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姝-花羽容-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泰缓和情绪擦干眼泪,亲自扶起嘉萱,“好孩子,这事真不怪你,你别自责。明珠做的是对的,要是你挨了这下,咱们全族可就都要完了。不怪你你也是受害者。”
    “母亲,我错了,我不该做白日梦,我错了!您罚我吧!是我不懂珍惜,好日子过多了张狂起来,活该有今日的下场,你打我吧!”嘉萱突然崩溃大哭,抱着永泰的腿认错。
    永泰拿帕子擦擦眼泪,拍拍她的后背,“你这孩子啊……明明是个聪明孩子,怎么老喜欢走捷径呢!吃了这么大的苦头才明白,这也没有回头路了呀!”
    她也哭的伤心难受,到底永泰是个母亲,心底很软,嘉萱都认了错,也没天大的仇恨,这也算原谅了她吧。
    “母亲,我错了!我总以为自己聪明自以为是,以往还嫉妒姐姐,总觉得您偏心眼,却不知我比别人幸福多少倍了。对不起,我错了!”嘉萱跪下磕头,伤心欲绝。
    “好孩子,快起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明珠都不怪你我又怎么会和你计较呢,快起来,你去帮我看看明珠,我不放心她。”永泰扶起嘉萱,替她擦干眼泪,心底也是一声叹息,可惜这个孩子,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将来,现在却成了这不上不下的样了。
    
    第七百七十四章后续
    
    嘉萱哭过后心里也好过多了,去暖阁照顾明珠,外间只留下周琍等人了。
    永泰得知了事情的经过,脸色也十分的颓然,“就这么放过李轻云,放过李家么?好不甘心啊!”她语带哭腔,却也明白无可奈何。
    “谁说要放过他们的,没那么容易。”上官浩匆匆进了门,一脸杀气。
    “大爷,你两个闺女都被人玩死了,你可得闺女出气啊!”永泰拉着他的袖子哽咽出声。
    “放心,我不会放过他们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明日,明日就能下决定了。”
    上官浩残忍的笑了一声。
    “浩哥你得了什么情报了?”老太太追问道,这个表情一定是拿到了什么把柄吧。
    “我查到帮助李轻云的是她小哥,李家最小的儿子。李轻云因为丢了李家的人,李家不肯把宫中的人脉资源给她,她不甘心去求了她小哥,那个男孩一心软就给了她几个人,不然她也不能这样顺利的将酒送到明珠眼前。”
    “你想怎么做?”
    “清洗,血债血偿!”上官浩勾唇笑了笑,眼里没有一丝温度。
    “都同意了?”
    “皇上巴不得呢。”
    “那就干吧,那个小子不用留着了,李家必须付出代价,李轻云不能动,那就让其他人为她擦屁股吧。”老太太沉下脸来,眼底深处一片冷漠,轻易地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第二日上官浩一直留在家里哪也没去,还对门房交代,若是李家来人请罪就请进来,我等着他们呢。
    事实是一整天都没人来,尽管家里三兄弟和老爷子难得齐聚在家,但他们等了一天都没人来,三兄弟笑了。
    深夜了,上官鹏转动着茶盏,冷酷的笑了一声,“哥,这事就交给我和老三吧,保证办得漂亮。”
    老三上官礼立刻点头,“我昨夜里就跟二哥说这事呢,交给我办吧,肯定不能失手。”
    “可以,不要留下把柄,尾巴擦干净。”上官浩沉思片刻,点了点头。
    “走了老三,干活。”上官鹏兴奋的起身,去收拾人了。
    “是你们逼我的,别怪我心狠手辣了。”上官浩对着棋盘,自己跟自己下棋。
    不出三日结果就下来了,李轻云给关在了太后的慈宁宫里,早晚礼佛。
    而李家的那个小哥,被琍哥揍过的那个,夜里和朋友喝酒回来溺死在河里了。
    李家二儿媳悲愤欲绝,于丈夫提出了和离。
    死的那个是她最小的儿子,也是李家的幺儿,往日里是备受宠爱,这小子也极为聪明,尤其是读书上很有天分,可惜太张扬了才有今日的下场。
    李家乱成了一团,李老爷病倒了,这次病的很厉害,太医说没几日了。老太太接连失去了孙子孙女,即将面对老伴去世的消息,一下子承受不住打击,等不及老伴就一蹬腿走了。
    李家顿时大乱,李老爷临终前,嘱咐两个在身边的儿子,留下一句话,“将李轻云逐出宗族,永生不许回归,不许入李氏墓地,不认李氏的孩子,以后她的生死于李家没有半点关系。小哥之事咎由自取,不许再惹事端。”
    匆忙撂下这句话,李家老太爷就撒手西去了。
    李家挂上了白幡,一片哀嚎,迎来送往的人倒也有几个,但李家频频惹怒帝王太后,真正有分量的人没有来送葬,指派了亲近的下人过来慰问一声也就罢了。
    目前情况不明,有点分量的都知道了事情的内幕,你们李家的孩子太牛了,把皇帝太后挤兑的都没地方站,让皇帝都不敢处罚你们,谁还敢来惹你们家呢。
    分量不重的一品以下的官员,尤其是寒门出身在翰林院的,几乎都没人过来,连个管事过来问一声的也没有。
    李家的葬礼显得很是寂寥凄楚,同时失去两位老人,这对李家是致命的打击,尤其是李家三个小子的水平还没到盘踞一方的实力,很多地方都需要李老爷在推一把的,如今全乱套了。
    李家如今是老二在主持大局,李家老大也就是李轻云的父亲正在外地上任,接到消息正快马加鞭的往回赶,然终究没能见到父母最后一面。
    三日后离家老大和儿媳妇回来了,痛哭失声,三兄弟齐聚和族老商量过后,打开祠堂,将李轻云的名字从族谱中抹去,并将消息通告了整个京城贵圈。
    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抹掉名字的王妃,虽然族谱比不上皇家的玉牒,但这个年代里,宗族是很强大的一股力量,宗族出面就是衙门也要礼让三分,同样的一个被宗族抛弃的女子,是没有任何未来的。
    没有了宗族的支持,李轻云空着两只手就能在皇家宗族里大干一场,风光继续么?简直是笑话了!
    她活着还不如当场死了好了呢,起码不丢李家的人,还不会被李家放弃,如今李家的脸面和前途都被她败光了,李家宗族的女孩要恨死她了,男人们更是有苦难言,恨不得她立刻去死呢。
    她如今就是个笑话,活着不能去死的笑话!
    李轻云被逐出宗族,也算是给皇帝给太后给上官家一个交代了,何况李家老二痛失爱子,老婆到现在都不肯回家,还怨恨李家呢。
    李家三兄弟进宫请罪,皇帝没有见他们,任由他们跪在南书房殿外。
    又去见了太后,也被拒之门外了,不过太后很仁慈的允许李轻云和他们相见,但却被李家三兄弟异口同声拒绝了,此等女子已经不是李家女,生死与李家无关了。
    他们希望这样能熄灭上官家和太后的怒火,至于死掉的儿子,只能打掉牙活血吞了。
    李家老大也并不好过,因为女儿的缘故,老二失去了儿子,这样的痛又怎么能够轻易原谅,他和老二生分了,他们分了家,老大因为是请命回来的,上报了奏折要守孝,皇帝御笔全都批了。
    把三兄弟一起拿下了,让他们回家守孝去了,要知道这是父母的孝,要守三年呢。
    
    第四百七十五章决定
    
    京官里等待补位的官员年年都有增加,可是位子就那么多,三年一届还有不少的进士和状元郎探花郎的,还有从外地上任期满回来的等待补位的官员。
    你自己数数会有多少人吧?三年之后还有没有你的位子还两说呢,何况你这样狠狠得罪了皇帝,能想起你也不会用你了。
    老二和老三一家子从大宅里搬了出去,在财产分配上并没有什么纠纷,老大很愧疚,给老二和老三多分了一些,除了律法必须归他的祭田和宅子等,父母的私产全都是三七分,老大三,老二老三六。
    本来老大说私产他一分不要都留给老二老三,心里也能好过点。
    却被老二堵了回来,“大哥高义可我们却不敢收,让外人怎么看我们呢,趁火打劫挤兑大哥?”老二怨恨上了老大。
    就这样老大占了三成,老二老三占了六成二人均分。
    李家是个大族,宅子不止一栋,老二分了财产后立即就着手搬家了,老三一看也搬吧,带着家眷也搬走了。
    老大叹口气,整个人都灰了不少,说实在话他在外地任上兢兢业业,真心想做一点成绩挽回一些损失,可刚有了气色和效果,考评也很不错,又被女儿弄得全都毁了,让别人白捡了桃子吃,心里这份苦没处说。
    因为这个孽畜,导致兄弟情分也因此分崩离析,李家嫡支一脉将由此没落,是看得见的事实了,他对不起爹娘在天之灵啊!
    李轻云知道了李家的处置和一切,包括老太爷和老太太死了,小哥被她连累的也死了,父亲将她逐出门墙了。
    李轻云哭了三天,眼都快哭瞎了,但她的孩子却像生了根一样,壮实的很。
    这让太后心里不得不佩服这是上天的旨意吧,这个孩子注定了要落地了,这样大的打击都弄不掉他,也是天意了!
    没错太后把她拘在自己宫里,就是为了折磨她,让她念经不让她见周衍,还要把这些最疼的消息全都告诉她,****的来嘲讽她挖苦她,刺疼她。
    最希望孩子能流掉,她就有借口处置李轻云,奈何天不遂人愿。
    李家境遇可以说蛮惨的,昔日辉煌的李家,如今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李家族老来向上官家请罪了,希望能饶过李家其他族人,此时他们后悔了,当时该第一时间来请罪才对。
    因为想着是嫡支的事情,他们心里有怨气不愿意插手帮忙,结果害了自己,眼看火就要烧到自己家门口了才醒悟过来,团结才是应对一切危难的最有效手段。
    上官家没有接待他们,只说了不会伤及无辜,但于此事相关的人员一个都跑不了。
    李家族老的礼物也没能送出去,不得不黯然神伤的回去了。
    上官家和李家算是成了陌路,甚至有了一些仇恨,其他世家都在默默观望,想看看上官家要怎样才肯收手。
    没想到他们只杀了李家幼子后就偃旗息鼓了,并放话从此和李家形同陌路,这让他们不得不敬重上官老爷子,大气心胸宽广,能隐忍也更有眼光,这样的家族一定会走得很远。
    李家虽然没有了老爷子会受到一定的损害,但毕竟底蕴还在,李家也不是只有老爷子一个人在朝为官,还有不少其他弟子都在朝中大小官员中做事呢。
    上官家的态度很明确,让他们羞惭的同时也熄灭了火拼的念头,反而多了一些尊重。毕竟做错事的是李家子弟不是人上官家,对李轻云全族人都十分的愤恨。
    皇帝始终保持了沉默,打压了李家大房一脉算是给上官家和自己出口气,但对李家其他人保持了原样不曾有其他举动,让李家松了口气。
    李家老二并没有和离,闹了一场夫妻痛哭一场,算是和解了,他们还有其他儿女,和离会影响孩子们的前程。
    好在已经分家了,李家儿媳通哭之后为了其他儿女不得不擦干眼泪,站了起来。
    恨上官家么?恨的要死,却也没有报仇的念头,她怕了!不敢拿其他儿女的命去赌,所以选择沉默不报仇。
    最恨的是李轻云,她发誓绝不会放过她的,但要她活着为儿子赎罪!
    她的小儿子那样疼这个妹妹,却落了这样的下场,固然他有错,可李轻云又做了些什么呢?她得活着啊!
    李家儿媳的家族也不是弱茬,虽然没出过李老太爷那样惊采绝艳的人物,可家里也是有实权人物的,属于踏踏实实什么时候都能让皇帝用的顺手的人,也是肋骨之臣呢。若两家差距太大,李家也看不上她了不是么?
    李家儿媳悄悄的跟娘家人商议了一番,定下了一个计策,这才心满意足的回来了。
    外头的事乱成了一团,明珠在家休养的却很好,太医照顾的极好,并没有让她生病,回来后两三日就有了好转,不过老太太和永泰不放心愣是让休养了半个多月,瞧着姑娘生龙活虎的跑去了训练场,才算作罢,但补汤是没少灌。
    皇帝送了好些金贵的药品回来,太后也多有慰问,还让人传话,可惜的很,李轻云受此打击都没落胎,真是……
    不过他发现了李家人有动作,干脆成全他们,以看见李轻云就讨厌,明珠托人带话劝慰她老人家为由,把李轻云放回东三所了。皇帝知道后再一次嘉奖了明珠。
    明珠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波波的礼品就往府里使劲送,等听明白了才咯吱咯吱的笑。
    太后可不想无缘无故给李家人背锅,干脆替明珠在皇帝面前又讨了个好,就顺势把人放回去了,爱死死去不关我事了。
    明珠也好透了,嘉萱迟迟不回去,“你怎么想的呀?这老不回去也不是个事啊,也没见人来接你啊。”
    明珠提起周衍也有些生气,竟然也不来接一下,错的可是你们啊,这次我们可真是无辜受累的,你都不过来道个歉?顺便把人接回去么?真是岂有此理!
    嘉萱异常平静,轻笑一声,“姐,我不会回去了,前儿李嬷嬷来送东西时,我跟嬷嬷说了我的想法,我想替太后去五台山礼佛,以后终身不回来了。我与他已经彻底情断了。”
    明珠沉默了许久,“你想好了么?你可知道圣旨没有和离一说,不然李轻云怎么会那么有恃无恐呢。”
    “我知道,就算离开我也是皇家的媳妇,终生都不能嫁给其他男人了,除非我死了。可我宁愿这样独身一辈子也不愿意再回去了。”
    
    第四百七十六章坦诚
    
    明珠有些惊讶嘉萱竟然有这样的胆色,独身一辈子可不是说着玩的,尤其是要面对老去后的孤独,以及没有孩子的孤寂,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
    嘉萱却觉得无所谓,她到底是个现代人,独身不算大事,个人有个人的选择,自己觉得好也没危害别人,她认为可以去做。
    “过得不好不如自己独身呢。有什么不行的,实在不成我收养两个孩子也是好的,还算做了善事呢。这天底下孤苦的人多了,我又算不得最苦的。起码还锦衣玉食呢。不过要紧的是,把我的嫁妆拿回来,陪房家人也带回来吧,那些嫁妆足够我衣食无忧过一辈子了。”嘉萱这半个月也认真思考了自己以后的生活。
    无比感谢现在的制度,女人出嫁是有嫁妆的,没有嫁妆的几乎凤毛麟角,自己学会打点可以衣食无忧的安心过一辈子,家中长辈哥哥们肯定也愿意帮衬一把,自己不作死不惹事,也不迟嫂子们的,怎么就不能过了。
    “为太后去礼佛祈福,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我的意思是玩大点,为朝廷去祈福,怎么样也要把好名声赚回来,以后你就是真独身了,也算是给家里挣了脸面,等嫂子们全都进了门也不敢拿捏你。”明珠想了想说道。
    既然嘉萱已经全都想好了,就说明意志坚决不会反悔了,只要妹妹高兴她就能成全。
    “姐,谢谢您愿意成全我。我想和你一起练武可以么?还有些东西我想给你看看。”嘉萱经历了这么多事,遭遇人生最大的情伤,她长大了也变得胆大了。
    “哦,练武很辛苦,你不是不想练了么?”明珠有些好奇。
    “不,我现在想练了,我心里有个想法,礼佛只是我离开周衍的办法,并不代表我要守着佛堂过一辈子。我想和你们在一起,和咱爹咱娘在一起。我想活的坦荡荡的,心里敞亮一点。姐,我们是一样的人,区别在于我们来的地方不同,我心里有很多东西非常好,你要看了一定会喜欢。”嘉萱笑着说道。
    明珠幽幽的望着她,没想到她会坦诚这个最大的秘密给自己,看来这丫头真的长大了,学会了去信任别人,或者说她无所畏惧了。
    “好啊。”
    明珠跟她一起回了房,嘉萱拿出了一个小本子给她,从开头说起从人能上天说起,从她以前的经历说起,一五一十从头开始。
    说完了才说起这个本子上的东西有什么用,有哪些特点等等。
    明珠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鸟能飞上天,人也能飞上天,这个想法太妙了!
    “这么神奇啊?”明珠有些结巴的问道。
    “算是吧,这些对你有用么?可惜我没参军过知道的不详细,这些是我的爱好,搜集了一些,不然资料会更少。姐我可以跟你一起干么?我想给自己找点事做。”嘉萱看明珠练武好几日了,觉得特别有意思,看着明珠这样充实活的这么坦荡有希望,心里有一种渴望,渴望和她一起活在阳光下。
    望着嘉萱渴望期盼的眼神,明珠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嘉萱这些年也很苦,固然她自己的原因多些,但这丫头真的从来也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她比很多人要强多了,不该连一个改过的机会都不给。
    “你想好了么?练武很苦,若你想加入我,以后就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了,你终生都不能露真容真名了。便是你假死也是一样的。”明珠其实猜到了她内心深处的想法,礼佛只是个试探而已。
    嘉萱轻笑一声,眼神明亮而动人,“姐,我想通了,反反复复想了很久,我跟爹和祖父祖母也商议过了,我没有自作主张。我觉得周衍没有实力登上大位了,我在留在那只会拖父兄的后腿,是时候该做一个决断了。富贵荣华是我自己哭着喊着要进去的,如今败了我也得承担这个后果。”她浅浅的笑着,眼里一片平静,有些伤感却没有了绝望。
    “好吧,我让人给你打造一个面具,以后就说你是我特意请回来的帮手,是个孤儿,以后入我上官家。你给自己起一个能出门用的名字或者道号吧。”明珠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就叫清澄。澄澈的澄。”嘉萱想了一下就出口了。
    “清澄,不错,那你就做道姑吧。”明珠拍手笑道。
    在唐朝道士还是很受欢迎的,女子入道是一件很好的事,最出名的就是唐朝的太真了。
    “那你明日就跟我一起训练吧,先看你能不能吃得起这个苦,这些日子你就先训练吧,等我嫁了你依旧留在家里吧,不要想着出去住,嫂子人很好不至于容不下一个小姑子的。”明珠警告的撇她一眼。
    “目前我想出去也不行。对了姐,给我打一个面具吧,对外就说我脸受伤了丑陋不宜见人。”嘉萱真的是下定了决心,要斩断这份情缘。
    “也好。”
    姐妹二人又说起了嘉萱带来的这些奇思妙想,开展了一番讨论,明珠心里隐约有些不错的主意,但还需要更多的人才来试验一下才好。
    周琍这日子也挺忙的,荣王一直忙着清洗调查后宫之事,也趁机跟皇帝提了,女卫掌管人的下任人选,提到了明珠,皇帝并没有立即否决,而是说他要考虑一下。
    荣王很是欣喜,觉得皇帝对明珠是喜爱的,没有立即否决就是还有一丝机会。
    周衍在家醉酒呢,李轻云回来了也没能看到他,此时李思姝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周衍,心中高兴不已,没想到事情发展已经脱离了原先的轨道,李轻云废了,嘉萱走了。
    但她坚信大方向决不会改变的,这一点是必须的,不会改。
    因此趁此机会精心的伺候周衍,希望给自己和儿子多增加一点情感的砝码回来。
    皇帝对周衍很失望,心中的天平再一次倾斜了,对这个儿子的印象更差了些,心不够强大,也不够宽容,做事心思左摇右摆,哎……!
    四皇子周逸在江南干的非常出色,将名单辗转交给了皇帝,经过查证俱都属实,皇帝也又派人跟着他,一切行踪了如指掌,对这个儿子的能力很是兴奋和肯定。
    
    第四百七十七章心烦
    
    这次江南之行,老四干的十分漂亮,轻重得宜,有严格遵守法纪的坚持,但也有柔软大度包容的一面,为几个被迫上船家人受到威胁不得不干的官员给与了求情,着重说了求情的原因。
    一是江南贪腐已成一股风,非一次严查就能灭掉的,这些官员补位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此需要熟悉江南的官员来接任。
    有些人罪不至死应该给与一条活路,戴罪立功。
    奏折表述干净利落,没有歌功颂德也没有多余的废话,一条条列的十分清楚,让人看了心情都爽利很多。
    皇帝非常开心,“这奏折就该这么写,真应该让他们以后少些废话,朕能多少时间啊,每回废话就占一半内容,正事却没说清楚,来来回回不是耽误工夫是什么。”
    王公公心中暗自惊讶,这可是这段日子依赖,第一次见到皇帝的笑脸,四皇子看来是要出头了啊。
    “老四在哪啊?”皇帝此时对这个儿子很满意。
    做事认真踏实,最后还知道请示不擅专,确实不错。
    “去太后那里了,听说了大小姐的事,去安慰太后了。”王公公如实回禀。
    “嗯,是个好孩子,中午在太后那里用膳。”皇帝心中多了一份满意。
    “是。”
    中午皇帝放下奏折去了慈宁宫,果然见到了老四还有老大两口子,插科打诨的逗太后开心呢,基恩在一起倒是其乐融融的样,太后也是神情愉悦的样子。
    “你们怎么又跑来了?”皇帝说的是老大两口子,这些日子总往这跑,也是为了安慰太后的意思。
    话虽然问的有点嫌弃,但眼神却很温和。
    云岚先行了礼,才笑道:“明珠给太后拿了自家存的一些梨子,我们赶紧过来凑热闹了。明珠教我们冻梨子,化了以后弄梨汁喝,特别的清甜可口。”
    “哦,好喝么?给朕也来一杯尝尝,最近有点上火了。”皇帝一听也来了兴趣。
    “你也尝尝,可好喝了。”太后满脸笑容,只会宫人给皇帝也倒一杯来。
    一杯清亮的梨汁端了上来,皇帝饮了一口,微微点头,“嗯,好喝。”
    “这是明珠想出来的法子,说是跟人家学的。把秋梨放在冰窖里冻起来,等到天冷的时候再拿出来划开,在顶端切个口把水挤出来,就是梨汁了,特别简单呢。”云岚很会调节气氛。
    “哦,原来是这样啊,大智慧都在民间啊。”皇帝感慨的笑道。
    “可不是么,那会子出去游学,她最喜欢往农家钻,说要看看人家是怎么过日子的,走的时候还跟人家买了很多腊肉,说那个肉特别好吃。”老四忍不住的笑。
    “你别说,那个腊肉是真的好吃哦。可惜了回了宫就吃不到了。”太后惋惜的摇头。
    宫里多吃牛羊肉的,猪肉上等人吃的比较少,都是给佃农他们吃的,这已经算是很好的主家了。
    “真有那么好吃?”皇帝天生贵胃,也极少吃猪肉的,大周朝的人不太喜欢吃猪肉。
    逢年过节会上一道白肉,用来祭祖或是宴请官员们,其实很少吃,因为天冷很容易就冷了,油腻腻的看了就倒胃口了。
    “做好了还是蛮好吃的,民间的老百姓很有智慧,他们会用最便宜的食材做出最可口的味道。到了冬季他们会出去打猎,袍子,鹿肉等等腌制起来储存上,家里有点事的时候拿出来宴请宾客,还能给孩子们打打牙祭,尤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有个精明的主妇,就能平安度过了。每次煮野菜汤的时候,用炼制的油脂沾一下锅底,略带一点油花,这就能让他们一直坚持到粮食下来。”
    那几年的游学生活给几个孩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极为珍贵的回忆。
    “看来你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啊。”皇帝望着日渐长成大人的孩子们,心里有些骄傲也有些烦躁。
    儿子大了老子却老迈了,却还要被儿子惦记皇位,这种感觉其实很复杂。
    好在皇帝很会掩饰情绪,大家一起共进午餐,其乐融融,太后显得很高兴,皇帝也没掉脸子扫大家的兴。
    吃过午膳,太后要休息了,皇帝和众人离开了慈宁宫,老大去看看瑾妃去,老四跟着一起去南书房议事。
    “父皇,明珠的事就这么算了么?也太便宜了吧。差点害人家见了阎王,还要连累全族人的名声,就这么算了么?”老四觉得很不公平,忍不住替明珠说句话。
    说实话,老四和明珠感情像兄妹一样,和周颖他们反而还不如和明珠亲近呢,皆因背后的母妃各自为政的缘故。
    皇帝看了眼老四义愤填庸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你和明珠倒是蛮好的。”
    “嗯,她像个男孩子,不娇气,眼光大气做事公正考虑事情也很周全,就是性子有时候很冲动,是个火爆脾气。游学时在外面也没那么多规矩,还敢跟我打架呢,把我摁在地上揍呢,可凶了。”老四想起儿时的记忆就忍不住发笑。
    “嗯,那还真是明珠干的事,惹火了她她才不管你是皇子还是什么玩意呢,先揍一顿再说,不然她就吃亏了。”皇帝可知道这丫头的小心思了。
    “呵呵呵!可不是么?”老四也笑着点头。
    “明珠的事确实亏欠她了,可老三媳妇怀孕了,你让朕怎么办呢?”皇帝也叹口气。
    要是自己的女人,他直接就可以决定打掉不要孩子,反正他儿子够多了,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但这是孙子辈了,还真不好做这个主。
    “就这样放过她太便宜了,真是让人呕血,皇祖母气色可不是很好了,她老人家年纪大了,实在受不得这样的气了。”老四眼神很是不满。
    “嗯,你多陪陪她老人家,哄哄,等生产过后吧。大选再给老三选个侧妃。”皇帝下定决心了。
    “是。”老四一看也不能再多说了,心里为明珠有些不值。
    二人谁也没在说这个话题,但皇帝明白,连儿子都觉得明珠委屈了,别人又该怎么看自己呢。
    也许可以考虑明珠作为下人女卫掌权人的人选,也算是个弥补,要紧的是这孩子很公正很理智。
    
    第四百七十八章成婚
    
    过年了,明珠嘉萱都在家过年,原本还对老三抱有最后一丝期望的上官浩,眼见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孩子竟然连来都不敢来,就事论事这事姐妹俩确实是无辜的,你该来道个歉吧,为你媳妇道个歉也是应该的吧,竟然这么多日子过去了,你都不来看看。
    原本上官浩还想着等过些日子嘉萱冷静了消气了就把孩子劝回去,日子还是要过的么。
    如今这个样子他也咽下了原本的主意,觉得女儿在家还能多些笑摸样呢,不回去就不回去。
    大家在一起高兴地过了个年,整个年过完,春天也瞧瞧的来临了,但始终老三都没过来,过年也没来拜个年,这让上官浩和老爷子都极其失望。
    嘉萱在开春的时候来到书房门口见老爷子。
    “进来吧。”
    “祖父,父亲,二叔三叔。我有点事想请示长辈们。”嘉萱第一次来到书房,显得有些紧张,但却很坚定。
    老爷子瞧了她一眼,叹口气,“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