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爷又被福晋套路了-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紫禁城的翊坤宫,当天夜里却不太平静。

    这会子,毓贵妃正坐在耳房的床边,低头慈爱地看着熟睡的四格格。

    她的头上绑着棉质的月子带,还没出月子呢。

    当她看见紫青进来时,朝屋里的奶娘做了个手势,让奶娘照顾好四格格,就悄么么地出去了。

    出了房间,回到自个的屋里时,她迫不及待地问:“这么些天过去,皇后那头怎么样了,她还好吗?”

    这话问得,似乎巴不得皇后不好。

    “回主子的话,咱们安排的人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对皇后多次下手,可皇后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一点事儿都没有。”紫青如实禀报。

    “怎么可能一点事都没有,是不是那办事的不行,还是他根本就不敢把皇后如何,只是在这敷衍本宫。”毓贵妃不悦地问。

    “那倒没有,奴才打听过了,他第一次朝皇后下手,是因为皇后身边的女侍卫无意间将有毒的井水洒在脚上,让皇后提前发现了端倪,这才避免了毁容。”

    “即便是这样,皇后禁足在太庙,井水出了问题,想来日子也不好过吧。”毓贵妃勾了勾唇,“而且,就算她没事,她的侍卫出了事情,以她的性子,心里岂不是难过死了。”

    “原本她是不好过,可她找到了另一个代理管事,又是另寻干净的水源,还借了医书,让其帮她买药材,没几天功夫,那侍女的脚伤居然好的七七八八了。”

    闻言,毓贵妃柳眉一挑,不可思议地道:“没想到皇后居然还有这等本事,本宫当真是小瞧了她。”

    “这第二次的时候,便是今天夜里,咱们的人早几天前就在皇后院子里放了多多的蟑螂。今儿黄昏的时候,又趁机将大量的鸟蛛扔到她的院子,谁知道又碰上那个叫虚云的代理管事,带着大批僧人把皇后给救了。”

    毓贵妃柳眉微蹙,不耐烦地道:“这个该死的代理管事,怎么回回坏了本宫的好事。”

    “就是,要不是他,指定皇后的日子过成什么样子,那张脸蛋也早就烂掉了。”

    “真真是气人,本宫还以为皇后禁足于太庙,便能轻而易举的将她毁容。怎么到了那种地方,她还是那么有本事,居然一次两次的化险为夷。”

    “还不就是勾男人那点本事,谁知道她去了那和尚窝,是不是把那代理管事给勾住了,否则一个出家人,凭什么三番两次的帮助她,为的什么。”紫青忿忿不平地道。

    要不是那个虚云,主子交代她的事情,早就办好了。

    犯得着这么久,却一点进展都没吗。

    谁知道紫青的话才说完,毓贵妃就瞪了她一眼。

    “别的时候你可以乱说话,可对那些修行之人,起码要积点口德。别自个心里脏,觉着什么都脏。人家是修行的禅师,自然是慈悲为怀,不可能见死不救的。”

    “主子教训的是,奴才知道了。”紫青低垂着头,大概也意识到说错了话。

    然而,就在她认识错误的时候,却惊讶地听见毓贵妃阴险笑道:“不过嘛,甭管皇后心里脏不脏,还有那个虚云有多心无杂念,本宫都可以成功的让她们变脏,脏兮兮的那种。。。。。。”

    “主子想怎么对付她们?”紫青问。

    “既然毁容这个法子搞了两次都行不通,那就换个法子呗。”

    “什么法子?”

    “彻底毁掉皇后的名声。”

    “娘娘请说,奴才立马就去安排。”

    “本宫问你,在这大清,一个女人最在乎什么。”

    紫青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后,答道:“当然是名节了。”

    “那不就是了。”毓贵妃半眯着眸子,干笑道:“人怕死脸,树怕剥皮,本宫毁不了皇后的容貌,就毁了她的名声。”

    “怎么毁,那太庙里可都是些清心寡欲的僧人啊。”

    “僧人也是男人,况且,若实在不行,咱们弄个假的不就成了。”

    “好。”紫青眸光微转,“奴才大概知道怎么做了。”

    说完,她就打算出去办事。

    毓贵妃则喊住了她,淡淡道:“你先别急着去,且听本宫教你。”

    “主子请说,奴才都听着呢。”

    毓贵妃朝紫青招了招手,在紫青耳旁小声嘱咐些什么。

    说话时,她那双眼睛明显有阴毒的光芒在闪。

    待她说完后,紫青点点头道:“奴才知道该怎么做了。”

    毓贵妃淡淡的“嗯”了一声,道:“皇上去保平府也有些日子了,想来没过几日便会回京。所以,不管如何,咱们一定要赶在皇上进宫前将此事搞定,否则皇上一回来,事情就会变得很棘手了。”

    皇上不在宫里头,皇后就能凭一己之力多次逢凶化吉,在太庙里躲过她的重重暗算。

    更别说皇上要是在宫里,皇后就可能得到皇上的庇护,她就很难朝皇后下手了。

    “可是咱们前几次已经打草惊蛇,皇后接下来肯定会多加防范。加之那虚云听说也不是容易搞定的主,万一没成怎么办?”紫青失败了两次,自然当心事情又没办成。

    怎么说,也要给自个留点退路。

    “到那个时候再说吧,反正本宫有的是法子对付皇后。即便她没有和别的男人如何,可只要传出谣言,将此事弄得人尽皆知就行。”

    “您说皇上会不会还像之前一样,一味的相信皇后娘娘?”

    “当然不会了。“毓贵妃勾唇道:“男人嘛,最在乎的便是头上的绿帽子,之前皇后是没打破这层底线,皇上便袒护着她。可她要是打破了这层底线,管她是真是假,是个男人都会膈应的。”

    “对哦,尤其像皇上这样的男人,他是皇帝,怎么忍受得了旁人这般议论。”

    说到这儿,毓贵妃的眼里闪过一抹狠辣之色,“本宫倒要看看,到了那个时候,皇上还会袒护着皇后吗。还有皇后,失了皇上的袒护,看她如何高高在上,想来只能活得跟蝼蚁般,任由本宫践踏折磨。”

    “主子说的是。”

    正事交代完,毓贵妃面色忽而一沉,“虽说皇后能安然无恙,有运气成分,但不可否认,那慧行多少有些不行,否则后宫那么多人对付不了皇后,本宫还不是把皇后弄垮了。”

    “是,还是主子想的最周全,最有本事!”

    “你去跟慧行说,这次他要是还办事不利,本宫留他何用。”说着,毓贵妃话锋一转,笑道:“不过话说回来,即便他办成了,本宫留着他也没什么用了。”

    “主子请放心吧,奴才一定将事情交代下去,办的干干净净的。”紫青听明白了毓贵妃的话。

    接下来的几天,紫禁城和京城,都非常太平。

    而远在保平府的四爷,每日都身处不太平的环境当中。

    此刻,他正准备带着官员和侍卫,去一处人口众多的村庄视察。

    为了能够更效率的办事,即便骄阳似火,他也没有乘坐马车。

    而是骑着高头大马,快马加鞭的去各地。

    每到一处地方,几乎衣服都早已湿透了。

    等到一日忙完,那衣料都能拽出汗水来。

    不过一阵子的时间,原本亚麻色的肌肤,也晒成了古铜色。

    四爷利落地翻身上马后,抬头蹙眉看了看火球一样的太阳。

    当马儿都预备着走了几步时,他忽而想起什么似得,朝一旁的陈彪问道:“最近皇后那边如何?“

    ………………

    这一章多了1000+字,共3000+字。

正文 第1212章 皇上顾不上自个,也会记得皇后

    “回皇上的话,太庙里的慧行禅师来信了,皇后娘娘在太庙住得挺好。另外,紫禁城里也一直都有来信,说是宫中一切安好,请皇上放心。”陈彪根据来信如实回。

    最近皇上每日里都很忙。

    白天忙着四处视察,还要发放朝廷赈灾的银两和物品。

    夜里回到临时安顿的营帐,还要批阅各种折子。

    而那些琐碎的小事,就由他和苏培盛传达。

    本来呢,皇上是可以住在当地的官员安排的宅子里。

    可皇上嫌那些官员不作为,不乐意住在他们家中。

    又不想带着众多人手,去住那些客栈什么的。

    因为那样的话,那些侍卫和奴才,也得需要一笔很大的花销。

    为了节省银两,尽量将每一分钱都花在赈灾上。

    所以,皇上每到一处视察,都是就地打的临时营帐。

    大夏天的,野外蚊虫多,即便再怎么防范,皇上的身上也被蚊虫咬得到处起红疹。

    可他还不让太医给他瞧,只管办事。

    但皇上就算忙得顾不上自个,只要一得空,都会记得问他皇后如何。

    哪怕是再忙,也会问上一两句。

    他也不太记得皇上是第几次问他了。

    只知道起码不下于六次。

    听说皇后挺好,四爷眸光微微转了转后,又问:“那个慧行在太庙多久了?”

    “具体多久奴才不知道,只知道他是章嘉国师的徒弟之一,并且打小在太庙里出家修行的。”

    那章嘉国师是康熙帝敕封的“灌顶普慧广慈大国师”。

    而皇上这些年来在禅宗上的修证,也得益于章嘉国师的教授与印证。

    可以说章嘉国师是皇上的良师益友。

    所以皇上非常的信任他。

    以至于对他底下的徒弟也非常信任、放心。

    四爷听了陈彪的话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然后才一手从容挽缰,一手霸气甩缰,骑着马朝今日的目的地奔去。

    而他身后的官员和侍卫,也纷纷骑马跟上。

    以及装着赈灾物质的马车也缓缓跟上,留下一地的尘土飞扬。

    这些日子,四爷都马不停蹄的去各处灾害最为严重的地方视察。

    然后用朝廷带来的银子,直接性发放到那些灾民手中,并让信得过的官员,以最快的速度修水渠。

    如此一来,便省去了层层剥削。

    将那些赈灾的银钱和物品,完全交到百姓们手中。

    他还安排了农学士,留在当地教百姓们如何让庄稼尽快长出粮食来。

    大约半个时辰后,四爷到了一处村庄。

    这个时候,太阳就跟火球一样,火辣辣的悬在天空中,向外散发着灼灼热气。

    因为长时间在烈日下骑马,他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

    一身藏蓝色的锦袍,也被汗水浸湿。

    村子里的里长早就在村口等候着。

    与他一起等着的,还有三三两两的村民。

    如今他们一见了四爷,就跟见了活菩萨一样,跪在地上叩首:“小的叩见皇上。”

    里长又黑又瘦,脸上的皱纹就跟地里的裂缝一样。

    不知道是见到四爷太过紧张,还是饿得没有力气,一双腿在打摆子,整个人看起来弱不禁风。

    他的头上裹着白色的毛巾。

    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破旧衣服。

    但衣服穿得很整齐,看地出来是精心打理过的样子。

    可能这样一件衣裳,已经是他家里最好的了。

    只是他的头发乱糟糟的,看起来就跟几月没洗的拖把布。

    就连身上也散发着一股子没洗澡的汗臭味。

    因为遇上干旱,饮水都困难,洗漱自然就成了奢侈。

    四爷并没有嫌弃他,而是离蹬下马,亲自扶了一把年迈的里长。

    里长被四爷这么一扶,一双长满老茧的双手,立马就握住了四爷的手。

    他抬头看着四爷,难过地道:“皇上,小的总算是等到了您。六个月了,从年初到现在,咱们这就再没下过一滴雨啊。”

    他的手就跟干树枝一样,手指头都伸不直。

    脸上写满了“苦”字。

    说话的时候,布满皱纹的眼角,还渗出了无奈的眼泪。

    四爷紧了紧里长的手,没说话。

    而一旁的张廷玉则上前,道:“你放心吧,皇上这次来,就是为了解决你们的困难。不过现在时间紧迫,我们待会还要赶着去下一个地方,所以你还是先带着我们到庄子上看一看吧。”

    “好,好。”里长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带着四爷进了村庄。

    四爷便带着侍卫和官员,负手走进了庄子。

    似火的烈日照在他的面上,有些刺眼。

    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庄稼地里,早就被太阳烤成干裂的土黄色。

    到处都是一道道大拇指粗的深深裂纹。

    那些裂纹宛如干渴的嘴,正张大嘴巴期待着老天爷降雨。

    随处可见临时安葬的木质新牌位,就跟乱葬岗一样,估计就是最近这阵子下葬的灾民。

    不知道是不是安葬的比较马虎,伴随着热风,空气中不时闻到一阵又一阵腐臭味,似是尸体散发出来的。

    这一刻,夏日里该有的蝉鸣和知了叫声没了,只看见一些高高拱起的坟头上,蚊蝇乱飞。

    以及三三两两的乌雅在枝头上叫着。

    还有猫头鹰的恐怖声音,在村庄上空传过。

    几只家犬饿得瘦骨嶙峋,趴在土房子门口伸着舌头。

    并且,四爷一路上还看见不少挖野菜吃的饥民。

    以及用木勺给孩子喝水的大人。

    那些水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远远看去,就见木勺里的水浑浊不堪,还混有泥土。

    不一会儿,四爷远远地瞧见一处地方有许多人聚集在一块儿。

    似乎还有哀嚎的哭声。

    他抬起手,指了指那一处,“为何聚集了那么多人。”

    语音刚落,只见里长顿了一下后,才用沧桑又悲凉的声音回:“唉,那里原是村里的临时救济站,可是日子一长,村里也没有什么余粮了,竟。。。。。。竟成了临时安葬区,否则那些小孩和妇人本就饿得没有力气,家中若是丧了人,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力气安葬他们,只能村里人一起帮个忙。”

    闻言,四爷长眉微蹙,“目前为止,你们村庄大概死了多少人。”

    “我们村庄原就是人口颇多的一个庄子,原来有三万多人,刚开始闹饥荒的时候,虽说也死人,但没这么厉害,如今闹起旱灾,村上只剩下两万两千人了。”说到这,里长抹了抹泪,带着颤颤的哭音道:“可怜我那孙儿和老伴,也。。。。。。也在前几日离我而去。。。。。。”

    三万多人,只剩下两万多人了,这可是死了三成的人口。

    听到这些,四爷袖口里的拳头攒得紧紧的。

正文 第1213章 朕就是要让他们好好看看

    片刻后,众人就到了临时安葬区。

    这是一个山底,四爷才走近,就闻到一股尸体腐烂的味道。

    跟在他身后的张廷玉和苏培盛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可四爷不捂着鼻子,他们也不敢捂,只是胃里一阵翻腾。

    走近后,就见山下除了一些村民,还有堆积成山的尸体。

    瞧着竟然有数百人叠在山下。

    虽说四爷这些日子去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这种场景。

    可他看到这一幕时,素来冷静的眸子仍然变得猩红一片。

    但他的心并没有麻木,反而更加想要管理好这一片地方。

    任哪个皇帝在任时,看到这种情形,心里都不会好过。

    每个皇帝都希望自己所管的天下,是太平的。

    谁愿意看到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这时,那些村民见了四爷,纷纷聚集到四爷跟前,在那哭天喊地。

    侍卫们想把他们拉开,四爷摆手,示意他们别对老板姓们动手。

    然后,他眸光猩红地看着那些村民,声音威严地道:“大家稍安勿躁,朕今日来,本就是替你们解决问题,让你们过上好日子,重建家园的。”

    那些老百姓听了后,只管磕头,哀声一片。

    见状,四爷又道:“朕亲自到你们庄子,就是来听取百姓们的意见和建议,你们有什么苦难,尽管说出来,朝廷会帮你们的。”

    之所以亲自来一趟,除了想让赈灾物资完全核实到百姓们手上。

    另外,他还想听听老百姓的声音,看看问题都出在哪。

    否则那些官员每次都只把好听的汇报在奏折上。

    不好的事情就通通隐瞒。

    如果真的像奏折上写的那么好,会是如今这个样子吗?

    听四爷这么说,一开始那些人还不敢开口。

    因为他们都只是普通的庄稼人,担心说了之后,会被那些官员报复。

    四爷见他们欲言又止的样子,大概猜到他们为何不敢开口。

    一张素来冷酷的脸上,难得看起来有些亲和。

    但同时,却又透着无比威严的王者霸气。

    他牵了牵唇,道:“天不降雨,那是老天爷决定的事情。但有时候,人的贪念比灾难还要可怕,如果不是当地官府不作为,朝廷的银子早就用来修建水渠,哪里会是这番景象。”

    这翻译一下便是:朕已经知道官府不作为,你们只管说出来,朕自会处理他们的。

    本来就是,干旱不可怕。

    若是水渠修好,也能种上粮食。

    可官府将银子贪污,这才导致这么一场大灾难。

    就连一旁的张廷玉也道:“你们不要有任何顾虑,皇上会替你们做主的。”

    这下子,村民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而后,一个年长的老婆子率先开了口。

    “皇上,我们种庄稼的,本就没多少银钱。加之地里干旱,每年种不出多少粮食。可地方官员却收我们大量的粮税,而且一年比一年多,这不是把人把死路上逼吗。”

    “是啊,早几年前,我就听说别的困难地区都有了朝廷的帮忙,一些困难的村民不说发家,怎么说也不会饿死。可到了我们这儿,就是残疾户都没有一点帮助,出了旱灾,只得日日等,夜夜等,等到这黄土地里埋。”

    “对了,地方官员还侵占土地,把我家几十亩地收去种棉花,而我自个想种点苞米都没地方种。”

    “还有这一次干旱,水库里的水也干了,我们搞养殖的,简直损失惨重啊。”

    如此云云。。。。。。

    四爷站在原地,非常耐心地听老百姓们的声音。

    虽说他早就知道那些官府不作为,但不知道他们如此不作为。

    他们不仅多收了老百姓的粮税,贪污了朝廷拨给困难百姓的补给物资,还侵占百姓的土地。。。。。。

    过了一会,等到百姓们都说完后,四爷让张廷玉把这些都记下。

    并将这次的赈灾物质交给里长和村民手里。

    同时,还亲自带着侍卫跟村民一起,将那些饿死的村民埋在山上。

    由于时间紧迫,他没有在这个村子多停留,就去了下一个要视察的村庄。

    三日后,四爷就将保平府这头处理的差不多,基本可以回京了。

    只是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他以雷霆般的速度,下旨将保平府数十名地方官员的家给抄了。

    所有抄家的财物,通通用来赈灾。

    并且,还下令将那十二名官员在保平府的城门上斩首的斩首、凌迟的凌迟、腰斩的腰斩、烹煮的烹煮、剥皮的剥皮、车裂的车裂。。。。。。

    反正大清十大酷刑,恨不得轮番在这些人身上上演。

    即便是这样,他的面上还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

    因为在他看来,上万百姓的生命,跟这点酷刑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可能任谁都想不到,如此冷血无情的皇帝,前几日还在灾区倾听百姓们的心声,为他们带来赈灾的物质,解决一桩又一桩的烦心事。

    不过,张廷玉几个觉得这些场面太过残忍,便试探着提醒道:“皇上,虽说他们罪不可赦,可也不能全部都用如此残暴的酷刑啊,这。。。。。。实在是有损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本来这一次赈灾,皇上亲力亲为,在当地的威望挺好的。

    可要是这么残酷地实施酷刑,会把那些老百姓吓到的。

    而且,之前皇上登基的时候,八爷九爷他们在外传皇上弑父,手足相残。

    如此一来,好不容易积累的形象,不就毁了嘛。

    四爷知道张廷玉几个的意思,更知道他们是为了他好。

    深邃的墨瞳微微转了转后,他道:“那就这样,把那三个罪过最深的凌迟,其余人全部斩首或者腰斩。”

    就这样,原本的十大酷刑场面,就稍稍有所改变。

    紧接着,在与张廷玉几位大臣商量的时候,四爷说道:

    “还有,杀贪官的时候,不能只叫老百姓看,要叫当官的也去看,一人也不许不去,朕就是要让他们好好看看,看得心惊肉跳,看得筋骨酥…软,看得魂消魄丧,看得梦魂不安!这样,以后他们的黑眼珠盯着白银子时,就会有所惊觉,就得掂量掂量,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就得想法给自己留条后路!”

    他还说:“这些当官的,都自称是孔子和孟子的门徒,让他们见一见这血淋淋的场面,比他们关在房子里去读一百部《论语》、《孟子》还管用得多!”

正文 第1214章 四爷看似闲适慵懒

    于是,四爷传旨给保平府和各大衙门。

    让保平府四品以上的官吏,甭管沾亲带故,还是门生好友,都必须在数十名官员斩首示众时送行。

    可是大家都知道,说得好听点是送行。

    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观刑。

    说更难听点,这分明就是杀官给官看。

    而那些人即便知道四爷的真正用意,想来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

    谁让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皇上让他们去观看,他们不得不去。

    否则的话,下场很惨的。

    此刻,在座的人听了四爷的话后,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凌迟可是千刀万剐的刑法,是死刑中最为残忍的一种。

    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时,将罪犯刺死,才能凌迟成功。

    这画面,想想都有些触目惊心。

    但他们知道皇上的用意何在。

    加之这次保平府的官府实在是太可恶了。

    上万人的性命,就被他们给耽搁,是得好好惩治才行。

    否则处罚轻了,后头的人不当回事,又继续走他们的老路。

    “皇上,在您来前,已经有几位官员畏罪自杀了,这该如何处置。”张廷玉上报。

    四爷没登基前,一些官府就知道他痛恨贪腐之事。

    尤其他登基后,严打贪腐的官员,手段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所以,早在听到四爷亲自赶到保平府时。

    有那么几个就畏罪自杀,想来个一死百了。

    “自杀?”只听四爷冷笑一声,道:“这些人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就想一死抵赖,借死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这是万万不行的。不如将其老家的所有家产查封,再监控他的家人,追索已经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的可能。就算他们自杀,也要把他们的家底抄个干净。”

    “是。”张廷玉回。

    大概觉得这样还气不过,四爷又道:“对于这些人,丝毫不必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这些人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后代也做个穷人,方符合朕的本意!”

    张廷玉应了声“是”。

    看来那些人想错了,以为死了就能一了百了。

    谁知道皇上连死了的都不放过。

    就连他们的亲人和子女也不让其好过。。。。。。

    到了官员们凌迟这天午时,四爷坐在保平府的城门上,俯视着底下戴着木枷锁和镣铐的数十名官员。

    他们一个个的,要么胖得流油,要么瘦得尖嘴猴腮。

    不然就是贼眉鼠眼。

    而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是好的。

    在他们跪着的地方,周围有一群老百姓重重围着。

    因为旱灾、饥荒,百姓们自个都饿得啃树皮了。

    所以,就没有那种扔鸡蛋,丢白菜的现象。

    但是,有百姓们朝他们扔石头的现象。

    老百姓们一面扔着石头,嘴里一面骂着自个痛恨的官员。

    更甚的,将那些个官员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导致不过一会的功夫,那十二人就被石头砸的头破血流,狼狈不已。

    四爷原本看似闲适慵懒地坐在城门上。

    等到斩首的时间一到时,他便负手站在城门上,眸光瞬间变得犀利起来。

    那双仿佛能洞穿所有的眸子,落在那十二名官员身上。

    让人在炎炎夏日感到不寒而栗。

    突然,雷霆般的声音迫于天际之中:“你们这些个混账东西,见钱眼都黑了,满身无耻之习气,简直是利令智昏,良心丧尽!今日不将你们处死,实在难解朕和百姓们心头只恨,更无颜面对保平府在灾情中死去的上万老百姓!”

    说完,他从一旁的竹筒里抓了一把签令牌,就往城门扔下。

    伴随着签令牌在城门落下,侩子手明晃晃的大刀就利落地砍下。

    顿时,刑场里就洒满了鲜血。

    几名官员的脑袋就那么滚落在地,有些嘴唇微张,眼睛还瞪着。

    同时,有几名腰斩的官员,身体瞬间就被重斧从腰间砍作两截。

    这几个虽罪不可赦,但罪行稍微轻一些,能落得个痛快。

    “啊!啊!啊!!!”而剩下三个罪恶至极的官员,正痛苦的尖叫着,承受着凌迟之苦。

    只见施行者手里握着泛着寒光的小刀,在他们身上一刀又一刀地割着。

    见状,百姓们虽觉得血腥,却纷纷拍手叫好。

    “该,要不是狗官不作为,我家也不会成现在这个样子。”

    “就是,我一个好好的家,现在却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被这些狗官欺压了这么多年,终于能在今日看到他们的下场,真真是泄愤!”

    “是啊,我还以为咱们保平府要就此落败,幸好皇上亲自到场处理,还我们一个青天太平之日。”

    如此云云。。。。。。

    然而,与老百姓们画风完全不同的,是那些官员们的亲人和其余的当地官员。

    烈日下,本就寒光凛凛的小刀,折射出锋利的光芒,刺中了他们的眼睛和心。

    那些刀刃上的寒光,终是变成了寒气,从他们的脚底往上,鸡皮疙瘩起了一层又一层。

    仿佛那些刀子就割在他们的身上。

    令他们在大夏天打了好几个寒颤。

    有些甚至捂着“噗通”跳的胸口,胃里一阵翻腾。

    可又碍于城门上有活阎王四爷看着,只能将内心的不适强忍着压下。

    正如四爷所说,这一幕简直是看得他们心惊肉跳、筋骨酥…软、魂消魄丧、梦魂不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