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要到从不懂得弯腰,却还是弯下了挺直的腰。
因为有些美好,是需要低下头才能够看到的。
就好比这一刻,皇上和娘娘在雨中拥吻。
多么美好的一刻啊。
苏培盛冷到发抖,还在想这些。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四爷和若音才结束了在雨中。
然后,他打横抱着若音回了客栈房间。
半梅第一时间备水。
“皇上,奴才备好水了,这就伺候娘娘泡热水浴。”
四爷抱着若音坐在椅子上。
听了半梅的话后,他没说话。
只是动手替若音更衣。
见状,半梅就醒目的出去了。
看来皇上要亲自替娘娘沐浴啊。
若音在四爷动手替她更衣的时候,立马受宠若惊地站了起来:“皇上,我,我还是自己来吧。”
结果话才说完,就被四爷摁在怀里坐着。
男人难得有耐心的替她更衣。
完事后,还抱着她放到了浴桶里坐着。
若音眼神闪躲,身子也闪躲着四爷攒着手帕的手。
以前都是她伺候四爷沐浴,每次她都有些紧张。
这下换成四爷照顾她,反而有些不习惯,变得更加紧张了。
这个男人,不爱说话,冷冷的,总是让人没来由的紧张。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些什么。
若音牵了牵唇,小声道:“皇上,请您正常点!”
语音刚落,若音就受到四爷一记冷眼。
深邃的冷眸,只一眼,就给人一种无形的威压。
最后,若音只能在四爷的照顾下泡了热水浴。
等她泡好热水浴,半梅就进来伺候她,四爷则独自去泡浴了。
因为,他们两个都淋了雨。
不一会儿,有奴才端了熬好的红糖姜汤过来。
满满一大蛊,她和四爷都要喝的。
刚好这时,四爷沐浴完,换上干净的藏蓝色锦袍出来了。
若音便给他给盛了一碗,在四爷走近时,她将盛好姜汤的碗递给他:“皇上,喝点姜汤吧,去寒的。”
“朕不喜甜的。”四爷上下睨了她一眼,“朕阳气足,龙体壮健,不像你。”
“我怎么了又。”若音低头看了自己一眼,不服气地道。
“反正你得把这个喝光。”鉴于求生欲,四爷倒是没用毒舌的话打击若音。
但他睨着若音的眼神,仿佛她就是个病娇虚弱的没用女人。
正文 第1460章 【8月24日更新】四爷霸道地投喂
而且,他还端着瓷碗,主动舀了一勺姜汤,喂到若音唇边。
本来吧,若音是有气的。
看到四爷喂到嘴边的姜汤,气一下子就消了。
你能明白被喜欢的男人喂汤是什么样的感觉吗。
尤其是那种处理政事雷厉风行,乾纲独断的帝王。
平时霸道傲娇的要死。
突然温柔起来的反差,简直分分钟令人沦陷。
苏培盛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
皇上呀,就是性子傲。
其实啊,心里关心着娘娘呢。
就这样,若音在四爷霸道地投喂下,将一蛊姜汤都给喝完了。
最后,四爷还拥着她,在双人卧房歇了一觉,给她暖被窝。。。。。。。。。。。。
………………
几天后,便到了八月初,也是秋闱的时间。
秋闱分三场,每场三昼夜。
中间换场两次,整个过程需要九天七夜。
秋闱的第一天,四爷通过关系,拿到了科举的凭票,也就是大清科举的准考证。
准考证上详细记载着考生的身高、有无胡须、胎记等主要特征,监考官拿着现场勘验。
卷面用浮票填写姓名和坐位号。
为防止有人代考,需要点名识认。
点名进场,对其进行辨认,这是考生入场必经的首道关口。
入场前,在门外设序进牌,上面写明牌数、省份名次,以便考生认明随行,听候点名识认。
点名识认是在乡试的科考进行。
那些守门的时不时会换一拨人。
考生只要拿出识认官印结,就可以进去。
识认官印结一种行政文书,上面盖有官印,证明考生身份的真实性,防止冒名顶替。
这种文书实际作用是一种担保书,一旦出事,担保人跟着倒霉。
识认官就是担保人,其姓名登记在点名册上,叫到考生时他就出来辨认。
算是一种原始的人工人脸识别技术,识认官临场辨别无误后会签字放行。
万一识认官不到场,除了将其所报的试卷扣除以外,识认官也将被查处。
对国子监、府学出来的特定人群的考生,也可由其老师一类考官认可的人员出来辨认。
而且,不只考生这样,凡进入考场的人员都要严查,或出示印结,或使用专用腰牌,相当于临时身份证。
这一日,四爷穿了科举特定的服装。
早年间,考生就必须穿规定服装。
因为康熙帝在位的时候,有一次亲自到考场监察。
那些考生听到皇帝要亲自监察,吓得临时弃考的就有两千来人。
剩下的考生搜查后,就搜出数十人藏了考题。
那些考题搜出来后,都能在墙角堆出一座小山来。
因为有些考生为了作弊,将作弊的试卷藏在衣帽,饮茶的器具当中,贴身衣物里。
更甚者,藏在糕饼和馍馍,窝窝头里。
真是应了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自那以后,但凡参加科举的,要穿拆缝衣服,单层鞋底,只带篮筐、小凳、食物、笔砚等项,其余别物令在外留截。
如违,严加治罪。
即便是这样,还是得搜身。
四爷穿着特定的衣服进了搜查的房间。
若音和苏培盛几个,出示印结或腰牌,带着篮筐、小凳、食物、笔砚,去了别的房间,接受审查。
他们检查好后,就站在考生们搜查的门口等四爷。
结果四爷还没等到,就见俞鸿图和几名考官从大门进来了。
而他身后跟着的,居然是俞小姐。
俞小姐和丫鬟提着食盒,显然是照顾俞鸿图饮食的。
这位自从被若音欺辱后,就一直躲在家中。
如今忍辱负重出来,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
俞小姐在见到若音时,那是昂首阔步地从若音面前走过。
一副“我爹是主考官”的模样,别提有多神气,只差没用鼻孔看人了。
见状,半梅凑近若音,小声道:“这俞小姐也就暂时神气一会,等这次秋闱,逮住她家行贿作弊,看她还神气得起来吗。”
若音听了后,眸光微微转了转。
这次她和四爷之所以在苏州逗留这么多天。
就是为了有人告密俞鸿图泄露考题一事。
那俞夫人心思是真缜密,非要考试的时候才放科考的答案。
她倒要看看,这俞家到底搞的什么把戏。
大约半个时辰后,参加科考的人都接受了审查。
一些胆大的人,被查出藏了作弊书籍,就被官府人员给带走了。
四爷进了贡院的考场。
若音和苏培盛几个,就在外头候着。
四爷在考场根据凭票找寻座位。
结果找着找着,就碰上了温千墨。
两人在视线对视的一刹那,淡淡地睨了对方一眼,就擦肩而过。
片刻后,考场里俞鸿图捧着一摞高高的考卷,在上首道:“考生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希望大家用心去做考题,他日也好金榜题目。”
“当然,你们当中若是有谁敢作弊的话,我第一个把你们轰出去,让你们一辈子背负作弊的污点,无法再参加科举!”
“是!”一群考生应道。
但有那么几个,不但没应俞鸿图的话,还用那种不屑的眼神看着他。
那眼神仿佛在说:你自个为了赚钱,把作弊的答案卖给我们,还好意思说这种话。
俞鸿图又交代了一些琐事后,就将考卷都发给了考生们。
不过,一上午过去,贡院里面都没动静。
期间,也不见俞夫人的踪影。
只俞鸿图的小妾林氏,还有那个帮俞府拉客源的奴才王永,在考场外都晃悠好几回了。
中午的时候,四爷从考场出来。
大概是作弊的事情没有进展,他的脸色不太好看。
四爷只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进了考场。
下午的时候,俞鸿图就将底下的人分成两班,来回在考场巡察,避免徇私舞弊的情况。
瞧着倒是严谨苛刻。
不过,比起上午时,他换了一身衣服。
不一会儿,好几个考生手里,居然有了小纸条。
四爷身为花钱最多的人,自然也收到了纸条。
而那纸条,正是俞鸿图底的下属在下午进考场前,偷偷将有关考题的资料塞给他和那些行贿的考生。
正文 第1461章 【8月24日更新】不容私情之意
由于早上开考前,考生们就搜过身。
这时即便他们身上有作弊的工具,也不会再查第二遍了。
因为没有人想到,里面负者监察考场的,会将答案泄露给学生们。
四爷扫视周围一眼,不少人偷偷摸摸地抄小纸条。
如今证据在手,为了测试俞鸿图有没有参与此次事件。
四爷在俞鸿图经过一个作弊考生旁边时,用折得坚硬的纸皮,弹向在抄小纸条考生的手腕。
那纸皮就像弹弓一样,实实在在地打在了考生的手腕。
顿时,那名考生的眉头和脸就扭曲在一起。
由于手腕吃痛,手中作弊的小纸条就飘啊飘的,刚好飘到了俞鸿图的脚下。
俞鸿图本来还负手在考场巡察。
视线瞥见一抹泛黄的宣纸后,就低头看了眼脚下。
然后,他蹲下身,将纸条捡起来细细看了看。
看过之后,俞鸿图什么也没说,就将纸条藏进了袖袋。
被没收纸条的学生,居然松了一口气。
而看到这一幕的其余作弊学生,也越发大胆的抄起答案来。
他们想的是,这考题答案就是俞鸿图泄露的,自然不会告发他们。
这就叫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那俞鸿图没收纸条后没多久,就出去了。
考生们还以为他是去出恭,亦或者有别的事情。
反正考官出去一趟,也没什么好注意的,他们反而能更放肆地作弊。
然而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俞鸿图又进来了。
他的身后,还跟着数十名官府人员。
这几日,因着科举在即,官府有安排人在考场外候着。
以便及时对那些作弊之人进行惩罚。
当俞鸿图带着人进来后,那些从俞鸿图手中买考题的考生们,就不明白俞鸿图的操作了。
怎么会有这样的猪队友?
只见俞鸿图站在上首,将之前捡到的纸条举在手中亮了亮,严厉地道:“都给我好好地搜,看看还有谁藏着这种纸条。”
要说纸条上只是抄写一些资料,那倒也罢了。
关键那纸条上写着的,全是这次考试的标准答案。
如此一来,就不是考生作弊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而是考官里面有内鬼。
反正他俞鸿图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倒要看看,是哪个搞的鬼!
一听见俞鸿图说要搜查大家,一些作弊的考生双眼瞪得大大的,显然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哪里有人自己卖题,又贼喊捉贼,让官府来抓人的。
这不就是典型的收了银子,想过河拆桥。
不过,他们暂时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个个的,不是把纸条塞到嘴里,想要咽下。
就是把作弊的纸条撕得稀碎。
还有的,僵硬的坐在椅子上,生怕藏在衣服里的纸条被搜出来。
但是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们,最终还是被一个个地逮住。
四爷混进考场,是为了知道俞家卖考题的过程和证据。
现在过程知道了,证据也有了。
不过,他可不会把买来的考题作为物证,让自己成为人证,被人审讯。
所以,早在进考场前,他就把那纸条收起来了。
如今便负手站在两旁的人群里,看着这场闹剧。
反正这会他可以肯定,俞鸿图是没参与此次卖科举题目的。
否则没人会傻到收了银子,反过来咬人一口。
这样容易导致狗急跳墙,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名声。
且在买卖考题时,俞鸿图自始至终都没有出面。
如今考题都被泄露了,那么这次的乡试,肯定是没办法再正常进行下去。
于是,原本安静的科考场地,就成了审讯现场。
没多久,当地的县令大人也到场了。
县令和俞鸿图坐在上首。
原本考官们的桌子,成了临时审讯的桌子。
底下站着两排衙役,他们手持用来杀威的水火棍。
棍上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
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取不容私情之意。
“威~武~”衙役们低沉浑厚的声音,在考场响起。
紧接着,县令猛的拍案,视线落在底下跪着的九名作弊人员身上。
当初那俞夫人说的没错,她只卖十份,除去四爷,刚好九名作弊考生。
“你们的考题答案谁给的,给我从实招来。”
语音刚落,一行人将视线落在俞鸿图的身上。
其中一名考生气不过,狗急跳墙地指着俞鸿图,道:“县令大人,我冤枉啊,那些考题就是俞大人泄露给我们的,他收了我们的钱,却反过来检举我们,实在是可恶。”
有了一个人供出俞鸿图,其余人也纷纷将矛头指向他。
“是啊大人,俞大人收了我一千两银子,说是卖一半的考题给我。”
“他还收了我两千两银子。”
“我也交了三千年银子。”
闻言,县令大人眼神凌厉地看着俞鸿图。
吓得俞鸿图哪里还坐得住。
他赶紧跪在那些考生前面,冲县令道:“大人,俞某这些年监考的考场,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数十场了。每次到一个地方监考,我都特别谨慎,尽职尽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要求下属封锁大门,还将他们分成内外两班,来回巡察,为的就是防止有人徇私舞弊。”
“放屁,别把自个说的那么高尚,就算从始至终你都没露面,那也掩盖不了你让夫人收我们银子,下属将考题偷偷塞给我们的事实。”
“就是,要是我们需要受到惩罚,也少不了你这个始作俑者。”
“当初要不是你家的狗奴才跑到客栈,引诱我花钱买考题,我至于今天被抓吗?”
“还有你女儿,成天在客栈晃悠,今儿科举也在场,八成她也参与了这件事,她们都是你俞鸿图作案的工具,现在事发,你们俞家一个都少不了!”
考生们义愤填膺地将真实情况都说了出来。
即便是死,也要把俞家所有人拉出来垫背。
俞鸿图前阵子就听人在背后嚼舌根。
说他俞鸿图徇私枉法、窃题卖题。
当时他觉得清者自清,自己没做过那样的事情。
所以,就根本没有理会。
如今听到考生们的话,原本挺得笔直的背,怎么都挺不直了。
心中也有种不好的感觉。
县令大人听到考生们的供词,忙道:“来人,将俞鸿图的夫人、小妾、下属、女儿,通通都带上来!”
正文 第1462章 【8月25日更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语音刚落,那些衙役就出去带人了。
俞鸿图的下属、小妾、女儿,今日就在考场。
即便他的夫人不在场,但他家就在附近。
过了一会,一行人就被衙役压到了知府面前。
由于考场已经不再是考场。
考生们身边的书童、仆人,也纷纷闻声挤都门口凑热闹。
若音和苏培盛几个,见人群都冲进了考场。
她们也找了个合适的地方,站在一旁了解情况。
可她才站定下来,就发现温千墨站在旁边。
若音抿唇,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带着半梅换了个离四爷最近的角落。
要说她一开始误会了温千墨,以为他是因为俞小姐,避不避都一个样。
可是现在,她明白温千墨的意思,就更不能有没必要的交集。
这样对她,对温千墨都好。
若音换了个位置后,听县令在那审俞家的人。
一开始,那俞夫人还不认。
但衙役们手中的杀威棒几棒子打下去,俞夫人和那小妾林氏,立马就招了。
毕竟,有那么多考生做人证,又有小纸条作为物证。
倒是那俞小姐,即便挨了板子,自始至终都在那喊冤枉。
这位俞小姐估计是真没参与。
因为那俞夫人就是再傻,也不会傻到把孩子拉下水。
孩子帮不了她,还会受到牵连。
加之俞小姐若是真的参与了,林氏肯定会咬上一口的。
除非俞小姐真的没参与,林氏担心再担上污蔑罪,这才没往俞小姐身上泼脏水。
只是可劲了往俞夫人身上泼脏水,互相推卸责任。
只听那俞夫人招认道:“大人,民妇确实收了考生们的钱财,但民妇除了收钱,别的都没做。是那林氏把考题相关答案贴在老爷的官服里,等到老爷穿出去,再脱下来的时候,林氏就把这些资料撕下来,伺机传给外面的考生。”
都到了这个时候,她也顾不上为什么卖出去十份考题,却只有九个考生被抓出来跪着。
就算她看到了四爷,也不敢把四爷招出来。
因为惩罚是按照人数进行的。
泄露的人数越多,受到的惩罚就越重。
所以,她哪敢呐。
“你胡说,我根本去不了考场,怎么传给考生。”林氏狡辩。
然而,俞夫人当着众人的面,毫不顾忌林氏,也丝毫不顾俞鸿图脸面。
只听俞夫人道:“你当然能把答案带到考场了,因为你和老爷的属下王永私通,王永得老爷信任,被安排在考场巡察,那王永又极其听你的话,你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语音刚落,林氏的脸都没地方搁了。
俞鸿图身子微微一晃,由跪着转为跌坐。
俞小姐一把扶起她:“爹。”
俞鸿图一把推开她的手,昂头哀嚎道。
“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清官难断家务事,俞鸿图这几日一门心思专注在公事上,根本就没留意衣服。
他实在没想到,自己在考场千防万防,就为了防考生作弊。
到头来,还是家贼难防。
被家里的两个女人坑害。
更没想到,平时乖巧娇顺的小妾林氏,居然给他戴了一顶绿帽子。
而他平时不贪不染,身边的人却爱财如命。
县令见俞夫人都认了,便道:“俞鸿图,你可知罪!”
俞鸿图摇摇头,道:“俞某从官数十年,从不收受行贿,哪里来的罪过。若是大人非要给俞某扣上罪名,俞某只能说红颜祸水,娶错了女人进门。”
“好你个俞鸿图,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没有你的参与,你的妻妾有这个胆量谋划此事?”县令道。
俞鸿图再次把背挺直:“。。。。。。”
“甭管你怎么狡辩,朝廷的律例摆在那儿,但凡舞弊的,不论是考官还是考生,不是流放就是处死!”
听到这话,俞鸿图朝着京城方向进行了三叩九拜之礼。
行礼后,他昂首挺胸地道:“我俞鸿图支持朝廷律例,你们可以施刑了!”
就算是这个时候,他的一言一行也坦荡荡。
这是一个清官即便面对律例的不公平对待,还是对朝廷一片忠心。
一副坦然自若,要杀要剐随你们便的模样。
而他这副模样,于县令而言,却是挑衅。
县令拍案道:“俞鸿图身为苏州主考官,不尽职责,反而与家中妻妾相互勾结,其妻子负责联络主顾,其妻子负责和下属传送考试答题,现按照大清律例,将俞鸿图与妻妾、下属带下去,秋后问斩!”
“至于此次作弊的学生们,念其是初次,又是受到俞家引诱,便从轻发落,一律流放宁古塔!”
“另外,考虑到乡试的题目已被泄露,此次乡试暂时停止,待我上报朝廷后,再择选一个日期,重新考试。”
原本那些考生听到从轻发落,还以为是真的从轻处罚。
直到听到流放宁古塔时,一个个都心如死灰。
那宁古塔,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可大清为了维护科举试不至名存实亡,不容许有舞弊的行为发生。
因为科举考出来的人才,那都是将来的父母官,马虎不得。
所以,但凡舞弊的,甭管是考生还是考官,不是处死就是流放,轻饶不得。
而县令也不是争对谁,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在县令一声令下后,衙役就将俞鸿图、俞夫人、林氏、王永往外带。
只留下俞小姐一人落寞地坐在地上大喊:“爹!娘!”
然而,无论她怎么喊,怎么阻止,俞鸿图和俞夫人都被带出去了。
不能考试了,一些考生渐渐往外走。
四爷走到若音身边,与她肩并肩往外走。
就在这时,一行穿着官服的人,就进来了。
若音本来和四爷准备离开。
可还没走出考场,就见这群人进来了。
她听到人群中有人指指点点地道:“这不是知府大人吗?”
然后,她看到那县令立马走到知府面前,道:“不知知府大人光临,实在是有失远迎。”
县令说着,还尴尬地笑了笑:“考场出了这等丑事,还让知府大人见笑了。”
知府摆摆手,没所谓地道:“我今日来,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正文 第1463章 【8月25日更新】若音一句话,四爷下圣旨
说完,他身边的属下居然拿出了一道圣旨。
见圣旨如见皇帝。
一时间,连带着知府,在场所有人都跪下了。
若音跪下后,发现四爷还站在她的身旁。
便拉了拉他的衣袖,让他与她一起跪下了。
否则大家都跪下了,就他不跪,算怎么回事啊。
反正跪的是自个嘛,倒也没什么的。
紧接着,听见那个手持圣旨的人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朝廷秘密审查,苏州窃题卖题一事,全程由俞鸿图妻妾相互勾结,跟俞鸿图无关,此次事情影响极大,俞鸿图夫人和林氏需执行腰斩,并斩立决!”
“作弊考生,以及下属,流放宁古塔,永远剥夺其参考资格。”
“俞鸿图治家不严,等这次乡试结束后,调配到京城监考会试,将功赎罪!”
“另外,苏州当地学政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重设科举考题,重新科考。”
听到这些,若音眸光微微转了转。
看来四爷早在查俞鸿图的时候,就已经命朝廷备好了圣旨。
否则知府大人也不能来的这么巧。
比起若音在意的点,考生们在意的是继续科考。
至于那俞鸿图,听起来像是惩罚,实则是嘉奖的。
四爷素来是个赏罚分明的人。
如果俞鸿图不是个好的,下场肯定很惨。
可俞鸿图既然是个清廉之官,自然是不会让忠心的臣子寒心的。
不然的话,谁还愿意为朝廷效力,个个都做那白眼狼算了。
此刻,俞鸿图将头磕在地上,久久没有抬起。
等到他抬起头的时候,炯炯有神的眼睛红红的。
他声音浑厚而颤抖地道:“微臣谢主隆恩!”
说完,他连磕了三个响头。
因为这道圣旨,救了他的命,也让他觉得自己多年来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既然圣旨都说了俞鸿图是冤枉的,大家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倒是那俞夫人和林氏,哭着喊着是冤枉的,求恕罪呢。
本来知府说的是秋后问斩。
如今圣旨一下,执行的是斩立决。
于是,知府下属将她们两个带到了贡院外。
早在接到圣旨的时候,知府就带着侩子手来了。
此刻,有人把俞夫人和林氏抬到铡床上趴着。
原本还过着较好生活的两名妇人,一下就成过了刀俎间的鱼肉。
“行刑!”随着知府大人一声令下,侩子手就将铡刀猛的一刀铡下去。
俞夫人和林氏的身体,顿时被分为两半。
殷红的鲜血将她们分开的部分染得通红。
腰间也喷洒着一滩大量的血。
一些身体里的脏腑,也就那么呈现在众人面前。
简直是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仿佛有一条血红色的线,活生生将她们的身体分开。
可即便是这样,她们两个的四肢居然还在动。
只不过因为疼痛,动的缓慢。
见状,若音不由得皱了皱眉。
腰斩在大清,本就是比较残酷的死刑方式之一。
从犯人的腰部切成两段或两段以上。
为的就是延长罪犯死亡的时间,增加其痛苦。
一般到最后,是失血性休克。
因为人的主要器官在上半身。
被从腰部砍作两截后,还会神志清醒,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断气。
这种情况下,很多家属为了不让罪犯太过痛苦,都会打点一些银子给侩子手,算是“规费”。
让侩子手行刑时从上面一点的部位动刀,可以使犯人痛快一点离去。
倘若没有规费,或者有人想要犯人多受点罪,刽子手就会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动刀。
这样受刑人会死的很慢,一刀铡下去之后,上半截子还是活的,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彻底结束生命。
更甚的,将被腰斩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块桐油板上,使血不得出,可使犯人多延续两三个时辰不死,简直是残忍至极。
显然,这俞夫人和林氏,因为行刑的太过突然,根本来不及给规费。
再说了,她们的家属就是俞鸿图。
那俞鸿图本就是个清廉的,不屑做这种行贿侩子手之事。
加上她们一个把俞鸿图害得不浅,一个给俞鸿图戴了绿帽子,俞鸿图会为她们着想就怪了。
这就导致她们两个痛得死去活来,不停地在铡床翻滚。
俞小姐看着俞夫人痛苦的样子,早就哭成了泪人,站不稳,也坐不稳。
而是斜斜地靠在丫鬟怀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