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镇国长公主-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晚春到了雅间前,掀了帘子要进去,梅香便很有分寸的不再跟着,反倒是与那些守在门外的锦衣卫一般等在外头。谢晚春独自往里走了几步,果是看见了陆平川正独自一人站在窗前。

    陆平川穿着一贯的红衣,一头乌发倒是只用木簪绾起,五官虽是极艳却极具攻击性,犹如出鞘的利剑一般直刺人心。他本是站在窗前眺望街头景致,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只是听到了背后的脚步声传来便转头一看,见是谢晚春来了,那一贯冷淡刻薄的面上也不由露出一丝明朗的笑意,眉目之间更显出许多风流韵致,嘴上道:“我适才还在想,这个时间,您也该到了。”顿了顿,似是不知该如何称呼现在的谢晚春,便先伸手请了请,道,“先坐吧。”

    谢晚春伸手摘下帷帽,轻轻挑高眉梢,朝着陆平川微微一笑:“我之前已与你说过,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你现在要不直接叫我郡主或是,晚春?”

    “晚春,”陆平川从善如流的点了点头,一双凤眸极亮,忍不住又像是个偷了糖似的小孩般笑起来,只好故作镇静的说起正事,“你让梅香来寻我,是为了蜀王的事?”

    “蜀王已是阶下之囚,不足为道。”谢晚春伸手拿了茶杯,自己拎起茶壶到了两杯茶,递了一杯给陆平川,似是漫不经心,但抬起的双眸却黑亮的犹如水中烁烁闪动的明珠,“我来,是为了与你说齐天乐的事情——江南那回,你忘了吗?”

    陆平川原还为着谢晚春递来的那杯茶受宠若惊,听到这话不由得跟着一顿,也深思起来:确实,江南盐务一案虽然查到最后是把蜀王给揪了出来,但齐天乐也的确脱不开干系,只是如今一众人皆围着蜀王反倒把齐天乐给忘了。

    陆平川到底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谢晚春的言下之意,他沉吟片刻便沉声应道:“江南一案,齐天乐与蜀王都脱不了干系,他们两人或许私下有所往来。只是,就如晚春你所说的,蜀王如今已是阶下之囚,齐天乐当真会为了蜀王这么一个已经废了的棋子而冒险?”

    谢晚春手里捏着茶杯,手指按在青玉的杯壁上,当真是指如削葱根,极是好看。她唇边含着一点淡淡的笑,不紧不慢的开口道:“他们两个,一个是当朝皇叔、一品亲王;一个是在逃的钦犯。这样两个天差地别的人要合作,必然都要表现出一二的诚意。再者,蜀王位高,必是要想法子拿捏一下齐天乐。所以他手里或许有能够威胁齐天乐的东西,让齐天乐不得不出手相救。”她顿了顿,语声似是有些淡却透着点深意,“又或者出手灭口。”

    陆平川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是了,蜀王也不是傻子,齐天乐本就是朝廷钦犯,光脚不怕穿鞋的,反倒是蜀王要顾忌的东西更多些。所以,蜀王肯定也要捏这些什么,才能叫对方有所顾忌,合作也能维持下去。”

    谢晚春点点头,接着道:“蜀王一案,牵涉甚广,所以很可能一直到来年开春都不会结案。而蜀王本人现今恐怕就拿着齐天乐做救命稻草,现在这时候肯定不会招出什么来。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好关,最好能抓到齐天乐的同伙什么的。如今江南案子一结,齐天乐那头怕也断了银根,要是能抓到他的马脚,说不得就能顺着线把人揪出来。”

    陆平川已是完全明白了,点点头道:“我会令人把蜀王边上看的严严实实,保证不会叫齐天乐得逞。”

    谢晚春这才放心了些,想着也没什么事便眨了眨眼睛,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看着陆平川,打趣道:“认真算起来,你以前与我同岁,如今也是二十五了,倘再不成亲就不怕被人说闲话?”这话虽是玩笑,但谢晚春神色淡定从容,目光坦荡,言下之意十分明白——她既是已与王恒之彼此坦白,自然也不好再撩拨旁人,倒不如直接与人说明白了才好,要不然哪怕是她的厚脸皮怕也撑不住。

    陆平川面色微微一变,很快便反应过来,一双极亮的凤眸不觉黯了下去,他目光轻轻一掠,看见了谢晚春颈侧那连妆粉隐隐遮不住的吻痕,语声都凝滞了起来:“。。。。。。我比不得晚春你动作快,许多事还忘不了,亲事想来还要再等等。”

    谢晚春一时接不了话,想了想也没说什么,便道:“那,我先回去了。”

    陆平川点点头,本是要起身相送,可才起了身便叫谢晚春伸手按了按:“你就坐着好了,不必送了,”她缓步往门外走去,忽而像是想起了什么,忍不住开口又问了一句,“对了,这望江楼,幕后的东家,不会就是你吧?”

    似酒楼楚馆一般都是消息灵通之处,幕后自有达官显贵管着,望江楼乃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酒楼,幕后之人怕也是非富即贵。

    陆平川点了点头,面上神色沉沉,忽而扬声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当年很喜欢这一句。”这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起头一句,陆平川往日曾经陪侍在谢池春的边上,便听她念过好些回。

    谢晚春的步子不禁顿了顿,最后还是恍若未闻的掀了帘子出去。

    陆平川手里握着那被尚且温热的茶却只觉得犹如大醉了一回般满心都是说不出、道不明的复杂情绪,好一会儿,他才不觉垂首,一贯极冷的唇边浮出一丝淡淡的苦笑,自语道:“你最喜欢这一句,可我倒是喜欢另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多情应笑我。

    从十四岁起见到谢池春,直到如今,他竟是一直都是那个可笑之人。

    陆平川就那样独自一人坐在桌前,微微阖眼,忽然想起十四岁那年初见谢池春。

    宋天河治军极严,军令如山,大约也只有谢池春能从他手底下救下人。那时候陆平川虽是满腹的郁气和不平但到底还是怕死,忽而捡回一条命,整个人徒然松了一大口气。后来,他被送到谢池春的帐子里,方才真正见到自己这位救命恩人。

    她笑起来时眉眼弯弯,菱唇微扬,虽是形容尚小却已经美得惊人。

    那时候的陆平川还未经过人事,又被丢在军中磨练许久,突然见到这般人间绝色,只觉得心中一阵乱跳,口干舌燥,简直都看呆住了。

    好一会儿,他才听到谢池春笑起来,声音清脆的犹如玉碎一般:“叫你起来还不起来,难不成真是个呆子?”

    。。。。。。

    陆平川端起茶杯,就像是喝酒一般一饮而尽,忽而一笑,自嘲了一声:“呆子。。。。。。”

    ******

    谢晚春回去的路上一直极安静,她心里知道自己这样对陆平川很不公平,可说到底拒绝才是对他最大的公平,总不能叫他一直就这样惦念下去。

    只是,拒绝人这种事到底有些过意不去,谢晚春的心情因此也不坏了许多。等她下了马车,到了自己院子见到等在那里的李氏与李姨妈等人的时候,心情不免就更差了一些——虽说她知道近日李氏娘家有人要来,可也不至于直接跑来自己这里吧?

    李氏远远见着谢晚春,想着自己今日来的用意,颇有几分羞愧,一时间竟是不有些不大敢上前。

    倒是李姨妈,年纪大了许多,脸皮也锻炼的极厚,她用手肘推了推李氏,不一会儿起头就迎了上去,白净的脸上满满皆是笑,开口便道:“可叫我等到郡主人了,我今日难得来,想着还是要来见见郡主才是。”顿了顿,又笑着道,“我家阿静素来性子软,倒是有劳郡主你这长嫂照顾呢。”

    谢晚春不耐烦应付这些杂七杂八的人,只是李姨妈不仅是李氏亲娘,还是宋氏亲妹妹,也说不得硬话。她只好耐着性子与她说了几句:“姨妈这是哪里话,弟妹素来能干,反倒是她帮了我许多呢。”

    李姨妈半点也不见外,上前握着谢晚春的手,一边细细打量,一边笑着道;“那可好,你们两个处的好,我心里头也只有高兴的。”说罢,一拍手,又给谢晚春戴了一顶高帽子,“还是长姐她有福气,得了郡主这般的好媳妇,如今倒是能享福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更何况上回李氏小产,李姨妈来探病时候那表现可算不上有多好。谢晚春心里已是有了几分计较,很快便笑了起来:“瞧姨妈这话说的,上回您来的时候不是也带了郑氏,我瞧郑姐姐便是极好的。”

    这话算得上是绵里藏针了。京中一贯亲戚关系复杂,蜀王世子妃郑氏与李姨妈的大儿媳郑氏便是堂姐妹。原来,李姨妈可算是极疼爱自己这个大媳妇的,可蜀王之事一发,她便有些瞧不上郑氏了,如今出门都不带。只是世家里头一贯爱颜面,李姨妈这势利眼自然不好直接就道明白了。

    所以,李姨妈听得谢晚春这不软不硬的一句话,面上的笑容不知不觉也收了一些起来,眯了眯眼睛,淡淡道:“你说的也是。”她的眼睛本就不大,这般一眯,倒是又小了许多,索性也不再与谢晚春绕圈子,不一会儿便伸手把身后的一个姑娘推上前来,笑着道,“这是我家的姑娘,行五,小字阿柔,郡主想来还未见过。阿柔,还不快来见过郡主。”

    李姨妈这么一推,她身后那个身形纤弱的姑娘便被推到了众人面前。

    李柔穿了一件粉蓝色绣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的长袄,下配一条素色绣流云纹的长裙,头上梳了个弯月髻,一支流云簪,一眼望去极是妍丽。她站在前头盈盈一拜,乌发如鸦羽,柳眉杏眼,容色清丽,多少也算得上是个难得的美人儿。

    谢晚春抬眸看了几眼,忽然问道:“我听人说姨妈共有两个姑娘,一个是弟妹,另一个便是上回见过的婉妹妹。不知这位是。。。。。。”

    谢晚春这话不轻不重,只是直接了当的把话揭了开来:她不是傻子,也不是那种见了谁就叫妹妹的人,李姨妈也别想推了个姑娘上来就要认姐姐。

    李氏在侧看得极为尴尬,这才插嘴说了一句:“阿柔亲娘死得早,自小便是养在我娘膝下的。”

    谢晚春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表示自己明白了:也就是说,这位李五姑娘李柔,是庶女。

    庶女和嫡女的差别就有些大了。

    李姨妈全然没有没有察觉到众人的尴尬之处,反倒笑盈盈的道:“是了,阿柔自小便养在我屋子里,与阿静两姐妹一同长大,与我来说也差不离了。”她又把李柔往前推了推,接着道,“这孩子素来重情,这些日子总想着她大姐姐,我说反正两家也是亲戚,她这个做妹妹的到姐姐家住一段日子也是没问题的嘛。所以嘛,我就想着,带阿柔过来见见郡主,托你多照顾了。”

    谢晚春一下子就明白了一半:看这李柔年纪也算是大了,估计也到了论及婚嫁的年纪。李姨妈估计是左右看了一圈,还是忍不住想把女儿送到王家这儿来——王舟之还没定亲且不说,王恒之院子里也只有谢晚春一个还空得很,倘若做妾,还能省下李姨妈这个嫡母一大笔嫁妆呢。

    李氏尴尬的很,此时也不得不上前说一句:“嫂子也知道,我那院子都是人,一群莺莺燕燕的,阿柔一个大姑娘总也不好住。。。。。。”

    “那就正好去二妹妹的院子吧,”谢晚春直接打断了她的话,慢悠悠的道,“二妹妹一个人住着,若能有阿柔作伴,想来是极好的。姨妈和弟妹尽管放心,明日我就与娘还有二妹妹说一声。”

    李氏与李姨妈得脸色一时青一时紫也不想不出词来应对,李柔左右看了看,至少先应了下来:“多谢郡主。”

    谢晚春忍着恶心握住李柔的手,笑了笑:“你能来住自是极好的,我也高兴着呢。”

    李柔娇羞的低了头,李氏欲言又止,李姨妈却拍板一笑:“有郡主这句话我便放心了。”又与李柔道,“以后记得常来郡主这儿做做,你年纪轻、见识浅,能从郡主这儿学到些什么就是一辈子受益无穷了。”

    一众人心思各异,谢晚春忍着与她们说了一回话,这才把这些人给送了出去。碧珠在侧收拾东西,盯着那些人的背影啐了口,难免有些愤愤,嘴上道:“我瞧那位柔姑娘来意不善,少奶奶怎就松了口?”

    谢晚春自捏了一块藕粉桂花糕慢慢吃着,应声道:“你放心,她惹不出什么大事的。”

    李姨妈想把李家姑娘嫁过来,自然是要先和宋氏这个亲姐说一声,可她如今走起这种歪门邪道也正是说明宋氏没看中这个柔姑娘——也是,王舟之乃是庶子,与其娶个嫁妆不丰的高门庶女倒不如娶个门第低些但嫁妆丰厚些的,这样分家之后才能过好日子。

    再说了,宋氏愿意娶李氏做二媳妇,一是因为李氏乃是李家嫡女;二是因为李氏以前常在王家小住,宋氏多少有些了解,而且她愿意给李姨妈这个亲妹妹一个面子。可这也不代表李姨妈可以事事都攀着宋氏、攀着王家。

    所以,李姨妈这回只得拐着弯把庶女送过来,反正在亲戚家小住也不算是大事,宋氏总不能赶人走。当然,谢晚春有法子能直接把人送走,可她今天心情不好,索性把这事留给王恒之来做——凭什么她不仅得把陆平川这么些旧情人一个个的打发了,还要替王恒之解决这些居心不良的女人?

    谢晚春想: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个李柔,就让王恒之自己解决,省得那些人看王恒之院子里空,自己体弱,总想着往里头塞人。

    这般想着,谢晚春吃了一个藕粉桂花糕也不抵饿,连声吩咐道:“快叫人把晚膳端上来吧。”

 74| 30。31

    谢晚春吃完晚膳,王恒之方才从外头回来,虽说不上夜色沉沉,但夜空一角已挂了一弯月牙,月光皎皎犹如一层薄薄的轻纱笼罩下来。

    王恒之抬步入了屋内,径直脱了御寒的大氅挂在架子上,往里走了几步方才看见躺在榻上的谢晚春。

    他面上的神色微微柔和了一些,一面步履从容的往美人榻走去,一面解释道:“今儿是有些晚了,只是蜀王府一案涉及甚广,户部这边也有许多需要核对的账目。。。。。。”见谢晚春懒懒躺在榻上,他便坐在榻边,轻轻的拉了拉谢晚春小尾巴似的发尾,垂首笑问道,“谁又惹你生气了?”

    他本就生的面如冠玉,此时眉目低垂,面上含笑,莹莹的灯光之下一眼望去竟是犹如玉雕一般的毫无一丝瑕疵,清隽俊美,令人怦然心动。

    谢晚春本是想要与他说李柔之事,只是看了看那张赏心悦目的脸,忽而心念一转又改了想法。她本就没什么形象的半躺在榻上,此时挑高了眉梢看人,一双明眸波光潋滟,竟有几分妩媚的意味:“我没生气,只是适才出门与陆平川说了一会儿话,现下正想事情。”

    这话一出口,王恒之脸上的笑便淡了些,一双黑眸沉甸甸的瞧着谢晚春。

    谢晚春适才的闷气没了一半,这才抬手搂住王恒之的脖子,把头靠在他的肩窝处,轻轻吹了口气,附耳撒娇道:“我在这儿坐久了也有些冷,你抱我去床上躺一会儿吧。。。。。。”

    王恒之沉默片刻,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最后却还是伸手把人打横抱了起来。只是他心里头到底还是有些吃味,抱人的时候忍不住隔着衣衫轻轻掐了对方的屁股一下,深吸了口气稳住那烧在心尖上的一缕欲。火,咬牙切齿的回敬她:“你再撩我,三月三那天就别想下床。”

    谢晚春立马不做声了,搂住王恒之的脖子朝他眨了眨眼睛,又长又卷的眼睫轻轻一扬,乌黑的眸子就像是两丸黑水银一样又黑又亮,一副天真无辜的模样。只是她才褪了罗袜的两只脚丫仍旧因为适才的动作,不经意的随着惯性晃了晃,粉嫩的脚趾犹如珠贝一般精致小巧,一眼望去好似两块白玉雕出来的。

    王恒之拿她没法子,只好忍了又忍,再三于心里念叨:等三月三那天,看我不。。。。。。

    这般想着,他手上动作仍旧极轻,任劳任怨的把怀中的人又给抱回床上,甚至十分体贴的把已暖过、熏过了的锦被拉来替她盖上,看着那被锦被衬得越发娇嫩的美人面,这才温声问道:“好了吧?”

    谢晚春口如含朱丹,嘴甜得很:“我就知道相公你最好了。。。。。。”

    “那,郡主大人可有什么奖励?”王恒之替她拉了拉被子,顺势应了一句

    谢晚春全当没听到,隔着被子踢了他一脚,毫不留情的催他道:“快去洗漱,外头回来,一身臭味。”

    王恒之气得咬牙,伸手掐了掐她那白腻腻的面颊,指腹摩挲过那柔软的肌肤,指尖一软,心上也跟着一软软了,这才起身洗漱更衣去了。

    王恒之与谢晚春两相坦白,也算是各自解了一桩大心事,自是一派的夫妻恩爱。只是,李氏与王游之就显得有些冷淡了。

    王游之自也是听说了李柔的事,他不是个蠢的,心里多少明白点,难免要说几句:“要说亲戚之间,偶尔小住也是有的。只是如今蓉姐儿、舒姐儿都快出嫁了,家里正忙着,娘和嫂子那头怕也是一脑子的事,她忽然要住过来,岂不是添乱嘛。”

    李氏此时正坐在梳妆台前由着边上的许嬷嬷卸钗环,她自个儿则是拿着一柄玉梳子,对着镜子轻轻的梳着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她心里头对这事其实也有些堵,只是碍着李姨妈这才应了下来。然而,越是如此她反倒越是听不得王游之说这些,难免要说一句:“只不过是来陪我,在家里略住几日罢了,你这个做姐夫的不欢迎也就算了,怎地还这样阴阳怪气的?!”

    “我阴阳怪气?”王游之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见李氏不听劝,反倒气劲儿上来,反倒冷笑一声直接反问道,“不过是个庶女,往日里也没见她来看过你几回,这时候倒是说想念长姐要来住了。。。。。。你当别人都是傻子,看不出你李家的心思不成?”

    李氏搁下玉梳子,转头去瞪王游之,长眉入鬓,眼眶微红:“你倒是说说啊,我李家什么心思了?”她说着说着,眼里便掉下泪来,红唇一抿,哭了起来,“自我嫁了你,就一天好日子也没享过!你倒还有脸说这说那?!你以前成日里的胡闹,现今这一院子的女人就这么摆着,我娘每回来看我,我心里头都替你觉得丢脸。这么久了,我李家说过你什么没?”

    王游之自个儿太多黑历史,一时说不过她,只好把酒杯子一放,起身出门去了:“好好好,都随你,我去外头睡。”

    李氏瞪大了眼看着他出门的背影,气得咬牙,忍不住就伸手把那玉梳子给丢到了地上,自个儿趴在梳妆镜前哭了起来。

    许嬷嬷乃是李氏的奶娘,此时见着李氏这模样难免心里难受,忍不住叹气道:“二奶奶何必与二爷赌气呢,你们夫妻一闹,岂不是叫那些小妖精如了意。”

    李氏抬起头擦了擦泪,心里已是有些悔了,可仍旧嘴硬道:“让他去!王家家规,除非三十无子,否则须得等嫡妻先有子才能让妾室生育。只要不弄出孩子,那些女人就翻不出天,哪天真要是惹急了我就把人全卖了!”

    许嬷嬷知道李氏这是说气话,低声劝道:“二奶奶这话岂不是自己气自己,男人三十了还能生好些呢,可女人要等到三十,那就有些晚了。。。。。。”

    李氏一听这话,眼泪又要掉了,忍不住握着许嬷嬷的手哭道:“我也不想与他吵,早前也好过一段,我心里头自是高兴的。只是每回事情一起,话赶着话,不免就吵起来了。瞧他那模样,我这心里头的火就忍不住了。”

    许嬷嬷闻言便连忙道:“既如此,二奶奶何不把五姑娘送回去?总也不好为了这个坏了夫妻情份的。”

    李氏咬着唇,忍了忍,方才小声应道:“嬷嬷不是外人,我便与你说实话了。其实,娘是想要把五妹妹嫁给三爷,别的不说,到底也能帮衬我一二。只是夫人那儿不肯松口,这才送来小住几日,说不得夫人见着了五妹妹,多了解了些也就改主意了。。。。。。”她顿了顿,不由抬眼望了望谢晚春与王恒之的那个院子,声音更轻了些,“实在不行,大爷院里也行的,大嫂素来体弱,院子里一个人也没,也不是个事儿。反正,也就是个庶女。。。。。。”李家规矩重,嫡庶之别差得更大,庶女大多都嫁的不怎么样。

    其实吧,李氏与李姨妈这对母女心里头早已把王游之那一屋子的姨娘通房恨得咬牙了,恨不得直接把那些女人全都发卖了。可她们真瞧见了王恒之那样空落落、没姨娘没通房的后院,心里头又很不是滋味觉得不像话,恨不得往里头塞几个人去。再者,谢晚春体弱多病的名声与王恒之在世家之中的美名一样的响亮,前日才去西山走了一回,回来居然就病了。总有些人心里头暗自想着:这要生不出嫡子,那庶长子的位置就有些关键了。

    也不管李氏和李姨妈心里头是如何筹划的,反正宋氏第二日见着李五姑娘李柔的时候,神色就有些淡淡的,叫人拿了荷包过去算是见面礼,嘴里道:“你既来了便陪陪你姐姐,只当是自家便好了。”

    李柔上前接了大红缎面绣大朵牡丹的荷包,微微垂头,露出一段柔软白皙的脖颈,柔声谢道:“多谢姨母。”

    谢晚春这才想起自个儿昨日忘了给见面礼,顺便也就叫琼枝拿了个荷包递过去,虽是一副赏丫头的模样,可面上的话却还是挺好听的:“昨儿我回来的晚,见着妹妹这般花朵儿似的姑娘,一时喜得不行,竟是忘了见面礼。今日这个算是后补的。”

    李柔只得上前再谢了一回。

    宋氏只觉得谢晚春行事周道,心里更是对李氏与李姨妈有了几分腻歪,心觉自家妹妹自嫁到了李家后就越发的不着调了,只是仍旧全了面子情,转头与王若蓉道:“你二嫂那里到底有些不方便,柔姐儿就暂住你院子里了,来者是客,你这丫头可别带她乱走。”

    一句话,亲疏远近便都一清二楚了。

    王若蓉一贯温柔沉静,此时亦是轻轻应了,笑着又与李柔道:“柔妹妹想是第一回来家里,想来也不认得路,以后倘若要去哪儿,叫二嫂或是我一声都是好的。”

    李氏见李柔面上尴尬,这才拉了拉庶妹的手,替她应了:“那可好,我早与柔姐儿说了,你素来是个好性的。两人一起住,再好不过。”

    宋氏见着李氏仍旧不开窍也懒得再说她,想着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挥了挥手道:“那就先这样吧,你们就先回去。”

    在场的几人这才退下了。

    王若蓉带着李柔去整理东西,谢晚春与王望舒准备一同去园子里赏梅,倒是李氏颇有几分讪讪然,上前道:“嫂子今日看着好似有些不高兴?”

    谢晚春见她这般模样,干脆便笑盈盈的回了一句:“是啊,是有些不高兴。早知道弟妹你是这般的心思,我早前就该把我那阮家表妹送与二弟才是,也算是亲上加亲呢。”

    李氏一时应不得话,只好闭上了嘴,一脸委屈的立在原地。

    谢晚春挽着王望舒的手往回走,说起李氏难免要叹口气:“这回从从江南回来,我还以为你二嫂好些了呢。”

    王望舒如今长进了不少,她与李氏到底有些表姐妹的感情在,说话倒是委婉了些:“二嫂她,她就是有些意难平。”

    原本,李氏想的就是王恒之,后来没法子只好嫁了王游之,倘若夫妻感情好也就罢了,可偏偏王游之胡闹,一院子女人。李氏又整日里见着王恒之与谢晚春这一对儿作对比,心里头难免会有些意难平。再说,自从江南回来,谢晚春与王恒之的感情一日千里,宋氏做婆婆的看在眼里自是十分高兴,可李氏瞧着怕就有些复杂了——这般一比,她竟是什么也比不上谢晚春,只比她多了一院子的女人。

    谢晚春想了想也就只是笑了笑:“算了,不说她了。。。。。。”说着,拉了王望舒往前走去。

    ******

    过了四日,便又是王恒之休沐的日子。

    这日正好是晴天,谢晚春闲着无事便拉着王望舒去自己院里,笑着与她道:“我园子里的梅花开的越发好了,正好临窗画梅呢,若是再来一壶酒,那就是十全十美了。”

    王望舒点了点头然后又忍不住摇了摇头,耳边缀着的金线珍珠耳坠跟着晃了晃,越发显得她容貌秀致妍丽。她拿眼看着谢晚春,嘴里不免笑她道:“我就去你那儿讨口茶喝,略坐一坐。今儿大哥哥难得休沐,我若是待久了,你们两个怕都要嫌我呢。”

    谢晚春嗔她一眼,忍不住伸手拧了拧王望舒的胳膊,只是冬日里的衣服大多都是厚的,一拧也拧不到人。

    王望舒得意的笑了笑,拉着谢晚春快步走着。

    等到了院子的时候,她们两人才知道王恒之竟是叫人把挂在墙上的木琴也拿了下来,试了试音,此时正坐在琴案前抚琴。

    琴声悠悠,屋内窗口处一路飘着,犹如一条不断的溪流,泠泠作响的从人面前流过,那无形的溪流淌过心头,竟是叫人心中一清。刚到了院门口的谢晚春与王望舒听到这琴音也不由顿住脚,有些吃惊。

    王望舒站着听了一会儿,忍不住长长舒了口气,拉着谢晚春的胳膊轻轻道:“大哥哥好久都没弹琴了,差点儿以为是在做梦呢。”她眨着眼睛看着谢晚春,秀致的面上带了一丝真切的喜悦,“一定是这几日高兴极了,情难自禁,这才忍不住叫人搬了琴下来弹的。”

    谢晚春听到那句“一定是这几日高兴极了,情难自禁,这才忍不住叫人搬了琴下来弹的”,心里头一顿,也不知怎地,竟是酥酥。痒痒的,雪玉似的面上就慢慢的红了起来。好一会儿,她才笑骂了一句:“这话要是叫你大哥哥听到,看他不打你。”

    王望舒半点也觉得怕,她如今发现自家大哥大嫂感情果是十分融洽,心里头不免更添了几分欢喜,笑着道:“才不怕呢,反正有大嫂在,大哥哥必也没空瞧我。”

    谢晚春面上羞恼,正要说话,忽然听到屋内琴声一顿,王恒之从里头掀了帘子出来,站在门边看着她们两个,颇有几分无奈:“你们两个,站在门口说话,也不冷吗?”

    王望舒与谢晚春都有些背后说人坏话却被抓住了的窘迫感,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全都不出声了。

    因为是在家里,王恒之今日便极难得的穿了一件蓝色棉布的家常袍子,越发显得肤如冷玉,神容犹如冰雪。只是,他一贯冷淡的眉目此时稍稍柔和了一些,看上去竟是透出些许温柔的意味:“还不进来?”

    王望舒和谢晚春如蒙大赦,全都掀了帘子进了屋,这才把自己身上厚厚的头蓬给脱了下来,交给边上跟着的丫头。王望舒马上就要出嫁,因着这门婚事十分不如意,如今一家子全都哄着她一个,倒是越发胆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