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嫡女凰后-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安静点,听哥们将话说完,都急头掰咧的干嘛!能不能消停点,哥们,你继续说,甭搭理他们。”
“听到啊!听到太后说,将当时还是皇子的皇上当做傀儡培养,为的是将皇上推上皇位,然后图谋这天齐的江山。”
“什么?这······”
“是不是不信?哈哈······不只是你们不信,就连老子也不信的,那可是太后的亲生儿子,老子以为一时听错了,便向前两步,亲眼看到······”
☆、573。第573章 太后的野心二
“当时听到什么啊!哈哈······听到什么,听到这一辈子都不愿意相信的事。”
“老子亲耳听到太后说,将当时还是皇子的皇上当做傀儡培养,为的就是将皇上推上皇位,太后自己则垂帘听政,然后他们齐家不,准确来说,是太后这个女人想要图谋这天齐的江山,蓄势勃发,自己登基为帝。”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
“一个女人······一个女人当呃······这实在是太不可能了吧!不说别的,就说咱这些老百姓们怎么会甘心捧一个女子当呃······”
“甘心不甘心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皇上可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儿子,是他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有这样当娘的吗?”
“当年家里穷,我娘宁愿啃树皮,啃那硬邦邦的树根,也要把仅有的那一点粮食给我,最后,我娘还是饿死了,而我活了下来,我如何也不相信一个做娘的,竟然能做出这般伤天害理的事。”
“就是啊!虽然我娘将我生下来之后就死了,可是我爹一直对我很好啊!我也不相信,做娘的会利用自己的儿女。”
“嗝······是不是不相信?哈哈······别说是你们不信了,就是老子自己也是不信,就算老子当时亲耳听到,打心里也是不相信的,就像你们适才所说的那般,做娘,怎么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儿女呢?皇上那可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啊!”
“可是不信又如何?事实就是如此啊!老子初始之时以为只是自己听错了,为了证明自己是听错了,所以,老子选择向前两步,而就是这两步,害了老子嗝······一生,让老子一生活在悔恨当中;也就是这两步,让老子认清了自己所思所想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老子亲眼看到了太后与齐家当家的在假山中,而两人旁若无人的商量着,嗝······这证明老子根本就没听错,也就是这一时的好奇心,便害了老子的父母双亲,害的老子这么多年来东躲西藏,沦落到当乞丐的地步,老子悔啊!老子恨啊······”
“不过幸好,哈哈······老天开眼,老天开眼啊!太后与齐家的算计落了个空,老天有眼啊!齐家遭了报应,太后也遭了报应,这都是他们的报应,报应啊!哈哈······报应,报应。”
“哎!你可不要乱说啊!这话说出来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掉脑袋?嗤······你以为我还会怕掉脑袋?今日我说出来,就已经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了,反正太后也不会放过我,早死早投胎。”
“兄弟,你该干嘛干嘛去吧!咱们就当没听见你说的这些,你要记住啊!这事日后还是不要说了的好,不然,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行了,咱们也该干嘛干嘛去吧!还以为是什么秘辛呢,原来是这些说不得的秘辛,早知道就不在这浪费时间了,直接去讨饭得了,哎!走了,走了,别继续耽搁下去了。”
“可是,可是他说的这些绝对是绝无仅有的消息,若是说给那些达官贵人,说不准咱们真的就发财了。”
“发财什么发财,你得有那个命花啊!你不想活了?那可是太后啊!那可是齐家啊!借我几个胆子我都不敢说。”
“你是个胆小鬼,我可不是,哼······剑走偏锋难道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要想发财,肯定得冒点风险的,不然,就指你那耗子屎大小的胆子能管屁用?”
“你······”
“行了,你们先别吵吵,哥们,你说这些可有依据?若是没有依据还是不要胡说的好,现在太后回宫了,若是让她知道了,咱们可是小命休矣啊!”
“放心好了,嗝······你们都放心好了,太后现在不是以前的太后了,齐家早已落寞,先皇驾崩前早已将太后与齐家打压的抱头鼠窜,更何况,先皇命令禁止齐家不得踏进京都半步,现在可是皇上当政,齐家就算再有天大的本事,手也不敢伸到京城来的,嗝······”
“话可不能这么说,齐家就算再不怀好意,那也是皇上的亲人,太后也是皇上的生母,这一点是改变不了的。”
“就是,就是,就算先皇将齐家赶出京都,这说明不了什么,谁也不能保证齐家不会翻身,还有,太后依旧是太后,就算受到先皇的打压,可她的身份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杀咱们几个乞丐,还不是如捏死几只臭虫一般吗?”
“就是,就是······”
“咱们手无寸铁,就是一个乞丐,拿什么与那些贵人斗?”
“胆小鬼,胆小鬼,你们这一群胆小鬼,怎么这么笨啊!你们这是多少人?嗝······就算没有几千也有几百了,你们想想,就算太后有滔天的权利杀了你们这么多的人,也堵不住这悠悠之口,更何况,现在是皇上当政,可不是太后,嗝······天齐说了算的是皇上,而非太后。”
“对啊!老大,现在天齐说了算的是皇上,不是太后,还有,皇上是个明君,不会任由太后胡作非为的。”
“是啊!太后实在是太过分了,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做傀儡一样培养,幸好皇上他······否则,咱们天齐可就······”
“老大,他说的我感觉应该是对的,你想想今天自宫中传出的那些话,太后未得传召便擅自回宫,而且还将什么,什么门的侍卫控制住了,口口声声诅咒皇上身受重伤呢。”
“咦,兄弟,你要去哪?”
“嗝······去我该去的地方,等着阎王来收我,等着阎王来收我······”
醉汉抱着酒瓶,踉踉跄跄地步出破庙,大约行了一段距离,这才一撩身上脏兮兮臭哄哄的破袍子,闪身不见了踪影。
空气中还飘散着他轻微的叹息声,“特么地,老子这次牺牲可是大了,这身臭味,回去得洗多少次澡啊!”
☆、574。第574章 太后的怒火
同一时刻,京都各大高门世家中亦是如市井这般,贵妇、妯娌、姊妹坐在一起,喝茶、打着叶子牌,相互传递着自己所知晓的秘辛。
对于太后违抗先皇的圣旨,擅自回宫;当年齐家用强硬的手段将太后捧上后位;以及太后一直以来的野心;罔顾人母将自己的儿子当做傀儡一般对待,只为成全自己的不该奢望的野心。
这一切的一切,世家高门众人皆是相信的,市井中流传的所有,在高门世家里本就不是秘密,每个人皆心照不宣,只不过以往顾忌太后以及齐家的狠辣,无人敢言说什么,可现如今不同了,太后已然掉入了流言的漩涡之中,不在乎她们亦跟着从中插一脚。
更何况,她们可不信,这些流言来的如此巧妙,定然是有人在背后操作,至于是谁在背后操作,不用明说,众人皆心照不宣。
现在朝中势力明朗化,太后与齐家早已日薄西山,即将成为过去式,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更何况,她们早已得了嘱咐,自然乐的做顺水人情,这对谁来说,皆没有妨碍,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锦上添花的事,谁不愿意做?既不费力又讨了好。
虽然她们每个人的身份不俗,自小所受的教养自是与市井之民所不同的,但是,人的教养与碎嘴爱看戏无关,这些皆是每个人皆有的通病。
相较于市井之民的粗犷,高门世家的各位贵妇们,贵女们却含蓄了很多,隐晦了很多,唯独相同的一点便是矛头齐齐指向昨日自皇陵行宫回到皇宫的太后,为自己的锦上添花以及那微薄的功劳努力着。
这些流言蜚语,在不到半日里,经过有心人的渲染,以及众贵妇们的不遗余力,瞬间传遍了京都各个角落,各种各样的版本,不论是哪一个版本,皆是与太后、齐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上到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两岁幼童,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皇宫之中亦是不能幸免,在皇宫的各个角落中,便能看见三三两两的宫人们聚集到一块,掩嘴说着什么,时不时地抬首意味深长地望向皇宫中最为热闹的两座宫殿。
一是皇上的寝宫乾清宫,二是太后的寝宫慈宁宫。
一时之间,乾清宫、慈宁宫不出意外地成为宫中众人口中的谈资,成为众矢之的,尤其以慈宁宫为最,说起慈宁宫,众人的语气充满了不屑,相较于对慈宁宫的不屑,而乾清宫在众人的语气里却是怜惜的。
乾清宫虽然热闹,但大多各司其职,对于外面的流言蜚语眼观鼻鼻观心,该干嘛干嘛,充耳不闻,相较于乾清宫的淡然处之的态度,慈宁宫却不尽然。
太后听到这些愈演愈烈的流言蜚语之时,已然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想要仗着自己是太后的身份将外面的流言蜚语堵住,奈何,在有心人的拨动下,皆是徒劳,不过是无用之功罢了。
见大势已去,无法遏制京都的流言蜚语,太后面容铁青,在慈宁宫中发了好一通脾气,砸坏了众多名贵的古玩花瓶。
慈宁宫当值的宫人们听到殿内噼里啪啦的破碎声,个个面色苍白,噤若寒蝉,恨不得将自己隐身起来,以免受到不必要的牵连。
破碎声连续响了两个时辰,殿内这才安静下来,当值的宫人们松了一口气,以为雨过天晴了,渐渐松懈下来。
孰知······
前去送膳的一行宫女们,进去没一会儿,殿内便响起此起彼伏的求饶声,随后便归于平静,没多大一会,十几个宫女们便毫无生气地被人抬了出来。
见到此景,宫人们松下来的心,重又提了起来,个个面色苍白,战战兢兢,不敢发出一丝响动,更有甚者直接昏倒在地,关键时刻,无人搭理昏倒在地的宫人,为了保住性命已然自顾不暇了,哪里还有闲心去顾虑他人。
就在宫人们提心吊胆之际,太后身边的大总管文公公出来淡淡地瞥了众人一眼,随即便警告了一番,众人这才有了死里逃生的踏实感,但随后又联想到文公公适才所说的话,心顿时凉了半截,面上没有了血色。
‘在慈宁宫中,若是想要平安到老,就管好自己的嘴,省着没有个把门的,到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记住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奴才,太后是主子,不要做出上下不分的事情来,若是有妄图藐视太后娘娘者,就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那个命,如若不然,刚才那些死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若是你们衷心,太后自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否则的话······’
所有的宫人被文公公如此一敲打,皆消停了下来,慈宁宫亦是跟着安静了下来,慈宁宫的宫人们无人再敢将太后成为消遣的对象,亦是无人敢将适才所看到,听到的说一个字,。
所有人皆垂首敛眉,就连呼吸声亦是浅了几分,每一步,每一个动作皆战战兢兢,更加小心翼翼地伺候自己的太后,神情中不敢露出丝毫的异样情绪,生怕自己再次成为太后怒火下的无辜牺牲者。
当日,太后在慈宁宫中大发脾气,杀了十几个送膳的宫女,这一消息不胫而走,顿时在宫中传扬开来,继而传到宫外,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
慈宁宫的宫人们忙不迭地跪在太后面前,撇清自己,表了一番忠心,得到太后不轻不重的回应后,众人这才放了心。
他们也不知道十多个宫女的事是因何而传出的,他们只知道,若是出了事,他们这些做奴才的难辞其咎,到时,他们变成了刀下亡魂。
此刻的他们,早已忘记,这里是皇宫,而十多个送膳的宫女是宫中御膳房的人,太后近两年不在宫中,皇宫上下在随着太后前往皇陵行宫后,便已然焕然一新,可谓说多数皆是上官宸的人。
御膳房死了十多个送膳的宫女怎么可能就此作罢,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此事传扬开来,不过是正常之走势。
而流言中,对于太后的说辞由冷血无情、居心叵测演变成狠心毒辣、杀人不眨眼。
这一则流言传到太后耳中时,太后平静了很多,只是笑笑,不置一词,对于太后这样的反应,众人皆摸不着头脑,很是不解。
但就是如此,亦是未曾改变流言蜚语前进的脚步。
☆、575。第575章 众矢之的
这一日,是天齐自古以来,京都众人最为热闹的一日,每个人皆奔走相告,将对太后、齐家的不满,以及太后与齐家的野心、当年的所做作为,为了坐上皇后之位,草菅人命种种广肆传扬开来。
仅仅一日的时间,京都之中,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太后以及齐家当年的所作所为。
慈宁宫除去太后打杀了十多个传膳的宫女后,再无传出何动静,慈宁宫的安静,对于流言的充耳不闻,未曾减轻众人对太后、齐家所作所为,热衷的传扬。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忙碌了一日的百姓们纷纷朝着自己暖和的家奔去,热闹了一日的市集亦是安静了下来,各个商贩麻利儿地收拾摊位。
此时,传扬了一日的流言蜚语渐渐平息了下来,每个人的嘴皆停歇了下来,虽然如此,但是,对于此次的流言蜚语,无人忘却。
第二日,慈宁宫安静了许多,所有的流言蜚语隔绝在外,继第一日的流言继续,太后对此,采取充耳不闻的措施,太后闭门不出,慈宁宫的宫人们各司其职,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第三日,流言愈演愈烈,越传越不可控制,简直到了俱无所惧的地步,在有心人的拨动下,宫中处处可见聚集在一起的宫人们,太后依旧沉默以对,好似什么事皆未曾发生一般。
第四日,流言没有停止下来的迹象,而且越传越邪乎,原本没有的事,皆被传成亲眼所见一般,那个真实啊!太后逐渐焦躁起来。
第五日,太后开始沉不住气了,派人寻找流言的根源,奈何,众口铄金,无从寻找,不论是用什么法子,皆无法制止流言的传递,最终想要试图阻止流言夸张的计划告罄,反而呈不减反增的趋势。
第六日,流言依旧持续着,脾气越发焦躁的太后娘娘,在盛怒中一连斩杀了几个碎嘴的宫人,顿时,在宫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对于太后的所作所为皆怒火中烧,敢怒不敢言,只得将气撒在流言之中。
这六日之中,事关太后、齐家的流言传出了京都,远在边疆的齐家听说了此流言后,心中惶恐,特地写了一份请罪的奏章快马加鞭送到皇宫。
文官之首夜丞相,见此奏章后,特请旨,将此奏章的内容昭告于天下,所有人纷纷点头,将对准齐家的矛头尽数一致地对准太后。
此时此刻,太后已然成为了众矢之的,有请罪奏章在前,无人再说齐家有何过错。
几日下来,有关太后的流言蜚语渐渐顺了下来,好似其所作所为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哎!听说了吗?太后违抗先皇的遗旨,没有宣召,私自回宫,藐视先皇,视为大大的不敬,啧啧······太后实在太不将先皇的遗旨放在眼里了。”
“你这算什么啊!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新闻了,以太后的野心,她会将先皇的遗旨放在眼里?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就是啊!能利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先皇的遗旨在她眼里又能算得了什么。”
“这权势太过害人了,你说说,一个女人,去奢望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真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算了,咱们的想法又岂是太后的想法?太后就是女子中的异类了,你们说,若是太后真的成了······那咱们天齐岂不是要大乱?咱们这些男子还有地位可言?”
“你说的这些是不可能的,且不论太后会不会成功,就说当今圣上吧!你以为当今圣上会任由太后胡作非为?”
“对,你且看皇上就是了,皇上虽然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可对于这个利用自己的母亲,可不会亲近的,更何况,太后可是对于自己即将要做皇祖母之事可不热衷呢,据说还要传召辛大小姐呢。”
“什么传召不传召的,太后那点心思谁还看不出来啊!无非就是不想让辛大小姐肚子里的皇嗣平安降生呗。”
“这倒是,若是皇嗣降生,对于当今圣上的皇位只会越发的稳固,这对太后来说是大大的不利啊!”
“行了,咱们说这些有何用,这些是皇上要操心的事,咱们啊!就平日里消遣消遣乐呵乐呵就得了,这些又不能当饭吃。”
“话虽如此,但是太后的所作所为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了,太后不将先皇的遗旨放在眼里也就罢了,这些对咱们来说是无碍的,可是,竟然未曾将当今圣上放在眼里,简直是挑战皇上的威严啊。”
“恩,可不是嘛!太后回宫那日,咱们都知道是违抗了先皇的遗旨,这些暂且不论,现在我特别好奇的是,太后一路上究竟用了什么法子,竟然无人得知太后已然离开了皇陵行宫,这实在是太过蹊跷了。”
“我说,这算什么啊!太后毕竟是太后,她身边若是没有奇人异能那是不可能的,能将那什么门,对,玄武门的一干侍卫尽数控制住,瞒过所有人的眼睛回宫,岂不是小巫见大巫?”
“是啊!能将玄武门的一干侍卫尽数控制住,大摇大摆地进宫,瞒得过咱们所有人离开皇陵行宫,实在太过轻巧了。”
“哎!这样的女人,真是太过可怕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一国之君啊!如此明目张胆的冒犯龙威,不将皇上放在眼里,行径实在是太过放肆,简直是与土匪无异啊。”
“最可怜的是皇上啊!皇上竟然有这样一个母后,唉!”
“我觉得最为可恨的是,太后大摇大摆的进宫后,竟然未经通传,硬闯皇上寝宫乾清宫,与逍遥王在乾清宫对峙,撕破脸面,口口声声指擇逍遥王只是个庶子,毫无太后的雍容之尊,毫无身为人母的自觉。”
“对,实在太过可恨了,逍遥王是庶子无错,可逍遥王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子,是当今圣上钦封的逍遥王,而且,逍遥王还尊称太后为母后。”
“这算什么,再怎么说······”
☆、576。第576章 大罪大恶
“这算什么啊!再怎么说,逍遥王也不是太后亲生的,对待自己的亲生皆能如此冷漠无情,更何况只是庶子的逍遥王了。”
“可不是嘛!太后可是在言辞间诅咒皇上遇到刺客,身受重伤,你们想想,能诅咒自己亲生儿子的母亲,还能指望她善待别人的孩子吗?”
“唉!真是可悲,太后如此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简直不配为人母,当真是应了古人的话,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其实也不尽然,我瞧着先皇、当今圣上、清河王爷还有逍遥王皆是有情有义的情种,先皇可是对太后害死的那个女子念念不忘呢,如若不然,怎么会处处打压齐家,肯定是知晓齐家就是当年的罪魁祸首,为的就是为那个女子报仇呢;当今圣上是如何待辛大小姐的,就算咱们未曾亲眼所见,听就能听出来,那可是将辛大小姐放到心尖尖上了,为了辛大小姐不惜舍弃后宫三千佳丽呢;清河王爷与王妃可是伉俪情深,为了王妃,清河王爷可是终身未曾纳侧妃,更不用说妾室和通房了;虽然逍遥王至今未曾成亲,据说,当初是逍遥王钦点的王妃人选便是夜大小姐呢······”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你歇会,你说的这些咱们都明白,看来,太后是皇室异类中的异类啊!”
“可怜了当今圣上,不过幸好,当今圣上虽然是太后的儿子,可未曾遗传太后的阴狠毒辣,这是为之庆幸的事。”
“这倒也是,咱们天齐的历任皇帝皆是明君,当今圣上也不例外,若是日后辛大小姐登上后位,对咱们这些老百姓可谓是有益无害啊!”
“恩,你说的对,我家远方表姐的女儿就是多亏了辛大小姐,若不是辛大小姐在‘不夜天’的所作所为,咱们天齐可是有不少破碎的人家呢。”
“扯远了,扯远了,咱们可是在顺太后的所作所为呢,怎么越扯越远了呢?”
“这不是在感概嘛!感概这世上的薄情,感概这老天的公平。”
“说起辛大小姐,我想起来了,太后可是听到自己即将为皇祖母后,面色铁青,言辞间呵斥辛大小姐尚未及笄便身怀龙嗣,没有丝毫即将为人皇祖母的喜悦。”
“太后实在是太过分了,皇上可是一国之君呐,更何况,我听说了,当初辛大小姐与皇上那可是迫不得已在提前行周公之礼呢。”
“就是,就是,我也听说了,据说辛大小姐被人下了毒,皇上一直中意辛大小姐,为了给辛大小姐解毒,这才······”
“其实,我倒是庆幸辛大小姐怀了龙嗣,也感谢当初给辛大小姐下毒之人,若不是那下毒之人,辛大小姐也不会身怀龙嗣,太后也不可能对皇上忌惮几分。”
“这倒是,只要这龙嗣在,任太后翻了天去,这天齐也不会跟着变天。”
“唉!话是这样说没错,若是太后一直揪着辛大小姐未及笄便身怀有孕此事不放,那可怎么办啊?毕竟太后是太后啊!辛大小姐只是未来的皇后,太后若是想要整治辛大小姐,那不是有很多法子吗?”
“我觉得不会,现在事情闹的这么大,太后以往的所作所为,还有她的野心可是摆在了明面上,若我是太后的话,就不会在这种关头做出有碍自己名誉的事来。”
“希望如此吧!希望太后念在与皇上母子情分上,不会对辛大小姐动手。”
“你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太后可是精明着呢,现在这种紧要关头下,怎么可能会傻到对辛大小姐动手呢,如若不然,就算咱们这些唾沫星子淹不死太后,就是朝中大臣,夜丞相,昌邑侯爷也不会轻易罢休的。”
“对,辛大小姐可是夜丞相的亲外孙女啊!”
“皇上真是够可怜的,自己的亲生母亲想要害死自己的孩子,唉!你们说说,这皇上怎么说也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哪有母亲这般对待自己儿子的,这样的母亲,当真是······”
“你不想活了,竟然说这种话,咱们平日里过过嘴瘾也就罢了,你当真以为皇家的事可以让咱们这些老百姓说到的吗?”
“哼······怕什么?现在谁不在说这些,咱们这些算什么,是你太过胆小了吧!更何况,世人皆知,太后不配为人母,这不是什么秘密了好吧!”
“你······”
“我什么我,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太后的所作所为已然人神共愤,我说这些还算是好听的了,只有是有血性的人,皆对太后恶语相向。”
“你······我这是为了你好,谁知你竟然如此不领情,哼······是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你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出了事,你就后悔去吧!”
“我说,你这乌鸦嘴,能出什么事?本来没事的,被你这么一说,就算没事也会变成有事,我若是出了事,肯定就是你这乌鸦嘴的责任。”
“你这是找茬吗?”
“就找茬怎么了?你还能打我?”
“你······”
“好了,好了,咱们该干嘛干嘛去吧!说够了,还是要干活的,为了这些事打架不值得,跟何况,太后是何样的人,咱们不是心中都有数吗?何必为了太后做争执呢。”
“就是,就是,咱们还是干活去了吧!那些都是皇家的事,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也就是过过嘴瘾得了。”
“散了吧!散了吧!”
当今太后可谓成为了天齐的名人了,比那怡红院的头牌皆要出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经过一连串的流言蜚语,太后在众人眼中已然成为了大罪大恶之人,不配为人母,太过心狠手辣,这样的女子,亦是不适合太后之位的。
除去市井之中的议论纷纷,朝中大臣近几日亦是未曾闲下来,纷纷连诀上奏,话里话外皆是呵责太后不将先皇的圣旨放在眼里,太过放肆,等等一系列的呵责言辞······
☆、577。第577章 太后吃瘪一
‘太后视先皇的遗旨为无物,既没有陛下的宣召,亦是违抗了先皇的遗旨,擅自离开皇陵行宫,望陛下给予责罚,虽太后乃皇上之生母,但太后亦是我天齐的太后娘娘,应当以身作则,更应作出标榜,若是天齐众人皆如太后这般公然违抗先皇遗旨,藐视龙威,不将圣旨看在眼里,试问,天齐的规矩何在?天齐的制度何在?岂不是即将大乱?望陛下······’
‘太后擅自回宫,将玄武门的一众侍卫尽数扣押,未曾将陛下的安危放在心里,玄武门乃皇宫之一道坚固的防线,太后说羁押侍卫便羁押侍卫,实在是可恨之极,置陛下的安危于不顾,置皇室的尊严于不顾,望陛下······’
‘齐家已然与太后娘娘断绝一切关系,齐家已然表明,日后太后的行事与齐家无关,但以往之事摆在眼前,就齐家以往的所作所为而言,杀害无辜,齐家实在罪不可赦,望陛下······’
‘太后因自己的情绪所为,喜怒无常,杀害了数二十条无辜宫人,乃草菅人命之做法,实在令人心寒,望陛下······’
‘太后身为一国太后,说出的话犹如喝水吃饭一般简单,口口声声诅咒皇上,丝毫未曾将皇上的安危瞧在眼里,陷我天齐于不顾,望陛下······’
‘······望陛下······’
‘请陛下降旨,责罚太后,以儆效尤······’
近几日的奏章堆积在御书房的御案之上,就连夜丞相身边亦是有不少奏章留中不发,林林总总一连串,尽数是谴责太后,太后近几日的行事以及外界的流言蜚语,在朝中上下已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现如今,在他们的眼中,太后不是一国太后,而只是一个无可赦免的母亲。
不怪众位大臣如此这般针对太后,实则太后曾经还是皇后之时,仗着自己皇后的身份,仗着自己儿子是储君的身份,仗着齐家的滔天权势,打压了不少的人。
而她处处打压的人皆忍辱负重了几年,直到齐家倾倒,皇后遣到皇陵行宫,直到上官宸登基为帝,重新被堪以重用,这才渐渐缓了过来。
前两年,太后一直在皇陵行宫,未曾传出引人话柄之事,众人拿她莫可奈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