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蔬香世家-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等姜微澜将这件事想清楚,轿子已经停了下来。
  那之前的妈妈一样服侍姜微澜下了轿子,态度竟然比之前又好了几分。
  姜微澜从这婆子的态度也能想到,估计是左相早就有交代,要不然一个在左相府中积年的婆子,肯定不会对她一个商户之女太恭敬。
  随着婆子的脚步进门,迎面是长寿富贵的一字琉璃影壁,绕过影壁,左右各有一个蜿蜒曲折的抄手游廊,院子是一块块磨的四方四正的青石铺就。
  有几个小丫鬟候在院子里,因见了姜微澜,都上前屈膝行礼,态度端的恭敬。
  弄得姜微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心里头不由埋怨着,难不成这老头子还真给府中的人说要将自己当成是孙女儿一样对待?
  顺着左边的抄手游廊,姜微澜随着丫鬟穿过大厅,一直走到了后头的院子里,迎面是五间带着耳房的正房,左右各有厢房,屋子清一色的雕梁画栋,这应当就是左相府的正房了。
  正房的门口站着一个穿着粉红袄子的小丫鬟,因瞧见人进来,笑容满面的说道:“夫人才还念叨着说怎么还不来,可巧就到了!小姐,夫人说,不用通报了,请您直接进去呢。”
  姜微澜笑着颔首,算是与那丫鬟打招呼了。
  “小姐,我就不进去了,且在外头与人说话等着您。”从琳笑着说了一句,就退到了一旁。
  姜微澜顺着丫鬟掀开的帘子走了进去,心里不停的埋怨着,郭子明这老头子到底打算做个什么?
  弄得她现在上不得下不得了,她要是顺着这些人,未免让人觉得她轻狂,可是也不能不顺着这些人。
  进到屋里,迎面就是一副中堂,却不是寻常人家的观音像,而是一副山水画,看落款,却是前朝一个有名的画家所绘。
  中堂下面,四方的桌子上摆着紫金香炉,丝丝缕缕的香从香炉中飘散出来,整个屋里都是一股沉香的味道。
  姜微澜却没有太多时间关心这些,既然丫鬟将她引到了这里,证明左相夫人应该就在这里。
  果然,丫鬟转身就朝着东边走过去,绕过十二扇花石屏风,姜微澜就看到一个起居室,而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夫人正坐在看上,笑盈盈的看着她。
  “微澜摆件夫人!”姜微澜忙就屈膝行大礼。
  而那夫人却笑道:“还不快将小姐扶起来,大冷的天儿,来这一趟不容易,快过来到炕上暖暖。”
  那夫人的态度自然是极好的,可是姜微澜却不敢顺着杆子往上爬,在左相夫人身边的丫鬟将她扶起来之后,她只是任由身后的丫鬟解下她的狐皮大氅,这才走到左相夫人的身边。
  左相府中的人不是很多,左相的几个儿子都在地方上为官,府中只留下左相长子的长子,已经老三的长子两个孩子。
  这两个孩子现在都在左相夫人身边,由左相夫人亲自教导,只因都是男孩子,姜微澜来了,也不曾得见。
  但是,姜微澜能想到,左相夫人日常的生活其实也很无聊,虽然有两个孙儿承欢膝下,但是,那两个孙儿却要读书,每天能做的不过是晨昏定省罢了。
  左相夫人笑着扭头对身边的人说道:“瞧瞧,这孩子,还是这么的客气。”
  左相夫人身边的人,不是岳娘子还能是那个?她现在也生活在左相府中。
  当日她作为重要证人出现在京城里,等那一场公案了解之后,她以极快的速度隐身藏在左相府中,从此隐姓埋名。
  她也说起过,要到西北去找姜微澜,可是左相却说,姜微澜总有一天要到京城里来,让她在京城里等着就是。
  岳娘子见到姜微澜的时候,神情是有些激动的,可因为左相夫人在的缘故,倒是不敢太流露表情,只笑着说道:“这孩子最是懂得礼数的,伯母勿怪。”
  姜微澜屈膝道:“微澜粗鄙,有许多不懂事的地方,生怕做错了什么,好在夫人疼惜!”
  “难怪老头子喜欢你,你这孩子,倒是个好的。快来坐在我的身边。我们府中可是有些时候没见过你这样娇嫩可爱的小姑娘了。”
  左相夫人因没有孙女儿的缘故,对姜微澜也是十分喜爱,一再的拉着姜微澜的手说是当她是亲孙女一样对待等等的话。
  姜微澜人虽然顺从的坐在了左相夫人的身边,对于左相夫人说的话,不敢当真,不过是一笑了之罢了。
  左相夫人是个和蔼可亲的,姜微澜也是个会说话的,加上岳娘子在一旁插诨打科,气氛倒是融洽的很,转眼之间,一早上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左相夫人让人传膳过来,三个人在一处吃了午饭,因左相夫人要午休,又知道岳娘子与姜微澜是旧识,吃完饭之后,索性就让两个人去岳娘子的屋里说话。
  岳娘子的院子就在左相夫人院子后面的小跨院里,小小的一个院落里,只有三间房,但对岳娘子来说,也足够用了,因岳娘子素来不喜欢身边有人服侍。
  “你这孩子,怎么也不说给我送个信来,让我担心。”岳娘子上下打量一番姜微澜之后,埋怨的说了一句。
  姜微澜笑道:“师父,您当着距离有多近?就算我打发人送信,一来一回也大半年的时间没了。倒是您,既然京城的事情都解决了,就该回到咱们西北去,难不成您是怕我养活不了您?”
  她这话说的活跃,可是眼底却是泪水,师父比以前可是老的多了,脸上什么时候都多了这么多的皱纹,可不像以前一样光洁了。
  她之前就知道,师父可能活不了太长时间,可是看着师父一天天的老去,她还是挺难过。


第783章 有救吗?
  岳娘子笑道:“郭伯父和郭伯母说,好不容易才找到我,总要让我在府中多住些日子才让离开,且还说了,你也会来京城,到时候,我们总有见面的时候,可不是你这就来了?”
  她之所以同意留在京城,就是不想让姜微澜看到她日渐衰弱下去,她估计自己最多还有两年时间可以活了,甚至比原本预想的时间可能还会少一些。
  微澜是她在这个世上仅有的亲人了,她不忍心让微澜为了她而难过。
  她想不出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至亲的人一天天的老去死亡还让人伤痛呢?
  可是,姜微澜此时想的与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姜微澜觉得,或许岳娘子还有救。
  她手里有玉泉水,只要有足够的玉泉水,肯定能让师父的病彻底的好起来。
  “师父,你跟着我走吧,我一定想办法让您好起来,您还很年轻,你还有好几十年可以活。”姜微澜终究还是没忍住,泪水扑簌簌的掉下来说道。
  岳娘子摸着姜微澜的头发说道:“好孩子,师父知道,你手里有好东西,可是,师父的病自己清楚,就算你手中有灵丹妙药,也救不回师父这条命。”
  岳娘子作为一个医者,这几年都在研究自己的病,却得出结论,她能活着,都归功于当初姜微澜给她服下某种神奇的药物,如果不是那些药物滋养她,她肯定活不到报仇雪恨的一天。
  可是,她的身体却已经像个千疮百孔的旧衣裳一样,根本没有补好的可能了,就算微澜手中还有那样的好东西,也不值得在她的身上浪费。
  在岳娘子看来,这种金贵的药材,就算有能有多少?哪里能都用来调理她的身体?
  左右她已经这样了,还不如给微澜存下来。
  “师父,我真的能……”姜微澜还要说,却被岳娘子一把堵住了嘴巴。
  “师父知道,你有心,也知道你有好东西,可是,微澜,这世上的事,往往都与你想的不一样,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手中有好东西,如果被人知道了,本身就是你的罪过了。所以,以后不管是对任何人都不要轻易提起你的灵丹妙药,不管对任何人,都要藏着,包括师父。”岳娘子语重心长的说道。
  姜微澜这孩子,对人太好,尤其是她认可的人,更是恨不得一颗心全都抛出去,可是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吃亏。
  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微澜这样懵懵懂懂的吃亏,虽然这孩子一路走过来的时候,都是很平顺的,甚至遇到的都是好人,可是谁能保证一辈子就会只遇到好人?
  “师父!”姜微澜只能低低的喊了一声。
  师父对她的好,她清楚,只是她可能是太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所以对于亲近的人总是不设防。
  “好孩子,你这一路走过来是命好,遇到的好人多,可是你也应该知道,坏人不需要遇见的多,只要遇见一个对你别有企图,并且知道你秘密的,你就足以万劫不复了!”岳娘子接着说道。
  她虽然不知道姜微澜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但不管是什么秘密,终究都是不能让人知道的,否则,说不一定就要给她带来灭顶之灾了!
  姜微澜点头说道:“师父,您说的我都记住了,可是您的身体不能再拖了,您得让我帮您调养才成。”
  师父有救,绝对有救,只是,师父自己好像有些放弃的意思。
  岳娘子笑道:“好,师父听你的。之前你不在,我留在左相府中,现在你来了,我自然要跟着你去,我禀明郭伯父与郭伯母便是。”
  姜微澜要带走岳娘子,郭子明颇有些不满的说道:“原想着让你留在我府中,谁知道你自己不留也就算了,还要连你师父都带走。”
  姜微澜知道左相对岳娘子是真心的疼爱,所以笑着回嘴:“您左相府中的石狮子有些高了,我们住着觉得不太舒服,所以打算回到庄子上住着去。”
  “这孩子,真是的,什么叫做我们府中的石狮子太高了?难道还能比人高不成?”郭夫人听了姜微澜的话,也笑着说道。
  难得能有一个不怕自己家老爷的孩子,难怪老爷这么喜欢。只可惜这孩子是个执拗的性格,死活都不同意认亲。
  “也就是个没良心的,罢了罢了,你们都去吧,只是没事了就过来我府中陪陪你祖母。”左相又对姜微澜说道。
  姜微澜都无力翻白眼了,这郭子明身为左相,确实有些无厘头啊,什么叫做祖母?她可没答应认亲呢。
  不过,这话只是腹诽一下也就够了,当真没必要说出来。
  祖母就祖母吧,既然有了祖父,多个祖母又能怎么样?
  一个来自西北的民女得了太后的亲眼,被赏赐的事情很快就在京城里传开了,有说姜微澜好福气的,也有说,姜微澜是有真本事的,但也不排除有人觉得姜微澜让人怨恨。
  而这些恨透了姜微澜的不是别人,正是武氏的娘家。
  虽然武氏出事的时候武家的人为了自保,且嫌弃武氏是庶出,并没有管武氏。
  而且就算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对武氏所生的孩子也没有格外的照顾,但是这并不是说,武家的人对于武氏的死真的就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虽然他们心里很清楚,武氏自己做了很多错事,才最终有了那样的结局,但他们却还是迁怒于别人。
  而这个别人正是姜耘昭,他们原本也在计划怎么算计姜耘昭,为武氏抵命,可是还没等他们找到合适的机会,就听到姜耘昭死了的消息。
  人死了,他们的这一桩心事也算放了下来,可是让他们没想到额是,三年之后,姜耘昭居然会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虽然,刘家的人对外说那是他们在西北收的义女,但是,武家的人对姜微澜也是熟悉的,认的清清楚楚,那女孩子绝对就是姜耘昭。
  武家老爷气恼的不得了,总觉得刘家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果然是商人最会算计,居然一早就想的这么长远。”他拍着桌子怒吼一句。


第784章 算计
  他们武家怎么能容忍?害死武氏的仇人居然在京城中风光无限,这让他们武家的脸面何在?就是走到大街上都觉得有人在指指点点的笑话武家。
  一番斟酌讨论之后,武家的人达成了共识,刘氏那个贱人的女儿这样风光无限的被人夸耀,那就是武家的尊严被挑了。
  虽然,他们不将武氏的死放在心里,但是这个仇无论如何都要报才成!
  而且他们不甘心,凭什么一样是姜伯康的儿女,他们武家的外孙就要去千里之外的边陲之地受苦,而刘家的外孙女却能风光无限的在京城里活跃?甚至还得到太后的赏识?
  这可不成,总要让太后知道,这女子的真实出身是什么。总要让宫里的人知道,姜微澜才是姜伯康的嫡出女儿姜耘昭!
  皇上厌恶巫蛊,只要知道所谓姜微澜就是姜耘昭的话,肯定会让她去边陲之地陪着自家那几个可怜的外孙和外孙女。
  到时候,自家的外孙和外孙女三个对付一个,还怕姜耘昭能翻身不成?
  姜耘昭这贱人生的小贱人死定了!
  武家的人很快将这件事捅了出来,只是没想到,姜微澜的出身来历已经在太后跟前过了明路,太后也认定了姜微澜就是刘家从西北收养的孤女。
  有些事,哪怕明明真的如此,可是一旦被大家都默认了,那错的也就成了对的。
  尤其是,太后皇上都已经先入为主的认定了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那姜微澜永远就只能是姜微澜,而不是姜耘昭!
  所以,武家这一次虽然花了大力气却什么都没做成,甚至还被皇上申斥诬陷!
  武家的人如何能甘心失败?可是,皇上那边却已经明确的说了,姜微澜于国有功,不许任何人再议论姜微澜的身份出身。
  甚至直接说姜微澜乃是刘家在西北认的外甥女,与姜家没有关系,姜微澜的姜,也不是姜伯康的姜!
  皇上确实厌恶巫蛊,可是他却不是糊涂到听到巫蛊两个字就心虚大乱的人,他最起码的理智还是有的,也能明白,姜微澜这一次算是大功劳,如果处置了姜微澜,或者任由别人谋害陷害了姜微澜,朝廷的影响都会不好。
  姜微澜是朝廷要树立出的典范,绝对不能让任何人诋毁。
  “左相啊,你倒是能成,找了这么个人来,可是你也看到了,这丫头的身份不是太好啊,也不知道以后还有问题没有。”皇上有些无奈的说道。
  左相大人却没有皇上这么多的感慨,而是张口说道:“皇上,这事只要您说,姜微澜与姜耘昭没有任何关系,那就没有任何关系了,难不成姜伯康和刘氏两个都已经没了,还有人能滴血验亲什么的,确定一下微澜这丫头是姜伯康的种?”
  从一开始,他就已经这么打算了,姜伯康是姜伯康,姜微澜是姜微澜,只要皇上合宫里头认定了姜微澜的身份,那别人就算能肯定姜微澜就是姜耘昭又能如何?
  “罢了,姜微澜就姜微澜吧,左右也是与朝廷没有害处的。倒是有一件事,朕总想着问你,却老是忘记。”
  左相忙就恭敬的回话:“皇上有什么要问的,只管问,老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有没有问过那个丫头,她这种子是从什么地方弄到的?”皇上对于这些种子的来历还是很好奇。
  虽然说大周地大物博,可从来也没人发现这么好的东西啊。
  左相忙就开口解释道:“老臣也曾经问过,微澜说是无意间在山上获得,而且说,其实山上有很多物种经过培育之后就能吃。且她说了,当初发现这作物的时候,只有几颗,她花了好些功夫,才算成功并且在自己的庄子里大面积种植。好在这土豆的产量是真的高,有了这个,咱们的大周的国力会更加强盛啊!”
  左相这话说的很有水平,不过转瞬之间,就已经将皇帝的好奇心从姜微澜如何得到土豆上面转移到了土豆的产量上去。
  果然,皇上不在纠结于土豆的来历,而是与左相讨论起土豆如何能最快速度的在全国范围之内推广起来。
  左相向皇上推荐了姜仲舒。
  皇上却对姜仲舒有些不太信任,毕竟,姜仲舒可是姜伯康的亲弟弟,就算姜仲舒是个好的,能好到哪里去?
  “左相,你可不要给朕再推荐出来一个懂得邪术的。”皇上看向郭子明的眼神甚至有些怀疑,就好像郭子明已经被邪术控制一样。
  毕竟,姜家这两个可是亲兄弟。
  郭子明笑了说道:“皇上,虽然他们是兄弟,可是两兄弟的能力和态度却是有天壤之别的,老臣看了一辈子人,基本上没有看走眼过,这姜仲舒,绝对是个可靠的人,而且,最要紧的是他还擅长农事。”
  皇上听完这些,又开口补充了一句道:“除此之外,姜仲舒是姜微澜的二叔,听说他们叔侄关系以前还算不错,要是姜仲舒真的遇到什么困难,姜微澜不能不管是吧?”
  听了皇上的话,郭子明笑的越发像个狐狸一样了,他不敢说,他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也不能直接这么说。
  姜微澜现在确实不太搭理姜仲舒,可是姜仲舒对姜微澜不起,姜微澜埋怨他也应当,再过一两年,等小丫头的怨气淡了之后,应该还是会好好的。
  不过,这想法可不能被姜微澜知道,那小妮子的性格,可是执拗的很,要是被她知道了,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君臣二人在御书房里商量定了这件事,并且,决定给刘家二少爷也赏一个出身,从八品的农署推官,跟着姜仲舒进行土豆在全国的推广。
  “从八品确实低了一点,但是只要他这件事做的好,将来有他的好处。”皇上笑着捻着胡须说道。
  “陛下说的是,那小子虽然有些聪明,但到底不是从科举出身,一次给太高的位置基本不可能。慢慢来吧,要真是个可用的,总能发光。”郭子明极力赞同。


第785章 不是很满意
  当刘子归接到任命文书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是什么反应了,他确实想以后不从商而从政,但是从八品的农署推官,这官职也实在是太小了一点吧?这天下基本上是个官就要比他大。
  “怎么?二哥对此不满意么?”姜微澜看着刘子归恹恹的,开口问道。
  刘子归道:“我原想着,我要是做官的话,怎么也能做个正七品的县令什么的,可谁知道给我一个从八品的农署推官,这职位实在是让人觉得没兴趣。”
  姜微澜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可知道,你是没有从过科举的,而且也不像大哥,之前就已经为朝廷效力,赏个出身容易。”
  刘子鸣能一蹴而就,那是因为他之前虽然没有职务,可是也在为朝廷效力,但刘子归却不一样,以后的日子,总要让他一步步的走出来,被朝廷认可才成。
  但是,左相给他找的这条路还算不错,能让他最快的速度被人认识。
  “可是,你也知道,我不喜欢种地!”刘子归还是很不满意的说。
  姜微澜忽然就觉得,这二哥是不是有些眼高手低了?他之前可从来没有过从政的经验,怎么能想着一下子就得到高官厚禄?
  不成,得好好跟二哥谈谈才成,二哥这样下去,将来不光可能会一事无成,还会毁了自己,甚至毁了刘家。
  以前,她怎么就没发现?不过现在发现了也比很久之后发现的要好。
  “二哥,你可知道,你为什么会得到这个官职?”打定主意,姜微澜正色道。
  对于刘子归为什么会平白得到一个官职,姜微澜之前想着顾忌他的面子,打算一直都隐藏真想,但是现在,却不能如此了。
  刘子归一愣,说道:“是什么原因?”
  “我告诉太后,土豆是你与我一起种出来的,还说土豆的种子是你无意中得到的。二哥,朝廷的官员没有这么容易能做的,你也不想想,要是每个人忽然都能做官的话,谁还参加科举考试?别的不说,就是左相府中的几位公子,都是参加了科举然后才授官的,你这样,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嫉妒了!”姜微澜这话说的有些不留情面。
  刘子归的面皮红了起来,他只觉得自己很有能耐,却从来没想过,自己凭什么就要得到别人努力了大半辈子,为之付出许多的位置?就因为他自小就觉得自己聪明?
  刘子归不好意思了,可是姜微澜却没有因此就放过她,而是开口继续说道:“二哥,你总觉得许多事情都是委屈了你,可实际上,这世上多少人是委屈的?大哥不委屈么?我不委屈么?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就要脚踏实地的一步步走下去,如果你继续这个样子,我只能说,你将来不会有大成就,甚至,你这一辈子可能会因此而毁了。”
  说完这些话,姜微澜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刘子归的视线。
  刘子归没想到姜微澜会这样对他说话,可是他觉得,她说的好像没什么错,这么多年,他总是在埋怨家族对自己的不公平,却忘记了,大哥曾经承担了多少。
  他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可是自己真的是有才的哪一个么?这世上多少人寒窗苦读,才换回来最后的金榜题名,而自己什么努力都没做,就得到了从八品的农署推官,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而这一切更是因为微澜将她的功劳偷偷放在了他的身上,要不然,他什么都不是。
  而他不光不知道感恩,还在这里自怨自艾,继续说不满的话,这要是让其他的人听到了,心里会怎么想?
  慢慢的,刘子归想明白了,从八品的农署推官,虽然职小位卑,可只要努力,难道将来就不能有出息的一天?
  现在是从八品,只要好好做,难道永远都能是从八品?
  平台是微澜给自己的,将来如何发展,就是他自己的事了,怎么能指望一蹴而就,就占据高位?
  姜微澜回到自己屋里躺着,她也不知道,二哥能不能想通。
  只盼望他能想通,如果想不通的话,她还可以建议,让刘子归寒窗苦读参加科考,要是靠的好,或许直接能做到七品官也未可知。
  她不是没想过刘子归将来要怎么发展,但是她觉得,这是最好的,刘子归就算聪明,从现在开始读书,最少也要六七年时间才能读成,如果命不好,还未必就能考中,有这么长的时间,早就升官了。
  如果刘子归认真的想过这件事,肯定能想通,她想到刘子归的为人,也就释然了。
  大太太听姜微澜说起宫中要次赐婚的话,索性就亲自去了一趟杜家的别院找杜太太商议。
  杜家在京城有一座不小的别院,杜太太这一次来就住在别院里,而且,在杜太太到来之前,杜家老太爷和杜玉恒的父亲杜老爷都已经到了京城。
  听说,杜家今年也是打算在京城里过年,杜太太还说起,杜玉恒过年之前也要来京城。
  大太太觉得,这是难得的缘分,如果不是两家人有这样奇妙的缘分,能在路上相遇,又都准备在京城里过年的话,还未必能有这样的机会。
  杜太太接到帖子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她没想到大太太会直接来早自己商量亲事,一时有些意外。
  大太太将宫中发生的事简要的说了一下,核心意思就是,如果再不给姜微澜物色一个合适的人家,宫里就要赐婚,万一到了不好的人家,只怕耽误了孩子一辈子,所以才来找杜家商量这件事。
  她还说了,好歹两个孩子早就认识,也是彼此有些情分的,总比不认识的人凑合在一处的好。
  杜太太却有些迟疑了,虽然她也希望儿子能早早成亲,可是姜微澜似乎不是很喜欢自己的儿子,如果因为这件事勉强在一起的话,会不会造成一堆怨偶?
  当母亲的,肯定心疼儿子,杜太太希望自己的儿子这一辈子能找个相知相爱儿媳好好的过。
  但是,如果姜微澜是因为这种原因才与自己儿子成亲的话,会不会将来很难过的好好的?


第786章 缘故
  “刘太太,不是我想的多,我只是觉得,微澜可能并不喜欢玉恒。”杜太太是个很慎重的女人,她还是将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
  大太太哪里能不知道这个,她叹了一口气,说道:“都是当娘的,你的想法我清楚,只是,我想请你别误会微澜。这孩子不是不喜欢玉恒,我觉得她其实是喜欢的。”
  “既然喜欢,怎么我一说起这话,她就回避?”杜太太可不相信。
  大太太沉吟一下之后,最终还是选择将缘故说出来:“说起来,这都是陈年旧事了,我原想着一辈子也不提起才好,可是要是不说通透了,您总是不放心。”
  这也算是家丑,大太太本来没有说的想法,但现在不说也不成了,只能说一说。要不然,杜太太万一因此误会了姜微澜倒要影响这孩子一辈子。
  杜太太可没想过,这事还有她不知道的缘故,虽然是别人家里的事,但牵扯到儿子一辈子的幸福,她还是选择了侧耳细听。
  “我小姑子当初嫁了一个穷书生,原本这门亲事也是你情我愿,说不得谁高攀了谁。可谁知道,那书生后来做了官,为了迎娶官宦人家的小姐,居然害死了我那小姑子。新人进门,对微澜并不好,后来还将她送回了老家肃宁县的小村子里生活。之前,澜儿并不知道这件事也就罢了,可谁知道,后来阴差阳错的就被她知道了,这孩子是个心事重的,因这些事对她造成了影响,以至于总是心有余悸而不敢成亲!”
  说起这些的时候,大太太就恨不得将姜伯康挖出来鞭尸,他毁了小姑子不算,连微澜这孩子都要被他给毁了。
  杜太太倒是没想过,姜微澜身世还有这样离奇的故事,亲生父亲是杀母仇人,也难怪这孩子有心结了,真是个可怜的。
  将心比心,如果换成了自己,也许也会一样不敢成亲。
  “难怪他们能在肃宁县相遇,却原来是这样的原因!好在你说出来了,要不然,我只怕就要误会这孩子了。”杜太太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让别人撕开了伤疤啊。刘太太的表情看起来就不太好,可见刘太太是真心的疼爱姜微澜母女两个。
  这样的亲戚倒是值得做,至于微澜心里的问题,只要嫁过去过的好,想来也就自己消失了,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自然,这里头最重要的原因是,杜太太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多喜欢姜微澜。
  “我虽然是做舅母的,但是心里拿她当女儿一样,总想着她一辈子能好好的。所以才将这些话给您说一说,只盼着您看在她这么受苦的份上,以后能对她好些。”大太太说着,险些就掉下眼泪来。
  杜太太忙就笑着安慰道:“瞧瞧您说的,要是两个孩子真的能在一处过日子,我自也当她是女儿一样,绝对不让她委屈了就是。”
  得到了杜太太的保证,大太太总算将悬着的心放下了。
  现在,就算得了赐婚也是名正言顺了,虽然说,要是太后赐婚,杜家肯定只能应承,但心甘情愿的迎娶和被动的迎娶对微澜来说,意义可是大不一样啊。
  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两家人开始着手准备定亲的事,只是年前竟然没有好日子,所以只能略略拖一拖。
  到了腊月二十,刘贤接到了圣旨,大意就是刘家虽为商户,却一直致力于农事,所以赐刘家脱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