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孕连连-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兄弟又凑了一堆儿,然后,继续他们相亲相爱的方式来。
  看着啃红烧猪蹄的事情,又在眼前上演,杜明月实在是无语凝咽。
  她站起身,没急着把两破孩子分开,而且捡起了榻边上搁着的波浪摇鼓走到两孩子旁边,“叮咚”“叮咚”的摇晃了起来。
  “箓哥儿、策哥儿,来,咱们玩游戏了。”
  杜明月想着硬拦着两破孩子咬东西玩耍不行,那就逗他们转移注意力吧。
  有声音的挑逗,赵箓、赵策两个小家伙就是转了小脑袋,然后,四只大眼睛里的眼珠子是灵活动着,一直随着波浪摇鼓啊是转来晃去。
  “啊,窝哒。”赵箓小盆友先反映过来,接着,就是一甩小胳膊肘儿,把弟弟赵策甩了一边儿,不再跟弟弟相亲相爱的啃猪蹄了。而是小胳膊小腿儿蹬蹬有力的往杜明月方向爬去。那幅猛虎出山的气势,想是要抢了波浪摇鼓一般。
  看着扑过来的小身影,杜明月吓了一跳。
  这可是木榻上,瞧那拦着两个小家伙的小木栏,杜明月真怕大哥儿赵箓撞上去,自己撞疼后哇哇大哭。
  出乎杜明月预料的是,赵箓小盆友像是只手灵活的猴子一样,整个人是挂在了拦着他前进道路上的木围栏,然后,他是双眼中含泪,眼巴巴的望着亲娘杜明月。
  赵箓小盆友是伸出双手,一幅抱抱的模样,道:“窝哒。”
  对于现在吐字不清楚,总是萌萌哒的大儿子,杜明月心软了。
  “给你,这个机灵鬼。”
  波浪摇鼓给了赵箓小盆友后,他是眨巴眨巴眼睛,眼中也不蓄泪花了。接着,开开心心的爬回弟弟赵策身边,把波浪摇鼓递到弟弟双手中,赵箓王八之气十足的吩咐道:“摇,摇。”
  赵策小盆友得了哥哥给的波浪摇鼓,一幅高兴坏了的小模样,那兴奋着一直摇啊摇。
  “叮咚”“叮咚”的声音,像是一首不成调的乐曲一样,在悠闲着躺平在木榻上的赵箓耳边,成了催眠曲似的,不到小会儿,赵箓是嘴里吐着大泡泡的响起了小呼噜声。
  看着两兄弟,一个已经躺平睡着了,另一个跟傻瓜似的还在旁边拿波浪摇鼓,是摇得兴起。杜明月除了有想伸手抚额头,有捂脸冲动外,她真拿两破孩子没法子了。
  想归想,杜明月还是上前,拿了小小的薄毯子,盖了大哥儿赵箓的小肚皮上。她怕孩子睡觉时,肚皮受了凉。毕竟,木榻上睡久了,在八月秋季时,还容易凉着小孩儿的。
  赵策看着躺平在木榻上,睡得香甜的哥哥。又望着亲娘给哥哥肚皮上盖的小薄毯子。赵策是伸手,把小薄毯子拿过来,盖了自己的小肚皮上,然后,睡了哥哥赵箓的身侧。
  对于破孩子的护己行为,杜明月哭笑不得。
  她只得又拿了一条小小的薄毯子,盖了还打着小呼噜的大哥儿肚皮上。然后,伸手摸摸二哥儿赵策的小脸蛋,道:“快睡哦。”
  “不然,你哥哥醒来后,就一定会吵醒你的。”
  对于大儿子那等他睡着,不管如何吵,还是睡得呼呼哈;他醒了,一定把二儿子摇晃醒的性子,杜明月也无奈了。
  “娘。”
  二哥儿赵策在杜明月温柔抚了他脑袋时,笑得眼睛像小月芽弯弯一样,甜甜的唤了一声道。
  “什么?”
  “策哥儿,你会唤娘了?”
  杜明月惊喜交集,她再抚了二哥儿赵策剃得像福娃一样的头型,那头顶一撮撮柔柔的头发,真是越抚越高兴啊。
  “娘。”赵策又唤了一声。
  那小嘴儿甜的,杜明月是忍不住嘴角扬的弧度更利害了。
  “真乖,真乖。”
  “快睡吧,等醒了,吃香香的鸡蛋羹。”
  肉粥加鸡蛋羹,杜明月想,她俩儿子都爱吃。今个儿是好事儿降临,策哥儿会唤“娘”了,一定得给孩子加餐。嗯,这是必须的。
  于是,接下来的几日,在二哥儿赵策会唤了“娘”和“爹”后,杜明月对于让大哥儿赵箓也是学会唤爹娘的要紧事,是提起了最高的兴趣。
  奈何,大哥儿赵箓是一个目前除了爬,对两条腿走路都不感兴趣的熊孩子。
  吐字不清楚,还是大哥儿赵箓的专利。“爹娘”这两字,能吃吗?
  熊孩子赵箓依然不会唤啊。
  杜明月坚信,革命道路责任远而重,但是,她一定能胜利会师的。所以,教会熊孩子赵箓喊“爹娘”她也一定能做到的。
  八月末,从封县城那边走门路,寻得的打胎药到了杜明月手里。
  这药,杜明月是请她娘回了封县城,暗中配好的。而且,还是花了银子,弄成了药粉。真是居家旅行,干坏事的必备品啊。
  至于安胎药方子,还有安胎药丸子嘛,杜明月已经是生了两个孩儿的人,她自然是有熟悉的好方子。所以,在灵安县城的大药铺里配好药丸子就成。毕竟,保胎药真不是违(wei)禁物儿,这随便哪儿都能大大方方弄来的。
  万事俱备,就欠东风。
  晚间,杜明月把雪珠的事由,还有她做的一些准备,以及一些猜测,都一一跟夫君赵子殷讲明了。
  杜明月表示,她不曾隐瞒什么,也不想隐瞒什么。
  “如果你觉得我不善良,心眼儿太坏,我也认了。”
  “我就是想,为你做些什么。”
  “因为本事有限,我怕我的手段有遗漏的地方,也怕我好心办坏事。所以,一切我都明明白白的告知你了。”
  望着沉默的赵子殷,杜明月眼神暗了一暗。
  她问道:“是不是男人都不能接受,枕边人的心狠手辣?”
  其实,这事情是米姨娘的试探,又何尝不是杜明月的试探呢?
  嫁赵子殷这些年月里,赵子殷待杜明月的信任,让杜明月想真正跟枕边人长相思守的。所以,人能装一时,装不了一世的。
  若真是能装一世,那不叫装,而叫弄假成真了。
  前世,杜明月就不是什么真善美,要不然,她不会卖保险,不会跳进股市的大坑。说白了,杜明月是一个俗人,大俗人。
  损人利己之类的事情,杜明月干起来,也没什么心理负担的。
  今生,杜明月想趁着夫君爱重她之时,漏出来她的真面目。也免得将来她投的感情很多很多时,才发现夫君不能接受真正的她,那时,爱则深的她会因为嫉妒而发狂的。
  “你想错了。”
  赵子殷摇头说道。
  “你在意我,在意咱们的家,我为何不能接受?”
  赵子殷自然不会讲,比起杜明月的宅斗那点事儿。他前世插手的事情,才叫真正的心狠手辣。
  男儿的世界,更凶险,更危机四伏。
  对于里面的弯弯绕绕,赵子殷不想讲出来,免得因为宅斗一些小手段就是心惊的媳妇更是害怕了。
  “只是,你做事的手法,还有些欠妥。”
  “这事情咱们不能插手,不过,既然你把米氏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那么,也不必浪费,由我交给姐夫吧。”
  赵子殷准备揽下此事。
  “后面的事情,你无需再管。就是我,同样也不会再管。我相信,明事理,知分寸,有远见的姐夫,会处理好一切的。”
  赵子殷告知了杜明月事情的后续会如何发展时,是自信扬溢的。
  “好啊,我听你的。”
  既然夫君要负责到底了,杜明月欣然接受。
  赵子殷在杜明月心中的印象,就是说到做到的人。所以,赵子殷敢这般讲,一定是有全盘的考虑了。
  杜明月自然不再插手,她没想当了搅屎棍子。


第34章 
  男人与女人,权利与宠爱。
  这二者之间看问题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处理事情的方法自然也是天渊之别。
  灵安县城,主薄米振元家中。
  赵子殷正对着他姐夫侃侃而谈,道:“姐夫,我已经训斥了内子,她实是目光短浅,居然未与我商量,就敢给表妹出了馊主意。县尊出身世家贵胄,岂会缺了养儿女的一点禄米?”
  “再则,女子最忌善妒,若让京城长安的大妇知晓表妹私下暗害县尊子嗣,这不是授人与柄吗?”
  “其三,表妹便是真有身孕,是男是女尚是不知?眼下就除掉区区一个丫鬟腹中的孩子,下手实在太早些。”
  “我左思右想,总觉得县尊与姐夫之间,除了上下从属外,还需要一个男婴为纽带。至于是不是表妹肚皮里爬出来的,在灵安县城里,米氏家族自然有法子扫干净手尾,让表妹成为县尊长子的生母。”
  万一,表妹米氏真是没生下儿子,抱养县尊的长子到膝下,再是去母留子这点小事儿。赵子殷相信他姐夫在应该下手时,也决不会手软的。
  米振元哈哈大笑,回道:“两个内宅妇人的眼界窄了,难以避免。”
  “子殷你的话,我记心上。未央那边,我会亲自跟她谈明白事情的轻重。有些小动作嘛,咱们是不能随便插手的。”
  米振元比赵子殷说的那些话中之意,想得更透彻。
  一个家族的枝繁叶茂,始于子孙衍生。
  女子嫁到夫家,暗害子嗣的事情,做了没被发现自然是万事大吉。但是,一旦被查出,就是害人害己的大祸事。毕竟,没有哪个男人能容忍下这种黑手的枕边人啊。
  何况,米振元觉得,他妹妹不是被刘县尊娶进门,只是纳进门罢了。米氏一族是不能失去刘县尊所代表的权势与富贵啊。
  那么,就更不能在这种没好处,还尽是坏处的地方,自己寻了麻烦缠身。
  “刘县尊的儿子,未央这个米氏女儿膝下嘛,自然是多多益善。”
  米振元作出了选择,给出了答案。
  赵子殷看着事情顺利,没费啥功夫达成目标,自然是把本来准备好的一大通说词,全按下不表了。
  十月,是丰收的季节。
  大梁朝的秋赋与各种征派,自然是在城中村里开始催收了。
  这一年,景泰六年。
  天下四州之地,并州、雍州、兖州、豫州在入夏之后,就是大旱绵延,直到入了秋,才来了一场小小的秋雨。那一场小雨,自然是解不了旱季之时,中原四州田地中旱死的粮食苗儿。
  当然,一场如此大旱,朝廷庙堂之上自然免不了,出台了振灾的法子。
  只不过,再是振灾,面对不计其数破产的贫困百姓,面对广辽的四州之地。朝廷的救济之粮,在层层的苛扣之后,无疑是杯水车薪。所以,饿殍遍地,白骨露于野,就是应时之景。
  徐州,英德郡,灵安县城。
  杜明月在领着杨兰花出门后,见着了县城内多了许多穿着破烂,还是一身臭味的乞丐。这中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心中还有善心的杨兰花,就是赏了一个瘦惜惜的小姑娘,一个粗粮馒头。
  至于那粗粮馒头的来处嘛,是杨兰花早饭时,突然没胃口吃东西,一时省下来的口食。扔了,自然是不可能的,那是浪费。杨兰花就是揣了身上,准备有胃口时,再当了她的饭食嘛。
  小姑娘磕头谢了半天,杜明月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看着。
  待杨兰花发完善心后,才是领着她准备去市场买了白菜和萝卜,准备多备些存了地窖里。当然,顺带嘛也可以多做些泡菜和腌菜,反正放不坏。
  只是,杜明月二人刚走了约六七步远时,旁边不远处,就跳出来一个比小姑娘高了许多的大个子,一把抢了她手中的粗粮馒头。然后,就是像一阵旋风一样,匆匆逃跑了。
  尔后,追着逃跑的大个子方向,又有人跟着窜了过去。
  唯有丢失了粗粮馒头的小姑娘,在她身边的一个妇人怀中是抽泣的哭着。
  “这,这……怎么有如此坏的人?”
  杨兰花怒而说了话。
  杜明月摇摇头,开口道:“不关咱们的事情,赶紧走吧。”
  眼力劲儿还不错的杜明月,已经发现有两个骨架子似乎壮实,只不过饿狠了,才显得瘦弱的乞丐男子,在盯着她和杨兰花的眼神里起了某些恶念……
  前世卖保险的杜明月,学会了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就是看人脸色啊。她对自己看人的好坏与忠厚嘛,还是有一定自信的。
  “少夫人,咱们不是去买东西吗?”
  杨兰花看着杜明月往衙门方向行去的步伐,疑惑的问道。
  “暂时不去了。”
  “先去衙门。”
  杜明月吩咐了话后,就是领着杨兰花继续往前走。
  果然,在离着衙门不远后,那两个心揣恶念的乞丐男子,就是眼神中满怀愤恨后,颇是不舍的掉头离开了。
  杜明月心中没有松一口气,反而是提起了担忧。
  县城里增加的乞丐多了,真不是什么好事啊。而且,在这时代生活这么久了,杜明月可是知道乡村宗族,还有地主乡绅们对当地的掌控程度是深厚的。一般来说,像乞丐这种流民类的存在,应该是很少的。
  就算有,也不应该是陌生的面孔。毕竟,一个地头的穷人嘛,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是混个眼缘熟的。
  若是陌生人,只有外地来的。本地嘛,杜明月没听说哪里有灾,哪里有患啊。
  “兰花,使点茶水钱,把我弟弟青云寻过来。”
  “我在这饺子铺子里坐会儿,等他过来。”
  “这时点,他应该在衙门。”
  杜明月的话一出,杨兰花忙是点头应了。
  待杨兰花去衙门找人递消息时,杜明月就在衙门对面的食铺前坐下,准备要了一碗饺子来。当然,杜明月这是给她弟弟杜青云叫的。
  “店家,别急着下饺子,我等人来。”
  “那客官你先坐。”
  在店家答话后,杜明月方才打听道:“店家,你听说过,县城里来的这么多乞丐流民,打哪地方来的吗?”
  “听说是中原呐,瞧咱们这地方水道多,不遭旱。”
  食铺的店家随口回了话,也顺便跟杜明月讲了些市井里流传的消息。当然,也就是中原大旱,外出躲饥荒的流民大军,整个多如牛毛。
  对于流民乞丐的来源,杜明月有些明白时,她弟弟杜青云到了。
  “店家,下饺子了。”
  招呼店家赶紧煮饺子后,杜明月招呼弟弟坐下。
  “姐,你怎么来衙门了?”
  “我还不能来吗?”杜明月反问道。
  “能来,能来,你哪不能来啊。”杜青云笑呵呵的附合话道。
  杜明月也不废话,直接讲了路上遇到的事情。
  杜青云听后,眉毛皱得能夹起了蚊子。他道:“那我送你回去吧。至于你要的那些白菜萝卜之类的,我下差后给你送去。”
  杜青云这个弟弟目前住的房子,跟杜明月夫妻的家是一条巷子。
  只不过,杜明月夫妻的家是在巷子中间的位置,杜青云的房子在巷子尾。
  当然了,杜青云在灵安县城的新家嘛,论起面积来,就只有杜明月夫妻住的一进四合院的一半大。整个小院子,就是三间正房和两间厢房,再带一间厨房。不过嘛,住了杜父杜母,杜青云夫妻四口人,也是绰绰有余的。
  要说两家人院子都有一个同样的好处,就是都带了一口出水的井。在灵安县城里,不担心了用水的问题。
  “成,我等你送来。”
  使唤自家弟弟,杜明月是不含糊的。
  不过嘛,她也晓得,置下弟弟目前住的那处院子,还是掏空了家里的老底子。哪怕那里面,有她填补上了十二两银子。可她爹娘掏出来的二十五两银子,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些可都是她爹娘攒下的棺材本啊。
  “给,一共买够一吊半钱的白菜,还有半吊钱的萝卜。”杜明月一边塞给弟弟两吊钱,一边是讲明白了她要的蔬菜数目。
  杜青云也不推辞,他倒是晓得,家里要装阔,也不必在亲姐面前打肿脸充胖子。
  家里啥光景,他姐姐是一清二楚的。
  “客官,饺子来了。”
  店家擀了饺子皮,又是现包了饺子,这会儿,自然是送来了煮好的饺子。
  杜明月是付了钱,然后,让弟弟杜青云慢慢吃。她嘛,则是带着杨兰花顺着热闹的大街,从来时另一头返回了家中。
  这一路,杜明月自然又是遇上了新的乞丐流民。
  只不过,这一回有杜明月的吩咐,杨兰花也没有胡乱发了善心,同情了当初跟她一样卖身求活的苦难流民了。毕竟,人嘛,都是自己的安危比别人的重要。
  等回了家中,杜明月发现,年少不知愁的赵家三姐弟,还在一起玩耍的愉快。旁边侍候的马莲儿是被使唤的团团转,院中是一阵的嘻戏笑声。
  “娘。”
  看见杜明月的身影,赵策扔下了手中的小游戏,对亲娘高兴的扑上去,一幅求抱抱的姿势。


第35章 
  可惜,小萝卜头一丁点大的小娃娃,哪能抱得住杜明月。所以,二哥儿赵策直接是抱住亲娘杜明月的腿儿撒娇了。
  在旁边,已经开始习惯两条腿走路的大哥儿赵箓,比弟弟赵策的动作也慢不了多少。然后,就是兄弟俩一左一右的抱住了杜明月的两条小腿。
  没错,是两条小腿。
  因为,赵箓、赵策这哥俩太年幼了,只有抱住亲娘小腿的矮矮小身高。
  “真是爱缠人。”杜明月摇头笑了笑,一边说了话,一边伸双手抚摸了哥俩头顶的一摄摄柔柔头发。
  “茵姐儿,你是好孩子。照顾两弟弟,被闹腾坏了吧?”
  杜明月笑呵呵说了话,在关心赵箓、赵策哥俩时,自然不会漏下了夫君的长女。
  “母亲,弟弟们挺容易照顾的。茵姐儿不怕闹腾。”
  赵茵已经是个小姑娘了,她的心性在亲爹赵子殷的仔细关爱下,对于两个亲弟弟自然也没什么嫉妒的心理。毕竟,小姑娘害燥的,被马莲儿私下里没少嘀咕了私房话。
  不外乎嘛,就是将来大姐儿出嫁了,在婆家要有兄弟撑腰的。然后,马莲儿自然不会忘记接下来,又拿了多少封县城的大户人家来举例之类的事儿。
  要说这些话,马莲儿讲过,赵茵的曾祖母杨氏也讲过。
  许是因为这些预防针,赵茵对于弟弟们的出现,还是非常持欢迎态度的。
  “那你们继续玩儿。”
  “来,箓哥儿、策哥儿,去跟姐姐玩耍。”
  “听话啦,娘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用吃食儿哄了两个小盆友,杜明月才是领着杨兰花去了厨房。
  还真不是玩笑话,杜明月准备给三个孩子做些零嘴儿。说到底儿,现在是她当家作主嘛,把赵家三孩子养得壮壮实实的,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十月,桂花香,桂花糕自然就是应季节的点心。
  杜明月准备做的,就是用模子蒸出来的不同图案花纹的桂花糕。除了自家吃外,自然也是人情来往的赠送礼物。
  东西寻常着,在于礼轻人意重嘛。
  夕阳西下时,杜青云给姐夫家送来了白菜萝卜,然后,在杜明月的招呼中,带着一袋子的桂花糕回家去。
  稍晚了片刻,赵子殷回来了,跟了他身后,除了小厮马栓儿外,还有三个陌生人。杜明月是眼中生起疑惑来。
  “这是……?”
  对于杜明月的问话,赵子殷挥了挥手,道:“给主母拜礼吧。你们唤声少夫人就成。”
  “小妇人拜见少夫人。”
  “狗蛋拜见少夫人。”
  “狗剩拜见少夫人。”
  三人是一女二男。女的是一个三旬左右的农妇模样。二男,则是两个半大的孩子,大点叫狗蛋的约是六七岁的年纪,小点叫狗剩的约是四五岁的年纪。
  三个都是衣裳褴褛的人,稍近了闻着,还能闻到一股的臭味。
  “都起来吧。”
  杜明月叫起了三人,然后,对杨兰花道:“去,找三身衣裳来。再烧了水,让他们三人都洗个澡。”
  “对了,兰花,等他们起干净后,熬了粥,放点盐。一人吃一碗就够了。”
  “至于住的地方嘛,在他们吃了饭后,兰花你带他们收拾了西厢的杂物房,暂时今晚对付一下。其余的事儿,等明天我再仔细安排。”
  杜明月没让这三人吃别的东西,又或是多给些食物,完全是怕人饿狠了,一味猛吃闹出问题来。至于说,这三人的工作安排一类的活,还是等她晚上跟夫君问清楚来由后,再做打算不迟。
  “少夫人,奴婢晓得了。”
  杨兰花应了话,就招呼了这三人离开。
  杜明月迎着夫君赵子殷进堂屋里,准备一家子人洗洗手,然后,用晚饭了。
  等灯盏里的油灯燃起,晚间要歇息时,杜明月问了新来家中三人的事儿。
  “是我在街上瞧见了这卖身的母子三人。”
  “他们面相看上去是老实忠厚的,箓哥儿、策哥儿的身边,也是要有个小厮玩伴的。我合计价钱便宜,就干脆一起买下来。也免得拆散人家母子三人。”
  赵子殷嘴上这么讲,心中却是门儿清,他为啥买了这母子三人。
  当然,第一印象也确实这母子三人的面相习性,经过他考查了是老实忠厚的。至于更深层的原因嘛,就是狗蛋、狗剩兄弟俩的本命之气,是难得的正红色。
  瞧瞧,两个流民小孩子,居然有正红色的本命之气。跟赵子殷本人都一样了。
  赵子殷也就不吝啬了,准备给两个儿子身边放了命算不错的小厮照顾嘛。
  “箓哥儿、策哥儿年纪这么小,就配上了小厮,会不会太早了些?”
  杜明月对封建地主家的腐朽日子,已经是见得太多了,基本上要习惯了。
  她这么提一嘴,也就是觉得太宠着两孩子了。
  “不算早。”
  赵子殷却有不同的看法,他道:“身边得用的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将来才不会背主。”
  洗脑的事情,从娃娃开始嘛。这个道理,杜明月知道的。所以,封建家生子的忠心培养,自然是年纪越小,忠心度越高嘛。
  “你都这么说了,我自然全依你的意思办。”
  “两孩子的教养,你是他们亲爹,可得多管管。”
  杜明月对于大户人家的教养,还是信得过的。只要不是暴发户,一般大户人家对于后代子嗣的教养问题,都是看得重中之重。
  说到底,家族要兴旺,子孙得成气嘛。
  “放心,我自有打算。”
  赵子殷点头应承话道。
  对于他的亲生子,赵子殷哪会不看重?
  要说灵安县城里的流民中,比狗蛋、狗剩兄弟俩命格更高一筹的,赵子殷还真发现了一人。只不过,那人的眼神不够正,面相也刻薄些,不似忠诚之辈。
  赵子殷也就没贪便宜,直接无视了那位本命之气是正黄色的男童。
  个人有个人的命,赵子殷能把握的,就是他能算计到的东西嘛。
  那些有野心之辈,赵子殷是不会引狼入室的。
  不过,让赵子殷没想到的是,几日后,他在刘县尊的门子仆役里,发现了那个本命之气是正黄色的男童。同时,他也知道,这个男童让刘管家赐名,叫刘忠。
  十月过,冬月来,天转凉了。
  刘县尊给衙门内的属下赐宴,犒劳大家伙儿这些日子的辛苦。当然,在话尾时,刘县尊对于灵安县城里多出来的流民,也有了某些他的规划。只是略一提,随后,便是带过。
  倒是宴罢后,赵子殷从姐夫米振元那儿得知,刘县尊准备让各家大户收拢一些流民做佃户,如果实在收拢不完了,他再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大户们出些粮食,县衙门再出些粮食,让这些剩下来的流民到县城几十里外的荒地屯垦。给这些流民一条活路嘛,免得他们新年里还在灵安县城内流串,那容易成为隐患。
  要知道,徐州的冬天,是会下大雪的。
  到时候,天寒地冻里,没吃没喝的流民,为了活命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所以,为了县中的安稳,刘县尊出台了新政策,实在是正常不过了。
  “如果只有这一批,县尊的法子,也是能治本。”
  “只是,如果流民不止一批呢?凭灵安县城的土地,可安置不完一批又一批的流民。”
  赵子殷提点了话道。
  至于,中原的并州、雍州、兖州、豫州,这四州大地的旱灾,不是一年,而是连续三年这个大事件,赵子殷一点茬子都没提。
  赵子殷相信,大梁朝的十三州大地上,奇人异士无数。肯定有人知道大旱会连续好些年的,就是修士界的大派嘛,也定然是心照不宣。
  要不然,剑盟、蓬莱仙门、斜月阁的勾结基础,从何而来?
  自然是天降灾祸,大梁朝有难了呗。
  “子殷啊,你的担心不无道理。”
  “只是,县尊,也只是县尊。上面贵人们关心的大事,离咱们太远了。”
  米振元万般感慨,他心中更明白,要做了实事,要留了青史大名,还得手中有权利啊。
  对于权利的追求,才会让米振元乐意投效刘县尊,以及刘县尊背后的靠山。这一切攀附里,就是亲妹妹米未央,也是米氏一族送出去的棋子嘛。
  “咱们啊,需得未雨筹谋。”
  “姐夫,你可是刘县尊身边信重的人。有些话说了,是忠心。”
  赵子殷的话中之意,自然就是表忠心的事情,凭管大小,一定得表现的。
  米振元听后,倒是赞同的点头了。
  景泰六年,小年夜,也就是如此不急不缓的来了。
  “今年的春节,咱们回封县城过。”
  “你看着安排一下,要备的节礼,不能漏了。”
  在小年夜后,赵子殷叮嘱了话与杜明月。
  “放心吧,给长辈们的孝敬,我都是查看了三遍,错不了的。”杜明月拍胸脯保证道。
  赵子殷笑了,道:“我提醒你一句,是怕年节近了,应酬多了,你一时忙坏了,就落下什么东西。”
  “那咱们哪天起程回封县城啊?”
  “二十七那天起程。”赵子殷回了话,又道:“趁着这几天空闲,我也要去拜访几家同僚,来年有些事情还要他们帮衬。”
  “有几家?我好备上门的礼。”
  赵子殷摇头,道:“这几家的礼,我差马栓儿备好了。”
  “明天书斋的人,会上门来收钱。到时候,你给银子就成。”赵子殷虽然有点小私房,但是,就够招呼人去酒楼喝几顿。那些大的开销,还是要妻子杜明月这个赵家的财政管事人付款的。


第36章 
  读书人嘛,最爱附弄风雅。所以,那相互赠的礼,不能太轻,亦是不能太重。总之,这中间需要拿捏的分寸,就得看各人的把握了。
  赵子殷在灵安县里,虽说靠了姐夫米振元的关系谋得差事。可于他本人而言,就因为如此,更要在私下中,多多拢络了属于他自己的人脉关系。
  当然,外面的这些人脉,暂时与杜明月没什么关系。因为,还不算最亲近的人,也还不是赵子殷真正要以腹心相托附的人,所以,赵子殷自然没兴趣介绍给媳妇了。
  女眷之间的联系,那是内宅之中的互通有无,就是提供给女眷们聚会的。
  杜明月偶尔参加一二,也是比较随意的。毕竟,赵子殷给她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