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凰飞-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卓君御笑得凉凉的,一屁股坐下来,冷眼看着宫殿里的一切,指尖慢慢抚过上好的梨花冷木,“姑姑觉得不让我掺合其中便算是保全了我?可姑姑想过没有,你姓卓,皇上早晚是要铲除卓家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那么个东西,把卓家推上绝路,姑姑觉得值吗?”

    卓太后没有吭声,长安行了礼准备退下。

    哪知长安刚走到门口,便听得身后卓君御一声冷喝,“站住!”

    长安一愣,当即转身行礼,“小侯爷!”

    “想去雍王府,也不想想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够不够牢固。出了这样的事,这雍王府还能去吗?只要你前脚踏进雍王府,后脚这宫里头就会生出变故。”卓君御起身轻叹,“姑姑,你筹谋了一辈子,怎么如今老糊涂了,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太后娘娘?”长安试探性的喊了一句。

    卓太后没有吭声,俄而思虑了片刻才招招手,示意长安不必去了。幽幽然轻叹,卓太后坐定,神色有些晦暗,“君御,你说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自己做的事儿自己兜着,别连累旁人就是。”卓君御眯了眯危险的眸子,“姑姑一辈子都在为了卓家,可现在若是再跟雍王掺合在一起,那卓家这谋反的罪名可就洗不掉了。”

    “雍王这个蠢货,本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亏得姑姑瞎了眼,还会鼎力支持他。虽说他的母妃也是卓家人,可终究不是咱们一条血脉的,不是吗?”

    卓太后点点头,这倒是事实。

    卓君御勾了唇角,“姑姑可想过吗?为什么国寺会起火?这李珩再蠢,也不至于蠢到把事情弄得这么大,若真的要放火,这一把火烧了晋王府不是更省心省力吗?何必要等到李朔跑出了京城,李珩再去放火呢?”

    眉睫骇然扬起,卓太后的身子绷紧,指尖深深扣入这木扶手中。

    “想起来了?想明白了?”卓君御起身,笑得何其嘲讽,“想杀人却被人摆了一道,这里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想必姑姑和李珩都该好好反思一番。我早就说过,这世上根本没有可信任之人,即便是身边的人,那也是包藏祸心的白眼狼。”

    卓君御凑近卓太后,哑着嗓子笑道,“雍王那个废物,这次玩完了!”

第四百四十章

    卓君御似乎很满意卓太后脸上那一副失望透顶的模样,抬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长安,“好好照顾太后娘娘,我去看看吧!”

    卓太后一怔,“你?”

    “我本就是闲赋在家,什么职位都不是,什么兵权也没有,那皇帝还能不许我看热闹?姑姑……”卓君御神秘兮兮的凑上去,“我就是个看热闹的。”

    语罢,卓君御突然大笑两声,转身跨出了殿门。

    “太后娘娘,这……这小侯爷……”连长安都觉察了,这卓君御就像个疯子。可她不敢说出来,毕竟这是卓家唯一的男丁,是卓太后最后的希望。

    “这疯子!”没想到,却是卓太后自己道了一句,那般哀怨那般的无奈,“分明聪慧过人,却将一身的聪慧不知放在了何处。卓君御疯了!”

    卓太后颤颤巍巍的起身,不过卓君御有句话还是对的,那就是雍王李珩,玩完了……

    这李珩有不少事是瞒着她的,是以卓太后如今就算想帮着,也没了法子。事情闹得太大,她这个太后即便能有话语权,此刻也不敢应对,毕竟众怒难犯啊!

    门外传来一声喊,说是雍王侧妃尹若雅求见。

    往日里卓太后倒是很高兴尹若雅能过来,可今儿……她却不高兴了。她对李珩的希冀,有些时候也是受了尹若雅的误导。这女子善蛊惑人心,在她身边伺候着,时不时的吹吹风,以至于卓太后年纪大了,便也跟着老糊涂了。

    “不见!”卓太后拂袖而去。

    尹若雅跪在向阳宫外哭泣着,“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妾身求您救救雍王殿下。太后娘娘,您不能见死不救啊!太后娘娘……”

    长安走了出去,“侧妃还是回去吧!好歹您的妹妹是永定侯府的夫人,想来皇上就算真的要怪罪,也不至于让你们连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没有。”

    这话的言外之意,自然是无需多言的。

    可尹若雅不肯,她要的并非安身立命。

    “可是侯爷压根不管朝中之事,就算是妾身去求小侯爷也没什么用。若兮她……”尹若雅泣诉。

    长安轻叹,“郡主嫁去了大梁,为大梁算是鞠躬尽瘁,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这卓家都不会被牵连。卓家若能得保,于你们而言自也是有利无害的。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侧妃聪慧,想必也能明白个中道理。”

    尹若雅怎么会不明白,这言外之意就是卓太后不会出手,而且会明哲保身。在这,若她懂得分寸,便不会让这件事牵连到卓家,卓家是雍王府最后的倚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御书房内,李勋眉目凉薄,冷飕飕的瞧了一眼前来汇报的袁成,手中仍旧把玩着白玉棋子,“太后真的没有出手相助?”

    “是!”袁成俯首,“连那尹侧妃前来,都被长安姑姑给劝走了。太后如今安心在佛堂里念经,对于雍王殿下这件事,太后娘娘似乎并不像多管。”

    “不管?”李勋笑靥凉薄,“她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清心寡欲了?早前可是眼巴巴的等着雍王李珩将朕取而代之!”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了清晰的脆响。

    那声音,惹得袁成和杨云锡都不禁心中一颤。

    一子落定,输赢当下可见。

    雍王府被包围的时候,李珩还在负隅顽抗,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纰漏之处。即便是让人去行刺李朔,也是做得格外小心翼翼,何来的疏漏之说?

    便是李朔出行去国寺,也算是个秘密,突然之行想来谁都会心生怀疑,怎么可能做得了这样精密的安排?

    可偏偏,国寺外头交战了一夜,拿下了不少雍王手底下的军士,那些军士一个个都被摁在牢笼里。

    李朔一言不发的坐在营帐内,瞧着那被损毁得所剩无几的国寺,一溜的和尚都在外头盘膝,敲木鱼的敲木鱼,念经的念经,有的脸上还残留着昨晚的炭火痕迹。

    附近来了不少村民,自发的来救火,并且都亲眼目睹了晋王李朔被歹人袭击的过程。

    千百年的国寺,一朝损毁严重,百姓当然不答应,这会还有人自发去了雍王府。众怒难犯,百姓的滔天怒火,便是军士们见着也是心里发怵。

    这些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你动不得杀不得,却也奈何不得。

    最后,还是李勋一道圣旨,命了刑部尚书连同自己身边的殿前将军杨云锡,一道将李珩押解入宫囚禁在景泰宫里。等李朔回来之后,再一并对质。期间,不许任何靠近,谁敢违令当以同罪论处。

    李朔命人将那些降军带回京城,并且着人清理这国寺内外,尽量帮着百姓恢复他们的“信仰”,以免发生更大的百姓暴动。

    此后,李朔才与苏娴会和,领着一众家眷匆匆赶回京城。

    回到京城已经是第二天,李朔甚至来不及悉数,顾不得连日未眠便换上了官服上朝。

    李珩不服,站在金銮殿上仍是一副昂首之态,“本王不曾派人刺杀过李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上,你一心视本王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此明显的做法,就不怕……”

    至今时今日,李珩还觉得自己并没有疏漏,殊不知他早已是李朔和李勋的瓮中之鳖。

    “那二哥要不要跟外头的人对质一下?”李朔行礼,“皇上,臣弟带回不少俘虏,这些人都可以作证,的确是雍王手下的军士。他们是奉了雍王之命,前来对臣弟下杀手的。但是臣弟有亲军随扈,所以他们无法下手,干脆放火烧了国寺,打算把咱们都烧死在国寺内。”

    朝堂上满是哗然之声,这人证都在了,想必雍王就算想翻供也没那么容易了。

    “你胡说!”李珩切齿,“本王何曾……”

    “二哥还想狡辩吗?”李朔冷笑两声,“皇上,臣弟请求当堂对质!”

    李勋切齿,“好!朕倒要看看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音落,便有金殿侍卫押解着不少军士步上朝堂。

    一瞬间,李珩眉心突突跳,仿佛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第四百四十一章

    当为首的军士将一封密信送上,李勋命人亲自打开,这上头的雍王李珩专属的印信,几乎证实了李珩所有的犯罪事实。

    李珩愣了,一时间还真的没明白过来。

    等着明白过来,李珩扑通一声跪地喊冤,“皇上,微臣是冤枉的,微臣……”

    “你敢说你没有下令刺杀于我?”李朔冷嗤。

    有!

    李珩心虚,可到了这时候便是死活不能承认,只有咬死不认才能有一线生机,“没有!我没有!皇上,这是诬陷!这是诬陷!”

    “那印信可是有假?要不要请雍王殿下把印信拿出来做个比对呢?”李勋眸光利利,君王盛怒,是以谁都不敢吭声。饶是早前还帮着雍王的那些老臣,此刻也是大气不敢出。

    怪只怪李珩自己蠢笨,把行刺事件闹得这么大。

    若只是如利州之行一般,草草了事,不就罢了?

    没奈何,谁也不敢帮忙。

    李珩继续道,“皇上,臣之前不知晋王要前往国寺,就算臣有心要杀了李朔,也不至于能知晓得如此清楚。皇上,臣是冤枉的,是有人陷害微臣,还望皇上明察。”

    “是,我国寺一行的确很匆忙,所以……”李朔眯了眯眸子,扫了一眼众臣,瞧着众人那一副怂包般的模样,心里便有了底,“所以臣觉得这事儿臣也有责任。”

    李勋道,“此话何解?”

    李朔继续说,“臣弟的身边有了二哥的细作,是以将臣弟的行踪悉数透露给二皇兄。二皇兄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便对臣弟下了杀手。只是可惜那国寺一夜之间竟付之一炬,只是二皇兄,你真的非置我于死地不可吗?”

    质问的模样,惹得满堂文武议论纷纷。

    兄弟相残本就是这样残酷,可是……大齐刚刚建朝没多久,是以这种事也算是头一遭。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但心里都明白,如此行径理该……

    李珩忙道,“皇上莫要听信晋王胡说,臣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臣……臣的确没有下过军令,再傻也不可能让让军士去刺杀李朔。这般,不是把自己暴露在跟前吗?臣,没那么愚蠢。”

    “皇上!”李朔道,“臣的府中有二皇兄的细作,昨晚连夜细查,终于揪出了那细作。”说着,李朔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书信,毕恭毕敬的呈递,“此乃是从细作的房中搜出来的证物,还望皇上明鉴。”

    “呈上来!”李勋道。

    是一封书信,而且是李珩嘱托凌风传递给苏娴的书信。按理说这种上旬理该当时就销毁,但苏娴当时想留个心眼,把这书信递给边关的主上。

    哪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书信便被延辛派人劫走,辗转到了李朔的手里,而今却成了呈堂证供。

    好在这书信上头没有署名是给谁的,只是李珩的字迹清晰,要想抵赖却是不可能了。上头清晰的写着李珩有关于此次的行刺计划,大致意思是要将李朔杀死在国寺里,如此一来即便消息传回京城也得是第二天。

    等着消息一耽误,他便有足够的时间销毁所有的证据,让人查无可查。

    “你还有什么脸喊冤枉!”李勋拍案而起。

    底下黑漆漆的跪了一片,文武百官高声喊着,“皇上息怒!”

    李珩见到那书信的刹那便认定是苏娴出卖了他,转而厉喝道,“李朔,你不让我好过,你也别想好过,那细作不就是你的侧妃苏娴吗?哼,她理该同罪。”

    “这上头未指名道姓的,你说是本王的侧妃便是本王的侧妃吗?李珩,你当别人是傻子,当本王也傻吗?苏娴怀着本王的孩子,傻子才会让自己的孩子没了父亲。”李朔勾唇笑得冷戾,“这母子两个若是没了晋王府,就等于浮萍没了依靠,你觉得谁会信?”

    李珩哑然。

    心知,李朔怕是早就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果然,晋王府那头也行动起来,延辛进门的时候,胭脂正抱着信鸽打算往外送消息,却被延辛逮个正着。二话不说,延辛直接动了手。

    胭脂本就会手脚功夫,而且武功不弱,但比起延辛倒是略逊一筹,是以终被延辛擒获。延辛直接让人堵住了胭脂的嘴,当下带走。

    苏娴上前,面色惶然的捂着自己的肚子,“你们这是干什么?”

    “此乃雍王府细作。”延辛面无表情,“请侧妃放心,王爷定然会保护好你们母子,绝不叫歹人伤你们母子分毫!”

    “这是李朔说的?”苏娴面色苍白。

    延辛颔首,“是!王爷亲口所说,卑职不敢撒谎。如今王爷和雍王殿下就在前朝对质,还望侧妃能安心待在府中,莫要离开半步。雍王殿下的军士已经在城外集结,这京城之内可能要乱,所以王爷叮嘱侧妃,仔细身子,保护好肚子里的孩子。”

    苏娴只觉得一颗心砰砰乱跳,当即点头。

    迎上胭脂那求助的眼神,苏娴的话到了嘴边仍是没敢吐出来,只是冲胭脂使了个眼色,示意她稍安勿躁,等到时机定会救她。

    见状,胭脂微微颔首,还真的没有挣扎。

    她寻思着,自己跟苏娴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自己若是被刑讯逼供,那苏娴也跑不了。何况到了现在的局面,除了苏娴,还真的没人能救她。

    挣扎,也是于事无补。

    信鸽被关进了笼子,延辛回头看了一眼木讷站在回廊下的苏娴,勾唇笑得凉凉的。

    胭脂被抓,主院的动静自然瞒不住府中众人,晋王府内人心惶惶。

    再者,京城外头也有了不少动静,晋王底下的军士开始蠢蠢欲动,开始朝着京城逐渐围拢过来,大有要将京城包围的意思。

    早前有个秦家,如今换成了雍王。

    京城内的百姓人心惶惶,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勋也是个果断的,当即下令五城兵马司城内戒备,并且着李朔立刻抽调兵马勤王。谁敢轻举妄动,立刻以谋反叛逆之罪论处,九族连坐。

    直到李珩被打入天牢,他都没能反应过来,明明自己的兵符还在手上,是谁在外头调动军队造反???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京城内外的局势一触即发,也就意味着雍王李珩的罪责是再也洗不清了。雍王府的人全部被下了大狱,尹若雅则被送进来跟李珩关在一处。

    这也算是对他这个雍王殿下的厚待了。

    “王爷?”尹若雅抽泣着喊了一声。

    李珩急了,“外头情形如何?”

    “外头都在说,王爷想要谋反。而且……京城外头如今被您的兵士包围,都是您下的军令。”尹若雅梨花带雨,“王爷,不是说时机还未成熟吗?毕竟咱们这一次,真当不知道能否刺杀成功,怎么您就这么等不及,马上调动了军士呢?”

    李珩一把推开尹若雅,直接将她推在地上,大喊一声贱人,“连你都不信我?”

    尹若雅愣了,坐在地上半晌没爬起来,“王爷的意思是……外头的兵,不是您调动的?”

    “本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下令刺杀李朔,但本王没下令要放火。还有这、这兵围京城,跟本王没有半点关系。”李珩也是摸不着头脑,心中乱成一片麻,“这到底是怎么了??”

    尹若雅明白了,“王爷,咱们被耍了。”

    “什么?”李珩仲怔。

    尹若雅跌坐在地,面色惨白如纸,薄唇止不住轻颤,“王爷,咱们中了圈套,有人将计就计,如今……咱们是板上钉钉,真的死定了。”

    李珩一屁股坐在木板床上,“你的意思是李朔将计就计,和皇帝串通一气,给本王下了套,然后本王还……还傻乎乎的往里头钻。于是,只要本王这一次出手,哪怕不是为了杀死李朔,本王都难逃一劫。”

    “是!”尹若雅红了眼眶,“王爷,咱们中计了。”

    可现在明白又有什么用呢?事已至此,天下人都知道他李珩要谋反的“事实”,这兵临城下,可不再是一个卓太后能摆得平的事情。

    李珩瞬时面如死灰,只剩下口中细弱的呢喃,“完了!完了……”

    的确是完了!

    御书房内,李朔将一干罪证都摆在了李勋的御案前。

    有关于李珩跟大梁的二皇子等人勾结,意图打开门户,让大梁人助起谋反,还有一些则是与二皇子的书信往来,并且在上头有着某种协议,协议的内容无非就是李珩登基之后,允诺给二皇子的好处。

    这些好处也包括,扶持二皇子斗倒大皇子萧录,成为大梁的国君,并且大齐以后还得给大梁年年岁贡,以彰显两国的情分。

    “混账!”李勋愤然,“岁贡,那便是君臣。这李珩真是个废物,就这般还敢跟大梁的人合作?呵,卖国求荣,真是好本事!”

    “皇兄息怒!”李朔道,“如今的局面还在臣弟的掌控之中,只需要平息刀戈,此事就可以任皇兄处置。也亏得大皇子来了这些消息,才让咱们能盯紧了雍王府,保全了大齐与大梁的和平局面。”

    顿了顿,李朔又道,“由此可见,郡主功不可没。”

    李勋眉心微挑,若有所思的望着李朔。

    他这是在为卓家说情??

    或者说,是在帮着太后求情!

    不过李勋这样的疑窦神色也只是一闪即逝,转而快速敛了神色笑道,“有老五这样的好帮手,朕如虎添翼,自然是高枕无忧的。”

    李朔行礼,“臣弟不敢邀功,臣弟只想皇兄能安稳天下,若得天下太平,臣弟死而无怨。”

    “好!”李勋深吸一口气,“老五你便放心大胆的去做,接下来的事情朕会处理妥当。”

    “是!”李朔疾步出门。

    如今这局面还在他的掌控之中,是以只要他安排妥当,就打不起来。

    李朔出去的那一瞬,李勋的面色当即冷了下来。

    “皇上?”杨云锡上前行礼,“这雍王殿下与大梁的人……”

    “大梁和大齐好不容易议和,保持了友邦关系,若是因为一个李珩而闹得两国不睦,给人以可趁之机,那朕岂非得不偿失?”李勋冷着脸,“所以这件事,朕得悄悄的处置,不能让人抓着把柄。”

    袁成低低的开口,“那太后娘娘……”

    “她如果想看到兵戈四起,那朕只好六亲不认。”李朔冷笑两声,“不过太后深明大义,想来也不会跟天下人为敌。这大梁与大齐好不容易换得太平,太后这祸国的骂名,怕是也不敢担着。何况她背后还有一个卓家,若是她不管卓家的死活,那朕便无话可说。”

    卓太后哪敢在这档口上跟皇帝作对,如今谁敢当那出头鸟,谁就是与天下人为敌。

    而且此事牵扯到了大梁,所有与雍王有关的事情都必须悄悄进行,决不可轻易的走漏风声。到了这会,天下太平远比一个雍王李珩要重要。

    京城外的军士一脸懵逼的看着李朔领着皇命策马而来,他们是奉命前来守护京城的,而今却突然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愣是一个两个都回不过神来。

    李朔领着人回宫,最后在刑部里才确定说是李珩身边的亲信应鸿带着兵符去了军营,打着保卫京城的名号,却做着谋反的事。

    这可把一个个都吓得不轻,出了李珩的亲信,谁也不知道李珩与大梁勾结几欲谋反之事。

    眼见着天下太平,谁不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太平日子?

    这血染黄沙,刀头舔血的日子,他们早就过够了。

    于是皇帝下令,追捕应鸿。

    饶是如此,搜遍了整个京城内外也没有找到应鸿的踪迹,是以这些军士便死咬着应鸿不放,尽可能的把事情推到应鸿和雍王李珩身上。

    都这个时候了,但凡识时务,都不会再往上凑。

    大网收拢的那一瞬,雍王身边的大鱼小鱼都被李朔和李勋一一吞吃。国寺纵火案,晋王遇刺案,雍王谋反案,三起大案并为一处,着六部和三司查察,皇上亲自殿前御审。

    尹若雅眼见着李珩被带走,自然是泣不成声。

    尹父是礼部尚书,此刻更被停职查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怕稍有不慎再惹来祸端,只能私底下求人。可这会,雍王府都倒了,还有谁敢站出来掺合?

    没办法,只能找到尹若兮。

    好歹尹若兮边上还有个卓君御,永定侯府小侯爷!!

第四百四十三章

    然而尹若兮中不是尹若雅,卓君御也不是雍王李珩,在男女之事上,卓君御一惯只当做是消遣和发泄,不曾有半点儿女情长,是以就算尹若兮跪在自己跟前大半天,他的脸上也没有半分动容之色。

    云心在旁低低的抽泣着,尹若兮的脸上却是无悲无喜,那一副看透了一切的神色,叫卓君御看着看着便心生不悦。或者说,不是心生不悦,而是越看越生厌。

    那种看在眼里,打心底厌恶的感觉。

    “你这般模样是想做给谁看?”卓君御用力的掐着她精致的下颚,“你觉得尹家有事我必须帮忙是吗?”

    “我没有这样觉得。”尹若兮羽睫微垂,“只是觉得有些时候,人不能没了良心。”

    “良心?”卓君御蹲下身子,与她尽量保持平行的视线,“你告诉我,良心是什么东西?能当吃当穿?还是关键时候,可以用来保命?尹家自作孽不可活,跟外朝勾结,那是你爹咎由自取。皇帝与太后会看在我的面上不予牵连,但……”

    他还没能说出下半句,只是勾唇笑得邪冷。

    尹若兮定定的看着他,“但什么?”

    卓君御徐徐起身,“仗着我卓家的恩赐,你还想怎样?我这般对你,已经很给面子,你不过是太后塞给我的一个女人罢了,还觉得自己有多尊贵?我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是!侯爷身边最不缺的便是女人,尤其是像我这般落魄的女人。”尹若兮起身,当即转身离开。

    哪知还不待她转身,顿觉腕上一紧,已经被卓君御拽住了手腕,直接拉进了怀中。他强健而有力的臂弯此刻正用力的箍着她纤细的腰肢,容不得她挣脱。

    “你想干什么?”尹若兮愤愤的盯着他,“卓君御,你是侯爷,我拿你没办法。是以我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你说过的,入了侯府我便是自由的,男儿当一言九鼎快马一鞭,岂能出尔反尔?”

    “在我这里,最不值钱的就是承诺。”卓君御冷眼看着底下人,启荣会意的领着所有人退下。

    眼见着房中只剩下自己与卓君御,尹若兮有些慌张,“你放手!你放开我……”

    “我卓家帮了你们这么大的忙,让你们尹家能免于死亡威胁,你就是这么报答我的?”卓君御笑得凉凉的,“尹若兮,你别不识好歹,别忘了在你生是卓家的人,死也是我卓君御的魂。”

    他的力道很重,突然拂落了案上的一切。

    外头,只听得瓷器落地的哗然脆响,然后便是尹若兮的哭声。

    启荣微微蹙眉,当下遣散了众人,连云心都被赶了出去,只能在院门外头守着。

    被迫分开的双腿,止不住的颤抖,那毫无前戏的进入,伴随着肌肤摩擦的刺痛。稚嫩的甬道里,微微溢出鲜血润着。疼痛与羞辱,让尹若兮小脸变得惨白而扭曲。

    她疼得死死抓紧了卓君御的胳膊,身子被他用力的摁在桌案上。

    除了承受,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她想着,等他结束!结束就好!

    可哪知道这卓君御本就是个无情之人,既然看懂了她意思,又岂会轻易的放过她。折腾来折腾去,尹若兮便觉得自己快要死了,每次快要死的时候又都被拽回来。

    疼痛,疼到了麻木。

    到了最后,尹若兮直接昏死过去。

    云心进来的之后,只看到桌案上浑身是血的尹若兮,当即哭得不成样子,死死抱着自家小姐的身子,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她实在没想到,在尚书府还算是娇生惯养的小姐,到了侯府便遭受这般折磨。

    直到大夫离开了,尹若兮还没苏醒。

    浑浑噩噩之中,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郁郁而终的生母,因为家族的利益而被迫结合,最后终是违背了她自己的愿望,活得生不如死。

    尹若兮想着,难道自己真的要赴娘的后尘?

    她不愿!真的不愿!

    最后,尹若兮是在疼痛中醒转的,一睁开眼睛便看见了双眼肿如核桃的云心。

    云心哭得厉害,见着自家小姐苏醒,赶紧把药端上。拿着勺子的手,止不住的颤抖,“大夫说了,小姐若是醒来得马上吃药。小姐,药快凉了,你赶紧把药吃了!”

    不管发生什么,人总归是要活下去的。

    尹若兮喝了药,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良久,云心才低低的问,“小姐,你在想什么?”

    “我爹呢?”尹若兮问。

    云心有些犹豫,“老爷……老爷回去了!”

    自然是要回去的,卓君御是什么人,那就是个冰块做的,一颗心怎么都不可能焐热,是以还有什么可求他的?求来求去,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小姐,侯爷如此待你,那以后该怎么办?”云心担心得不行,“要不,咱们……咱们进宫去找太后娘娘?太后娘娘那么喜欢小姐,定然会帮着小姐的。”

    “太后待我再好,那也是卓君御的亲姑姑。是看在他的面上,而不是真的喜欢我这个人。”尹若兮也算是看透了,“云心,你收拾东西,咱们住到北苑去。”

    “小姐!”云心骇然,“那北苑下人住的地方。”

    “我早前发现北苑有个偏宅,那里没什么人,又安静。”尹若兮垂眸,“我不想再看到卓君御,更不想与他有任何的瓜葛。”

    一想起尹若兮不久之前那血淋淋的模样,云心当即转身去收拾东西。

    他们的东西本来就不多,带上几件衣裳便是。

    卓君御回来的时候,屋子里的血腥味早就散了。他还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也不知为什么每次见到尹若兮就觉得有气,即便在青楼他都不曾这般狠戾的对待过那些姑娘。

    难道说在他心里,尹若兮连青楼女子都不如了?

    “夫人呢?”卓君御问了一句。

    谁知底下人却说,夫人搬去了北苑。

    一听北苑二字,卓君御整张脸便黑了下来,“尹若兮,你可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