵,令人叹服。
  沈绾贞的心,泛起层层涟漪,良久,又苦笑摇头,爱人是希望他好,不会让他受世人诟病,今后或许不会见面,沈绾贞侧头看赵世帧,正巧赵世帧也看向她,二人同时笑了。
  沈绾贞望着远处苍凉,半晌,收回目光,“王爷,平远候走远了,回吧!”
  赵世帧只愿意哪怕跟她静静站着,心里也是踏实温暖的。
  沈绾贞硬下心肠,率先离开,赵世帧跟在后面,沈绾贞上车子,撂下车门棉帘子,却把车窗素绢纱帘卷起,赵世帧骑马跟在车旁,默默的,也不说话。
  靠近长亭这段路不是太好,凹凸不平,车老板没主意前面有个深坑,上面砂石盖着,车子走上去,突然左右摇晃,赵世帧吓了一跳,就有点着慌,想伸手把沈绾贞从车窗里抱出来,可后面有詹府下人的车子,还有左右随从两旁跟着,忍住,紧张得忙唤侍卫,“快扶住车子。”
  侍卫们上前帮忙把车子扶住,往前推过这段路,路平稳了,赵世帧才松口气。
  沈绾贞心安地坐着,不知怎么有安阳王在,她心里异常踏实,侧头看他板着脸,紧张得脸部没了表情,他一直跟在车子侧旁,大概是上次的事吓坏了,怕自己在出意外。
  沈绾贞心里莫名地感动,不敢朝他看,屏住心神,暗自告诫自己,不能产生非分之想,今生只当他是个救命恩人,他册妃在即,但愿他得一好女子,白头偕老。
  沈绾贞看他脸上绷得太紧,就想缓和一下,朝窗外问:“王爷是怎么让皇上帮忙的?”
  这一转移注意力,赵世帧心里放松下来,憨憨地笑着道:“本王只是给皇上讲了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
  沈绾贞心想,安阳王心思慧敏,是那个女子好福气,能够有幸陪伴在他身旁。
  往前,已能看见京城高大城墙,进了城门,沈绾贞探出头来,“民妇就此别过。”
  赵世帧拱手,“詹夫人请。”
  沈绾贞的车子就朝东去了,走不远,沈绾贞探出头,侧身朝后看去,赵世帧竟勒马站在原地,朝她车子方向望着,沈绾贞心一酸,不敢在看。
  伯府
  詹伯爷脸色暗沉,似很生气的样子,詹夫人像犯错的孩子,微低着头,撅嘴,一脸不悦。
  “这么大的事情,你为何不对我说。”詹伯爷气得胡须有点颤,语气严厉,盯着妻子问。
  詹夫人手摆弄衣角,吞吞吐吐,低着眼皮,小声道:“不是没敢跟你说,怕你生气。”
  詹伯爷桌子一拍,虽手不重,还是把詹夫人吓了一大跳,撅嘴不高兴地嗔怪道:“你这火爆脾气,那个敢说。”
  “你跟我说明白了,逆子自拜堂之日,就没进洞房,还是……”詹伯爷对二儿子房中事,都说不出口。
  詹夫人明白丈夫的意思,偷眼瞅瞅丈夫,极小声儿道:“洞房是入了,但是没合房。”
  “至今儿媳都是女儿身。”詹伯爷有点不敢相信。
  突然,怒火中烧,“来人,把二爷叫来。”
  下人们吓得直咋舌,就有一小厮忙去找二爷。
  英姨娘吃过晚膳,觉得比白日凉,春晓找出一件比甲,为她穿上,英姨娘闻到一股樟脑味,就干呕起来,春晓忙跑去外间,拿铜盆,待手拎着铜盆进门,英姨娘把晚饭吃的东西吐了一地。
  春晓见了胃里一阵恶心,差点自己也吐了,强忍着,忙忙走到桌旁,端起茶壶,倒了杯茶水,递给刚吐过的英姨娘,英姨娘漱口,春晓赶紧拿过痰盂,英姨娘把漱口水吐在痰盂里。
  春晓又去打水,服侍英姨娘洗脸,英姨娘自炕桌上取过一颗杏脯放在嘴里,干嚼,压下恶心感。
  春晓憋着气,收拾地上污秽,又看褥子上吐了一大片,有把褥面拆下来,卷卷仍到空盆里,端盆出去。
  推门到外面,招呼胖丫,胖丫好半天才从下处出来,磨磨蹭蹭近前,“姐姐叫我有事?”
  春晓拧了她胳膊一把,“才懒出来。”胖丫,疼得‘哎呦’一声,往旁直躲,嘴里嘟囔道:“也没什么事,姨娘哪里有姐姐侍候,也不用我上前,在说我不过借来使,又不是正牌丫头。”
  “还顶嘴。”春晓又狠命只掐了她两把,胖丫尖声叫道:“做什么只管掐我?”
  “干什么,大晚上鬼哭狼嚎的,晦气。”英姨娘吐得胸腔都疼了,正自心烦,听外间二人拌嘴,喝止。
  春晓把弄脏了的一团褥面,塞在胖丫怀里,“拿去洗衣房洗了。”
  胖丫嘟着嘴,嘴里嘀咕着,“梅香拜把子,一样的丫头,充起姑娘来,耍什么威风?”
  抱着一团单子往外走,“回来。”春晓招呼道。
  胖丫停住脚,不敢靠她她近,怕她又要打骂,隔着老远,瓮声瓮气地道:“姐姐还有事?”
  “你顺便问问,前儿送去的姨娘的中衣怎么今儿还没洗好。”春晓想起,顺便洗好了让她拿回来,省得自己跑腿。
  胖丫答应声,就去了。
  春晓自言自语,自打姨娘诊出生男,府里下人态度好多了,可这洗衣房的几个媳妇婆子,不是省油的灯,每次洗衣服都拖着好几天才送来,稍有不满,她们一车话等着,说什么府里主子多,一人一件,就多少衣裳,见天手不离水,都洗不过来,还说求姑娘省些事吧,就算疼顾我们。
  倒j□j晓没话说,干生气,姨娘前儿还问那条藕荷色裙子洗好了没有,怪她手脚懒,不去催催。
  英姨娘吐过了,心里舒服点,穿上厚棉衣,走去门口,唤春晓打扫一下屋子。
  春晓进去,把半桶水泼在地上,清洗干净青石地砖,擦抹干净。
  英姨娘在门口站了一会,眼睛四处闲看,就看对面东厢房门开了,玉儿走出来,随后红笺出来,主仆匆匆走出去。
  日头快落了,英姨娘站在阴影处,主仆也没看到,出了大门,像是往东拐去。
  英姨娘纳闷,这早晚,主仆要去干什么?别是私会情郎吧?二爷有阵子没去她屋子,打熬不住,会不会,英姨娘暗自猜想。
  却说,詹少庭被詹伯爷叫去,一进门,就见父亲脸黑黑的,母亲背着父亲直朝自己使眼色。
  詹少庭不知为何,惧怕父亲,恭敬地给父母行礼,站过一旁,等待父亲训斥。
  詹伯爷看见二儿子,气得眉心突突直跳,“孽障,跪下。”
  詹少庭看父亲生气,只好跪下,詹伯爷怒喝道:“说,为何不要你媳妇,成婚至今没圆房,还想让外人说我伯府宠妾灭妻?”
  詹少庭不敢看父亲,小声道:“是沈氏不贤,开始不肯接纳英娘,儿子才未与她通房,这怪不得儿子。”
  詹夫人忙扯扯老爷袖子,替儿子分辨道:“儿媳不答应接英娘回府,小夫妻一时置气,说僵了,儿子房中之事,老爷就别操心了,况且媳妇都未说什么,何必多管闲事。”
  詹伯爷朝妻子一瞪眼,“糊涂,这种事家里人若不说出去还好,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张扬出去,若让外人知道,又是一番是非,这一次摘也摘不清了。”
  詹夫人也明知道老爷说得的有理,可一心护着儿子,就把沈绾贞怪罪,“媳妇贤惠孝顺不假,可不会哄男人,男人禁不得几句好话,她但凡低低头,陪个不是,少庭也就揭过不提了,小夫妻俩就和好如初。”
  詹少庭一听母亲说沈绾贞贤惠孝顺,鼻子里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道:“你们都被她外表给迷惑了,纯粹就是一个粗野妇人,没一点教养,还是大家出身,简直就是乡野村妇,她说出的话,儿子简直就说不出口。”
  “胡说,谁说你媳妇不好,我看着就挺好,文文静静的,不蔫声不蔫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