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农家日常-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她知道母亲的性子,她是一定要把此事弄清楚的。
  到时候杜锦宁被找来,她不知道他会不会因此而激怒母后,惹来杀身之祸。
  尽管杜锦宁深深地伤了她的心,但她还是不希望杜锦宁因此而丢了性命。
  待殿内只剩了她跟郑太后两人,她这才道:“他……他喜欢齐慕远。”
  “你、你说什么?”郑太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跟齐慕远……在一起。”
  好半天,郑太后才终于明白,自己没弄错女儿的意思,杜锦宁和齐慕远是断袖,他们互相喜欢,所以他们不能做驸马。
  “……”
  郑太后的感觉十分复杂。
  她千辛万苦地阻止女儿喜欢和嫁给杜锦宁,现在杜锦宁帮她达成了心愿,让赵明月死了心,但郑太后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对杜锦宁不光没有一点感激,反而十分愤恨。
  皇家给公主选驸马,杜锦宁和齐慕远只有被挑选的份,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来拒绝公主了呢,而且还以这样的方式。
  尤其这里面还包括了郑太后早已看好的齐慕远!
  虽然朝中不少勋贵与官员家里养着**,但郑太后对这种事接受无能。她心里对杜锦宁和齐慕远充满了厌弃与反感。
  赵明月对母亲是十分了解的。一看郑太后脸上的表情,她便知道不妙,赶紧道:“母后,你别去找他们的麻烦,我以后再不闹着要嫁给那人了,真的。”
  郑太后看着女儿那哭得红肿却期盼的眼睛,叹了一口气,答应道:“那好吧。作为交换,母后给你安排的婚事,你不能拒绝。”
  赵明月这时候完全不想提嫁人的事,但为了阻止母亲,还是乖乖地点了点头。
  郑太后松了一口气,摸摸她的头:“我让人进来给你洗脸,再敷敷眼睛。你好好睡一觉,等晚些母后再来看你。”
  “嗯,好。”赵明月比任何时候都乖巧。
  这让郑太后觉得,或许杜锦宁这样让赵明月死心,也不是坏事,至少赵明月再不闹着要嫁给克妻的他了。
  不过从女儿寝宫出来,她还是去找了赵晤,将杜锦宁和齐慕远是断袖,并且是一对的事告诉了赵晤。
  她道:“我知道你因为信任齐伯昆,同时也让他更忠心地办事,你把手中的一支力量交给了齐慕远;而杜锦宁,我听说他也极得你的欣赏与信任。现在这两人既是这样的情况,你用他们时可得小心些,别出了差子。”
  帝王之术在于平衡。就像杜锦宁原先分析的一样,一个家族里有一个在京中任重臣,那么其他人便只能放外任,否则皇帝不可能再委以重任。
  齐慕远与杜锦宁原先只是好朋友倒也罢了,现在明显是情侣,那么就只能用一个压一下,这才不会让朝中权势全都落到他们手里。


第706章 对得起你娘么?
  赵晤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的震惊一点儿也不比郑太后少。
  杜锦宁与齐慕远是断袖?这怎么可能?
  不过想想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杜锦宁这样的才华,这样的容貌,齐慕远被他所吸引,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母后放心,我知道分寸。”赵晤道,“杜锦宁其实是个没什么野心的人,齐慕远也是。否则他们就不会从翰林院出去,一个请求外放,一个愿意去大理寺了。”
  这两人自动从翰林院请辞,转去其他地方,尤其是杜锦宁被平调去了外地任司农官的事,郑太后也是知道的。
  她点点头:“我只是提醒你,你心里有数就好。”
  其实杜锦宁放外任,齐慕远去大理寺,都是各有自己的原因。但正好避过了这一遭。
  否则,他们之间的断袖之恋曝光,偏两人又同在翰林院这样的秘书机要部门,饶是两人确实有才华,也要被赵晤和郑太后猜忌。
  皇家人的疑心向来是最重的。到时候两人之间必然会有一个被踢出去,且会踢出京外老远。而且,去哪里做什么官,根本就不会给杜锦宁和齐慕远自己挑,皇帝想派你去哪儿,你就得去哪儿。
  而齐伯昆为了不加重皇帝的猜忌,并不方便帮他们说话。
  所以说,这也是歪打正着了。
  想起杜锦宁的才华,赵晤很是惋惜:“可惜了,我还想把妹妹嫁给杜锦宁呢。”看母亲瞪起眼睛,他赶紧摆摆手,笑道,“当然是在他不克妻的情况下。”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摸了摸下巴:“难道他们互生情愫,是因为杜锦宁克妻?”
  郑太后也若有所思。
  如果真是这样的,那她要对杜锦宁和齐慕远两人重新评价了。
  说实话,因为那些勋贵官老爷们喜欢亵玩**,这让郑太后一直觉得男男之爱太过变态太过恶心。而现在赵晤这么一说,她才觉得杜锦宁和齐慕远之间或许并不像她想像的那样。
  杜锦宁宁愿不娶妻也要顾及女子的性命,这样有慈悲心肠的男人不多见;而齐慕远见好友要孤独终身,也愿意陪着他一起,这份友情也着实令人动容。
  如果真是这样,郑太后觉得,她要相信爱情了。这份爱情存在于两个男人之间,她又觉得讽刺。
  身为后宫的女人,她对于人性与爱情早已绝望。
  从这个角度去看待杜锦宁和齐慕远,她也有跟赵晤一样的感觉了。
  这样两个品德高尚、才高八斗而又容貌出众的年轻男子,不做她的女婿却互相去搞基,太可惜了。
  不过事已至此,她也就感慨一下,就把这事放下了。
  她站了起来:“行了,你忙吧,哀家回去了。”
  送走母后,赵晤盯着奏折看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心里那份好奇,让人把齐伯昆传了过来,问他道:“你孙子跟杜锦宁的事,你是否知晓?”
  齐伯昆直接懵逼在那里,心里各种想法都涌了出来。好半晌他才小心地问:“皇上指的是什么事?”
  “断袖的事。”赵晤面无表情地盯着齐伯昆。
  齐伯昆心里“咯噔”一下,旋即做出十分惊讶的神色:“皇上你说什么?”
  做大官的,就没有一个不是演技派,齐伯昆这表现并没有让赵晤生疑。
  他只得故作疑惑地反问道:“你真不知道?”
  “断袖,这怎么可能?”齐伯昆知道不能承认他知道两个孩子的事,否则那日赵晤向他透露出要把赵明月嫁给齐慕远时,他隐瞒不说齐慕远断袖,定然让赵晤对他生出恼意与疑心。
  所以这个事是打死都不能承认的。
  “皇上,你去哪儿知道我孙子跟杜锦宁搞断袖的?”齐伯昆露出十分焦急的神色。
  赵晤彻底放下疑心,挥手道:“去问你孙子去。”说着不再理会齐伯昆,径自低下头去批阅奏折。
  齐伯昆只得告退。
  出了皇宫,他直接回家,问门房知道大少爷出去了,二话不说就让车夫往杜家赶。
  到了杜家,他直接问门房:“齐慕远到这儿来了吗?”
  杜锦宁家中的下人都是从桂省带来的,门房还是朱老头。而杜家和齐家当时在葫芦巷子还是门对门,他自然认得齐伯昆。
  朱老头恭恭敬敬地给齐伯昆行了一礼,道:“是的,齐少爷一早就来了。”
  “老子就知道。”齐伯昆在心里吐槽了一句,直接就往里闯。
  “哎,齐大人,您在这里稍坐片刻,待老奴去禀告少爷和齐少爷一声,让他们来迎一迎您。”朱老头是个十分尽职的门房,连忙把齐伯昆给拦住。
  “别废话,带路就行。”齐伯昆道,见朱老头还想来拦他,他立刻吹胡子瞪眼,“便是小宁儿都不敢拦我,难道你今天还想拦着我不让我进去不成?”
  朱老头可知道齐伯昆现在权势滔天,没敢再拦,只得苦着脸跟在他身后一起进了杜宅。
  倒不是他怂,他是担心自己得罪了齐伯昆,连累了自家少爷。
  在朱老头的带领下,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杜锦宁的院子外面。
  这时候跟着齐伯昆一起来的长随和小厮已经领悟了齐伯昆的企图了,见朱老头还想快走几步先去禀报,立刻一把将他拉住:“哎,朱老头,走那么快干嘛?杜少爷的院子也到了,我们就不用你送了,你赶紧回去看门吧。”
  今天杜锦宁是打算整理书籍的,因为做好了在那边呆三年的打算,而且没准这辈子都不会再跨入京城这个院子了,所以有些书她是要带走的。尽管出了赵明月的事,计划有变,她在吩咐了姚书棋一波后,仍然打算继续把书整理完。
  齐慕远、青木、观棋都在帮忙,她的院子没有她的允许,除了陈氏谁也不敢直接闯入,所以院门并没有栓。
  齐伯昆直接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他一进院子,屋里的几人就发现了。大家都停下手里的活儿,朝外面看去。
  “祖父,您怎么来了?”齐慕远看到是齐伯昆,连忙迎了出来。
  杜锦宁也放下手里的书跟着出去。


第707章 试探他?
  齐伯昆没有说话,直接走进门看了屋里一眼,见书架上的书都被搬了下来,地上、桌上到处堆满了书。
  他问道:“这是做什么?”
  “我打算带些书去润州,所以整理一下。”杜锦宁道,又看了齐慕远一眼,“齐慕远和观棋在帮我。”
  看齐伯昆的脸色仍然不怎么好看,她隐隐猜出他此来是为了什么事了。
  她对青木和观棋道:“你们出去吧,我们说点事。”
  “是。”青木答应一声,行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观棋见齐慕远和齐伯昆都没出言阻拦,便也跟着青木退了出去。
  齐伯昆这才走到一旁还算整洁的椅子前坐了下来。
  “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皇上会知道你们断袖?”他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
  齐慕远也猜到祖父来此的目的了。
  听到这问话,他跟杜锦宁对视了一眼,便道:“鲁国长公主忽然跑来,当着我的面闹着要嫁给杜锦宁,杜锦宁就跟她说跟我是断袖,不会娶她,她哭着跑了。估计是她跟皇上说的。”
  他这样说,也是为杜锦宁背书。
  他为了杜锦宁不娶妻,祖父多多少少在有责怪杜锦宁的意思。而且他知道,祖父还打着主意,想让自己娶鲁国长公主。
  现在鲁国长公主宁愿嫁给克妻的杜锦宁也不嫁给他,而杜锦宁为了他拒绝了长公主。长公主对他的这份不屑,杜锦宁对他的情深意重,还不能打消齐伯昆让他娶长公主、而在心里埋怨杜锦宁的念头吗?
  他为了杜锦宁不娶妻,杜锦宁也用不娶妻来回报了他啊。
  他们两人,说不上谁耽搁谁,祖父怎么能只责怪杜锦宁一个人呢?
  齐伯昆怔了一怔,看看杜锦宁,再看看齐慕远,禁不住深深叹了一口气:“我说你们俩,怎么这样呢?有什么好处嘛,唉!”
  杜锦宁和齐慕远都低着头,做乖宝宝状。
  “你们怎样我不管,但你们都必须给我娶妻生子,否则怎么对得起父母长辈?”齐伯昆拿出家长的派头,对两个小年轻训斥道。
  “尤其是你,杜锦宁。”齐伯昆的矛头指向了杜锦宁,“你是家中独子吧?你母亲为了你千辛万苦,守着寡把你养大,你就让杜家绝后来回报她?”
  “我娘说,她理解我,她不在意这些的。”杜锦宁低着头道,“当年要不是我自己去找我老师进了书院念书,我也要被过继出去的。所以我爹这支香火断了就断了吧。我娘说,反正还有我两个伯伯的孩子呢,杜家不会绝后。”
  “……”
  这话噎得齐伯昆差点翻白眼。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娘?支持自己儿子搞基,直接断了丈夫的香火!
  真是长见识了。
  齐伯昆都不知道如何评价陈氏,只觉得这女人也是一位神人。
  或许,这样的人才能培养出杜锦宁这样的妖孽?
  他忽然就不想再劝这两人了。
  杜锦宁不改变主意的话,他家那个倔驴一般的孙子,肯定是不会改变主意的,而且还是在杜锦宁拒绝长公主的求娶被感动了一波之后。
  “作为长辈,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你们好好考虑我的话。”
  说着,他站了起来:“我衙门还有事,先回去了。”
  “齐慕远,你也回去吧,我这差不多整理完了。”杜锦宁直接赶齐慕远走。
  为了自己的事,祖父还特意跑一趟,齐慕远也不好就这样让祖父孤零零地回去,便点头同意,跟齐伯昆一起离开了杜家。
  他们祖孙俩一走,杜锦宁就立刻去找了陈氏,将今天发生的事跟她说了,道:“娘,我跟齐慕远断袖的事已经在皇上面前过了明路,陈表妹这里就用不上了,您退亲并且帮她安排桩妥当的亲事吧。”
  陈氏被这消息炸得差点跳出来。
  幸福来得太快,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本来以为女儿就这样孤寂一生了。即便以后死遁,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嫁,毕竟到时候杜锦宁起码十岁或是二十几岁了。那样年纪的老姑娘,一般都是给人做填房。
  而她做状元、连皇帝都青睐有加的这么优秀的女儿,去给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普通男人做填房,没准还要做后娘,即便陈氏是个传统的女性,十分希望女儿能过平常人的幸福生活,都要替她憋曲得慌。
  平时想到这事,她就打定主意,以后一定不勉强女儿出嫁,实在不行替女儿招个上门女婿,借个种生个孩子也不错。要是那个上门女婿实在让人看不上眼,生了孩子后让他走就是。等她去世后,杜锦宁有孩子陪伴,也不孤单了。
  可没想到,齐慕远竟然喜欢上了假扮成男孩子的杜锦宁。
  高兴完毕后,她又担心起来:“他不会本来就喜欢男人,所以才对你起了这种心思吧?要不怎么会……”
  她理解不了这种同性之恋。
  “应该不会……吧?”杜锦宁被她这样一说,也不确定起来。
  “要不,我叫人试他一试?”陈氏出主意道。
  “怎么试?”杜锦宁瞪大了眼睛。
  “找个清俊的小倌儿……”
  “……”杜锦宁的眼睛瞪得越发大了。
  犹豫半天,杜锦宁摇摇头:“算了。他知道了肯定要生气的。”她觉得这是对齐慕远感情的亵渎。齐慕远知道了,她与齐慕远之间怕是要产生点裂痕。感情一旦产生裂痕,想要弥补不容易。
  陈氏也觉得这主意不妥。
  她想了想,又道:“要不然,就让一个女子……”见杜锦宁不赞成地瞪她,她立刻机智地改口,“要不你扮成女孩子去试他?”
  “……”
  “娘,您能别出馊主意么?”杜锦宁连连摆手,站了起来,“行了,我去前面了。你记得安排表妹的亲事。到时候去润州,她就别跟着去了,亲事的安排没那么快的话,就让她留在大姐或三姐家里吧。”
  “好吧,我让你三个姐姐也帮着打听打听。那些媒人可不靠谱。”陈氏没敢再继续齐慕远的话题。
  女儿那么聪明,肯定会想出好办法来试探齐慕远的。f


第708章 处理财产
  “那种想依靠咱们权势的也别要。你也知道,此去润州,没准我想回京就不容易了。别到时候看到咱们失了势,那些人就变了嘴脸。”杜锦宁不放心地叮嘱道。
  “我知道。”陈氏自信地道,“这些年跟着你见识了不少,你娘我这点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处理完陈立的事情,杜锦宁回到院里,就开始思考自己财产的事。
  如果没有跟齐慕远的恋情,她或许会一直女扮男装呆在官场上,直到有一天瞒不住为止。既然有很好的前瞻眼光和赚钱能力,她自然不会紧捂着银子不投资。
  所以刚刚到京城的时候,她又添置了不少固定资产,除了用于做示范和研究稻谷所用的上等稻田二三百亩,还有用于栽种茶叶的几百亩山地、以及后来又扩大到二百亩面积的花卉种植基地。
  除此之外,她京城里还有许多铺面,开了十家花店和书铺;另外还与齐慕远合伙开的几家酒楼,与梁先宽合伙的茶馆、书铺和家俱、园林等产业。
  这些产业,因为都经营良好,赚钱能力很强,每年为她带来许多收益。
  而杜家只有她与母亲两个主子,外加二三十个下人,开销并不大。原先还要养秦老六那里的人,可现在那些人都被安排到了各处,不再需要支出,这笔开支便省了下来。
  收入多,支出少,进京不到一年的时间,又为她创造了二万多两银子的收益。再加上以前在桂省积攒下来的,她现在手头上的银子已有三万五千两了。
  三万多两银子对于世家那种人口极多且生活奢侈的人家来说,大概也就堪堪够一年的开销,但对于草根出身的杜锦宁和陈氏两人,如果不养下人又有房子住的话,一百来两银子就够她俩一年的丰衣足食了。
  更何况,杜锦宁就算死遁换回了女装,也不缺赚钱能力,所以三万五千两银子,完全可以支撑她们十几二十年的开销。
  再说,她又不是马上死遁,起码三年内她是不会动的。而这三年,以她名下产业的赚钱能力,只要不再投资,再为她赚上几万两银子都不成问题。
  这么一想,她将三百亩稻田和两个铺面分别分到三位姐姐名下;另外,与梁先宽合伙的生意里,茶馆拔到大姐杜方菲名下,书铺和家俱的股份拔到三姐杜方苓名下,园林生意拔到四姐杜方蕙名下。余下的固定资产,她就决定不动了。
  变动太多,容易引起别人怀疑。反正还有三年的时间,慢慢过户就是了。到时候,除了三位姐姐,她还会给跟随她多年的庄越和姚书棋等下人一些财产,也不枉他们跟随自己一回。
  先分与梁先宽名下的产业,也是担心一旦她失势或是不在了,梁家的那些族人就会各种打主意,把她名下的这些“无主”的资产给侵吞掉。她信得过梁先宽,但信不过梁家人。而梁家情况复杂,一直都不是梁先宽能全面掌控的。
  这件事,就不用麻烦别人,新进户部不久的方少华就可以帮着让属下的官吏办理。
  方少华正好是管着这一块儿的。
  “你这是干什么?不过日子了?”方少华听到这事,十分不解。
  相处这么多年,杜锦宁这短短十五年的经历,他没少听关嘉泽说起,妻子杜方蕙更会在他耳边念叨。他知道杜锦宁的一切都是白手起家辛苦获得的。一面读书,一面赚钱养家,这份辛苦,真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说别的,光是看看许成源就知道了。许成源有家庭责任心,想凭自己的本事让母亲妻儿过上不输于其他几位好友的日子。但他因为要专心读书,对于赚钱的事根本就力有未逮。这些年全是靠母亲谢氏辛苦做生意,以及杜方菲的嫁妆帮衬,还有杜锦宁在生意上的提点,这才慢慢把日子过起来。否则,他家定然入不敷出。
  虽说杜锦宁是个妖孽,一般人所不能比。但一个人的精力终是有限的,这边费尽心神念书,那边劳心劳力赚钱,饶是妖孽如杜锦宁,也很辛苦吧?
  现在好不容易积攒了一些家底,脱离了穷困,娶亲时不会再被世家所嫌弃,杜锦宁却像这些钱财咬手似的,竟然又跟散财童子一样把家产到处送人。
  “你姐姐们都成亲了。我对你四姐怎么样,你应该心里清楚吧?你三姐家里,我看都是你三姐当家,鲁小北要是有什么异心,非得被她用大扫帚扫地出门不可。”方少华苦口婆心地劝道。
  想起杜方苓成亲后一如既往的泼辣,管得成了富家老爷的鲁小北服服帖帖,杜锦宁就不禁莞尔一笑。
  “至于你大姐,她婆婆是个明事理的,许成源这人也有良心。再加上你大姐名下的财产不比许成源名下的少,还给许家生了两个儿子,许家母子也不敢给你大姐气受。”方少华又道。
  “我说这些,就是想说:你姐姐们生活得都很好,你即便去了外任,她们都是大人了,也能照顾好自己,用不着你这样操外婆心。这些财产,你还是自己收着吧。你好了,她们自然就好了。送给她们,财帛动人心,没准还会给她们惹来麻烦。”
  杜锦宁听了这番话,满满都是感动。
  她知道作为女婿,这些话都不是方少华应该说的。方少华即便是以前性子跳脱的时候,也很知道分寸,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他一清二楚。更不用说自打成亲后他就成熟稳重了不少。
  而且杜锦宁送的财产里,还有他妻子的一份。财产归他妻子,就是归他孩子,最后也会成为方家的一份财产,这是对他十分有利的事。而许成源和鲁小北得知他今天这番话,如果他们自私一点,心里就会对方少华产生芥蒂。
  所以说,无论是从利益还是从亲戚相处之道来说,这番话都不是他应该说的。
  但他还是说了,那是把杜锦宁当成了最好的朋友,真心实意地为她打算。f


第709章 赵晤召见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我有自己的考量。”杜锦宁道,“以后我离她们远了,几年后能不能回京也还是未知数,多留点财产给她们傍身,我跟我娘也放心些。至于我自己,难道你还怀疑我赚钱的能力吗?我能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赚下这样一份家产,那么有了这些财产打底,花两年时间再赚一份都不成问题。
  方少华一听这话,倒是释然了。
  是啊,杜锦宁有本事赚钱,愿意给他的姐姐们钱花,他再劝才是瞎操心。
  朝中有人好办事,财产转户又不是多麻烦的事,不过是办个手续,第二天上午方少华就把这事给办妥了。
  三个姐姐知道此事,立刻跑了回来,问杜锦宁:“你这是想做什么?”
  杜锦宁立刻把陈氏唤来:“娘,您来解释这件事吧。”
  把一部分财产转移到三个姐姐名下,她是跟陈氏商量过的。陈氏自然也同意。
  与其到时候她们娘儿两个死遁,杜锦宁名下的财产不知便宜了什么人,自然不如送给女儿们的好。
  再说,经过这么多年,陈氏早已认清了一个事实——杜锦宁那脑子,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管是读书、做官还是赚钱,那都是顶顶厉害的。跟她在一起,就算两人重新开始白手起家,也不会沦落到没饭吃的地步。所以这种事真不用她瞎担心。
  由得母亲跟三个姐姐解释顺便告别,杜锦宁便去忙自己的事了。
  要离京,她要处理的事不少。
  除了生意上的事,她还有跟陆九渊三人的事没处理。
  前几日,刊登着四个人文章的论着《心学论》这本书已由杜锦宁名下的书铺出售了。因为书铺伙计的大力推荐,以及杜锦宁这个新科状元的噱头,陆九渊三人也有些名气,这本论着还算卖得可以。
  原本,接来下杜锦宁打算引导一场骂战,再筹备一次讲学,来获取学者文人对他们学派的关注,但现在情况忽然有变,这个承诺她就不能兑现了,自然要亲自去跟陆九渊解释解释,再跟他们说出自己的打算。
  她正要出去,就见朱老头跑了进来,禀道:“少爷,有个陌生人,自称是宫里的,给您送来一个帖子。”
  “宫里?”杜锦宁皱起了眉头。
  她现在只想平平静静地离开京城,不想再跟宫里的任何人发生纠葛,尤其是赵明月。
  赵明月给她惹的麻烦不小,导致她想去见赵晤一面都没敢去。
  打开帖子,她没看内容,而是直接先看落款,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赵明月。”
  她差点就想把帖子扔回给朱老头,让他把帖子退回去。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她只得抑制住心里的烦躁,将目光上移,看上面的内容。却是赵明月约她到一个茶馆里见面,说有话要谈。
  “来的人还在门房等着回帖么?”她问道。
  “是。”
  杜锦宁转身回房,写了一份回帖,交给朱老头:“势必要让那人把帖子带给公主。”
  朱老头答应一声,拿着回帖转身去了。
  没过多久,那份帖子送到了赵明月手里,她打开一看,却是杜锦宁拒绝了与她见面。
  “公主,您还是死心吧。”大宫女劝她道,“那杜锦宁放着您这么好的一个人不娶,偏要去喜欢一个男人,这样变态的人您还要给他机会。要是让太后娘娘知道了,不定多生气多伤心呢。”
  赵明月没有说话,将杜锦宁的那份回帖慢慢地撕得粉碎,然后坐在回廊上望着远方,满脸落寞与茫然。
  这头杜锦宁去了陆九渊呆了一个时辰,还没回到家里,就在半道上遇上骑马来寻她的周澄:“少爷,您快回去,皇上宣旨,让你进宫觐见。”
  杜锦宁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她有意想在离京前求见赵晤一次,现在赵晤主动召她觐见,本应该正中下怀才对,可她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赵明月的事,想来赵晤对她的印象差到了极点吧。偏刚才赵明月又派人送帖子来,杜锦宁下意识就觉得赵晤是找她算账来了。
  不过皇帝宣召,她是没办法拒绝的。
  当下她匆匆回去,换了一身官服,去皇宫求见。
  “宣。”赵晤从一堆奏折里抬起头来,伸手揉了揉疲惫的眉心。
  远远地看到一个俊美到让很多美女都自惭形秽的男人背着阳光走了进来,赵晤的眼不由得眯了一下。
  他知道杜锦宁长得极好。但新登基、野心勃勃的他更看重杜锦宁的才学,从而没把这一点放在心上。
  因为赵明月闹着在嫁给杜锦宁,因为杜锦宁与齐慕远之间的断袖之恋,今天赵晤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打量起杜锦宁来。
  然后他不得不承认,杜锦宁的长相,竟然不比他后宫里的妃子差。
  一个男人,长得比一般的女人还美,偏又才华卓绝,学富五车,想到这个人不愿意做驸马,也不愿意娶妻,竟然与齐慕远搞基,赵晤的感觉就十分十分地复杂。
  感觉到赵晤一直用十分诡异的目光打量自己,杜锦宁就有些不安。
  她主动开口,打破了殿里的寂静:“皇上,您召微臣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吴公公在一旁挑眉。
  一般的大臣,被皇上这样瞧着,哪个不是噤若寒蝉、战战兢兢、浑身上下直冒冷汗?他就没见过像杜锦宁这样,明知惹了长公主,让太后娘娘和皇上不高兴,还敢这么大胆的主动询问皇上有什么事的。
  杜锦宁这一出声,赵晤才回过神来。
  他脸上看不出喜怒,淡淡地问道:“杜锦宁,你招惹了长公主,还不肯对她负责,竟然敢当面跟齐慕远不清不楚。你就不怕朕砍你的头吗?”
  “微臣不敢招惹长公主;拒绝长公主也是为她好。皇上是英明之君,是不会滥杀无辜的。”杜锦宁态度上不卑不亢,言语里却拍了赵晤一记马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赵晤听了这话,心里果然很受用。
  主要是杜锦宁不是阿谀奉承之辈,她偶尔拍个马屁,人家就会觉得她这话格外真诚。因此效果也就极好。
  “我叫你来,是为了南边之事。”赵晤递一张奏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