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慢,大人,在下也是女帝神的信徒。”刘苍也大声的道。
“你一定是假冒的!”柴旭日面红耳赤,这关系到以后是不是能进入体制内,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刘苍冷笑:“我说你才是假冒的。”
“啪!”县官用力的敲惊堂木,“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是女帝神的信徒?”
信仰什么宗教,几乎是毫无证据的,哪里有可能忽然在佛教盛行的华夏,忽然蹦出两个冷门的女帝神的信徒,县官几乎断定,这两个人都是冒充的。
县官的嘴角已经露出了杀意,敢和华国的官员玩手段,那是要用脑袋付出代价的。
“在下有女帝神的挂坠,从来都是随身携带的。”柴旭日微笑着从脖颈处掏出一个挂坠,得意洋洋的笑。
刘苍冷笑,不说话,也从脖颈处解下一个挂坠。
“呈上来。”县官道,他的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惶恐,似乎有惊天的案子,要发生了。
两个挂坠一模一样,都是一个女子拿着把剑,俾睨天下的雕像。雕像的脚下,还特意的写着“大慈大悲大勇大义无敌胡灵珊女帝神”。
这一根挂坠,虽然未必不足以证明这两人是女帝神的信徒,但说他们是假冒,却有点立不住脚了。
难道真是女帝神的信徒,县官心里惊疑不定,这也太蹊跷了。
女帝神根本没有在华国推广过!
县官鬼使神差的问道:“你们还有谁是信徒?”
堂下所有人都道,我也是。
然后,所有人开始从脖子处掏挂坠。
县官终于确定,摊上大事了。
杭州。
“本帝有这么多信徒?”胡灵珊有点高兴,虽然知道这些人多半是为了考试加分,但有人冒充,至少说明这个信徒还是很值钱的。
或者说,距离信仰成神,又近了一步。
“只怕比陛下想得要多。”张謇道。
“多了多少?”
“6000w。”张謇苦笑道。
接到下面的紧急报告,张謇急忙组织了人调查,发现女帝神的信徒现在就是一个烂大街的货,到处都是。
某学校。
“你们为什么信女帝神?”调查员问几个学生。
“我爹说了,信女帝神,考试能加分,以后进柏林大学更有把握。”学生毫不在意的道。
“信的人多吗?”调查员继续问。
“我们班全信。”学生道。
“真的信?”调查员问道。
“哈哈哈。”学生大笑,
某菜场。
“你也是女帝神的信徒?”调查员看着一个杀猪的,袒露的上身,露着一个女帝神的挂坠。
“是哦。”杀猪的道。
“信女帝有什么好处?”调查员问道。
杀猪的笑了:“不知道哦。”
“不知道你还信?”调查员瞪眼。
杀猪的继续笑:“别人都信,那我也信。”
某寺庙。
“你挂着女帝神的挂坠?”调查员问某个烧香的阿婆。
“哪个?哦,这个啊。”阿婆迷迷糊糊的,继续拜佛。
“你信女帝,还能拜佛?”调查员问。
阿婆又迷迷糊糊的看了调查员一眼,继续拜佛。
“和尚,你们允许这些女帝神的信徒拜佛?”调查员直接找寺庙的和尚。
和尚微笑:“心中有佛,哪里不能拜佛。”
调查的结果,华国6000w人口,除了朝廷的那一拨人,竟然全部都是女帝神的信徒。
胡灵珊目瞪口呆,6000w假冒伪劣,对信仰成神有个p用。
在印度,从来没人会胡说自己的宗教信仰,这是神圣而严肃的事情,比生命还要重要。
但是,华夏大地从来都是浅信仰占多数。
或者今天为了姻缘,急急忙忙的烧香拜菩萨,明天还了愿,又未必就信了,交易的感觉更重于信仰;
或者每天都虔诚的拜菩萨,求着阖家平安,一日不敢有懈怠,遇到家人不敬菩萨,吓得急忙跪倒在地求菩萨宽恕,这样的人,就是深深的相信菩萨了,愿意为了菩萨奉献自己所有的财产,乃至自己的生命了吗?却又不是。
华夏大地与欧洲相比,没有严厉的宗教战争,没有宗教裁判所,没有宗教大于朝廷。
这块土地上的宗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种对来世的寄托,对神灵的畏惧,而不是对神的坚信和崇拜。
华夏人非常积极的找到了等级制的漏洞,专门为了印度人而设的信徒阶级,轻易的被钻了空子。
“不但华国6000w人,还有那些外地来求学做生意的人,都声称是女帝神的信徒。”张謇道。
华夏都人很聪明,别人都信了女帝神,成为第四等,自己不信,就成了最低等的人,所以必须信。
真信还是假信,大家心里都有数。
到了这个地步,总共18级的等级制,已经基本报废了,华国只有4个等级,皇亲国戚,官员,军人,信徒。
再无其他等级。
“是谁在制作女帝神挂坠?”胡灵珊问道。
“货物都是湖广传过来的。”
张之洞。
……
湖广。
张之洞放声大笑:“胡灵珊应该已经发觉了吧?”
辜鸿铭也在笑:“张謇已经在调查了,估计已经查到了。”
张之洞微笑,查到了又怎么样,胡灵珊的等级制,本来就不堪一击。自古以宗教立国的,多半没有好结果,看太平天国就知道了,红红火火的闹了许久,嗖的一下就全完了。
宗教立国除了愚弄百姓,还有什么作用?
在全华夏放眼看世界的时代,还能糊弄得了谁呢?
“老夫倒要看看,胡灵珊会怎么收场。”
……
“是重新划分等级制,还是取消多余的等级,就这么继续下去?”
这个问题,华国的人也在问。
德国教授们对此普遍无所谓,就算只有国王,贵族,宗教,也没什么,欧洲中世纪不就是这么过来的?
胡灵珊想扁人,这个意思,本帝耗费心血的华国,在你们眼中,也就是欧洲中世纪的水平?
“宗教治国,未必没有好处啊。”胡灵珊思索着,信仰太容易造假,嘴巴上喊得大声的,未必就是真的信,但喊的多了,喊得久了,假的说不定也变成真的了,伪信徒变成了浅信徒。
华国几千万人冒充宗教信徒,只要出一些宗教条文,宗教口号,强迫信徒必须每天喊,不喊就是假信徒,就是欺君之罪,就要全家人头落地,几十年后,华国就是坚定的宗教国家了,老胡家就能世代当教皇兼皇帝了。
算算时间,胡灵珊说不定还能有几千万真正的信徒,信仰成神大可以一试。
马克斯·普朗克博士冷笑,怎么可能。越是洗脑洗出来的信仰,崩溃就越简单和迅速。欧洲中世纪有多少坚信上帝的人,就因为几个小小的裂缝,忽然就彻底不信了。
比如上帝造人说,女人是男人的一条肋骨造的,那么,男人的肋骨就应该少那么一条。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瞎编的不能正经的去探究的宗教故事,在现代医学解刨尸体,证明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数量都是一样的之后,导致了无数的人对上帝存在的破灭。
“要是你现在用宗教治国,你自己未必有事,但你的子孙后代,多半要倒大霉。”马克斯·普朗克博士极其认真的警告。
权倾欧洲的罗马宗教崩溃后,日子可不好过。
以后?到时候本帝要么挂了,要么成神了,谁管他以后。
“太平天国就是宗教治国,可没熬过多少年,更没见谁成神的。”张謇提醒。
胡灵珊倒抽一口凉气,彻底熄灭了宗教治国的狂妄念头。
为了一个实验,搭上老胡家全家的脑袋,太不划算了。
那就只有治标不治本了。
“本帝要设置信徒证,所有没有信徒证的,不享受第四等级的优待。”胡灵珊咬牙切齿。
等级制不能停止,否则怎么显示华国人的优越性,怎么显示跟着胡灵珊走,能升官发财幸福圆满,必须和其他人拉开巨大的鸿沟才行。
这条鸿沟几乎就是华国人确定自己是利益获得的一方,是与胡灵珊站在同一边的,然后真心拥护胡灵珊的保证。
只要有体制内的支持,有6000w利益共同体支持,胡灵珊就敢挑战全世界。
“信徒证?什么东西?”很多人看着官方报纸,莫名其妙。
“以后只有考取了信徒证,才是女帝神的信徒。”有人叹气,漏洞没了。
“老兄,看清楚!考取了信徒证,才享有信徒等级的待遇,这和你说的是两个意思!”有人立刻鄙视,总有人把混淆概念。
有没有信徒证,都可以成为女帝神的信徒,但是,有证和没证,在福利上的差距,就大的没边了。
“这信徒证,是怎么获取的?”更多人立刻开始动脑筋。
“还不是要考试,这信徒证又不是新鲜货,唐朝就有了,佛教叫做度牒。”有文化的人鄙视道。
度牒在唐朝刚提出的时候,对佛教的压制是毁灭性的,原本谁都可以说自己是和尚,可以免税免劳役什么的,有了度牒后,没文化,不识字,考度牒都没资格。
识字的人有几个人愿意不去考科举,反而去当和尚?
有文化的人一边介绍,一边评价:“这是朝廷要对假冒女帝神的信徒下狠手了。”
这话立刻吓住了很多人。
“会砍头吗?”有人颤抖着问。
很难说。
按照胡灵珊的手段,砍上几万人的脑袋,都不是大事。
“你不要胡说八道。”有人急忙的制止,再由着那人说下去,要人心惶惶了。“等明天,就能知道怎么获取信徒证了。”
“孩子他娘,祸事啊。”晚上,有人辗转难眠。
“早说不要冒充女帝神的信徒了,官府的空子,哪有这么好钻的。”孩子他娘埋怨道。
“朝廷要是追究,只好举家逃往了。”孩子他爹下定了决心。
“看明天了,要是只不过是罚点钱,就缴了吧。”孩子他娘道,在华国过得好好的,不到绝路,舍不得逃离。
第二天,官方报纸公布了获得信徒证的方式。
信徒只要到指定的女帝庙内,虔诚参拜30000个小时,或者每天捐献工作所得的70%,持续5年。
很简单,又很难。
每天在女帝庙打混10个小时,30000个小时也要8年多,至于后一个条件,大多数人根本不考虑。
“唉,看来是没什么机会了。”很多人叹息。每天要学习要工作要休息,顶多抽2个小时去寺庙拜佛,这就要40年才能混到信徒证了,还有个p用。
“老老实实读书考科举吧,你要有胆量,去参军也行啊。”有人嗤笑。
“没说对以前假冒的信徒砍头吗?”有人惊喜的问。
“没。”说的人回头看了一眼,又道:“你放心,华国的法律不怕被人钻空子,被人钻了空子,从来不报复。”
从胡灵珊做杭州知府开始,就从来不在乎被人钻法律的空子。
“难道当官的做错了事,反而要被人承担责任吗?”这是华国一直以来的态度,不论胡灵珊是知府,还是皇帝,还是女帝神,从来没有改变。
“这就好,这就好。”问的人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不用全家逃亡了。
“官老爷还是讲理的嘛。”
附近的人沉默了一下,很意外听到这样的评价,然后有人微笑:“是啊,还是讲理的。”
虽然不住的有各种脑残的举动,比如家族税,比如等级制,但是,总的来说,还算讲理。
华国内开始陆陆续续的建立女帝庙,规模都很小,也很简陋,也就是一间院子,一个佛殿,佛像更是泥土做的,连金装都没有。
“方丈,我能每天来拜菩萨吗?”有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小心的问着。
方丈笑了笑:“这是女帝神庙,你随时可以来。”
“可是,我没有香火钱,我能用扫地来代替吗?”老妇人继续问道。
“当然可以。”方丈继续微笑。
“我不识字,记性又不好,不能念经,女帝神会保佑我吗?”老妇人不放心的问道。
“能!”方丈斩钉截铁的道,“只要你每天扫地的时候,念‘女帝神保佑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女帝神就会听见,一定会保佑你的。”
女帝神庙内,从此多了一个老妇人,每天早晚,在庙里一边扫着地,一边微笑着,喃喃的念着,“……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
一年后,这个老妇人静悄悄的得到了华国第一张信徒证。
真正的信仰,从来与时间和财产无关。
第86章 “虎虎虎”和“美国流感”
日本东京。
内阁总理大臣和陆军大臣联合发表声明,大日本皇军之所以在华夏惨败;是因为陆军省的将军们都是美国人的奸细;各个收了美国财团的好处,想用日本勇士的性命,去攻打美国的敌人华国。
“天哪,原来陆军省那些将军,都是美国日奸!”有人惊呼;内阁总理大臣和陆军大臣点名了好几个将军;一定是真的。
“怪不得啊;报纸天天都说美国人都得了‘美国流感’;人都快死光了;陆军省就是不肯打美国。”有人恍然大悟;明明有美国软柿子,就是不去捏;偏要往华夏的硬石头上撞;原来是有内情的。
“可怜我的儿子啊;就因为这些日奸;死在了华夏。”有人悲愤欲狂;还以为是为了日本为了天皇为了大和民族而献身;没想到竟然是为了资本家的口袋里的美金。
“杀了这些日奸!”有人大怒,最恨不爱国的人了。
几万东京市民挤在陆军省总部的门口,用力的往里面扔石头。
“没想到陆军大臣竟然投靠了内阁总理大臣。”十几个将军们面色沉重。
“竟然敢污蔑我们,简直是奇耻大辱,一定要杀了他们。”有人咬牙切齿。
“外面的民众太单纯了,会不会冲进来?”有人担忧的看着外面几万民众,小小的路障,迟早会被推翻。
“别担心,我已经下令守卫,随时可以开枪镇压,东京附近的两个师团,我也已经下令调集了,只要再过几个小时,大局就稳定了。”有人镇定的道。
十几个将军冷笑着从窗口望着外面,在陆军省面前,多少民众都没用。
“来,我们喝一杯。”有人提议道。
“好,在敌人包围之下,面不改色,才是武士的气节。”有人附和道。
“子弹上膛,谁敢冲击陆军省,立刻就开枪!”陆军省门口,守卫队长厉声下令。
士兵们面面相觑。
“可是,难道我们要为了日奸,杀死自己人?”有士兵低声道。
“八格牙路!报纸上都是胡说的,陆军省的将军都是为了大日本效忠的。”守卫队长怒骂,一个耳光打了过去。
“是陆军大臣亲自指控的!”被打的士兵竟然反驳道。
守卫队长掏枪,日军的军规不允许下级反抗上级的训斥。
几个士兵忽然冲上去,抓住守卫队长的手,奋力的夺枪。
“东条队长,原谅东山纪之吧,他不懂事。”
“东山纪之,快过来道歉!”
忽然,东条队长不在挣扎了,一股鲜血从队长的身上流下。
“你杀了东条队长!”几个士兵惊恐的看着东山纪之。
“他和里面的日奸是一伙的!”东山纪之大声道,“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我们不能让陆军省落在日奸的手里。”
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
余下的日本士兵瞬间感动了,充满了使命感。
“好,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我们放那些民众进来,一起杀了陆军省内的日奸。”
十几双皮靴乱七八糟的踩过躺在地上的东条英机队长,七手八脚的搬开了陆军省前的路障。
“冲进去,杀了日奸!”日本民众欢呼着,冲进了陆军省。
十分钟后,陆军省的十几个将军,被愤怒的日本民众活活打死。
消息报道内阁,内阁总理大臣微笑,敢看不起内阁,敢以武力威胁内阁,敢凌驾于内阁之上,这就是下场。
陆军大臣冷笑,以为资格老,以为人多,以为可以控制自己,以为可以让自己定罪,真是愚蠢。
“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内阁总理大臣盯着陆军大臣,说道。
陆军大臣面色微微一变,他知道内阁总理大臣说的是什么。
“我知道了。”陆军大臣咬牙,走上了这条路,已经不能回头了。
当日,日本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暴(乱),陆军省十几个高级将领遇难,他们的家人,以及亲密属下,一同遇难。
内阁总理大臣和陆军大臣再次发表联合声明,将立刻全面结束对华夏的战争,为了大日本的未来,做正确的事情。
……
日本的某个乡野小镇。
“唉,听说了吗,那些大官啊,为了点钱,出卖国家的利益,把大日本的勇士们,派到华夏去送死。”一个妇人拦住迎面急急走来的女子,说道。
女子面色焦急,急着要走。
“咦,是你的母亲又发病了?”妇人追着女子的背影叫着,附近的人谁都知道,她家的母亲常年患有重病,但又没钱去看病,只是拖着。
“我知道有人能帮助你。”妇人追上去,拉住女子,“跟我来。”
两人走了半晌,到了一个小小的神社前。
这是最近刚刚新建立的神社,神灵的名字,镇上都没什么人知道,也没有为此过问,日本有太多的神灵了。
“这里。”妇人拉着女子继续走路,到了拜殿,找到了神社的主事。
“她的母亲一直生病,神能保佑她吗?”妇人问道。
主事微笑:“神不能降下神光给每一个人。”
女子愕然,那拜这个神有什么用。
主事道:“带我去你家吧,我送你母亲去医院,神社会负责所有的费用。”
女子惊得呆住了,只是被妇人拉着手,茫然的回到了家,茫然的看着神社主事把她母亲背到身上,送到医院,又付了费用。
“给,这些钱你拿着,给你母亲补补身体,要是不够,再来神社找我。”主事递过一叠钱币。
女子看着母亲痛苦的面孔,逐渐舒缓,捂住嘴大哭。
“我该怎么报答你。”女子望着主事离开的背影,大声的叫道。
“不需要,这是神的恩典。”主事认真的道。
“我以后会报答神的。”女子叫道。
“神不需要你们的报答,你们的幸福和笑容,就是神最想要的。”主事继续道,挥挥手,慢慢远去。
“没事了,没事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妇人拍拍女子的肩膀。
“我忘记问□□字了。”女子忽然惊呼。
妇人道:“女帝神。”
短短的几个月内,女帝神的神社,在日本的小城市小乡镇,遍地开花,无私的帮助着贫困的民众。
“多亏了女帝神啊。”很多人这么说着。
新建立的神社渐渐的有了人气,附近的很多人经常会到神社参拜。
某个小镇的女帝神社的主殿内,几十个附近的女帝神社的主事,聚集在一起。
“还要等多久?”有人有些焦虑,每天给华夏的敌人施舍粮食,施舍医药,有点憋气。
“记住!我们要做的是,就是把这些日本人当做华夏人一样看待,真心的对待他们,让他们信服我们,尊重我们。”区域负责人严肃的道,“这个过程是多久,不在于我,而在于你们,你们越是真心的对待他们,就越快达成皇上的目标。”
几十人一起点头,在来日本之前,他们就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华国传来了指示,只要等日本正式对美国开战,就开始我们的计划,千万要记住,绝对不要去大城市。”区域负责人叮嘱道。
……
东北盛京。
“皇上,该用膳了。”太监小声的道。
慈禧点头。
三十六道菜立刻被端了进来。
慈禧慢慢的吃着,心里却一直盘算着张之洞的事情。
看情形,张之洞已经做出决定了。
慈禧嘴角微微露出冷笑,张之洞这种小角色,又怎么可能翻出她的手心。
那,自己是不是该加上一把火呢?
“皇上,军机处上奏,日本人退兵了。”太监小声的道,军机处这些人真是该死,连吃饭都不肯消停。
但他没有胆子耽误,毕竟这消息意味着很多事情。
慈禧点头,日本人退兵是意料中事,不能突破壕沟,又被张之洞和胡灵珊在河北山东大杀了一通,自然只有退了。
幸好退了。
满清其实已经再也找不到子弹了。
只要日本人敢再坚持3天,段祺瑞就只有上弓箭了。
太监又恭恭敬敬的给慈禧夹了一筷菜,慈禧摇头,将宴席撤了。
“皇上,您比昨天吃得更少了。”太监一副要哭的样子。
慈禧心里好笑,她不吃饭,这个太监哭什么,也就是忠君的戏码而已。
要是她真的死了,只怕满清有大半人会高兴。
祸国殃民的慈禧挂了,谁不拍手呢?
慈禧无奈的想,她死倒是没关系,谁没有一死,她享福也享够了。
但是,她死了,这满清,交给谁?
满清皇族后继无人?不不不,其实有的是人,姓爱新觉罗的,有几万人呢,就算百里挑一,也能找到几百个有志气有魄力有心胸的少年青年的。
但这些英俊不凡的少年青年,能承担起救满清的责任吗?
看看培养了二三十年,依然是个废物的光绪,就知道合格的皇帝有多么的稀缺。
少时聪明,大时了了。
她没有再一个20年培养新皇帝了。
她老了。
慈禧心里苦涩,脸上却泛起一个微笑。
终究是错在第一步,不该误选了阿斗。
她老了,张之洞更老,诸位封疆大吏虽然少许年轻点,但是和胡灵珊比,都太老了。
时间在胡灵珊这一边。
慈禧开始细细的琢磨华国的人手,要是不顾一切干掉了胡灵珊,华国会不会直接崩溃呢?
这个可能不大,但是,不论剩余的谁继位,都不过是没有政治经验,没有治国经验,又不敢像胡灵珊一样瞎搞一气纯粹碰运气的平常人,这样的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慈禧心里碰碰的跳,干掉胡灵珊,然后给子孙后代博一个机会?
大家都新皇帝践祚,大家都是白纸,大家都碰运气,会不会让这个时局出现巨大的转机?
“来人,传宗人府。”慈禧道。
不管如何,先要想好退路。
……
“大人就真的不考虑传位给自己的子孙?”辜鸿铭劝道,看张之洞最近的作为,很有一种给胡灵珊查漏补缺,为新皇开辟道路的意思。
“老夫的这些子孙啊,做大臣是可以的,做富家翁也是可以的,就是做不了皇帝。”张之洞淡淡的道,又微微露出一点笑容,怎么也要给子孙后代留条活路。
“你以为老夫是想把整个江山托付给胡灵珊?也太看得起老夫了。
老夫确实没有做皇帝的野心,都是时局所逼,本来这个江山也不是老夫的,就算给了胡灵珊也没什么,但胡灵珊弃儒的,老夫怎么可能反倒把江山给了儒家的敌人?”
辜鸿铭有些不解,道:“那张公是想……啊,我明白了。”
张之洞一步步解开胡灵珊胡作非为的面纱,把华国掩盖的疮疤一个个捅破,为的不是给胡灵珊统一天下铺路,而是为了儒化胡灵珊。
张之洞和胡灵珊的斗争,本质是中西文化之争,是儒学和西学之争,胜败不在于谁得了天下,而是以后用什么思想治国。
胡灵珊之前一直在沿用西学体系,缺少儒家的中庸平和,更没有儒家的仁义礼信,遇到阻碍,只管暴力破解,只图眼前爽利,丝毫不考虑长远。
为政之道,长于中庸。既不能偏激激进,也不能迟疑不前。
张之洞认为,胡灵珊过于刚烈,刚则易折。
但华夏这块花花江山,却说不定会落到胡灵珊的手里。
张之洞快老死了,辜鸿铭快老死了,慈禧快老死了,这天下,不落到胡灵珊手里,还能是谁?
所以,张之洞决定改变利用战争达到推行儒教,推翻西学的方式,采用更温和,更影响,更难以察觉的办法。
仅仅用没有内涵的,不符合华夏国情的西学方式,不能解决目前华国的众多弊病,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胡灵珊只有采取符合华夏习俗的儒学方式,不论是和稀泥,还是以德育人教化世人。
只要胡灵珊走上了用儒学方式解决问题的道路,那么只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美好境界。
那么,张之洞就是这场较量的胜利者。
“张公果真是一心为公啊,不愧是华夏的支柱。”辜鸿铭有些感动,张之洞为了华夏的崛起,能做到这个地步。
“老夫那是迫不得已,老夫要是年轻二十年,就拼了性命,和胡灵珊较量较量,究竟是儒学有用,还是西学有用。”张之洞无奈的道。
“走一步瞧一步,胡灵珊的漏洞太多,我倒要瞧瞧,她能不能撑得下去,要是她挂了,老夫又和乾隆一样长寿,说不定这华夏的天下,就得姓张一回。”
张之洞冷笑,没有下完最后一颗子,谁胜谁负还不知道。
……
美国旧金山。【注1】
大部分的美国海军水手都悠闲地看着那些矮小的日本人,指指点点的笑着。
日本人为了能尽快攻打亚洲,提出了在美国本土交接军舰,并现场学习操作的要求,美国国防部很是鄙视,这些日本人,是不是被公海舰队欺负惨了?
“会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也有人提出过这类疑问。
“小小的日本,敢和美国开战?”更多的人对此不以为然,日本太小了,要钢铁没钢铁,要石油没石油,收拾一个落后的华夏,都搞得狼狈不堪,怎么敢再对美国宣战。
况且,美国和日本根本没有摩擦,甚至可以说是良好的贸易伙伴,没有美国的资源,日本就去吃(屎)吧。
“快看,又是一艘日本人的客轮。”有水手指着远处道。
“这些日本人真是有钱。”另一个水手舔舔嘴唇道。
日本人要在美国购买军舰,那些日本侨民就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