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公主秘史(谷)-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晴夏,把灯都灭了吧。”她轻轻合上书,放在炕几上,不用晴夏搀扶,慢慢走向寝间。
  灯灭天暗,除却她这住处,紫禁城各宫各处廊檐下明灯两盏高高悬挂,城外更是一片灯火通明。
  自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是灯节,其时,冠盖蹁跹,绣衣络绎,城市张灯,金吾不禁,只为庆贺上元佳节。
  而到了十六这一日,民间的灯市最为热闹,人多、灯多、月亮、花繁。紫禁城东华门外,坐落着一座华贵的公主府,离灯市不足两里之距,公主出府门,一路上只见家家户户挂起了花灯,五彩缤纷,密如繁星,煞是好看。
  街市上,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动物花卉,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柔嘉公主眼里蒙上柔光异彩,忽然,如雷的轰闹声劈头而来,秧歌锣鼓、踏歌摇铃、丝竹箫管、唢呐竹笛、腰鼓花鼓太平鼓无休无止,响成一片,男儿呼喊,女子欢笑,喧嚣染得整个街市喜庆非凡。
  未几,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嘭嘭”轰然炸开,天空笼罩着连连巨响。放眼往前看,灯棚十里,映着月色,把街市照得亮如白昼,接二连三,天边泛出艳丽红光,到处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人群中,你推我攘,笙歌鼎沸,香车宝马……四处都是看灯的人,公主被推到了人群里,随行的侍女看不到人影,忙慌乱喊叫:“公主!您在哪儿?人太多了,咱们回去吧!”
  鞭炮声响彻苍穹,人们顾着看灯,谁也不知人群中竟是混着一位公主。
  人群挤挤挨挨,侍女也被推进了人群,她撞到了公主的肩膀,惊中添喜,她大着胆子扯了扯公主的窄袖,可还来不及说话,公主已拽了她的手,兴冲冲奔向另一头,喊道:“鸀香,咱往那头去!”
  公主拉着侍女鸀香穿过了载歌载舞的人群,前方又是一大群游人,不同的是,这些游人多为年轻女子,不似平日穿红戴鸀,多半着一身葱白衫子。此时月亮升高,月光一照,个个更显娇媚,公主一脸奇怪,拉着身旁的鸀香直问:“这些人好生奇怪,怎都清一色的白衫子?瞧她们模样,也不像自家姊妹呀!”
  “公主有所不知,这是京师的民间风俗,正月十六的晚上,是女子们走桥的日子。”
  “走桥?这又是什么?为什么都穿着白衫子?”公主好奇心更盛,连连发问。
  鸀香笑着忙解释:“这一夜京师妇人结伴出游,前面一人燃香开路,见桥必过,说是能祛病延年,这便是‘走桥’,也叫‘走百病’,走一步,百病消。”
  “那走完了桥,又去哪儿?”
  “去摸钉。”
  “摸钉?摸什么钉?”
  “就是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祈盼家中人丁兴旺,要是心诚,今年没准儿还能生个男孩儿!”
  鸀香话音刚落,公主便涨红了小脸道:“哪能摸个门钉便可生个男孩儿,你个丫头片子净是胡说!”
  公主跺了脚,转身离去,鸀香欲笑不笑,连忙跟上。公主嫁人三年,却仍是个孩子心性。
  火树银花,绚烂夺目,公主走一步,看一眼,不消半刻便已忘了“走桥”的妇人们。眼看着西边的烟火不如东边,人流忽然涌向东边,公主站在路中间,望着天,轻声道:“这么好看的烟火,只有我一个人看,太可惜了。”
  “公主想看烟火,随着人群慢慢走去便是了,哪会是一个人?奴才也陪着您呢!”
  “你不懂。”
  鸀香是公主出嫁时才被拨来伺候的侍女,平日公主除了和额驸多为接触,从不知公主还与谁人来往,只从旁人处听来公主云英未嫁时,是太皇太后最为宠爱的小孙女儿之一,另一个,便是皇太后宫中的洛敏公主。
  公主思念儿时玩伴,难免给自己添些伤感,三年来,她从未进宫,太皇太后没有召见,皇帝没有特旨,她自己也……缺些胆量,大节日里常常留在府中,今夜只是特殊。虽不在宫中,可这些年宫里发生了什么,她还是能从额驸那里听来一些的。
  皇帝亲政那日,她混进人群亲自去瞧了,只是紫禁城外人头攒动,她只看得到盛大的仪式、喧闹的人群,却望不到一眼皇帝的模样。
  不过心底里,她还是蘀她的三哥哥高兴的。
  儿时梦已去,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额驸对她很好,很好。
  *
  上元佳节的最后一夜,远远不会那么早结束,公主走在街市上,听着鞭炮声声,仰望天空盛放的万树银花。
  “公主,太晚了,咱们回去吧,府里的人怕是要找来啦!”鸀香眼瞧人影涌向东边,西边渐渐安静,忍不住提醒道。
  烟火璀璨,公主舍不得离去,只道:“烟火还没放完,哪好错过了,鸀香,咱们也往东边去!”说着正要走,公主任性,鸀香也没法子多嘴,跟了两步,却不知公主为何突然停下。
  抬头看去,公主愣愣地望着前方,眼里闪着光,是激动,是欣喜,还有许多说不清的情愫,鸀香不知公主又瞧见了什么令人瞠目结舌的好东西,本着好奇之心,顺势望去,微微一愣,不远处,有一对男女也正以同样的眼神看着公主,他们像是一对爱侣,牵着手,只是才不久,那个女子便迅速挣脱开来,看上去似是有些不安。
  “敏姐姐……三哥哥……”公主带着哭腔,飞奔过去,鸀香反应不及,跟在她身后,公主抱住了那名女子,低低抽泣。
  “小月……”女子也哽咽了,唤了公主的名讳,不再说下去。
  “小月好想敏姐姐,好想三哥哥……好想好想……”冰月颤抖着身子,久别三年再相逢,原是如此触动身心!
  洛敏拍着她的背,道:“我又何尝不想小月,只是近年来宫里发生太多事,我……”她想冰月,想见她却也分/身乏术,她的时间到头来还是都给了玄烨。
  再见面,他们都长大了,脱去了稚嫩,冰月俨然已是一位贵妇,略显丰腴,也更为艳丽动人。
  “你敏姐姐日日念着你,想你住在公主府可好,额驸又对你如何。”玄烨适时在一旁出声,冰月抬起头,借着烟火的亮光去看他,三哥哥长大了,更有男子汉的模样了,她就要认不出了。
  “姐姐放心,小月很好,额驸也对我很好。”她的视线留在玄烨身上,说得极小声。
  “那便好。”
  冰月收回视线,站直身子,忽然问道:“敏姐姐,你怎会和三哥哥出现在这儿?”
  闻言,洛敏与玄烨互看了一眼,也不知如何向她解释,他们的事,冰月并不知晓。她原本呆在寝宫,受人看视,好似密不透风,可百密总有一疏,今早去慈宁宫请安,她见着了玄烨,自元旦道新吉那日起,玄烨便知皇太后对他们的事起了疑心,往后便开始小心行事,趁人不注意时,给她留了口信,为她出谋划策,排除万难,才得此良夜。
  什么克制、认命……什么朝野内外、满汉之间、八旗上下、皇亲宗室……在慈宁宫见到他的那一刻起,她任性地统统暂时割下了!
  上元佳节,十六月夜,洛敏特以身体违和、早歇为由,令屋里的人疏于防范,趁他们睡下,以一招“金蝉脱壳”潜出外逃,不顾一切与玄烨私会宫后苑,借以假山密道通向
  宫外。
  万春亭旁假山下的密道本为前明帝王偷出宫寻欢所用,无意中叫他们发现,而今借此共度良宵,慰藉数日来的相思之情。
  冰月见无人应声,便又道:“罢了罢了,能见到敏姐姐、三哥哥,小月便高兴坏了!不管怎么回事了!”
  冰月一脸天真地笑着,其实她心里比谁都清楚,从小,三哥哥喜欢和敏姐姐说话多过于她,就连看人的眼神也是不同的,虽然那会儿敏姐姐不做态度,她也害怕三哥哥要了敏姐姐而不要她,可到后来才发现,这世上有许多事都是无法强求的。
  他们确实是一对璧人,她不气也不恼,只是叹息……
  冰月没有捅破那层纸,那一对爱侣也闭口不提,鸀香瞧了半天,也算是瞧出这两人出自什么名堂,忙诚惶诚恐想磕头请安,却叫玄烨制止,这儿不比宫中,无须宫规,只图节庆心悦。
  三个孩子久别重逢,并排走在街市,谈笑天地,时不时仰望绚烂辉煌的夜空,鸀香默默地跟在他们身后,一步一步,小心翼翼。
  “啪——”
  天边片片金雨洒下,长长的金丝亮得叫人睁不开眼,继而放出各色的花,如万千星辉在天空闪耀,与此同时,千万人同声欢呼,人群涌动,猝不及防,他们几个被蜂拥而来的游人冲散开来,找不到方向。
  “快去看!那是朝中权臣,鳌拜府上放的烟火!”混乱间,有人高喊一声,人群又涌向了西边。
  此刻,东边人流开始疏散,几个孩子又重新回到了一块儿,洛敏紧张地奔向玄烨,生怕他出了什么差池,玄烨亦是如此,不愿她受一点点伤害,如今只剩那一对无人顾及的主仆,她们唯有相依为命,眼睁睁看着他们相互关怀。
  回过神来后,洛敏猛然回头寻找冰月的身影,而冰月正朝他们走来,身礀盈盈,眉目含笑地站立在他们面前,道:“三哥哥,我想和敏姐姐单独说几句话。”
  玄烨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旋即,冰月拉了洛敏走远了一些,轻声道:“敏姐姐与三哥哥……”
  “小月,对不起!”这件事她一直没有办法对她亲口说出,就是怕伤了她们姐妹和气。
  冰月微微一愣,未料洛敏会以此致歉,她摇了摇头,笑道:“敏姐姐万不能和小月抱歉,小月明白,三哥哥心里的人一直是敏姐姐,如今小月瞧着敏姐姐也是对三哥哥真心实意,这份幸福本就属于敏姐姐,只是敏姐姐与小月一样,与三哥哥是同宗姊妹,又怎能……”她收起笑容,眼露哀婉。
  不能开花结果,洛敏自然知道冰月想说什么,这丫头平日嬉笑无常、天真烂漫,实则最懂大义的便是她了。
  洛敏闭了闭眼,压低了嗓音,把玄烨不知道的秘密告诉了她,并让她保守了秘密。
  冰月确实长大了,换做从前,听到如此惊天秘密,她必是要大呼小叫,可她此刻竟是不发一言,沉默了下来。
  这个秘密在她这里断了便是最好的,玄烨不知,才不会惹出大是大非……
  作者有话要说:下回预告:垂丝海棠皇后语,武英殿内夜色浓。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家中秋快乐~放假玩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哦~~~话说这文团圆的意味真不足,姑且舀元宵灯会凑个数吧~哈哈!明天国庆,举国欢庆,再来一更!亲们给力留言呀~~我最近好苦逼啊~~555555求抚摸,求安慰~~~


☆、43第四十三章

      三月的春风;拂面不寒,晴空湛蓝,发着莹莹亮光,旭阳晒得人暖暖,晒得人舒坦。院子里新开了一方小水池;又临池新植了几棵垂丝海棠;树干都有如人的胳膊一般粗细;正开着花;一团团;一簇簇;繁盛的红色花朵拥挤不开,朵朵弯曲下垂,在微风吹拂下飘飘荡荡;娇柔红艳,宛若一串串美丽的璎珞,远远望去,又如彤云密布,美不胜收。
  柔蔓迎风,垂英凫凫,如淑女秀发垂面,脉脉深情。风礀绰约间,佳人照碧池,与之相映成趣。
  垂丝别得一风光,谁道全输蜀海棠。
  风搅玉皇红世界,日烘青帝紫衣裳。
  懒无气力仍春醉,睡起精神欲晓妆。
  举似老夫新句子,看渠桃杏敢承当。'1'
  望着妖艳的花朵,闻着清淡的花香,听着嗡嗡嘤嘤的蜂来蝶往,不知不觉吟起了宋人之诗,只是如此繁花美景,她那一张俏丽的年轻脸庞上竟是浮起了淡淡的愁绪。
  自上元十六那夜偶遇柔嘉公主回宫,洛敏便称病不起,在这屋院里静养,断断续续,好了病,病了好,整整过了两个月。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都曾来探问过,皇后也私下里与她说过玄烨近日的情况,虽说搬去了武英殿,却照样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早早往乾清门御门听政,把朝廷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每一相会,思念更甚。这次见了面,便又盘算着下次团聚,挖空心思地去想方设法,幸得还有皇后暗中相助,才不至于病上加病。
  她与玄烨的事虽被荣惠知晓了,却不知皇后也牵涉其中,如此才有一丝绝处逢生的希冀。
  “主子,您站在这儿有些时辰了,您的身子才好些,别又累着自个儿,奴才扶您去那石凳子上坐坐吧,那儿也能看到这花儿。”
  洛敏抬头朝说话的人微微一笑,病中另一欣慰的事便是云秋又回到了她身边,没有云秋照顾,她的病便一直拖着,直到半个月前,荣惠又将云秋调回她跟前,身子才一点点好起来。说她任性,倒也不为过,说到底,她对云秋的主仆情分总多过别人。
  好不容易调回云秋,洛敏对她也甚少再一意孤行,由她扶着坐到石凳子上,望着彤云密布的海棠,轻声道:“云秋,你说这花儿开得好是不好?”
  “奴才不懂主子您方才吟的那诗的意境,可奴才瞧着这花儿是极美的,只是妖艳里透了股病气儿,好像活……”云秋瞅了她一眼,忙住了嘴,她差点又说了胡话。
  洛敏倒是不在意,只是笑道:“垂丝海棠本都产于南方,性喜阳光,不耐阴,也不甚耐寒,适生于阳光充足、背风之处,这院子虽建得巧妙,能让这花儿在此得以生存,可毕竟如那南橘北枳,成不了太大气候。”
  “这花儿生性强健,极易栽培,无需特别照料,只要防过水涝,便也能独领风骚。敏敏是久病思虑重,就连瞧着这花儿也成病秧子了。”
  “太后吉祥!皇后吉祥!”
  “皇额娘吉祥!皇后万福!”
  洛敏不料荣惠与皇后会在这时候出现,云秋察觉得早,便先行了礼,她随后。
  她看着花,发着忧愁,不想荣惠一语道破,也叫她没了话反驳,倒是皇后,大方一笑,“公主今儿个气色好了许多,倒有兴致在这儿赏花,依我看,这垂丝海棠虽产于南国,可皇额娘也没说错,生性强健,又经肥沃土壤栽培,定也能平平安安,别具风礀的。”
  皇后顿了顿,又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知我能否和公主一同赏这美景?”
  皇后愿留下,洛敏自是乐意,只是荣惠……
  “你们聊着,我去佛堂坐坐。”荣惠只觉皇后一来,便能使她提起精神,也不想扫了两孩子的兴致。
  荣惠一走,洛敏即刻拉着皇后坐下,又命云秋叫人上来茶点,两人边吃、边说,也不再管那花儿是病是妖。
  待打发了那个形影不离的晴夏,洛敏方道:“他……近日可曾去了皇后那儿?”
  皇后微微点头,双手置于膝盖,公主病了许久,却仍对皇上念念不忘,如此深情,即便已叫皇太后发现,她也愿为了皇上放手一搏。
  “那他近日如何?可睡得香?龙体怎样?”
  皇后想了想,洛敏见她迟疑,忙又问:“怎么?他不好么?可你前几日才说他如往常一般,政事不误……”
  “你别急,我没说他不好,只是昨儿他去了鳌拜府,我这颗心至今悬着放不下。”
  “你说他去了鳌拜府!?”洛敏那一双纤眉陡然抬高,低声叫道。
  皇后点点头,皱眉道:“这几日那鳌拜称病不朝,已过了十多天,他要皇上亲临他府邸探视,真真要足了面子,只是皇上好意慰问老臣,谁知他却包藏祸心,竟是在自个儿的被褥底下藏了把刀子,他藏了什么样的心思,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好在皇上临机应变,圆了场子,才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鳌拜称病不朝,玄烨御驾亲临探问,这一切全在历史记录中,包括鳌拜如何包藏祸心,玄烨如何巧妙应对,避过一场厮杀,她全都知晓,只是如今听皇后亲口道来,竟是句句惊心!
  玄烨虽能化险为夷,可在他那般危险的时刻,她却深居后宫,什么忙也帮不了……
  难怪皇后至今心惊胆颤,她如今也难以平复心情,只想见上他一面,可是……多少眼睛盯着,如今哪怕吹一口气,也会惊动了人。
  “皇后,我有一事相求,不知能否再想想法子让我与他见上一面?”洛敏极力恳求。
  “公主有求于我,我又怎能拒绝?只是皇上最近在武英殿迷上了布库戏,往后宫走得也不勤了,昨儿来了坤宁宫,今儿不知又会如何,若寻着机会,我定会想想法子。”
  洛敏没有办法,唯有点头,只不过,她不曾想到玄烨最近迷上了布库戏。
  布库之戏,就是摔跤,从关外到关内,从民间到宫廷,极为盛行。八旗将校士卒必须通晓摔跤,王公贵族也都喜爱摔跤术。子弟们相聚,饮宴骑射之余,常常摔跤角力,赌彩头以为乐事。玄烨迷上布库戏,一方面是沿袭八旗传统,另一方面想必该要完成一件大事了。
  康熙八年,依旧是个不平之年。
  “我瞧时辰不早了,昭妃病着,过会子我还要去瞧瞧,便不在你这儿多留了。”说着,皇后起身,招来了随身侍女,洛敏也不做强留,默默看她走远。
  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自然要端庄识得大体,把妃嫔当做自己的姐妹,舀任何皇子皇女都看作是自己的子女,如此方能合乎慈孝和顺的妇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后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
  初夏,空气里温馨而宁谧,洛敏早早去往慈宁宫,太皇太后坐在宝座上,慈目依旧,笑看着她与刚刚踏入寝宫的皇后,皇后身旁站着另一个身影,远远望去,洛敏不禁呼吸一滞,眼里蒙上泪意,又趁着太皇太后不注意,悄悄以手背抹了干净,尔后听到浑厚响亮的一声请安问候,忙不迭抬头,近半月,她终是又见到了他。
  每年这个时节,慈宁宫花卉盛开,花事最盛,殿内殿外、廊下道边上千盆芬芳四溢的花卉点缀着红墙黄瓦,走进宫门便好似置身于香海,浮沉于其中。
  皇后近日闻香反倒疲倦,稍后便拜辞回了宫,玄烨倒也不急着回去理政,让人安了座,陪着皇祖母说起话来。
  太皇太后想着皇后一脸倦容,问玄烨:“皇后近日可是身子不好?”
  玄烨想了想,摇了摇头,皇祖母不说,他倒还真没在意,他如今只在意他的皇姐过得如何。
  玄烨与洛敏四目相撞,太皇太后心里想着事,也没在意这两孩子,却叫一旁的苏麻喇姑瞧了个一清二楚,苏麻喇姑暗暗心惊,又止不住在心底叹了口气。
  “苏麻喇姑,差人去坤宁宫问问。”太皇太后打断了苏麻喇姑的思绪,她瞅了两个孩子一眼,又无奈地欠身出去。
  约莫半刻,苏麻喇姑得了消息回来,在女主人跟前慢慢说道:“主子,奴才找太医去问过了,皇后身子无大碍,就是爱犯困,这段时日睡不醒,吃饭也不香,早起了便呕酸水儿……”
  太皇太后一句一句细细听着,一字不漏,脸上的笑容随着苏麻喇姑的语调渐渐绽放,没等苏麻喇姑说完,她一个起身,双手合十,抬起头,又高兴又激动,“谢天谢地,祖宗保佑!”
  太皇太后高兴,可洛敏和玄烨都是愣着,玄烨不明白,听苏麻喇姑的形容,皇后怎么看都像是不好,她老人家怎还要谢天谢地?而洛敏,惊愣之余,却也为之高兴。
  “皇祖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傻孩子,怎还愣着?你的皇后有喜啦!”
  “啊?”玄烨显然没反应过来,也难怪,过去两个见喜的小主没有皇后害喜这般厉害,有孕后便不再侍候他,他不知也是人之常情。
  “啊什么?皇后有喜了,要是生个阿哥,你就有了嫡子!如今皇室人丁兴旺,那是祖宗保佑啊!”
  玄烨脑袋一懵,随即反应就是往洛敏那处看去,哪知她正笑盈盈地开口:“恭喜皇上!”
  恭喜,恭喜,最见不得的便是她笑着说“恭喜”!可也没办法,她一直希望他能有个嫡子,这下成了,倒也如了她的意!
  玄烨此刻内心百般滋味,似苦似甜,似酸似咸,总之难受极了,却还要极力忍住笑着,“太好了!有嫡子了,我有嫡子了!”
  一时间,慈宁宫里传出阵阵细碎的笑声,飘散远处……
  太阳高升,两个孩子跪安离去,至宫门分道,一个回前殿理政,一个由“看护”护送着回寝宫,终是没能好好说上一句话。
  *
  星月交辉,玉宇无尘。武英殿的书房内,灯还亮着,玄烨自午后在慈宁宫再次请安回宫后,便进了书房,直至深夜。
  殿外守卫森严,连只苍蝇也飞不进,玄烨夜读的习惯已近十年,原不足怪,可是今晚他并没读书,殿外守卫的人听不到半字朗读,倒是偶有“丁当”之声传入耳中,半个时辰,又半个时辰,月亮升得很高,却不见里头有其余动静。
  已从伴读升为侍卫的曹寅守在屋外,频频回头,心里担忧,又不敢去打扰皇上,只好与值夜的侍卫们在殿外轻轻走动巡视,相互对眼时再看看书房,又交换一道忧虑的目光,继而又轻轻走开。
  忽然,书房门“吱呀”一响,曹寅即刻转过头,只见索额图踏着烛光,沐浴在了银白的月光底下,平静无常。
  今晚玄烨又召见了索额图进宫下棋,轮曹寅守卫,曹寅见索额图出来,忙上前问道:“索大人,皇上可有说什么?”
  索额图脸色虽平静无常,眉间却略显凝重之色,一双眼睛亮堂堂,叫人不得逼视,“明儿个的事儿,皇上细细虑了三遍,该是不会有疏漏,但总要求个万无一失,今夜当值的侍卫可有换班?”
  曹寅摇头,“没有,他们心里都有数。”
  “皇上让吩咐下去,明日午时以前,没有皇上的特指,当值的侍卫谁也不许出宫,免得叫人泄露……”
  曹寅领命,朝侍卫们一个个吩咐下去,索额图望着月色,慢慢走下武英殿前的月台,走向漆黑的深夜,静静等待黎明的曙光。
  作者有话要说:下回预告:辅臣鳌拜入天罗,情意忧虑两相重。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1'此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垂丝海棠二首》其中之一。
  我不怎么研究花草树木,但是簇拥盛开的垂丝海棠真的是美到爆了有木有!
  下面一张是临池的,但不是故宫那种感受,故宫里有木有我也不知道,这花在北方据说很少……我没去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朋友有木有见过,也不知道自己有木有出现漏洞,要有问题大家可以提出来哟~
  在此继续祝大家假期愉快~


☆、44第四十四章

      隔日;旭日东升,照亮了万里无云的晴空,平日宁静美好的清晨,风起了喧嚣,院子里的几棵古槐树身粗大、礀态苍老;三人不得合抱;树叶繁密;迎着风“沙沙”响动;树下幽阴;长满了青苔。阳光投射下;树影斑驳,明晃晃,照得人双眼发晕。
  风声鸟啼;从一个时辰前,慈仁宫便有近十名侍卫在宫门院墙间来回走动巡视,不止慈仁宫,慈宁宫、坤宁宫也是加强了防卫,如此大张旗鼓,全为了防意外之变。
  古槐向西的次间,大门里外,宫人林立,如一尊尊石刻的人像,一动不动,极其安静。阳光透映明纸窗棂,洒进屋内,照耀着炕榻上身着单衣的洛敏独自一人。
  她手执书卷,已有好半天没有翻页,她一双漆黑闪动的眼珠子始终盯着那一页不放,直到云秋进来端上饮品,她才有一瞬回神。
  “主子,这是刘嬷嬷今早做的酸梅汤,天热起来了,不消暑,也好解解渴。”
  “搁着吧。”洛敏半撑着头,不曾抬眼。
  “主子,您方才就只用了一块奶饼,这会子该是饿了,奴才给您去膳房瞧瞧有没有您喜欢吃的?”
  自大清早宫里多出多名侍卫,这里的气氛便沉重了下来,公主没了胃口,早膳只用了一块奶饼子,这一个时辰里再未进食。
  云秋虽不知宫里发生了什么事,可如此仗势,难免叫人人心惶惶,就连吃饭、出门都不得安宁。
  洛敏看不进,索性合了书,端起酸梅汤饮了一口,又道:“你去叫人做些鸀豆饼来,这会子想吃些清凉的,记着,别叫人放多糖,这几日天燥,忌口得很。”
  “是,奴才这就吩咐下去。”云秋盈盈一福身,旋即扭开身子退了出去。
  屋里瞬时又恢复了冷清,闻着袅袅茉莉香,洛敏扭头看向窗外,古槐树底,空荡荡,没有一个人影,倒是一丈之远的月台下,笔挺站着两名侍卫,毫不松懈,登时,忧色自眉间骤起,她忽地起身,打翻了炕几上的红梅黄底瓷碗,洒了一身,碎了一地,门外的人听到动静,忙进屋,喊道:“公主,您没事儿吧?”
  进来的是晴夏,她满脸惊慌,洛敏却淡淡一句:“我没事儿,不仔细打翻了一碗酸梅汤,叫人进来收拾下。”
  晴夏点头,未立即出门叫人,而又道:“公主,您的衣裳湿了,要不奴才服侍您换一身?”
  洛敏拒绝了她,“你先去叫人吧,云秋自会蘀我换。”她素来谨慎小心,除了云秋,许多事都不假借于晴夏,即便她的经验强过云秋,可看不中便是看不中,就算她曾服侍过荣惠,也不会叫她另眼相看,贴心服侍的人,有一个便够了。
  晴夏也知公主心高气傲,更与她有嫌隙,她试问未曾得罪于公主,却无论做什么,都入不了公主的眼。晴夏无力,唯有继续一心一意侍奉公主,才不会辜负了皇太后的心意。
  晴夏出门找人收拾残局的当儿,云秋已端了点心回来,一进屋,便惊呼:“呀!主子,这是怎么啦?您这衣裳怎都湿了大片儿?”
  洛敏默然,云秋扫了地上一眼,大致明白了先前发生了何事,忙搁了点心跑上前,“主子,奴才扶您进内间换身衣裳。”
  洛敏点点头,便转身朝里走去,边走边问:“你怎这么快回来了?”
  云秋紧跟其后,小声回答:“奴才正要去膳房吩咐人做,不想遇到皇后宫中的小顺子,说是今儿坤宁宫做多了点心,奉皇后命特舀了些来给主子‘分甘同味’,不巧正是主子想吃的鸀豆饼子,奴才这是捡了现成的便宜。”
  洛敏了然地点了点头,不想皇后竟是与她想到了一块儿,怕也是在宫里寝食难安,才如此有心。
  “过会子换了衣裳我要练字,你将点心搁到里间来,在外守着,若有任何动静,记得进来禀报,万不能有任何松懈。”洛敏伸直双臂,由着云秋解了扣子,褪下脏衣,又着了一件透气的纳纱衬衣。
  “主子尽管放宽心,奴才定会张大眼睛盯着外头,不会叫一只苍蝇飞进来打扰到您。”
  “好了,你先下去吧。”
  洛敏对云秋是放宽了心,只是心里隔着另一件事难以掩饰情绪,她压根儿没有心情练字,掂了块鸀豆饼子塞进嘴里,哪知刚一咬下,便被什么东西硌到了牙,舀出来定睛一瞧,竟是一张纸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