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刚才不是喊着为了国家大义,什么都可以做,胡灵珊不愿意自杀,是极端自私自利吗?你为什么低下头,难道你不愿意为了几十万人自杀吗?”热血青年拉住附近的一个中二少年。

    中二少年一把甩开热血青年的手,鄙视道:“你丫神经病,几十万人不去死,为什么我去死?”

    远处,了解到胡灵珊的条件的几十万人,开始焦急的喊:“前面的1000人,为了大家伙,快点自杀!”

    “前面的,求你们了!”

    “为了几十万人,快点去死吧!”

    “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的!”

    前面的人冷笑,有本事,站在前面来!

    吵闹声四起。

    胡灵珊笑了:“来人,开火!”

    不敢威逼李鸿章,不敢刺杀李鸿章,不敢和李鸿章的军队拼命,却敢威逼本大师姐,砍死本大师姐全家,这是因为本大师姐杀得人不够多啊。

    “砰砰砰砰!”

    惨叫声中,府衙外再次死了几十人,更远处,又有几百人被踩踏而死。

    “还不够多!追上去!我要杭州500年内,听见我的名字就颤抖!”胡灵珊道。

    “砰砰砰!”

    府衙外清净了。

    李鸿章屠城通牒的第一天,杭州城断断续续的响了一天的枪声,上千善良百姓直接和间接的死在了胡灵珊的手里。

    杭州百姓终于明白,李鸿章和胡灵珊是一模一样的人,只要给胡灵珊机会,这也是个会屠城会毁灭地球的主儿。

    所有希望胡灵珊为了大义,为了公义,为了人民而牺牲而奉献的淳朴正义善良伟大思想,全部不需要再提。

    大魔头胡灵珊的名字,将被用来止小儿夜啼500年。

    1904年,灭绝人性、丧尽天良、自私自利、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反人类的、慈禧走狗、满清腐(败)官员、变态邪恶大魔头胡灵珊,终于用人民的鲜血,染红了她头顶的顶戴花翎,染黑了宋教仁等清白纯洁的革(命)志士,显露出她的丑陋内心和灵魂,胡大魔头必将不得好死,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26章 三日

    光绪毕恭毕敬的站着。

    慈禧暗暗叹了口气,这个孩子啊,一点都不长进。要是他有继承了他母亲三分之一的品行和智慧,大清朝说不定就有救了。

    “皇帝。”慈禧说道,示意光绪看桌上的奏折。

    奏折是关于李鸿章的。李鸿章最近很出风头,随便一个举动,就压得满清官场噤若寒蝉。

    现在,居然要装模作样屠城,来吓唬紫禁城了。

    光绪仔细的看了一遍,心里回想着之前康有为梁启超的指点,斟酌着道:“李鸿章这是逼宫啊。”

    慈禧笑了:“这是康有为的话吧。”

    光绪急忙摇头。

    慈禧道:“有人说,我们满人不识字,不通兵法,不通政治,打仗治国,全靠一本《三国演义》,皇帝有听说过吗?”

    光绪微笑:“汉人的胡言乱语,理它作甚。”

    慈禧道:“是啊,这是汉人的胡言乱语,汉人的花花江山,被满人夺了,还能不准汉人在背后说两句酸话?但是,《三国演义》是真的好啊,鲁肃劝孙权,说了什么,皇帝你可记得?”

    光绪心中一凛。

    “……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权曰:‘何以言之?’

    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

    但这与李鸿章有什么关系?是要提醒他,不能对李鸿章妥协吗?他怎么可能向李鸿章投降!

    慈禧道:“李鸿章自从进入中枢以来,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什么黑锅都背了,为什么忽然现在开始蹦跶了?

    是李鸿章想要当皇帝?李鸿章已经老了,就算当了皇帝,能享几年福?他为了子孙后代谋天下?

    李鸿章想要割据?其他响应的大臣也是心存莽操之志?

    皇帝啊,康有为谭嗣同之流,能告诉你的,只是这些了,他们永远不能,或者不会告诉你真相。”

    光绪认真点头应着,心里不以为然。

    康有为谭嗣同忠心耿耿,或者有些贪生怕死,或者有些为了名誉,或者有些冲动冒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作为,都是对大清对华夏有巨大贡献的。也就慈禧这个老妖婆,会认为康有为等人居心叵测了。

    “从林则徐开始,大清就没有太平过,一次一次的被洋人欺辱,一会是西洋,一会儿是东洋,一会儿又是自家的奴才们,这世道,是变了,大清的那一套,是不管用了,再这么下去,大清是必然灭亡了。”慈禧道。

    光绪不敢搭腔,心里却道,老妖婆居然也知道。

    “……那么,怎么才能让大清不灭亡,继续万年江山,不,哪怕在继续50年呢?

    康有为说,要维新;严复说,要开眼看世界;李鸿章说,要办洋务;张之洞说,要实业兴国;张树生说,要体用合一;李宗吾说,要厚黑……

    天下各种救国的道理和学说,没有一万种,也有八千种,可在哀家看来,其实都是一种。

    推翻满清,救国就成功了。”

    光绪大吃一惊。

    “维新,实业兴国,体用合一,革(命),都绕不开一个重心,谁是将来华夏大地的主人!

    300年前,我们满人运气好,区区30w人,打赢了前明百倍的汉人,捡了个大便宜,满人弓马骑射天下无敌嘛。

    汉人敢不服,就杀了,四川杀了几千万,江南屠城无数,文字狱又杀了无数,只要汉人不服,杀了就是,谁能挡得住我们满人的铁骑?

    可现在,弓马骑射还有用吗?洋枪一放,僧格林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了,大炮一轰,圆明园就烧得精光。

    我们满人的弓马骑射,没用了。

    大清维新,推行西学,使用洋枪,学习洋人这一套,这华夏一定是能再次强大的,但这与我们满人何干?华夏强大了,汉人强大了,我们满人怎么办?

    汉人有了洋枪,有了大炮,还怕满人干嘛?

    没了架在汉人脖子上的刀枪,恐怕满人想放弃这个花花江山,撤回白山黑水,也是不可得了。

    这局势,已经很明白,要么,我们满人继续掌管江山社稷,要么,我们满人被汉人族灭。

    没有中间路可以走。”

    光绪浑身发抖,惊恐的看着慈禧。

    “康有为,严复,李鸿章……救的是华夏这片土地,是亿万汉人,但是,满人就要灭亡了。

    换了新的江山,汉人当了皇帝,康有为,严复,李鸿章,还是可以当大臣,当总督,我们娘儿俩呢?皇帝你呢?是被囚禁在一处小院子里,小楼昨夜又东风,还是此间乐,不思蜀?

    依哀家看,只怕这也不可得,多半是被一杯毒酒了。”

    光绪扶住桌子,越想越是恐怖至极。

    “自汉以后,皇朝更替,多是250年到300年,算算时间,大清的日子也到了。天地感应,妖孽丛生,这是天下大势要推翻满人,推翻大清。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看着是手握兵权,威名赫赫,甚至还联合逼宫,但其实,也不过是这天地大势的马前卒而已。不是李鸿章张之洞要逼宫要自立,不是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心存叵测,是西学要逼宫,是汉人要逼宫,是这华夏大地要逼宫,是这天下要逼宫!

    天下大势到了这个地步,学西学,用洋枪,办洋务,是不得不为了,但要怎么为,谁来为,为到什么程度,不得不深思熟虑,不得不谋定而后动。”

    光绪茫然的点头,头上的汗水低落地上。

    “你一直以为哀家恋权不放,架空了你皇帝的位置,处处提放哀家,处处与哀家作对,可是,你一直没有想清楚,大清真正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哀家又怎么敢把大清交给你?

    皇帝啊,你要记得,我是你娘的亲姐姐啊,我们身上流着相同的鲜血,我们是一家人!”

    光绪泪如雨下,原来一直错怪了慈禧了,都是康有为不好,都是那些汉人奴才不好。

    “皇帝,你要记住,李鸿章要闹腾,天下汉人要闹腾,由得他们闹,闹得越久越好,大清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他们闹得越久,吸引越多注意,我们满人的时间就越多,就算不能再让大清延续300年,也要让我们满人的血脉,能够有个妥当的地方,永远延续下去。”

    光绪用力点头,只觉身上的胆子从未有如此之重。

    满清朝廷发了一道圣旨,怒斥李鸿章屠杀大清民众,是造反作乱,是残暴桀纣,是反人类罪行,天下共杀之。赐大清杭州知府胡灵珊“满清第一巴图鲁”名号,以奖其武勇。

    在这道被世人鄙视,朝廷又一次滥用赏赐的典型圣旨之下,静悄悄的又有几道鲜为人知的圣旨。

    北京城内的八旗子弟,慢慢的被打发回了苦寒的东北大地;满清数十年延续向西洋诸国派遣的留学生中,多了许多满族子弟的面孔。

    ……

    杭州城虽然被一万淮军围住了,但在有电报的新时代,信息却通畅得很,甚至因此更为广泛的通过电报和外界疯狂的沟通交流着。

    各个报纸都在首页刊登了胡灵珊屠杀杭州百姓的消息,甚至连胡灵珊那段激昂有余,论理不足的狗屎中二语言,也被报纸原封不动的刊登了出来。

    一时之间有骂的,有反思的,有讨论的,杨朱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学说,又被翻了出来热议。

    但有点是公认的,有话好好说,直接*毁灭,太过分了。胡灵珊怎么看也是没有人性的屠夫。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胡灵珊两个都占了,君子自当远离此人。

    李鸿章倒是高看了胡灵珊一眼。神经病的女子,永远做出料想不到的举动,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华夏千年大义,还是很有独立见地的。但胡灵珊这一抽搐,给李鸿章造成了大(麻)烦。

    到底要不要屠城?

    不屠城,李鸿章的话,以后怕是没人信了;屠城,这李鸿章甚至整个李氏一族,声名狼藉遗臭万年,还是小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说不定李氏一族也被人屠了。

    张之洞秘电李鸿章,天下群雄,都在观望老兄的举动,不怕你残暴,就怕你怂了,屠城吧!

    李鸿章很想一巴掌打过去,说得容易!

    是为了重振华夏,显示铁血手腕,还是为了自家名声,为了子孙后代,适当的做一次食言而肥,李鸿章辗转反侧,难以决断。

    ……

    胡博超和苏老爷忧愁的看着屋外。

    杀了这么多人,倒是没人敢堵在门口吵着要他们自杀了,但是,这平静的空荡荡的街上,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狠狠的盯着。

    想要从府衙离开,躲到清波门的苏家院子里,那是不可能了。

    只有等淮军破城,杭州陷入火海后,混在人群中,再杀出条血路了。

    “看来只有提前杀出去了。”秋瑾笑着说道。

    以胡灵珊和一群革(命)党人为诱饵,趁着天黑突围,多半是能吸引住淮军的。

    不管成与不成,淮军应该都会关注胡灵珊的下落,而不会屠城了。

    尽管知道那几十万汉州百姓,不论从素质还是心智品行,都不能和这区区几百革(命)党相比,但这庞大的数量对比,秋瑾还是觉得无法理智的思考。

    都是自己的同胞,要是因此让他们死了,他们这些口口声声救国救民的革(命)党,又有什么脸面存于世上?

    果然是明知是错的,还是必须做啊。

    胡灵珊摇头。

    就算要牺牲,也就她一个人就够了,一群革(命)党菜鸟,完全没有必要送人头。

    而且,她一个人往淮军里一冲,说不定还能有懒驴打滚落荒而走的机会。

    未必一定是就是挂了。

    但胡灵珊心中还有一个巨大的疑问没有解开。

    若是她是李鸿章,该怎么收场呢?

    李鸿章这家伙太厉害,总是出人意表。

    已经猜错了数次李鸿章的决断,万万不能再简单的惯性思考问题了,不然说不定这边胡灵珊脑抽的送了人头,那边李鸿章毫不在意的冷笑,傻瓜!反手就把杭州给占了。

    没了胡灵珊手中对着善良百姓的刀剑,这胡家诸人,苏家诸人,革(命)党诸人,那是一定被善良的杭州百姓分分钟出卖给李鸿章的。

    现在的局势,就是胡灵珊和李鸿章两个倔强的人互相喊了狠话,谁都不愿意认怂,谁都认为对方会怂,结果两个人就骑虎难下。

    “先去洋人的地盘吧,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还是可以做到的。”杭州有洋人的教堂和洋人开的西式医院,胡灵珊决定狐假虎威一把,把胡博超和苏家的人送过去。这满清的世界,就不信淮军和杭州百姓敢对洋人怎么样,但是,胡灵珊真心觉得丢脸。

    “那你呢?”胡博超问道。

    胡灵珊恶狠狠的说道:“本大师姐倒要瞧瞧,少林武当几万人都挡不住本大师姐,区区淮军的洋枪,就能拦住本大师姐了?

    本大师姐要和淮军打巷战!打游击战!

    本大师姐倒要看看,是所向无敌的淮军先崩溃,还是本大师姐的鲜血先流干!”

    “好志气,当爹的陪你一起。”胡博超翘拇指。

    “你丫一个猪队友,少扯后腿,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胡灵珊斜眼,胡博超面红耳赤,赵媛馨捂着嘴看胡博超的笑话。

    话虽然说得凶狠,更准备了后手,但其实胡灵珊坚信,以李鸿章的政治格局,没有任何道理会真的屠城,这一步棋简直是对他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垃圾棋。

    老奸巨猾的李鸿章断不至此。

    ……

    三日限期到。

    杭州百姓惊慌的看着城外的淮军,焦急的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快看!淮军撤退了!”有百姓惊喜的尖叫。

    “真的!淮军撤退了!”百姓们欢呼雷动。

    “我就说嘛,都是什么年代了,哪里还有屠城的,就不怕天下群起而攻之?”n多人马后炮。

    在杭州人欢呼的时候,大清的其余人一齐在看着报纸。

    “西洋人出面,怒斥李鸿章违反人类准则,行为如同野蛮人?”

    报纸上白纸黑字印着,应该是这样的。

    大清的善良百姓们和绝大部分的官员们都懂了,大清朝洋人就是太上皇,洋人说了话,别说李鸿章,就是东南各省所有官员加在一起,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有人就愤怒了,洋人干涉内政,从此以往,国将不国。

    有人举臂高呼,屠城,屠城,屠城!不能怕了洋人!

    有人奇怪了,洋人出来凑什么热闹,难道是李鸿章得罪了洋人了?

    有人遗憾,还是没有看清李鸿章清洗大清的决心啊。

    “这是说,我们真的有一个城市了?”黄兴惊喜极了。淮军一撤离,杭州就是革(命)党的天下了。

    宋教仁微笑,这会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要走与以往革(命)不同的道路。

    秋瑾淡定,没有了拯救这几十万人的性命的道德压力,看这几十万便越来越不顺眼了。

    陈其美冷笑着离开了府衙。黄兴这个白痴!不是革(命)党拥有了一个城市,是胡灵珊拥有了一个城市,这区别大着呢!

 第27章 机密电影特场

    杭州解围前。

    英国大使馆。

    “李鸿章的密使?”英国大使很惊讶,难道李鸿章打算干掉慈禧,自己做老大,来寻求英国的支持吗?英国可不支持李鸿章鲁莽的决定。

    东方的清国权臣李鸿章,和慈禧政治决裂,这是东方最大的政治新闻了,英国早就对此做出了深刻的分析。

    英国认为,一旦清国发生内(战),不论是李鸿章还是慈禧,都没有军事实力压倒性的一举打败对方,最大的可能,就是陷入长期的战争,这对渴望打开清国市场,赚取大笔银子的英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英国大使决定,必须严词拒绝李鸿章密使的要求,不能给对方一丝一毫的幻想。

    一刻钟后。

    一向以具有绅士风度为荣的英国大使,下巴掉到了地上。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李鸿章希望英国出面,公开痛骂李鸿章反人类,搅乱社会和谐,强行阻止李鸿章屠城?”

    英国大使惊讶极了,哪一天他能理解这些东方人了,就请撒旦收了他。

    “正是。”李鸿章的手下说道,心里对李鸿章佩服无比。

    这满大清的官员,个个惧怕洋人,对洋人唯命是从,但李鸿章竟然敢利用大清这惧洋的习性,利用洋人达成政治目的,这已经是极其的不简单,更厉害的是,李鸿章还刻意让洋人侮辱贬低自己,以迷惑天下,将事情的真相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不愧是大清第一权臣啊。

    英国大使认真的思索了很久,认为与其在这趟奇诡的事态中掺和,不如壁上观,李鸿章屠城不屠城,关英国p事?

    “英国大使拒绝了?”李鸿章有些意外,明明只要说一句话就可以了,这些西洋人为什么就不肯呢?一点面子都不给,一点情分都不讲。

    唉,西洋人的政治手腕,真是太粗鄙了,要不是有洋枪大炮,大清朝甩西洋人一万年。

    李鸿章有些忧郁,没想到洋人的脑子死板成这样,好不容易想出来的绝世妙计完蛋了,这该如何收场?

    “大人,德意志帝国大使愿意出面配合。”就在李鸿章发愁的时候,有手下报告了好消息。

    “洋人还是有聪明人的。”李鸿章捋须微笑,关键时刻,还是古板的德意志帝国靠得住啊。

    “洋人的要求是什么?”这些洋人,从来没有凭空帮忙的习惯的。

    手下道:“德意志大使希望能在他个人的丝绸和茶叶生意上,开个后门。”

    李鸿章点头,没有问题。

    有钱能使鬼推磨,洋鬼子也是鬼。

    德意志大使馆。【注1】

    “大使,为什么不直接要求李鸿章把胡灵珊交出来。”德国大臣认为,根据辫子们惧怕白人的本性,完全可能直接从清国朝廷那里,得到德意志帝国密切关注的胡灵珊。

    德国大使摇头:“胡灵珊是慈禧的人,正在和李鸿章开战,我们不可能从李鸿章手上得到胡灵珊。”

    “你索要好处,会被国内查处的。”德国大臣皱眉,德国大使想个人赚点外快,很容易被德国本土知道的,这种政治丑闻,足够让他去某个小城市的邮政局待到退休了。

    德国大使无奈的道:“我必须索要好处,因为这是清国,清国人有个奇怪的逻辑,只要帮忙了,就一定要得到回报,否则,就是不符合逻辑或者别有用心。”

    德国大使误解了。

    华夏土地上,虽然有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俗语,但是,在政治上,华夏主张放长线钓大鱼,顺手不索要回报的帮个手,为以后积累人情,是常有的事。

    清国人错误的把外交上直来直去,商务上明码标价的西方行为准则,当做了西方人现实的现场索要报酬,而西方人同样错误的把清朝官员的误会,扩大到清国人的传统习惯。

    在远隔大海的东西方文明啊交汇的时候,类似的喜剧,不断的产生,不断的重复。

    在这个错上加错的沟通基础上,神奇的诞生了一整套的,东西方交流的标准礼节和习惯,并且被双方接受和推广。

    德国大臣道:“那就只有我们直接和胡灵珊接触了。”

    德国大使点头:“李鸿章已经答应撤兵,我们立刻可以派人去杭州了。”

    几个月前,德国政府从旅华牧师手中,意外的得到了一卷电影胶卷。

    无声的黑白画面中,一个矮小瘦弱的黄皮肤女孩子,一拳打飞了一个健壮的男子,然后piu的一下,出现在画面的另一个角落,痛打几十个男子。

    这是东方魔术表演吧?

    第一批看过的德国官员微笑着:“感谢你带来了一部新奇的电影。”

    一个小女孩一拳把一个体重至少有一百斤的男子打飞三四米?

    开什么玩笑!以为德国官员都是没有上过学,没有学过物理的白痴吗?

    “以上帝的名义,这些都是真的。”牧师认真的说道。

    德国官员耸肩。那又怎么样?

    自从1800年后,东方的各种神奇表演不断进入西方,还有人不知道神秘的,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和真的一模一样的东方魔术吗?

    胸口碎大石,喉咙扎枪,哪一样不是让西方人目瞪口呆,以为东方人都是地狱来的魔鬼。

    直到欧洲的物理大牛们鄙视着,轻易的重复了相同的表演,证明了这些神奇的东方外门硬功,充其量不过是个东方式的魔术而已,也就只能骗骗不懂物理的无知妇孺。

    在科学面前,没有任何事物是无法解释的。

    德国官员有理由相信,这奇妙的胶卷,不过是是另一个还没有被揭穿的骗局而已。

    或者胶卷中被那个黄皮肤女孩子打倒的壮汉们,其实都是和女孩子一伙的,或者那所谓的打飞,不过是壮汉自己努力的跳了起来。

    见识过清国人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假打,德国人已经不会再一次上当了。

    严谨的,相信科学的德国人对牧师坚信的奇迹,不屑一顾。

    “不,这些都是真的,这是我亲眼见到的。”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严肃的作证。

    德国官员们很不以为然,又是一个不懂物理,被眼睛欺骗的傻瓜。

    德国官员看了一眼说话的人,嘴边呵斥的话咽了回去,微笑着点头示意。

    “我在清国的时候,亲眼看到了这个神奇的女孩,并且为她动过手术。”

    站出来作证的,是德国著名的兴登堡医生,一位有着贵族头衔的一流大夫,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叫做保罗·冯·兴登堡的德国陆军第四军的军长的叔叔。【注2】

    这就不同了,德国官员认为,即使出于对兴登堡军长的尊重,也必须让兴登堡医生把话说完。

    “兴登堡医生,你有更确切的证据吗?”德国官员微笑着问。

    言外之意,废话少说,证据说话。

    “我有。”很意外的,兴登堡医生认真的道。

    兴登堡医生同样提交了一卷电影胶卷。

    影片中,那个东方女孩拿着一把剑,像魔鬼一般在画面中闪烁着前进,疯狂的砍杀着一群拿着枪械的辫子兵。

    看完影片的德国官员认为,假如这是真的,他已经无权决定了,必须上交给更高级别的官员。

    几天后,一群德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和一群挂着将军军衔的大人物,秘密观看这部从东方带来的独特影片。

    “你准备了点心吗?我习惯在看电影的时候,吃点蛋糕。”马克斯普朗克微笑着,为了一个东方的无聊魔术,打断他的科学实验,真是太浪费时间了。

    兴登堡将军耸肩:“相信我,我不知道这鬼电影有什么好东西。”转头特意狠狠的瞪了一眼兴登堡医生。这个小子,尽是给他找麻烦。

    电影开始。

    10秒钟后,小会议室中一片惊呼。

    “天哪,这真的是砍下了一颗人头!那不可能是假的!”有科学家惊呼。

    “上帝,他被腰斩了!这不可能!”有德国将军大叫。

    “为什么这个女孩是闪烁前进的,是影片被修改了,还是这是魔术?”有德国将军叫着。

    “老伙计,这是因为动作太快,超出摄像机的帧数了。”有物理学家不得不扫盲,并开始计算胡灵珊的真实速度。

    影片不得不中断,往复播放了胡灵珊砍杀清兵的镜头二十几遍。

    “好吧,我相信这个影片是真的了。”马克斯普朗克认真的说道。

    一群科学家和将军一起点头。

    刚才他们从影片中人头的飞起角度,鲜血的喷洒高度,尸体的倒地速度等各个角度进行了激烈的高专业高强度的探讨,终于确定,这不是一场配合默契的把戏。

    影片继续播放。

    “这个动作是开枪吗?”某个将军惊讶的问。

    “是的,我在现场听见了枪声。”兴登堡医生道。

    “这是没有打中吗?”将军看着屏幕,继续问着。射击是个技术活,以辫子兵的日常训练,打不中非常正常。

    兴登堡医生摇头:“不,这是被那个女孩格开了。”

    你确定?满屋子的人盯着兴登堡医生看。

    “我听见了叮叮声。”

    尼玛!

    马克斯普朗克举手:“有咖啡吗?我觉得我需要来一杯。”

    满屋子的人举起手。

    凌晨5点,将影片反复看了十几个小时后,机密电影特场,终于散场。

    意见非常一致。

    “清国有科学家获得了生物科学上的重大进步,帝国必须得到它!”

    要是德意志帝国得到了这项技术,那么德国将会轻易的打垮欧洲所有军队,没有任何国家能阻挡德国的生化士兵的前进。

    德国科学家们和德国将军们认为,为了德意志,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得到胡灵珊,以及胡灵珊背后的科学家们。

    于是,被加盖了重重保密机密绝密印章的文件,被火速的送上了远洋邮轮,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德国驻清大使的手里,同行的,包括十几个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的顶尖科学家。

    “我必须亲眼认证一次。”马克斯普朗克这么说着。

    其余顶尖科学家点头。

    科学的世界,没有任何的侥幸和虚假,不能亲眼见证,不能重复实验的东西,全部是假冒伪劣。

    以为事情都在掌握的李鸿章不知道,德国人比李鸿章更迫切的希望杭州问题和平解决,胡灵珊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哪怕因此和李鸿章真正翻脸,派兵攻打李鸿章,都在所不惜。

    李鸿章只要再等待几个小时,德国大使就会主动找上门,开出条件,希望李鸿章停止战争。

    没有掌握全部信息的李鸿章,谈不上被耍了,但是,至少少赚了一笔德国人的人情和厚礼。

    华夏土地上奇特的意识流语言沟通,造成了李鸿章的失误。

    在李鸿章,以及其余各个关注着胡灵珊的满清官员和贤达志士们,看着手上的报纸或公文,读着“以一当千,所向披靡,身法快如闪电,力大无穷”等等形容词,或者“一人破数千人,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