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陛下总是被打脸-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的视线都落在了他身上; 周昊更是眸光阴冷; 面寒如铁,唇边的笑僵在了脸上。
  “萧大人说笑了,我与二弟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怎么会做出这种兄弟阋墙的事呢?”
  “再说了,就算是用二弟的名义对魏世子动手; 于周魏两国的关系亦是不利,对我而言又有什么好处呢?”
  萧谨言耸了耸肩:“那谁知道呢?我们世子夫人说了,周世子向来喜欢剑走偏锋; 做些与寻常人不一样的事。萧某无能,揣度不出周世子的心思,所以也只是胡乱猜测一句罢了。”
  一副我随便说说你别当真,但我确实觉得有这个可能的样子。
  末了又好像想起什么; 加了一句:“对了,听说您先前手上出了什么问题,广邀天下名医为您诊治,我们世子夫人让我问候您一句,您的手好点儿没?”
  一句话说完,周昊拢在袖子里的手捏得咯吱作响,强忍住心头的怒意才没有冲上去杀了他。
  别人不知道,珍月还能不知道他的手为什么会出问题吗!
  然而这件事却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当初他派去的都是死士,能杀了珍月就杀,杀不掉就挑拨一番之后自裁,绝不会做出拖累周国的事。
  珍月就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把马钰放了回来,不然即便留着他也没什么用。
  就算马钰当着一众魏国人的面承认了他是专门来杀珍月的,也不会帮着魏国指认周国。
  到时候周国死不承认,魏国总不能凭着几个死人的尸体就对周国发兵吧?
  若是如此,他们还可以说是魏国故意杀了周国人之后寻衅滋事呢。
  所以还不如把马钰放回来,让他顺便把那块儿沾了毒的玉佩也带回来,黑他这个主子一把。
  周昊就算被黑了,也不能指责珍月,反倒要压下不提,还杀了马钰,不然就等于承认了这件事是他做的。
  而珍月当初写的那封威胁信也没有署名,甚至不是自己亲笔,周昊就算明知是被她黑了,也没有证据。
  就像她也明知是谁派人去刺杀她的,但也没有诉之于口。
  一句话,都是因为没有证据。
  现在萧谨言又忽然提起此事,嘲讽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周昊只觉得右手仿佛又开始发痒,之前中毒的感觉似乎又回来了。
  偏偏他还什么都不能说,只能咬着牙回了一句:“多谢公主关心,已经没事了。”
  “是吗?那就好。”
  萧谨言嘴上这么说着,面上却是一副感到可惜的样子,让人恨得牙痒痒。
  周王刚刚主要在听他说,手中国书只大概扫了一眼,此时逐字逐句看完,看到最后却忽然笑了起来。
  殿中人不明所以,纷纷看了过去。
  周王却把国书往桌上一扔,道:“萧大人,这国书真是魏王写的吗?你莫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萧谨言正色道:“自然是真的,萧某就算胆大包天,也做不出伪造国书之事来。”
  “哦?”
  周王指尖儿在国书上轻点。
  “那这么说,是魏王在开玩笑了?”
  “竟然说我周国烧了他一座山,让我们赔他十座?”
  话音落,殿中顿时喧闹起来。
  “什么?”
  “赔十座山?”
  短暂的议论声后亦是一阵此起披伏的笑声,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这真的是魏王亲笔所书的国书吗?”
  “真的假的?”
  显然都把这当成是一件极其可笑的事,嘲讽之声不断。
  十座山不仅仅意味着十座山,更意味着大周的国土以及城池。
  因为被烧毁了一座山,便要让他们大周拱手相让十座?
  真是闻所未闻!
  谁会答应这种无理的要求!
  萧谨言却面色如常,在这讥笑声中不卑不亢的再次开口。
  “要这十座山不仅仅是因为周国无故烧了我大魏一座山,更是因为你们的人毫无缘由的先行挑衅,刺杀我国世子。”
  “这不仅是对于被烧毁的那座山的赔偿,更是对于伤害了我国世子的赔偿。”
  “这次若不是我们世子走运,只怕就要死在南泉山上了,贵国难道不该做出相应的补偿吗?”
  周王嗤笑一声,如同哄骗无知小儿般对他道:“那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让人给贵国世子送去黄金万两,绢帛百匹,另珠宝字画两箱,聊以慰问,你说可好?”
  言中也不提是赔偿,只说是身为友邦慰问一下魏祁的伤势。
  萧谨言却绷着脸道:“周王说笑了,听闻当初贵国世子为了治好自己的手尚且花了三万两黄金延请名医,难道我国世子的性命在您眼里就只值区区万两吗?”
  “何况下官离宫前,我王一再叮嘱,世子乃是他与夫人的至宝,绝非金银珠宝这些外物可以比拟的。”
  “周王若是不想赔偿这十座城池也可以,只需将罪魁祸首交与我们,我们自不会再追究此事。”
  罪魁祸首指的自然是周妟。
  可周妟就算再怎么不成器,也是周王的亲生儿子,他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儿子送出去?那不就等于是像当初对大燕低头一样对魏国低头?
  当初大燕是国力强盛压的他们没有办法,魏国可没有这个本事!
  周王冷笑一声,叱道:“萧大人莫要得寸进尺。此事尚未有定论,那宋莽等人究竟是谁派去的,又为何要诬陷我儿还未可知。”
  “本王愿意赠些金银给魏世子也是看在两国情谊的份儿上,萧大人若是不知好歹,那就别怪本王不客气了!”
  萧谨言眸光一凝,道:“这么说,周王是不承认这件事是贵国周二郎做的了?”
  “没有证据的事,本王为什么要承认。”
  周王冷言道。
  萧谨言鼻间发出一声轻哼,拱了拱手:“既然如此,那便没什么好说的了,下官告辞!”
  说完竟甩袖而去,片刻也不打算停留的样子。
  “站住。”
  周王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萧谨言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怎么?周王是打算斩杀来使吗?”
  周王嗤笑一声:“萧大人可以走,但宋莽要留下。他毕竟是周国人,贵国虽然审问过了,但我们还没有审。”
  萧谨言似乎犹豫了片刻,但看了看门口手持长枪的护卫,最终点了点头:“好。”
  之后便大步离去了。
  周王在他身后露出一抹不屑的笑意,将那国书往地上一扫:“黄口小儿!”
  …………………………
  半个时辰后,魏国使臣的车马便驶离了周京,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宋莽被人交给了周国人,但或许是之前受了刑,交给他们的时候是昏迷的。
  周王命人将他关在了牢里,只等他醒来严加审问,弄清楚在魏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真的是周妟指使他们去的,又或者其中另有隐情。
  但等了三日,宋莽不仅没醒,还死了,他再想问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刑部的人说并未有人动过宋莽,怀疑宋莽是之前就被魏国人动了手脚,问要不要将魏国使臣抓回来。
  周王沉着脸将手中折子往桌上一扔:“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没听过吗?”
  “何况如今我们还没有正式开战,抓他们回来做什么?给魏国找理由对我周国发兵吗?”
  刑部官员道声“下官知错”,讪讪地退了下去。
  另一边,确定身后没有追兵的萧谨言一行人松了口气:“还好活着出来了。”
  陈刚亦是拍了拍胸口,顺便揉了揉自己的脸。
  “还好不用一直扮那宋莽,不然那么多东西糊在脸上,没几天我这张脸只怕就要坏了。”
  萧谨言拍了拍他的肩,由衷地道:“辛苦了。”
  陈刚咧嘴一笑:“公主答应多给我三十片金叶子,再辛苦也值得。”
  三十片……金叶子……
  他跟着世子这么些年也没有这样的待遇。
  “要不……你也教教我口技和易容吧?”
  萧谨言凑过去道。
  陈刚立刻戒备地看着他:“干吗?抢我饭碗啊?休想!”
  说完还从他身边挪开了一点儿,生怕他偷师的样子。
  萧谨言抬头望了望天,轻叹一声,觉得回去是时候跟世子提一提涨俸禄的事了。                        



第78章 声东

  周国京城; 周昊听着下人的回禀,眸光一凝。
  “死了?”
  “是; ”下人道; “刚才刚传出的消息。”
  “怎么死的?”
  “这……看不出来,刑部的人让仵作查过了; 没有查出什么可疑之处; 只道是之前在魏国人手里受了刑,所以扛不住了; 就死了。”
  “……二郎那边呢?动没动过什么手脚?”
  此刻最盼着宋莽死的估计就是周妟了。
  那人却摇了摇头:“没有,您吩咐了之后属下就一直牢牢盯着; 没让任何不相干的人接触过宋莽; 二郎君虽然的确是想派人杀了宋莽; 不过并没有找到机会,宋莽是自己死的。”
  周昊沉吟片刻,摆摆手让他退下了。
  当日在城门前他听说宋莽是受了周妟的命令去刺杀珍月; 顿时就明白过来,八成是那小子跟他争一时意气; 想杀了珍月证明自己比他强。
  结果一个没弄好,人没杀成还让人抓住了把柄,派去的人如此不经事; 竟然受不住刑罚被魏国人收买了,帮着指认他们周国。
  这虽然于大周不利,但事情已经发生,若是好好利用; 就可以给周妟一次沉重的打击。
  谁知道……萧谨言竟把他也拖下了水。
  如今宋莽死了,只要周妟咬死不认,死无对证,就算他明知道这件事就是周妟做的,也拿他没办法。
  而且因为当时最先认出宋莽的人是他,父亲和母亲说不定真的会以为是他收买了宋莽,想借此嫁祸给周妟。
  哪怕他们明知道可能性不大,但怀疑的种子还是埋下来了。
  周昊闷声在桌上砸了一拳,心中微恼。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不小心就被那姓萧的算计了。
  不过……这件事说起来还是有些不对劲。
  魏王特地派了使臣前来,还带来了他亲笔所书的国书,难道就为了这么点儿小事?
  就为了挑拨他和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为了说出那句玩笑般的你烧我一座山,就要赔我十座?
  这也未免太儿戏了吧?
  不对劲啊……
  …………………………
  周昊的感觉在一个月后得到了证实,周国边境送来一封急报,说魏国忽然抽调两万兵马直指虎头关,并派人送来了一封战书。
  战书中言:周王次子周妟不顾两国情谊,无故派人刺杀魏国世子,其心可诛。现令周国交出刺杀魏世子的元凶,否则两国情谊不存,魏国随时会向周国开战。
  这封信最先交与边境将领之手,之后一路快马疾驰送到周京,路上并没有耽误太长时间。
  也就是说,一个月前魏使刚刚入京的时候,魏国边境已经有了动作。
  魏国知道他们根本不可能答应那样的要求,所以上次来纯粹就是走个过场,做出一副先礼后兵的样子罢了。
  周王大怒,朝堂上亦是一片斥责之声,都道魏王奸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边用使臣吸引了他们的视线,一边派了大量兵马直指边境。
  然而战场上的事就是这样,不论手段,只论输赢。
  说起来还是怪他们太大意了,万万没想到在如今这个时候,魏国竟然真的会向他们宣战。
  毕竟此时开战,对他们两国来说都不好,只会便宜了楚赵这两个小国,或是让大燕又找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周王遣退诸人,只留了几个武将在房中,与他们一起商议应对之策。
  最终派一万兵马到虎头关驰援,另派了两万兵马奔向魏国淄玉关的方向。
  魏国压在周国边境的两万兵马是从淄玉关等地调过来的,如此一来,这些地方的守卫就相对薄弱。
  若是大魏真的敢对他们开战,他们就算守不住虎头关,也要把淄玉关拿下。
  而且魏国那边若是知道他们的兵马去了淄玉关,想来也不敢轻易动作。
  这场战事若是能够消弭于无形自然最好,若魏国坚持要开打,他们也只有奉陪了。
  直至此时,绝大部分周国人还是觉得,魏国此次虚张声势的成分更大,并不一定真的会出兵。
  周昊散了朝之后回到自己殿中,亦是看着一份舆图发呆,半晌才喃喃一句:“还是不对啊……魏王明知就算打赢了也讨不到什么便宜,为什么要打呢?”
  下人在旁说道:“也不一定真的会打啊,说不定就是因为魏世子受了伤,魏王一时激愤,所以做做样子罢了,不然他脸上无光啊。”
  先是自家儿媳妇被人刺杀,后是亲生儿子受伤,他这个做父亲做国主的,无论是出于哪个立场都不能沉默不言,不然传出来就太丢脸了。
  不仅丢他自己的脸,也丢魏国的脸。
  周昊自然也懂这个道理,但还是觉得不太对劲。
  可究竟是哪里不对劲,他也说不好。
  …………………………
  就在周王收到魏国战书的同一天,魏周两国接壤的另一处地方,鳐水关。
  一队人马穿着周兵的服饰隔着河看着对面的城墙,眸如寒星,唇边却都挂着志在必得的笑意。
  “酒!”
  有人低声说了一句。
  立刻有人将十几个酒囊拿了过来,分与众人。
  这些人接过酒囊,咕嘟嘟几口灌了下去,暗夜中眸光更亮,似要着起火来。
  “好久没有攻过城了,自从……”
  自从老将军和大将军离世后。
  他们虽然在小将军的号召下以宁安寨的名义重又组建了穆家军,收服了诸多山寨,但那终究都是些游兵散勇乌合之众,与真正的战争完全不同。
  说话的人眸光微黯,但很快就又亮了起来,将酒囊往地上一扔。
  “兄弟们!随我去!开城门!”
  周围众人立刻也将手中酒囊扔下,悄无声息的站起身来,随他一起借着夜色的掩映向河边走去,如同鱼儿一般潜入水中,不消片刻便出现在对岸,又身形迅速的向城墙边挪去。
  仍在这边留着的人只见到十几道影子分为几路像夜猫一般一闪而过,之后城墙下的侍卫似乎摇晃了一下,旋即又站得笔直。
  与此同时,另有两人分两边将肩头的绳索摘了下来,在空中甩了几下,之后扬臂一扔。
  索套准确无误的套住了墙垛。
  这是千锤百炼打磨过多少次的技艺,穆家军前翼先锋为数不多的人能掌握的技能。
  多少个日夜里风雨无阻的站在城墙下训练,一甩一扬,务必要保证精准的套上任何想套的东西。
  没有铁钩又经过特殊处理的绳索发不出太大声音,趁着城墙上的人转过身巡视他处的短暂时间,套牢,爬上去,杀人,一气呵成。
  而城墙下的侍卫却仍旧站的笔直,像是根本就没看到一般,待上面发出一声轻微的鸟鸣,这才扔下手中套索,亦是动作迅速的爬了上去。
  索套从城墙这边的墙垛解下来,套到面向城内的另一边,站在上面的人顺着绳索如同夜枭般迅速滑落,悄无声息的落在了地上。
  在前面巡视的周兵走到头转过身,只看到一双亮如繁星的眼眸盯着自己,还没来得及叫出声,就被人捂住了口鼻,紧接着颈间一凉,便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其他地方的几个周兵几乎在同一时间被解决,只剩倚靠在城门门洞内的两人在低声聊天,对外面发生的事毫无所觉。
  两人聊着聊着,肩膀忽然被人从侧面拍了一下:“兄弟。”
  回过头去,见一人咧着嘴露出满口白牙:“去死吧。”
  说话间已猛地用力扼住了他们的脖颈,直至两人双目暴瞪彻底没了呼吸,这才松手。
  “开城门,放吊桥。”
  话音落,门洞外跑进几个浑身湿漉漉的人,一起合力迅速打开了城门。
  与此同时,另一边,看到同伴手势的人将手中机关一拉。
  城门外,两座沉重的吊桥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缓缓落在了十余丈宽的河面上。
  离这里不远的周兵听到动静,心头一紧。
  “大半夜的怎么忽然放下了吊桥?”
  “快去看看!”
  说着疾步向城门的方向奔去。
  远远看到城门大开,心中大骇。
  “怎么回事?城门怎么开了?”
  “守城官兵呢?”
  “大人!大人!”
  有人快步跑来,指着城门的方向满脸惊恐:“有人渡河过来了!好像是魏军!”
  什么?魏军?!
  “快!快把城门关上,收起吊桥!敲战鼓!备战!”
  为首的周国将领立刻指挥道。
  一众人赶忙奔向城门,那将领又叮嘱了自己的属下几句,也准备跟过去。
  正要走时,却看到那来传信的人衣衫渐湿,有水渍从里面透了出来。
  “你身上这是……”
  话没说完,只见眼前刀光一闪。
  他迅速的向后一躲,从马背上翻了下去,险险避开了要害,却还是被那一刀划破了胸口。
  “好身手!”
  对面的人赞了一声,话音落的同时已从马腹下钻了过来,手起刀落,跪在地上直接捅入了他的心口:“可惜还差了点儿火候。”
  这将领身边的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看自家主子被杀了,惊呼的同时那人影已从地上一跃而起,扑到近前。
  他想喊人来救命,却发现不远处那些冲向城门的人也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杀了他们的跟眼前这人一样,都穿着他们周兵的服饰,只是衣服是湿的。
  真的有人渡河过来了!
  就是……这些人!
  然而到嘴边的话却已经说不出来,喉中发出几声嗬嗤嗬嗤的响声,人便倒了下去。
  太快了……动作太快了,这不是人,是……鬼吧?                        



第79章 汪汪

  城门被人从内打开; 吊桥缓缓落下,河岸另一边隐藏着的人站了出来; 月光映照下露出年轻的面庞。
  “儿郎们!”
  他振臂高呼; 清越的嗓音穿透夜色。
  “我穆家军沉寂数年,是时候一雪前耻; 重现于世了!”
  “让我看看; 你们是否还如当初一般英勇无畏,是否还如当初一般所向披靡!”
  “今日; 便让我们拿下鳐水关,重振穆家军威名!”
  “重振穆家军威名!”
  “重振穆家军威名!”
  四周响起应和声; 这声音从近到远; 起初只有周围数十众; 紧接着百众,千众,呼声震天。
  吊桥落在水面的瞬间; 年轻人及他身边众人率先冲了出去,马蹄踏在桥面上; 发出哒哒的声音。
  万众人马紧随其后,冲杀着涌入城门。
  鳐水关的守城将领是闫肃,他正躺在床上休息; 就感到一阵地动山摇,踏踏的马蹄声似乎要将鳐水关的地面震裂。
  “地动了!地动了!”
  下人惊呼着冲了进来,口中呼喊着:“将军快跑啊!”
  闫肃猛地从床上翻身而起,衣裳都没来得及穿拎起自己的刀就走了出去:“地动个屁!有人攻城了!”
  啊?
  有人攻城?
  这让下人觉得比地动还难以置信; 愣在原地没反应过来。
  而闫肃刚走到门口,就有人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
  “将军!有人攻城了!有人攻城了!”
  竟然……真的有人攻城了?
  下人这才回过神来,赶忙跟了上来。
  闫肃边走边问:“什么人?多少兵马?带了什么攻城的兵器?”
  来报信的人赶忙答道:“不知道是什么人,旗帜上画了个月亮,以前从未见过,约莫有五千众,没带攻城兵器。”
  闫肃脚步一顿:“没带攻城兵器?”
  “是。”
  “那他们是怎么打进来的!难不成是咱们自己人开的城门吗!”
  他气的差点儿骂娘。
  那人苦着脸道:“下官也不知道啊,他们突然间就打进来了,周小将已经死了……”
  “周昙死了?!”
  闫肃胸口一闷,险些怄出一口血。
  周昙乃是君上的侄儿,虽然并不多受君上重视,但好歹也是正经的皇亲国戚。
  人在他手里死了,他这官位是别想保住了!
  闫肃啐了一口,集结好一众兵马,骂骂咧咧的跑了出去。
  尽管明知官位保不住了,但城还是要守的,不然身后数万鳐城百姓就要遭殃了。
  好在对方只有五千人,他们鳐水关屯兵八千,应该还可一战!
  闫肃一边让人燃起狼烟给距离此处数十里外的一座城镇示警,让他们及早备战,一边指挥着自己的兵马迎敌,誓要将贼奴斩杀于此。
  可他才刚刚率兵抵达战场,就见自己的兵马正溃散而逃,狼狈的丢盔弃甲。
  “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逃!”
  他揪住其中一个逃兵,厉声斥责。
  那逃兵三十多岁,平日里也算勇猛,但此时却涕泗俱下,指着那边的战场道:“将军……是穆家军!穆家军啊!”
  以一当百的穆家军啊!
  闫肃一惊,猛地抬起头来,仔细分辨战场上的旗帜。
  只见一面明月旗在空中飘扬飞舞,翻飞间偶尔可见另一面隐隐浮现的雄鹰。
  玄色的旗帜,金色的雄鹰!
  穆家军!
  真的是穆家军!
  可是……穆家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八千兵马对穆家军五千人……
  还不够给他们塞牙缝的呢!
  这战场上的每一个人,就算没见过穆家军也听过穆家军的威名。
  更何况那些年岁稍微大一点儿有个二三十岁的人,很多都亲自跟穆家军交过战。
  穆家军的悍勇无人不知,穆家军的可怖无人不晓。
  四大藩国为何忽然间就敢联手伐燕了?还不是因为燕帝自己亲手把穆家军毁了!
  不然即便再过二十年,他们也不见得敢对大燕下手。
  可如今……已经消失的穆家军竟然又出现了,还出现在了他们鳐水关!
  闫肃咬牙,一把将那逃兵推了回去。
  “穆家军早就没了!现在所谓的穆家军不过是一群土匪集结的乌合之众而已!回去!杀敌!否则按逃兵处置,格杀勿论!”
  那逃兵被推的踉跄两步,看看他又看看那边惨烈的战场,最终战战兢兢地走了回去。
  然而事实证明,穆家军依然是穆家军。
  哪怕余众不多,哪怕在山里当了几年土匪,穆家军的铁蹄依旧无人可挡。
  闫肃看着眼前不断倒下的兵将,浑身浴血的站在战场里,最终还是举起了降旗。
  打不过,真的打不过,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且不说他的将士们实力如何,仅仅是心中的畏惧,便已经注定了败局。
  这样的战争,真的没必要再打下去了。
  好在穆家军向来军令严格,从不屠城,亦不惊扰当地百姓。
  降了吧,降了还能少死些人……
  果然,这边一竖起降旗,穆家军那边立刻便停止了攻击,一边喊着降者不杀,一边命他们转过身去扔下兵器。
  最终,鳐水关八千兵马死伤三千余人,损失惨重。
  而穆家军五千众仅死伤数百,如同来时一般人马整齐。
  翌日,穆家军在闫肃的陪同下进入鳐城,穆渊骑在马背上,高声对闭门不出的鳐城百姓说道:“诸位百姓请放心,我穆家军奉珍月公主之命攻下鳐水关,并非为了徒增战事,打扰百姓安宁。”
  “今日之事,只因数月前贵国国主次子周二郎君无故派人潜入大魏,刺杀公主,火烧魏国南泉山,令公主险些丧命。”
  “而事后周王更是抵死不认,甚至包庇凶徒,明明证据确凿,却不肯交出幕后元凶。”
  “公主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对鳐水关兴兵。”
  “但临行前公主有令,决不可惊扰当地百姓,故而我穆家军虽攻下鳐水关,却绝不会伤害各位百姓分毫。”
  “大家还请按照往日习惯照常作息,无需过分担忧。”
  说完也不管有没有人理会他,只让人将城中大周兵马的旗帜撤了,换成了明月雄鹰旗,又将守城官兵换成了穆家军,其余的则丝毫未动。
  直至此时,闫肃才乍然惊醒,穆家军竟是为了珍月公主而来!
  那个带着三千兵马报恩,为珍月公主送嫁的穆家军,竟然真的成为了珍月公主的私兵,如臂使指。
  也就是说,除了那三千兵马之外,远在宁安寨不知人数几何的穆家军如今也全部听从珍月公主的指挥,按照她的意志行事。
  一个女人……穆家军竟然效忠一个女人!
  难怪他事先毫无察觉,难怪京城那边也毫无反应。
  谁能想的到,当初碾压诸国傲气凌人的雄兵,如今竟然臣服于一个女人的脚下!
  怪哉……怪哉!
  与此同时,距离此处数十里的另一座城池也被攻破,领兵的穆家军将领亦是在城中说了这样一番话。
  城中百姓便全部得知,这场战事都是因为他们的国主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造成的。
  若是周王当初将周妟这个罪魁祸首交了出去,后面也就没有这么多事了。
  于百姓而言,安宁才是最重要的,是周国人还是魏国人对他们而言都没有什么区别。
  何况认真来说,大家还都同是大燕人,也算作一家人,那么是周是魏,就更不重要了。
  所以没过多久,确定穆家军没有伤害他们的意图,他们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照常作息。
  只是心中对周王多了几分厌恶,对那位头一次听说的珍月公主倒是多了几分好奇。
  毕竟女人领兵还是头一次听说,而这个女人让人攻下这里之后也没有打扰他们,想来就算不怎么温和,也该是个就事论事,不会无故迁怒别人的人。
  …………………………
  鳐水关被破,周围十座山头包括其中两座城池被魏国收入囊中,周王的侄子周昙还战死在了战场上。
  这一消息传回周京,周王的震怒可想而知。
  经此一事,周魏两国彻底撕破脸皮,正式宣战。
  周国更是抽调三万兵马,誓要夺回鳐水关,一雪前耻。
  周昊得知后目光看向鳐水关的方向,低声喃喃:“这才是真正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之前那算什么?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珍月……
  珍月!
  真是便宜了魏彘那东西!若是他娶来了该多好……
  …………………………
  周国派兵攻打鳐水关,魏国自然是要应战。
  为了鼓舞士气,同时表示魏氏王族与将士们同在,魏国向来会派自家兄弟子侄亲赴战场,与将士们共同作战。
  对燕的战场上有魏祎,对周的战场自然也要派个相应的人去。
  魏佑年幼,去不得,魏礼也才十三岁,而且向来擅文不擅武,派他去自然也是不行的。
  这件事最终就落在了魏祁的头上。
  魏祁的伤已经好了,只是在腹部留下了一大片伤疤,十分可怖。
  尽管楚瑶让青青给他用了最好的祛疤药,但那伤痕还是触目惊心。
  但他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