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土女主逆袭之路-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婉儿看迎春擦的满脸狼狈,从袖子里扯出帕子,递了过去,迎春看向温柔的小姐,眼里全是闪耀的金光,觉得世上怎会有像小姐这般,对下人也这么温柔的主子,想起主子对自己的回护之情,只觉得自己可以为小姐出生入死。
  主仆俩人把话说开,日头也渐偏西,老夫人房里有下人来这边通传,说老夫人找婉儿小姐回去用饭。
  郭婉儿应了一声,说自己回去换身衣服就去,让祖母别等着着急。
  那下人听了,前去回禀了老夫人。
  郭婉儿携着迎春回了自己的屋子,让迎春先回自己的屋子打理一下自己的仪容,不要让老夫人看出端倪,迎春暂且告退。
  郭婉儿叫来其他婢女,端来一盆洗脸水伺候自己洁面穿衣,收拾的差不多时,迎春也就回来了。
  迎春接过那婢女正服侍小姐穿衣的动作,熟练的给小姐打理整齐,跟在小姐身后去了老夫人的房子。
  老夫人正端坐在桌子上饮着茶水。
  看自己孙女来了,顿时喜笑颜开,笑着说道:“今天总算是有人陪我这个老婆子吃饭了。”
  郭婉儿心里明白,自己的祖母只是不想让自己心里放着负担,因为祖母很是麻烦别人家的那些条条框框,又觉得年轻人跟自己吃饭不方便,特别是不方便说话,所以免了大伯父一家一起吃饭的要求,连晨昏定省的请安也改为初一和十五。
  只是大伯父一家孝顺,总是有时间就来陪祖母吃饭,特别是处理家事的大伯母,那基本是每天只要府上没什么大事都来给祖母请安,陪着祖母聊天说话。
  祖母也是知道孩子们的一片孝心,所以既然家权已交给媳妇,那就全全放手,谁求到自己这里,也装作看不见的样子。
  所以大伯父府上没有申太傅府上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有时郭婉儿想起自己曾在伯父府上生活的这段经历,都觉得自己那时候真是太不珍惜现在这样子的生活。
  看祖母笑着,郭婉儿也展开甜甜的笑意,俩个小酒窝若隐若现的,“让祖母久等了。”
  祖母慈爱的看向自己的孙女,拉着郭婉儿坐到自己身旁,笑着说道:“祖母也没等多久,刚才吩咐厨房多加几个菜,今天可是大家一起团聚的日子。”
  郭婉儿有些疑惑:“祖母,还有谁来吗?”
  祖母正要说话,一阵零碎的脚步声就从抄花游廊传来,下人“见过老爷,夫人,大少爷,二少爷”的声音络绎不绝。
  郭婉儿正听着外面传来的声音,俩人正对着的大门就被守门的婢女推开。
  当先走进来的是一位身材挺拔,威武不屈的刚毅男子,这就是府上的男主人,也是郭婉儿的大伯父郭明城;大伯父左手边站在大伯母蒋氏,稍微错开几步,大堂哥郭擎宇和二堂哥郭嘉言站在俩人身后。
  一行四人跨过门槛,郭婉儿慌忙起身,向伯父一家请安。
  “伯父,伯母安好;大堂哥,二堂哥晚上好。”
  郭婉儿以前一直有些害怕身为兵部主事的大伯父,主要是因为大伯父年轻的时候,跟随祖父在战场上拼杀过,自带一身煞气,现在又身为高官,平时很是威严。
  这次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提前遇见大伯父,郭婉儿也有些慌张,但这次不是害怕大伯父身上的煞气和威严,而是担心伯父身为上官练就的一双鹰眼,看出自己和以前的不同。
  大伯父看着侄女,微微一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蒋氏笑看着娇娇软软的郭婉儿向众人请安,等丈夫颔首,动作亲热的拉起郭婉儿。
  因着明天是大伯父日常的休沐时间,合着大堂哥郭擎宇禁卫军中轮到他值休,恰好二堂哥郭嘉言国子监大学放假,这不巧了,一家人正好聚在一起。
  因着今天住在府中的侄女受了委屈,明天大伙儿又都是休沐的日子,蒋氏所幸一想,不如把大家凑到一起,今晚热闹热闹。
  蒋氏下午派人来和郭老夫人商议此事,老夫人也很是赞同,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8章 
  看见大家伙儿都到了,郭老夫人更是开心,等孙女请安完毕,立刻招呼下人上菜,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
  郭婉儿自觉起身让出位置请伯父伯母上座,却被祖母一把拉住:“今天你受了惊,是祖母没有照顾好你,今天就乖乖坐祖母身边。”
  大伯父从进来到现在没有说话,也只是又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显然一回来就从蒋氏口中知道了今天府里发生的事情。
  蒋氏也微笑着表示赞同,郭婉儿看推拒不得,先请大家坐下,这才坐正。
  众人坐好,大伯父坐在祖母的左手边,下手是蒋氏。
  祖母的右手边紧坐着郭婉儿,其余的俩个空,坐着大堂哥和二堂哥。
  看众人坐好,下人开始布菜,祖母笑道:“看我这桌子,一家人做的正正好,如果你二弟一家再回来那可就坐不下,要去正厅用饭啦。可惜了你三弟。。。。。。”
  说着老夫人面带忧伤之色,怜爱的摸了一把坐在身侧郭婉儿的头,嘴里感慨万千:“大人们的事情,到底是苦了孩子你啊。”
  说完又唤来下人,让盛好饭菜摆到自己平常礼佛的佛堂那里,让他们祖父和三弟也一起和大家欢聚。
  身旁的郭婉儿没有说话,只是有些依赖的拉住老夫人的袖子,下座的众人也纷纷劝解老夫人。
  老夫人一晒,笑道:“不必担心我,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老身也都经历过,只想着你们祖父在地下慢点走,等着我和他一起迈过奈何桥。好了好了,不说这些陈年旧事,开饭吧!”
  老夫人一声令下,先起筷吃了一口,一家人这才拿起筷子紧随其后夹起了饭菜。
  坐在郭婉儿右边的郭嘉言,伸筷就给妹妹先夹了一筷子菜,心里暗喜不已,这座位坐的妙啊!自己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妹妹了。
  大伯父和大堂哥抬眼一瞅,就知道这小子心里想着什么,瞧那笑开花的嘴角。
  大伯父适才清了清嗓子,尽量放柔自己的嗓音,朝正安静吃饭的侄女说道:“多吃点。”
  大堂哥不爱说话,也学着郭嘉言,夹起一筷子菜就伸长胳膊放到了郭婉儿碗中。
  郭老夫人和蒋氏笑意吟吟的看着自家的这几个男人,此时郭府一片和谐。
  郭婉儿看着碗中被人夹进来的饭菜,泪意又开始上涌,自己上辈子真的丢掉了很多对自己好的人,想到上辈子郭府众人黯然离京的场面,郭婉儿强忍泪意,对着大家甜甜的展开了一个笑意。
  “嗯嗯,我会好好吃的,祖母,大伯父大伯母,大堂哥,二堂哥你们也快吃吧!”
  祖母嗪着笑意,也招呼道:“忙了一天,都快吃吧,一家人不必这么客气。”
  二堂哥郭嘉言也调笑着:“就是就是,再不吃饭菜都凉了。”
  大伯父瞅了一眼自家这个从小就调皮捣蛋的小儿子没有出声,心里想着“看今天热闹,就先饶了他。”
  郭府众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这顿团圆饭。
  晚上,枕在祖母赐的金丝玉枕上,郭婉儿甜甜的睡去,梦里好似都梦见了阿娘身前最爱用的桂花香气。
  早间,郭婉儿刚起,等候在门外的下人前来通传,说老夫人那边早已起身,正在佛堂礼佛,让婉儿小姐起身后独自用饭,不必过去请安。
  郭婉儿表示知道,挥退了下人,迎春正给小姐挽着头发。
  老夫人这边有独自的小厨房,小厨房的人接到消息后,就一直准备着,听到婉儿小姐那边传唤用朝食,立马派人上饭。
  郭婉儿坐在桌边,迎春正给主子盛饭。
  郭婉儿招手,让迎春也下去吃,说自己来就可以,不必伺候在这。
  迎春看主子柔柔的看向自己,心中很想推拒,但见主子坚决的看着自己,只好随了主子的意思,说自己吃完就来,让主子有事就唤自己。
  郭婉儿端着粥,心里想着,自己刚听到下人说老夫人礼佛时,一闪而过的思绪。
  心不在焉的吃完朝食,下人收拾干净桌子,郭婉儿想了想,找了一个老夫人院子里的下人,让她带路,自己也去老夫人平时礼佛的佛堂看看。
  这佛堂就建在老夫人院子的后面,从正房右边的耳房旁边的墙壁上开了一扇门。
  推开门正对着的就是佛堂。
  还未走进,郭婉儿就闻到从佛堂里飘过来的沉香味道,透过纱窗,一位女居士正站在菩萨金身旁敲打着木鱼,嘴里喃喃念着佛经,老夫人正闭眼跪坐在菩萨面前的软垫上,双手合十,神情很是诚挚。
  郭婉儿没有打扰,站在佛堂外,静静听着女居士嘴里喃喃的经文。
  整理着自己的思绪。
  目光透过珠帘望向菩萨下摆着祖父和父亲的牌位,郭婉儿心里闪过一缕愁丝。
  自小郭婉儿就是在父慈母爱的呵护下长大,没想到一场风寒带走了自己的母亲,留在的人世的躯壳还不知被哪里来的鬼魂野鬼占据。
  自己现在回来,一切已成定局,前路茫茫,不知自己要向哪里行去。
  佛堂里居士的木鱼,一下一下的像敲打在郭婉儿的心间。
  郭婉儿忍不住站正身子,站在佛堂外,双手合十,神情诚挚,心里喃喃念着:“善女婉儿,今心中有不明之处,还望菩萨护佑善女一世。”
  正默默的祈愿着,佛堂里的木鱼声缓了下来,郭婉儿心里明镜似的印出自己心底闪过的想法。
  【半月后,自己要抱着父亲的牌位,亲自问问那占据娘亲躯壳的孤魂野鬼,心里可有一丝愧疚之情!】
  郭婉儿抬头,菩萨正慈悲的望着众生。
  郭婉儿在心里悲痛的大笑,原来自己还是想问清自己心底的愤怒!
  没有人发现,一滴泪水快速滑过郭婉儿的脸颊,滴入地上了无踪迹。
  郭婉儿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佛堂里的木鱼声逐渐停下,女居士向祖母还了一礼,祖母被伺候的嬷嬷扶起,也向居士还礼。
  祖母的早课结束了。
  伺候祖母的嬷嬷在祖母礼佛中途,早就发现婉儿小姐来了,等祖母礼佛结束,在祖母耳边禀告了一声。
  祖母微笑的向郭婉儿这边看来,招了招手。
  压抑住心底的情绪,郭婉儿面起微笑的向祖母走了过去。


第9章 
  祖母拉住自己孙女的手,向正看着祖孙二人的女居士介绍道:“慧安居士,这是我的孙女,小名婉儿。”
  慧安居士有礼的向郭婉儿还了一礼,郭婉儿不懂居士间的礼节,微躬下身,行了一个请安礼。
  慧安居士看了看郭婉儿,朝郭老夫人笑道:“你这孙女有慧根,跟佛祖有缘,大善!”
  郭老夫人很是惊喜,轻抚一把孙女的头,怜爱的说道:“惟愿佛祖保佑她平平安安的。”
  慧安居士默念一声佛号,“会的。”
  祖孙二人拜别惠安居士,向正屋走去。
  郭老夫人向郭婉儿诉说着与佛的不解之缘。
  原是祖母自从祖父去世后,就一直夜不能安寝,总是心有挂记。长此以往之后,白日也胃口不佳,渐渐日渐消瘦。
  伯母蒋氏首先发现了自己婆婆的异常,赶忙请大夫前来医治,大夫只说祖母是肝郁脾虚,阳胜阴衰所致不寐之证。
  开了几幅汤药也不渐好转。
  伯母眼看着祖母日渐病弱,心里着急,急忙让伯父恳请宫中的御医来看,御医所说也是如此。但又稍有不同,说病人所思过重,自身无法排解。
  后来伯母又托人打听到,有名的慧安居士正好游历在静安寺,特意托人上门拜访。
  慧安居士轻易不去出诊,但看着伯父一家的赤诚,慧安居士才点头答应了。
  但要求老夫人自己上山前来静安寺,自己才能答应医治老夫人。
  那时候老夫人睡不好,吃不香,身体消瘦,走路都直打摆子。
  伯父一家那天都特地都推掉其他杂事,聚集在家中,陪着老夫人上山。
  因为与慧安居士约在晨间卯时,一家人寅时左右就动身向城外的静安寺行去。
  到了静安寺山脚,又从马车上扶下老夫人,一家人扶着老夫人开始爬山。
  郭老夫人说到这里就哈哈大笑:“你是没见老身的那个狼狈哟,腿只打摆子,还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的,可你伯父和你堂哥,一人分站在你祖母左右搀扶着,你伯母和二堂哥也跟在身后不是递水就是擦汗的,一家人硬生生掺着老身就爬上了静安寺。”
  郭老夫人回忆起那天的景象:“等到我们爬到静安寺,这静安寺竟然还没开门!气的老身我呐!觉得是这慧安居士故意约着这个时间点,闭门不迎客。正想往山下走,转身就见天上的太阳最终冲破重重阴霾,金色的阳光挥洒向大地。你祖母我看的震撼,当时只觉得周身豁然开朗,心思一片纯澈。”
  老夫人说到这里摇摇头,“看到那天太阳升起的景象后,老身又等到静安寺开门的时间,拜见了慧安居士,居士又开解了老身,你祖母我啊,从这开始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回来后啊,再也没有夜不能寐,这饭也吃的香了!”
  说完还朝郭婉儿感叹:“这慧安居士真乃神人!当时我听说慧安居士要暂时在上京落脚,千请万请的才把人请回府来,你以后,也可去后院拜见慧安居士,她是个再和善不过之人。”
  郭婉儿听着点点头,看到了祖母的正房,轻扶着祖母的胳膊,一行人进了正房。
  一进去,老夫人就招呼着下人给孙女上茶,自己去里间换洗衣服。
  郭婉儿捧着茶杯坐在正房的大厅里,想着一会怎么和祖母说,自己想要和祖母一起为父亲,为家人祈福。
  老夫人不一会儿就收拾妥当从里间走了出来出来,往自己往常坐着的榻子上走,在榻子上坐定,又招呼自己身前伺候的嬷嬷让她把自己往常看的佛经拿来。
  等嬷嬷去拿佛经,招呼着郭婉儿坐过来。
  郭婉儿乖巧的坐了过来。
  老夫人笑道:“看你平时也没什么大事,一天窝在屋子里,不如今天就和老身在这里通读一下佛经,也能心气平和点。”
  是的,老夫人眼尖,早就发现自己的孙女从昨天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就心气浮动,没有往常的沉静之气。但也只觉得是因为她奶嬷嬷的事情,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是历经多年磨难,才又重生回来的郭婉儿。
  郭婉儿心里一惊,但看祖母笑意吟吟,知道祖母没有多想,也就放下心来。
  “也是,谁能猜到自己是又重活了一遍的人呢?”
  祖孙俩个通读了一上午佛经,老夫人还为郭婉儿讲解了佛经里的禅语。
  等到结束之前,郭婉儿借此机会说道:“祖母这本佛经可否借婉儿一段时间?婉儿也想向祖母那样为父亲祭拜,为家人祈福。”
  老夫人看着眼里闪烁着星光的孙女,怜爱的摸着她的脸颊:“你年纪还小,身子骨又轻。礼佛是件大事,不适合你小姑娘家家的。”
  郭婉儿从塌上下来,伏在地上,很是坚决:“请求祖母同意孙女的要求。”
  “一直以来,孙女承蒙大家照顾,能做的事情不多,礼佛祈福这是婉儿现在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可以做到的。”
  老夫人扶起郭婉儿,嘴里说道:“你这又是何必呢?大家都喜爱你,不需要你去做什么事情。”
  郭婉儿看着自己的祖母说道:“父亲从小教育我,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大家对我犹如我的再生父母,婉儿做多少都不为过。”
  “哎,你这孩子跟你父亲一样的倔强。”老夫人叹气。
  唤来一旁站着的嬷嬷,让她去把自己那个檀香木的盒子拿过来,老夫人亲手把手中和孙女通读过的佛经装进匣子,递给郭婉儿。
  “你即有此心,祖母也不在劝你,望你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
  郭婉儿双手接过匣子,低垂眉眼,掩去自己眼中的复杂思绪,低声回“是”。
  第二天一早,郭婉儿拿过自己昨夜照着从祖母那求来的佛经写的大字,穿着一身素雅的衣服,先去正房和祖母汇合。
  清晨天气寒凉,祖母正备着热汤等着郭婉儿。
  看郭婉儿来了,招呼一起喝了一碗热汤,再去佛堂进行今天的早课。
  看孙女带着东西,祖母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
  郭婉儿有些不好意思,“这是我昨天抄了一页的佛经,想今天烧给祖父和父亲。”
  祖母好奇的招手让郭婉儿上前,接过自己孙女写的大字,看了半天。
  过了良久,老夫人叹了口气:“你这字写的颇有你父亲的风骨,是祖母的不是,算算你来到府上也已有一年了,是该给你安排上学了。”
  郭婉儿腼腆的笑笑,没有接话。
  其实哪里是祖母忘记了,是自己整天被奶嬷嬷圈养在屋子里,致使府上他人都以为自己不爱出来,其实祖母和伯母早有打算,等一年过去,就为自己在府中安排教习的老师。
  上京风气开放,其实这上京之中哪家的闺女不是以考入女子学堂为荣,是自己上辈子不争气,虽然伯母为自己争取到了上学的名额,但左推右拒的自己,辜负了伯母的一片好心。
  祖母放好手中孙女的一片孝心,被身边的嬷嬷扶起,老人拉住郭婉儿的手,这就向佛堂走去,俩人一起开始今天的早课。


第10章 
  蒋氏今天一大早,就先收拾自己起身,安排好今天的菜单,才叫醒丈夫也一同起身。
  郭擎宇和郭嘉言因有早晨锻炼的习惯,卯时左右俩人就已起身。
  俩人先是在府上的演武场上练了一套拳法,几乎同时收拳练完。
  练完一套家传拳法,郭擎宇却紧皱着眉头,有些严厉的批评弟弟郭嘉言在学堂偷懒,没有练习武艺。
  郭嘉言呐呐,不敢反驳自己从小就做事认真的哥哥,再加上他也确实偷了懒,只好乖乖听话。
  郭擎宇一早就严厉指导了弟弟的拳法,还有基本的站桩。
  练到一身汗臭,郭擎宇这才放走几天不见,拳法越发生疏的弟弟。
  俩人换洗衣物后,郭嘉言愁眉苦脸的跟在郭擎宇身后到蒋氏那里报道,想必是俩人同行的路上,又被哥哥说道了几句。
  蒋氏和丈夫正坐在桌前等着俩个儿子一起吃过朝食,就见小儿子苦着一张脸跟在郭擎宇身后沮丧的跟着走进来,没有一点平时的朝气。
  蒋氏眼神中闪过一丝笑意,知道小儿子这是又被大儿子训了。
  大儿子性格随了自己和丈夫,严肃刻板又爱较真,这小儿子却是随了自己去世的公公,性子活跃。
  一家子严肃刻板的人中,就出了郭嘉言这一个调皮捣蛋的,蒋氏有时都在怀疑,是不是小时接生婆抱错了孩子。但是想想,这怎么可能?小儿子的模子一看就是标准的郭家人。
  幸好郭嘉言不知道自己一贯严肃刻板的母亲心里再想什么,不然只怕,又是不依。
  看孩子们来了,蒋氏这才传呼用饭,郭府的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吃过朝食,就分散开来各干各的。
  大伯父郭明城招呼自己的大儿子,俩人钻进了书房商议公务,郭嘉言向母亲蒋氏报备自己今天约了朋友,要出府去。
  蒋氏就知道自己这个小儿子学堂放假在家中肯定呆不住,也只是摆摆手,很是放心的说道:“出去多带点银钱,自己去账房上支。”
  郭嘉言闻言摸着自己的后脑勺,向自己母亲说道:“娘,你怎么一点也不担心我出去鬼混你这样让我拿钱,搞得我像个出去玩耍的纨绔子弟一样。”
  蒋氏正忙着收取今天府上的各种开支,听闻此言,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那你出去不要拿钱了,我等会就让账房的先生闸住你的银子。”
  郭嘉言嘿嘿一笑,也不和蒋氏闹了。
  “别别别,娘,我开玩笑的,知道你那是放心我。我今天是要跟李辙那小子去宝居阁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这不,”郭嘉言指指上头,“那位的寿辰快到了,李辙想找点好玩儿的孝敬孝敬上面那位。”
  蒋氏听懂了郭嘉言话中的意思,心中一算日子,也是,还有俩个月差不多也就又到了那位的寿诞。
  随即摆摆手,让小儿子赶紧走,不要打扰自己处理府上的杂事。
  郭嘉言看母亲忙碌,也就转身告辞了。
  心中还美滋滋想着自己的小妹妹郭婉儿,打算一阵和李辙去宝居阁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郭婉儿用的,自己买回来也让妹妹开心开心。
  郭嘉言前脚刚走,蒋氏这边就有下人带来不好的消息。
  蒋氏这才知道,自己的三弟妹竟然悄无声息的改嫁了,时间就在这个月的月末。
  蒋氏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就一拍桌子,气声说道:“她赵氏算是个什么东西!算算时间三弟逝世还不到一年!她赵氏原来哭的死去活来说要为三弟守寡!这人还没走一年竟然就这么大张旗鼓的改嫁!”
  又问道:“你可打探到那赵如改嫁的是何人?”
  下人赶紧回道:“回主子,据小子打探到的消息说是嫁给了申太傅作填房。”
  蒋氏怒极反笑:“原来是扒上了申太傅,怪不得这么慌忙出嫁。那赵氏竟连这一年之期都等不及,嘴上说的好听,要为三弟守寡,原来也是个爱慕虚荣的主!”
  说罢,放下手头的事务,行色匆匆的去书房找丈夫商议此事。


第11章 
  大殷王朝刚建国时,因刚经历战乱,人口凋敝。曾有律法明言规定,女子守孝半年方可改嫁。但现在已经历经俩朝皇帝,人民修养生息,伦理道德上,平民百姓也默认要为丈夫守孝一年,寡居在家不二嫁的妇人,更是比比皆是,赢得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
  大殷王朝没有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习俗,所以女子也可行那商贾之事,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现今以来普通人家的女子都要戒守一年,对于高门大户来说,为丈夫守孝三年,更是彰显良德美誉。
  三年后即可另行他嫁,这样的女子也更为人尊重。
  蒋氏心知这赵如是攀上了申太傅,所以迫不及待的改嫁,分明就是看不起他们郭家。
  申太傅名唤申德,字子庞。作为太子太傅,又深得圣宠,怕是最后俩家因为赵如改嫁的事情闹起来,也只能不了了之。可恨这赵如丢尽了郭家的脸面,怕是现在这上京之中得到消息的人家都在等着看郭府的笑话。
  可郭府能为了一个女子改嫁的事情而闹起来吗?这不更显的失了风度。
  蒋氏心烦意乱的甩着帕子,恨这赵如爱慕虚荣,你就是再等等,一年后又能怎样?他们郭府岂是这种非压着她赵如不得二嫁的小人?现在这么迫不及待;倒显得他们郭府妄做小人了。
  也没有心情再处理府上杂事,蒋氏挥退下人,带着贴身侍女去书房找丈夫商议此事。
  郭明城正在书房和自己的大儿子商议着今早刚从西南传来的军报。这西南游牧民族去岁的大雪从冬季下到新春,怕是已经弹尽粮绝,今年眼看着又要蠢蠢欲动,怕是西南又要再次燃起战火。
  郭明城和郭擎宇讨论的意思是看这西南估计不久之后就要再起战火,想要让儿子请命前去建功立业。
  郭家一直是军武起家,所以郭明城的思想也是只有战场才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俩人正讨论着,外边值守的小厮轻轻扣了扣门,通报道:“老爷,夫人来了。”
  十几年的夫妻生活,让郭明城最是明白自己夫人蒋氏,如无大事是不会轻易到书房打扰自己,这次前来,想必是又发生了什么。
  让小厮速速去请夫人进来。
  看爹娘有话要说,郭擎宇本想退下,却被刚进门的蒋氏叫住。
  蒋氏满眼寒光:“你也留下来听听。”
  郭擎宇站住不动了。
  郭明城疑惑的看向自己平时从不情绪外露的夫人,问道:“可是有什么事?”
  蒋氏蹙着眉头,绷着脸颊回道:“我刚刚接到消息,三弟妹赵如在这个月末即将二嫁。”
  郭明城跟蒋氏刚接到消息的时候动作一致,怒气的拍着桌子:“这赵氏好大的胆子,竟敢致我们郭府于不顾!”
  蒋氏接着说道:“那赵如攀上了申太傅,即将嫁给当朝太傅作为填房,可不好大的威风!”
  蒋氏这样一说,郭明城到底冷静了下来,于法来说这赵氏做的倒也没错,但于理不合。
  郭明城静下心思考了一阵,郭擎宇听完却首先开口道:“父亲,母亲,儿想此时最应该关注的是婉儿堂妹,还有祖母,要是她俩知道了,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住。”
  郭明城和蒋氏对看一眼,忍不住叹口气。
  全府上下都知道自从郭婉儿被老夫人接来,那赵氏竟然从没派人看过,这都快一年的时间,孩子思念母亲情有可原,可这当娘的竟能心狠至此一次也没派人来过。
  郭府也派人上门求见过,赵府只说自家女儿因伤心过度,不便见自己的孩子,不然又开始伤心伤神。
  郭府一直对赵府的做法不置可否,觉得那有看见孩子就伤心过度的母亲,但也体谅自己弟媳的不易。谁都没想到,怕不是这赵府从那时起就开始有了异心,不然这赵如与申太傅怎会动作这么快的定亲。
  郭明城说道:“麻烦夫人打点上下,让府中的下人不可胡言乱语惊扰了老夫人和婉儿。”
  蒋氏“嗯”了一声,书房里一阵静默无言。
  蒋氏看着父子俩沉思的样子,知道丈夫和孩子正在考虑事情,实在是心里焦躁,就开口说道:“我现在去母亲那里看看。”
  “也好。”郭明城微微颔首。
  蒋氏压下心里的一口气,面无表情,稳稳当当的带着下人去了老夫人那里。


第12章 
  老夫人刚好带着郭婉儿礼佛完毕,从佛堂出来,正相请慧安居士去正屋坐坐。
  慧安居士笑着推辞:“贫尼已是方外之人,客留府上良久已是不易,怎能再次去打扰老夫人。”
  说着一双看透世事澄澈的眼眸又看向郭婉儿,说道:“你这孙女我看与我佛有缘,以后闲来无事可以找贫尼讨论佛理,阿弥陀佛。”惠安居士双手合十。
  老夫人和郭婉儿也双手合十的拜谢惠安居士。
  蒋氏来此就看到后院的榕树下,三人穿着素雅的衣服正互相微躬着身子,双手合十拜谢,看到这一幕,蒋氏的心反倒是一下静了,反正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办法。
  看蒋氏到来,慧安居士笑着告辞,回了自己的居所。
  蒋氏等惠安居士走远,也笑着上前扶着老夫人,一行三人回了正屋。
  刚被人扶坐在榻子上,郭老夫人就捶着自己的大腿,感叹着:“真是老了,这都跪坐不住了,到底是不如你们年轻人啊。”
  蒋氏和郭婉儿一左一右的分坐在老夫人下手左右,蒋氏坐好后还伸出双手给老夫人捶着酸痛的大腿。
  郭婉儿笑着说道:“祖母还是龙马精神,这要说出来孙女还是远不如祖母。”
  原是郭婉儿今天第一天做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