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降祥瑞[重生种田]-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蜜诧异他居然就醒过来了,但看他脸色染了绯红,便知这回是真喝多了。
顾蜜依了他的话,走到他跟前的凳子上坐了下来,缓缓的说了一句,“公子爷醉了酒。”
“嗯。”
魏铭没有否认,撑着手就那么直直白白的看着她。
“你知不知道,那一日你站在油桐花树下,真的像极了我母亲。”魏铭盯着顾蜜略显震惊的眼神,接着说道,“很美。”
“真的很美!”
魏铭的声音很沉,透着几丝沙哑,瞳孔里有瞬间的幸福之色,而后又是空洞一片。
“我也有一个弟弟。。。。。。”魏铭垂着头,顾蜜瞧不清他的脸,神色虽有些讶异,但也只是坐在他的对面,一声不吭的看着他,想等着他接着说。
她只知道魏铭是知县大人的干儿子,但听他此时说的人,怕不会是知县府的人。
而是他的亲娘吧。
魏铭说完了这句,却是突然放下了手里的酒壶,又倒在了桌子上,顾蜜等了一会儿,见他突然又没了动静,还是忍不住试探性的问了一声,“后来呢?”
“死了。”一句简短的话,语气已经归于了平静。
顾蜜的脖子就那么僵着,再看魏铭的模样,分明是闭着眼睛倒在了桌上睡着了的模样,可偏偏刚才那两个字,又清晰的从他嘴里吐了出来。
顾蜜陪了他一会儿,确定他不想再说话之后,又问了一声,“我这就让人将你送回去。”
魏铭没有反应。
顾蜜出去找了婆子交代了几句,看着魏铭被两个仆人带出来了门口,才转身回了屋。
夜里的雨有一种独特的凉,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有些沁人心脾的冷。
顾蜜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身边的丫头玉儿赶紧扶着她往屋里走,“姑娘,快进屋吧,夜里凉,这还刚下过雨呢。”
顾蜜望了一眼深沉的夜色,想着她是极为怕冷的,前世湖水灌进脾肺,周身冻的刺骨的感觉,她尤记得清楚,“进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快过年啦~小可爱们要放假啦,回家的小可爱们,路上注意安全哟~
☆、第 36 章
第三十六章
夏季的雨水下不长; 没过几日又是晴空万里,早上一起来,已是一身的热汗。
备了几日; 顾蜜的面条铺子终于开张了,开张当日顾见云特意给魏铭交代了; 不用他一个知县府的公子爷来撑场面; 别一开始就把客人吓走了。
魏铭没有来; 却是坐在了铺子对面的茶馆盯了一日,后来见面馆子坐了个满; 连顾蜜的脸都看不到了,也就没趣的打道回了府。
县城里像顾蜜这样的面条馆子也有,但是没有她家的上档次,不仅是自个儿做的手工面条; 肉也是好肉。肥瘦相间; 熬出来的肉末臊子; 能香了整条街。
铺子的食材光是本钱,就得花不少; 县城里出得起这些钱的,多半是不想脏了手干这些粗活儿,愿意吃苦赚钱的; 又没有成本弄这么好的东西。
而顾蜜和顾见云,手头的钱是发的一笔横财,出身又是平民出身不怕累,才头一天开张; 铺子里的桌椅就没有空闲过。
到了晚上收摊的时候,爷孙三人和买来了刘婆子已经都累的腿酸脚软的。
刘婆子是个做事的人,也没有怨言,一张脸乐呵呵的一个劲儿的恭维顾见云,“老爷这铺子开张大吉,往后定会越来越好。”
顾见云嘴裂开好久都合不拢,晚上就将余下的臊子和面条带回来院子,让留在院子的那位王婆子给大伙儿一人煮了一碗,算是今日的庆功宴。
铺子开张之后,就如刘婆子所说生意是越来越好,连着半月都没有下过雨,顾见云为了让顾蜜落个清闲,又重新去请了两个伙计,专门替铺子跑腿。
等顾蜜抽身出来,才想到给家里的父亲去信,去信不久就有了回音,与顾蜜想的一样,爹爹的回答定是什么都好,勿念,照顾好瞻子,照顾好爷之类的。
与顾长生的回信一道,顾燕也捎了信给过来,开头几句大致都是一些简单的问候,到了最后,才提了一句后娘沈青梅的事情,听说月母子期间就因为要来县城的事情和爹吵了几次,等出了月子这几日,更是吵的密集,顾家老屋里就没了个清静。
顾蜜将信合上,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如今自己来县城已有半月有余,县城里的那位亲戚,怕是也忍不了多久,必定会自己找上门来。
横竖她也不急。
日头偏西时,顾蜜从铺子里出来,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准备去接瞻子,虽说有旺才陪着瞻子,但顾蜜喜欢听里面的读书声,她总觉得那声音赛过了所有音律,大概是因为自己从没去过学堂,对读书也有几分渴望的原因。
铺子离私塾很近,拐几个路口就到了,自顾瞻去私塾几日以来,都是顾蜜去接的,倒不是去私塾门口接,而是站在巷子口,远远的等着瞻子出来。
好几次顾蜜朝着私塾门口瞧去时,都能看到教书先生亲自将瞻子送出来,先生的身型虽说偏瘦,但个头高,一身青布衣裳,站在那里腰杆子挺的直直的,一看就是读书人身上所拥有的傲气。
顾蜜面上礼貌的挂着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眼花,总觉得对方每次都朝着她的方向微微点头施了礼。
横竖自己回个礼也不吃亏,在大致估摸着对方朝这边望来时,顾蜜都会下意识微微额首以表感谢。
几次远远的看着,倒也没有真正的瞧个仔细,直到今日对方走到自己跟前,礼貌的叫了一声“顾姑娘”,顾蜜才抬起头近距离的瞧了一眼。
眉清目秀,眼睛清明,站姿如松。
顾蜜心目中的教书先生就应该长这样的。
“姐姐,我和先生说,我们开了一家面馆子,想带他过去尝尝,可以吗?”顾瞻兴奋的看着顾蜜,脸上是迫切的想要借盘子谢鸡。
“若先生不见外,当然可以。”顾蜜低下头,眼睛微微上翘笑的很明朗,毫无半点养在深闺女子的扭捏作态,这番模样,竟让对面的先生突然失了神。
“在下姓元,常听顾瞻说起顾姑娘,那日匆匆一面,便知姑娘是一位好姐姐。”元佳才礼貌的握拳说道,眼睛瞥向顾蜜的眉眼时,脸色不自觉的泛起了一抹红。
如此清新脱俗的姑娘,如今世上已是少见。
“元先生见笑了,倘若先生不嫌弃。。。。。。。”
“不嫌弃,是元某叨扰了。”元佳才赶紧说道,脸色有些窘迫,肢体也透着尴尬。
“元先生请。”顾蜜低下头,为他和顾瞻两人让出了路。
顾蜜出来时,并没有带丫头,一是自己没习惯有人跟着,二是也不想招眼,如今铺子才开不久,什么东西都得自己亲自动手调配,有了丫头在身边,定会阻止她,这也不让自己干那也不让自己干,反倒是添了倒忙。
店里这会儿人少,顾蜜便亲自为元佳才煮了一碗面,心里多半还是高兴的,这样一来,只要先生吃了她这口面,日后教起瞻子来,定会更加尽心尽力。
瞻子人小,倒是懂得拉笼人情世故,今日还能说动先生,让他移动来着铺子里吃碗面条。
“先生慢用。”顾蜜将碗搁在元佳才的面前,青葱白嫩的五指,嫩的泛出了光亮,手腕上的一对玉镯,更是显得手腕的纤细。
云佳才心里猛的一跳,随即面色更加的红了,“多谢顾姑娘。”
临走之时,元佳才坚持要付了面钱,从他的袖筒之中翻了好久才凑够了一碗面的钱,一番动作又让他面红耳赤。
顾蜜也很尴尬,和顾瞻一起,一直将他送出了百米远,直到感觉对方的脚步有些仓皇失措,顾蜜才拉住了瞻子,心头就如丧气了的皮球,不知道自己刚才哪一步走错了。
原本还以为请了先生吃饭,能让他欠个人情,日后对瞻子更加的好,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可现下倒好,不到没有让他欠了人情,还让人家难堪。
元先生说多少钱的时候,那粗心的婆子硬是没有看到自己的眼色,老老实实的说了个价钱,差点让那位先生下不了台。
“瞻子,明日姐姐备一些纸墨,你拿去给你们先生,就说往日还要多叨扰他,这些自当是学生孝敬先生的。”顾蜜想起了屋里还有一些买来准备给瞻子用的纸墨,买的时候买了很多,刚好可以均出一部分出来,送给那位先生,也好让他折中了今日这碗面条的损失。
第二日顾瞻回来,顾蜜一问,听先生已经收下了她送的东西,心头松了几分,想着总算是没有得罪了人家先生。
县城的书生来来回回的茶会,书会,几番逛下来,多半都是认识的,元佳才自那一日看清了顾蜜的容颜之后,便觉得自己将来要觅得的佳人,正是此类贤淑的姑娘,心里一直挂念着。
“元兄今日是有何喜事,怎的这一会儿了,走神了几次,面上还挂着痴笑,莫不是心中有人,在思恋着哪家姑娘?”
坐在元佳才对面的人,正是沈耀,年少时,两人曾经一起同过窗,沈家在前几年还算是家境比较好的,沈耀最初还在县城离读过一段时间的书,但是自从顾蜜的外祖母生病了之后,花了不少钱去医治,沈家的钱财一下被掏空了,沈耀也只能回到村里的私塾。
这也是顾蜜的舅娘讨厌她外祖母的最大原因。
沈耀中了秀才是村里的骄傲 ,但是出了那个村,所谓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曾经的同窗已经中了举。
沈耀轻轻的戳了一下元佳才的胳膊,元佳才才反应过来,想起自己刚才的走神,脸色更加的泛红。
“还真被我说中了?元兄看上的是哪家姑娘?”沈耀有些好奇,一向不怎么接近女色的元兄喜欢上的姑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不满你说,我最近确实看中了一位姑娘。”元佳人见事情都说到了这里,也就没有隐瞒。
“能得元兄眼的姑娘,想必姿色定是极好的。”沈耀随口符合了一句。
“姿色倒是一位绝色佳人,可我认为这并非是最耀眼的。”元佳才想起无论刮风下雨,那一抹身影都等在了巷子口,不急不躁,就站在那里,面色恬静,似乎很喜欢私塾里的读书声。
之后好奇之下问了他的学生顾瞻,才知道,那是他的姐姐,也才知道,两人都死了娘,是他姐姐一手将他带大的。
元佳才见过姐姐心痛弟弟的,但却没有看过一个姐姐能似父母一样但替弟弟做打算,明明是从苦日子堆里爬出来的人,脸上却看不到半点丧气和一丝的不平。
姐弟二人脸上都没有。
能让一个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的弟弟,眼里没有寂寞,脸上没有自卑与愁容,他想,应该都是他那位姐姐的功劳。
后来两人近距离相见,他又被对方那双清澈透亮的眼睛吸引了,就算是自己,在苦日子里滚爬了这么些年,虽说极力的忽略家世,可也做不到像她那般眼里清明,不但无任何怨的情愫,似乎还生着无限的希望。
他有那么一刻有些怀疑顾瞻告诉他的那些,直到到了他们家开的面条铺子,看到她亲手舀水,看到她亲手和面,又亲手为他煮了面,动作娴熟,却又不失优雅,那一刻他就突然意识到,他好像遇到了一件世间珍宝。
像宝石一般在闪耀的珍宝。
世间俗世纵然让人伤神,可从她的身上,看到的都是如明日的太阳般,怀着无限期待。
“元兄说说,这位姑娘还有什么可贵之处?”沈耀见元佳才说完又走了神,心中更加好奇到底是那位姑娘能让元兄如此爱慕。
元佳才年纪轻轻能中了举人,在一众读书人之中已是佼佼者,包括自己,对他也是崇拜的,自然元兄的眼光和见识也是在他们之上的,能让他喜欢上,并且有如此高评价的姑娘倒是头一回听说。
“内里啊!最重要的是人心,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元佳才兴致一起来,心里的话也就全部说了出来,“择偶容貌是其一,最重要的就是另外一方的性情。”
“倘若是那整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的,即便是好日子也能过的破败,相反,对生活充满无限向往,万事俱来,面不改色,内心依然向阳的人,那才是世间的珍宝,要是有幸能讨了过来,必是一辈子的福分。”
元佳才说完,沈耀思索了一瞬,脑子里突然就出现了顾蜜的脸,愣了愣神,才应了一句,“元兄这话说的在理。”
“只是不知元兄看上的是哪家的姑娘?”沈耀放下手里的茶杯,认认真真的问道。
☆、第 37 章
第三十七章
“下回; 我带你一起去瞧瞧。”元佳才笑了笑,话音刚落,就见一位故人走了过来; 当下与沈耀说了几句客套话就走出去招呼上了。
沈耀独自一人喝光了杯里的茶,细细品了一番刚才元兄说的话; 脑海中顾蜜的脸越发的清晰; 也没有打算去结交他人的意思; 眼睛瞧着门前的一株盆栽小青松,突然就想起了那日在松树下; 自己和表妹说着话,被魏铭不由分说的就甩出来了一扇子,当时自己没有多想。
可谁知道,转眼之间; 表妹就与知县府定了亲; 要不是朱家表妹告诉他; 他还不知道,自己前脚退亲; 后脚魏铭那浑球就去向表妹提了亲。
他一个堂堂知县府的公子爷,亏他也能看上平民出身的表妹,将来即便是表妹进了知县府; 身份上的悬殊,习惯上的悬殊,表妹的日子也不会过好。
沈耀想起这些,突然就失了兴致; 与主事的友人道别,便径自匆匆的回到了朱家。
上次从滚水村出来之后,他就一直住在了朱家,朱家三姑姑来的信盛请邀请,他便一直住在他们院里,三姑姑说既能省了租房子的钱,一日三餐也不用他花钱。
沈耀的娘冯氏一听,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立马去了信感谢了一番自己的小姑子,说让沈耀安心的住,要多听姑姑的话。
这段时间,朱家的人待他也很是周到,特别是朱家表妹甚是热情,一日总会来上自己的屋里几次,送汤送茶,可谓是嘘寒问暖。
沈耀虽说有些拘谨,但是好在后来表妹来的次数多了,朱家的人也没有说什么,便也就慢慢的接受了。
从私塾回来,沈耀正想着朱家表妹对他的好,突然就听到了里面表妹的声音,这回却不是什么温柔的话语,而是一声尖嗓子,“那小贱人,有什么好。”
沈耀的心似落下了千丈,一时又想起了元兄前些日子与自己说的那番话,当下摇了摇头,暗自又将朱家表妹和蜜儿表妹比较了一番,蜜儿表妹从来都是温温柔柔的,断不会说出这等市井妇人之话。
“表哥回来了?”朱婷与自己的娘说着话,起初还是气鼓鼓的,突然看到沈耀人回来了,面上顿时尴尬了几分,脸色显出了担忧,担心刚才自己的那番话被表哥听到了。
毕竟是骂人的话,从姑娘家嘴里说出来不好听。
“表哥什么时候回来的?门口的人怎么就没有通报一声。”朱婷身着一件乳白色的衫子,下身是一条浅粉色的长裙,质地虽说不是粗麻,但也称不上好。
朱婷这一说,自然是忘记了刚才从门口进来送信的下人,此时还站在自己的身后没来得及走。
“小的这就去门口守着。”朱家的下人不多,一个守门的,一个服侍老夫人的,那小厮平时就被朱家一家人呼来唤去,有事没事就当出气筒出上一口起,如今又被屋里的姑娘数落,脸上虽没有表现出来,但心里却是带着情绪的,一转过头脸色就变了。
“表哥,今日的课堂如何?”朱婷看了一眼沈耀,还好,脸色并没有异样,想必刚才也没有听到自己的话,一时又端起是温婉的做派。
“多谢表妹挂心,都好。”沈耀露出了以往的招牌笑容,回答的客客气气的。
“人回来了,就准备吃饭吧。”朱婷的娘沈青莲从凳子上起身,手里适才还在绣着花样,容颜与沈青梅有几分相似,但是姿态要比沈青梅看起来年轻许多,脸色虽说此时并不太好,可也没有半点皱纹,肤色白嫩,一看就是没有在烈日地下晒过的人。
沈耀最是能察言观色,进屋听了表妹失常的骂了那么一声,进来自然也注意到了三姑姑的脸色不对。
寄人篱下,自然得乖巧勤劳,沈耀听了三姑姑的话,进屋就去准备一块儿去拿碗筷。
院子里没有请多余的丫鬟,平日里这些事情,都是三姑姑和表妹张罗的。
“表哥,你是秀才,哪有秀才进厨房的道理,我去准备就好。”朱婷一把拦住了他,抢先一步进了厨房。
今日做饭的时候,沈清莲看到老夫人身边的婆子在厨房里张罗,她倒是乐意的很,脚步一转就出来了,刚好可以偷个懒,绣几个花样出来,等来年翻了春,给婷婷做双鞋子。
本来心情是极好的,谁知道突然就收到了嫁进滚水村顾家二姐姐的信。
信里写的内容可多了,现是说起了当年的亲事,提的倒是隐晦,可沈青莲还是听了出来,当年要不是娘为了顾蜜和顾蜜两个娃,也不会将沈青梅拿去给顾家填房,而自己嫁的朱家本是说给二姐姐的,她那么一嫁,自然就落在了老三沈青莲的头上。
谁知道沈青莲一嫁进朱家,第二年朱家就迁来了县城,硬是让沈青梅哭了好几回,说沈家的人害了她,还骂过沈青莲抢了她的东西。
两人几年都没有联系,突然联系上了,一见面信上又提起来此事,要不是朱婷给她念,她自己都不会再往下看。
后面就说到了正事,说她也有来县城的打算,让沈青莲给她找个事做,就算是苦力活儿,那也比在滚水村待着强。
还说顾蜜一个丫头都能在县城站住脚跟,她一个大人怎么就不行了。
沈青莲一听,先是讽刺了几句,后面就沉不住气了,“你说那丫头片子,当真是忘记了我这个姨娘了?是不知道我住在哪里,还是嫌弃我家里穷,如今人家可是与知县府定了亲的,八成是瞧不上咱们了。”
之后就是被沈耀听到的那句,朱婷骂人的话,骂的就是顾蜜。
朱婷没让沈耀去忙活,自己兴冲冲的跑去了厨房,一看,顿时傻了眼,冷锅冷灶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一出来,朱婷脸都绿了,“娘,你不是说秦妈妈在做饭吗?饭呢?那灶孔里的火都没有,哪里来的饭。”
朱婷这一声,硬是让沈青莲的脸更加的沉,丢了手里的绣品,气冲冲的就进了厨房,看到的和朱婷一样,冷锅冷灶,啥都没有。
“老不死的东西!”沈青莲气的骂了一句,往正房的屋里,剜着眼睛恨的牙痒痒。
“就她是个人,咱们就不是了,连个奴才也能这么傲气,当心哪天就遭雷劈死。”沈青莲骂是骂,可也骂的很小声,不敢让正房屋里的老夫人听到了。
平日里就老夫人跟前有个伺候人的妈妈,自来也只听老夫人的话,今日老夫人得了一斤白面,就让秦妈妈去厨房里替她做碗面条吃,说的时候,也只有说做一碗,谁知道沈青莲那么不识相,以为秦妈妈到厨房,就来给全家人做饭的。
如今倒好,饭点子到了,饭还没有做,过会儿她男人要是回来了,还不知道怎么发火。
朱婷的父亲在县城的一家药铺里当跑腿的,早年跟过一个郎中学过一段时间的医,才好不容易寻了这份差事,虽说挣的银子不多,但好歹能够的上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沈耀也没有想到会闹出这个事,站在旁厅的饭桌跟前,坐立不安,自己刚才在同窗的屋里喝了一些茶,吃了小食,倒是不饿,可毕竟还是尴尬,生怕过会儿姑父一回来,屋里又要开始吵。
倘若不是为了节约几个钱,他也不会愿意寄人篱下,姑姑是亲姑姑,但这屋是朱家的,自己住在这里,难免的会不自在。
沈耀想了一番,越发的决定要搬出去住,等他先去找了抄书的活儿,赚些钱了,就去附近租个便宜点的房子,不在乎大小,一个人住着自在就行。
朱家的一顿饭吃的又迟又郁闷,好在朱婷的爹爹今儿中午没有回来,派人传了个信,说是在药铺子吃。
“不是听说,你们那表妹也来了县城了吗?还开了一间面馆子,虽说她没来注定请咱们,可好歹我也是她的亲姨,总的去看看,面的说我淡泊人情,连亲戚都不认了。”一桌人正吃着饭的时候,沈青莲就开口说道。
沈青莲出了朱婷这么一个女儿之外,还有一个五岁左右的儿子朱振,突然听到沈青莲说要去外面,兴奋的将筷子一扔,“娘,我们要去哪里看,她家里有好吃的吗?”
沈青莲脸色一僵,立马就生了气,“好好吃你的饭。”
“娘,我吃不下,顿顿都是萝卜干儿,怎么下饭。。。。。。”朱振年纪小,平日里又被宠坏了,早就养了一副跳钻的性子。
“你个小畜生,给你白米饭,你都吃不下,你可知道在乡下,别人家吃的是什么吗?吃的是红薯,吃的是粗粮!”沈青莲站起来吼了一声朱振,一时也没有去想沈耀家里吃的是什么。
沈耀心头突然被姑姑这么一刺,心猛的抽了抽,拿筷子的手都抖了两抖。
自己家里为了供他读书,过的也是穷苦日子,吃的就是自己姑姑所说的那般,是红薯,是粗粮。
“娘,你少说两句!”朱婷看了一眼沈耀,自然将他的神色看进了眼里,气的当场大声的对沈青莲呵斥了一声。
“行,横竖你那表妹是开面馆子,家里吃不饱,就去她馆子里吃吧。”沈青莲说完就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瞬间捡了个干净,沈耀一见,慌忙的几口就将碗里的白饭塞进了嘴里,生怕姑姑伸手等着要他手里的碗,失了他的面子。
待沈青莲转过身,沈耀才捂着胸口,慢慢的吞了好几口,才将嘴里的米饭全部咽进了肚子里,喉咙吞的太急,有些生痛。
沈耀再次尝到了这般寄人篱下的滋味,简直难受至极。
☆、第 38 章
第三十八章
等到沈青莲和朱婷收拾好出来看到沈耀坐在院子里正拿着书在看; 朱婷立马就跑到了他跟前,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思,笑着说道; “表哥,你也跟着我们一块儿去吧。”
“之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 她也是表哥的表妹; 过去看一眼,理所应当的。”
沈耀愣了愣; 下意识的向沈青莲望去,沈青莲被他这么一看,长长的呼了一口气,“要去就跟着一起去吧; 好歹都是亲戚。”
“那劳烦姑姑和表妹等一等; 我去将书放好。”沈耀一阵紧张; 书合上立马就钻进了自己的屋里,衣裳不好换; 姑姑和表妹都在外面,倘若自己收拾的太过于周正,定会以为他还对蜜儿表妹存着心思; 只能进屋借着放书的由头,沾了一点水盆里的水,摸了摸头上的发丝。
待沈耀从屋里出来,朱婷的眼睛就盯在了他湿了的几缕鬓发上; 牙槽子一咬,面上却也表现的滴水不漏,“表哥,走吧。”
“好。”
“听说表妹和知县府定了亲,倒是个高门户,好福气啊。”朱婷说话的时候,瞟了一眼沈耀的脸色,这话自然也是对沈耀说的。
沈耀的神情有些不自然,也没有开口回答朱婷的话。
“听舅母说,上次同表哥去了滚水村,结果被顾家的顾老爷子骂了一顿,真真是一点面子都没给,当时还听说表妹就在屋子里,怎的也没有替外家说说话,就算是亲事不成,再如何说,和表哥还是亲戚,总不能撕破了脸皮,老死不相往来。”
朱婷说完,沈耀的脸色更是难看,连嘴角勉强保持的笑容也没有了。
“你少说两句,再怎么说你表哥也是当事人,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等会儿咱们就纯粹是过去探望她,可莫要伤了和气。”沈青莲回头斥责了一声朱婷,当然也瞧见了沈耀的脸色。
自己的丫头什么心思,她还能猜不出来,整日的往人家跟前凑,不就是看上了沈家的这个秀才。
只是,自己的女儿毕竟还年轻,要想得了男人的心,不能硬着去逼,而是得了解他心里在想什么,顺着他的意思下去就行,如今顾蜜已经与知县府定了亲,她和沈耀之间就算是彻底完了的,自己女儿要是个懂事的就知道不用她着急,急什么呢?
又不会跑。
虽然自己有些嫌弃娘家的那位嫂子,可奈何她儿子争气,考了一个秀才,长的也是模样周正,自寄在朱家之后,朱家的人对他也也满意,要是婷儿真看上了他,也就一句话的事情,她回头与哥哥嫂嫂说一声就能将亲事定了,又何必要婷儿自己心急。
“还能伤什么和气,我们这么好说话,我也就罢了只是她的表姐,她记不记得着无所谓,娘您可是她长辈,按理说,她来了县城也有这么久了,理应过来看看您才对,如今倒好,反过来要我们去看她。”
朱婷说起这事,又沉不住气,脸色暗了下来。
沈耀一路都没有说话,表妹的面铺子在哪儿,他自然知道,也曾几次偷偷的过去瞧过,只是站的远远的,不敢上前。
这回他倒是没有首当其冲,跟在了三姑姑的身后,她往哪走他就跟着往哪走,直到看见了顾老爷子在面馆子跟前忙乎,想起曾经的往事,心里多少发虚,脚步才下意识的放缓了。
“想不到这丫头倒能攀上知县府,也不知哪里来的福份。”沈青莲越往跟前走心里越是酸。
早知道一向花花肠子的公子爷竟然也能收了心思的想要成婚,当初自己就不该刻意的拴住婷儿的脚,公子爷要是能先看到他家婷儿,又怎么会看上顾蜜那丫头,农务出身,一身的低贱气质,也不知道公子爷的眼睛怎么长的。
“娘,您不是说,那公子爷不学无术,整日花天酒地吗?肚子里没有半点墨水有什么稀罕的,哪里像表哥,如今已是秀才,下次说不定就能中举了。”
朱婷的眼睛含着情愫,羞涩又骄傲的看着沈耀。
知县府又如何,等到表哥读书出来,出人头地了,出了知县上面还有无数个官职,更甚还能发展到龙城,眼光往长远了看,自然是内里有东西到表哥划算。
最起码,他没有公子爷那般花花肠子,顾蜜别以为她找了一门好亲事,成亲之后,三天两头到被小妾纠缠,还有的是她哭的日子。
“表妹抬举我了。”沈耀被朱婷含情脉脉的一瞧,脸色瞬间刷红,但又很尴尬,自己内心对蜜儿表妹的情意还在,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忘记得了的。
即便是放下了蜜儿表妹,朱家表妹的性情也与自己不和,今后生活在一起,必定不是良配,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表妹不要将眼光放在自己身上。
沈青莲没有注意到身后两人的表情,一双眼睛只盯着面馆子里来来往往的人。
这么好的生意,得赚多少钱?要早知道卖面条能如此赚钱,她也来做个生意了,这里地段又好,人也多,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