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孕连连-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宋城,这是英德郡的治所在。这地方,赵家还是有些人脉的。毕竟,赵箓的姑父米振元的家族,在宋城可是经营颇牢靠的。
  这有着根基,想在此地扎稳,倒不是难事。
  唯让赵箓觉得不能接受的,就是郡兵的松迟。
  徐州最早,就是被李唐一系的藩镇之地。可以说,这地方本来没什么大灾的。这也让英德郡没受了多大的祸事。
  不过,在徐州被宋王符家那一占据后,又经历了唐王府的夺回。这中间,可谓是来回的洗地了两次。
  这两次的大规模换血,让里面的官员,是活动了许多,也是免不了的。
  所以,赵箓来了这宋城之后,就发现了郡兵之中,有缺额。这还是小事。真正的大事,就是郡兵的粮饷,这有困难了。
  这古代的练兵,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饷。
  这人嘛,那是叫吃饭的。若是一个当兵的,连自己和家人都养不了,这兵嘛,当得就够呛了。而目前,摆在了赵箓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赵箓嘴里是念着这一句话,上任的。
  不过,上任后,上司没给个下马威,他也没来一个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好嘛,倒是先让粮饷这二道大问题给难住了。
  向家里求助?
  这个赵箓首先打消了想法。
  有道了军队是吃人的老虎,可不光是因为军队掌握了刀把子。更主要的是,这军队是吞粮饷的无底洞。
  赵家那点子小胳膊肘儿,哪够这一厢兵马吃喝个半年几月的。
  所以,赵箓马上就打消了要破家的想法。
  这节流,是没折的。因为,这英德郡的郡兵,已经够苦了。
  那开流呢?
  赵箓能想到的,就是这个法子。
  只不过,在开流之前,赵箓还是准备去太守府,好歹要个一枣三爪的。毕竟,有点了起动的资金,这后面才好进行嘛。
  拜会了这英德郡的太守,自然是个顶个的大事。
  而且,还要从太守府里掏银子走,就更是要厚脸皮的事情。好在,赵箓头上有人。他这能下来,能拉的虎皮,除了世子刘平安外,就是姑父米振元。
  有这两张牌可以打,赵箓对于从太守府里,掏出些家底子,就是放心的。
  不过嘛,在这之前,赵箓觉得,他需要干的事情,就是给英德郡的一厢郡兵,找一个大管家。毕竟,赵箓是管军,可不是管后勤的。
  若说,这读书人里,谁给他留有印象好。
  赵箓第一个,就想了封县城里还当着文书的赵菩了。
  于是,赵箓在新官上任时,这不,就把这位几百年前是本家的赵世兄,给拉进了英德郡的郡兵所里,当起了这个大管家的责任来。
  “世兄,太守府那边,我自去拜会。”
  “不过,那是文人,这中间的一些道道,还要世兄你去跟太守身边的师爷,拉拢一二关系。”
  这太守身边的人,帮忙吹吹风向,在赵箓和赵菩的眼中,都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都指挥使放心,学生必然用心竭力办好此事。”
  作为赵箓之下的第二人,哪怕是个文人,学直接领兵了。可这是实权,还有唐王府的官品,哪怕目前是一个假职,赵菩也是上心了的。
  所以,赵菩是很用心,想办好了事情。
  “都指挥使,郡兵粮饷一事,咱们这一回是能从太守府里弄得一些。就怕后面,要让人卡住了脖子。这怕不是好事。”赵菩提了话道。
  “世兄,可有什么好法子?”
  赵箓的问话,让赵菩是咽了一下。
  倒是想了半天,也未曾想出了什么好法子来。
  赵箓对此,也是有些头疼的。毕竟,这粮草让人卡住了,往后,看人眼色行事,就必然是免不了的。
  只是,一时之间,赵箓也实在没什么地方,能抓到了缝隙。
  对于赵箓而言,这个三月上任后,他办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太守府,要来了一批的银子。然后,给郡兵们补了饷银子。
  对于郡兵而言,得了饷,自然就是安抚住了。
  所以,这恩嘛,赵箓是施下去了。
  可后面要如何接着把手头的好牌,继续的打下去,才是真正的考验来临了。


第133章 
  恩,施于上。
  这威; 同样得施于上。
  若不然; 光有恩,而无威; 则是法不严; 必然是下克上的局势。有一句话说得好; 雷霆雨露; 俱是恩泽。
  恩; 不能少; 威,同样不能少。
  赵箓是跟着世子刘平安在战场混过一回的; 所以,这打战那回事儿,他是见识过了的。就目前来讲,赵箓也不是一个新丁。
  只不过,头一回领了一厢兵马; 还是后勤没保障的兵丁,这吃饭的问题,还是安抚属下的问题,才是头等需要解决的。
  赵菩给赵箓提议; 攻打英德郡的土匪与山寨; 这是一边练兵,一边借剿匪收拢银钱。毕竟,那些个土匪与山寨也是要吃饭的。那贼窝子里; 一定是有积累的。
  对此策,赵箓受用了。
  四月初,借着剿匪一事,赵箓回了一封县城。
  当然,这是顺道的。
  归家后,赵箓与亲爹赵子殷就是商议了,他上任之后,这等剿匪大事。
  说起来,这也是从封县城开始,这熟悉地,有亲爹的帮衬,也不怕捅了篓子嘛。好歹,这有一个什么问题,赵子殷是封县城的县令,总能回旋一二。
  长子归来,赵子殷自然是与长子好好的谈了一翻。
  便是杜明月在知晓了长子的差事,还有长子目前的困局时,也是心头灵机一动。
  “夫君,你跟箓哥儿讲明白了今后的打算?可是为箓哥儿手头的一厢兵马,寻得了嚼头?”杜明月关切的问道。
  “太守搂钱财,搂得十分紧。这一厢兵马的嚼头,目前是困难重重。”赵子殷叹一声,道:“也是咱们家底子薄,若不然,依着箓哥儿目前的官职,那一厢兵马咱们赵家正是收拢着合用。”
  “这世道不太平,手里头有兵,那才真能保了一家安危。”赵子殷的见识嘛,不算一等一。可也是笨蛋,自然看得出来,这等天下乱着,诸侯打来打去,那北边大幽朝的天子,也不是天下都认可的。
  这等情况下,北方不打出狗脑子来,才是怪事了。
  “是啊,依着夫君之意,倒也是实诚。赵氏的家底,是养不起那一厢兵马。就是太守府给一点补贴,也是杯水车薪。”杜明月听得夫君的话时,自然了是为自己的长子担忧。
  只是,杜明月的神色嘛,却又是有些奇怪着的。
  她似乎在想什么,却是想了许久后,才问道:“夫君,箓哥儿的都指挥使是正五品的官。你刚刚也是说了,若是有银钱撑底子,那一厢兵马,咱们赵氏是能收拢成自家得用的,是吧?”
  对于妻子的问话,赵子殷肯定的表示了,这世道就是如此。
  哪个将军带兵,不是把手底下的兵,带成了私兵啊。
  这给粮的,才是正主儿。
  花了谁家的钱,给谁家卖命嘛。
  这就是世道与人情。毕竟,空口白牙的,也没人会信了。
  “有个事儿,我倒是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这般叹一声,杜明月是起身,走到了梳妆台前,打开了一个柜子。
  在其中,翻出了一个匣子。然后,杜明月拿出了一叠的信纸。上面的东西,杜明月是望了许久,又是抚了许久后,才是走到了夫君赵子殷的身边,道:“给你,瞧瞧。”
  “以咱家目前的情况,可敢拿出来用了。”
  望着妻子递上来的东西,赵子殷一边接过,一边问道:“这是何物?如此神秘?”
  由不得赵子殷好奇,在他的心中,妻子一直不是一个爱瞒了他的人啊。
  “我也是不知道真假,还需要咱家派人去试一试。纯粹是当年,在金陵城的一家书店里,寻得的古籍。见着似乎是发大财的路子,就买了下来。只是,那古籍的字迹模糊不清的,我便誊抄了重要的地方。尔后,仔细的收了起来。”
  杜明月嘴里是这般讲,心头却是清楚的。
  这是哪是什么古籍。而是她前一世里的一些记忆罢了。
  目前,也算是一条特来钱的路子。只不过,以前赵家小胳膊小腿儿,她就是提都不敢多提。
  那时候,纯粹是怕记忆越是久远,就越是忘记了。所以,才是写了下来,搁了当压箱底的东西。
  赵子殷仔细看了,看得越久,神色越是慎重。
  “可还有旁人看过?”
  赵子殷谨慎的问道。
  “除了我,就是夫君你。”
  杜明月肯定的回道。
  “不管真假,这值得一试。”
  赵子殷是心神震惊着,他道:“若是真,咱们赵氏注定要腾飞了。”
  总之,在见到这东西时,赵子殷就起了心思,要试它一试。
  次日,赵箓到了书房,就是见到了亲爹和亲娘。他是觉得奇怪,这爹娘为何会一起见他。倒是杜明月没多话,而是昨日给予夫君看的东西,又递与了长子。
  赵箓看过后,比亲爹昨天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儿去。那脸,都是严肃的紧着。
  “爹娘,这物哪来的?”
  赵箓一问,赵子殷回道:“你娘寻来的。此物,目前就咱们仨人知晓。”
  听得亲爹的话,赵箓是心情好了许多。他道:“爹,你是不是拿定主意,准备安排人手,试验一二?”
  听得长子的话,赵子殷自然是点头。
  赵箓沉吟起来,片刻后,他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咱们赵氏的前程,特别是儿子的前程,可以说是与英德郡的这一厢兵马绑在了一起。而我赵氏想真正的崛起,这一厢的兵马,就一定得抓牢靠。唯此,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个钱字。”
  “爹娘,这事情咱们赵家做的话,那人手就一定得可靠。若不然,走漏了风声,可就是祸事了。”
  赵箓的谨慎,赵子殷表示赞同的。
  “你二弟性子谨慎,为父准备让他去盯着此事。”
  “至于人手嘛,咱们家里出一批,你再从郡兵里挑一批。”
  “箓哥儿,在郡兵之中,你得有一批真正能干私活的。至少,那些要拢络的心腹,这利益均沾一事,是一定不能少了。”
  赵子殷对儿子提点道。
  “此事,儿子心头有数。”
  赵箓回了话,道:“只是,若是晒盐,再加上贩卖私盐,这一摊子的活计,中间环节甚多。若要考虑周详,却也需要功夫。”
  “二弟去负责盐场一事,再好不过了。”
  “后面的贩卖一事,且由儿子去打理便是。”
  赵箓说道。
  “这会不会打扰你练兵一事?”
  赵子殷寻问道。
  赵箓摇摇头,说道:“兵若练,还需得阵战。除此之外,也需得耳目探查消息。”
  “我瞧着这贩卖的渠道,却是消息来源的好门路。所以,此事儿子这边负责,也是减轻二弟身上的担子。”
  赵箓这般说后,就是把看过的书籍,是放回了亲爹面前的桌上。
  “爹娘,这盐场的位置,还要仔细的选。”
  “而且,后面要护好了盐场,也是仔细的事情。”
  “我记得,当年我从海外归来时,在徐州近海处,有路过几个大岛。那岛屿荒蛮,上面虽然有些住户,人却是不多。”
  “寻得好港,再加上我徐州外海的天气也合适书籍上所说的盐场天气。只要地方合适,此也解决了地头问题。”
  赵箓这话,听在了赵子殷耳里,也是有一理。
  “箓哥儿,光有地方不行,还得护住了……”
  见亲爹如此讲,赵箓笑道:“好叫爹知晓,儿子觉得,这郡兵的人额,还可以添加一些嘛。到时候,分一股去外海,也无妨。”
  “这郡兵的管辖,说是严,也叫严。说是松,与叫松。”
  “唐王府那边,主要就是卡着了粮饷,才管住了这兵马的数。”
  “若咱们有钱了,这想添数,不上了兵部的名册就是。另寻一个名头,就叫保乡团之类的名目,归了村子上的自家护卫名目,一点都不打紧。”
  “倒也是,这世道乱着。哪处没个护卫。”赵子殷听得儿子讲话,倒也是同意了。
  “夫君,箓哥儿,你们的法子,好却是好。”杜明月在父子二人谈的差不离后,才说道:“就是这盐场目前没起来,咱们家的底子也不厚实。这开头,怕是要过几天苦日子。”
  “我瞅着,不如前头的银子,就把家里备好的底子起出来。夫君,你看如何?”
  对于长子的事情,杜明月自然是支持的。
  除了期望儿子有好前程外,也是杜明月同样看得明白。她家的安稳,还真得靠着长子手头的兵权。
  因为,她家住的地儿,这封县城归着金陵城的唐王府管辖。
  可这徐州地境的北边,却是一个大幽朝在那儿立起来了。西边还有一个汉王府也是杀气腾腾。
  总之,这世道啊,还得有兵,才能有家族存在啊。
  “爹娘,儿子目前是一边练兵,一边剿匪。暂时……”赵箓想拒绝,因为,他很清楚赵家的底子不厚实。
  这若是把老底都搁进去,他是于心不忍的。毕竟,那是要全家跟他一起吃苦耐劳了。
  要说,在战场打过滚儿,赵箓还能吃苦的。可这长辈和弟弟们吃苦,赵箓却是舍不得了。
  “明月,把家底子都起出来吧。”
  赵子殷做出了决定道。


第134章 
  合心齐力,这集中力量办事情; 自然是效果显著的。
  赵家对长子赵箓的支持; 就是五月时,有了明白的进展。
  这徐州一共六郡; 宋城为治所在。而英德郡不靠海; 这要走海路; 还得顺着大河过广陵郡; 方能是抵达徐州外海的海岛。
  而要守住了海岛; 除了一支水军外; 一支护卫的陆战兵马,也是少不了的。
  而这些人手; 自然就是赵箓负责了。毕竟,赵策去开发了盐场,除了试验生产外,还得招了生产的人手。所以,这是兄弟通力合作之始。
  要说; 这人嘛,得吃饭,粮食是一定不能缺的。同样,这盐嘛; 人这活着时; 也是不能少的。所以,弄盐业这一行,挣钱是必需的。
  同样; 风险也是不少的。
  赵箓这敢下决心,赵家一家子敢下决心,完全是因为赵箓手头有兵了。
  若不然,没了枪杆子,赵家还真不一定,敢起了老底子这压了一回的大筹码进去。要知道,这若是噬了本,赵家必定是要伤筋动骨了。
  五月末时,这第一批收获的试验是成功了。收获没多少,不过,起码证明了,这法子可行。所以,赵箓是兴奋的。
  当然,赵子殷和杜明月夫妻,还有次子赵策也是满心欢喜的。
  赵箓高兴,完全是因为他有了钱,就能收拢军心。有了军心,这自然就是有了心腹的枪杆子。这有了枪杆子,在这个有兵就是草头王的时代。赵家就注定了,会成为英德郡中最大的一股子势力。
  进了六月,天越发的热了。这等天气里,完全阻止不了赵箓炎热的心。
  因为,这对于赵家,以及赵箓本人而言,是一个大丰收的季节。
  至八月,天转凉了。
  赵箓回了赵家。
  整个赵家聚会时,年纪算小的赵简,也是进了家族的聚会里。除了赵箐,实在太小了,被扭着去睡觉外,赵家的诸人,算是齐合了。
  当然,人也不多。
  就是当家人赵子殷,以及杜明月,还有他二人长子赵箓、次子赵策、三子赵简。
  五人的谈话,是赵子殷开的头,他道:“策哥儿的盐场,已经大办起来。这是好事,不过,箓哥儿你要抓紧了手头的军力,搞好英德郡的防务,还要时时探查周边的消息,这这盐业保架护航。所以,我看简哥儿也可以做事了。”
  “箓哥儿,你的意思如何?”
  赵子殷一问话,说是问,实则,他是早已经与长子沟通过的。这会儿提出来,是想给三子一个锻炼罢了。
  毕竟,都是自家的儿子,赵子殷还是希望这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宗族时代,这外人再亲,还是没有自家人亲的。
  要晓得,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法,牵连全族的时代。所以,家族里的人,再是有矛盾,也绝对是最值得信任的后背啊。
  “爹,这样甚好。”
  “二弟能管理好盐场,这个咱家最重要的财源。三弟嘛……”赵箓是微停了一下话,望着那挺了挺小胸膛,满是激动着望着他的弟弟,笑道:“咱家那盐场,还要有水军护着。”
  “三弟,那支水军,由你领着。如何?可有信心管好它?”
  赵箓的问话,赵简那叫一个认真,道:“大哥放心,我一定管好它。”
  赵箓点点头,又道:“光你一人还不行,我看任举安、任荐安兄弟二人是有些手段的。他兄弟二人,就跟着三弟你的身边,一起管起水军来。”
  “二弟,你说说,这法子如何?”
  赵箓对二次赵策又问道。
  赵策点头,表示同意了。
  说起任举安、任荐安兄弟来,这就是赵箓、赵策二人的伴当嘛。自然是得兄弟二人信任的。所以,把这两个可靠的伴当,派到了三弟那里,在两个当兄长的眼中,就是给弟弟保架护航的。
  毕竟,任举安、任荐安兄弟俩的武功不弱,在这赵家除了李大山稳压两兄弟外,其它人还是要俯首认输的。
  哪怕是赵箓这个自认算得高手的,也是比任家两兄弟,稍稍的弱了那么一线间。
  这一支起个头,编制少,人员少,就是准备日后看盐场情况,是否再扩张的水军。目前有任家兄弟去坐镇,在赵家人眼里,就是大材小用了。
  当然,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来看,赵家人对于盐业这一条财路的重视了。
  若不是前景看好,赵箓又岂会让任家兄弟去看护了水军呢。毕竟,刚开始时,那支水军还是赵箓顺手差人领着的。
  这人手的调动,是安排差不多了。
  赵子殷自然又是让次子,说了一下这盐业上的收入。
  “虽然只有区区几个月,但是,这一回咱们家的收入,也是喜人。”赵策笑得很开心,道:“除却开支与人工外,净入有十万贯钱。”
  “这是目前规模小,等今天再加大投入后,明年咱们家的净收入,还会翻上好几翻。”
  这等钱,在赵家的耳里,自然就是大挣特挣了。要知道,这是净收入。可不是毛利。毕竟,赵家的销售,目前还是刚刚开始。
  等着摊子铺开了,那等利润,可就是真正的财源滚滚来了。
  “好,好……”
  赵子殷是连声赞了。
  杜明月在此时,提了一话,道:“瞧着咱们家的收获颇丰。我看,也是时候摆一摆喜事,给咱们家添更多的喜气。”
  “箓哥儿、策哥儿,你们的婚事,是不是一人安排在今年,一人安排在来年。如何?”
  对于此事,赵箓、赵策兄弟二人,倒是表现的全听爹娘之意的模样。
  赵子殷对此,大摆手,也表示照此办,完全可行。
  有此话,杜明月就是开心了。毕竟,要连着娶两个媳妇进门,这等子好消息,杜明月最是大乐不已。
  “你们兄弟俩的婚事,这揪着有着落了。”
  “这大山、举安、荐安的年岁也不小了。我看,他们三人的婚事,也是必需得安排好了。只是,有一事,我倒要问问你们爷仨的意思。”
  杜明月问道:“李大山母子,暂居咱们家总不是个事情。我琢磨着,既然要大用人家,就得慷慨些。原来嘛,是咱们家经济紧张。现在财政宽松些了。”
  “我看,是不是给李大山家置办个好宅子,离咱们家近些,再是安排一二仆人。也好照顾那李大山的亲娘……”
  这话一出,赵箓点头,回道:“娘,大山在战场上,多次救我。他的一片赤诚,这些后顾之忧,是当为他排除掉。”
  “特别是他若娶妻生子,想来,大山的娘亲也能老大宽慰。”
  对于心腹,赵箓本人是不舍了银钱之类的外物。
  只不过,前面的赏钱,就李大山亲娘的节省,那是想攒着给李大山多些家当罢了。既然要给李大山拉媒了,这给安家置宅,就自然就应当了。
  “箓哥儿的话,也是有道理,便如此吧。”
  “明月,这事情咱们家支钱出来,倒应当。”赵子殷同意了妻子和长子的话。
  杜明月见此,也是点头。随即,她又是道:“李大山的婚事,如此安排。那任氏兄弟俩呢?”
  “他们也是咱家的信重人,这置了宅子,也是无妨。就是他们的身契,这是退与不退?”
  杜明月这是问了关键的地方。
  赵子殷听得这话,就是望了赵氏兄弟三人,问道:“你们三兄弟如何看?”
  赵策望了兄长,见兄长一直没开口的意思,便道:“这暂时还是不退吧,待他们立有功劳,再退不迟?”
  “盐业是咱们赵家的关键财源,爹娘,还是自家人用着放心。”赵简附合了二哥的话道。
  “箓哥儿,你如何看?”
  赵子殷对长子问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赵箓良久后,才是开口吐了这一话。
  他道:“爹娘,咱们家若想成就一翻事业,总得有心气,容了人。儿子看,借着这成婚前,把举安、荐安兄弟二人的身契全退了,换为良民。让他兄弟二人,也是娶了良家的女子为妻。将来,他兄弟二人便是立了功劳,与升个官职什么的,未尝不可。”
  “儿子始终认为,这人得有上进心,得有精气神。”
  “那真正的大本事人,想必心底子里也不需得自卑的。”
  赵箓这般一讲后,杜明月是一拍双手,笑道:“箓哥儿倒是好气性。”
  “策哥儿、简哥儿,你兄弟二人,可得跟你们大哥好好学学。男子汉,大丈夫,就得心胸宽广,放眼量长。”
  “娘,咱家二弟、三弟也是有本事的。”赵箓笑了,道:“你莫要夸我。我这般做目的,也是希望举安、荐安能甩了心底的那点子疙瘩,真正的成为咱们赵家的左膀右臂,未来也是能成为独领一面的人物。”
  “就像二弟三弟的话,还是自家信重的人,用得顺手和放心。”
  赵箓在话尾,倒是赞了二弟、三弟的心思。
  “大哥夸我,我便是领了。”赵策扬了嘴角,笑了起来。
  赵简见此,也是摸了摸后脑勺,是笑了笑。
  “哈哈哈……”倒是赵子殷笑得大声,他道:“你们兄弟仨人,要记下一个道理,一根筷子,易掰断。一把筷子,难折弯。咱们赵家将来如何,完全看你们兄弟是不是同心皆力啊。”
  “谨记爹的话。”
  赵氏三兄弟是异口同声的应道。


第135章 
  长兴八年,大幽朝天福二年的金秋十月。
  杜明月是努力的拉了红线; 要给李大山、任举安、任荐安这三个赵家的嫡系晚辈; 是各自谋了一门姻缘。
  这打头先说的亲事,自然就是李大山这个长子赵箓身边的得力人。毕竟; 李大山有真本事; 而且也是战场上; 长子的最有力保障嘛。
  李何氏是暂居了赵家; 所以; 杜明月就是让丫鬟去请了这位比他年长的妇人来如意堂说话。
  若说李何氏是一个会看人眼色的。特别是这些年里; 赵家对他母子二人的帮扶。这李何氏心头若说不感激,那就是骗人的。
  至于说; 赵家的大少爷赵箓升了正五品的官,李何氏心头自然也是羡慕的。奈何,她的儿子本事是有,就是口吃。这是一大缺陷。所以,李何氏才会一直对儿子叮嘱了; 要努力的追随了大少爷。
  毕竟,一个当不了上位者的人,那就选择一个靠山,附尾其后。
  这便是李何氏与儿子的生存法则。
  赵宅; 如意堂内; 李何氏给杜明月福了礼。杜明月乐呵呵邀了李何氏入坐。
  “今个儿来,就是我已经为大山这孩子谈了一个好对象。不过嘛,就是我的个人意愿。还要看男女双方是个什么想法?”杜明月起了头。
  李何氏听得这话; 心神一动。
  若问李何氏这些年里,最想的事情是什么?
  那必然就是希望儿子快些娶妻生子。奈何前些年里,儿子就是跟随了赵家大少爷身边的一个随从护卫。这自家又是没什么本钱。
  这若娶妻,自然是没什么好对象的。
  李何氏自然不愿意儿子李大山就是受委屈了。而且,李何氏也看出来了,就赵箓大少爷的前途,必然是闪亮的。所以,她也是希望儿子李大山哪着捞些功劳,赞了家底后,再是说一门好亲事。
  这不,赵箓大少爷是升官了,自家的儿子也是跟着捞了些功绩。这好歹官身也是有了,虽然,就是个正八品的官。
  可那正八品,他也是个官啊。
  只不过,因为郡兵那边一直在整训,唐王府又是扣门,这赏赐颇薄。所以,李何氏才是没有暂时搬出了赵宅。
  这不,一直是等着赵家给个明确的意思。
  李何氏说是认得清本份,自然就会顺从了这赵家的风向嘛。
  “夫人,不知道是哪家的闺女?”
  “大山有夫人帮忙择了亲事,那是咱家的荣耀。就是怕咱李家穷,让嫁进来的闺女受苦了。”李何氏是眼巴巴的说了谦逊话。
  杜明月听得此,哈哈笑了,她倒是自在极了。毕竟,这赵家的女主人便是她,所以,杜明月说话时是随意,而且舒坦的。
  杜明月道:“李家姐姐,你且放心。”
  “大山是箓哥儿身边最得用的。咱们家给大山说亲,自然不会亏待了这孩子。这不,新婚的房子,这已经是给准备好了。”杜明月说着话时,就是从身边的锦盒里,拿出了一张房契。然后,递给了李何氏。
  “房子就是赵宅后面的巷子里,地方还不算,算得幽静,二进的宅子。”
  杜明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二进的宅子,还是在东区这一块儿。这等不便宜的手笔,当然是让李何氏吃了一惊。她哪敢收啊,忙是拒绝。
  杜明月硬是塞了过去,道:“李家姐姐,你莫客气了。大山这新婚,就得有个好房子,不能委屈了你这个吃了半辈子苦的老子娘,当然,更不能委屈了那要新入房的媳妇子嘛。”
  话到杜明月这份上,李何氏是一边谢了话,一边收下了房契。
  “稍后,我让兰花领李家姐姐一道去看看房子。”
  “说起来,这房子啊,还是兰花她当家的给挑的。”
  这杨兰花的当家,自然就是赵宅的马栓儿大管家了。有杜明月这话,李何氏心头是一喜。毕竟,白得了这二进的宅子,对于又要娶了媳妇,李何氏是满心欢悦。
  “咱老李家得谢谢主家,若不是你们,哪有咱母子今天的好日子。”李何氏说得煽情。杜明月听后,就是笑一笑。
  “明个儿,我做个主,就是请给大山相的对象来家。到时候,你们男女的长辈聊一聊。”杜明月继续讲了李大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