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蔬香世家-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不认识吗?”岳娘子一愣,说道:“其实也算不得蘑菇的种子,不过这东西回长出蘑菇。”
  “我也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只是当初明德大师说,这东西给我,或许能让我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姜耘昭笑着随意说道:“只是我回来之后,一直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搁在这里了。”
  “我在山里生活了好几年时间,见过这种东西,要不然也不认识。”岳娘子虽然狐疑明德大师是什么时候给的姜耘昭这一包东西,而且姜耘昭居然这么长时间才拿出来,但她还是什么都没问。
  “那我们明年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种蘑菇了,现在市面上虽然有蘑菇,但是很少,要是真的能种出来,将来也是赚钱的路子。”姜耘昭的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才想着蔬菜的种类有点少,这就发现了新东西,上天还真是厚待她呢。
  也是,自从当初她得了神农空间的时候开始,可能就已经是上天的厚爱了。
  “只是这东西我当初就见过野生野长的,并不知道怎么种植。”岳娘子有些苦恼的说道。
  “无妨,咱们慢慢实验就是。”姜耘昭信心满满的说道。
  她有神奇的玉泉水,不怕这东西长不出来,只要长出第一批,她就有办法将产量扩大。
  不过,玉泉水只用来种地,确实是有些浪费,所以,还要加大玉泉水的利用率才成。
  “师父,您医术这么高明,可知道怎么做药膳?”想到这些,姜耘昭马上舔着脸笑着开口问道。
  原本在说蘑菇的人忽然将话题扯到药膳上面,岳娘子都有些糊涂了。这是什么转折?蘑菇和药膳有什么联系吗?


第156章 做药膳
  “药膳?自然会,只是并不精于此道。”她是个大夫,药膳的道理都懂,但要说能将药膳做好,还真不敢说。
  姜耘昭咪咪着眼睛笑着说道:“师父,我有一个想法,等到了明年盘一个铺子,专门做药膳,应该能赚不少钱。”
  “你现在还缺银子吗?好好的大家小姐,为什么一定要成天想着怎么赚钱?”岳娘子有些不能苟同的说道。
  姜耘昭在肃宁县的时候就喜欢钱,她能理解,毕竟,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手中有钱才能好好过日子,可现在她都已经回到京城了,姜家老太太对她还算不错,刘家更是真心真意的心疼她,她手中的财富便是一辈子也够吃了,为什么还总是想着赚钱?
  “师父,这世上,别的东西都可以没有,但是钱却不能没有。一个人如果没有钱,就会连最基本的底气都没有。”姜耘昭面色有些黯然。
  岳娘子不知道为什么姜耘昭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会露出这样饱经沧桑的表情。
  “既然你喜欢,那我就配置些方子,到时候你找个会制作药膳的人制作便是。”岳娘子也愿意宠爱姜耘昭多一点,因此,看到姜耘昭黯淡下来的小脸,终究还是不忍心的说道。
  姜耘昭适才又想到了前世那些日子,心情变得有那么一点点不好,但听到岳娘子的话,她瞬间觉得整个人都精神了。
  药膳铺子,只要经营得当,将会成为她最赚钱的产业,不过这件事还是要在背后偷偷办,最起码要瞒着姜家这边的人。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继续以姜德昭的名义置办,这样就算到了将来,再怎么也算不到她头上。
  “耘昭,你赚钱我不反对,但你一定要先将自己该学的东西都学会,才能兼顾赚钱,要不然我情愿你不赚钱。”看到姜耘昭瞬间明亮起来的小脸,岳娘子觉得她好像上当了,因此马上开口说道。
  她现在将姜耘昭当成唯一的徒弟在培养,自是不希望不相干的事情干扰到姜耘昭对医术的学习,就算姜耘昭将来不会给人看病,但她可以将这一手医术传承下去就足够了。
  姜耘昭笑着说道:“开铺子自然要找别人去打理,我就算想自己去也办不到。”
  她还真想去外头自由自在的经营铺子呢,但姜家的规矩这么大,怎么可能让自家姑娘抛头露面,所以,最后的可能还是要找个可靠的掌柜。
  而她身边真的没有合适的人,看起来,还是得请舅舅帮忙,舅舅经商多年,若论起看人的本事来,只怕是寻常十个人也比不得他一个。
  岳娘子一听也是这个道理,便点头说道:“只是,药膳铺子就算开起来,也未必就能赚钱,药膳虽然对调理身体有用,但大户人家大都是在自己家里养着药膳师父,一般的人家又吃不起药膳。”
  岳娘子说的这也是实话,这一点姜耘昭早就想过了,但是她并不担心,因为她手中有作弊利器,玉泉水可以调理人的身体,每天一小杯就能见效果,如果用玉泉水来制作药膳的话,不怕没有效果。
  只要有人光顾,就会发现她的药膳比他们自己家里的药膳师父做出来的还要好,到时候不怕不变成老主顾。这样她的生意很快就能做起来。
  “师父您说的是,但我要是不试试,总是不甘心,再说了,我是个鸿运当头的,不怕做不好。”姜耘昭笑着说道:“就连七家村那样的地方,我都能做成生意,就别说如今在京城这样好的条件了。”
  岳娘子看着姜耘昭说起做生意时候明媚的表情,微微摇头,她可能是真的收错徒弟了,居然收了一个这样爱财的徒弟。
  姜耘昭是那种很执着的人,既然得了岳娘子的允准,便日日围在岳娘子的身边催着岳娘子研究药膳。
  因姜耘昭的要求,刘家还特意送了一个人过来,说是会做药膳,姜耘昭如获至宝。她院子里的小厨房里每天也从做点心变成了做药膳。
  刘家送过来的药膳师父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有了岳娘子的药膳方子,加上她本身是个有悟性的,不过十几天时间,药膳便做的越来越好了。
  这段时间,姜耘昭忙着自己的药膳事业,也懒得去搭理府中那先成天想着算计她的人。
  当然,这只是表象,从明面上看起来,姜耘昭这里一切如旧,但很快,姜耘昭就将自己院子里的内鬼抓了出来,果然就是之前从外面采买的小丫头绿桃。
  绿桃几年十三岁,在同批进来的几个丫鬟里,除了绿菊就算她最得脸,比起两个小的绿萼和绿蕊要风光很多。
  姜耘昭就不明白了,虽然她进府时间不长,但她自问没有亏待过她,她会做出这样吃里扒外的事?
  不过,姜耘昭可没想过要问清楚原因,然后在处置人,在她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背叛主子就已经是不能饶恕的罪过了。
  也就亏得这一次被发现了,如果不被发现,以后还不知道会酿成什么大祸呢。
  她直接禀明姜老太太找了人牙子来将绿菊发卖出去。
  姜老太太也没想到,邱氏现在的本事越来越大了,居然将手伸到姜耘昭的院子里去了,真不知道她存了什么心。
  明明知道,姜耘昭小厨房里做出的吃食大部分是要送到她这里,还要下毒,这分明就是针对她来的。
  看起来邱氏是嫌弃她这个老婆子多余,想要借刀杀人了。
  姜老太太不是吃亏的性子,心里既然这么想了,自然不会让邱氏好好的过。
  虽然姜伯康不肯相信这件事是邱氏所为,但姜老太太心里却已经肯定了就是邱氏。
  她每天一早天不亮就让邱氏来服侍自己立规矩。
  邱氏嫁进门这些年,还真是没有在姜老太太跟前立过规矩,加上现在的天气又不是很好,天寒地冻的,她一大早还要立规矩,真是受了许多罪。
  尤其是姜老太太现在连端茶送水这样的小事都不假人之手,一定要邱氏自己做。


第157章 姜家兄弟回来了
  邱氏背后不知道在姜伯康跟前点了多少眼药,她不敢说姜老太太的不是,所以就只能说姜耘昭在背后使坏,为此姜伯康因为姜耘昭与姜老太太针锋相对了好几次。
  如此周而复始,母子关系反而更加恶化了些,而姜耘昭却懒得理会这些,她每天规规矩矩的扮演一个善良孝顺的孙女儿,姜老太太每天吃着姜耘昭送过来的要是,感觉到身体一天比一天更好,她对姜耘昭的疼爱也越发的多,便是姜伯康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一直到了腊月二十,姜德之和姜铭之两兄弟从书院回来,姜老太太看在两个孙子的面上,这才放了邱氏几天假。
  虽然将老天太心疼姜耘昭,但姜德之和姜铭之两个可是孙子,是要将来顶门立户的人。
  因为姜德之和姜铭之的出现,姜耘昭在姜老太太哪里的地位有所下降,可姜耘昭本身不在意这些,她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
  每天的药膳做出来以后,就送到姜老太太的院子里,然后陪着说话。
  姜老太太每天吃着孙女儿送来的药膳,心里头更是乐的跟开花儿似的。一时之间,就算是姜德之和姜铭之兄弟两个也看出来祖母对哪位长姐的喜欢了。
  “母亲,怎么祖母现在会那样喜欢她?”姜德之愤愤不平的说道。
  以前的时候,祖母不是这个样子的,祖母对姜耘昭从来都不喜欢,每次看到了都会蹙眉。
  邱氏现在都快烦死了,姜耘昭自从去了一趟肃宁县之后,聪明了不少,这一次自己给她的食材中下毒,本来就是打算一箭双雕,同时收拾了那老不死的和姜耘昭两个,谁知道,姜耘昭居然给识破了,连绿菊都被发卖了。
  姜耘昭院子里的丫头不好收买,她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才算将绿菊买通的,结果一次都没用上就完了。
  现在她都不敢轻举妄动了,免得被姜耘昭给拿住把柄,虽然说老爷相信她,但是次数多了,只怕也会有所怀疑,她现在要维持好一个继母的形象。
  “娘,我们可不能就这样被她给比下去,二姐你也真是的,怎么这么没用,连那样蠢的姜耘昭都对付不了。”姜铭之蹙眉说道。
  姜铭之与姜德之二人虽然长的不一样,但如假包换的是双生兄弟,过年九岁。邱氏当初也是因为生这一对孪生兄弟才伤了身子,以至于这**年时间都未曾有用。
  因为只有这兄弟两个,姜伯康将他们当成眼珠子一样,尽心尽力的培养,从四岁开蒙到去年都是在府中读书,但姜伯康觉得在府中读书到底不如在书院,故而去年秋天,二人就被送到书院读书。
  现在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显而易见,二人的心思都没有用在读书上。
  “你都是有用,你自己去啊?你不是孙子么,祖母最看重的就是你了。”姜明玉没好气的说道。
  以前的时候,她在家里算是得宠,但是现在,姊妹四个相比,她成了最不受待见的一个,因此心里很是不舒服,偏偏姜铭之还说这话。
  姜铭之没好气的冷哼了一声,二姐姐就是个色厉内荏的草包。
  “德之、铭之,你们两个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家里的事儿不用你两个管。”邱氏这时候倒是明白,马上开口对两个儿子说道。
  这是邱氏的原则,内宅里的事情,不管多要紧,都不如儿子的前程要紧,姜耘昭虽然可恶可恨,但不能因为姜耘昭就将两个儿子的前程抛在脑后。
  而且她也不希望儿子长大了没出息,只会局限在后宅里耍心眼。
  兄弟两个听母亲这么说,只能听从,但是见了姜耘昭却依然是没好气的样子。
  姜耘昭却懒得与他们计较,左右就是两个孩子,她真是犯不着和他们计较,只要他们不对她动手,她绝对不会对付他们两个。
  转眼之间,就到了腊月三十,这一天天气晴好,二老爷一家子也早早就过来到了姜府这边过年。
  二太太每个月初一十五都会带着孩子们来这边给姜老太太请安,但腊月里的时候,二太太偶感风寒,病了一场,说起来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不曾来了。
  “母亲,您的气色最近好多了,可是有什么喜事?”二太太有些惊讶一个月的时间,婆婆的气色变化会有这么大。
  “哪有什么喜事,只不过是耘昭孝顺,专门找了药膳师父,每天给我做药膳,这半个多月下来,效果果然不错。”
  姜老太太摸一摸自己的脸,这一段时间下来,脸上的皱纹都少了很多,原本有些粗粝的皮肤竟然也光滑了不少。
  “早就知道耘昭是个孝顺的。耘昭,多亏了你照顾你祖母,当叔叔的在这里谢谢你了。”二老爷不吝夸奖的说道。
  他想不通这样好的孩子,为什么就是不能得大哥的心呢?今日来到现在,只要看到耘昭,大哥哪一张脸就拉的老长,好像谁欠了他钱一样。
  虽然有心说两句,但到底是分家单过的两家子人,说的多了,怕大哥心里不舒服。
  饶是如此,姜伯康的脸色已经越发的不好了,这段时间因为姜耘昭的关系,他与母亲的关系一直都不好,现在二弟说这话,可不就是再打他的脸?
  这姜耘昭还真是个会折腾的,居然找了药膳师父来。不过,她可不是什么孝顺的,要是真孝顺,就不该只想着母亲一个人,也该想想他这个做父亲的。
  “耘昭,今天是除夕,二婶这里准备了一点小礼物送你,你别嫌弃。”二太太亲昵的拉着姜耘昭的手,将一个荷包送到姜耘昭的手里。
  姜耘昭笑着谢了二太太,却没有当场打开荷包。
  二太太与姜耘昭说了几句话,又给姜明玉已经腊月二十才从书院回来的姜德之、姜铭之都送了荷包。
  因为荷包都是扣起来的,几个人收了礼也不方便当时打开。
  故而几个人都只是先谢了二太太,命丫头将荷包先收起来。


第158章 过年
  大太太邱氏脸色一直都不好,若是那不知道的,只怕要以为她病了。
  但二太太并没有多问一句,只因妯娌两个素日就没什么来往,便是她到了京城,大太太也很少打发人去问候一声,便是这一次她病了这么长时间,也未见大太太打发人过去一趟。
  二太太心里到底有些不舒服,只是她并不知道这段时间是大太太最艰难的时候,每天天不亮过来立规矩,到了半夜服侍老太太休息才能回去。
  大老爷虽然疼邱氏,但身边也有两个妾室,这段日子大太太忙着立规矩,大老爷便索性宿在两个姨娘处,让大太太又是一番闷气。
  不过,邱氏总算没有糊涂到底,她也命人准备了荷包给二房的几个孩子做压岁钱。
  之后便是老太太给孙子孙女儿们一人一个红封儿,姜耘昭倒是清楚,每个人都是两个八钱重的金锞子。
  姜家的家底儿不是很丰厚,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姜老太太才会拿出这么重的红封。
  众人说笑了一会子,便到了祭祖的时候。
  姜家在京城的根基不深,也没有祠堂之类的。祭祖程序并不是很复杂,不过就是一家子人去府**奉祖宗的屋里拜祭供奉罢了。
  祭祖之后,一家子人围坐在上房里陪着姜老太太说笑,就听得小厮进来禀报:“庄子上的秦庄头来了。”
  姜伯康笑着说道:“倒是个知道礼数的,只是到了这时候才来。”
  姜耘昭坐在姜老太太跟前,专心致志的低头玩着手中的帕子,二房的两个姑娘坐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再说什么,时不时的就会笑一两声。
  姜老太太笑着说道:“今年的天气倒是好,风调雨顺的,庄子上收益不错,该赏他们。”
  姜伯康应了一声出去见庄头不提。
  姜耘昭听见了这话,也在狐疑,难不成是自己记错了,都到了除夕,还不见雪的影儿,而她的十多万两银子现在都已经砸下去了,万一真是自己记错了,这一次自家与舅舅家的损失可就大了。
  舅舅好不容易逢凶化吉,可不能因为这事儿再伤筋动骨的。
  少时,姜伯康回转,脸上的笑意倒是更甚一些,可见庄子上送来的东西很符合姜伯康的心意。
  “母亲,人到齐了,咱们便入席吧。”大太太虽然疲惫却只能打起精神招呼众人。
  天知道她有多想说让明玉帮着她料理府中琐事,但她一直都不说便是因为只要说了,老太太必定会让姜耘昭也一同料理。
  邱氏可不想手中的权柄再一次被姜耘昭抓住,上一次老太太将管家之权交给姜耘昭,姜耘昭已经很收拢了一部分人心,若是再管上一阵子,她就举步维艰了。
  姜老太太看着大媳妇一板一眼的脸,有些嫌恶,这是还给自己甩脸子呢,不就是让她立了几天的规矩么?这京城里头,谁家的儿媳妇不是这么过来的?偏生她金贵?
  都是这些年给惯的,以后少不得还是要让她多立立规矩才能知道做人媳妇的本分。
  姜老太太心里虽然如此想着,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带着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一同入席。
  一顿饭因有大老爷和二老爷两个人竭尽所能的讨好姜老太太,姜老太太的脸色倒是还好。
  饭罢之后,众人又围坐在一起守夜,子时方过姜老太太便是自己困了要休息,又说女孩儿们也不用守着了,各自回房休息便是。又说了二房的两个姑娘宿在她屋里的碧纱橱内。
  姜耘昭这段时间以来,生活很规律,这时候早就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便也应声自己回去休息。
  走出老太太的院子,姜耘昭想看看星空,才发现天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变了,虽看不真切,但毫无疑问,天上连一颗星星都没有,便是被云遮住了。
  姜耘昭回到自己房中,丫头们都还没睡,她便让人将自己院子里的下人们都叫了进来。
  姜耘昭的院子里本来就没有几个人,前些日子又打发了绿菊还没补上,所以统共也就只有五个丫头并钱嬷嬷六个下人,岳娘子虽在,但她不是下人,并不计算在内。
  姜耘昭让钱嬷嬷一人赏了两个银锞子,都是一两银子重的。
  几个丫头欢天喜地的谢了,对于丫头们来说,这二两银子可不少了,须知就是府中的一等丫头一个月的月例银子也只有一吊钱,这一两银子可比一吊钱多。
  “原想着等明日一早给你们,又怕你们惦记着睡不着觉,索性早早给你们,也能让你们安稳睡一觉。”姜耘昭看着丫头们的笑颜,许是情绪被感染了,也打趣说道。
  主仆们说了一会子闲话,其他几个人都各自去休息,只留下丹云和丹朱两个服侍姜耘昭休息。
  姜耘昭想着回来之后就没看到师父岳娘子,便让二人给她铺床,自己转身去了岳娘子屋里。
  “师父,我来看看您。”姜耘昭敲门之后说道。
  “门开着,你进来吧。”岳娘子的声音很是深沉,可见心情不是很好。
  姜耘昭轻轻推门进去之后,笑着说道:“师父怎么一个人在房中,便是去我屋里也能多些人说话。”
  姜耘昭不知道岳娘子在这个世上还有没有亲人,但过节的时候孤零零一个人总会难过。
  “罢了,我一个人也挺好,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你不用特意来看我。”岳娘子脸上挤出一点笑容说道。
  “我这不是想着过年了,要早早给师父送一份孝敬才过来的么。”姜耘昭说着话,拿出来一个红封儿跪在地上双手递过去说道。
  岳娘子倒是没想到姜耘昭会在这时候忽然对她行大礼,忙就说道:“你这是做什么,赶紧起来,仔细被人看见。”
  “丫头们都去休息了,不会有人来师父这里。您是我的师父,虽然当着别人的面我不敢这样说,但私下里该有的礼数我却不能忘。”
  姜耘昭说着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头方才在岳娘子的搀扶之下站起来。


第159章 你不开心我就开心
  对于姜耘昭这样的礼数,岳娘子说不感动是假的,毕竟姜耘昭不是乡下农女,而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家小姐,能做到这一步着实可见是真心诚意。
  “这里头是二百两的银票,以前我手边没钱,也不能供养师父您,现在到底比以前好多了,我自是不会亏待师父您。”
  “就是现在,你手边可用的银子也不多,何必给我这么多?刘家那边一个月给我十两银子的月例,你这边又是管吃管住,我多拿了银子也没处花。”
  岳娘子说的这是真心话,她现在想要什么,只要说一声,姜耘昭都会给她弄来,银子对于她也是真的没什么大用。就是刘家的月例银子几个月下来也存了二三十两了。
  姜耘昭却不肯,坚持说道:“师父,自从我拜您为师这几个月来,您帮我的地方不在少处,这是徒儿的一片心思,您一定要收下。等明年我的药膳铺子开起来了,师父您占三成,也算是给您存养老银子了,您看可好?”
  “我可不要,我也不需要养老银子,难不成等我老了,你还能不给我养老不成?”岳娘子被姜耘昭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笑了,说道。
  在岳娘子看来,姜耘昭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娃娃,居然能一本正经的说这些话,实在是有些喜感。
  姜耘昭这才觉得自己这话好像说的有些不对,让人听了,倒真像是不打算给师父养老一般。
  师徒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姜耘昭才回房休息不提。
  翌日一早,天气果然是阴沉沉的,看着马上就要下雪。
  姜家在京城里没有本家,正月初一也就是一家子人在一起说话罢了。
  到了正月初二,一大早起来,已经开始飘雪,虽然是零零星星的,但能感觉到天气有些不对劲。
  姜耘昭穿上了厚厚大大毛衣裳,又披上了狐皮大氅,方才觉得敢出门了。
  丹云搓着手说道:“这天气是怎么了,这时候不是都应该要暖和起来了,怎的倒是又要下雪的样子。”
  “前日舅母打发人来的时候不是给你们一人赏了一件大毛衣裳,你们这时候不穿等着什么时候?”姜耘昭看着鼻头都冻青的丹云笑着说道。
  “哎呀,我竟给忘了。”丹云这才想起来这事儿。
  等她要去换衣裳的时候,就瞧见丹朱已经穿着桃红色的兔皮袄子走了进来。
  “这一个腊月也没下雪,原想着这衣裳今年用不上了,谁知道今儿竟然用上了,正好去给舅太太磕头谢恩。”看屋里的人都看着她身上的衣裳,丹朱有些不自在的说道。
  “丹云还不快去,你要是慢了我可不等你。”姜耘昭看看丹朱又看看丹云,促狭的说道。
  “是,小姐,我也穿着袄子给舅太太谢恩去。”丹云说着话已经一步三跳的跑远了。
  “我们先去给老太太请安辞行吧,要是迟了,只怕是要下雪了。”姜耘昭看看天气说道。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但姜老太太早在多年以前就跟娘家兄弟们断了关系,当初她守寡原想着依靠娘家,谁知道娘家两个兄弟竟然生了别的心思,打算逼她改嫁。
  姜老太太也是个有些性格的,当下就与两个兄弟断了亲,一直到现在也不肯相认。
  虽然在姜伯康兄弟两个出息之后,姜老太太的两个娘家弟弟都上门来打算与她相认,但姜老太太一概都命人撵了出去。
  因此,每年年初二的时候,姜老太太都只留着在府中等着自己的女儿回来。
  到了姜老太太屋里,正好听到邱氏对姜老太太说道:“母亲,我想着今年让耘昭也跟着我去,你看可好?”
  邱氏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打算,临行之前居然说了这话。
  “耘昭今日要去刘家,你就别管她了,只管带着明玉、德之、铭之去就是。”姜老太太根本连一个借口都没给,直接就给了邱氏一个没脸。
  姜耘昭进门也只当没听见邱氏这话,给姜老太太行礼问安之后,便说刘家的马车应该已经到了。
  姜老太太笑道:“既然马车已经到了,你自去便是,平嬷嬷,将我给亲家准备的年礼拿过来,给耘昭捎过去。”
  平嬷嬷很快捧着一个匣子走过来,丹云忙就接了。
  “耘昭,告诉你外祖母,祖母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左右就是一点儿心意,让她别嫌弃。”
  对姜老太太能说出这话,姜耘昭实在是很意外,记忆中祖母是个根本不会认输的人,但现在能说出这种软话,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何况,刘家与姜家已经是好多年不走动了,祖母今日此举,意思大概也是想缓和两家关系吧?
  邱氏在旁边听了,却是一脸恼怒,老太太可都没想着给她娘家准备年礼,倒是还记挂着刘氏那个贱人的娘家,这可不是打她的脸么?
  姜耘昭自是看到了邱氏脸上的不畅快,不过她的想法是,邱氏不畅快,她就畅快了,因此她满脸笑容的对姜老太太说道:“不肖祖母吩咐,耘昭知道该怎么说。”
  “那就快些去吧,天气不好,让车夫路上慢慢走。”姜老太太似乎没看见邱氏一般,只管叮咛姜耘昭说道。
  姜耘昭很乖巧的给姜老太太行礼之后,还不忘记给邱氏也行礼告辞。
  邱氏虽然很想咆哮,但当着姜老太太的面,她实在是不敢。
  她狠狠的看着姜耘昭离去的背影,恨不能用眼神将姜耘昭秒杀方才舒心。
  姜老太太看着站在一旁不动的邱氏说道:“你也早些去吧,天气不好,别让孩子们受委屈。”
  邱氏听了这话,只觉得脸上烧的厉害,这分明就是在说她是庶女,在家里不受重视,以至于连孩子们都要受委屈。
  但这话是姜老太太说出来的,她便是不爱听也只能听着,还要顺从的说道:“母亲说的是,媳妇会注意。”
  邱氏走出去,姜老太太摇头说道:“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连我说的话都想驳回去,真不知道谁给了她这个底气。”
  平嬷嬷听了心道,这可不是大老爷给的底气么,不过,到底她没敢将这话说出来。


第160章 十年
  姜耘昭到了刘家的时候,府中只有刘老太太,三位太太都带着儿女回娘家去了。
  见到姜耘昭,刘老太太有些感伤,更有些欣喜。
  这么多年了,每年的正月初二都是她最难过的日子。女儿去了,唯一留下的骨血从来不曾在正月初二来过她这里,儿媳和孙子孙女都走了,只留下她一个人在府中难免寂寞。
  但是,这些年来,每年姜老太太都会亲自准备一个大红包,只可惜的是,十年时间,那些红包都装了有一箱子了。
  “耘昭,外祖母可算是把你等来了。”刘老太太有些哽咽的说道:“外祖母今年的红包总算是能送出去了。”
  “外祖母,您可不能光给我今年的红包,您要把这些年的都补给我才成。”姜耘昭爱娇的说道。
  “补,外祖母都补给你。”刘老太太乐呵呵的将孙女儿搂在怀里说道。
  一时,青雀带着人将一只大箱子从内室搬出来笑道:“这便是老太太历年给表小姐准备的,既然表小姐开口了,我便擅作主张将这些都搬出来了,老太太可别怪我。”
  青雀是刘老太太身边最得意的大丫头,这时候忽然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是为了让姜耘昭看到刘老太太的一片心思。
  姜耘昭看着箱子里形形色色的锦匣,噗通一声跪在刘老太太面前说道:“是耘昭不孝,才让外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