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觉得身上有些不舒服,便改乘了轿子,让自家马车先一步回去,似乎还交代了些什么事,是以霍家的马车才会急着赶路。
再后来,闵氏的一个表姐也想法子捎来书信,信中说那霍家着实不是善茬,且那撞人的车夫,是霍家老夫人身边第一个得力妈妈的儿子,也是深得信任。霍老夫人是决计不会为了杨家这样的小门小户断己臂膀的。若她们不想带累全家人都跟着倒霉,便千万莫去招惹威远侯府。
听了这些,杨家也只有自认倒霉。闵氏唯有微微叹息:“算了,就当这是我们雁回命里的一场劫数。她渡过这场劫,往后就都是福了。只恨没人能还雁回一个公道。”
她也想为女儿讨个公道,甚至恨不得宰了那驾车的人。她也恨死了威远侯府的冷漠无情,她不信出了这种事,秦家的人就没跟霍家说一声——怎么说也在人家门前撞死了人罢?霍家却硬是能当成没有这回事。
可他们平民小户,又拿什么去向那些高门大户讨公道?坚持要一个公道,最后不但得不着公道,说不定真如表姐说的那般,带累全家人。
病床上的秦莞听着闵氏的话,朝闵氏微微一笑,虚弱地开口,声音甜甜软软的:“娘,我很快就好了,也不用要什么公道。”
闵氏闻言,落了一串眼泪下来,她的雁回就是懂事……
秦莞又阖眼休息。从此以后,她就是杨雁回了。虽然借着别人身体重生这事叫她觉得匪夷所思,但是对于这个新家,她真的十分满意,也十分感激上苍。
闵氏依旧守着睡着的女儿,两个儿子过来劝时,还是不肯走。
一个身着藕荷色掐牙背心,生得眉清目秀的小丫头,从厨房端来熬好的汤药。不等小丫头走到杨雁回床边,杨鸿已经从托盘里接过来那碗酽酽的汤药,又朝一旁的弟弟杨鹤比了个眼色。
杨鹤会意,走到病床前拉闵氏:“娘,你去休息吧,我和大哥喂妹妹吃药。”
闵氏忙道:“不用,你们都去念书吧,娘自己来喂……”
杨鹤有些发急:“娘,你看看自己的脸色,再这么耗下去,身体会垮的。”
杨雁回也睁开眼睛,虚弱地开口:“娘……你若累垮了,谁来照顾女儿,谁来照顾这个家呢?你……你若还要在这里守着,女儿便不吃药了。”
杨雁回尚未到十二岁生辰,说话做事比秦莞稚嫩很多。她的身体似乎还保留了对闵氏惯有的依赖和亲近,加之闵氏这些日子不眠不休的悉心照顾她,令她心中十分感激。只觉得有娘疼爱的感觉真好。
闵氏在女儿的“威胁”下,不得已,被杨鹤和进来的小丫头,连拉带劝扶走了。
杨鸿这才坐到床边,放下药,扶雁回坐好,动作十分轻柔小心:“今日有没有觉得好些了?”
杨雁回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她试着活动了下手指,确实觉着好多了。刚醒来的时候,她总觉得这具身体和自己的意识不搭调。但渐渐的,她便能运转自如了。这身体,总算像是她自己的了。
杨鸿在杨雁回背后塞了个枕头,让她坐得更舒服些,这才又端了药碗来喂她喝药。少年看起来十四五岁的模样,着一件浅蓝色交领长衣,腰间一条褐色腰带,腰带上垂着一块样式古朴的玉佩,身板挺直,风神俊秀,目光极是清润温和:“雁回,来,喝药。”
“大哥,苦……”杨雁回瞅了一眼药碗,不由皱了皱眉。秦莞素来喝不惯汤药,所幸也极少生病。偏巧现如今这身子也是个极为抗拒吃药的,这小动作,做来竟是极为自然。
少年听了她的话,眸子一亮。雁回自从醒来后,不像以前那样爱说笑,总是安安静静的,极少说话,这是难得主动开口叫了她一次大哥。
杨鸿笑道:“吃了药才会好,待身体好了,就不用吃药了。你若不肯吃药,身体便总也不好,我就得时时端着苦汤药来喂你了。”
杨雁回秀气的眉毛皱成一团,却始终不愿意乖乖就范。
杨鸿虽笑得温雅清和,说出的话就有些让人抓狂了。他将一勺药汁送到雁回唇边,道:“你再不喝,倘若你二哥进来,大哥也帮不了你了。”
若是换了杨鹤来,能捏着鼻子直接给她灌下去。
杨雁回深深叹了口气,死就死了,她蹙着眉,抿了一小口,只觉得嘴巴里一片苦涩,连肠胃里都苦得难受。
“好苦!”杨雁回一副惨兮兮的样子。
这时,杨鹤和那小丫头进了房里。看到杨雁回这副样子,小丫头叹了口气:“我若能替姑娘喝药就好了,我就不怕苦。可惜我喝了没用。”
那小丫头唤作秋吟,是在六岁上被卖到杨家的,和杨雁回比一般的主仆要亲近得多。上一次,若非车厢有些小,坐不下了,少不得秋吟也得跟着进京。
杨鹤则上前道:“你一口一口的喝,更受罪。我看还是直接将药灌……”
杨雁回看到少年靠近,已经下意识的捂住了口鼻,她已经因为吃药的事遭过一次罪了,不想再来一次。这位二哥哥,待妹妹可真是简单粗暴。
杨鸿忙对弟弟道:“她身体不好,你别这时候吓她。”
杨鹤同哥哥一般模样的打扮,只是衣服颜色略深。他生得浓眉大眼,比较像父亲,只是不如父亲和大哥性子温和。他道:“你这么喂,只会让她更难受。不如将碗搁到她嘴边,叫她一口气喝完。”
杨雁回心道,挨个七八刀是死,挨一刀也是死,还不如选个痛快点的死法呢。她深吸一口气:“好,我喝。”
杨鸿大喜:“这才对嘛,我们雁回果然懂事不少。”
杨雁回就着杨鸿的手,一口气将药碗喝得见了底。只是药碗刚拿开嘴边,她便觉得被蹂、躏了一番的肠胃,翻江倒海一般难受,一张口就要往外吐。只是她嘴巴刚张开,一旁的杨鹤已经将手里一块看不清样子的果脯塞入了她口中:“快吃,甜的。”
杨雁回似能闻到那果脯的清香,她嚼了几口下肚,味道酸酸甜甜,肉质柔软,果然十分好吃。
一个果脯下肚,她便不那么想吐了,微微笑道:“很好吃呢。”
那温婉的笑容,温雅的语气,叫屋里另外三个人都怔了一怔————这哪里像是杨雁回的神情语气?
只是此时的杨雁回精神不济,无瑕顾及旁人脸色,竟未察觉他三人的变化。
杨鸿怔了片刻后,这才道:“是咱家果园里的大白杏做的。”
杨雁回依旧微笑着道:“咱家出的东西,没有不好吃的。”
说完,便又恹恹地靠在了枕头上。
她虽说身体虚弱,才喝了一碗汤药的功夫,就又觉得累了,可心底却是实实在在的开心。这个家并非大富大贵,但却和和美美。
父亲杨崎性子很好,尊重妻子,疼爱孩子,且无偏房妾室,两个哥哥也都很疼妹子。闵氏更是将女儿看做心头肉,两个儿子均无小厮侍读,唯独给女儿买了个丫鬟。
她的屋子也极其明亮舒适,像个人住的地方,还常常可闻欢声笑语。哪里像她以前住的那屋子,虽然又大又奢华,园子的位置却在背阴处,以至屋子里也不怎么亮,加之家具都是暗沉沉的,简直像是个坟墓。
不,那原本就是个坟墓,埋葬了她的大好年华,埋得死死的,将一切的美好、罪恶、冤枉都埋在底下,永不见天日。
杨鸿看妹妹累了,便扶她躺下。秋吟见状,连忙过去帮手。
杨雁回却轻轻握住杨鸿的衣袖,轻声哀求:“哥哥,我还不太想睡。”
杨鸿道:“大夫说了,你这些日子要多休息。”
杨雁回瞧着他,眸中有着杨鸿看不懂的担忧,依旧是甜甜软软,却又极轻极虚弱的声音:“我怕一觉醒来,看不见你们。”
杨鸿笑道:“放心,大哥会一直在这里守着你。”
杨雁回这才安心,乖乖躺好,任由秋吟给她盖了被子,阖眼休息。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声亮亮的高嗓门,“太太,崔妈妈来了。”听声音应该是于妈妈的。
另一边厢,闵氏忙掀了帘子出去迎人。杨鸿和杨鹤兄弟两个也出去和长辈见礼。秋吟也跟了出去。
杨雁回推开被子,悄悄坐起来,透过大开的窗子,可以看到院外的情形。就见闵氏上前握住了那位崔妈妈的手:“表姐,你可是来了。”
崔妈妈髻上插着根足有一两重的金簪子,身着青绸妆花褙子,肤色偏白,眉眼开阔,看着便是个爽朗的人。她道:“妹子,我早该来瞧瞧雁回,只是府里有好些事,一直走不脱。”
看到来人,杨雁回不由大吃一惊。闵氏口中的表姐,正是秦府的一个管事婆子。她隐约记得自己见过一面这人,听素簪说那是“崔婆子”。只不过“崔婆子”到了这里,就变成了称呼好听一些的“崔妈妈”!
崔婆子将带来的补品交给一个仆妇拿下去,又和闵氏客套了几句后,便和闵氏携手往杨雁回的屋子里走来。
虽然明知自己早已换了形容,可杨雁回还是没来由的心虚,连忙躺好,闭了眼睛装睡。
进屋后,崔婆子只是探头瞧了一眼,发现女孩儿已经睡着,便知趣的远离了绣床。
秋吟早已搬了锦墩来给客人坐。闵氏便和崔婆子一道挨着坐了,低声说些闲话。陪着二人一起进来的杨鸿杨鹤陪坐片刻后,便退了出去。
崔婆子微微叹息:“好端端的孩子,怎么就撞成了这样……那天杀的霍家……他们的手段狠着哪。我真怕你不听我的劝,闹到霍家去。只是可怜了雁回……早知如此,我当初就不该牵这个线,让你们往秦府去送鱼。”一边说着,一边拿着帕子拭了拭眼角。
闵氏道:“这事与姐姐有何干系?姐姐不也是为了我们好?雁回有这一遭劫难,也是命里合该有的。”如今雁回既没事了,她能忍便也就忍了。倘若雁回当初真的亡故了,她拼了这条命,也要跟霍家斗一斗。
崔婆子放下手帕,又道:“我这些日子,一直想着要来看看雁回,可秦家内宅这几日不安生,我没法告假。”
闵氏点点头,叹息一声:“听说秦家的大小姐前些日子忽然得了怪病,一晚上的功夫,人就没了。和我们雁回出事是同一天,哎,可怜见的,才比雁回大了三岁。”
“可不就是这事么。那小姐死得可怜啊……”崔婆子说到这里,猛地又住了话,“哎……不说了。”
杨雁回藏在被子下的手,不由暗暗握紧,手指狠狠扣在手心里。她一定要让苏慧男遭报应!
崔婆子又道:“我今日来这一趟,往后恐怕又不得空了。大小姐刚没了,侯府的人便要迎娶二小姐,婚期很近,恐怕日后又有得忙了。”
闵氏问道:“二小姐?不是庶出的么?嫁给威远侯?”
崔婆子道:“我不是早与你说过吗?我们府上那位苏姨娘,原本也是个良家女,后来给老爷做了外室,深受宠爱。因为前头的太太总也生不出孩子,她又有了身孕,这才进了府里做的偏房。”
结果苏姨娘刚进门才不过一个月,太太王氏就怀上了,可还是让苏姨娘赶在前头生了个儿子。王氏难产,生秦莞伤了身子,没多久便去了。后来续弦的太太葛氏,姿色平庸,家世也低,又没生个一男半女,竟沦落得要在一个妾底下讨生活。
闵氏却道:“贵妾生的也是庶女呀!”
崔婆子道:“你有所不知。老爷外放那些年,太太在家中主持中馈,侍奉嫡母,教养小姐,苏姨娘跟在任上侍奉夫君,打理内宅,迎来送往,跟正房太太一个派头。”
就这样,家里的田产、地契,也都不在葛氏那里,全被苏姨娘带走了。铺子里的生意,也要定时去信给苏姨娘报账。在任上那些年,苏姨娘又帮着秦家置了不少产业,葛氏连个边儿也挨不着。再后来,葛氏便郁郁而终了。
就听崔婆子又道:“苏姨娘若想让自己的女儿顶了大小姐嫁去侯府,也不是什么难事。”
杨雁回闭着的眼角,快速抖动了几下,又迅速归于沉寂。
两个中年妇人,絮絮叨叨低声说了许久的话,崔妈妈这才告辞离去。杨雁回睁开眼睛,瞳孔慢慢收缩。好风光的苏慧男呵……我一定要看看你,还能风光到几时……
听到闵氏又往屋子里来的脚步声,杨雁回这才又闭了眼,假装睡着,借此平复自己的心绪。
☆、第4章 长兄长嫂
在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杨雁回的身体一天天好转。
杨家几代单传,到了杨崎这代,才得了两个儿子,长子杨岳,杨崎是次子。如今杨崎上面虽无长辈,却有一个大哥。
杨雁回精神大好后,大伯一家人来了。
杨岳头发半白,人很瘦,个头不高,还佝偻着身子,眼神有些发虚。大伯母周氏倒是腰背挺直,薄唇尖下巴,总是高高抬着头,一双眼睛放着精光,人显得有些刻薄。堂兄杨鸣看着有十七八岁的样子,低着头瑟缩在一旁。堂妹唤作杨莺,穿着不起眼的袄裙,神情怯怯的,比她哥哥缩得还要远。
杨雁回虽说精神好了不少,身体却还虚弱,她只道对方是来看自己的,人还半躺半靠在床上,却客客气气的见了礼。
杨鸿、杨鹤、秋吟等人,看她如此,都呆了一呆。杨崎和闵氏也纳闷地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好容易才将面上的诧异之色遮了过去。
杨雁回敏感地察觉到,自己可能做了什么不对劲的事。
大伯和伯母空手而来,询问了几句杨雁回的身体后,便对杨崎说有事相商。
闵氏因为丈夫儿子都在,女儿身体又不好,没心情理会大伯和妯娌,便没怎么搭理二人。
杨崎将大哥一家人从雁回房里引到堂屋,客客气气招待大哥坐下吃茶说话,杨鸿跟在后面陪着。杨岳却没心情久坐,屁股刚挨了椅子,便急吼吼道:“二弟呀,你这次得帮帮你侄子,不然他就没命了呀!”
杨崎纳罕道:“大哥,这话怎么说的?”
杨岳指着杨鸣道:“这不成器的臭小子,他……他又去赌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杨鹤懒得瞧那两口子,一直躲在雁回屋里,守着娘和妹妹。他听着堂屋里的声音,不由低声愤愤道:“今天老子欠赌债,明天儿子欠赌债,有完没完?”
闵氏低声道:“这话在家说说也就算了,出去了可不兴这样说你大伯的不是,到底是你长辈。”虽说是小门小户出身,闵氏却很是识大体。
杨鹤低低应了一声:“知道了。”
杨雁回听着他娘俩的话,心说,看来这大伯和大堂哥都是烂赌鬼呀!这要是秦英欠了赌债被人追到家里,秦明杰不得扒下他一层皮来!
就听隔壁屋里传来杨崎不满的声音:“大鸣,你怎么又去赌呢?”
接着又听到大伯母周氏的声音:“大兄弟,鸣儿已经知错了,这次你可得帮帮我们!”
杨崎为难道:“大嫂,雁回病得厉害,得吃药进补,我们又刚给伙计发过工钱,家里实在没多少钱。这……”
周氏急道:“大兄弟,你可不能哭穷,你再哭穷,你侄子就真没命了。才不过些许银子,要拿不出来,人家就要砍了你侄儿的手啊!”
杨鹤听着这声音,又忍不住低声道:“就该砍他一只手,看他长不长记性。若是留着那只手,早晚得丢一条命。”
闵氏推推他:“你小声些,万一给你大伯母听见,怕不是要跟你拼命。”
“娘说话就是有道理”杨鹤半是戏谑半是不满道,“大伯母一向只拿自己的儿子当宝贝,大堂哥就是他的命根子,兴许真会为了这个来跟我拼命。”
闵氏却道:“其实你大伯母不用慌,有你爹在后头拦着,你大堂哥别说丢命,连只手都是丢不了的。”
这时,就听杨崎的声音传来:“大嫂,我年前已帮大哥和鸣儿还了两次赌债了,一次十两,一次五两。我就这么些家底,都拿去给你们了。谁不知道你弟妹和侄子侄女,今年过年苦哈哈的,连猪肉都没吃上几口。”
闵氏听了丈夫的话就乐了,只是没敢笑出声。丈夫做戏的本事越来越好了,不过这也没法子,再这么折腾下去,就自己这点家底,早晚都得填了大伯家的无底洞。丈夫为人素来厚道,也是被大哥大嫂逼成这样的。
接着又是周氏的声音:“你家不是有佃户么,一家佃户少说也租着你家五亩地呢。催他们交租啊!”
“荒唐”杨崎也不是个泥捏的人,闻言起了几分火气,“这青黄不接的时节,你让我去催租?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再说,我逼死了人家,这时候也交不上来。咱们老杨家,没干过这缺德事!”
周氏声音也扬高了:“大兄弟,你说话得讲讲理。你怎么能只顾着佃户死活,不顾你侄子呢?那追债的人就在我家门上堵着,等着我们拿钱回去呢,不然一会就要烧房子,再抓你了侄子!”
这话说得就好笑了,连病榻上的杨雁回都听不过去了,她道:“哪有这样的理,她自家儿子赌钱,她……”好吧,她词穷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女人。
周氏尖利的声音又传了过来:“鸣儿,快给你二叔跪下,求他救救咱一家四口的命。不然你就得跟鹂儿一样,死在冰天雪地里。”
就听见一阵“砰砰砰”的磕头声,一个半大少年的声音传过来:“二叔,你再救我这一次吧,我以后一定改,我真的改,我都改了。”
杨莺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娘,你快让哥起来吧,不知道的人看见了,不定咋想二叔呢,二叔可没亏待咱家。”
“啪”周氏劈头给了女儿一巴掌,“臭丫头,哪有你的事?你大姐死的那么冤枉,你哥如今又有麻烦,你还给我多事?信不信我打死你?”
杨莺低低的哭泣声传来。
“大嫂,别打孩子。”杨崎劝说的声音。
接着是杨鸿温和的声音:“小莺,去你堂姐那屋陪陪她吧。她这些日子都闷坏了。”
不一会,杨莺便抹着眼泪来了杨雁回屋里,进屋哭声就更大了:“婶儿,姐姐。”
闵氏朝她招招手,杨莺便一头扎进了闵氏的怀里:“婶儿——”
闵氏怜惜地看着女孩儿肿了一半的脸颊:“你娘下手也太重了。”到底是在自己身边养过几天的孩子,她瞧着也怪心疼的。
杨雁回看着女孩儿瘦小的身躯,发黄的面色,一脸的泪水,也颇觉可怜。
这时,又听见杨崎为难的声音:“家里的余钱,都已给你们用的差不多了,每次都说不赌,还是次次都赌。如今雁回还在病床上躺着,我去哪里拿钱?”
周氏道:“就算不愿意这时候收租,也有别的钱吧?不是说你们雁回被撞了后,秦府赏了一大笔银子吗,怎么也有百十来两吧?”
这种主意都打?杨鹤气得当即跳了起来,就要冲出去和人理论,却被闵氏一口喝住:“干什么你?”
杨莺发现杨鹤动了怒,不敢再哭出声,紧紧咬着下唇,将哭声憋了回去,只是老实站在一旁。
闵氏道:“老实坐着,你出去想干什么?外头是你大伯和伯母。这么多年的书,你都白念了?一点规矩都不懂!”
杨鹤却道:“大伯又怎么样?爹是他兄弟,又不是他晚辈。”这十里八乡,兄弟阋墙的多了,谁又能把谁怎么样?又不是官宦人家,不管内里是不是烂得发臭,外面也得粉饰太平。
“娘的话你听不听?给我坐着!”闵氏鲜少如今天这般疾言厉色。她想得更长远一些。儿子将来还要考功名,不能因为那两口子落下什么不好的名声。女儿也还没说亲呢,她以后是要把女儿说给守规矩的人家的,万一让人家误会自家没家教,女儿怎么办?
杨鹤发现母亲动怒,不敢再妄动,只是小声嘀咕:“赌这东西沾上了,那就是无底洞,填不满的。”
另一边厢,杨崎也是忍着气:“你听谁说人家打赏了百十来两?说破大天也才二十两,拿回来就一直延医吃药,到现在还没好利索。就那点钱,还是你侄女拿命换来的。”
周氏道:“怎么就是拿命换来的?我刚才瞧着雁回气色不错,比我们莺儿好多了!”
杨崎这下更生气了:“我是真的没钱了,你们逼死我也拿不出来!”
杨岳也生气了,一拍桌子:“杨崎,我可是你大哥,你把我往死路上逼?你家里有良田,有鱼塘,有果园,随意变卖一些产业,也够救我们一家老小的命了!”
跟人借钱还这么嚣张?杨雁回觉得这人真离谱,可是看闵氏的态度,又不敢轻言放肆。
杨崎丝毫不退让:“大哥,我也是有老婆儿女要养活的,难不成你要把我往死路上逼?我早说过了,要好好管教鸣儿,千万不能再叫他赌了,可你就是不听。好好的孩子,都……都叫你给惯坏了!”
杨岳怒道:“还反了你了?你如今架子是越来越大了,被人叫了几声杨老爷,你还真当自己是‘老爷’了?还敢不认亲哥哥了?你别忘了,你娶亲是我和你大嫂给张罗的,你成家立业的本钱,还是我给你的!”
闵氏听得这话,气得一阵哆嗦!
周氏急道:“大兄弟,这次鸣儿真是做得过了。他欠了大兴赌坊五十两银子!大兴赌坊是什么背景?官宦人家的子弟都敢逼债,何况我们鸣儿。人家围了我们的院子,再没有银子拿出去,可是真的要烧了房子,再砍了你侄儿的手呀!”
“五十两?”闵氏终于坐不住了,“这还让不让我们过日子了?咱们家一年到头才挣几个钱?”她起身往堂屋去了。丈夫此刻也是硬撑,她再不去,杨崎素来抹不开兄弟的面子,定是会乖乖就范的。每回都是哭着嚷着说人家要扒房子砍人,可也从没见他们真出过事儿。拿这个威胁她们出血汗钱,算怎么回事?
杨鹤坐不住,也跟了过去。杨雁回虽也想去瞧热闹,奈何有心无力。她心道,这对夫妻好不要脸,闵氏和杨鹤都是讲理的人,只怕不是对手。就好比葛氏便从来都不是苏姨娘的对手。
果然,闵氏和杨鹤去了,也压制不住这对存心闹事的夫妻。待闵氏很强硬的表示,自家一文钱都不会出后,事态就有些控制不住了。
杨岳和周氏开始大闹。一个拍桌子跳脚骂弟弟,一个躺地上嚎啕大哭。杨鸣一直跪着不敢起身,直求叔叔救命。于妈妈和何妈妈这时候都识趣的躲在灶间不出来。
街坊邻里听到动静,很多人过来看热闹,人挤了一院子。很快,里正也被惊动了。
周氏一边哭,一边指着杨崎,嘴里还是那番话:“公爹走得早,我和他爹也没亏待大兄弟啊!我们给你娶了媳妇成了家,给了你房屋田地,你这时候……”
里正过来的时候,正听见这番话,当时就喝道:“杨岳,还不把你媳妇儿拉起来,哭哭啼啼给人看杨家的笑话吗?”
里正姓庄,名山和,已是年过五旬,在村里辈分也大,很多同龄人还得叫一声叔叔。在青梅村,“庄”和“焦”是大姓,两个姓氏占了村里一半的人口。庄姓的长辈,又是积威多年,是以里正说话很有用,周氏也不哭了,杨岳忙去扶自己婆娘起身。
庄山和进了堂屋后,直接坐到八仙桌旁的太师椅上,也气得抬手用力一拍桌子:“老大,你对老二说这种话不亏心吗?我和你们爹打小一起长大,他这辈子过得多不容易,我比你们兄弟俩都清楚。他辛苦一辈子才攒下一点家业,结果还没等老二成亲就和你娘双双去了。没错,你是给老二娶亲了,那是你爹娘生前给说好的亲事。你守着你爹的家业,却一点也不想着给弟弟操持。随便弄了头驴子,就把老二媳妇儿驮回来了,酒席都没摆。老二刚成了亲,你就要分家。还说什么,城里的铺子归你,田产归老二。那铺子出息多大?你说霸就给霸了,就连地你也不肯给。你爹留下的明明是三十亩良田,你另外买了三十亩薄地给老二两口子,直接就把小夫妻俩扫地出门了。你占着你爹留下的大房子,把原来你爹没发家时候住的破房子给了老二。那房子多少年没修葺了,房顶都长草,四面都漏风。这种事你都干,你亏不亏心哪?现在说得好听,你当青梅村里都是傻子,不知道你当年干的好事?”
庄山和一番话噼里啪啦吼出来,比村里那些专会撒泼吵架的娘们儿嘴皮子还利索。倒是条理分明,逻辑清晰,让杨雁回一听便明白了那些陈年旧事的来龙去脉。
杨岳闻言,脖子一梗:“话不能这么说,到底是亲兄弟,翻旧账没意思,今儿拿不出钱来,明儿我们大鸣就没命了。”
“你现在知道是亲兄弟了?早干什么呢?当初为了生计,老二大老远跑到泷州的鱼塘去帮人做工,老二媳妇一个女人管着三十亩地,还要天天织布。这好不容易老二攒了点钱,还学了手艺回来。夫妻两个狠下心卖了薄地,又去我那和老二媳妇儿娘家借的钱,这才能挖了鱼塘、买了鱼苗、鱼饵,请了人开始做养鱼的生计。老二是个厚道人,不想让媳妇儿再吃苦,鱼塘建好后,就让媳妇儿好好在家歇着。老二媳妇儿争气,从那以后,给你们老杨家一连添了两个大胖小子。可是老二紧着赚钱养家、还债,太辛苦,又舍不得补身子。等债都还完了,家业挣下了,他身子也垮了。幸而孩子们都满地跑了,离得开娘了。如今老二媳妇一个妇道人家,整天操持里外。这么些年了,你说,你这个做大哥的,帮过一把手没有?你当年哪怕就拿给你兄弟十两银子,他也不用累垮了身子。”
庄大爷兴许是被这两口子气急了,一边教训这两口子,一边竹筒倒豆子一样把当年的事一件件说了出来。
外面院子里看热闹的人表情各异,开始窃窃私语。
“就是,这些事儿,当谁不知道呢?现在知道哭了。”
“这是亲兄弟吗?亲哥能这么对弟弟?”
“咱都一个村儿的,是不是亲兄弟你还能不知道?”
“不是亲的,杨家老二作甚对老大那么好,还帮他还赌债,要我,亲爹也不认了。”
“还说呢,再整天斗蟋蟀,我看你真快连亲爹都不认了。”
周氏听了庄大爷的话,满脸的不服气:“那我们也不是成心的,谁家生计不艰难?我们那铺子生意也不好。”
“放屁!”庄大爷气得青筋暴跳,“胜子留下的铺子,生意有多红火我会不知道?那是你们两口子好吃懒做,才把生意做差了。这还不算,老大后来还染上了赌钱的勾当。老二当初念着到底是亲兄弟,劝老大收敛,可是好劝歹劝也劝不住。为了还赌债,你们卖了铺子,卖了地,最后连房子也卖了,只得住到以前老二住的破房子里。那还是人家老二又给掏钱修葺过的,不然看你们住哪里,就睡那棉花地去吧!棉花地都嫌你们脏,就只配睡猪圈!”
听了里正的话,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哄笑。
庄大爷朝着人群一瞪眼:“笑什么?都不许笑。你们都给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