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场面怎看上去有点像争风吃醋?!
杨悦面上不由阵阵发烧。情急之下,伸脚反跺向李治脚面。
李治吃痛,“呀”得一声大叫,杨悦趁机挣开他,头也不回,向咸池殿外冲去。
一口气冲出甘露门,却不由神情一滞。
也是杨悦一时气急,忘记此时正当五更两点时分,正是早朝时候。今日李治显然误了时辰,然而两仪殿前依旧班列了诸位阁臣,正等着李治的到来。
杨悦不由心中暗叫一声“不好”,一时只顾生气,到忘记这个。只是此时想要避开却已不能,众阁臣原本正巴巴地望着甘露门方向,等待李治到来。此时见有人冲出,早已一齐望了过来。
杨悦犹豫片刻,只好故作大方,向众人走过去。正要与熟识的几位臣子打招呼,突见众人望向自己的神情大有异样。
杨悦不由回身自望。但见自己衣衫有些凌乱,想是一夜和衣而卧,又与李治拉扯半天,难免有些不成样子。不自觉地伸手去理发鬓,这才发现衣衫到也罢了,却是发簪早已不知去处,一头长发直直地散在脑后。古人最重衣冠整洁,她这一头洒脱的披肩发,在古人眼中却难免十分古怪。
幸亏并非大朝会之日,两仪殿前等待朝拜的只是诸位台阁重臣,见到杨悦模样,皆觉诧异,诧异之下,已有不少人窃窃莞尔。
杨悦大是尴尬,却也只好勉强一笑,我行我素,硬着头皮正要向列班最靠前的长孙无忌打个招呼。突见长孙无忌嘿然一笑,眼中趣意大起。再看众人嘴角也泛起耐人寻味的笑意。
“陛下!”突然诸阁臣躬身行礼,齐声叫道。
杨悦吃了一吓,见众人是在向她身后行礼,回头看时,却是李治不知何时跟在后面一路追了过来。
饶是杨悦机敏,此时却也撑不下去。任谁也看得再明白不过,杨悦衣冠不整怒冲冲从内宫逃出,李治一身睡袍急步追来……便是傻子也能想象得出其间发生了什么。
难怪陛下迟迟不来早朝!此时众阁臣面上皆写满了“恍然”,甚至有人撑不住要笑出声来。
杨悦面皮再厚,却是有口难辩,不由腾得一下,整个脸变成了一块红布。
她平日多以轻纱掩面,偏此时面上光光,被众臣看得一清二楚。看到众臣忍俊不禁的怪笑,杨悦大窘,当下不及多说,甩袖仓皇逃出宫去……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一群八卦男1
银妆素裹,分外妖娆。正是黎明前最暗时分,更显得星月分外明亮。青砖绿瓦被白雪覆盖,弯月如钩挂在两仪门屋脊神兽的龙角上方,静谧地照在殿顶,泛起鳞鳞银光。尤似两仪殿前诸位阁臣面上若隐若显的笑意,透着说不出的古怪意味。
“陛下!”
见李治不顾一切地向杨悦追去,诸位阁臣不由再次齐声恭身叫道。
太尉长孙无忌班列于武将首位,距离李治最近,轻咳一声,悄悄扯住李治衣袖,低声说道陛下如此追去,只怕不妥。”
“不妥?”李治不解地看向长孙无忌。见长孙无忌微迷双目笑眯眯地盯着衣衫,恍然醒悟,不由哑然失笑。
当真只穿了睡袍去追杨悦,传扬出去必然成为怪谈。好在此处是在内朝,只有内阁诸臣见到。若追到前朝,少不得惊动诸班卫士以及文武百官。到了那个时候不被整个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才怪。
然而杨悦只穿了“薄衫”逃走,又如何让他放心得下。忙转头向身后宫人说道:“快,去取公主裘衣。”
“去备车撵。”
“再去煮些汤药,莫让公主着了风寒。”
“还有,让人去取了汤婆子,让公主暖手。”
……
李治想到便说,一连串吩咐下来,诸位宫人忙不跌地应声而去,乱成一团。诸位阁臣面面相视,望着李治忍不住笑出声来。
“臣恭贺陛下!”站在文臣班首的高季辅上前一步,呵呵一笑道。
“臣等也恭贺陛下!”众人齐声附和。
“恭贺?”李治一愕,不明所以。
“陛下终于得偿所愿,还望早日册封公主入宫。”高季辅见李治发愣,低声道。
“得偿所愿?!”李治突然意会,诸位阁臣认为与杨悦……李治尴尬地扶一扶额角,蓦然之间,一股异样的兴奋油然而生。明知众人误会。他却不想分辩。明知不是真的。他却巴不得那是真的……
一,李治但觉得晕晕乎乎,如喝了陈年佳酿,说不出的醇香绵绵,满心欢欣无处可表。抬首望向星空,但觉眼前尽是星光闪闪,如坠云端。一时张大嘴巴傻傻地笑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直到一拨一拨宫人,或备好车撵,或取来裘衣,或端了汤药追出宫门,李治才如梦方醒,但觉得开心异常。一时竟有些手舞足蹈,回顾众臣,笑嘻嘻地道上朝。”
“哄——”不想两仪殿前又发出一阵轻笑。老成持重的或许只是笑而不言,不少人已是笑成一团。
李治不解地望向众人。长孙无忌忍住笑,再次提醒道陛下,只怕不妥。”
“又不妥?”李治再次诧道。
“陛下还是换了衣衫再上朝吧。”上官仪刚刚升任为中书侍郎,但在诸位阁臣面前班列依然靠后,在远处高声大笑道。
“啊——”李治恍然大悟。嘿然一笑。急忙向内宫走去。身后再次响起一阵哄笑,君臣一时无状。早已将礼仪抛到了九宵云外,便是押班的殿中侍御史一时也忘记“朝纪”。
直到李治换完朝服,两仪殿中众臣僚兀自嘻嘻哈哈议论不休。
公主醉宿宫中,陛下夜访琴室,窗前烛影,晨起吵闹……此时已是无人不知,更无异议。
“隋国公主才貌双全,与陛下乃是佳偶天成。”
“隋国公主乃是前朝公主,也只有陛下才能与之相配。”
“隋国公主才能不让诸臣,入宫之后定是陛下贤内助。”
……
两仪殿内,如度春风。
唯有一人面上阴晴不定,半晌不曾言语。
李治难掩笑意,咳嗽一声。宫人高声叫道陛下驾到!”殿上才渐渐息了笑声,却依旧浮动着笑意。
待到君臣行礼完毕,立时有人上前奏道臣请陛下尽快册封隋国公主。”
同样一句话,在此人口中说出,却是另有一番意味。之人正是新上任的中书侍郎上官仪,才子轻狂,话音里不免带了几分笑声,大有调笑之意。然而众臣皆如此想法,到也怪不得上官仪。
好在李治心情极佳,不以为许,面上反掩示不住笑了出来,刚要开口。却见柳姡锨耙徊剑纫阉档莱家晕蝗弧!
李治不由愕然。却听柳姡Ы幼潘档莱家晕耸虏灰瞬僦薄
杨悦向来是王皇后一族最为忌讳之人。柳姡耸峭趸屎蟮木烁福趸屎笤诔凶钗乐刂耍缃褚延芍惺槭汤缮挝惺榱睿惹氨阋恢庇胙钤米鞫浴<浇裨缰拢鴬'早已暗道一声“不好”。在众人嘻笑之时,他一直沉吟不语,便是在暗自琢磨对策。
他会出言反对,众人早已料到,不由一齐表示个“切”字神态,不以为然。
“不然,不然。”上官仪摇头笑道,“臣以为不操之过急,只怕陛下等之不急。”
这句话的调笑意味,自比刚才那句更加大胆,殿中再次响起数度笑声。
虽是调笑之言,所说内容却一点没。这些日子眼见李治自从杨悦离朝,情志抑郁不曾露过一丝笑容,直到今日方心情大畅。却是再明白不过,陛下削如枯骨皆因杨悦而瘦,若杨悦再不入宫,李治只怕这相思之病难以消除。
上官仪之言虽然有失人臣之礼,却也无伤大雅。先皇在世时,众臣原与李世民常一起宴饮说笑,比这更不雅的笑话也有过,甚至在圣上面前蹬床抢的事儿都时有发生。只是自李治登基一来,一来李治不苟言笑;二来对诸位老臣十分恭敬;三是国丧期间大家不宜说笑。因而每每殿上议事,皆十分严肃,少有笑容。
只有这个上官仪入阁时日尚短,又自持才子疏狂,平日相对随意。柳姡侵惺榱睿侵惺槭汤桑菊撬亩ネ飞纤尽5瞎僖钦抢钪翁岚卫辞V屏鴬'之人,因而上官仪对这个顶头上司自来多有冒犯。
上官仪之言。众位阁臣元老虽然不便说出口。心中却是一个想法,皆笑嘻嘻地望向李治,大有调笑之意。
李治被臣子数度调笑,神色虽然尴尬,眼中更多的却是旖旎。想象着如若当真能娶杨悦入宫,确是大慰平生之愿……
“住口!”突然一声大喝。
众人正在兴头上,不禁吓了一跳。以来是哪个不开眼的殿中御史当此之时来扫大家兴致。
回头看时。却见是中书侍郎柳姡б涣乘嗄拢缸派瞎僖牵亢鹊来蟮ㄔ糇樱垢液曳贪菹拢玫焙巫铮
“贼子”?“诽谤”?众人听了皆觉莫名其妙。
上官仪没想到会被人当头喝骂,一时目瞪口呆。竟说不出话来。
“上官仪不顾陛下声名,一再妄自猜度圣意,损毁陛下名誉。臣请陛下立时拿了此贼问罪!”柳姡丛椒⒀源抢魃宸芗ぐ骸
臣子调笑君主原本十分无礼,此事细究起来,的确可大可小。当此之时,殿中君臣相顾,皆觉柳姡薅松隆P√獯笞觥
“陛下。想来今日之事有些蹊跷。臣不知隋国公主因何会宿在宫中,以至累及陛下清誉。陛下应当下旨查问才是。上官仪却枉顾礼法,反撺掇陛下行此大不义不孝之举,实奈乱臣贼子所为,应当立时问罪!”柳姡б晦垓⑾潞耄还酥谌司欤诮撬慕λ档馈
众人听了不由倒抽一口冷气,这才明白柳姡Р恢皇切√獯笞觯墙杼夥⒒印A鴬'此时已不仅仅在指责上官仪,而是将隋国公主也指责在内。分明在说杨悦夜宿宫中,实乃早有预谋,大有故意勾引李治之意。
众臣虽然明知柳姡Т嘶俺鲇谒叫模匆惨皇蔽抻铩
也是大家只顾着李治的健康状况,一时忘记其他。且不说未婚先……为世俗所不容。更况国丧未除,李治与隋国公主做下此事,确于大德有亏。自来以“仁孝”治天下,“孝”字当头,李治先前无论为长孙皇后修“大慈恩寺”,还是殿前侍疾,甚至为了先皇之病一夜生了许多白发出来……向来正是以“致孝”之名传颂民间。
服丧乃是孝之大举,最忌讳的便是这等“苟且”之事。虽然无人能够保证三年之内,有谁会当真守制,但若细究起来,柳姡缘绞且坏忝弧
若在平时,柳姡溆胙钤貌荒溃匆膊恢劣谌绱怂浩屏称慰雒髦钪味ㄈ恍闹写笈V皇谴耸鹿叵档酵趸屎蟮那俺蹋鴬'心中暗急,不下猛药,断不能阻止此事,因而一上来便毫不容情,将此事抬高到“乱臣贼子”的地步。
“只怕累及陛下清誉的不是隋国公主。”沉默片刻,上官仪已回过神来,却也不是好相与之人,立时冷笑一声,反唇相激道,“国丧未除,已有人私将武才人接回宫中。嘿嘿,若说对陛下圣誉有损,只怕早已损了。”
武才人由王皇后接回宫中,暗中伺机侍奉陛下,以夺萧淑妃之宠,此事早已不是新闻。然而当日李治情怀难遣,众位台阁重臣却是巴不得武才人能开解李治。虽然没有成功,却也是大家一致不曾反对之事。
如今却刚好被上官仪拿来讥讽,柳姡Ф偈辈淮笈呱械牢洳湃四耸窍然蚀透菹拢粼诠性撬忱沓烧轮拢治菹律鹿鳎骞髟蹩捎胫啾取K骞鞑皇馗镜拢恢芤顾薰牵幕笾魃希灾晾奂氨菹虑逵渥锬讶荨!
柳姡б皇币宸撸纱嗨嚎嗣嫫ぃ苯哟舐钛钤谩
然而,柳姡е运淙患淠烟匆膊晃薜览怼G也凰滴洳湃耸欠袷抢钍烂翊透钪危ヒ允肝郏俺欣缬兴祝毕吕锸婪缛帐ⅲ揭参蘅珊穹恰H欢椿橄纫淹椋词亲盍钊瞬怀葜隆5蹦旮哐艄鞯哪盖籽铉且蛭椿橄仍校蝗萦诩易澹疟桓铣黾颐牛灾晾钍烂癖Ш吨丈
一众阁臣面面相觑,竟无言以对。
李治没想到柳姡Щ岽舐钛钤茫焕醇按笈纫颜。獠畔氲阶蛞怪卤蝗宋蠡嵩创笫遣煌住
“其实朕与隋国公主没有…”李治愣了片刻,才想起辩驳,诺诺说道。
然而此话说出来有谁会信?便是李治也觉得言语苍白无力。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群八卦男2
方到此时,李治才知不妙。想到竟累及杨悦清白,一时不知所措。又想若被杨悦,不知杨悦是否会因此大怒,从此再不理睬,更加懊恼……惶急之下头上冷汗涔涔直冒,急忙说道此事,此事不关隋国公主,隋国公主酒醉才宿在宫中,她,她半点不知,是朕无德……”
李治本待分说明白,急不择言反结结巴巴地说得不清不楚,令众人更加误以为真。
众臣听了不由莞尔,只道李治要为杨悦辩白,便将过全部揽到身上,皆心中暗笑。
“哼!”柳姡词抢湫σ簧溃氨菹虏槐匚谘凇K骞魅粑薮诵模砭貌焕沓拢瓮蝗唤拷脖惆樟耍稳从只嵋顾薰牵恳灾亮畋菹挛蠡幔拧说扰有幕钪兀杀嚷篮螅峙轮换峄袈液蠊戏潜菹铝寂洌雇菹氯肌!
柳姡У绞腔嵛钪慰眩钪嗡档檬治薰肌H欢搜匀匆膊皇俏薜姆攀福奥篮蟆币槐雀撬档降阕由稀W岳囱钤弥羌瓢俪觯蝗眯朊迹兄畛加心抗捕谩!疤仔恰币凰担潜恢谌瞬虏獾亩韵瘛
众臣听了柳姡е裕薏恍耐芬涣荩獠帕鴬'不只借题发挥,却原来想要借机置杨悦于死地,一时殿中悄然,紧张之意大起。
“你,你……”李治闻言气结。
“柳中书未免言过其实。”高季辅见状,上前一步,出列说道,“若说陛下与隋国公主琴瑟相谐,臣自然。然而若说隋国公主行为不端,臣万万不敢苟同。吕后一说更是无稽之谈,今有王皇后主位中宫,隋国公主便是册封入宫,顶多不过妃位,又怎会成为‘吕后’?柳中书未免危言耸听。”
杨悦因何进宫。高季辅自以为再清楚不过。原本是他一力促成。今日结果,也正是他最想见到之事。不只是他,在座诸位阁臣大多同他一样想法。以杨悦之能,以及身份地位和在士林的影响,如若嫁给旁人,特别是嫁给其他亲王,只怕会引起分争。与国不利。因而,无论为国家计,还是为李治着想,无不盼着杨悦能嫁给李治。
一想到杨悦房中李愔送的那些花草,高季辅心中暗急。见柳姡艘患褐剑鲅晕勖镅钤谩M甲璧惭钤萌牍南掳的眨愠鲅圆党狻
见有人声援,上官仪精神一震,侧目怒视柳姡В詹潘涣鴬'大骂贼子,这口气自然难以消化,当即高声叫道柳中书一派胡言。隋国公主端正良淑。岂容你胡乱诽谤。隋国公主何曾有意诱惑陛下,看看陛下面上。孰是孰非,自然明了……”
也是上官仪盛怒之下口不择言,却也说出了所谓的“事实”。
众臣早已见到李治脸上热闹,额头、嘴角皆有青肿,左颊之上一片红印,指痕尚在,想来乃是杨悦所为。更况杨悦晨起大怒,大闹咸池殿,又仓皇逃出皇宫乃是众目共睹。若说李治无辜,或没有人信。但若说杨悦无辜,却是明明白白之事。然而若说李治与杨悦之间没有发生,却还是无一人会信。
众臣望向李治面上,暗暗发笑。柳姡Ъ艘惨皇庇锶偎挡怀龌ㄑ钪握獠鸥械缴舜σ魍础K嵌钔纷旖侵四耸亲蛞顾窖钤媒ⅲ宦贩杀嫉怂痢W蠹丈系恼坪鄣揭踩肥茄钤盟欢彩浅鲇谖蠡帷2还绞悄苣美粗っ餮钤梦薰肌
“上官爱卿说的一点不。”李治连连点头说道。抬手捂着左颊,想到当时情境,心中却又升起一阵甜意,呆怔说道,“是朕累及隋国公主清白,朕罪该万死。”
说罢,始才想到这般说并不能证明与杨悦没有发生。忙又解释道你等莫要误会,朕,朕不曾非礼隋国公主……”
只是他越着急辩解却越显得欲盖弥彰。众人口中不说,却那里肯信。
柳姡С烈髌蹋挥炙档浪骞骶垢疑思傲澹彩谴笞铮
只是此话已近于胡搅蛮缠,李治大怒,脱口说道她肯打朕,朕高兴还来不及,要你来管!”
说来好笑,这话未免太过孩子气。也是李治年轻,自小极受李世民宠爱,如今也不过刚刚二十出头,近年来因为执政,不得不装作少年老成,平日受一帮“元老”教导,一向谨言慎行。今日恼极,一时性气,竟如小儿一般耍起赖来。众人听了,不由暗自好笑。
然而话一出口,李治便已后悔不及。如此说法,只有让人更加误会。见到众臣面上忍俊不禁的古怪模样,想来早已认定杨悦失身于己,李治心下大急。只怕被杨悦得知,非得恨死不可……
“你们,你们竟不信朕……”见分说不明白,李治一时急火攻心,竟然“哇”得一声吐了一口鲜血出来。
殿中顿时大乱。众人一齐怒目柳姡В鴬'也吓得魂飞魄散。
待到太医来过,但说“无妨”,始才放下心来。
李治刚一转过气来,却又急道你等莫要误会隋国公主,不关她之事……”
殿中一群八卦男谁还敢再来分说,早已跪倒在地,齐声说道臣等断不敢误会隋国公主,隋国公主才德贤淑,无人不知。”
去看柳姡б咽橇焦刹酝非赖兀槔嵝蛔镒锍几盟溃菹氯粲腥ち蕉蹋锍纪蛩滥辍!
李治原本恼他辱骂杨悦,但也知若以此治罪,只怕事情流传出去,风言风语更加不妙。当下勉强压住怒火,幽幽说道你莫再胡言乱语。”李治向来彬彬有仪,不说重话,这样淡淡一句,已是极恼。
虽然没有获罪,一把年纪被陛下称为“胡言乱语”,柳姡嫔衔薰猓挥杀渖匆膊桓以僬纾Φ阃烦剖恰M嘶匕嗔小
上官仪却来了精神。上前一步,再次说道陛下,臣以为事已至此,还请陛下早日册封隋国公主入宫,也好及早弥补……”
长孙无忌看一眼上官仪,见他言下之意仍然暗指李治失德,生怕李治气恼。忙截住话头,说道其实先皇在世时曾对老臣说过,有意为陛下赐婚,让隋国公主嫁给陛下。只因突然驾崩,才耽搁至今。想来柳中书与上官侍郎当日不在终南山中侍驾,因而不知。
陛下后宫人少。原本早应多选良家女子充实,以多诞皇嗣。只因陛下仁孝,守丧期间不肯施为。如今再过五六个月,便是先帝忌日,等到那时陛下行孝期满,还望陛下多选良人。若能接隋国公主入宫,更是再好不过。想来先皇泉下有知,了却心愿。定然大慰。”
此事李世民是否对长孙无忌说过。无人知晓。但当日李世民有意搓合二李治与杨悦到也不假,殿中不少人当年曾一同在终南日中随驾侍奉。对此早有耳闻,立时有人咐和。
“是啊,当年陛下还是太子之时,便曾与隋国公主议婚。若非陛下力辞,早已与隋国公主结为连理……”
干脆有人将陈年之事提出,为李治开脱。言下之意却是即使李治非礼了杨悦,也算不上“失德”,因为“婚事早成定局”。
唐风开放,不似宋明以来对女子贞节看得过于严重,对于男子更是没有太多禁忌。虽然婚前不可乱来,对于良家女子更是不能随意调戏无礼。但民间若有登徒浪子毁人名节,只要女家愿意,多半判为“婚姻”作罢。何况李治身为人君,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他若喜欢某位女子,原是那女子的“荣幸”。即便是有强迫行为,在众人看来若能及时“弥补”,大不了将名份给得高一些,也是一段“佳话”。何况李治苦恋杨悦,已经相思成病,日益消瘦不成样子。如今“木已成舟”,正如众人所愿,原本巴不得乐见其成。
唯一“失德”之处,在于“服丧”期间,不宜行此“不孝”之举而矣。因而,众人齐声为李治找寻理由开脱。
李治虽知众人好意,然而分明不信与杨悦根本没未发生,心下苦笑。暗道你等如何懂得杨悦心性,我怎敢勉强她。又如何明白我真心喜欢她,又怎会对她无礼。”呆了一呆,才想起分辩,说道朕不曾非礼隋国公主,你等莫要乱猜……”
“是!臣等不敢乱猜。”众臣无不听话地答道。
话虽如此,然而相顾之下,却又有何人肯信。
李治只好暗自长叹,暗想若被杨悦得知,定然大怒。忙传喻内宫诸人,不准任何人再对此事妄加议论,否则“斩立决”。
诸位阁臣没想到李治下此旨意,反不解李治为何如此坚决否认此事,皆面面相觑,却也不敢再加议论。
李治这才稍稍心安。
眼见天色早已大亮,是一个极晴的好天气,太阳升起,斜照在雪地上,一片金光。一早朝会,竟然只为这个八卦问题纠缠不休。
朝会结束,众阁臣面上皆觉讪讪,灰头土脸地退出殿外。
李治暂时放下心事,另一桩心事却又上了眉头。
“不知她了没有。”听到殿外“喳喳”鸟鸣,李治渐渐心思飘远。想着杨悦刚才娇羞之下急匆匆逃走的模样,李治站在两仪殿前却又呆呆地出起神来。想起长孙无忌刚才说的话,到也正合他的心意。若能娶到杨悦,当真是再好不过……
正在发呆,却见一个宫女急匆匆向奔来。
李治心中一喜难道是去追杨悦的人了?”
不想那宫女神色慌张地一路直冲到李治面前,顾不上行礼,先已失声哭道陛下,安定公主薨…薨了。”
安定公主薨了?死了?安定公主无病无痛,怎会突然死了?
李治大惊!
第三百四十三章 动机
安定公主不满周岁,突然驾薨。杨悦听到这个消息时,已是一旬之后。
这十天来,杨悦一直卧病不起。自从那日到宫中祝寿,杨悦第二日一早仓皇逃出大内,也不回惊鸿宫,骑了“月光”径直踏雪飞驰回三原。
那些追在后面的宫人卫士,如何能与“月光”相比,一路追到三原卫公府时,杨悦早已卧倒床上。可怜杨悦只穿了薄衣,在冷风雪地里驰骋了十几里路,如何会不受风寒。
只是自此卫公府上再没一日能消停。且不说太医前后来了四五拨,白天黑夜轮值侍候。宫中禁卫内侍往来穿梭于皇宫与卫公府上,更是一刻不停。
李治每搁一个时辰便会让人回报一次杨悦的病况,又不时让人送到卫公府上,而且不分时刻,只要想起便立时让人去送,直惹得人仰马翻。
不出三日,整个长安城无人不知隋国公主得了病疾。一卫公府上门庭若市,大小官员、士林才子无不送上问候。虽然大多数人明知不会见到杨悦,却也少不得送上名贴礼品。数不胜数,搞得杨悦哭笑不得,好不烦恼,恨不得立时病好。
这一日,无风无云,天气极好。杨悦勉强起身,想要去骑马活动活动筋骨,怎奈被太医拦住。只好让人搬了卧榻在“江南”池水边的回廊上晒太阳。
连日晴好,雪已大半融化,只偶尔在背阴处还有一些痕迹。然而在树木萧瑟的冬日,那也可算得上一抹难得的色彩。
卫公府上的池水乃是活水,循环流动,冬日并不结冰。杨悦抛些食饵入池,引鱼儿露出水面。望着红鲤攒动,想起第一次到卫公府上,见到卫公在此无聊之极,驱鱼围鳖为戏,一时有些寂寥。仰头去看卫公留下的一对灰毛大鹰在空中盘旋。心下更是感慨。不知不觉中有些思念起卫公与“父亲”。
此二人到底是否是她的亲人。自从见到“梅花巾”并得知李二郎寄养女儿的老翁竟然与后世的祖父长像一般无二,已令杨悦有些糊涂。本想找孙思邈问个明白,怎奈孙思邈便似人间蒸发一般,竟然没了音信。张天师当日出的谜语,杨悦原本猜出是在“峨嵋”山中,想那脑门上除了额头与眉毛其它都没有,不是“峨嵋”会是哪里?可惜杨悦当年隐匿之时。曾在峨嵋山中遍寻不见。这些年杨悦又派了西天王四处去寻,也一直不曾找到。
如今西天王不在,东天王隐居乡野,李二郎不理世事,与玄奘法师到巴蜀一带云游至今未归。杨悦身边原本还剩个“毛笔胡子”可用,偏他半个月前跟李业嗣一起到波斯国做生意。带了青龙门的人同去。如今杨悦可谓孤家寡人,也难怪安定公主突然离奇去逝这等大事,如今跟隋国公主身在病中一样,轰动了整个长安城,几乎无人不知。然而无人告知杨悦,杨悦竟然一直不晓。
将近午时,杨悦懒洋洋地半卧在踏上,几乎睡着。忽有门人来报有人求见公主。”
“一概不见。”杨悦眼皮抬也不曾抬一下。说道。
“只是此人不肯走。她说公主见了这个。必然会见她。”门人一面说一面递上一枚“飞镖”。
“她来做?”杨悦见到“飞镖”,不由大为诧异。
那飞镖本无稀奇。稀奇的是那飞镖飞出之时,尾部六条缨落展开,朵朵如梅。杨悦顺手将飞镖抛出,如梅花一般款款飘落。定是“阿难弟子”到了。
这手飞镖绝技,原本是李二郎教给西天圣母,西天圣母传给弟子“阿难”。李二郎又将它教给杨悦,因此二人的飞镖一模一样。
自从上次在三原击败李泰叛乱,“阿难弟子”还不曾找过杨悦。只那日在宫中匆匆见了一面,私下已无来往。
难不成她见李治这些日子对“殷勤”,复又误会?杨悦低头沉吟,想到这些日子前来府上问候的人烦不胜数,心中暗自郁闷。
他人误会也还罢了,若被“阿难弟子”误会,只怕会再有“梅林暗刺”之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没来由招人恨的滋味自然不会好过。略一沉吟,杨悦吩咐门人请她进来,也好解释清楚。
“阿难弟子”一身黑衣黑裘,果然有几分“梅林暗影”的风范。杨悦不由暗暗戒备。然而她即青天白日地明目张胆来见,自然不敢造次,杨悦不由又暗笑紧张过度。
去看“阿难弟子”,今日她竟破天荒地并未带面纱。然而戴了一只黑貂狐尾巴做的围脖,将大半脸藏在里面,依旧看不到她的面目长像。只那一双亮如秋水的眸子,微笑之下隐约带了一丝焦虑。
安定公主的死迅,正是“阿难弟子”带来。
双方见礼完毕,不待杨悦开口解释“误会”,“阿难弟子”先已将安定公主死迅告知。
安定公主竟然死了,而且是死于寿宴当晚。听了此话,杨悦着实吃惊不小。大惊之下,脱口问道高阳怎样?她是否也死了?”
“死?”“阿难弟子”摇了摇头,反而奇道,“高阳长公主怎会死了?她如今已被关押到掖庭宫……”
“高阳长公主怎会被关?”杨悦骇然惊道。
“姊姊当真不知?”阿难弟子反诧异地看了看她道,“姊姊可还记得那日寿宴,高阳长公主离去时曾喂安定公主吃酒。”
“那又怎样?”杨悦一时不明所以,点头问道。
“还能怎样。”阿难弟子叹道,“安定公主自从吃酒之后,便昏了。大家一直以为安定公主只是睡着,直到第二日,宫人见安定公主一直不哭不闹,这才安定公主原来是……因而如今高阳长公主嫌疑最大,已被关过掖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