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瑕_春温一笑-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国公哈哈大笑,“爹是个粗人,今天也跟着我闺女逛逛书铺,风雅风雅。”他揽过无瑕,一边讲着宴席上好玩好笑的事,一边看着宝贝女儿的脸色,兰夫人也觉出无瑕不大高兴,跟着凑趣。他俩齐心合力的哄着,无瑕渐渐高兴起来。
  听说开国公和兰夫人要带无瑕去书铺,圆圆嘻嘻笑,“我也要去。”兰将军和孔氏哪有不依她的,一家也跟着过来了。常绍等人更不必说,也要跟着凑热闹,顺便买几本书。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书铺。
  到了书铺门前,下了马车,无瑕一手拉着开国公,一手拉着兰夫人,开开心心的走了进去。
  兰将军、常绍等人随后也进来了,常家、兰家本来人就不少,再加上侍女、小厮,书铺中顿时人满为患。
  书铺老板是位白白胖胖的中年人,见这么多人一涌而入,穿戴打扮又很华贵,便亲自过来招呼,“几位,这是新到的游记,这是新到的话本,有趣的很。”
  无瑕一排一排看过去,遇到没见过的书,或看着顺眼的书,便伸手指指。开国公便会冲书铺老板挥挥手,“要了!”书铺老板后来也不招呼别人了,就跟着开国公和无瑕。他这会儿心肝儿乱颤,多少本了?这小姑娘挑了多少本了?这……这得多少银子啊。要是真的全买,得顶上我一个月,不对,两三个月的!
  “这些,可不便宜啊。”老板见无瑕还在指,开国公还在挥手,心里犯嘀咕,陪着笑脸提醒道。
  “怎么,担心老子给不起钱?”开国公瞪了他一眼。
  开国公样子长的凶,书铺老板吓的脸色发白,“不敢,不敢。”他连声说道。
  开国公哼了一声,招招手,便有小厮紧着送上一锭黄澄澄沉甸甸的金子,“这些够不够?不够还有。”书铺老板眼睛快被金子的光茫晃花了,连声说道:“够,够,足够了!”
  老板热泪盈眶。
  拿着金子来买书,太感动人了。
  无瑕把书铺子转了个遍,凡她看着顺眼的书,开国公都吩咐包了起来。
  从书铺出来的时候,无瑕大眼睛亮晶晶,一脸快活。
  两个书生打扮、三十多岁的男子拉拉扯扯,在书铺旁边的茶楼前争吵。这两个人,一个身穿青袍,高高瘦瘦,另一个身穿蓝袍,中等身材。那蓝袍男子大怒,拉着青袍男子不放手,口中吵吵着,“你也算是读书人,怎能无缘无故骂我父亲?我必不能和你甘休!”
  青袍男子慢条斯理,“这却怪不得我。是你口口声声要讲兼爱。‘兼爱,是无父也’,可你听到父亲被骂却如此失态,可见心中有父。”
  常家、兰家众人看着这两名书生争吵,不觉莞尔。敢情这茶楼是文人墨客会友之地,这两名书生说着话,一个屡屡提及墨家的“兼爱”,另一个看不过眼,便骂了他老爹……………接下来他们便争执起来,吵到街上来了。
  这两名书生,蓝袍男子显然尊崇的是墨家,青袍男子则不是。
  “快乡试了呢。”开国公乐了乐,“这两人真有雅兴,不预备着科举,还有心情在这儿吵架。”
  国家初立,别说各州各县了,连应天府缺少的官员也很多。若是这科能得中,肯定立即能做官。有志要出人头地的读书人,这会儿应该埋头苦读吧,这两人倒好,如此的不慌不忙。
  “明天我便求先生给我讲诸子百家!”无瑕兴高采烈的说道。
  这两人在这儿争吵,为的不就是墨家么?无瑕登时有了兴趣。
  兰夫人微笑看了常绍一眼,丝毫不出意料,常绍红了脸。
  傻孩子,听到娇娇提起先生你便红了脸,还不赶紧的想法子呢?十天可到了。
  那蓝袍男子和青袍男子吵了会儿,不知怎地又好了。蓝袍男子亲亲热热的叫着“程兄”,青袍男子拱拱手,笑道:“平兄,得罪,得罪。”街上原来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这会儿见他俩又好了,都觉没劲,渐渐散去。常家、兰家诸人也向自家马车走去。
  “程兄,咱们到醉仙楼饮上三百杯,兄弟请客。”那蓝袍男子很大方。
  “不了。”青袍男子笑着摇头,“总是扰你,不成个道理。论理应该是我做东,不过,弟囊中羞涩,醉仙楼可是请不起。”
  醉仙楼是大酒楼,价钱要的狠辣,吃不起那儿的饭菜,这没什么稀奇的。不过,男人大多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这青袍男子能直接了当说出来,也算性情坦荡。
  “这有什么?你那本《周易考注》可是难得的孤本,把它出了手,咱们什么样的酒楼吃不得?”蓝袍男子不以为然。
  说来也邪门。尊崇墨家的人,居然会这般贪恋口腹之享。
  墨家是很讲节俭的。
  孤本?常绍本来就要扳鞍上马,这两个字传到他耳中,他心中一动,停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yoyo1998、my2birds送的地雷,谢谢支持正版的读者。
  柔荑,在这儿读ti,千万不能读yi啊。
  每回听到有人说手如柔荑yi;都觉得很难受。
  再写一章,会很晚。
  这个月打算双更,姐妹们,鼓励我吧。


第53章 自作多情
  常绍也不上马了,匆匆到了开国公和兰夫人车前; “爹; 娘; 前面那人提到孤本; 我去问问; 看他是否愿意转让。”开国公不明所以; 笑道:“什么孤本?大郎你也要学咱们无瑕小姑娘; 变风雅么?”兰夫人却知道常绍意图所在,抿嘴笑了笑; “大郎; 快去吧,爹娘等着你。”常绍答应一声,赶忙追那两个书生去了。
  “什么孤本?”开国公一脸迷糊。
  兰夫人笑笑,附到他耳边; 小声说了句话。开国公嘴角抽了抽,愁眉苦脸。大郎还惦记着娇娇的先生呢?真是的,这京城里多少闺秀不能娶,偏要招惹娇娇的先生。大郎你把先生娶了,我上哪再给娇娇寻这么合心意的先生去?
  兰夫人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 暗暗掐了他一把。
  阿横你也太狠心了; 陆先生她是姑娘家,青春年华不能耽搁,懂么?
  “我情愿给她一千亩地。”开国公用口型说道。
  兰夫人白了他一眼。地,你就知道送地。
  两人或是无声的用口型说话; 或是忍不住小声耳语,没敢大声说话。无瑕在车厢里呢,手里捧着本才买来的游记,看的津津有味。
  “闺女,你全能看懂啊?”开国公凑过去,讨好的问道。
  “看不懂的可多了。”无瑕头也不抬,“看得懂的就看,看不懂的就蒙。”
  蒙?开国公和兰夫人相互瞅了瞅,都觉得晕。
  闺女,你说起“蒙”,也说的这般理所当然啊。
  “这位兄台。”常绍腿长步子大,没多久便追上了蓝袍男子和青袍男子,“敢问,兄台手中有本《周易考注》,对么?”
  蓝袍男子和青袍男子停下脚步,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常绍。见常绍人物英挺俊秀,衣着华贵讲究,却没有什么纨绔习气,面目温和,也便和客气和常绍作了个揖,彼此见礼,那青袍男子道:“确有一本。不过,书是祖上传下来的,弟虽不才,尚得温饱,书是不肯出手的,兄勿要强人所难。”
  常绍方才追上来之时,心中是有些着急的。听青袍男子这么说,倒慢慢冷静下来了。
  他可能确实有温饱,可是,他这个人,只有温饱便够了么?到醉仙楼呼朋唤友,推杯换盏,对他来说,显然是极大的乐趣。他说“书是不肯出手的”,一脸大义凛然的模样,可他若是真的不肯出手,蓝袍男子怎会说起方才的话?他们相交时日已久,难道会对好友的底细一无所知。
  常绍客气的拱拱手,“如此,是弟冒昧了。打扰,就此告辞。”
  青袍男子打了个哈哈,“哪里,哪里。”
  他眼中的那抹失望和挣扎,没有逃过常绍的眼睛。
  虽然青袍男子不愿卖书,可和常绍交个朋友他还是乐意的。两人相互留下姓名、居所,彬彬有礼的告了别。
  常绍和这二人分别,大踏步离去,上了马。
  或是骑马,或是乘车,常家和兰家众人离开了。
  常绍回家之后,便命人打听了那姓程的青袍男子,程芾。有姓名、有居所,打听起来不难,小厮很快回报:程家世代读书,原来也有些家底,不过这程芾不善经营,家里原本有几百亩地,尽皆典了出去,如今程家已是有些败落了。
  常绍亲自到程家拜访,以“友朋之间,何分彼此”为名,送了程芾三百亩地。
  程芾就算清高得起来,他妻子、孩子也要吃要喝要上学,三百亩地送上门来,哪容得他推让。
  他当然也不能平白无故收常绍这三百亩地,长长叹了口气,满脸不舍的走入内室,半晌,捧了一本由青绫裹着的书册来,“常兄,弟无以为报,以此相赠。”
  常绍扫了一眼,书册上写着四个古拙的大字,《周易考注》。
  他眼中闪过丝惊喜,客气了两句,便收下了。
  常绍告辞之后,程芾坐立难安,长吁短叹。他妻子狠狠瞪了他一眼,“一本书,换了三百亩地,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有了这三百亩地,今后可再不许你典卖了!除了日常嚼用,往后还要传给儿子呢。你做老子的,若是躺了下来,什么也不留给儿子,好意思么?”程芾气的浑身发抖,“无知妇人!”和妻子吵了一架,气恼的出了门,依旧和朋友喝酒论文去了。
  常绍出了程家,骑上马,春风得意马蹄急,回了开国公府。
  “也不知她看了这本书,会怎样?”常绍心中又是甜蜜,又是不安。
  他手中捧着这本书,去了涵碧馆。
  已是申时了,无瑕应该下学了。他接妹妹下学去。
  到了涵碧馆,常绍不由的楞住了:开国公和兰夫人坐在楼前的石凳上,一边吹着凉风,一边时不时的相互看一眼,行动举止之间,满是老夫老妻的和谐和默契。
  都来接妹妹了啊?常绍迎着父母或是狐疑或是揶揄的目光,傻了眼。
  “大郎,过来。”开国公无声的说着话,拍了拍身边的石凳。
  常绍硬着头皮走过来,见过爹娘,小心翼翼的石凳上坐下。
  他浑身不自在,仿佛坐的不是石凳,而是针毡。
  门开了,陆先生手中牵着无瑕的小手走了出来,两人均是笑意盈盈。
  “爹,娘,哥哥!”无瑕看见外面等她下学的三个人,高兴的叫道。
  开国公和兰夫人一起迎上去,“闺女,下学了?今儿个学了什么啊?”又笑着跟陆先生道了辛苦,“费心费心,多谢多谢。”陆先生微笑,“哪里话,是我份内之事。无瑕聪慧的很,闻一知十,举一反三,教她,半分不费力气。”开国公和兰夫人听了这话,都是笑的见牙不见眼。
  无瑕得意的笑着,冲常绍招手,“哥哥,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啊?”
  常绍硬着头皮走过来,微笑说道:“是本书。前朝一位姓郑的名士所著,《周易考注》。”
  陆先生很有兴味的“咦”了一声,“难得之至,这本书可是孤本,世间再无第二册 。” 
  无瑕很是感动,“哥哥,你是重金购得这孤本,要送给我的么?”
  高高兴兴的从常绍手中接过青绫裹着的书册,喜笑颜开,“哥哥,你太好了!”
  无瑕笑得灿烂明悦,像阳光下迎风摇曳的花朵,透着浓浓的喜悦和欢欣。
  常绍神色迟疑,不知该说什么。
  兰夫人肚中好笑,却不好露出来,忍的十分辛苦。开国公哈哈大笑,“大郎知道咱们无瑕小姑娘是风雅之人,特地千辛万苦的寻了这孤本相送,真是好哥哥!”他弯下腰,乐呵呵看着宝贝女儿,“闺女,你的藏书阁里,又多了件宝贝!”无瑕喜滋滋,“可不是么?先生说了,爹爹买回来的书里,有一套唐代所印的经卷呢,很贵重很难得的。这不,哥哥又给我添了一本!”扬起书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陆先生微微笑着,落落大方。
  常绍犹豫了许久,轻声说道:“无瑕,你还看不懂,这本书是讲你说的那本天书的,先给先生看看,好不好?”
  “好呀。”无瑕笑嘻嘻点头,“先生看吧,看完讲给我听。这书太难了,我是看不懂的,蒙也蒙不出来。”
  兰夫人笑着把无瑕“看得懂的就看,看不懂的就蒙”的话说了出来,众人都乐。
  无瑕殷勤的把书捧给陆先生,“先生,您替我收着吧。”陆先生微笑接了过来,瞅见书册上四个古拙的大字,已是满目惊喜,一页页翻过去,更是连声赞叹,“珍本,孤本,难得之至。”
  陆先生抬起头,正好遇上常绍柔情又羞涩的目光。常绍和陆先生目光相接,忙慌张的低下头,陆先生虽是一向镇定,也是心中一悸。
  这样的目光,单纯,真挚,不含一丝渣滓,满含情意……
  真情是可贵的。
  开国公、兰夫人带着子女和陆先生告别,依依不舍的走了。
  陆先生站在台阶上,望着这一家四口远去的背影,眼神沉静而温柔。
  微风吹动她浅绿色的衣袂,飘飘欲仙。
  ………
  陆先生所料不差,皇帝果然在某天召见开国公商讨军务时顺便问了常绪和常缙,“广横,你家二郎和三郎,性情、学问如何?”开国公心中一凛,忙道:“臣的次子很好学,很孝顺,这孩子什么都好,不过,臣觉得他文弱了些。臣的第三个儿子年纪还小,性情未定,倒是乖顺的很,一直规规矩矩的。”
  皇帝不由的一笑,“在广横眼中,有孩子不文弱么?”
  你自己是这幅模样,大概不管是谁,都会觉着文弱吧。
  开国公大力赞美,“皇上英明。臣粗鲁了些,便看着哪个孩子都觉文弱。”
  “做父亲的,不偏心便好。”皇帝笑道。
  开国公净说大实话,“皇上,臣还是略有些偏心的,疼小儿子多些。”
  皇帝笑了笑,“偏疼小儿子,这也是人之常情。”
  开国公回家之后,惴惴不安的问着兰夫人,“夫人,皇上会让三郎去大本堂吧?”兰夫人把他和皇帝的话细细问了一遍,猜测道:“皇上要一个孩子去大本堂,为的就是酬你的功劳。你既说了二郎文弱,偏疼小儿子,应该是三郎。”
  皇帝和太子虽然一直是父慈子孝,可太子性情不够果敢,有些文弱,皇帝哪会愿意再给他挑选一位文弱的伴读呢?便是秦王、晋王,因着数年之后便要就藩,总领一方军政,皇帝也不会愿意他们文弱的。
  皇帝既然是为了酬功,知道开国公偏疼小儿子,为何不做个顺水人情?
  “但愿如此。”开国公满怀希冀。
  “一定会的。”兰夫人柔声安慰他。
  果然,没过两天,皇帝便下旨,命开国公第三子常缙为六皇子伴读,入大本堂读书。开国公大喜,“大本堂那可是太子和诸皇子读书的地方,犬子有幸伴读,臣喜出望外,感激涕零。”皇帝勉励了几句,开国公再三谢恩,方才退了出来。
  出了殿门,开国公神清气爽。
  六皇子小着呢,性情又平和,给他做伴读,甚好甚好。
  开国公回到家,把三个儿子叫到面前,说了常缙到大本堂给六皇子做伴读的事。常缙吃了一惊,忙问道:“爹爹,我么?”他一时间跟不敢相信似的,手足无措。
  常绍微笑拍拍他,“可不就是你。爹爹说的很清楚。”
  常绪有片刻呆楞,不过,很快回过神来,也笑着拍了拍常缙,“三弟,恭喜恭喜。”
  常缙红着脸一一道谢,“谢谢大哥,谢谢二哥。”
  开国公勉强了几句,交代他到了大本堂之后务必要谨言慎行,凡事不可随意,常缙恭敬的答应,“是,爹爹。”
  常绍和常绪也交代了他许多好话。
  常缙连连点头。
  “大郎,你带你三弟练练骑射。他是常家的孩子,读书行不行的先不说,功夫不能输给别人。”开国公吩咐道。
  常绍答应,“是,爹爹。”带着常缙,练习射箭去了。
  单留下了常绪。
  开国公招手命常绪到自己跟前,温言说道:“二郎,有些话虽然你不说,爹爹心里也明白。你一定想着,大哥是长子,爵位和国公府将来全归他,你是次子,本来已经很委屈了,结果到大本堂读书这样的事也轮不着你,反倒是弟弟占了先。二郎,你的心事,爹爹都明白。”
  常绪眼圈一红,扑通一声跪下了,“爹爹,孩儿不孝,方才真这么想过。”
  他确实有点委屈,我比不上大哥也就算了,他是嫡,也是长,我没法争,可是连弟弟也比不过,凭什么?
  开国公虽是粗人,对自己亲生的儿子怎能不疼惜?摸着常绪的头,他叹了口气,“儿子,你大哥虽是长子,他可没享过什么福气。他出生的时候爹爹和夫人要躲官兵的搜捕,东躲西藏,很是狼狈,夫人奶水不足,又没粮食,你大哥连面糊糊也喝不上。后来,是爹爹到一个为不富不仁的恶人家中偷了一只能产奶的羊,你大哥这才喝上了羊奶,才没饿死。”
  常绪听父亲说着往事,也觉心酸,低声道:“大哥小时候真可怜。”
  “你出生的时候,爹爹已有些声望了,你一出生,便在锦绣堆中。”开国公怜爱的看着他,“爹爹那些年征战在外,心中最牵挂的便是你。你是爹亲生的儿子啊。”
  常绪从小到大,极少有和父亲如此亲近的时候,父子天性,他把头埋到父亲膝前,失声痛哭。
  “你是爹的儿子,爹心里有数。”开国公拍拍他。
  常绪哽咽着,连连点头。
  父亲心里有数便好。
  这年的八月,应天府和其余行省一样,举行了乡试。
  兰夫人对乡试很关心,令开国公大感诧异,“夫人,这和咱们有何相干?”咱们是国公府,孩子们又不考功名。不光咱们,阿弟家也是。
  兰夫人白了他一眼,“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乡试过后,那方家可就没话可说了吧?婚书该还给陆先生了吧?
  婚书一还,陆先生便不用顾忌重重,可以放开怀抱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段时间打算双更,晚上八点这个时间是固定的,另外一更不定时。
  有留言提到庶子庶女的待遇问题,我觉得,把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糟蹋他(她)吧?
  我一向是温和的(有人认为是温吞),这个大概改不了。


第54章 索还
  金桂飘香时节,应天府乡试结果出来了; 共取中七十二名举人。
  按理说; 这些举人是应该等到次年春天参加会试和殿试的; 可是国家初立; 人才匮乏; 朝中急缺官员; 不只地方官; 连京城六部之中许多要职也是虚位待人。于是,来不及等到次年的会试和殿试; 皇帝便任命这七十二人全做了官。
  这七十二人之中; 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乡试第一名,解元方磐。方磐二十出头的年纪,人物俊逸不群,文章花团锦簇; 皇帝亲自召见之后,很欣赏他的才华,任命他为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在本朝品级为正七品,当然也说不上是什么高官,可是对于一个才中了举的士人来说; 这样的职位; 却是连做梦也不敢想的。举人,正七品,正常来说,这中间的距离可是大了去。
  一时之间; 方解元成了京城士庶眼中的幸运儿。中了解元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之后又被皇帝亲自召见,亲自任命为监察御史,这是多大的荣耀。
  方解元成了街谈巷议的人物,茶楼里,大街上,处处能听到他的名字。闲人们每每提到方解元,便会热烈的议论着,口沫横飞。
  皇帝大概是为了表示自己渴求人才的心意,虽然只是乡试,中了前三名的解元、亚元、经魁也被他特旨给了跨马游街的殊荣。解元方磐年轻俊秀,骑着匹黑色的骏马,身上披着红绸,走在最前面;亚元是位面貌儒雅的中年人,脸上一直挂着温和的微笑,正是圆圆的舅舅,孔溥;经魁,也就是乡试的第三名,脸嫩嫩的,身量不高,竟只是位十五六岁的少年。
  这三人被簇拥着走在中间,一路之上都有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围观。
  方解元面如凝脂,目如明星,远远看上去,浑不似尘世中人。
  “长的实在太好了。”不管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看向方解元的目光都有些痴痴的。
  路边一栋二层楼上,窗户推开,有人临窗往下看。“妹妹,你哥哥是一心为你着想,精心为你挑选的这个人。你瞅瞅,这人生的好不好看?”一位华服少妇面带微笑,指着楼下缓缓而过的方解元,殷勤看向位妙龄少女。
  这少妇高高梳着飞仙髻,遍体绫罗,满头珠翠,显然是位养尊处优之人。
  妙龄少女打扮的很是素净,可是一双眼睛大大的,妩媚中透着野气,一眼看过去,便给人一种不好惹的感觉。
  华服少妇跟这妙龄少女说话的时候,满脸陪笑,温柔的近乎谄媚,“你哥哥只有你这一个亲妹妹,不知如何宝贝你才好呢。便是嫂嫂我,也是真心疼你,好妹妹,我们还会害你不成?快过来看一眼,这方解元生的真是极好,谪仙一般的人品。”
  妙龄少女被自家嫂嫂哄着劝着,不情不愿的到了窗边。
  “呶 ,三个骑着马的人,便是最前面的那个。”少妇含笑指指楼下。
  马背上的方磐玉貌朱颜,风姿秀异,令人倾倒。
  妙龄少女本来有几分不耐烦的脸色,看到他,变成了惊艳。
  少妇偷眼看着,见她神色变了,不禁暗暗得意。小姑子好容易在宝庆宫熬够了一百天,被放出来了,可是并没有真正学乖,明知道皇上是什么意思,还想着嫁到功臣勋户。广陵王被妹妹弄的没法子,唯恐她再闹出什么事来,失了皇上的欢心,便抢先下手,替他相中了解元方磐。这方磐可是已经被皇上召见过了呢,他这人才,连皇上都赞不绝口,“配得上朕的侄女。”皇上已经有了金口玉言,妹妹,这还由得你不嫁?你呀,便是之前再怎么着烦感,真见了方解元,也会动心的。
  华服少妇微笑往街道上看了过去。方解元这样的风采,妙龄少女看到了,如何会不芳心暗许?不可能的。
  街道上很是热闹,路人纷纷议论,“哎,你听说了么?这位方解元年方二十,风神俊秀,尚未娶妻!”“真的么?这下子可好了,中了解元,得了官,什么样的贵女娶不得?依我看,像他那般俊秀的人物,公主也配得上!”
  “妹妹可听到了?他这样的人物,公主也配得上。”少妇抿嘴笑。
  “哪里配得上了?”妙龄少女虽是惊艳,却还嘴硬着,“他是什么身份,也配尚公主?一个七品小官罢了。”
  哪比得上国公府的世子呢。那可是将来的国公爷,整个府邸全是他的,可以传之子孙,无穷无尽。
  这两个人,自然便是广陵王妃和银川公主了。
  广陵王妃忙道:“妹妹,他出自书香门第,身份可不差。”
  银川公主哼了一声,“我便是看不上!”
  广陵王妃见她口中虽说着看不上,语气却不蛮横,便知她心中松动,便耐心的劝道:“妹妹,你已是公主之尊,女子当中,还有谁强过你?便是什么国公夫人,侯夫人,到了你面前,身份都不够看的!你呀,只要挑一个相貌俊美、性情温存的驸马,让他陪着你风花雪月,富贵尊荣的过一生,岂不是自在的很?横竖皇上疼你,你的公主府一定会美仑美奂,绝不比什么公侯伯府差。”
  银川公主想了想,倒也动心。
  住在自己豪华舒适的公主府,美貌又温顺的驸马陪伴着……
  广陵王妃见状,声音更温柔了,“他家中父兄都已过世,只有老母在堂,家中人口简单,多好。你呀,只要……”
  银川公主神色变了,忿忿道:“父兄都已过世,便是说他在朝中无人照拂!这样的人若做了驸马,全靠哥哥和我提携!”
  皇家公主,要嫁一个方解元这样没有家世没有依靠的男人,银川公主觉得委屈。娘家是天底下最富贵的,夫家可以差一等,但是,不能差这么多吧?
  广陵王妃对着骄横的小姑子,头隐隐作痛,强笑道:“妹妹想多了,他是解元,自是有才的。”
  银川公主沉下脸,“他再怎么有才,靠哥哥,靠我,靠他自己,能做多大官?能有多大的权势?临川若嫁人,皇后定会替她挑选朝中最好的人家,到时候,我的驸马定会被临川的驸马比下去!”
  临川公主今年也十三了,皇后已在查看驸马人选。银川公主想想方解元的人品,颇有几分心动,可是,想到自己的驸马会输给临川的驸马,又觉不能容忍。凭什么啊,临川她和我一样是公主,还没有我生的美丽动人!
  广陵王妃没想到银川公主会说出这样的话,吃惊的睁大了眼睛。
  你想什么呢?临川公主她可是皇后所出,你跟她比?你……你虽占了个公主的名份,可你是皇上的侄女,不是亲生女儿!
  广陵王妃心中有气,沉声道:“妹妹,你哥哥可是已经相中了方解元,也回禀过皇上了。皇上亲自召见了方解元,对他很是赞赏,这门亲事,差不多算是定下来了。妹妹若不满意,哥嫂也没办法,你自己去跟皇上说!”
  广陵王妃说完,转身回到桌前坐下,面带怒意,一言不发。
  她是受了广陵王的托付,一心想办好这件事的。可是,小姑子若是存心要跟临川比,这可真是让人心头起火。比什么?你是皇上的侄女,临川是皇上和皇后的唯一嫡女,能比么。皇上再怎么念着昔日的情意,再怎么疼你,难道会胜过亲生女儿。
  “一百天少了,应该再关她一年半年的。”广陵王妃心中恨恨。
  再关上一年半年,看你还敢不敢心比天高。
  你哥哥都愁成什么样了,你还在这儿挑三拣四的,不懂事。
  广陵王妃在银川公主面前一直是满脸陪笑的,这会儿她破天荒的变了脸,银川很是惊奇。你是平民之女,好运嫁了我哥哥,才有这王妃的尊荣,竟敢给我脸色看了?
  “嫂嫂好大的脾气。”银川公主讥讽的笑道。
  广陵王妃看看趾高气扬的小姑子,想想自己一心要做个好嫂嫂,听说她在宫里和开国公府的三小姐起了冲突,被皇上关到宝庆宫思过,便不顾一切的冲出王府,想要替她讨回公道,不由的有些心灰意冷,“王爷只爱美人,我儿子身体越来越差,小姑子又是这样。”
  “你哥哥,毕竟不是皇上的亲生儿子。”广陵王妃央求的说道:“他已经禀明了皇上,你再不答应,皇上会怎么看你哥哥?无能、办事不力、不关心妹妹、不能委以重任……妹妹,你哥哥若在皇上面前不落好,难道你便高兴了?你和他是亲兄妹啊。”
  “他是我的亲哥哥,难道不该为我着想?”银川公主一脸任性的叫道:“他怎么不给我挑个好的?!”
  要是有这人的容貌,再有左丞相或平国公那样的爹,我会不答应么?
  “他怎么不为你着想?”广陵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