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雁回从后院奔出来后,见他两个这般模样,忙问道:“爹,怎么了?”
杨崎笑道:“雁回,明儿个就要上学了,今儿个你表姐就来看你了,高兴吧?”
杨雁回心说,爹可真是答非所问哪!她又去看杨鸿:“大哥,庄大爷叫你们去干啥?”
杨鸿想也不想,便答:“庄大爷家的小石头明儿个要进学堂读书了。都六岁了,也该开蒙了。”
小石头是庄大爷的儿子。村里人一直都是这么叫的。
“小石头明个儿开蒙,庄大爷叫你和爹去做什么?”
“庄大爷说,小石头都要念学堂了,不能再喊小名了,得有个学名。待去了学堂,再请先生取个字。可他念书甚少,想出来的名不甚响亮,便将我和爹叫去,叫我帮小石头想个大名。”杨鸿一边说着,脚下一步未停,慢悠悠晃着便进了堂屋。
大哥真是说谎都不眨眼呀!杨雁回撇撇嘴,表示这个答案不能令她信服!
给小孩子起名这种事,要么是孩子的长辈来,要么就找个读书人来。虽说杨鸿也是个读书的料子,可村里又不是没秀才。那庄秀才还是庄大爷的本家侄子呢。村里人若想给孩子起个得体响亮的名字,素来都是去找庄秀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杨鸿啊!
一定有事发生!杨雁回暗暗下了结论。
杨崎、杨鸿与崔婆子母女客套了几句后,便找了借口双双去了杨鸿的屋里。
这时候,闵氏让于妈妈去镇上割二斤猪肉回来,又让何妈妈剁白菜,准备包白菜猪肉馅饺子。她则亲自下厨,准备炒几个小菜,还吩咐雁回和秋吟好好陪着崔婆子母女说话。
杨雁回有心去帮母亲打下手,怎奈杨鹤听完闲话早已开溜,也去了杨鸿房里凑热闹。隔着门都能听到他在问杨鸿:“哥,小石头的大名叫什么?”
杨鸿的回答则低得听不见。
杨雁回不好再开溜,总不能只让秋吟作陪,是以,只得陪着姨母和表姐说话。
绿萍将带来的一块华美布料拿出来,在杨雁回身上比划了一番:“这是翠湖十色锦。我们夫人的嫁妆里,布料多了去了。可这翠湖十色锦也才不过有六匹。她倒是大方,赏了我和紫苑一人一匹。我们这样儿的身份,哪里配穿这样好的料子?给了我也是白糟蹋了。你看看,这料子多衬你,还是给你合适。”
秋吟看着那布料,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她只觉那料子一抖开便好似流水倾泻下来一般,隐隐间,又仿佛有十色光华流动其间,端的是华贵艳丽,却又不带丝毫俗气。
半晌后,秋吟才回过神来,上前几步,想摸一摸那料子,却又在半空里停住了手,惊叹道:“乖乖,这料子太好看了,我连碰都不敢碰了”说着又去看杨雁回,“姑娘若用这布料做了衣裳穿,岂非美得像个仙女儿?”
杨雁回也不碰那布料,只是退了两步,缩着手道:“这么好的料子,我可不敢碰。姐姐穿不得的料子,我又岂能穿得?真要裁了做衣裳,我都不敢往外头走了,这也太招眼了。”
这六匹布分明是王氏的嫁妆,原本就该是秦莞的东西,结果却被那苏慧男一点一点的贪了。
想来王大太太向秦家索要小姑嫁妆时,苏慧男没舍得交出这几匹布料。翠湖十色锦工艺难得,随着会织染这种料子的匠人越来越少,如今市面上已不多见了,有钱也难买到。
苏慧男大可编几个借口,说是布料没了,让秦明杰多填点银钱补进去。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成了秦芳的嫁妆,真是可惜了儿的。这才叫白白糟践了好东西!
秦芳待下人算不上宽厚,平白无故,决计不会赏人这样的好东西。这绿萍指不定又帮秦芳干了什么黑心肝的事,才会得了这样的重赏。
杨雁回这般态度,崔婆子和绿萍看在眼里,皆是一怔。绿萍心下更是不由突突一跳。杨雁回方才那唇角带着淡淡笑意,眼神却冷厉得像把刀子的模样,怎地那么像秦莞?
幼时的秦莞,因不忿苏姨娘及其一干子女,加之秦芳、秦蓉又屡次挑衅,因而时常与妹妹们拌嘴吵架。待年长些后,秦莞似乎觉得这番做派有*份,秦芳再挑衅相逼时,她便甚少搭理这庶出的妹妹,反倒常常是这般模样了。
绿萍那时候没少为虎作伥,隔三差五便帮着秦芳欺侮秦莞。她心里很清楚,那时候的自己,便是世人口中所说的“刁奴欺主”里的“刁奴”!
后来,秦莞含冤自尽,绿萍每每想起她,便有种内疚、恐惧之感。仿佛这位大小姐的冤魂,早晚会来秦家清算多年旧账一般。
谁知杨雁回又笑嘻嘻躲进了崔婆子的怀里,问道:“姨妈,您老这次又给我带了什么好吃的?”
这番天真娇俏、活泼淘气的模样,才是杨雁回该有的。绿萍这才松了口气,暗道自己想多了,怎地刚才竟想到秦莞身上去了?
瞧杨雁回那贪吃的模样儿,绿萍不由笑道:“你这馋嘴猫儿,每回来都只问有没有给你带好吃的。给你带的花儿呀、钗呀、新裙子呀,你回回都不稀罕,就知道吃。”
这下就连秋吟都忍不住道:“姑娘,以往那些东西你不爱也就罢了,可这回的布料多稀罕,多好看呀。我真想现在就瞧瞧你穿上这料子做的衣裳。你原本就是个顶顶美的美人,若再穿上这么一身衣裳,哇……”
秋吟一边说着一边仰起了脖子,半眯着眼进入了遐想状态,仿佛真看到了个身披彩霞的仙子,“杜家那姐妹俩若瞧见你这模样,还不得眼气死……”
崔婆子不由笑骂道:“你这丫头,让你们太太和姑娘纵得越发没规矩了,话说得这样傻气。”
杨雁回则纳罕道:“杜家姐妹俩是谁?”
秋吟登时就从遐想里清醒了,仰着的脖子瞬间复位,叫了一声:“姑娘,你连你的死对头都忘了?”
杨雁回奇道:“我还有死对头呀?”
秋吟忙点头:“有,你平生跟谁都好,就是讨厌杜家那对双生女。”
绿萍忍不住摇头叹气,杨雁回主仆俩没上没下的做派,她就算再看到一百回,也是瞧不惯的。
崔婆子也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又对女儿道:“绿萍,快去将咱们带的糕点拿来。”
绿萍应了一声,便迈着莲步,袅袅娜娜的去了外间,将原本放在堂屋八仙桌上的彩绘花鸟雕鱼戏莲花三层紫檀木食盒提了过来。
她将食盒打开,将里面的点心一样样取出来,摆在榻上的翘头小几上,边对雁回道:“呶,这是酥皮红豆沙蛋黄馅饼,这是冰糖奶香梅花香芋,这碗里是蜜汁藕粉核桃仁桂花香圆子。这三样都是侯府厨娘的拿手点心,我特特使了银子求人做了,让你和姨妈尝尝鲜。”说着,她又取下系在食盒上的一个油纸包,“这里边是福庆楼的花生芝麻酥糖,你平日最爱吃的。给你买了一大包,够你吃段时间了吧?”
这时,闵氏端着一碟凉拌耳丝,一盘小炒腊肉进了堂屋。她将两道菜摆到桌子上后,因听见了绿萍的话,便转到了自己屋里来:“绿萍,你又给雁回带糖了?”
待看到那几样精致的点心后,不由叹道,“哎唷,你带来的点心回回不一样,还样样都好看的叫人不忍心吃。”一边说着,又瞧见了炕上摊开了小半幅的布料。饶是闵氏再如何行事得体,也不由看直了一双眼。
表姐母女两个来时,虽从骡车上取下来一匹布料,说是给雁回带的,但那布料外头还裹着一层普通的棉布。闵氏本以为是些常见的绫罗绸缎之类的好料子,可万万没想到里面竟是如此华贵艳丽的料子。那布料被轻巧巧铺在自家床上,连带着整个屋子都添了几分贵气。
闵氏不由上前摸了几把料子,触手只觉得分外轻柔细腻,还带着些许凉意。她不由再度叹道:“绿萍,你待雁回也太好了,这可真是顶顶好的料子。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穿得起这样的料子。”
绿萍便笑道:“姨妈这样的人家穿不起,这十里八乡还有谁家穿得起?等到明年,姨妈家就得出两个秀才啦。”
一句话说得闵氏乐得合不拢嘴:“就你那两个不成器的表弟,哪里当得起你这么夸。他两个整天只会嘴上吹,等到明年,万一考不过童子试,看他们两个还吹不吹了。”
绿萍又笑问:“姨妈,家里有没有新鲜的鱼?”
闵氏忙道:“有新鲜的鳜鱼。我和雁回今早去了鱼塘,回来时特地挑了一条鱼,捞了一斤青虾。”
绿萍挽起袖子道:“今儿个我下厨给你们露一手,让你和姨父尝尝我的手艺。”
闵氏道:“这可使不得,哪有让上门的亲戚做菜的道理。”
绿萍道:“我新学的菜式,正愁没处施展功夫呢。好姨妈,你就让我试试吧。”
崔婆子也对闵氏道:“你别拦她。我当娘的都还没吃过几回她做的饭呢。往常她净伺候别人了,今儿个也让她伺候伺候咱们姐妹。”
闵氏依旧连声道使不得。绿萍却早已叫着杨鹤的名字,喊他出来杀鱼去。
何妈妈是个胆小的,虽自幼生长于乡野,可就是不会杀鱼杀鸡,一旦于妈妈不在,这等杀生的差事,便就得交给杨鹤来做。杨鹤杀鱼是一把好手,杨雁回还开玩笑说,若他将来考不下功名,去集市上卖鱼倒也不错。
杨鹤听表姐喊他杀鱼,于是出了屋,卷起袖子便去灶间提了那条肥美的鳜鱼出来杀。杨雁回却分明看到他脸上带着几分怒气。
杨鹤绝不会因为绿萍喊他杀个鱼,就给人甩脸子看。她心道,许是二哥从父亲和大哥那里,听来了些气人的话。
何妈妈那边将白菜剁得细碎的快成沫了,这才罢手。
她取来一个窄长的小布袋,将白菜馅都装了进去,转了几个圈,将布袋口拧紧。然后便提着布袋来到竖在房檐处的梯子边,将布袋横放在一根擦干净的梯子蹬上,使劲儿用手压,想将白菜攥干。
怎奈她年纪略大了些,加之剁了半天白菜,此刻累得手上没力气,使不出劲儿来,那白菜怎么也没法儿攥干。秋吟瞧见了,便过去帮她,怎奈秋吟手上力气也小,布袋始终滴滴答答在滴水。
杨鹤干净利落的将鱼拍昏,然后剖开鱼肚、掏净脏腑、刮鳞,顷刻间就将一条鱼杀好了。回头一看,何妈妈和秋吟在为攥干白菜发愁,便上前道:“我来吧。”
他到底是个少年人,手上有几把力气,也没见他怎么费劲,三两下便将白菜攥干了。喜得何妈妈直赞他能干。杨鸿得了何妈妈的夸奖,立时变得喜气洋洋起来,方才的一脸不忿,早飞到爪哇国去了。
杨雁回瞧着颇有趣,越发觉得二哥人不错,可这性子怎么看都不是个当官的料儿。将来若去混官场,只怕要吃足了苦头。反而大哥杨鸿,面上看着温和有礼,实则心思深沉,为人又颇压得住场面,兴许在仕途上还能平顺些———当然,前提是他得考得上。
这时候,于妈妈提着二斤新鲜猪肉回来了。她将猪肉放下后,又开始系围腰。手上没闲着,嘴里也没停,那天生的大嗓门,恨不得把她在镇上看到的新鲜事,喊得让院里每一个角落的蚂蚁都听到。
“太太,姑娘,白龙镇上出了一桩奇事。”
杨雁回最喜欢听十里八乡的各种趣事,忙问道:“于妈妈可是又听到什么新闻了?”
于妈妈系好了围腰,又去拿菜刀切肉,一边干活儿一边回道:“有个半大小子,也不知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得了失心疯,竟去了詹家拳馆砸场子。”
这话一出口,满院人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
“什么”杨鹤无端端兴奋起来,连忙打听,“是一个人去的?”
于妈妈道:“那倒不是,屁股后头还跟着一大串人,不过都是小孩子跟着去看热闹。砸场子的还真就他一个。”
杨鹤不由摩挲着下巴望天沉思,如果换了他,是决计不敢这么干的。他估摸着吧,他连詹家拳馆最弱的弟子都未必打得过呀!
杨鹤又问于妈妈:“那小子活着出来了吗?”
满院子人都眼巴巴的瞧着于妈妈,等着她说出答案。
于妈妈手上停了一下,抬头冲大伙儿不好意思的笑笑,道:“我买好了猪肉,便紧赶着回来了,后头的事没看着。”
杨鹤一听,心里难受的好似《水浒传》正读得上瘾时,大哥忽然进来了一般。每到那时,他只得迅速藏好了书,再与大哥说话。其实心中挠得十分难受,总记挂着书中好汉后面要发生的事。
是以,杨鹤哀嚎了一声:“你怎么不把热闹瞧完了再回来?”
于妈妈道:“我这不是怕饿着表姑娘么?”
绿萍好笑地瞧着杨鹤:“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喜欢听那些打架斗殴的勾当。你收收心,好好读书吧。表姐给你做好吃的去,保证你从前没吃过。”说完,便去了灶间。
待到晌午时,堂屋的八仙桌上已摆了好几样菜。除了先头的凉拌耳丝、小炒腊肉,还多了韭菜炒鸡蛋、爆炒鸡块、木耳炒肉、油炸花生米、肉末粉条、溜肥肠、黄瓜拌拉皮、椒盐虾,还有一大盘切好的腊肠。另有一道绿萍新学的菜式———酸菜鱼。
绿萍倒是有心多露几手,怎奈闵氏无论如何也不肯叫她多做了。
崔婆子眼看着一道道菜被端上八仙桌,只是道:“够了够了,又不是什么大日子,做这么多菜干什么?咱们吃顿便饭就好。”
任她再怎么说,闵氏还是将一张八仙桌摆得满满的,杨鹤还去后院抱了一坛子自家酿的葡萄酒出来。一家人这才和崔婆子母女一道坐了吃饭。
在京郊一带,若家中来的亲戚多了,主人招待起来是要男女分席的。因了崔婆子母女只有两个人,乡下寻常百姓又不像大户人家那么讲究,所以,大家也就男女混坐了。
杨鹤对那道酸菜鱼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便夹了一筷子鱼吃,结果辣得眼泪鼻涕一起下来了,还一连声的吸气。杨鸿看弟弟如此惨状,立时便打定主意,坚决不碰这道菜。
绿萍便笑道:“你这是吃不惯川菜。秦府的苏姨娘跟着老爷在南方待过几任,最是喜欢川菜。连带着府里的少爷、小姐们也都爱吃。这酸菜鱼不过是川中人家饭桌上的家常菜。其实我做的味道不大对,咱们这里的酸菜都不辣,我特特炝了几个小辣椒,将那辣椒油倒进去了。”
杨雁回心道,谁说秦家的少爷、小姐都爱吃这个了。秦莞便不爱吃!
闵氏也夹了一块鱼吃了,也是辣得受不了,笑道:“到是又嫩又滑又鲜,且酸辣开胃。不过我们以前没吃过。京里倒是有川菜馆子,可我们没进去过。都说川菜辣,我是有些受不了这个辣劲儿。”
一番话说得杨崎跃跃欲试,但筷子伸到一半又变了方向,夹了一片腊肠吃了。杨雁回分明瞧见,是闵氏看到杨崎要吃鱼,便暗里掐了一把他胳膊,杨崎这才换了一道菜吃。
杨雁回忍不住翘起唇角———看来爹还是很服娘的管教的。杨崎身子不大好,隔三差五需吃药,确实不宜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绿萍也瞧见了这一幕,只是没点破,笑说:“我原本还想做一个芙蓉鸡片,可姨妈说什么也不叫我再沾手了。这酸菜鱼虽说好吃,只是姨父不能吃。下回我专给姨父做一道菜。”
杨崎道:“嗳,哪能回回都叫你做?这酸菜鱼,只要你们吃着好吃就好。”
杨鹤虽被辣得够呛,可就是忍不住去夹鱼吃,招得杨鸿也终于忍不住去吃,结果兄弟俩辣得一起吸气。
杨鸿在意识到这副形象不大好之后,便坚决不再碰了。杨鹤则老实不客气的大口吃,还招呼杨雁回也吃。杨雁回却只肯吃那道黄瓜拌拉皮,说什么也不碰那道酸菜鱼。
闵氏叮嘱杨鹤道:“你悠着点,这顿吃不完还给你留着。一下子吃这么多,当心上火。”杨鹤这才收敛了些。
崔婆子吃了一块鸡肉,道:“太丰盛了,别我们每次来都做这么多菜。”
闵氏笑道:“你们是见惯了好东西的,只要你和绿萍不嫌菜色平常就好。”
众人边说笑边吃菜。酒过三巡后,崔婆子对闵氏道:“这么好的一桌菜,谁敢嫌弃?我和绿萍如今能吃好的穿好的,靠得都是你当初不嫌弃我们。我能有你这么个表妹,真是走了大运喽。”
闵氏道:“姐姐又说糊涂话了。咱们是姐妹,绿萍是我外甥女,我不帮你们帮谁?你不也是一心想着我们吗?”
崔婆子又拉着杨雁回的手道:“好孩子,我和你妈亲近,你又和绿萍亲近。我们绿萍也是个有福的,有你这么个好妹子。”
杨雁回心下不是滋味,却又不好抽回手。
看他们酒喝得差不多了。于妈妈、何妈妈便将饺子下了锅。没一会儿,一个个白胖的饺子便翻滚着漂了起来。待饺子开了一会儿后,她两个便将一个个元宝般的大肚饺子,用笊篱捞出来,盛到碗里端上桌。
秋吟也在一旁帮忙打下手,她从陶罐里倒出来多半碗腌好的腊八蒜放到桌上,让杨雁回等人就着吃。
杨雁回本已吃了五六分饱,但看那饺子白白胖胖的十分讨喜可爱,忍不住便端了一大碗吃起来。
席间,绿萍笑说雁回变得不大爱说话了,一边又想着法儿逗她说笑。杨雁回便故意吃了好几个腊八蒜再跟她说话。
绿萍不敢吃这类东西,怕嘴里有味儿惹了主子不快。她平日身边也尽是些伺候主子的婢女,是以,甚少闻见这味道。杨雁回嘴里喷着蒜味跟她说话,她闻不惯,便不再逗着雁回说笑了。
看杨雁回对着腊八蒜大快朵颐,吃一口蒜再吃一只饺子,还时不时拿饺子蘸那腌腊八蒜的醋,绿萍忍不住暗暗摇头————真是可惜了这副好皮囊。这番做派,只怕杨鸿、杨鹤明年齐齐考下功名来,她也很难高嫁。她有心提点表妹几句,可又觉得今儿个的杨雁回怪怪的,便没说什么了。
其实杨雁回重生后,最初是坚决不碰腊八蒜这玩意儿的。哪怕那通体碧绿的蒜瓣儿再入她眼,她也没有一丁点吃这东西的*。但在偶尔尝试过一次后,她就爱上腊八蒜了。不过平时她还是不大敢吃的。但今日不同,她是故意多吃的。
不知不觉将一大碗饺子吃完了,杨雁回才发觉竟然吃撑了。
吃撑这种事,若换了秦莞,只怕是难以想象。秦莞少动多思,时常食欲不振,从未有过这般好胃口。何况即使有,她也干不来吃撑这种事。
杨雁回觉得腹中有些难过,便挺着溜圆的肚子去后院散步消食去了。绿萍这次再不肯跑去后院跟她唠家常了。
众人酒足饭饱后,便各自去歇着。
闵氏又和崔婆子说了些闲话后,去秦家送鱼的几个伙计回来了。领头的伙计回完事后,又对杨崎道:“老爷,秦府的老太太有话交代。”
☆、第19章 搬石头
伙计这话,到叫杨家人和绿萍母女吃了一惊。
秋吟原本在灶间帮着两位妈妈洗刷碗筷,听到伙计的话,连忙奔去后院告知杨雁回这桩奇事。
杨雁回正在后院赶着鸭子玩,听了秋吟的话,丢下一群鸭子,急忙忙去了前头。她心道,八成是罗氏对那些绣品上心了。
果不其然,罗氏竟真叫身边的婆子对杨家的伙计传了话,让闵氏和雁回下次进府时,多带些绣品给她瞧瞧。
崔婆子闻言大喜,对闵氏笑道:“妹妹,我以前就说了,你那般好手艺,真不该藏着掖着。这下好了,让老太太看上了。既合了老太太的眼缘,还怕她赏得银子少了?”
闵氏却是面带难色。罗老太太那般身份,竟看上她的东西,她真是绣也不是,不绣也不是。
杨雁回看她为难,便劝道:“娘,你答应太姥姥的事,是‘不靠着卖绣品维持生计’。如今咱家确实不靠这个维持生计呀。不过是得空时,随意绣个花样子哄老太太开心罢了。”
杨崎闻言怒道:“你这没心肝的东西,胡说八道些什么?你娘平日真是白疼了你。她每日里里外外的忙,你还撺掇她做这些活计。”
这还是杨雁回头一次看见杨崎发火,立时便缩在一边不敢吱声了。可是杨崎发火又发得极有道理。闵氏素来疼她,她如今要报仇,要和秦家的主子们搭上线,却要闵氏受累。
闵氏心中其实也想接下这桩差事。不过是给老太太绣个东西罢了,一个老人家,能要多少绣品?高官家的老太太们向来出手阔气,她借此多赚些银子倒也不错。
如今她们的日子虽然也算宽裕,但杨鸿杨鹤既都是读书的料子,若要一直读下去,只怕也颇费银子。还有雁回,再过几年也该说亲了,她总要给女儿攒一份极体面的嫁妆。只是碍于答应外祖母的事,不好食言罢了。雁回的一番解释,反倒让她疑虑尽消了。
想到这些,闵氏便劝丈夫消气:“你跟孩子置什么气?看你把她吓的。我问你,上回是谁出的主意,和我一起在秦家门前站了大半个时辰,咱们才能再往人家府里送鱼?若真没心肝,她能想着为我这当娘的分忧?”
杨崎无奈道:“你就惯着她吧!”
闵氏眼里带了笑意,道:“我知道你是怕我累着。可咱家有这么多伙计,又有秋吟和于妈妈、何妈妈,我每日能做多少事?何况秦府的老太太既开了这个口,那就是给了咱们天大的面子。咱们哪里好随意拂了老太太的面子?”
杨崎蹙眉叹了口气,对妻子道:“说来说去,都怪我身子骨不争气,我若不用三天两头的吃药,你就算给十个八个老太太绣花,也由得你去。”
闵氏道:“你又说傻话,不过是给秦府的老太太做女红罢了,哪里就累着我了?”
杨雁回不由悄悄暗笑。她老爹老娘竟然当众这般甜甜蜜蜜恩恩爱爱,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感情和睦似的。
崔婆子却是暗道妹夫糊涂。寻常百姓家,好容易得了个与三品官家的老太太结交的机会,他倒还看不上眼了。不说别的,杨鸿杨鹤将来若真要做官,杨家在官场上没有半分关系,让他们兄弟两个怎么办?
她待要劝妹夫几句吧,这两口子却在这当口说这些话。都老夫老妻的了,还这般样子,到叫她不好意思插嘴了。
杨鸿不由低头轻轻咳嗽了一声:“爹,孩儿觉着娘说的有道理。”
杨崎不由骂道:“你也是个混账东西,亏你娘平日里总夸你懂事孝顺。”
杨鸿也不恼,只是对他老子笑道:“爹爹莫气,儿子也担忧娘没有精力做绣活。不如让雁回多帮帮娘,爹觉得如何?”
杨雁回不由睁大了眼睛看着她大哥,好好的怎么说到她头上了?她前世就很不耐烦做这些东西,只是没有更多事情可以排遣,又想在人前装出贤良淑德的模样,不得已才时常做些女红。怎么这辈子她还是逃不掉女红啊?
杨鹤望着杨雁回的目光里尽是同情,同情中还透着那么一丝丝欣喜。如此甚好,没人跟他抢着读水浒了。
杨鸿有些不敢看妹妹,他对这个妹子也疼爱得紧哪!现如今给她安排了这么一宗活计,他也怪不忍心的,便垂下眉目,语重心长道:“雁回,你日后要多跟着娘学习女红才好。”
闵氏喜道:“鸿儿说得对,我正有这个意思。”
雁回也不小了,旁人家的女孩儿,这年纪都能自己绣嫁妆了。偏雁回的针脚歪七扭八,当真可算是一手烂绣工。女儿也该多学些针黹女红了。她一边教着雁回,就能给罗氏绣些花样。
杨雁回心中暗暗叫苦,这下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她心下一百个不乐意,但为了表示自己是个孝顺女儿,还是挪到了闵氏身边,紧紧握住了闵氏的手,语气十分诚挚:“娘,你放心,女儿这次一定好好学女红,绝不让娘失望。”
杨崎听女儿如此说,这才消了气:“你这丫头,终于知道长进了。既是如此,日后要好好帮着你娘。”
这便是同意了。
闵氏便对崔婆子道:“那就烦姐姐回秦府后,帮我禀告秦老太太一声,她能看上我的手艺,是我天大的面子。日后秦老太太若想要人绣什么花样,只管跟我说。”
崔婆子道:“这就对了。不是我说的,这实在是一桩天大的喜事。”
绿萍也在一旁连连道喜,说姨妈这是得了一桩美差。
事情便这么说定了。
崔婆子和绿萍又在杨家小憩片刻后,便起身告辞,登车离去了。杨家人一直目送她们母女二人的骡车走远了,才相继折返回家。
杨雁回心道,这下可得好好问问父兄,他们三个躲在屋里到底在商议些什么。岂料还不待她开口,闵氏便拉了她,进了自己屋子。
闵氏拧身坐在炕头,只让杨雁回在她跟前站着。杨雁回苦着脸道:“娘,就算要教我做女红,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吧?”
闵氏却训斥道:“雁回,你今儿个是怎么了?绿萍招惹你了?你无端端对她那般冷淡。”
杨雁回装作不明就里的样子:“我待绿萍表姐怎么了?莫非我以前不是这样待她的?娘,我觉着自己待表姐很客气呀!”
闵氏待要教训女儿几句,不想却听她这么说,当下便也不忍心了。只以为她不是故意的,只是一时半会还没记起来绿萍,是以,才不肯对一个“陌生人”亲热。闵氏便道:“绿萍素来待你亲厚,你日后也要待她亲热些才好。”
杨雁回心下不以为然,面上却做出一副乖巧的模样,连忙点头道:“哦。我知道了,娘别生气呀。”
闵氏这才从炕上起身:“也不知今日你庄大爷对你爹说了什么,我先过去瞧瞧。”
闵氏走后,屋里只剩了雁回一个。
杨雁回本也想跟过去瞧瞧,可眼角却瞥见炕上已然收好,只露着一道窄边的布料。她便莫名被那布料勾去了魂魄,忍不住走到近前,将那翠湖十色锦展开了一些。
纤长秀雅的十指,轻轻抚上那丝滑微凉的布料。或许在杨家的绿萍才是真实的绿萍,在秦府那个嚣张跋扈欺侮嫡女的狗奴才,不过是形势所迫,不得已才那般放肆而已。又或者,杨家这个亲热和气的绿萍才是假的,高门深宅里那个嘴贱心狠的刁奴才是真的。
哎。杨雁回重重叹了口气,或许她应该试着不要跟绿萍这样的人计较。她记恨的人已经够多了,又何必再跟一个处处受制于人的奴才计较?何况她还给她送来了这块布料。
这是她上一世的母亲的嫁妆。她的母亲当年,是为了生她才丢了性命。如今这嫁妆竟然又到了重生后的她的手里。这也真真算得上是天意了。
呆立半晌,杨雁回这才收好布料,往杨崎屋里去了。
☆、第20章 闺蜜的遭遇(上)
杨家的房子坐北朝南。前院里一株梧桐亭亭如盖,一株柿子树也是挺拔秀气。杨雁回屋前不远处有一株桃树,枝条已被挤挤挨挨的半熟毛桃压的低低的。
南院墙外边,是一排五棵树龄十几年的槐树,如今也是郁郁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