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蔬香世家-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几十年了,都做成老手法了,要变得更好不可能了。
  不光是齐伯,就是姜耘昭也发现了,今晚的米饭吃起来味道更好,嚼劲也更足,虽然是寻常米,可与京城府里吃的米不相上下呢。
  她当然知道,这是因为水起了变化的缘故。当下她心里有些遗憾,也就是这米质量不好,也不知道要是好米的话,味道会如何不同?
  这样一个宝贝,自己却只能用来改善自己家三口人的饭食,实在是浪费的很。
  但是,就算浪费也好,这秘密还是不要让人知道才好。
  因此,就算听见了齐伯的话,也没有随着附和,而是聪明的什么都没有说,只静悄悄的吃饭。
  第一天吃的话,可能会有些察觉,但是多吃两天习惯了这个味道之后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齐伯见齐婶如此说,觉得也有可能,应当是自己饿了,故而也不多说了,只顾埋头安静的吃饭。
  这一天晚上,齐伯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就是姜耘昭和齐婶二人的胃口也比平时好了一些,本来想着可能还会剩下的饭就这么被一家三口人吃光了。
  阿德婶是个言出必行的人,既然说了要帮姜耘昭家里清理水井,果然就做到了。
  第二日,阿德叔就带了村子里两个年轻后生,一个叫土娃,一个叫二牛的来帮姜耘昭家里清洗水井。
  姜耘昭不记得前世曾经发生过阿德叔帮自己家清洗水井的事,记忆中,她在七家村生活的几年时间一直都是吃着有些浑浊的井水。
  看起来,随着她的重生,这一辈子很多事情都变了,虽然都是细枝末节的改变,但是长久下来,改变的东西可就多了。
  所谓的清洗水井就是用井里原有的水将井壁四周的石头细细的清洗干净,然后将脏水都舀出来,最后在水井底部铺上一层洗干净的鹅卵石,等着水井里的水慢慢的装满,这程序就算是做完了。
  姜耘昭家里的井许多年不曾用过,虽然里头的水还有,但井壁上有许多青苔杂草之类,严重影响了水质,往常打上来的水都有一点浑浊。
  阿德叔带着两个后生手脚麻利的清理了一个早上,才算是将井里的壁缝都清理干净了。
  那些已经脏了的水也被一点一点的清理出来,姜耘昭看着这些水就想起之前自己往井里倒了那么多的水,现在就这么平白的糟践了,只觉得心疼的厉害。
  除了昨天的水她都倒在了井里之外,一大早上为了试试玉壶里能不能继续出水,她又往里头倒了不少。
  这一下,这么多的宝贝可全都浪费了!
  姜耘昭哭丧着脸,好在齐婶因为来人了,早就忙着做饭去了,并不曾留在水井旁边,而周围的几个人都是男人,大大咧咧的,谁也没发现眼前的小姑娘眼睛一抽一抽的。
  齐婶因为村里人的热情帮忙,准备了伙食招呼大家,虽然就是糙米饭和炒白菜,可是白菜里头油汪汪的肉看着就让人觉得食欲大振。
  村子里的人在农闲的时候,一般都是吃稀饭的,哪里能有这等好伙食,虽然出了力,可觉得吃了这么多的肉也值得了。
  “你们真客气,就是出一把力气的事儿,咋还做这么些好吃的。”阿德叔看着桌子上难得一见的饭菜,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自从姜耘昭来了村子里,他已经吃了她不少东西了,今天来帮忙做事儿,再吃这些,这情分可真不好还了。
  “这有啥?你们帮我们家清理水井,我们感谢还来不及,管一顿饭算啥。”齐伯憨厚的笑着说道。
  庄稼汉子朴实,齐伯与他们接触的多了,当年做庄稼汉子时候的感觉又回来了。
  齐伯招呼几个人吃饭,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吃罢了午饭,休息一会子,阿德叔带人将预备好的小鹅卵石细细的铺在井底,这就算是全都清理好了。
  “等过上两三天,水位大概就能恢复了,到时候吃起来的味道肯定不一样。”阿德叔心满意足的笑着。
  他清理水井也算是有些本事的,这两个年轻人真跟着他学这个手艺呢。清理水井看起来是个不大的事儿,但不会弄的人就是弄不好。
  “谢谢阿德叔!”姜耘昭甜甜的笑着道谢。
  这会子她也想开了,那些水浪费也就浪费了,总不能为了不浪费那些玉泉水,就一直吃不干净的水吧?
  现在水井收拾好了,自己再将玉泉水倒进去改变了水质,那才是真的好呢。
  送走了来帮忙的几个人,齐婶笑道:“到底是村子里的人淳朴,这要是放在京城里,哪能有这样的事儿,随便干一把活儿也要开工钱哩。”
  虽然来了这里没有多少时间,可齐婶已经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没有那些子尔虞我诈的事情,人都觉得轻松了很多,虽然每天劳作的时间比以前在府中的时候多,但是心情却比在府中的时候畅快的多。
  若是长期在这里生活下去,齐婶觉得自己大概会多活好几年的时间。私心里她甚至都想着,一辈子不回去其实也挺好的。
  “可不是么,我也是到了这里,才觉得这样的生活是真的好,倒是比在京城里看四四方方的天空好多了。”姜耘昭一面帮着齐婶收拾碗筷,一面笑着说道。
  齐婶听了姜耘昭这话,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原本是担心姑娘经历这一次的挫折以后会一蹶不振,却原来姑娘是真心喜欢这样的生活。


第032章 喜出望外
  齐婶如何能知道,自家姑娘已经经历了一世,受尽磨难,这辈子早就对京城的那些所谓亲人们没有一点期盼。
  她当然希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她现在不过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身无长物。
  既然不能改变生活,那就学着适应生活!
  对于现在的姜耘昭来说,京城里大户人家的生活能过,这样充满山野情趣的生活也能过。
  不过就是接触的人和吃穿用度上的差别罢了,又有什么要紧?总有一天,她会成为别人难以企及的目标,总有一天,她会成就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世家!
  两天之后,姜耘昭发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
  前日为了方便,清洗水井的那些水并没有送到外头去,而是直接浇灌在了院子里的菜地里。
  姜耘昭细心的发现,用水井里的水浇过的那些菜地菜已经长出了小苗,而当时没有浇水的角落里的依旧没有破土发芽。
  她心中当即大喜,难不成,这水还有催苗的作用?
  若然如此,倒是也不算浪费呢。而且,将来必定还要刻意的浪费一些水催苗。
  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姜耘昭懂,现在的菜苗子都很小,若是自家的菜比别人家生长速度快的话,将来就能提前上市,到时候,也能换些小钱。
  大喜之下,姜耘昭跑到水井旁边,将玉壶拿出来,用胳膊挡着,一口气将壶中的水全都倾倒在了水井里。
  她倒完壶中的水,想着以后用这个水浇地的话,菜会长得格外快,自家院子里这些菜都能换钱,实在是开心的不得了,只顾着傻傻的笑,都忘记了将玉壶收起来。
  “耘昭姐姐!”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大门口响起。
  姜耘昭一个激灵,这才想起来自己手中还拿着玉壶呢,她忙就用意念将玉壶送到空间里。
  “秋叶你来了!”来的正是村东头刘家的大女儿刘秋叶。
  秋叶今年十一岁,年纪与姜耘昭差别不大,自从前日来见过了姜耘昭做针线的手艺之后,就一直喊着要跟着姜耘昭学。
  秋叶在村子里这些女孩子中,也算是很不错的一个了,长相好,性格也好,姜耘昭也喜欢她这样直爽痛快的性子,因此就答应了。
  “耘昭姐姐,我看见你手中方才拿着什么,怎么走过来就看不到了?你藏到哪里去了?”秋叶进门就盯着姜耘昭的手看。
  她记得自己才进来的时候,在姜耘昭的手边看到了一片璀璨的光华,那一片璀璨的光华都快晃花她的眼睛了,但是耘昭姐姐的手里为什么什么都看不到?
  姜耘昭坦然的将双手一摊道:“我可什么都没拿,正打算打水呢,你就进来了。”
  “不对啊,我刚才明明看到了。”刘秋叶坚持觉得自己没有看错。
  不是秋叶犟,而是刚才那一片璀璨的光华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
  姜耘昭怕她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忙就道:“许是太阳照的井里的水光晃到手上了,哪里就有什么东西。你今天得空了?正好,我今天也没什么事儿,咱们去做针线吧。”
  姜耘昭一面说话,一面拉了秋叶往屋里走。
  秋叶虽然觉得自己没看错,可是明明姜耘昭的手中什么都没有,她想着或许真的就像是姜耘昭说的那样,是自己看花眼了,只是水光。
  又想着就能学针线了,当下也不想这个,只管与姜耘昭说着做针线的一些问题,将自己之前的那些疑惑一股脑的都说出来请姜耘昭帮忙解释。
  姜耘昭这才算是长舒一口气,不追问就好啊,看起来自己以后还是要多加小心,省的被人发现。
  那玉壶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一些,以后绝对不能当着外人的面拿出来,就算是偷偷倒水的时候,也要用布遮掩起来才成。
  姜耘昭笑眯眯的给秋叶解答疑惑,又指导着怎么下针绣出来的花儿才会更好看,甚至还给她讲解了几种针法,秋叶知道这样学习的机会很难得。
  她之前去过一次县城,在县城里的绸缎庄子里偷偷留心过县城里的荷包手帕,可以肯定就算是县城里的针法也没有耘昭姐姐现在给自己说的这样妙。
  秋叶是个聪明的女孩子,尤其是对于针线更是一学就会。
  “当初我学这些的时候,可是花了不少功夫,不想你居然这么快就都理解了。”姜耘昭也不得不感叹,人果然是有天赋的,而秋叶无疑就是一个在针线上有十足天赋的人。
  “真的吗?我真的都理解了?可是我总觉得我的针法看起来与你的不同,有些别扭。”秋叶得到了肯定,自是开心,但还是有些担心。
  姜耘昭是什么人?那是京城里大户人家出来的小姐,自是聪明的,岂是自己这样的乡下姑娘能比的?耘昭姐姐这么说,应该是在安慰自己吧?
  姜耘昭笑道:“这些功夫不是一天练成的,你能理解,再练上一些日子,做出来自然就好看了。难不成你还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她现在的技艺也是苦练多年的结果,并不是一蹴而就。
  秋叶瞧着时间不早了,想着自己耽误了姜耘昭不少的时间,忙就道:“耘昭姐姐,我进来的时候你不是要打水吗?我去帮你打。”
  秋叶说话人已经出门朝着水井走去,姜耘昭忙就在后面追上去:“哎呀,不用了,我自己来。我家的水井不是前两天才清洗过,我想打一桶看看水质罢了。”
  “耘昭姐姐,我虽然年纪比你小,可是做惯粗活的,力气比你大,你就别管了。”秋叶一年说着话一面手脚麻利的将水桶丢下去。
  做起这些活计来,秋叶果然比姜耘昭要麻利的多,洗过的水井里新装的水果然就比之前的水要清澈许多,清凌凌的姜耘昭看着也觉得肯定清甜很多。
  秋叶当然没想过这么多,她只管负责打水,很快就将水缸装满了。
  “秋叶,谢谢你了,这是早上齐婶做的点心,你尝尝。”秋叶帮忙了,姜耘昭也不能没有表示,当即就拿出些糕点给秋叶吃。


第033章 改良土地的法子
  “每次来了都吃你家的点心,我都不好意思了。”秋叶脸上赫然升起一红晕,颇有些不好意思,她本来是为了感谢姜耘昭给自己教做针线才帮忙打水的,要是再吃了他们家的点心,算怎么回事?
  “就是自己做的,不值什么钱,费点儿功夫罢了。”姜耘昭不由分说将两块点心塞到秋叶手中。
  农家的孩子们,连饭都吃不饱,就更不要说吃点心了,就算是家里偶尔有零嘴吃,女孩子们一般也得不到。
  秋叶接过姜耘昭递过来的糕点,却没有舍得吃,而是用随身带着的手帕包好装起来。
  姜耘昭虽然来的时间不长,可却听说了秋叶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瞎了眼睛的奶奶,秋叶也是个孝顺的姑娘,这两块点心应当是要存下来给她奶奶。
  秋叶看姜耘昭盯着她看,当下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我奶还没吃过你家的米糕呢,我带回去给她尝尝。”
  姜耘昭笑着点头道:“既给你了,那就是你的。”
  只是,姜耘昭心里却对秋叶多了两分赞许,同时也有些羡慕秋叶。
  她也有祖母,只可惜过上老太君生活的祖母到底忘记了,当年姜家能翻身靠的是什么,对于她这个商家之女所生的女儿,更是嫌弃的不得了,何曾关爱过一分。
  可笑她自己,前世为了能让祖母心疼她一点,居然与外祖家里的人逐渐疏远,以至于她被送到老宅子里来,外祖家中的人都不曾理会。
  现在想起来,如果她一贯与外祖家里的关系相处融洽的话,或许根本不至于走到那样凄惨的下场。
  这一辈子,自己是不是有必要与外祖家里重修旧好?当年母亲可是外祖家中最得宠的女儿,想必能原谅自己年幼的傻气吧。
  秋叶离开了,并不知道因为她的一句话,让姜耘昭平添无数感慨。
  如同姜耘昭之前观察的结果一样,那些被掺过玉壶水的井水浇过的菜长的速度比边角上几株没有浇到水的菜要长的快很多,不过四五日时间,已经长出了三四个小叶子,照着这样的速度,自家的菜可是要比别家的快一半的时间呢。
  “原想着这些地荒了这些年,种菜不怎么好,却没想到,还真是一块好地方呢,瞧瞧这些菜长的多好。”看着院子里绿油油的菜苗,齐婶笑眯眯的说道。
  最开始种菜的时候,齐婶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可现在小苗子都长出来了,她才算是放心了。
  姜耘昭什么话都没敢说,只管憋着笑,她也没想过,这些菜长的速度会有这么快呢,就是比自己预期的还要快上很多。
  不过,长的快了好,现在正是春天种庄稼的季节,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只要是这些菜长的足够快,很快就能上市了,到了那时候,应该能买个好价钱,自家也能有点儿收益。
  这几日,因为雇人种地的事儿,齐婶已经念叨了好几次了,觉得太花钱,虽然来的时候带了一些钱,可就那么点儿,能用到什么时候还不一定,一定要省着花等等的话。
  姜耘昭的想法却不一样,只有那么点儿钱,就算是在怎么节约也有用完的时候。最要紧的还是要开源,只要自己能赚钱了,就不必担心将来没有银子用。
  重活一世,她最深的感悟就是,不管什么时候,最可靠的都不是人,而是银子。
  虽然商人地位低下,但是不能否认,商人的日子过的很好。
  而自己要过的好,手中一定要有足够多的银子,只有到了那时候,自己才能自立,才能不被自家所谓的亲人们欺凌。
  她经常在想,到底自己上辈子怎么就走到了哪一步?
  回想起来,到底还是七家村的日子艰辛,若是自己手中有足够的银子,能自己赚银子过上好生活,在七家村生活几年之后,就不会心心念念的想着回到那个没有丝毫情意的家里去了。
  这一辈子,必然不会如此,她才十二岁,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发展自己。就算是将来要去见外家的人,她也要有足够的实力才可以。
  为了以后能更好的过日子,姜耘昭决定,将其他的地都改造一下,让那些地从贫瘠的荒地变成能长出好庄稼的良田。毕竟,她的根以后很可能就在这里了,这些土地的出产将会影响到她第一桶金的收获。
  她的前世今生经历的都不是很多,算的上是一个没有阅历的人,虽知道一些零零星星的线索,但她现在的本事也办不到。
  土地就是她唯一的依仗,偏偏因为手中没钱她只能买最便宜的荒地。要发展起来,这些土地也必定要养好!
  不过,她也不是个莽撞的人,很明白凡事要有个度,外面那些地改造的幅度要小一些,可不能改造的与自家院子里的地一样。
  要是所有的地都长的这么快的话,村子里的人怎么也该怀疑了。而且,为了不引人注目,姜耘昭想着可能还需要有些非常的法子才可以。
  “我记得以前从书上看到过堆肥的法子,只是我不懂这个,看的不是很懂,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弄的。”晚上吃饭的时候,姜耘昭似乎是不经意的就说了这么一句。
  齐伯听了这话,茅塞顿开,笑道:“亏得姑娘想起这个,我也是好些年不种地,居然连这么要紧的事儿都给忘了,咱们家的地大部分都是荒地开垦的,薄的很,只怕是不好长庄稼,倒不如自己弄些肥料养地。”
  齐伯早些年原本是个种地的庄稼汉子,只是因为家里遭灾,才不得不出外逃生。
  他一路上吃了许多的苦,又遇到一样遭灾失去亲人的齐婶,两个人沿路乞讨,一路到了京城,最后遇到了姜耘昭的母亲,京城里有名的商人刘家的大小姐刘舒意。
  当时,刘舒意不过七八岁的年纪,是个软软糯糯的小姑娘,最是心善不过,在看到了二人之后,也不知道是得了什么眼缘,竟就求了她母亲,将二人收留在府中。


第034章 育肥的方法
  后来齐伯与齐婶二人成亲,两口子都在姜耘昭的母亲刘舒意身边当差。
  姜耘昭母亲出嫁,他们两口子便做了陪房,到了姜家。而唯一的女儿则被刘舒意放了文书改为良籍,并且赠送嫁妆许配了一个不错的丈夫,现在日子过的很好。
  也就是因为刘舒意这份善心,两个人才会这样兢兢业业的服侍刘舒意,甚至愿意陪着她唯一的女儿离开京城来到七家村这样的地方过农人一般艰辛的生活。
  在这二人看来,既然刘舒意成全了自家女儿的一辈子,他们也有义务成全刘舒意唯一女儿的一辈子!
  刘家是商人出身,在京城里虽然没什么地位,但是却有用不完的钱,刘舒意当年养尊处优的生活比起京城里那些所谓大家小姐都不遑多让,甚至还要更加娇惯几分。
  作为最的得宠的大小姐身边的人,齐伯也好,齐婶也好,实际上都是很轻省的,不要说种地什么的,就是重一点的活儿也不曾做过,这么多年过去,倒是将这门种地的手艺给荒废了。
  现在重新捡起,到底有些生疏。
  姜耘昭原本只是这么随口说一句,她不懂种地,自然不知道这些,只是听人说起肥料不足的地庄稼不长等等的话,才贸然开口。
  原也是为了掩饰自己改造荒地做良田的打算,却不想误打误撞让齐伯想起了当初那些本事来,齐伯虽然年纪不小了,可雄心却在仍然想着自己要是好好种地,也能有一番作为。
  第二日一大早,匆匆吃了早饭,齐伯就闲不住了,信心满满的带着村子里几个地少一直在给他帮忙的后生去堆肥造肥料去了。
  他就不相信凭着自己当初那样的本事,还不能把这些地养肥养熟了。
  这些活他早年就做过,但是显然七家村这样的地方还是用最原始的种植方法,根本没有堆肥养田的做法。对于齐伯这些莫名其妙的做法,他们都保持了观望的态度。
  齐伯也不理会这些人,只管专心致志的忙着田里和堆肥的事儿。
  在齐伯看来,几十亩地,足够一个小姑娘生活,要是京城那边一直都不安排人来接姑娘,姑娘也能依仗这些土地生活。有了这些地,自家姑娘以后的日子也算是有保障了!
  齐伯的热情掩饰了姜耘昭的小心思,只是,问题还是存在。
  姜耘昭困扰的是齐婶都不会让她去田里,怕她被晒黑了,将来回京城被人看不起。
  姜耘昭无奈只能央求齐婶帮忙去送饭拎馒头筐子,齐婶勉强不过,也只能答应下来。
  虽然心里还存着让姑娘将来回京城的想法,但是齐婶也知道,这或许就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老爷能将姑娘送到这里来,要接姑娘回去还不知道是那一年呢。若老爷真的只是想惩戒姑娘,送到京郊外的庄子不就成了?何必要送这么远?
  姑娘适应农家生活或许也是一份出路,毕竟谁都不知道将来姑娘到底会不会真的就成为一个农妇。
  姜耘昭头上戴着大大的斗笠,愉快的拎着筐子跟着齐婶走在田间小路上,脚下盛开的小野花丝丝缕缕的香味让姜耘昭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姜耘昭或许是继承了她母亲的心地善良,就算是如今自己家里的生活算不得很好,可是她还是安排尽量照顾好雇来的人。
  除了给工钱,雇来的人还能免费吃一顿中午饭,吃的都是干饭,有时候是糙米饭,有时候是二合面的馒头。对七家村这些不农忙的时候连干饭都吃不上的人来说,有糙米饭与二合面的馒头吃已经很不错了。
  这都是些淳朴的汉子,他们心思单纯美好,觉得吃了姜耘昭家里这么多的粮食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总不能让主家花钱还花粮食,故而都是想着法子贴补些东西。
  姜耘昭家里这些日子吃的菜都是村子里这些人送过来的,倒是没花一文钱,投李报桃,姜耘昭又想着法子找屠夫买了些肥肥的肉来炖菜,如此油水可足的多了。
  村子里好些人都说,能吃到这样的饭菜,真是享福了,干起活来,自是更加用心卖力。
  这些人发现,因为这几天吃的比较好,身上的力气可多了不少,就算是在姜家干一天活儿,回去之后还能干些自己家里的活儿。这可都是姜姑娘的功劳。
  就是齐婶也对此有些意见,觉得姑娘花钱太厉害,原本不用花这些肉钱的,现在日子不好过,能省一点算一点。
  但是姜耘昭说了,这样的钱不用省,花出去多少,就能赚回来多少。这些人长期吃不饱,做活的时候自然没有力气,现在吃饱了,有力气了,速度上来了,自家那些地里就能早日下种。
  齐婶听姜耘昭说的也有道理,就不勉强了。
  果然就像是姜耘昭说的,她这些投入没有白费,倒是与这些雇来的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姜孝民听到这话,是王氏说的,王氏喋喋不休的说着姜耘昭如何不懂事如何败家竟然请雇来的人顿顿吃肉等等的话。
  姜孝民看看自家饭桌上这点儿稀粥,想起姜耘昭家里饭桌子上可能摆着大盆添了肉的菜,实在是有些食不下咽。
  那二合面的馒头,还有糙米饭,就着散发出浓郁肉香的菜,想想就觉得好吃。
  “他爹,不成咱们明天也去找姜耘昭那小蹄子商量去干活。”王氏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还真就想到了法子。
  姜孝民看看王氏,再垂眸看看自己,还是摇头了:“就咱们两个这样子,估计她不能要。”
  他可是听说了,姜耘昭那边雇的人都是勤劳肯干的壮年劳力,而且,那小蹄子不知道怎么寻摸的人,找的居然都是老实肯干活,最不偷奸耍滑的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阿德给她帮忙了,要不然她初来乍到的懂什么?
  不过,可以肯定,他们两口子这样子,除了吃饭还行,干活是一点都没力,姜耘昭哪里肯要?


第035章 闹起来了
  “她不给咱们家里救济些粮食也就算了,难道我们靠劳力去吃饭也不成?别的活做不成,难道咱们还不能监工?”王氏脑子倒是好使,很快就已经盘算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她本来也没想着去了干什么活儿,这几年,就是连自己家里的活都不爱干了,最多就是洗洗她自己和老头子的衣裳罢了。
  当然,这衣裳也是一两个月都未必肯洗一次,姜孝民的衣裳还勉强能看,她自己的则直接让人看不成,老远就能闻到好大的味道。
  “监工?”姜孝民一愣,这算干啥的?
  见姜孝民有这个心思,王氏忙就凑上前说道:“他爹,你想想,村子里那些人,面子上看起来都不错,可谁干活的时候不惜力气?眼看着可就要往自家地里下种了,哪里能把力气都花给别人?”
  人总是自己想什么就觉得别人都在想什么,姜孝民也好,王氏也好,都是好占便宜的人,总觉得村子里其他的人与他们一样,因此听了王氏的话之后,姜孝民点头道:“你说的有些道理。”
  “他爹,耘昭是大地方来的人,又是在后宅里养着的,哪里知道村子里这些人心里头想的什么,这其中的弯弯道道就是再给她三年五载的,她也摸不清楚。你是姜耘昭的尕爷,要是不帮着点儿,这些人还不要把耘昭给哄了?”
  王氏知道,姜孝民不让她上门去,所以她说话的时候,就站在了姜耘昭的立场上说。她这一番话倒是说出花儿来了,若是那等不知道的人听了,只会认为她是真的在给姜耘昭打算。
  只是,知道她本性的人却不会相信她的这一番说辞,就她这样的性格,去了不捣乱就算不错了,哪里还能起好作用?
  比如,她这些话就被儿媳妇张小叶听见了,张小叶端着稀粥喝着,不由撇撇嘴,显然对婆婆这话根本不相信。
  她可是绕道过去看了,人家耘昭雇的那些人做活的时候认真的很呢,连一个偷奸耍滑的都没有,比在自己家干活还用心。
  她这婆婆也真是个敢说的,她还去管着别人干活,估计自己就是个懒筋疼的,不带头捣乱就不错了,要是真收留了她,估计不过三天,那些雇来的人就得集体辞工。
  只她是儿媳妇,这话想想也就罢了,并不敢开口说,但是她也相信,姜耘昭绝对不会让她家这两公婆去做什么监工,除非那姜耘昭是个脑子不清楚的。
  看着姜孝民两口子嫌弃碗里的野菜糊糊,这会子又在专心讨论怎么去坑姜耘昭的问题,她抓紧时间给自家几个姑娘的碗里多舀了一勺子。
  家里头条件不好,就是有点儿粮食也都被婆婆贴补娘家人了,以至于自家这三个丫头长期吃不好吃不饱的,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的,孩子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却还是这样的瘦弱不堪,当娘的怎么能不心疼?
  “你咋给她们几个舀那么多的饭?不怕吃撑了?”王氏眼尖,很快就看到了几个孙女子碗里的饭比平常多,忙就呵斥道,一面呵斥,一面已经一巴掌拍过来,好在距离比较远,没拍到。
  这样的饭她自己看不上,可也不能就这么白白让家里头这几个赔钱货给吃了。几个贱丫头片子,饿不死就算了,吃这么多干啥?
  张小叶听了这话可不高兴了,沉下脸说道:“给别人的有,咋到了自家娃娃身上就扣扣索索的?就是些野菜糊糊,娃娃要是不多吃一口能顶饱?”
  “你这是要翻天了?”王氏可没想过这个一贯逆来顺受的儿媳妇居然会顶嘴,当下就将筷子摔到桌子上摆起了婆婆的谱。
  家里头四个媳妇,就这个张小叶最好磋磨,所以到了如今,身边也就只剩下这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