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斗]重生之锦绣嫡女-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瑾王妃的声音突然一下子变得有些冷漠,“这婚事是陛下赐的,沈云卿也是郡主,你不可以胡说。要是传到了其他人的耳中,让你父王知道了,你还想要前途吗?!”
  那声音如同一阵冷风吹到御凤松的耳中,让他委屈之中又含着点害怕,往外面看了一眼,心里想起御凤檀,依旧是有些不舒服,呐呐道:“我只是在母妃你的面前说说而已。没有其他人会知道的。”他站起来,坐到瑾王妃的身边,拉着她手臂道:“母妃,你不会也对御凤檀偏心了吧,要是你也对他好了,就没人再在乎我了,你知道父王最喜欢的就是他了。”说罢,可怜兮兮的看着瑾王妃。
  瑾王妃望着御凤松的面庞,眼中闪过一丝爱怜,抬手摸了摸他的脸庞,“从小你就最贴母妃,最关心母妃,呆在母妃身边时间最长的也是你,母妃自然是最喜欢你的。”
  得到瑾王妃的这句话,御凤松的面上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意。御凤檀,就算父王再喜欢你又怎么样,反正父王总不在府中,母妃才是王府里真正做主的人。
  “你呀,也要争气一些,别跟以前在肃北一样,这里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若是出了一点事,就会有很多人看到,传到一些人的耳中,这对你以后会有很大的影响。如今我们刚进京,你要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你现在也是十八岁,可以成家立业了。”瑾王妃悠悠的声音在室内传开,双眸里漆黑如石,带着坚硬的质感。
  “我要娶也可以,但是绝不要像他一样娶个商人之女。”御凤松倨傲的说道。
  瑾王妃微微一笑,道:“这个是自然的。我们松儿一定要选一个门第高贵又贤惠聪明的女子,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撑的起瑾王府,以后才能做王府的女主人啊。”
  御凤松听到瑾王妃如是说,笑着巴结道:“一定要娶一个母亲这样的,松儿才会满意。”他看瑾王妃脸上展露出一抹欣慰的笑靥,才接着道:“那韩雅之呢,她今天听了他说的话,估计心都要死了。母妃不是说她要嫁给御凤檀的,对御凤檀死心塌地的吗?如今御凤檀说了这样的话,是打定主意不要她了,那父王知道了,是不是会对御凤檀生出不满来?”他说着有一些兴奋,睁大了眼睛里透出了光亮,似是已经看到了御凤檀被瑾王狠狠的责骂。
  瑾王妃听到他的话,眼中顿了一顿,却是慢慢的摇了摇头,“你父王知道了,并不会怪他的。”
  “为什么?!”御凤松顿时瞠目问道,“难道父王对他偏心到了这样的地步?那我们今天做这件事有什么用?说这些话也没什么用啊,对御凤檀又没有什么损失?!”
  他满心失望的望着瑾王妃,瑾王妃只是摇了摇头,面上的表情冷冷的,轻声道:“自然是有用的。”其后,御凤松再怎么问,瑾王妃都只是淡淡不语。
  四天后,瑾王如期到了京城了,御凤檀收到信儿后,午饭之后便早早便骑了马儿,与易劲苍一起到城门外去接瑾王。待到申时,远远的瞧见一行人从城门外,于是上前去接,便瞧见瑾王并没有骑在马上,而是坐在马车里。
  待离的近一些,御凤檀微微咳了一声,喊道:“父王。”
  马车车夫瞧见御凤檀之后,便停下了马车,待他出声唤了一声之后,只见里面出来一个生的十分俊美的中年人,一身玉色长袍上绣着团龙云纹,极好的布料在金阳下折射出一点点的光泽,刺绣上的龙中金线也有着点点灿光,显得十分华贵。
  瑾王今年四十出头,头上戴着玉冠,额头饱满,下面两道长眉如剑入鬓,衬得一对带着浅浅笑意的狭长眸子一股英气,鼻子挺直如山峰脊梁,其下唇色如朱,带着十分惬意的笑意,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他走到御凤檀的面前,抬手拍拍御凤檀的肩膀,满声欣慰的笑道:“好小子,如今都比你父王我要高了。”
  御凤檀望着面前的瑾王,他比自己略微要矮上一寸,随着岁月的增长,这个曾经自己觉得天地一样高阔的父王,如今还没有他高了。然而在心中,父王比山还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听人说过当年的瑾王。瑾王十五岁开始随军出战,带领了大雍的军队打了许多战役。在诸多皇子中,算是出彩了的,而瑾王的母妃,也就是陈贤太妃,出身也是大族,在朝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瑾王不屑于朝堂上的夺嫡之争,只一心放在边疆……而后来发生了四王之乱后,瑾王在军中的影响力一时达到了最高,就在这个时候,瑾王却卸下了兵权,交于了刚登基的明帝,接着不久后,明帝就将瑾王分封到了肃北。
  他童年的记忆,都是和这位父王联系到一起的。此时一别良久,看父王依旧是俊朗如初,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面容愈发的成熟而显得更有一种沧桑的魅力,心里颇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道:“儿子总要长大的嘛。”
  瑾王点头,又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少年都会要长大的啊。”又道:“我不是说过让你们别出来接,怎么你又来了?”
  瑾王虽然风流,然而在王府是极有威严的。他说不用人来接,又没告诉他们具体的时间,御凤松和御青柏自然是来不了的。
  只有御凤檀,不必他们两人一直都呆在肃北,早早便查了瑾王来的时间,不管瑾王的吩咐前来等着。
  “很久没看到父王了。我就先来了。父王不会让我现在立刻走吧。”御凤檀挑眉一笑,磁性的声音里带着浅浅的愉悦。
  瑾王闻言高声笑道:“既然来了,自然就不会赶你。走,我们父子一起走。”
  待马车到了瑾王府,听到瑾王到来的消息,上上下下自然是一通忙碌,瑾王妃和御凤松去了邀请的宴会。御青柏也刚好出去了,张管家立即派了人去通知他们。
  而瑾王和他们见面的时间多,也不介意,唤了御凤檀与他一同到书房。
  “父王,三年没见了。”御凤檀浅浅的一笑,眼底有着对父亲的濡慕之情。三年前,瑾王曾上书给明帝,到京中来,父子两人见过一面,如今想来,就像是一眨眼的事情,好像中间发生的这许多事情都像是转瞬即过。
  “是啊。”瑾王点头,顺手将外衣脱下来,和着马鞭一起丢到了身边侍卫博文的手中,大步走进书房,丢下一句话,“去准备一桌子酒菜过来,我得好好看一看我的长子。”
  博文接住丢来的衣服,快速的卷好,躬身应道:“是的,王爷。”
  御凤檀跟在瑾王的身后,回头看了一眼博文,挑眉道:“父王,博文是?”
  “是博副将的儿子,博副将身体不行了,如今博文是子承父业,跟在我身边。”瑾王阔步走到紫檀木椅前,金刀大马的坐下,视线在御凤檀的脸上扫了许久,一拍膝盖,朗声道:“你小子,我让你找东西你没找到,倒把人家府中的女儿找成了自己的女人啊!”
  想到云卿,御凤檀一笑,慵懒的嗓音缓缓的开口道:“那东西我到沈府里找了几次,都没有发现。父王,你肯定一定是在玉片里吗?”
  瑾王点头,道:“我所知道的,就是在玉片里。而且根据消息的来源,那样东西在玉片里这件事,也绝对不会有错。”
  御凤檀皱眉,狭长的眸子里掠过一道狐疑的光,他在沈府出出进进,为了寻找那东西不下于十趟,就是沈茂那一日将所有的玉片都用箱子装起来,他也未曾寻到过。
  那样东西,瑾王说了很危险,如果一直在沈府的话,会为沈府带来灭门之灾。所以他一直留了人手在沈府附近,看看是否有其他人找到,也是为了保护沈府人的安全。这样东西,除了他之外,应该还有另外两批人都在寻找。
  但是看这些人每次去了也是无功而返,他有些怀疑,那样东西如果真的在沈家的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找不到。
  “父王,这样东西是什么东西,它为何会在沈府?沈府只是商贾之家,有什么东西能关系到我们皇家的呢?”
  瑾王浓眉渐渐的皱起,握手置于鼻下擦了一擦,叹了一口气,目光凝望着御凤檀道:“我只知道这件东西关系着皇家,但是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之前并不是只有怀疑是沈家,其他的几家我同样也让人跟进了。但是就同你说的一样,沈家在这几家中,是唯一一家看起来不会有联系的,但是又脱不了干系的。”
  说到这里,瑾王顿了一顿,端起桌上早就准备好的茶水喝了一口,抿了抿因赶路而有点干燥的嘴唇,继续道:“你知道谢文鸳吗?就是我未来儿媳的母亲。她是谢书盛的女儿,谢书盛当年做为帝师,在宫中出入频繁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单单是说沈家的话,他们两百年都未曾踏足京城,的确不容怀疑。可有时候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看起来不像的那个,也许就是。”
  听完瑾王的话,御凤檀缓缓的垂下了凤眸。父王话中的意思他明白。谢书盛当年做为帝师,在宫中出入,如果有心带出一些东西来,也不是难事。而后来谢书盛又辞官回到了徐州,不再任帝王之师。将自己的嫡女嫁到了商贾之家。这一切若是初看上去,也不过是一片大儒的清名和父母的爱女之心。但是若是让心有异论的人来看,这未免不是谢书盛藏了某样东西,故意让女儿嫁到了商贾之家,从而掩藏起这样东西来。
  但是事实是怎样,终究还是当年的人才知道。
  这些年,他收到父王的密信后就一直在找,可一直都找不到这样不知名的东西。有时候他还在想,这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怎么这么多人一直找,却找不到。但是父王绝对不是那种让人随意去花费功夫的人,只能说这样东**的太深太好了,如此,也证明这样东西的确是十分重要。谁会去藏一件不重要的东西呢?
  望着儿子的面容,瑾王笑了笑,“现在你也别想那样东西了,你把人家沈家的女儿都娶回来了,真的是好样的,如今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你能更好的找找了。”
  “父王!”御凤檀抬头到,双眸如同黑曜石一般在浅浅淡淡的光线里闪烁似星光,“我喜欢她。”母妃的态度如何,他不知道,也不想费劲心思的去打探,他已经知道了瑾王妃的态度。但是在父亲的面前,他却想说明自己的心境,他喜欢云卿,并不是因为她是沈家的女儿,她家里有他要找的那样东西,或者是其他那些附加的因素,他喜欢云卿,是因为她这个人。她的一切的一切。他必须要说清楚。
  看到儿子面容上认真的神情,瑾王先是一顿,随即摇头笑了笑,语气颇为悠长,“如今我的儿子也难过美人关了。看来长子肖父可是没错的啊!”他停了一停,目光在别的地方掠过,眼眸深邃,后又收回望着御凤檀道:“她叫沈云卿是吧?”
  御凤檀点头。
  瑾王道:“我在肃北也听京城的来人说了。她叫沈云卿,长得很美,性格也很好,虽然出身于商贾之家,但是气质十分出众,比起望门闺秀来也不差。”他笑了笑,眼眸里带着一丝世事历练的精明和沧桑,语气意味悠长道:“在我能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对她的赞美之词,显然她是很符合做我儿子的世子妃。”
  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赞美一个人美丽,温婉,大方,高贵……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不多的,要讨一个人欢心最简单,两个人也容易,四个人还好,十个,二十个就有难度了,到了一百个的时候就十分有难度。
  瑾王不是什么也不懂的人,他流连花丛,府中除了一正妃,二侧妃,还有数十个小妾通房。对于女人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什么样的人能让人夸奖,能从商人之女一步步走上郡主之位,当然不会是天真浪漫,傻兮兮的往前冲的女子,她必然是聪慧而有度的,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得到这样的赞誉。
  世子妃的夫人,可不是只需要高门第和漂亮的脸蛋就可以了。尤其是瑾王府。
  御凤檀望着父亲的脸庞,那种洞悉一切的犀利一般都是藏在爽朗风流的外表之下,但是和自己单独在一起的时候,父王却不掩饰这种锐利,他看得出,瑾王对云卿不排斥,虽然还没见过面,但是父王对云卿的印象就不错,他很开心。
  谁不喜欢自己喜欢的人能得到父母的看重呢?希望父母像自己喜欢她一样的喜欢她呢。如此,之前在瑾王妃那积郁的不开心也就散去了不少,不过,想起韩雅之这几天看到自己就露出一副魂不守舍,脸色苍白的样子,御凤檀皱了皱眉,问道:“父王,有件事情,我想问问你。”
  “何事?”看着御凤檀笑容渐隐,瑾王也肃色问道。这个时候儿子问出来的事情,必然不是小事。
  “你当年曾给我和雅之订过婚事吗?”御凤檀问道。
  瑾王闻言,目光里流露出了一丝诧异,“这是从何说起?怎么会说到你和雅之了?”
  听他的回答,御凤檀心里大概是有了数,望着瑾王露出一个浅淡的笑意,不急不缓道:“是母妃前几天跟我提起,说韩将军死之前,将雅之托付给你,父王说要让她以后做长子的媳妇。”让他考虑给韩雅之一个名分,这句话,御凤檀并没有直接说出来。
  ------题外话------
  谢谢各位亲的关心,谢谢你们。




☆、170

  “母妃前几天跟我提起,说韩将军死之前,将雅之托付给你,父王说要让她以后做长子的媳妇。”御凤檀顿了顿,让他考虑给韩雅之一个名分,这句话,御凤檀并没有直接说出来。
  以瑾王的敏锐,又怎么会不知道既然提到了韩将军之死,那么王妃肯定就是要跟御凤檀提一些关于他与韩雅之婚事的事情了。
  他将茶杯放在桌上,站起来,走了几步,眉头微微皱起“当年韩将军的确有将雅之托付给我,我也答应了让她做未来的儿媳妇。但是,我没有说是要做你的媳妇。”
  韩将军也应该知道,韩雅之无父无母,无靠山无门第,而御凤檀自幼就被请封为了世子,这样的女子是不可能做王府世子妃的。又怎么会妄自奢求自己的女儿能嫁给世子呢?
  然而御凤檀听到瑾王的话后,眼底却更是流露出一种疑虑,瑾王望了他一眼,知道他所疑虑的是瑾王既然没有说过,为何瑾王妃会对他说出那样的话来。
  瑾王眉头皱起,沉吟了片刻之后,道:“这件事我与你母妃甚少说起。本来准备你大婚以后,再说你几个弟弟的事。可能让你母妃留下的印象,则是我有意你与雅之一起。你且不要心急,待见到你母妃之后,我跟她提一提。”
  既然瑾王如此说了,御凤檀也不好说其他的。他在心中想道,也许就像父王说的一样,母妃是理解错了父王的意思,毕竟王府中比韩雅之年纪大的也只有自己了,御凤松和御青柏与韩雅之的年纪都差不多,自然是自己更加合适迎娶韩雅之,这样想着,他心中的不快便逐步的消失了。
  御凤檀点点头,脸上露出欢喜的神情,对璟王道:“父王能够参加我的婚礼,我很高兴。”“我这么辛苦从肃北而来,就是要参加你的婚事。你当然高兴了。”
  说罢,两父子相互对视了一眼,无声的笑了起来。外面传来了敲门声,是博文将准备好的酒水让人送了进来,于是阔别已久的两父子相对坐下来,一起边吃边喝,说起了这三年的重要事情,期间也有不少趣事,父子两人杯樽交错。
  时间很快的就过去,很快就到了四月十三日,也就是婚礼的前一日,按照风俗,在男女双方迎亲的前一日,女方要派人到男方共同铺设房屋,这道程序,称之为“铺房”。
  沈府到京城来,大部分的亲朋好友都在扬州,而且本来沈家自身的亲人就少,柳家破败之后,两家就没有往来,再加上沈家人员不兴旺,沈茂这一代也只有他一个儿子。
  请去瑾王府铺床的这件事便由了秦氏插手,她是云卿的义兄的母亲,同样也是沈家的亲戚。秦氏和沈家关系很好,自然乐得做此事,铺房之后,备礼暖房,一一都做的十分妥帖,有让人看守在房中,不让其他外人进入新房。
  忙活了许久,一日很快的就过去了,谢氏对秦氏致谢后送走了秦氏,便从箱子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袖子里,到云卿的归雁阁去了。
  这是婚前的一晚,谢氏与其他的母亲一般,要将结婚要注意的事情,一起讲解给女儿听。她先使了丫鬟们下去,只留了两人一起坐到内室里。
  屋内的烛光点燃,将通壁照的明亮如日,屋内的妆台上喜庆的装饰在烛光下绽放出明艳的光彩。
  谢氏望着女儿美丽年轻的面容,坐到她的身边,缓缓的开口道:“想起你小时候的样子,就像还在昨天,不过是一瞬的功夫,你就要嫁人了。”
  过日子的时候,觉得时间很长,而回首的时候,又觉得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谢氏说着眼底就有些湿润。
  云卿知道谢氏伤感,连忙劝道:“娘可别哭,我嫁到京城,又不远。”
  谢氏看了她一眼,摇头道:“你不懂,这不是远不远的问题,而是你以后就是别人的媳妇,再提起你的时候人家也是说御夫人。”
  她抬起手,温柔的摸着云卿的头发,又微微的一笑,两滴泪水挂在脸上似珍珠一般闪亮,眼神仔仔细细的瞧了云卿的容颜一遍又一遍,好似怎生都看不够似的,这个女儿一直都陪在自己身边,如今嫁为人妇,做娘的心中又是高兴又是惆怅,“娘这是有些感触了,你是娘的宝贝,到了瑾王府里,就没有在家生活的这么惬意,娘心里有些舍不得,老想着你若是受了委屈可怎么办?你这性子就算委屈也从不与我说,怕我担心,可娘啊,就是这样,一不见着你,就为你殚精竭虑。”
  母亲温柔的手指抚过头顶,带起一阵阵暖流,云卿的眸中也涌上了一层薄雾,将头靠在谢氏不是十分宽厚却很亲切的肩膀上。
  上一世她出嫁,是带着不堪的名声,又是从扬州开始嫁到京城来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
  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那时候的母亲,流露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担心和害怕,那种嫁女的幸福反而很少。
  如今,虽然谢氏眼底还是有些微的担心,然而看得出,她对于云卿嫁给御凤檀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这一世的云卿没有了坏名声,还有了陛下的封赐以及赐婚,这些对于女子来说,都是一重保障。
  身为人母,最想要的不就是自己的女儿风风光光出嫁到一个对女儿好的夫婿家吗?
  云卿伸手搂住谢氏的肩膀,头蹭了几蹭道:“娘,你不要担心,女儿去瑾王府也一样能过下去。”
  不管什么环境,面对的是什么人,经过这么两年不断的磨练,云卿有信心,宅院里的情况,已她现在的心智,她还是能应付的。
  这番话听的谢氏心头更多感触,如今女儿都能说出这样自信的话来,这都是面对的人和事太多而能拥有的。女儿已经长大了,该有她自己的未来。
  就如同羽翼丰满的小鸟,到了终于可以离开母亲羽翼下独自生活的时候了。
  云卿也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个需要自己殚精竭虑的小女孩。
  谢氏执着帕子抹干脸上的泪水,望着云卿的脸庞,微笑道:“娘知道,我的云卿一直都是很能干的。”
  她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本书放在云卿的手中,略微有些不好意思,面上也有些尴尬道:“这个书,等会晚上的时候,你一个人在床上看一看。”
  云卿低头看着自己手中那本封面浅黄的册子,微微一怔之后,粉面立即胀得通红。
  上一世她也是结婚过的人,自然知道自己手中的是什么东西。而谢氏看她垂下了头,自己也有点不自在的微微咳了一声,眼睛望着面前的一个青花瓷的瓶子,将洞房花烛夜要做的事情一溜顺的说完后,转过头来看云卿,也不知道她听懂没听懂,抓着帕子笑着问道:“刚才娘说的话,你都记得吗?”
  这些话云卿都听过一遍了,但是此时自己手中捧着这样一本书,耳边听母亲说来,还是觉得面红耳赤,面上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她默默的在一边点点头,羞得不开口说话。
  谢氏自己本来也有些不好意思,看云卿也如此羞怯,干脆就不说了,这些事本来大概知道了就行了。她将话题一转,对着云卿继续道:“等进了洞房的时候,你要记得把你的衣服压在他的衣服上面,把鞋子压在他的鞋子上面。”
  这个云卿倒是没有听过,不由的抬头望着谢氏,眸中透出一丝不解。
  谢氏笑眯眯道:“这可是你外祖母告诉我的,这样的话,就可以把新郎管的死死的,让他欺负不了你。”
  云卿听到谢氏说这话的时候,倒是没有脸红,眼中含着一丝狡黠的笑意,靠着谢氏细声的问道:“娘,那你和爹大婚的时候,你是不是压到了呢?”
  谢氏听完,不由得嗔了她一眼,用手指点了点云卿的额头,面容含笑带嗔,道:“你爹手脚比我快多了。”
  这么说来,当年就是沈茂把衣服压到了谢氏的身上,看来爹也是知道这个风俗的,还手脚这般快速。
  云卿抿着唇偷偷笑着,想了想,其实在府中看起来娘好像事事都以父亲为主,可实际上父亲还是最心疼娘的,凡事只要娘一哭他就没有办法了。
  她不自觉的在一旁又偷偷想到,不知道御凤檀晓得这个风俗不,到时候会不会也像自己的爹那样手脚快速,抢着把她的鞋子放下面……
  谢氏见女儿嘴角浮起的一丝甜蜜笑容,便知道她是想起了谁,转念又想起要留点时间给女儿,便嘱咐了几句,吩咐她今日早点休息,莫要看书看的太晚,以免明日起床气色不好。
  云卿自是一一应下,送了谢氏出去,站在院子门前望着外面。
  此时的沈府里已经打扫的干干净净,府中的花草树木也全部让人修剪好了,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又喜气洋洋的姿态,府门口有没有点灯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色的丝绸挽在屋中的长廊下,房檐上,随着风轻轻飘荡,似一朵朵红色的云朵,站在院中远目望去,只觉得身处一片喜气之中。
  她站在那看着,想起自己重生后这两年多发生的事情,她突然重生后面对的一系列的事情,不胜感慨,也许就像谢氏所说的,过的时候觉得日日都慢,等到时间一过,再回首的时候,不过是眨眼的时间。这便是所谓的弹指间吧。
  流翠望着云卿站在门口的身影,笑嘻嘻道:“小姐,夫人今日可是嘱咐奴婢催你早点睡的。你可别兴奋的睡不着了。”
  云卿回头望着流翠俏丽的面容,院子里的花叶微微摇摆,虽然在这里住了没多久,但是家就是家,在心中一样有着深重的感情,她慢慢的朝着院内走去,对着流翠道:“现在还早。”
  流翠知道云卿此时心情肯定是有一些紧张和激动的,或者还有一些不舍,她听说以前有女子嫁出去的时候在屋门口哭的惊天动地的,小姐就算不那么夸张,心内还是会不舍的,便跟着云卿后头嬉笑道:“小姐,你是不是有点紧张啊?你放心吧,奴婢瞧世子对您那么好,就算嫁过去,也不用担心什么的。”
  云卿含笑的望了她一眼,见她小嘴吧嗒吧嗒的说着,显然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担心,“张口闭口就是嫁过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什么都懂呢。”
  “小姐!”流翠剁了一下脚,扭下身子,道:“你就没有不取笑奴婢的时候吗?世子对你的好,别人不知道,奴婢可是清楚的。”
  云卿瞧她那样子,顿时笑了起来,开始的确是有点紧张的,再怎么说,瑾王府也不比在自己家中,瑾王妃也不是谢氏,现在她想着明日还有一天要辛苦的,便也提早一点休息了。
  第二日,天光蒙蒙亮的时候,云卿就醒了过来,听到外头有人走动的声音,此时,抚安伯府里的下人都已经忙活起来了。大婚的日子终于来了。
  ------题外话------
  明日大婚,照例要一要月票吧,月底了。




☆、171

  云卿一醒来,守夜的飞丹便让小丫鬟将起床要准备的东西一一端了上来。此时窗外还是白蒙蒙的一片,有着春末夏初时那薄薄的雾气,府中却有着隐隐约约的喧闹声音。
  流翠站在一旁等云卿洗脸之后,给她换上一件水红色镶嵌珍珠的长裙,加上一个半袖褙子,道:“小姐,早些睡觉气色果然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飞丹在一旁道:“那是自然,小姐天生丽质,如今就是这般的好看,待会穿上新娘服,只怕新郎会看得错不开眼呢。”
  闻言云卿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却是一笑,“你们两人今儿个嘴甜的。”因为大婚,所以人人口中都说着好话,吉利话,也是个好意头,云卿自然是晓得的。
  穿好了衣物,青莲便从外头拎了个食盒进来,秀气的面容上也带着淡淡的笑意,望着云卿道:“小姐,夫人吩咐奴婢拿了早膳过来给你,天光已经亮了,让你多吃点。”
  等下还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结婚这日新娘子说是不可以吃东西的,然而现在是在自己家中,谢氏当然不希望女儿饿上一整天,早早的便吩咐厨房将早膳准备好了。
  青莲将食盒放下,端出七八碟的早膳,有紫菜糯米卷,五合蒸糕,灌汤小笼包,金麦卷等等,还有松软可口的碎米蛋粥。
  云卿看了一眼,没要喝粥,毕竟今日一整天都要忙,若是喝了粥,关键时刻要去出恭,岂不是麻烦了。她让青莲拣了紫菜糯米卷和五合蒸糕,这两样东西吃了饱肚子,不容易饿。细嚼慢咽的将东西吃完,端了花水将口漱了,云卿便让人将东西收拾了,此时外面的雾已经在晨光中渐渐消散,天色也已经全亮了。
  问儿从外头进来道:“小姐,安小姐和林小姐过来给你添妆了。”
  云卿闻言,眉梢微微一扬,眼底带着几分笑意。要说她出嫁谁会来添妆,云卿不用考虑,便会说是‘安雪莹’,此时听到她们来了,丝毫不意外,稍微收拾了一下装束,便走了出来。
  安雪莹穿着一件茜红色四合如意云纹的洒金纱半袖,想并一条海棠红四合如意云纹的织金裙,碧色的宫绦上系着如意结玉佩,一头青丝梳成了百花分肖髻,发髻上带着两只赤金镶嵌珍珠梅花簪子,并着几朵小小的绒花。她素来都穿得浅淡,今日特意打扮如此喜庆,比起往日那纯色之中更多了一种娇艳之感,可见对云卿的婚事十分的重视。
  而林真亦是同样着了桃红色金银错蝶恋牡丹的裙子,梳着随云髻,带着三支金累丝嵌宝石的荷叶簪,手腕上带着一对翡翠荷叶手镯,将她三分的容颜透出一股与平日里活泼好动不同的端庄之气。林真也是许了人家的,是在京城之外的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