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蔬香世家-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家要做出这件事,自己家就不能杜绝这件事发生吗?除非是当今皇上等确定了姜伯康的“冤枉”之后就夺情起复姜家兄弟二人,要不然,这两个人注定了是没有可能起复。


第365章 避祸他乡
  李氏是个和善的人,难得将一个人恨在心里。当初小姑的亡故,多少也是因为小姑识人不清的缘故,但耘昭走到这一步则真是姜家欺人太甚的缘故,李氏心中更多的不忿则是因为同情姜耘昭而来。
  刘贤哈哈笑着说道:“你说的是,是我糊涂了,回头我就想办法做成这件事。”
  要是旁的事情可能运作起来不容易,但此事却不难。毕竟,福寿果今年会成为趋之若鹜的存在,只要稍微透露一点消息出去,不怕没有人愿意上赶着做。
  “老爷说的是!”李氏柔顺的回答道:“只是云蓉知道了怕要难过了。”
  想起女儿眉飞色舞的说,福寿果的秘方以后就是她的嫁妆了,李氏不由好笑的说了一句。
  “无妨,咱们家的好东西不少,到时候再贴补她一点便是。”对于小女儿,刘贤可是丝毫都不吝啬。
  “倒是耘昭这边有些问题。发生这些事,这孩子则实在是不适合留在京城周边了。万一被人发现了,后患无穷!”
  这件事牵扯到了宫中,要是一个闹的不好,就是欺君之罪。若早知道,就不该同意耘昭诈死的想法。
  “难道现在的庄子里也不安全吗?也有二三百里的路程了。”李氏不想让姜耘昭离开更远,所以很有些不舍的问道。
  刘贤郑重其事的点点头说道:“你的心思我明白,若说起来,你对耘昭的疼爱更是比我这个做亲舅舅的还要厚重一两分,但耘昭诈死这件事若是被宫中的人知道了,便是咱们家也要完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难道你不明白吗?”
  李氏就算是心里有再多的不舍,终究还是被刘贤这话给说服了,她只能讷讷的开口道:“到底母亲这么大的年纪了,若是知道耘昭又要离开,怕是心里不舒坦。”
  “这件事咱们就先瞒着母亲吧,就说一年半载之内,耘昭不适合在京城露面便是,母亲也不是糊涂人,她可比咱们都精明呢,自然知道轻重。”
  刘贤拍拍妻子的手,示意她不用过于担心,毕竟,母亲这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哪里能不懂其中的厉害。
  姜耘昭接到消息的时候,福寿果的事情基本已经算是尘埃落定了。
  让她觉得意外的是,当初她报以希望的辣椒和花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好成就为她赚钱,却是随意想出来的福寿果到了最后居然会掀起如此风浪。
  甚至为了福寿果她居然还不得不远走他乡避祸。
  不过,舅舅说的十分有道理,她现在的身份确实有些敏感,实在不适合继续留在京城周边,若是被有心人给发现了,对于刘家和她个人来说,都不是好事。
  所以,最好还是早些离开的好。
  目前姜家的人似乎相信她已经不在人世,但很快估计姜伯康就会怀疑,姜伯康是个颇有些聪明头脑的人,只可惜的是,他的聪明从来都没有用在正途上。
  舅舅这样的安排很有道理,且舅舅已经给他想好了要去的地方,正是大表哥今年要去的西北。
  姜耘昭过年之前就知道,刘家正在与西北那边的人洽谈,打算开辟一条新的商路,若是能打通的话,刘家便能更上一层楼。
  因此早早就定了大表哥今年开春之后要去西北,当时舅舅还在考虑,到时候要让谁与大表哥同去,却不想现在与大表哥同去的人成了她。
  果然世事无常啊!
  舅舅一再说,若是去旁的地方,怕惹人注意,倒是去了西北苦寒之地,别人才不会怀疑。这是怕她嫌弃西北地方艰苦,其实她又何尝不明白,现在去西北或许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西北那样的地方,不光是条件艰苦,而且还不时有冲突发生,听说哪里一年总要发生好几场战争。所以是连男子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就别说女子了。
  若是她当真去了西北,就算是姜伯康有所怀疑,也一定不会想到她居然在西北。
  她也清楚,此一走,估计最少也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回来,甚至更长时间也有可能,就算大表哥期间回来,她也不会同行而归。
  因此,有些事还是要先做打算,思前想后,值得托付的人便是二表哥了。
  刘子归接到姜耘昭的传书之后,很痛快的将姜耘昭信中所说的事都应下来,并让从善专门跑一趟去找姜耘昭。
  “小姐,二爷说了,以后小的便跟着您了。”从善恭恭敬敬的对姜耘昭说道。
  姜耘昭原本拿着花生的手一抖,她自是知道,从善在二表哥跟前的地位,可从善却说,以后就跟着她了,那二表哥怎么办?
  刘家的几位表兄身边都有会功夫的小厮,自然这些人名义上是小厮,但实际上是侍卫一样的职责,为的就是关键时候能保命。
  现在二表哥要把自己的贴身保镖给她,她如何能接受?
  “你留在我身边到底有些屈才了,二哥的心意我领了,只是你还是回到二哥跟前才好。”姜耘昭放下手中装着花生的盆子说道。
  “二爷说若是小姐不肯收留小的,小的便不用回去了。”从善立刻将之前刘子归的原话带到:“二爷还说了,他跟前还有其他可用的人,只是小姐都不认识,所以才让小的来您身边。”
  “前日舅舅也安排了人到我身边。”姜耘昭苦笑着说道。
  舅舅特意安排了两个人,都是女子,一个叫做从琳,一个叫从玢,说是让贴身服侍她,她却知道,这是两个有功夫在身上的,虽然不知道功夫到底好不好,但能让舅舅特意送到她身边的,应该可靠。
  姜耘昭一想从琳、从玢与从善类似的名字,便知道了这些人的身份。之前舅舅说过正在为她准备人,却一直都没送过来,许是知道她在京城也没有什么危险才会如此吧?
  现在她要离开京城,舅舅准备的人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二爷说了,老爷送的人是老爷送的,他就放心自己身边的人。”从善一板一眼的说道。


第366章 执念
  冷眼看着一板一眼的从善,姜耘昭都奇怪了,为什么二表哥与从善主仆两个的性格差别如此大?难不成二表哥是觉得从善过于一板一眼才会将他打发到自己身边的?
  “既然如此,那你就留下吧。大表哥也捎信过来,等后日便来庄子上,与我们会同一同出发。”姜耘昭知道刘子归的好意自己是拒绝不了了,只能同意。
  左右,舅舅不可能让刘家的骨血有任何不妥,二哥没有了从善,应该还有其他的人,她要去的地方可是西北,多带些人或许有好处。
  “是,小姐!”从善一板一眼的回答。
  这一次要出远门,姜耘昭不打算带太多人,她身边已经有了从琳、从玢两个丫头,最多再带红棉一个就是,至于其他的人还是留在庄子上帮自己打点庶务的好。
  这些人都在京城里,多少也能麻痹其他的人,如果她身边的人都走了,别人未尝不会怀疑其中有问题。姜耘昭从来不会怀疑别人的智商低下。
  且丹云、丹朱以及绿蕊等人的年纪都不小了,要是真的带走了,只怕也耽误了她们的终身大事。
  姜耘昭这边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而京城里的姜伯康却因为当日姜明玉的一席话,让他心中怀疑的种子开始发芽,姜耘昭到底活着还是死了?
  虽然当初刘家的人一再说姜耘昭没了,但按照刘家的人对姜耘昭的喜欢,若是姜耘昭真的没了,也不至于在庙里停灵几天就下葬,而且,据说当时刘家的主子都不在庙里,这似乎有些不符合常理。
  且他哪位前岳母对姜耘昭有多上心,他清楚的很,姜耘昭死了,刘家一直以来居然没有请大夫,这也不对劲。
  莫非,真的像明玉说的,姜耘昭还活着,只是刘家用了障眼法?虽然不知道刘家意欲何为,但这件事却确实存在几分可能。
  姜伯康对二太太母女三个多番试探,却什么有价值的消息都没有试探出来,他也最终确定,这娘三个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才彻底了死了从这按打听的心。
  不过,得了赏赐的姜伯康手中有了可以周转的钱,他很快就买了几个人留在身边,并且让这些人去打听姜耘昭的消息。
  前后打听了很多天,得来的消息却是姜耘昭身边惯常用的丫几个头和婆子现在都留在刘家的庄子和铺子里,一个人没少。
  只是当初跟着将耘昭从肃宁县来的一个白发女子近日离开了京城,究竟去了哪里却打听不到。
  “难道不是诈死,是真的死了?所以那靠着姜耘昭养活的女人才不得不离开?”姜伯康兀自猜测。
  若然如此,看起来刘家对姜耘昭也未必就有多少的真心,居然连她身边的一个人都容不下,可笑姜耘昭还真将刘家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姜伯康如此想着,竟然觉得自己心里舒服了不少,姜耘昭心心念念只当刘家是亲人,现在若是在天有灵,也该知道便是刘家也不会当她是自己人。
  “你们继续打听,若是有什么蛛丝马迹,及时来找我。”姜伯康开口安排了一句,便挥手示意几个下人都下去。
  这几个人都是才买进来的,用着不是很得力,但姜伯康也没有别的选择。宫里头下来的赏赐不是很多,他还特意拿出了一百两给了姜仲舒。剩下的钱,买了几个人之后,所剩不多了,他还送了两个儿子去读书,如此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其实,姜伯康相信,他就算是不给姜仲舒银子,姜仲舒也会全心全意维护他,但毕竟,姜仲舒还有妻子儿女,这几个人对他可不是很友好。
  二太太对姜伯康确实是非常不友好,若不是为了自家男人的面子,许是早就将姜伯康撵出门去了。
  就算姜伯康送了一百两银子过来,二太太还是十分不待见姜伯康,这些银子是怎么来的,虽然姜仲舒没有告诉她,但她还是知道了。
  这可是靠着耘昭的本事弄来的钱,他们兄弟两个拿着挥霍,这样真的好吗?真的不觉得心中有愧吗?
  每每想到姜耘昭年纪轻轻就枉死,二太太就心如刀割一般,总是情不自禁的流泪。
  可恨的是,姜伯康居然还在怀疑,耘昭那可怜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还活在世上。
  按照二太太的想法,她倒是情愿姜耘昭还活在世上。哪怕是姜耘昭诈死,哪怕是姜耘昭从此不想认他们都可以,只要她还活着就足够了。
  “娘,您也别总是哭了,仔细伤了眼睛。”瑾瑜轻声慢语的劝二太太。
  “我也不想伤心,不想难过,可是每每看到你大伯和你爹,我就不自觉的想哭了。人总是如此,物伤其类。”二太太抹去眼角的泪水,有些戚戚然的说道。
  姜家兄弟难道都是如此的绝情绝义?现在他们能对耘昭如此绝情,将来说不得就能对他们母子也如此绝情。
  只要想到这个可能,二太太就有些不寒而栗,如果早知道到了京城会过这样的日子,她情愿与丈夫一直都生活在小县城里,做个小小的县官,倒是比在京城里好了不知道多少。
  或许他们不来的话,这一切还不至于发生。
  “娘,爹只是一时被大伯哄了,总有一天能发现大伯的不是,到时候,爹肯定还是会像以前一样。”瑾瑜小心翼翼的说着。
  “可就算是他将来有一天改好了又能怎么样?你大姐姐已经没了。难不成你爹改了,你大姐姐就能活过来了?”这是二太太心中最深的怨念。
  二太太一直都认为,姜耘昭的死,自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这些日子,不知道抄了多少经文烧给姜耘昭,就是为了求一个心安。
  可惜的是,经文抄了也烧了,心里却一点都没有安宁,反而总是觉得心虚的厉害,甚至连夜里做梦也都是耘昭来索命的噩梦。
  姜瑾瑜叹了一口气也不多说话了,大姐姐的死,已经成为母亲的执念,估计不是一时半刻能消除的。


第367章 惦记
  因为二太太的反对,姜仲舒终究没有让人去找刘家要姜耘昭留下的产业。
  姜伯康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打发人去了一趟刘家。
  刘老太太听了姜伯康打发来的婆子说的话被气的要发疯了。她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年纪,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可这个最不要脸的人,居然是她唯一的女婿,现在想想,当初自己一家子人也真是瞎眼了,居然找了这么个人。
  “娘,咱们不生气,姜伯康是什么样的人不是早就清楚了么?”李氏看着老太太气的脸色都变了,马上劝道。
  老天太半天才算将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李氏又服侍她吃了两口茶,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你滚回去告诉你主子,耘昭名下可没什么产业等着他,若想过好日子,自己想法子去,总指望着发不义之财算怎么回事?”刘老太太骂完了这一句,又直喊着让人将姜伯康打发来的婆子打出去。
  那婆子却也是个横的,听了刘老太太的话,兀自说道:“我劝老太太还是别这样,到底顾全了两家的情分才好。毕竟我家老爷现在虽然在丁忧,但等除了孝,就是官了。自古民不与官斗,这到底老太太您活了这么大的年纪,难道还不知道吗?”
  婆子嚣张,不光刘老太太生气了,就是李氏也气恼的很,咚的一声将手中的茶碗扔在黄花梨木的桌子上,没好气的开口说道:“我们家不欠姜家的,就算姜伯康做官又如何?若是她不信,只管让他去衙门里查去,要是查到了哪些铺子庄子是在耘昭名下的,我们刘家一样不要,统统都差人给他送过去。”
  那婆子听了这话,方才不多说话了,又眼看着刘家的粗使婆子们都进来了,马上就利索的快步退了出去。给主家办事虽然要紧,但要是自己吃亏就不划算了。
  “好在咱们还没把准备给耘昭做嫁妆的铺子和庄子过到耘昭名下,如不然现在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仇人?”三太太马氏还没等婆子出门离开,便直言不讳的说着。
  三太太语气里可是一点都没掩饰对姜家的鄙夷。
  三太太并不知道姜耘昭的那些铺子都是在姜德昭这个名字下面,反而以为是一直都在老太太的名下,因此说这话的时候,可是一点都没含糊。
  马氏不知道情况,李氏却知道,但现在马氏既然说了这话,她也就顺着马氏的话说下去。
  李氏接着说道:“三弟妹说的可不是,倒是没想到,这么点子东西也被人惦记上了。也是我们家命不好,摊上这么一家子亲戚。”
  “呸,我们刘家怎么有那样不知廉耻的亲戚,以后谁都不准说与姜家有亲戚,左右我苦命的耘昭也不在……”老太太啐了一口,直接开始骂人了。
  那婆子听在耳中,方才知道,原来刘家还没有将给大小姐的东西过到大小姐名下,也不知道是不是就在防备着老爷呢。
  不过,说起这话来,老爷这事做的实在是不太体面,就算那些东西已经给了大小姐,那也是刘家的东西,老爷倒是也好意思要。
  也不怪刘家的人要骂,老爷这是穷疯了吗?连这都要算计。
  其实,这婆子也是误会了姜伯康,姜伯康不是想要姜耘昭名下的哪些产业,在姜伯康看来,姜耘昭名下就算有些产业也不值什么。毕竟姜耘昭只是刘家的外甥女,刘家不可能给她太多的东西。
  他真正惦记着种果子的庄子,这段时间,他与姜仲舒说了不少,知道耘昭真正值钱的东西都在那庄子里,冬天出产的新鲜蔬菜,鸿运果、还有福寿果,若是得了那庄子,便等于得到了一个聚宝盆。
  姜伯康知道姜耘昭经营的那些庄子如今还在刘家的名下,一张脸都要黑了。
  刘家不是口口声声说最疼爱姜耘昭的吗?怎么姜耘昭操心了这么长时间的庄子都还在刘家人的名下?这分明就是在哄骗姜耘昭为他们家出力。
  现在那些好东西可真是都便宜了刘家的人,这倒也就罢了,偏偏没了这个庄子,他还要花钱买果园子,可现在他实在拿不出钱来。
  虽然可以求助宋家,但这件事,他私心里不希望宋家插一手。宋家现在确实有人会听他的,但那毕竟不是家主,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姜伯康可不希望自己得未来被别人拿捏,他的幸运从此以后要靠自己做主。
  而此时的姜耘昭,根本不知道她名下的那些东西已经被人惦记上了,她正在距离京城三百里之外的昌黎县的祥和客栈住着,等候刘子鸣的到来。
  姜耘昭的身边带着寥寥几个人,除了一个跟了她有一阵子的红棉之外,其他的都是新人,包括从善、从琳、从玢三个以及岳娘子。
  就在姜耘昭住到客栈的前一天,刘子鸣从京城出发,踏上了去往西北的路程。
  姜伯康安排出去打听消息的人自是将这消息汇报给了姜伯康,但姜伯康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对于刘家打算打通西北线的事他早有耳闻,似乎已经筹备了两三年时间了,现在安排人去,也在情理当中。
  他并没有怀疑过姜耘昭可能在其中,毕竟,谁家会将女孩子送到西北那样的地方去,越是疼爱的女孩子,越不可能被送到西北那样的苦寒之地。而且,他早早就打听清楚了,一队人马不过十来个人,其中连一个女人都没有,肯定藏不住姜耘昭。
  姜伯康怀疑,姜耘昭如果还活着,肯定会在刘家的某一个庄子里,但是刘家的庄子在京城周围也有许多,要一个个的弄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过,姜伯康觉得自己有足够多的耐心,似然现在已经有九成表明姜耘昭是真的死了,但他不希望有任何的闪失。
  姜伯康觉得,他与姜耘昭到底是没有父女缘分的,自从姜耘昭从肃宁县回来之后,他这边就连一天都没顺心过,姜耘昭生来应该就是为了克他!这样的女儿有不如没有!


第368章 小妹
  刘子鸣在客栈里见到姜耘昭之后,对于从善居然跟在姜耘昭身边有些诧异。
  从善可是跟着二弟从小到大的人了,算是二弟身边最要紧的人,二弟现在居然连这等人都舍得给耘昭?
  他们两个什么时候有了这样好的关系?又一瞬间,刘子鸣都有些怀疑,二弟与耘昭两个是不是产生了不该有的感情,可看着姜耘昭纯净的眸子,他终究还是压下了心中的怀疑。
  “从善,你是什么时候跟在小姐身边的?”
  “回大爷的话,小的是三天前跟在小姐身边的。二爷说,以后,小的就是小姐的人了。二爷还说了,西北到底不是京城,有小的守在小姐身边,他也能放心些。”
  从善不光会功夫,也会看眼色,分明是看出了刘子鸣眼神之中一闪而过的怀疑,因此开口便多余说了几句话。
  二爷对小姐自然是纯粹的兄妹之情,这一点可不能让人误会了,要不然便是对二爷与小姐的亵渎,便这个人是大爷也不可以。
  从善是个纯粹的人,他以前是刘子归身边的人,便全心全意只护着刘子归一个人,现在是姜耘昭的人了,便也全心全意的护着姜耘昭。
  二爷对小姐自是没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可毕竟小姐不是二爷的亲妹妹,若是传出不该有的话,二爷那边也就罢了,可小姐的名声却会毁了,他可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姜耘昭没想到从善居然还能想到这些,当下看从善的眼神也有些不一样了。
  刘子鸣眼中的怀疑神色姜耘昭也看清楚了,只是,她却没想过解释,毕竟有些事越描越黑,可现在从善几句话却将这件事解释的清清楚楚。
  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不放心她去西北,所以才送了自己觉得可靠的人。
  刘子归听了这话,便也信了,这很像二弟能做的事,二弟倒是越来越周全了,还能想到耘昭在西北不安全,也算是难得了。
  “既然如此,我们这就出发吧。”刘子归很清楚,现在这种情形下,越早离开京城越好。
  姜耘昭听了刘子归这话,马上让身边的人将行李都拿出来。
  “耘昭,你的东西怎么这么少?”看着姜耘昭不过是带了三四个箱笼,刘子鸣有些惊讶的问道。
  耘昭难道不知道,她此一去可是要一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回来呢,怎么就只带了这么点儿东西?够用吗?女孩子出门不是都要带很多东西?
  自家几个妹妹就算是出门去庄子上,都会带七八个箱笼,恨不得吃的玩的用的什么都不差的带过去。耘昭这丫头倒是简单的很,就这么几个箱笼,最多就是随身的物品吧。
  “这些东西尽够了,其他的等到了西北再置办就是。”姜耘昭看看那几个箱笼,淡淡的说道。
  这里头装的不过是些掩人耳目的东西,她最要紧的东西都在空间里装着呢,要不是为了怕人怀疑,她连这几个箱笼都不想带。统统都放在空间里才是真的省事儿呢,到了地方,要用什么拿出来就是。
  “耘昭!”刘子鸣开口,却被姜耘昭给打断了。
  “大哥,你还是别叫我耘昭了,以后叫我德昭就好。姜耘昭已经死了!”姜耘昭笑着提醒了一句。
  这原本只是小事,但如今因为福寿果的问题,已经被宫里知道了,她以后要复活也不能了,真是没想到当初她随意办的那张防备姜伯康和邱氏的身份证明却成了如此有用的东西。
  刘子鸣只是知道此事严谨,当下点头应了说道:“你说的极是,以后,我便叫你德昭了。”
  原本他还担心姜耘昭心里有什么想不开的,如今看起来,姜耘昭倒是没什么别的想法,也就放心了。
  可是,习惯了叫耘昭,乍然之间,改变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呢。而且虽然只是换一个称呼,却总觉得好像有什么变了一样。
  “我还是叫你小妹吧,总觉得叫你德昭怪怪的。”刘子鸣摸摸脑袋说道。
  姜耘昭笑了说道:“大哥说什么便是什么了,左右你是大哥,我是小妹,这一点变不了。”
  “小妹,你可知道,西北苦寒之地,许多东西都稀缺,还是多带一些东西方好。”刘子鸣怕姜耘昭去了西北之后用不惯,他是个男人好将就,但耘昭到底只是个女孩儿。
  姜耘昭坚决的摇头说道:“大哥,我要是带上三五马车的箱子,以后倒是方便了,可现下却不方便了。”
  “我们也不赶时间,怕什么。”原本他也没打算现在就起程去西北,只是为了送让耘昭早日离开,所以才会提前出发,时间倒是充足的很。
  “西北那边的人祖祖辈辈生活这些年,难道还不过日子了?咱们去了入乡随俗就是。何况,西北也有有钱人,他们能买到的东西,难道还能缺了我的?退一万步,就算是现在西北物资缺乏,等咱们的商路打通了,难道还能运不过去?”
  姜耘昭是个懒人,总觉得带的东西多了,一路走过去,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何况越是往西北方向走,听说路上越不太平,说不定还有匪患之类的,带的东西越多越招人,还是轻车简从好些。
  见姜耘昭坚决,刘子鸣也不劝了,左右带的银子足够了,到时候再置办就是。
  饶是如此想,刘子鸣的脸上还是有些不好看,总觉得让耘昭走已经很委屈她了,现在又连些好东西都不能带,等到了西北,若是真的缺这少那的,才真是受罪。
  “大哥,你也别觉得有什么,左右我将来总是要回来的,好东西都留着不好吗?难不成大哥是打算将来把我留到西北?”姜耘昭促狭一句。
  京城,她一定会回来的,毕竟,她在京城里投注了太多的心血,短时间离开,舅舅应该会帮她打理的清清楚楚的,但时间长了还是不成。所以,她最多两三年时间,总还要回来。
  “你这促狭鬼,倒是会说话,不过万一你到了西北,遇到了你的良人,大哥也只能将你一辈子留在西北了。”刘子鸣戳了姜耘昭一指头,也促狭了一句。


第369章 愁肠百结
  这话刘子鸣也就只是随口说一句罢了,他可不觉得姜耘昭一辈子都要留在西北。
  暂时去西北,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等过上两年时间,给耘昭换个身份,再让父亲认个女儿,给办个户籍,也就回到京城了。
  就算到时候有人说两个人相似,难道谁还能一定说他们家带回来的人就是姜耘昭不成?
  刘子鸣因姜耘昭这一打趣,倒是开怀了不少。脸上也有笑容了,愧疚之心也少了几分。
  “大哥,咱们快赶路吧。”姜耘昭说话,已经自觉上了马车。
  看姜耘昭上车做好,又确定马车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刘子鸣才上马,两个人开始了踏上西北的路。
  对于姜耘昭来说,虽然不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但之前都没有闲心看周围的景致,加上春日的风光到底更美妙些,因此倒是觉得新鲜。
  刘子鸣带的人也不多,不过十多个人,但姜耘昭却很安心,这些人肯定都不是一般人,或许都是刘家培养出来功夫底子不错的。
  刘子鸣可是刘家未来的家主,绝对不能有闪失,所以,能跟着刘子鸣的都不是简单人,这些人绝对可以保证他们两个的身家性命。何况,这几天她也已经确定了
  毕竟,刘家这些年经商,动辄就要出动几十号子人护送货物,虽然可以雇镖师,但镖师哪里有自己家的人可靠,因此,这等会功夫的人刘家养的可不少。
  对于一路上的安全,姜耘昭不比担心,她甚至觉得,这一路上,她要做的可能就是游山玩水,观察周围的地貌环境以及风土人情。
  刘子鸣也不知道是因心上有压力,还是天生就不如刘子归活泼开朗,一路上走下去,除了必要的关心,两兄妹的互动比起姜耘昭与刘子归可是少的多。
  但姜耘昭知道人是有差别的,大哥虽然不像二哥那样,可也是有他细心的地方,一路之上事无巨细,刘子鸣都会为姜耘昭想到,姜耘昭觉得这样出行,她甚至可以不带脑子。
  一路之上,有刘子鸣的操心,顺风顺水的,只不过,越走姜耘昭的心里就越发的不是滋味了。
  走的时候,也就罢了,现在越走越远,姜耘昭却开始想念外祖母,想念舅舅舅母们了,她这一走,可不是一年半载能回来的,可临走之前,为了怕被人注意到,竟然连辞行都没有。
  刘子鸣瞧着姜耘昭的脸色一天天的阴沉下去,也想说些有趣的话开解她,无奈,他天生就是个嘴拙的,也说不出个花儿来。
  “小妹,你是不是不愿意去西北,若是你不愿意去西北,大哥就在这里给你买个宅子你先住着,再有两天路程,大概就到新阳城了,新阳城是附近最大的城市,比起西北的条件要好很多。”刘子鸣以为姜耘昭是害怕西北的条件过于艰苦,所以才脸色不好的,因此想到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