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娇颜-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情的看重。随军相送的赈灾粮食和银钱装了足足好几十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辽州。
  京城的百姓虽有耳闻辽州雪灾的事情,不过也不甚担心,毕竟没有亲身体验过,因此日子依然在欢愉之中缓缓度过。路上的小孩子们最为兴奋,脸上洋溢着欢快,只因马上就要有新衣服穿,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吃了。
  然而几日之后京城内突然多了许多穿着破烂的人,这群人或聚集在街上向着众人乞讨,或恳求一些店铺收留他们好让他们打工谋份差事。
  京城内的百姓原本没有体会到雪灾的影响,如今却是深刻地体会到了。一开始众人还会施舍那些人一些钱财,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灾民的涌入,一些平头百姓都不愿意再伸出援手了,毕竟自己还要过日子。
  原本繁华的京城地带,如今却也从那些灾民中见识到了灾害与落魄的景象,好些人都不胜唏嘘。
  芮颜对于如今外面的消息早有耳闻,虽然杨文渊已随大皇子去了辽州处理雪灾的事,但是京城内的这些灾民可还没有人来管,不过这也就是早晚的问题。因此芮颜已经在心里决定要趁早出手,好抓住先机。
  “哼,处理的好就是立功。处理不好可就让人留下话柄了。”芮颜喃喃自语了一番。对于辽州受灾地区,芮颜当然也希望那些百姓能吃上饭度过眼前的难关。可是如果杨文渊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事,她也不会放过这个打击他的机会。
  更巧的是这次杨文渊还是与大皇子一起去的辽州,两人是不是真的是一伙儿的,应该也能看出些端倪。想到这,芮颜勾唇一笑,如果杨文渊真的是大皇子的人。那不得不说大皇子是个有野心有手段的。毕竟杨文渊与淑敏大公主的事差不多人尽皆知了。看皇上提拔杨文渊的举止,不难看出他们两人的好事估计近了。而太子身为皇上的第三个儿子,与淑敏又都是皇后所出。如此一来,杨文渊也算深入了太子一党。可如果他本身是属于大皇子一派的话,那以后的局势还真不好说了。
  “小姐,喝碗鸡汤吧。如今天气冷了,喝口热汤暖暖身子。”翠柳小心地端着一个托盘进来。随后把一碗鸡汤放到了书桌上,催着芮颜赶紧喝了。
  芮颜打住了思绪,端起鸡汤喝了起来,随后对着翠柳说道:“你去告诉戴勇一声。让他准备好马车,我们去侯府一趟。”
  翠柳笑着应道:“我这就去。”说着就准备往外面走去。
  芮颜想了一想,改了主意。遂叫住了翠柳,道:“还是让暗甲赶车吧。你去和暗甲说一声。”
  翠柳的脚步一顿,随即应了一声诺后就往外走去,不过心里却有些碎碎念,那暗甲虽然厉害,可是整个人面无表情的,活像谁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一般,让人看着就不爽。翠柳就这样一边念着暗甲的不是,一边去外面寻他去了。
  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芮颜就带着翠柳与灭癸去了侯府。
  侯老夫人见到芮颜自然是非常高兴,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地问着生活上的琐事,“我怎么感觉好久都没见到你了,你这孩子,也不多来看看外祖母。最近天气冷了,可有没有冻坏。”
  芮颜拉着侯老夫人的手,娇昵地说道:“外祖母,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肯定能照顾好自己的,倒是老祖母要多注意才是,天气冷了,您可不能着凉了。”
  侯老夫人一脸的欣然,笑着说道:“外祖母省得。”
  祖孙两正在说笑间,门外的小丫鬟进来禀报道:“老夫人,侯爷来了。”
  博远侯信步走了进来,先是向侯老夫人行了一礼,随后看到芮颜笑着说道:“阿颜来啦,是该多过来陪母亲说说话。”
  芮颜笑着应了声是,随即又说道:“今日阿颜来,还想找舅舅说说话呢。”
  应贤渡微微一诧,问道:“阿颜找我有什么事啊?难道是那瑞国公府又欺负你了不成?”想到这个可能,应贤渡脸色沉了沉。
  侯老夫人听到后脸色也沉了下来,说道:“阿颜,有什么委屈你可一定要说出来,切不可自己一个人忍着。”
  芮颜眼里带着笑意,她能看得出来外祖母与舅舅对她的关心,因此笑着说道:“外祖母、舅舅,你们就放心吧,阿颜没有受到委屈,今日我想找舅舅说话,是因为有事情呢。”
  侯老夫人与博远侯一听这才放下心来。
  应贤渡见芮颜似乎真的有事情,遂直接带着她去了书房,“阿颜,有什么事情需要舅舅帮忙吗?”
  芮颜一脸认真地说道:“舅舅,我相信如今京城街道上的景象你也注意到了,我希望舅舅能尽快施粥,搭建一些临时住所,让那些灾民有个容身之地。”
  应贤渡一愣,他没想到外甥女和他说的竟然是这件事,随即他细细想了一番,有些犹豫地说道:“阿颜,我知道这是善举,可是京城内其他人都还没有行动,博远侯府却突然有了动作,这一不小心会弄巧成拙的。”芮颜只是一介女子,博远侯也没有说的太清楚。这虽然只是小小的施粥,可是却能牵扯出太多政治上的事情。
  芮颜明白博远侯的顾虑,因此解释道:“舅舅,如今大皇子与杨文渊已经出发前往辽州了,又有羽林军随行,足可见皇上对这件事的重视。虽说施粥的话可能让其他人找到话柄,可是如果处理得当,将会是一大善举。”说到这芮颜顿了顿,继续道:“舅舅可以找其他官员一起进行这件事,如此一来,博远侯府既可以不显眼,又能博得好名声。”L

☆、一二一、相信

  博远侯一听,渐渐露出了微笑,看着芮颜赞赏地说道:“阿颜说的极是,如果和其他人一起,那问题应该就不大了,如此一来,我这个发起人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芮颜笑着说道:“那要多劳烦舅舅了,阿颜一定尽自己的所能来帮助舅舅。”
  博远侯摆摆手,道:“放心,这件事舅舅一定会做好的,我也看见过那些灾民,能帮助也一定会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你一个姑娘家还是好好待在家里的好。”
  芮颜突然就觉得有些内疚,她竟然通过关爱自己的舅舅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过想到这件事对于舅舅没有什么损害,反而有好处,芮颜也就释然了,她一定会保护好护着自己的侯府与侯府内关心自己的人。
  等芮颜告别了侯府,坐上马车后,芮颜吩咐暗甲往之前与文朝阳会面的酒楼驶去,今日出来前临时让暗甲出门,就是为了让他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去通知文朝阳一声,两人也好再次碰个面。
  暗甲来去很快,芮颜只不过在酒楼的包间内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文朝阳就到了。
  还不等芮颜提问,文朝阳已然开口问道:“芮小姐,请问当时你是怎么认识凌萌的,当初阿萌还和你说了什么?”
  依然是上次的包间,文朝阳仔细地问着眼前的女子,经过这些天的查证,他也发现了杨文渊的问题。
  之前服侍阿萌的嬷嬷婢女都被遣散了,只留下了一个小琳,后来也被人告发死在了牢里。那个接生的许嬷嬷好巧不巧就坠河了,虽然李嬷嬷是抑郁而终的,可最后也还是死了。
  之前和师傅的书信往来。他听师傅提起过杨文渊这个人,师傅说他是一个心胸开阔,洒脱不羁的青年,对文学的爱好,对田园山水的喜好都是师傅喜欢的性子。然而据他如今的观察和杨文渊这两年的行事手段,文朝阳发现他根本不是一个毫无报复,致情于山水田园的人。从以往的行事中就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杨文渊是一个有野心的。
  而这一次去辽州的赈灾。可以看得出来皇上对他的栽培,这让他更加相信杨文渊与淑敏大公主之间的传闻。
  因此他已经大致肯定了杨文渊杀害阿萌的事情,可是据他了解。芮大小姐与阿萌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那么芮颜又为何要告诉自己这些呢?虽然他想替阿萌报仇,可是也不想让其他人利用了。
  “我们是无意间认识的,那时候阿萌根本没有发现杨文渊的真面目。也没有说起过什么,只说了杨文渊在成亲后对她很好。不过却对她太好了,让她有点无所适从。”芮颜想起那段时间的生活,撇了撇嘴角,一切的好都只是迷惑她而已。
  翠柳有些疑惑。她怎么完全不记得有个什么阿萌的人救过小姐呢,不过想想以前小姐偶尔一个人去走走,估计是在那会儿碰上的。
  文朝阳皱起了眉头。他其实还是想不通杨文渊为何要那么做,这么做对他又有什么好处?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娶公主?
  这厢芮颜也有些犹豫。她不知道应不应该把父亲死的原因也告诉文师兄。不过想到杨文渊与瑞国公之间的关系,又想到与大皇子可能的关系,芮颜还是闭了口,不打算告诉文师兄,免得他被卷入了这些事情当中。当初她告诉文师兄真相时,也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不要被杨文渊蒙蔽了而已。
  “文大人,我告诉你这件事情只是希望你不要被杨文渊给蒙骗了,以后只要你与他保持距离就好。”芮颜诚挚地对着文朝阳说道。
  文朝阳沉声说道:“既然我发现了杨文渊的真面目,就不能让他这么逍遥法外,当初阿萌真心喜欢他才会嫁给他,结果却发生了这种事,我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杨文渊的恶行。”
  芮颜突然有些后悔告诉文师兄这件事了,她一直知道文师兄对父亲的敬重与对自己的关爱,自己还真是关心则乱,没有把这个结果想到。
  这时候芮颜不得不打击文朝阳,道:“即使你说出去也没人会相信的,杨文渊这两年一直表现良好,而且当初凌萌难产死的时候,就只有稳婆在房内,如今连当初的稳婆许嬷嬷都死了,根本就没有了证人。更何况,现在连小琳也死了,完全就死无对证。”
  文朝阳也知道芮颜所说的不错,自己还真的没有证据,如今自己也不就是因此这些才怀疑他的吗?他的怀疑可一点儿都没用,人证都已经死了,事情又过去了大半年,物证肯定也已经找不到了。想到这儿,文朝阳有些挫败。
  芮颜见文师兄的眼神有些阴郁,也知道他内心的不愤,不过这样也好,既提醒了文师兄,又让他不会被杨文渊利用。
  而文朝阳从一开始的挫败中走了出来,既然不能在阿萌的这件事上令杨文渊伏法,那么他一定要从其他地方找到杨文渊的错处,让他不能再这么光明正大风风光光地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芮颜可不知道文朝阳内心的想法,如果知道了,可一定会阻止的。杨文渊的底细可不简单,文师兄对上他完全没有胜算。
  文朝阳既然已经决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还是抱拳向芮颜道谢,“多谢芮小姐的告知,不然我还被蒙在鼓里。”
  芮颜忙回礼说道:“阿萌既然是我的朋友,我能为她做这些事也是应该的,而且我时常听她提起你,说你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很照顾她。有一次阿萌打破了她父亲的笔洗,还是你为她顶罪说是你打破的呢。”想到这些往事,芮颜的眼中有了一丝追忆,随后接着说道:“不过她最后还是站了出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在那之后,她还被表扬了呢。”
  文朝阳的嘴角不自禁的翘起,眼中也有了一丝追忆。如果说之前他还有所怀疑,那么今日听到芮颜说起了这件事,他已经完全相信了芮颜说的话了。
  最后两人一前一后地出了酒楼,芮颜这才心神放松地回了国公府。今日终于让文师兄完全地相信了她,而文师兄也已经知道了一部分的真相,相信不会再与杨文渊为伍了。L

☆、一二二、变故

  第二日,京城的大街上就摆上了好几个提供白粥的小棚子,只要是灾民,可以每日去施粥的棚子领白粥一碗。另外在京城的边缘地带也搭起了临时的住所,灾民可以暂时居住在那儿。
  临近午时,其中一个施粥的棚子前热闹无比,盛粥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他一直笑嘻嘻地对着众人说道:“大家排好队慢慢来,人人都有的。”
  而他旁边的则是一名打下手的小厮,两人合作无间,转眼间眼前的长龙就慢慢减少了。
  饥寒交迫了好几天的一些灾民捧着热气腾腾的白粥一阵感动,更有好打听的已经知道这是博远侯府搭的粥棚,都在心里一阵感激。
  博远侯府的粥棚旁边还有其他几家的粥棚,最后别人也都了解到,是广恩伯府与孙阁老家的粥棚,众人都是一阵地赞美。
  坐在马车内的芮颜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嘴角带起一丝笑容。相信过不了多久,皇上也会听到一言半语的,那么舅舅与这几家到时候只会得到好名声。
  果不其然,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景启帝就特意夸赞了施粥的这几家,赞扬他们做的好。
  博远侯应贤渡应声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谬赞了,这本就是臣应该做的,能为陛下分忧本就是我们的职责。”
  广恩伯与孙阁老也如此一致地说道。
  前日博远侯去找他们时,他们虽也有顾虑,不过考虑到那些灾民的凄惨,也立马同意了,原还怕其他人参他们一本不是他们的职责。越权管事呢,如今看来却是做对了。
  瑞国公冷眼看着博远侯应贤渡那谦虚的样子,心里就一阵火气。皇上都还没吩咐下来如何安置这些灾民呢,这几个多管闲事的就这么迫不及待地先做了起来,还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做的好事呢。
  七皇子端木洵在大皇子与杨文渊出发去往辽州后,也已康复了,如今依然每日地前来上朝。见到博远侯与其他两位大臣的善举焕然一笑。遂出列提议道:“父皇。虽然大皇兄与杨大人已去赈灾,但京城内的这些灾民也需安置才行,最近不是正在修护城河吗?可以让灾民中的那些男子去帮工。老弱妇孺则安置在临时的住所内,如此一来他们也可以挣到钱了。而侯爷与其他的大人继续提供一段时间的白粥,相信那些灾民可以慢慢地恢复。我们也可以响应众位大人实施善举。”
  景启帝听后十分满意,原先他还在考虑如何安排才好。如今见洵儿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觉得十分有道理。除了一些大人的善举。也可以让那些有钱的纷纷自掏腰包救济这些灾民,如今只需让工部再临时搭建一些住所即可。到时候等辽州的灾情得到控制后,就可以让这些灾民重返家乡了。
  因此景启帝十分赞同地说道:“洵儿说的对,应爱卿等人做的很好。希望其他大人也能像他们一样,关心关心那些灾民。另外徐爱卿就辛苦些,再去搭建一些住所。并甄选一些人加入到工部维修护城河的工程中。”
  工部尚书徐建出列领命,其他的一些大臣也都一一附和。
  只不过宰相罗川勤的心情就不是那么的好了。辽州府尹贾登是他提拔的,如今出了这种事,他也有识人不清的罪责。而当初太子请命的时候又被大皇子抢先了一步,没有抓住这次令皇上改观的机会。不过幸好,那个杨文渊也一起去了,当初淑敏对他产生情愫的时候,罗川勤还劝诫过他的亲妹妹当今的皇后娘娘,毕竟淑敏的身份尊贵,那杨文渊又是个成过亲的,实非良配。不过如今看皇上对他的提携,恐怕是入了皇上的青眼了,希望这一次那杨文渊能顺顺利利地完成这件事,不要让大皇子那方占了独功。
  第二日,京城的街道上又新多出了一些粥棚,那些灾民终于能好好地吃顿饱的了,大多数的灾民都能够领上足够数量的白粥了。只不过在大部分的灾民心中,记住最多的依然是博远侯府与广恩伯府以及孙府,毕竟在第一时间想到救助他们的就是这三个府上的人,因此这三家在他们心中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
  徐建也早已吩咐手下的人从灾民中甄选一些青年男子,并带到了城门外修理护城河。每日的工作量也都适中,那些看着有些瘦弱的男子也都慢慢适应了。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
  就这样,京城这边就等着出发前往辽州的大皇子等人的赈灾消息了。
  然而在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一直都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而有一天,反而等到了驿站的八百里加急件。
  景启帝看着手中的加急件,心里的火气噌的一下子就窜了起来,“这都是去做什么的,居然过去了这么久还没有进入到辽州境内。”
  原来前不久辽州又陆陆续续下了好几场的大雪,灾情越来越严重,而大皇子率领的队伍就这样被大雪给堵住了路,至今还被困在辽州的边缘地带,根本就没有进入灾区。
  太子端木潾低垂下的脸上挂着一丝嘲讽的笑意,当初大皇兄还与他争着要去辽州赈灾,这下子可好了,他注定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景启帝依然在龙椅上边生着闷气,原本他还以为这赈灾的事是十拿九稳的,毕竟他派了大皇子亲去,还有杨文渊等人。为了这件事能顺利地完成,他还特意派遣了一队羽林军,可是没想到,辽州那边下了那么久的大雪还没有停,竟然又有了要持续下的征兆,而原本对大皇子的那点子赞赏的心情也完全没有了,心里只怪他们怎么不赶在下雪前进入灾区呢。
  当景启帝在这边生气时,下边一个坚定的声音响起,“父皇,儿臣愿意前往辽州,帮助大皇兄他们顺利完成这次赈灾的任务。”
  众人抬起头一看,竟然是七皇子端木洵沉声出列,主动请缨要一起前往。L
  ps:求订阅呀求订阅,求支持呀求支持。

☆、一二三、好消息

  景启帝看着端木洵仔细问道:“洵儿,你刚才说什么?你要去辽州?”
  端木洵坚定地说道:“是的,父皇,儿臣愿意前往辽州,帮助大皇兄一起处理这次的赈灾事宜,尽快让辽州的百姓得到帮助。”
  太子端木潾瞥了端木洵一眼,心里有些纠结。不知道他是不是也应该亲自请命一番,好让父皇留下好印象。可是想着如今辽州的情况,他还是决定不说了,这要是处理的好是有功,处理不好依然会让父皇失望,更何况还有大皇子端木涛在那儿呢,如果自己跟着过去,这份功劳要拿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景启帝思虑再三还是下不了决心,洵儿可是他与她的孩子,他怎么忍心让他去那么艰险的地方,万一要是发生了什么事,他后悔都来不及。
  “父皇,请允许儿臣前往辽州,我一定会协助大皇兄帮助那边的百姓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如此也可以让流落在外的那些灾民早日回到家乡。”端木洵见景启帝一直没有表态,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看着一脸坚定的端木洵,景启帝又很欣慰,欣慰于这个孩子的坚毅,最后他思量再三,终于下定了决心,沉声说道:“好,即日起,就命七皇子端木洵前往辽州,尽力帮助辽州的百姓克服灾情,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儿臣遵旨。”端木洵跪下恭敬的领了旨意。
  芮颜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正在博远侯府,她正陪着侯老夫人说说话,舅舅应贤渡正来到锦绣居向老夫人请安。三人说了一些家长,倒也其乐融融。
  等芮颜准备回去时,博远侯在外边叫住了她。“七皇子殿下马上就要前往辽州了,如今大皇子他们还被困在辽州的边缘地带,七皇子则即日就要赶过去,帮助大皇子他们一起赈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芮颜提醒了他要施粥的提议,让博远侯对芮颜有了认知。如今有关于辽州雪灾的最新情况发生,博远侯还是选择告诉她这件事情,让她知晓。
  芮颜知道后微微一诧。自从上次去看过他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去了,也不知道他的伤怎么样了,不过如今看他主动请缨前往辽州。应该是好的差不多了。不过芮颜还是打算在他出行前去看看他,毕竟他救过自己好几次,芮颜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随后她又向博远侯作揖谢道:“谢谢舅舅告诉阿颜这件事。”舅甥两又说了会儿话,芮颜才告辞离去。
  七皇子府芮颜是不会去的。因此她还是去了‘古’,希望能在那儿碰上端木洵。永福见到芮颜是早已见怪不怪了。还不等芮颜说什么,直接带了她往后院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姑娘里边请,主子今日正巧来到这边。如今就在后院待着。”
  芮颜刚在厅堂坐下后,一名仆从就端了一杯茶过来,芮颜抬手接过。才发现这名身着灰衣的中年仆从在她第一次来这后院的时候见过,那时候也是他给她端了一杯茶过来。
  灰衣中年男子这一次放下茶盅后并没有直接离去。而是细细打量了芮颜一番,上上下下一点儿也不错过。
  芮颜皱皱眉,这名仆从打量的实在太光明正大了,让她有些被人相看的错觉。
  这时端木洵信步走了进来,看到灰衣仆从一愣,随即一脸无奈地说道:“宋叔,怎么是您端茶来了。”
  芮颜这才细细观察起眼前的宋叔,根据端木洵的语气,可以肯定的是眼前的仆从并不是一般人,不然端木洵也不会语带随意与一丝的敬意。
  名唤宋叔的中年男子淡淡地说道:“我给这位姑娘端茶也没什么奇怪的,之前我们就见过。”随即看了芮颜一眼,就直接出去了。
  端木洵摇摇头,这才对着芮颜说道:“宋叔是从小照顾我的,因此我从来没将他看做仆从,只是他还一直在我身边照顾。”
  芮颜笑着说道:“看来宋叔很看重你。”
  端木洵也笑了,说道:“是的,宋叔从小就把我照顾的很好,不过今日他亲自端了茶来给你,说明他喜欢你呢。”
  芮颜端起茶喝了一口,并不说话,她只从宋叔的眼中看到了打量,喜欢还真没看出来。
  两人又说了一阵,最后芮颜才问道:“你的伤怎么样了,表面看是没什么问题了,不过你当初的内伤比较重,都好了吗?”
  端木洵见到芮颜关心自己,心里有点淡淡的喜悦,随即答道:“我都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毕竟已经养了这么久。”
  芮颜有些放心下来,遂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出发前往辽州?”
  端木洵也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一口,随后说道:“明天就走了,估计要花十天左右才能到达辽州,希望到时候那边的大雪能停了。”
  芮颜倒是没想到端木洵明天就要出发了,最后说道:“那你路上小心。”说完这句话,芮颜也不再多留,带着翠柳与灭癸回去了。
  一直跟在芮颜身后的翠柳有些脸色古怪地看了看灭癸,她总觉得小姐来这边的次数有些多了,更何况看的还是男子,难道小姐心里喜欢上了七皇子殿下?
  灭癸依然面无表情,这事在她看来完全不是什么事。江湖之中男女之防本就没有那么注重,小姐也只是来看看救命恩人而已。而且当初端木洵救小姐的情景她也看在眼里,端木洵的身手也让她佩服,因此小姐来看望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让她奇怪的。
  第二日,端木洵如期出发前往辽州,景启帝更是派了身旁的鲍公公前来相送。
  在端木洵出发半个月后,辽州就传回了好消息,奏报上写明了大皇子与七皇子两人赈灾有条不紊,百姓终于不再饿肚子,民乱也渐渐地平息了下来。景启帝看到这则奏报时,大声笑道:“好,太好了。”
  早朝期间,一干大臣也都纷纷道贺。
  太子端木潾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当初他还以为端木洵这次前往灾区定不会那么顺利,可是没想到,这才半个月的时间,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
  宰相罗川勤的眼底也完全没有笑意,而底下的大臣中,兵部尚书廖斌的眼中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精光,躬身随着众位大臣向皇帝陛下道贺。L

☆、一二四、针对

  如今都到了腊月,京城处处都充满了过年的气息,而自从辽州那边的好消息传来后,京城过年的气氛似乎就更浓了,而原本在京城的灾民陆陆续续都返回了辽州,期盼能在家乡过个年。
  芮颜听到这个消息时展颜一笑,虽说没有抓住杨文渊的小辫子,可是这次也没让杨文渊领到功劳。更何况这次赈灾还是在端木洵去了之后才顺利解决的,相信大皇子与杨文渊会被端木洵的功劳盖过去。
  “小姐,有一张请柬,是廖小姐送过来的。”翠柏拿着一张精美的请柬放到了书桌上。
  芮颜回想了一番才知道应该是廖雅熙,她有些好奇地拿起那张请柬看了起来,看了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明日就是腊八节了。廖雅熙邀请了冷妙龄田晓薇与她一起去街上逛逛,之后再去大通寺喝腊八粥。
  芮颜微微一笑,欣然同意了。
  第二日,芮颜带着翠柳与灭癸就出发了,等到了相约的地点,迎面就碰上了携手而来的冷妙龄等人。
  “颜姐姐,你可来了,我们都等你好久了呢。”冷妙玲发现芮颜的时候,一脸开心的迎了上来,而后又一脸撒娇的说道:“今日我们可要好好地开心开心。”
  “是啊,颜姐姐,我们先去宝华楼吧。”田晓薇上前一步,也温声对着芮颜说着话,一脸的娇憨。
  而廖雅熙则是在一旁淡淡地笑着,最后才上来打招呼道:“颜姐姐,那我们就先逛会儿,之后就去大通寺。”
  芮颜看着眼前各有特色的三名女子,笑着说道:“好啊。我们就先去宝华楼吧。”
  四女各有千秋,走在路上不断有行人回头观望,直到芮颜等人进了宝华楼,后面的人群才小声地议论着。
  几人刚走进宝华楼时,就发现了里面一位引人注目的女子,女子身着粉色宫装,外面罩了一件雪白的貂毛袄衣。神态端庄文雅。笑盈盈地站在柜台前端详着手中的一支发簪。
  等看清女子的样貌后,几人都盈盈拜倒:“拜见淑敏大公主。”
  “起来吧。”淑敏公主听到声响,优雅转身。随即笑意盈盈地说道:“芮大小姐你们也是来看首饰的吗?来的正好,你们来帮我看看这只红宝石掐丝发簪怎么样?”
  看到端木沁一脸的温柔,芮颜在旁人的注视下走上前去,看起了她手中的簪子。
  “芮小姐拿着看吧。这样可以清楚点,等下你可得给我提提意见。这里的饰品琳琅满目的,我看得都不知道挑选什么好了。”
  看着递到自己眼前的簪子,芮颜挑了下眉,不置可否地接过。
  端木沁亲昵地把手中的簪子递给了芮颜后。自己又盯着眼前各式各样的首饰挑选着。
  一旁的冷妙龄与田晓薇皱了皱眉,她们来这里是想来选几样首饰,过年的时候戴呢。可是没想到会碰上淑敏大公主,如今看的都不自在了。
  然而芮颜才刚刚接过发簪。簪子上的一颗红宝石就滴溜溜地滑到了地上,端木沁听到声音转过身来,随后稍显吃惊地说道:“这……这可是我刚看中意要给母后的礼物。”
  听到淑敏大公主的话,廖雅熙等人的眼中立即闪过一丝惊愕。那颗红宝石也正巧滚到了廖雅熙的脚边,她立马蹲下身子捡起了地上的那颗红宝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