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宁郡主[重生]-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理寺卿会意,“微臣明白了。”
  同样是坐牢,生活水平也有高低之分,何永诋毁了皇后与太子,但他是何家的嫡子,大理寺的人没太亏待他,何况还有何家人三五不时的进大理寺去探望。
  在调查过何永后他就一直想让教训何永,奈何何家势大,现在有太子授意就不一样了。
  皇帝赐婚太子和宋长宁,摆明了是不会废太子了,他一直忠于皇帝,但是能提前讨好一下未来的皇帝,何乐而不为呢。
  大理寺卿离开后顾长樾将宋长宁送到了宫门处。
  顾长樾原本是想将宋长宁送回公主府的,但是被宋长宁拒绝了。
  她待在东宫短短不超过两个时辰,顾长樾就没有歇过,自己的男人自己心疼。
  道别完,宋长宁坐上马车,在车窗处对顾长樾挥了挥手,笑盈盈的道,“我走了。”
  顾长樾点头,目送宋长宁的马车渐渐走远,转身欲回东宫,就在这时,前方的马车忽然停住,宋长宁抱着一个木匣子从车上跳了下来。
  “给你,”宋长宁将木匣子塞到顾长樾怀里,“放在马车上,差点给忘了。”
  顾长樾捧着匣子,“这是什么?”
  “礼物,”宋长宁歪了歪头,双眼亮晶晶的,“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顾长樾打开匣子,目之所见,是一个金丝红玉的扳指。
  “这是我偶然间买到的,还有一只凤钗,我留下自己用了。”宋长宁见顾长樾取出扳指,将木匣子拿给随侍太监,提醒道,“下面还有一层。”
  顾长樾看了宋长宁一眼,打开第二层,黑色绒布上是一颗拇指大的红色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你送我这个做什么?”顾长樾问。
  “你不是喜欢亮晶晶的东西吗?”宋长宁反问,“这是我私库里最大最闪的宝石了。”
  顾长樾眯了眯眼,“你怎么知道我喜欢亮晶晶的东西?”
  是不是那株珊瑚宝石树也不是随意送的,而是知道他喜欢亮晶晶的宝石特意送的。
  她怎么知道的,顾长樾不由得想起了宋长宁遇袭一事。
  “呃,”宋长宁噎了一瞬,提高了音量道,“我看出来的呀,这又不是什么难事。”
  “是吗?”
  顾长樾唇角微勾,意味不明的一笑,笑得宋长宁心头惴惴,越发顾长樾好像知道了什么,胡乱应付了两句便赶紧回了马车。
  坐上马车,宋长宁长舒口气,顾长樾真是太不好应付了,一不小心就被抓住了把柄。
  宋长宁闭目养神一会儿想起了何家与
  和王若。
  在东宫的时候她太惊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现在仔细一想,前一世她没有将何永弄进大理寺,何家依然派人刺杀了她,所以何家因为何永的事刺杀她的假设不成立。
  最有可能想杀她的人是王若,是不是王若让何家人来刺杀她?
  王若一个闺阁小姐,又用什么才能让何家冒险来刺杀一个郡主?
  这次之后,宋长宁好几天没进宫,她怕顾长樾继续追问她为什么知道他喜欢亮晶晶的东西,也怕顾长樾问那次刺杀她提前做准备的事。
  一次两次的可能是巧合,但次数多了就会是必然,她也不能总是打死不承认的狡辩。
  她没进宫,东宫却送了很多东西来。
  “郡主,”红珠递给宋长宁一个木盒子,“这是刘公公特意吩咐让奴婢拿给郡主您的。”
  盒子长长的,看着里面应该是珠钗类的首饰。
  宋长宁接过盒子打开,红珠探头去看,太子送了这么多东西来,但从没有这样特意让郡主打开过。
  “这不是郡主送给太子殿下的宝石吗?”红珠诧异,盒子里面是一支金钗,钗头是一颗拇指大的红色宝石。
  宋长宁拿出金钗看了看,的确是她送给顾长樾的那颗。
  “他不喜欢吗,怎么送回来了?”
  “也许是因为太子殿下更喜欢郡主。”
  “怎么说?”
  “太子殿下就算再喜欢这个他也不能自己戴,做成首饰,送给他喜欢的姑娘,且不是两全其美。”
  宋长宁愣了一下和她忍不住笑开,幸好顾长樾没逼着她吃甜食。
  。
  九月底,大梁附属国月夜国的使臣到达京城,与他们同时到达的还有魏家人。
  一到京城,来不及回顾长樾提前为他们安排好的府邸,魏正直接进了宫,在宫门口刚下马车,一个年轻人迎了上来。
  “魏大人。”宋清远对魏正拱手一揖后抬头,冲魏正露出一个温文尔雅到至极的微笑。
  “宋大人。”看见宋清远魏正愣了一下,转瞬便明白这人是故意等在这儿的,目的很明了,为了他的女儿。
  作为一个父亲,有人觊觎他宝贝了多年的女儿,魏正很不高兴,但宋清远能够提前给他送信,这个人情他不能不记下。
  只是人情是人情,想要娶他的女儿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哪怕面前这人身份清贵,容貌非凡,才情了得……
  “多谢宋大人提点之恩,”魏正回了一揖,“魏正铭记在心。”
  这次进京一路上并不太平,既有人埋伏刺杀又有人下毒谋害,若不是有太子的人护送,他们绝不可能安全抵达京城。
  未来岳父的礼宋清远哪里敢受,宋清远忙避开,“魏大人客气。”
  他没有女儿但有妹妹,不用想也知道魏正现在不会多待见他,他也不急在这一时,魏家以后定居京城,他有的是时间。
  宋清远做了个请的动作道,“皇上和太子已经在御书房等着了。”
  正事更为重要,女婿可以慢慢了解,反正不会跑。
  魏正点点头,神情凝重的跟着宋清远去了御书房。
  “魏大人,请。”到御书房门口,宋清远停下脚步,再次做了个请的动作。
  魏正惊讶,“你不进去?”
  宋清远摇头微笑,“我在这儿等大人出来。”
  “那你……”
  魏正想说不用,然而想起进京一路上的险阻,他犹豫片刻,把话收了回去,再和宋清远说话时语气神色都温和了不少,“如此,便麻烦宋大人了。”
  “魏大人客气。”
  宋清远一笑,目送魏正走进御书房。
  。
  “王爷,魏正已经进宫了。”
  贤王府的书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幕僚们担忧的看着首位上没甚表情的顾长轩,他们没有想到魏正居然能平安进京了。
  这一路上,他们安排了无数的人去劫杀魏正,然而太子的人武功高强,一路上还有军队护送。他们没能阻止魏正进京不说,还折损了众多人手。
  之前他们还怀疑魏正是否真的知道贤王是江南盐政的幕后操纵人,但太子派人保护魏正的行为无疑说明了这件事是真的。
  魏正进宫,江南盐政一事不可能再瞒住。
  “王爷,两位何大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牙疼,疼的我很暴躁


第40章 
  何家两位老爷神情凝重的站在院中。
  “大哥; ”何二老爷压低声音道; “真的要把那件事告诉贤王。”
  “不然呢,”何大老爷声音冰冷,“我们现在还有其余的选择吗。”
  “可是也不一定,万一是我们想错了。”
  “没有那么多万一; ”何大老爷扭头,神色扭曲; 眼神愤恨; “若不是你儿子不成器; 我们何至于走到现在这一步。”
  何大老爷如此贬低何永; 换作以前; 何二老爷早就发脾气了,但是今日何二老爷嘴角嗫喏了一下; 却一言不发; 他没有底气。
  上午,何二老爷像之前那样派人去大理寺探望何永,但没有见到人; 问狱卒; 狱卒说不出个名堂。
  何二老爷得知后正想去找大理寺卿; 下人来报,有人在调查何永糟蹋了农家姑娘的事。
  何永关进大理寺这么久了; 怎么会突然查这件事。
  电光火石之间,何二老爷想起一件事,他派去杀那户农家的杀手就在刺杀宋长宁的那批人中。
  何二老爷顿时脑袋一懵; 不敢隐瞒,赶紧把事情告诉了何大老爷。
  何大老爷如何生气自是不说,沉默片刻后何大老爷便决定来贤王府将一切事情告知贤王。
  只有贤王登基,他们何家才有一线生机。
  听到何家竟然养有杀手组织,顾长哲神色冷淡,仿佛并不在意。
  顾长哲道,“那封信里也提到了江南盐政的事?”
  何大老爷心细如尘,不然也不会仅凭上午收到的两个消息就决定对贤王坦白杀手组织的事。他注意到顾长哲话中的也字,疑道,“也?难不成王爷也收到了类似的信?”
  顾长哲点头。
  旁边心腹将在贤王大婚之日收到信的事以及他们派人刺杀魏正不成的事讲出来。
  何大老爷大惊失色,“这送信之人究竟谁?”
  心腹摇头。
  何家二人一直待在贤王府,直到宫里来人传顾长哲进宫他们才离开。
  目送顾长哲的马车离开,何家两位老爷也坐上马车。
  何二老爷没那么稳重,忍不住道,“大哥,万一皇上大怒怎么办?”
  何大老爷瞥了他一眼,沉默的闭上眼睛。
  怒是肯定会怒的,但贤王是皇上的长子,皇子再生气也不会要贤王的命。
  只要不死,以贤王的本事就能东山再起,何大老爷心情复杂,可他们何家却没那么多的时间。
  无论是培养杀手组织,还是刺杀宋长宁,何家一条罪状都承受不起,何况这么多年下来,何家又岂止这两个罪状。
  如果贤王直接反了就好了。
  何大老爷豁然睁眼,眼神幽深不见底,“不回府了,进宫。”
  何二老爷道,“这时候皇上正在气头上,大哥你……”
  “不是去见皇上,”想着贤王听到何家养了杀手却面不改色的模样,何大老爷莫名的有些不安,“我去见贵妃。”
  。
  宋长宁知道魏家今天进京,她也知道顾长樾为他们安排的府邸在何处,一早就派了人去守着。
  算着魏家人进府休息一阵后,公主府的人便按宋长宁的吩咐送了贺礼上门。
  小厮来报时,魏夫人都愣了,她不知道宋清远与魏敏的事,茫然道,“长公主府怎么突然给我们送礼?”
  她在永州听过临安长公主的大名,听到对方来送礼,不觉得荣幸只觉得恐惧。
  魏敏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她不觉得宋清远会这么做,也不觉得宋清远会把他们之间的事告诉别人。
  “来的是什么人?”她问。
  “是一个穿锦缎的嬷嬷,还跟着感谢小丫鬟小厮。”
  “请进来。”无论如何,对方来送礼了,她总不能失礼。
  魏敏深吸一口气,她自认她行事大方,然而此刻她却紧张不已,宋清远是长公主的女儿,皇上的外甥,深受宠爱,还是探花郎,万一临安长公主不喜欢她怎么办。
  心里忐忑不安,魏敏面上却一点不显,温柔大方又知礼的模样看得陈嬷嬷满意不已。
  她是宋清远的奶嬷嬷,如今在兰苑担任管事嬷嬷,今儿个郡主突然让她来送礼,她还有些摸不着头脑,郡主怎么给第一次进京的人送礼。
  她在长公主与郡主这儿都颇有脸面,便问了出来,没想到郡主笑着道,“哥哥年纪不小了,嬷嬷就想给兰苑迎个女主人?”
  陈嬷嬷很满意魏敏,她行事有度,虽然热情但并不会让魏家人感觉到负担。
  送过礼,陈嬷嬷从怀里取出一份请帖,双手送到魏敏手中道,笑眯眯的道,“三日后,我家郡主设小宴,请魏小姐光临。”
  请帖是天青色,有淡淡的清香萦绕。
  看着陈嬷嬷和蔼的笑容,魏敏悬着的心终于定了定。
  一般来说,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下人,宋清远的母亲和妹妹应该不像传言那般难相处。
  魏敏眼中泛起一抹笑,也是,她们可是宋清远的家人,怎么会难相处。
  她拿着请帖,浅浅一笑,明媚又温柔,“还请嬷嬷替我向郡主转达谢意,魏敏一定准时赴宴。”


第41章 
  宋清远在御书房外足足等了一个时辰; 魏正才出来。
  这期间; 进进出出的官员无数,有相熟的人看见他站在这儿好奇的问他,宋清远笑笑说,“我与魏大人有过几面之缘。”
  问话的人不信; 几面之缘会让宋清远放下身份在这儿干等?
  宋清远看出他们不信,但那又如何; 慢慢的; 他们就会知道他为何等在这儿了。
  看见宋清远还在等着他; 魏正诧异了一下; 旋即朝宋清远走来。
  和进去之前相比; 魏正此刻神色轻松,提了几个月的心终于放下。
  宋清远迎上去; 关切道; “可顺利?”
  魏正一笑,“很顺利。”说完他退后一步,对宋清远拱手一揖; 郑重道; “多谢宋大人。”
  适才在御书房; 他将关于江南盐政的事禀告给皇帝时心有惴惴,毕竟那是他的亲生儿子; 也许皇帝会生气贤王的所作所为,但也不愿意他将这一切抖出来。
  好在皇帝是个英明的皇帝,不但没有怪他还对他大加赞赏。
  魏正有种他就是千里马; 如今终于遇上了伯乐的感觉。这一切与宋清远脱不了干系。
  如果没有宋清远,他可能没命不说也见不到皇帝。再看宋清远,魏正目光温和了不少。
  宋清远敏锐的察觉到魏正的改变,眼里闪过笑意。
  宋清远将魏正送回魏家,魏正请宋清远进府喝茶被宋清远拒绝,当然魏正也不是特别热情就是了。
  “那宋大人慢走。”
  “魏大人客气,”宋清远温声道,“我是晚辈,魏大人称呼在下清远即可。”
  “老爷!”魏正一直没回府,魏夫人心中担忧,便和魏敏在门口等着。
  宋清远抬头,一眼便看到魏夫人旁边的魏敏,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淡紫色襦裙,眉眼如江南烟雨般柔和。
  “这是?”魏夫人走近,疑惑的看着宋清远,心想这位公子长得真好看。
  “夫人好,”宋清远对着魏夫人拱了拱手,“在下宋清远。”
  他侧首看向魏敏,温柔一笑,“魏小姐。”
  魏敏唇角微弯,徐徐一福,“见过宋大人。”
  “宋?”魏夫人想到什么道,“临安长公主?”
  宋清远含笑道,“临安长公主是在下母亲。”
  几个月不见,宋清远很想和魏敏待上一会儿,然而魏家刚进京,身心疲惫,不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寒暄几句,宋清远就告辞离开了,离开前他留下了四个护卫。
  魏正拒绝,太子给他们安排了护卫。
  宋清远意有所指,“魏大人,事情还没尘埃落定,就怕有人狗急跳墙。”
  魏正怔了一下,更加觉得宋清远不错,但是当他知道临安长公主府就在隔壁条街时,这种好感瞬间荡然无存。
  “老爷,这宋大人看着很不错,”魏敏正是说亲的年纪,魏夫人看见宋清远几乎立时想到了这件事,在魏敏离开后立即问魏正,“不知他是否定亲了?”
  魏正表情一僵,硬邦邦的道,“没有。”
  魏夫人没有注意魏正的语气,欢喜的给魏正说起临安长公主府派人来送礼的事,还有宋长宁邀请魏敏赴宴一事。
  魏正一惊,“长公主派人送礼?”
  “对呀,”来京之前,魏夫人有点紧张,怕京城的人不好相处,没想到一进京长公主府就给她们送来了橄榄枝,“来的是一个嬷嬷,很有礼貌,看着不像是个奴才倒像是哪家的夫人。长公主府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魏正心情复杂,他虽是男子也知道婆媳关系是成亲之后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之所以不高兴宋清远,一方面是因为作为一个父亲,他实在高兴不起来,二方面也是觉得临安长公主不会喜欢魏敏,宋清远和魏敏不会有结果,可现在长公主府居然已经派人来送了礼,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跟你说话,你在想什么?”魏夫人拍了拍魏正,魏正回神,茫然的看着夫人,“你说什么?”
  魏夫人无语的看他一眼,“我让你去打听打听宋大人。”
  魏正撇嘴,“有什么好打听的,不就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
  “就算这样那也比你长得好,”魏夫人斜了魏正一眼,没好气的道,“你还真准备将你女儿留一辈子吗?”
  “留一辈子也不是不行啊。”
  魏正小声糊弄,却不敢大声说出来。此刻,他深刻怀疑宋清远送他回来究竟是担心他的安危呢,还是为了让夫人见到他。毕竟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也许知道他不满意他,宋清远就准备走讨好丈母娘的路线。
  。
  何大老爷进宫直奔翠微宫。
  得知顾长哲与江南盐政有关,何贵妃大惊失色,之后更是坐立难安。
  皇帝不是一个昏君,相反,即使称不上是千古明君,但也说的上是一个好皇帝。对天下对百姓,他很认真。顾长哲若犯的其他错还好,但这种民生问题,皇帝必然不会轻轻放过,哪怕顾长哲是他的儿子。
  何贵妃心里急,对何大老爷的语气也不怎么好,“二哥怎么这么蠢,宋长宁身边护卫众多,是那么好刺杀的吗?”
  “大哥你也是,这么重要的你怎么就让二哥去掌管,还瞒着我和长哲,长哲就不说了,我可是你的亲妹子。”
  为了让何贵妃劝顾长哲,何大老爷对何贵妃和盘托出了一切,包括何家养杀手以及刺杀宋长宁的事。
  若何家没有派人刺杀宋长宁,何家就不会有危险,会是顾长哲最坚实的后盾,而不会是现在腹背受敌的情况。
  时间紧急,不是辩驳的时候,何大老爷神情凝重的道,“如今说什么都晚了,当务之急是请娘娘劝一劝王爷。”
  他停顿了一下,原本就不高的声音越发低了,“我看王爷似乎并不愿意……”
  最后两个字他没有说出口,但是何贵妃已经明白了,可何贵妃心里也没底,她并不觉得她能劝的动顾长哲。
  “娘娘,”一名宫女面色惊慌的跑进翠微宫的正殿,“不好了,王爷被禁足了,还派了禁军围守贤王府。”
  “什么?”何贵妃忍不住站了起来,脸色苍白。
  宫女上气不接下气的道,“王爷已经被禁军押着回贤王府了。”
  何贵妃腿一软,踉跄了下,站稳后立刻冲出翠微宫,直奔御书房。
  何大老爷眉头紧锁,回了何府。
  “贵妃娘娘,”御书房外的太监拦住跑得气喘吁吁的何贵妃,“太子殿下在里面。”
  何贵妃很想一巴掌给这个太监打过去,但她脑袋中还有一丝清明,她是来给顾长哲求情的,在御书房门前闹只会让皇帝更加不满。
  忍下怒气,何贵妃道,“本宫有事求见皇上。”
  太监恭声,“皇上有吩咐,不让奴才们进去打扰。”
  “你……”何贵妃定定的看着太监,太监仿若未觉,何贵妃知道一定是皇帝吩咐了这些太监不让她进去。
  “既然皇上现在忙,那本宫就等他忙完。”
  太监不置一词,弯着腰退回了他站的位置。
  皇帝没有想到江南盐政竟然会与顾长哲有关,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顾长哲对此供认不讳。
  “你怎么看你大哥这事?”皇帝问。
  顾长樾语气平淡的道,“不怎么看,大哥既然承认了,想必他就做好了承担这件事的准备。”
  皇帝叹息一声,他也有些看不懂顾长哲,但能坦然承认总比死不承认强。
  何贵妃站着等了半个时辰顾长樾才出来。
  她冷冷的看着顾长樾,若不是顾长樾,那姓魏的怎么可能平安到京,她儿子又怎么会落到禁足的地步。
  看到何贵妃恨恨的眼神,顾长樾微挑了下眉。
  这就恼羞成怒了,他还没真正动手呢。
  再过几天,她岂不是要杀人。
  作者有话要说:  牙痛一直不好(痛了很多天了),状态很差


第42章 
  何贵妃恨皇后; 恨顾长樾; 这对母子的存在证明了她这一生的失败。
  夫君不喜,儿子错失皇位,这一切都要拜皇后母子所赐。
  她抬脚朝顾长樾走去,这时皇帝忽然从御书房出来了。
  顾长樾侧身看向皇帝; 若是以往,他一定会离开; 这是长辈们的事; 虽然何贵妃称不上长辈; 但他对父皇和他妃嫔之间的事没有兴趣; 可今日; 好好的热闹不看他傻呀。
  “皇上,”何贵妃顾不上顾长樾; 三步做两步的冲到皇帝面前; 扑通一声便跪了下来,泪眼婆娑的凄声喊道,“皇上; 长哲是无辜的; 他是你第一个孩子; 你不能这么对他。”
  皇帝定定的看着何贵妃,“你大哥刚去见你了。”他是皇上; 这宫里没什么事能瞒着她。
  何贵妃一愣,这事反驳不了,她点头; 为何大老爷开脱,“他也是担心长哲。”
  皇帝道,“是担心老大,还是担心你们何家。”
  在察觉到何家养得有杀手后,顾长樾立刻把事情禀报给了皇帝,再加上江南盐政的事,皇帝是气上加气。
  皇帝语气平静,何贵妃却不由自主的打了个颤,她望着皇帝,喃喃喊着,“皇上。”
  何贵妃素来容貌娇美,此刻却形容狼狈,眼神空洞。
  对于何贵妃,皇帝是宽容的,哪怕她设计让她自己先于皇后怀上了长子他也没有重罚,还留下了这个孩子,后来为了顾长哲,更是给予她贵妃之位。
  如今何家与顾长哲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他的底线,他容忍不了,也不能不罚。
  “老大亲口承认了江南盐政一事,你回去吧。”皇帝道。
  亲口承认……
  何贵妃身子一软,怔怔的跌坐在地上,长哲怎么可能会亲口承认,难道他不知道这件事会对他有多么大的伤害吗?
  长哲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皇帝略过何贵妃,走到顾长樾面前,“朕要去你母后那边用晚膳,你去吗?”
  “不了,”顾长樾摇头,“四弟给儿臣送了一些螃蟹来。”
  皇帝的声音有些讶异,“老四,他会给你送螃蟹?”
  怎么没给他送,他还没给太子让位呢。
  幸亏顾长轩没在这儿,虽然螃蟹也不是他想送的,而是被德妃逼着送的,用她的话说――你们是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顾长樾点头,跟皇帝告辞后看了何贵妃一眼离开。
  人不要聪明过了头,像德妃母子多好。
  。
  宋清远前脚回兰苑,宋长宁后脚就来了,告知宋清远她送了礼并邀请魏敏三日后来公主府赴小宴的事。
  “哥,你不会怪我行事太着急了吧?”宋长宁问。
  “不会。”魏家初来乍到,在京城没有根基,让京城人知道魏家和公主府交好对魏家魏敏有利无害。
  “那就好,”宋长宁松了口气,坐下道,“那日是休沐,我把太子燕王平王他们也请来吧,难得开次小宴。”
  “平王?”
  “对呀,他又给我们送了螃蟹来,就算是看在他送的鸭子螃蟹的份上也不好丢下他一个人。”
  回想中午吃的清蒸螃蟹,宋长宁不由得抿了下唇,还别说,顾长轩送来的那些螃蟹又大又好吃,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弄的,以前的鸭子也不错,炖酸萝卜她饭都要多吃一碗。
  宋清远没有意见,喝了几口茶后他道,“也给宋家发几张请帖去吧。”
  宋长宁柳眉微皱,“王若?”
  她原本想请的都是走得比较近的,王若包藏祸心,宋长宁一开始就没打算请她。
  “她住在宋家,你不请她让祖父祖母怎么想。”宋清远垂下眼睑看茶杯中青幽幽的茶水,“况且她要真打算做点什么,我求之不得。”
  “万一她伤到魏敏姐姐怎么办?”他们一家倒是不用担心,但是宋长宁不放心魏敏。
  宋清远淡淡道,“不用担心,我会安排好。”
  与其留着王若,不如冒一个险,而且他不是绝对不会允许王若伤害到他的家人与魏敏的。
  。
  “砰!”
  丫鬟吓了一跳,赶紧跪地,“小姐息怒!”
  息怒,她怎么息怒。
  王若怒不可遏,手握成拳,指甲扣进肉里也仿若味觉。重生而来,她一直以为她能报前世之仇,可是事情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宋长宁和顾长樾提前定亲,魏家人也安全到了京城,就连她给了提示的贤王也如上一世般被圈禁起来,想也知道,结果定然是贬为郡王幽禁三年,而三年之后,顾长樾势力越发滚固,还有贤王什么事。
  她重生一世,竟然什么也得不到吗!
  “退下。”王若的声音冷若寒冰。
  丫鬟起身,犹豫着没有离开,她贴身伺候王若,这段时间也发现了王若的不对劲,关于临安长公主府的消息似乎特别容易让王若不高兴。
  “还有事?”
  丫鬟低着头,恭声道,“刚才公主府送来了请帖,邀请小姐三日后去公主府赴宴。”
  “赴宴?”王若皱眉,宋长宁什么时候也会开宴了。
  丫鬟摇了摇头。
  听着房间里瓷器碎裂的声音,王若神色不变,对旁边的丫鬟道,“既然姐姐心情不好,我改日再来吧。”
  王若带着丫鬟转身离开,她的丫鬟小声道,“小姐,大小姐怎么又发脾气了。”
  “谁知道呢?”王雨似真似假的一笑,“也许她是遇见了什么不高兴的事吧。”
  丫鬟看了看王雨,觉得进京之后不仅大小姐变了,连她们小姐也有点不一样了。
  两日后,王若从黄秀儿那知道了宋长宁为何会开小宴,都是为了魏敏,不仅如此,宋长宁还给太子燕王平王下了请帖。
  不知道还好,一知道王若更气了。
  她沉默的坐了半晌,直到黄秀儿起身说她该回去了才从怀里取出一个她出门时鬼使神差带上的纸包。
  自从何家刺杀宋长宁失败,王若就暗地里去买了这份毒药。
  黄秀儿愣了一瞬,颤着手接过纸包。她自然不会天真的以为这是什么面粉之类的东西。
  “此药无色无味,将它想办法加到宋长宁小宴上的酒水里。”
  如果那么多的人在长公主府出事,她就不信长公主府一家能妥善其身。
  加到酒水里,那且不是所有喝酒水的人都会中毒。
  见黄秀儿脸色苍白,王若将黄秀儿拿着纸包的手紧紧握在手中,一脸的痛苦与无奈,“秀儿,我没有办法,这是他们逼我的。”
  “小姐放心。”黄秀儿深吸一口气,对王若点头道,“奴婢明白。”
  “你明白就好。”王若定定的看着黄秀儿的眼睛,“此次之后,你我便再无任何关系。”
  “秀儿明白,”黄秀儿往后退了一步,垂着脑袋恭敬道,“还请小姐放心,我从不曾认识小姐。”
  王若温柔一笑,“我相信你。”
  作者有话要说:  我在牙痛了几天之后昨天终于去把牙拔了(拔了左边上下两颗),昨天比较痛,今天就好点了,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恐怖。
  这篇比较短哈,已经在慢慢收尾了!


第43章 
  “你觉得本王今天穿得怎么样?”
  看着镜中的自己; 顾长轩兴致勃勃的问随侍太监。
  他的心情非常好; 他万万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