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是相师我怕谁-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大人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告退了。”
应老似乎不再愿意和赵铭承说下去,不耐的微眯着眼睛摆摆手,还不等赵铭承回话就慢悠悠的起身离开了。
赵铭承看着应老的背影,好似一条盯住猎物的毒蛇,良久,赵铭承才悠悠似乎自言自语的开口。
“你觉得他说得是真是假?”
“暂时看不出来,这人底气很足,看着不像说谎,但是好像又在遮掩什么,需要多看几次才看得出来。
”
随着懒洋洋的声音响起,一个婀娜的身影缓缓的在赵铭承身边显现,头上带着金珍珠串成的流苏,光彩耀人。
“那边有消息了吗?大概什么时候会到?”
赵铭承声音收紧了几分,带着几分刺耳的尖锐。
“三天后吧。”女人好像没睡好,嗓音有些低哑,说话时候漫不经心的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赵铭承心里面就像是被羽毛挠似得,痒痒得难受:“今儿店家做了鱼,要一起吃吗?”
“赵大人,你是在邀请我吗?”女人轻笑几声,诧异一秒后饶有兴致的看着赵铭承。
“不该想的可不能乱想,会出事的。”还不等赵铭承说话,女人就轻飘飘的开口了,语气里带着浓浓的笑意,还有几分哄小孩般的可爱。
女人虽说声音带着,可是面容却带着几分讥嚣,赵铭承听见那话以后,全身一抖,嘴角夸张的裂开,露出一个谄媚的笑容。
“是、是是是。”
赵铭承忙不迭声的回答,没看见身后那女人脸上的嘲讽越来越重,眼底蕴着一股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韦沅房里,应老一连喝了三杯茶,焦三冲着他直撇嘴:“然后你就出来啦?真是没出息,就这样也好意思来要差喝!”
应老眉毛胡子一瞪起,跳起来开口就要反驳焦三,可转念一想,又讪讪的坐下来,嘟囔道:“你懂什么!这个时候最是要小心了,那赵铭承再怎么说也是个郡守,我再啰嗦下去漏了馅怎么办!”
“没错,应老又不太了解我们内部的情况,这样做是最把稳的。”
偏偏韦沅还在一边点头认同,焦三的眼睛都快要翻到天上去了:“那边来信了,是曹家帮忙送过来的。”
应老眼珠子一转,虽十分好奇,可却装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的模样。
韦沅接过信一看,脸上露出一抹开怀的笑意:“几个作坊现在都能完全运作了,曹家帮着买了不少地,用来修了一大片作坊……”
焦三无意识的点着头,作坊在他出来之前就已经做得还不错了,只是他不知道韦沅因为这事这么高兴作甚。
终于有生钱的产业了。
韦沅心里几乎是落下了一大块石头,要想建立一个宗门,从宣传名声到修建观庙,每一步都需要大把的银钱,没有一个生产线,单单靠她一个人东奔西走替人医治,可并不容易。
曹家也买了作坊一起,也不算是占她便宜,毕竟那时候正式需要银钱研究的时候,曹家抱着银钱就来了,何仙姑不肯收,这才有了买下作坊一起的情况。
“王五说过几日要跟商队去馆陶,时间是七天前的,想必现在快要到了吧,不如让他来这儿找我们……”
信里有些内容韦沅没说出来。
送信来的是曹家的护院,虽说是护院,可都是当年随曹进誊东征西战的老人,有些是当初给了曹颖的私卫,有些是曹夫人安排过来的。
信中虽说想请韦沅带着这些人给他们一场造化,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曹家为了让韦沅面子好看说得客气话罢了。
“曹家派来的那些人住在哪儿?”
“住在城外呢!”焦三挠着头想了一会儿,“好像是说他们以前有战友在这儿,所以都跑到那里去了。”
说着焦三又摇了摇头,叹气道:“唉,其他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人可没他们这么好运,留在曹家吃喝不愁的,他们这次怕是要帮人家家底都吃完了。”
在城外,任家村里,几十个老兵推推搡搡的站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因为人太多了的缘故,这家人该去邻居家借了些碗倒水给老兵们喝。
“张大壮,你说什么疯话呢!当时我可是冲在最前头的!贼人来了我手起刀落,像砍猪头似得把他们脑袋给砍下来!”
“任抖腿,你可就不要说大话了,你忘了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了?当初一听到战鼓响,吓得腿抖得像筛糠似得,哈哈哈……”
“那不是抖腿好不好!那是我腿的老毛病,总是会抽抽……”
那站在门边说话的男人吼了一声就朝那说话的张大壮扑去,张大壮哈哈大笑着将碗往旁边一扔,伸着双手就卡住男人的肩膀。
两人互卡着对方的肩膀,脸色涨得通红,嘴里发出哼哼哈哈的声音,最后到底是张姓老兵技高一筹,将那男人摔到了地上。
“哈哈哈,老任啊,你现在可不行啦,当年你可是玩这个的扛把子啊!”
任姓男人哈哈的笑着,笑眯了的眼却偷偷的看了一眼那在地上摔成几瓣的白瓷碗。
这可是从隔壁借来的,五文钱呢,看来这次只能少买几斤黍子了,唉,要不答应给娃买的布头下次再买?(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小闹
这么一群人到任家村也算是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这么些年任兴义家也没个三亲六戚的,他大伯给他做了这门亲事之后没几年就病死了。
任家嫂子是隔壁黄家村的人,长相一般,待人热情,有一点小精明。
任兴义带了人去地里,黄氏就开始收拾屋子,看着地上的白瓷碗,气得拉长了脸。
“也不知道你爹带来的是什么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还要这么糟蹋东西!也不怕毁了福气!”
黄氏将白瓷碗一块一块小心翼翼的收起来,过几天拿去磨了,可以用来给娃做小首饰,这么大的娃了,连朵珠花都没有。
“好像是以前的朋友。”一个穿着褪了色桃红小袄的女孩坐在院子里洗衣服,大概十四五岁模样,细细的往领口上撒了皂角粉。
黄氏看着任婷婷心里轻叹一声,女儿是个喜欢小玩意的,整个村子怕是也只有他们家会把皂角细细的锤成粉,然后再用来洗衣服了吧。
“一会儿你去张屠夫家割点肉,再把家里的鸡宰了,我去炸点丸子……”
黄氏收拾着院子,计划着一会儿弄点什么菜,那么几十号人的饭菜可真不是个容易的事。
“我要不要顺带请张大婶来帮帮忙?”
任婷将最后一件衣服晾好,盆里的水细细的撒在院子里压尘土,偏着头问黄氏。
村子里都是这样的,谁家有个大事小事就请村里面的人来帮忙,几个妇人就可以准备几大桌吃食,有些讲究一点的人家,会去酒楼里请个大厨,其他的就让村里的人帮忙。
“要请的,还要请孙二婶和王大娘来帮帮忙,要不然怕是忙不过来,”黄氏思索一会儿,抿了抿唇,“还要再去打几两酒来……”
“娘,你不是最讨厌爹喝酒了嘛……”任婷好似随口一问,嘴角却带着几丝调侃的笑。
“这不是他有朋友来么!要是招待差了,人家回去要戳你爹的脊梁骨呢!”
黄氏倒是没注意这些,翻了个白眼就回屋去翻找银钱,又要买肉又要买酒,这对于他们家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老任,还有啥要干的没有?”
任兴义看着一群帮着在地里小心翼翼侍弄庄稼的人,心里轻叹一声,这些人平时都是练武打拳,哪里会做庄稼的活计,偏偏又热情得要死,非要来给他帮忙。
“没有啦,你们歇着吧!一会儿我让闺女去借了锅,咱们就回家弄饭吃吧!”
任兴义直起身子冲着旁边的老兵喊,有些耐不住性子的听这话呼啦一声就直起了身子:“老任啊,你咋不买头牛呢,到时候犁地什么的可方便不少!”
“计划着呢!”
任兴义嘿嘿的笑着喊道,旁边地里其他做工的人家露出了一个笑容,哪里是计划着呢,任家的情况谁不知道,穷得锅底都快揭不开了。
“老任,别做菜啦,咱们去城里吃,大老远的跑来不去城里吃怎么行!”
任兴义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又咽了下去,布满茧的双手来回搓了搓,哎哎的应了两声。
老远黄氏就看见一群人回来了,看了看天色,心里立刻就知道了原委。
“先坐吧,我让婷婷去割点肉,然后你把鸡杀了……”
“他们要去城里吃呢……”
任兴义随着黄氏进了屋,嗫嗫的小声开口。
“然后再请了孙二婶她们来……”黄氏充耳不闻,从柜子上拿出了放钱的方布,继续说道。
“他们说老远跑来,不想在家里吃……”待黄氏说完,任兴义的头垂得更低,声音几若蚊嘤。
黄氏木着脸看着任兴义,手里的布包啪的一下摔到了床上。
“任兴义,你很有钱吗?”黄氏冷笑着开口,“你那些朋友看不出来咱们家是个什么情况吗?”
“你就承认自己混得不如他们又怎么了?!咱们就只吃得起这些家里的菜怎么了?!非要去城里下馆子装大爷吗?承认你现在没人家过得好有这么难?!”
黄氏的声音平和,但里面却藏着浓浓的怒气,有什么能力做什么事,没钱还要装大爷实在是让人生气!
任兴义低着头不说话,听着外面吵吵嚷嚷的喧闹声,觉得自己双腿好像有千金重,根本抬不起来。
“这是婷婷的药钱,你拿去吧,吃完咱们一大家子一起玩完!”
黄氏丢过来几块碎银子,那是她之前卖了首饰的钱,全部剪成两钱,一次就是一块,这样不容易出错。
任兴义捡起钱,黄氏冷冷的看着他的动作,心里一凉,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这男人竟然真的忍心那女儿的命去换面子!
“你收着吧,我去跟他们说。”还没来得及露出什么情绪,任兴义就把钱递了过来,闷声闷气的往黄氏手里一塞转头就出去了。
黄氏看着手里的钱,眼泪簌簌的就掉了下来,嘴里轻轻的哼了声,将那块碎银子放回去,擦干眼泪拿着买肉的钱就准备出去。
“老任啊,那些年你动作就慢,现在怎么就更慢了?!”
任兴义刚出去外面就吵嚷上了,张家兄弟上来拖着他就要往外走,任兴义任由两人拖着他走了几步,突然挣开了两人的手。
张家兄弟一愣,其他人看到他这模样也是呆呆傻傻的,任兴义这是咋了?
“弟兄们!对不住大家了!”任兴义声音低低的,后来的人垫着脚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家的情况可能大家不太了解,现在只能请大家吃点家常便饭了,没法去下馆子……”
任兴义说着说着余光看见站在屋门前的黄氏,鼓起勇气大声的说了几个字,说着说着声音又不自觉的低了下去,真是没脸啊。
大家一起出生入死这么些年,现在连请兄弟们下馆子都请不起,真的是……
几十个老兵听完全都不说话了,挤满人的院子里竟然安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任兴义小心翼翼的抬起头,刚想要再解释几句,就看见张家兄弟扑了上来。
“我打死你这个不着调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 入定
“任兴义,我打死你这个不着调的东西!”
张家兄弟喊着就扑了过来,站在屋门前的黄氏吓了一跳,不就是请不起去下馆子么,至于这样凶神恶煞要吃人的模样吗?
“你以为我们跑这么远来就是为了蹭你一顿饭,请不起下馆子咱们就得生气是不是?!”
张大壮抓住任兴义的衣领,狠狠的往旁边一摔,气得连都涨得通红。
“就是!谁稀罕你一顿饭,这不是想着咱们人这么多,在家吃嫂子又忙不过来,咱们兄弟谁不知道你的情况,还能硬拉着让你请不成?!”
“是啊,老任,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咱们……”
其他人也凑了上来,任兴义头低低的,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
黄氏看着被一群人围住的任兴义,眼圈也有些发红。
一群人扯着嚷着喊着叫着,像山匪似得摇摇晃晃的拉着任兴义出了门,不知道哪个老兵远远的还冲黄氏喊了一声:“嫂子,今儿老任我们就拖走了啊!”
“娘,没想到爹说以前有好多好兄弟是真的啊,我还以为他是吹牛的!”
任婷不知什么时候从屋里出来了,笑眯眯的看着一群吵吵嚷嚷远去的人。
黄氏瞥了她一眼不说话,转身就进屋去了,可嘴角却不自觉的带着一丝笑意,喃喃自语:“他们不知道要不要在村子里住下?赶明儿去里长家里问问村子里有没有……”
韦沅刚接了信没多久,焦三就来说王五到了。
第一眼看见王五的时候韦沅差点没认出来,那个穿着上等杭绸长衫的人看着和当初那个山民没有一丝相似,背手悠然定气的站在厅堂里。
“您便是韦娘子吧!”
王五转过身看见韦沅立即笑开了颜迎上来,韦沅身后的焦三不屑的撇了撇嘴,这种谄媚的人也不知道韦沅当初是怎么看上的。
焦三这个念头刚刚冒出,心里就惊了惊,背后一股凉气升起:这个时候他已经毫不怀疑的认定韦沅就是韦婆婆了吗?
“作坊怎么样了?”
韦沅离开的时候留下好些图纸,虽然不确定他们能研究懂,但是特意聚运在作坊周围,想来进程应该也不会太慢。
“都发展着呢!”
王五才一见到韦沅时本有些失望,好不容易做好了项目,自然想要在大老板面前露露脸,可是听说现在主事的是韦婆婆的孙女,正忐忑着这小女娃知不知道韦婆婆做的那些事,没想到这就主动询问作坊的事了。
“琉璃作坊现在已经步入正轨了,还有香蜜作坊前不久也研究出来了,用咱们特制的琉璃装上,嘿嘿,除了这些还有婆婆当年安排的皮革作坊也正在一步一步的修建……”
韦沅惊讶于王五一群人的效率,可是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本有些得意的王五心慢慢的平复了下来:这韦婆婆的孙女就是不一般,想必这些东西都是仙人用剩下的吧。
“你这次去馆陶是为了香蜜的事吧?”
韦沅本以为王五是因为那些玻璃才来冀州的,现在想想更可能是为了香蜜。
“是啊,馆陶的吴家想在冀州卖香蜜,我想着把这边交给吴家,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快往扬州那边发展,听说那边才是有钱人的聚集地呢!”
“吴家?”韦沅思索一会儿,想起九州志提过的一户人家,“是那个专做香料生意的吴家?”
“哎,是了,就是他家了!”
王五惊讶韦沅竟然也知道吴家,对韦沅的态度更加拘谨。
韦沅在厅堂坐了这么一小会儿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王五的身份虽然还不太了解,但是看其穿着打扮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有人把这事报给了赵铭承。
“不过是一个小商人罢了,他们这些神神叨叨的人也只能和那些小商人打交道了,王妃的生辰快要到了,你们先准备准备,等这事完了,咱们就去随一份礼。”
冀州和鲜卑、羌胡接壤,镇北将军三年前击溃胡人之后,被先帝封为王,所以也被称为镇北王。
韦沅看着那一叠写着大丰昌字样的银票,食指不自觉的点着桌子:“看来北地比我想象还有钱啊……”
“这几张给我就好了,其他你们安排吧,对了,这位是灵相宗的应老,此番出来主要是为了扩传灵相宗的。”
韦沅一抬手为王五引荐了应老,语气平淡,好似应老是和她一起从山林里出来的。
“应老……”王五想要冲应老拱拱手,但是又觉得这种世外高人应该有专门的礼仪方式,讪讪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大家都是为灵相宗办事的,不用那么客气。”
应老笑眯眯的,眼珠子却不着痕迹的看着王五的装扮,心里粗略一计算,激动得手都抖了抖。
妈呀,一个杂务人员就这么有钱,那自己一个长老以后岂不是更……
应老的眼神刚在王五身上落了落,王五的神经就紧张起来了:“我平时和一些商人……”
“没事,按你想得做就好。”
韦沅知道王五要解释什么,摆了摆手不在意的道:“这些都是必须的。”
“娘子是被困在这儿了吗?我们来之前曹大人说了,如果有事……”
王五眼神注意到二楼几个暗点站着的人,想起焦三说得话,心里突然有些忐忑,犹豫道。
“没事,算算时间,这事也应该快了,你要是不着急,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北上,正好我要去焦三家拜访一下。”
韦沅说着看了一眼已经神游虚空的焦三,偶尔看王五一两眼,眼睑垂下不知道在思绪什么。
几人闲聊着,跟王五来的丫鬟有眼力见的把两套玻璃制的茶杯分别放到了韦沅和应老的屋子里。
客栈这几天不接待其他人,所以王五一行人只得去了其他住所,分别给应老和韦沅留下了一个丫鬟。
“你先回屋吧,要有事我会喊你的。”
安排给应老的丫鬟叫喜儿,是曹家送的,听应老安排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就退了下去。
应老看似闲适的坐着看着喜儿离去,待喜儿将房门关上的时候,几乎立即跳了起来,好似坐在了一块滚烫的铁板上。
“我的天哪,这得值多少钱啊?”应老几乎是一个箭步就冲到了桌子前,双手虔诚的捧起那透明的杯子,看着上面描着的花纹,立即吞了吞唾沫。
“这可是宝贝啊!灵相宗不是这么多年不出世么?怎么这么有钱啊!”
几乎一瞬间,应老的脑海里就转过了无数的念头,最后终于在一个念头上坚定:一定要做好这个外务长老,让灵相宗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身份!
很久以后应老才知道灵相宗只不过是个空架子,唯一有的也只不过就是韦沅而已,可惜知道的时候灵相宗发展得已经很不错了,想要退又舍不得,只好咽下了这事。
韦沅的丫鬟叫欢儿,是喜儿的姐姐,韦沅在纸上画着符,裹住一根根木簪,有一搭没一搭和她说着话。
“今年多大了?”
“十五了。”
“老家在哪儿呢?”
“我是家生子。”
“哦,以后跟着我可能会比较累,因为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
韦沅将手上的簪子裹好,放在了一个架子上,那个架子上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韦沅制作的法器,挑选了一根已经聚集了不少福气的递给欢儿笑道。
“能随娘子办事是欢儿的福气。”欢儿说着话就要冲韦沅施礼,又看见韦沅递过来一根木簪,有些喏喏的接过来不知道韦沅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自己做的福簪,可以增加福气,你以后不要带含玉的东西,对身体不好。”
欢儿出门前就被告知这次是送她去一个大术士身边,看到韦沅的时候得知是那位婆婆的孙女,只是没想到这看着比她还小一些的娘子竟然会自己做法器。
这是欢儿收到过最贵重的东西,立即有些忐忑:“娘子,这……”
“没事,拿着吧,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以后有你照顾,我这也能省了不少事。”
韦沅又低着头继续画符,进入坤相以后,她只需要用符纸就能聚运了,想起那些时候老头逼自己背得又拗口又不懂的东西,韦沅的表情就多了几分苦涩。
欢儿看韦沅表情不对,立即不再争执,脑海里却又想起韦沅的话:对身体不好。
除了父母和妹妹,没有人知道她每逢月初就会噩梦连连,经常盗汗体软,精神不佳,好在她平日遮掩得不错,所以府里面也没什么人知道。
韦沅余光看见为她添水拜访符纸的欢儿,心里莫名的就想起阿寻,也不知道那两个小丫头现在怎么样了,还有毕老他们一行人,现在应该回京都了吧。
当初毕老说过,他们等韦沅一段时间,如果等不到人,就回京都,让韦沅去京都找他们。
“娘子,我来吧。”
欢儿看见韦沅要伸手研磨朱砂,不自觉的就上前喊道,喊完又有些后悔,这可不是研墨,不知道会不会犯了忌讳。
“好,那我就省事了。”
韦沅专心的画符,动作越来越流畅,渐渐的符型有了一丝丝几乎看不出来的变化,这是韦沅进入了意的境界。
术法的使用有几个境界,最基本的就是摹。
按照前人留下来的口诀动作几乎一模一样的表现出来,试图达到先人创作时候的那种状态,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依葫芦画瓢罢了。
比摹更近一步的就是意。
在施展术法或其他东西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思想或者其他东西,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术法,那就是下一个境界了。
意这种状态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人每天费尽心思可就是没办法进入那个状态,也有人花费心力终于摸到了那个边缘,还有些被称为上天宠儿的人不自觉的就进入到那个状态中。
最后一种人几乎很少,因为意这种状态很难碰到,只要你任何一次进入意的状态,那么其他术法的时候你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的找到那个状态。
韦沅现在就处于最后一种。
她似乎不知疲倦的画着,一张接着一张。
韦沅已经没有用符纸去包裹木簪了,几乎画了就往旁边一划拉,任由它飘落在地上。
欢儿一边要给韦沅研磨朱砂液,一边要放置好符纸方便韦沅取拿,一边还要去捡起地上的符纸,几乎忙得不可开交。
可是韦沅连头也没抬,好似上了发条一般,不停地重复着那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动作,直到最后,朱砂液都快要蘸完了,欢儿也来不及去捡地上的符纸,看着韦沅像中了邪似得模样,也不敢唤她。
符纸上的朱砂越来越少,有些只能看得出来形状,欢儿一咬牙,往朱砂液里倒了一杯水。
鲜红透亮的朱砂液立即变成了粉红色,落在黄色的符纸上只能勉强看出形状,可是韦沅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现一般,依旧不停的画符。
临近饭点的时候,应老让喜儿来唤韦沅去吃饭,没想到却看见欢儿正在地上捡一张张飘落的符纸。
“嘘,娘子在画符呢。”
欢儿一转头看见喜儿目瞪口呆的看着韦沅,立即把食指放在嘴边小声道,喜儿无意识的应了声,呆呆的就出了门,被风一吹才想起将这事去回禀给应老。
城外。
“少爷,咱们到了。是要见张大人,还是……”
一辆极不起眼的马车顺着人群进了城,那带着斗笠一笑就露出一口大白牙的车夫压低声音对着车内说话。
“先住下吧,听说馆陶郡守也来了这里,先见见他吧。”
马车内,萧瑾瑜的脸若隐若现,声音比起往前也更加低哑一些。
在萧瑾瑜决定来这之前,早就有人帮他在这儿准备好了宅子,安排好了人手。
“嗯,好。”
车夫脸上诧异的表情一闪而过,但却毫不犹豫的立即应下,那馆陶郡守手伸得倒是挺长,就连郡王身边的人也都有帮他说话的。
至于郡王知不知道,像不像追究,那就是郡王的事了,他这么一个小小的车夫不能去妄议这些事。(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真有
“老任,今儿咱们可要不醉不归啊!你小子可别又认怂!”
一群老兵嘻嘻哈哈的走进客栈,王五老远就听到了这熟悉的声音,向前望去,果然是护送他们来的曹家护院。
“张大哥,我还想着你们怎么还没回来,刚念叨上就听见你们的声儿了。”
王五迎了上去,看见那被张家兄弟拖着的庄稼汉模样的人,立即笑道:“这位就是你们念叨了一路的兄弟吧?快快快,我让掌柜的准备了好酒好菜,咱们一起去喝一杯。”
“你个王五!我们几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吃顿饭你掺和进来干啥!”
张家兄弟还没说话,另一个赵姓老兵就开口了,一路上他都看王五不顺眼,也不知道主家怎么想的,非让他们护送这么一个小商人,张家兄弟也没出息的不敢说话。
“赵大哥,这相逢何必曾相识,我虽然以前没有和你们一起上过战场,但是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嘛……”
“谁是你赵大哥?可别跟我攀关系。”
那赵姓老兵冲着王五直撇嘴,满脸的不屑之意,王五脸上的笑意缓缓的淡薄了几分。
“赵大哥既然如此不情愿,当时就应该和大人说清楚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王五处心积虑硬逼着您随同。”
这话说得就直接了,那赵姓老兵立即拉下了脸,怪叫一声。
“我就知道你们这些商人没好东西,来的时候可不管我怎么说都是笑脸相迎的,怎么?现在到了地方找到了主家,就敢汪汪叫了不是?”
客栈里吃饭的人有些已经开始上下打量王五了,嘴角露出的笑意很是明显。
“老赵,说些什么呢,不要闹了,赶紧的咱们今儿还要不醉不归呢!嘿,王五兄弟,你也别介意,我这兄弟就这性子……”
张家老大出来打圆场,王五笑着点了点头算是应了话,可赵姓老兵还在一直不依不饶,哼哼唧唧。
“我可不要这种人跟我们一起吃饭,咱们兄弟的事他掺和进来算什么事!”
饶是王五好脾气听了这话脸色也微微一变,什么叫他这种人?
“那我就不掺和了,这位护院既然这么硬气,想必也不想占我的便宜。”
顿了顿王五又继续说。
“你们这次出行是你们主家安排的,我们就算要求也没求到你们头上,但是一路上我也不算亏待你们。”
“以前的也就不算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尽你们的职责,我也就做我自己该做的事就好了。”
王五的话说得已经算很重了,直言一行人只是护院,没资格对他指手画脚的。
自从韦沅医治好曹颖的病之后,曹家对他们这些韦沅带着的人就一直很是照顾,这也是王五一路上都陪笑脸的原因。
也有一点原因是:王五觉得这些人确实该敲打敲打了,要不然在这个时候惹上什么麻烦可就不好了。
说完这些王五转身就要走,气氛顿时有些沉重,任兴义见状赶紧一把拉住了他。
“哎,说些什么话呢!都走了这么一路了,难不成就这几句话大家就要老死不相往来啦!各退一步嘛,老赵!你看看你,这么多年那不饶人的脾气怎么就改不了呢……”
任兴义是真心出来劝王五的,毕竟他第一次见王五,若是闹成这样子,谁脸上都不好看。
赵姓老兵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也没有再说话,但是脸色还是不太好看。
其他人也或许出于真心或许出于私利上来,拉扯着王五就去了二楼包间,王五也就半推半就的跟着上楼去了。
张小壮看着王五没有甩脸走人,立即微微松了口气,拉着赵姓老兵走在了后面。
“老赵,你说说你,怎么就杠上了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