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了新帝的外室-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皇后想到自己暗中往边关送了那么多信,那么多的东西。
全部都退了回来。
她很想亲口问一问他。
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她不知道何时才能与他单独相见。
不知道是不是在这宫中沉寂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回来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还是能跳动。
如果只是若梅的口头上的传话,没有他的亲笔信,她是没有勇气踏出这一步。
他的字迹,她最是熟悉。
徐皇后对书芳说:“你看着这些贵女,她们一时半会也不会回明玥轩。本宫去去就回。”
徐皇后带着另一个心腹宫女朝景丰阁的方向走去。
景丰阁的位置有些偏,徐皇后过来这条路上都没有其他人,她让书芬守在外头,推开了房门。
屋子里虽然点燃了蜡烛,却显得有些昏暗。
她看着前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情不自禁喊道:“明熠……”
……
此时贤王正在大殿之中陪着景平帝饮酒,一个小太监上前给他添酒,在他耳边低语了两个字便退下了。
成了。
贤王露出玩味的笑,本来就是赌一把,没想到徐皇后如此轻易的便上钩了。看来她对老四还真是旧情难忘啊。
老四那边可要好好消受他送的这份大礼,皇后的滋味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尝上的。
便是皇后没有去,他也准备了其他的女人。
之前他精心打造的祥瑞莫名的碎了一地,还差点失了圣宠,他可把这笔账算到了老四的头上。
他倒要看看这一回老四怎么翻身了。
贤王按捺不住兴奋,痛快地多饮了几杯。
贤王妃见王爷已经有喝醉的迹象了,忧心地劝道:“殿下,等会还得给太后、大长公主敬酒呢,您现在少喝点。”
贤王夺过酒杯,“啰嗦。”
他眼中布满了血丝,面露得意之色,在贤王妃耳边嘱咐了几句。
贤王妃脸上闪过古怪的神色,却顺从的也点了点头。
贤王又给景平帝敬了酒,然后向景平帝先行告退,他欲携王妃去给太后、大长公主请安。
景平帝还被大臣们缠着脱不了身,便让贤王夫妇先行。
从大殿中出来,贤王的步伐有些踉跄,贤王妃想要扶着他,贤王却说:“不必管本王,你快些过去,按照本王所说的去做。”
贤王妃只好先离开。
贤王想到等会即将发生的事情,他高兴的唱起了小曲,摇摇晃晃的走着路,也不知道是不是吸了凉风,还是酒劲上来了,贤王感到一阵反胃,趴在一旁吐了起来。这可吓坏了,跟随在他身后的宫女太监。
先将路都走不稳的贤王扶着去就近的地方歇一歇,找干净的衣裳换上。
……
贤王妃到了明玥轩,只见到了太后和大长公主。
贤王妃给两位长辈请安敬酒后,问起了厉王和皇后以及贵女们的去处。
大长公主满脸不高兴,“老四那小子压根就没过来。太后娘娘先让皇后带着那群小姑娘到御花园赏花了。”
贤王妃奇怪道:“早些时候皇上便让厉王殿下往这边过来了,不可能耽搁这么久啊,不是出了什么事吧。”
“还能出什么事,定是老四不想见这些小姑娘,还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大长公主此刻的心情很差,她没想到萧璟煜竟然会这么混账。
贤王妃安慰大长公主,“姑母,妾身在大殿时见到厉王殿下多喝了几杯酒,也许可能是不舒服在哪处歇息着呢,让下头的人去打听一便是了。”
这时之前为贤王妃引路的宫女之中,站在最末位的一个小宫女跪了下来,“启禀太后娘娘、大长公主,奴婢是在前殿伺候的宫女,当时厉王殿下出来,正是奴婢当值,殿下似乎有头疾,引路的宫人带着殿下往景丰阁去了。”
太后道:“景丰阁?倒是离此处不远。”
贤王妃笑了笑,“正真是巧了。派人去看看情况,不知道休息了这么久,厉王殿下的头疾好些了么。不然今儿来的贵女们就白等了。”
大长公主却说:“不用派人去,本宫亲自去一趟。看他敢不过来!”
太后和贤王妃都劝了劝,没有劝住,大长公主带着人浩浩荡荡的便朝景丰阁去了。
太后对贤王妃说:“你追着去看看,端惠性子急,年纪又大了,别出了事情。”
贤王妃福了福身,“是,太后娘娘。”
太后见她们都离开后,便让人去请皇后,顺道把那些在御花园的贵女们带回来。
太后身边的宫人去了御花园将贵女们请了回来,却独独没有找到皇后。
而皇后身边的大宫女书芳却也摇头说不知皇后娘娘去哪了,她只是听到娘娘想走一走,没有让人跟着。
太后皱了皱眉,总觉得这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大长公主乘着凤撵很快便到了景丰阁。
她看到紧闭的大门,又无一人个宫人在外头候着。
她扫了一眼之前指路的宫女,“你是说厉王在这里头?”
小宫女紧张地点了点头,“回大长公主,奴婢是见到厉王殿下进了景丰阁。”
大长公主心里忽然升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这样的场景在十几年前同样发生过。
第九十二章
十三年前,景宣帝万寿节。
最得景宣帝宠爱的四皇子萧璟煜刚为先帝贺完寿,便被几位兄长拉着去喝酒,接着又有不少近臣也过来敬酒,意气风发的少年高兴地来者不拒。
后来喝多了的四皇子被宫女扶着去侧殿休息。
景宣帝在前头本想喊上四皇子过来见见几位当世大儒,听到宫人回道四皇子不适在休息,有些担心,便亲自与伴驾的纪妃娘娘一道去探望。
当时端惠长公主也在场,她正与纪妃娘娘商量着给她肚子的孩子送什么礼物,只有两个月便要临盆了,景宣帝说了等纪妃生完孩子便要封她为贵妃了,端惠长公主便想早点筹备起来,不仅要给孩子出生礼,恭贺贵妃娘娘的礼也要备起来。
听着皇上和纪妃要一道去看看四皇子,她也跟着去了。
一行人来到侧殿,由小太监推开殿门,正当他们笑着正要走进去,只听到一声惊恐的惨叫。
先行进去的小太监跌跌撞撞的跑出来,慌张又害怕的喊:“死人了,有人吊死在里面了。”
大批的羽林卫围了过来,护驾。
纪妃听到那太监这含糊不清的呼喊,吓坏了,以为四皇子出了什么事情,执意要进去。
景宣帝拦不住她,与她一道往里面走去。
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四皇子听到惊叫声,捂着头坐了起来,却见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经被脱了。
他余光只见有什么东西在晃动,转眼看过去,脸色瞬间惨白。
一个衣不蔽体的女子,正吊死在他面前。
在那女子的脚下还有一封血书,上面写着不堪受辱,唯有一死才不辜负皇恩。
挺着着八个月肚子的纪妃娘娘走进内室,便见到这么一幕。
吊在横梁上的女体,以及她那个脸色惨白正捂着嘴呕吐的儿子。
纪妃抱着肚子摇摇欲坠,跟在身后的景宣帝扶住几乎要昏过去的纪妃。
景宣帝脸色如墨,让人将四皇子带出来。
已有羽林卫将吊死的那女子放了下来,看清了那张脸,周围的太监宫女都屏住呼吸,恨不得把自己这双眼睛都挖了,当做什么都没看到。
景宣帝脸色越发难看,如果只是个宫女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他近来宠幸的冯美人。
酒醉□□庶母,迫其自尽,跟过来的侍从、大臣那么多,掩都掩不住。
至此四皇子的名声尽毁。
纪妃娘娘受刺激过度,当晚便动了胎气。
后来天之骄子四皇子被景宣帝放逐到了边关,等他刚到边关,便传来了纪妃娘娘难产而亡的消息。
……
几息之间端惠大长公主想到的太多,越想越心惊动魄。
紧跟过来的贤王妃见到大长公主一行都还站在外头,她惊讶的问道:“这是怎么了?大长公主为何不进去?”
大长公主沉着脸,眯起了眼睛,道:“老四不在这里,回罢。”
贤王妃怔了怔,这,这门不是还没开么?怎大长公主断定厉王不在里头?
还是说她来慢一步了,大长公主已经开过门了。
她疑惑的朝引路的宫女看去,只见那宫女微微地摇了摇头。
端惠大长公主见贤王妃站在未动,她道:“怎么?贤王妃是不相信本宫所说的话?”
贤王妃躬身道:“不敢,不敢。”
她心里也在打鼓,王爷让她引着人到景丰阁,可现在大长公主不肯进去了,她贸然将门推开势必要得罪大长公主了。
若她没有将门打开,王爷那边也会责怪。
在大长公主与贤王之间,庄氏自然是偏向贤王。
正当她要开口时,忽然听到屋子里有声响,好似有什么东西滚到了地上。
贤王妃眼中一喜,“大长公主,里头有动静呢。”
大长公主却不为所动,“有动静也不一定是老四在里头。庄氏,你究竟走不走?”
贤王妃不死心,“大长公主,万一真是厉王殿下呢,之前那宫人不是说厉王殿下有头疾么,若是殿下不小心伤着磕着了该如何是好。”
大长公主笑了,眼中却无一丝一笑意,“庄氏,这里本宫说没人便是没人。回罢,不要让本宫再说一次。”
贤王妃深深吸一口气,朝前迈了一步,走到门口,用手抵在房门上,“姑母,妾身只是进去瞧一眼便出来,耽搁不了时间。您这么阻拦着,倒是让妾身觉得里头是不是发生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了。”
大长公主声音冷了一下来,“庄氏,本宫既然说了不让进,便任何人都不许进。”
大长公主话一说完,身后便有两个嬷嬷上前,拦住贤王妃。
贤王妃气急,她没想到大长公主竟然这么难缠……
就在这时,前面似乎有不少人往景丰阁赶过来了。
贤王妃眼睛一亮,她看到太后娘娘。
她想,难不成是王爷还有后招,所以将太后娘娘也请来了?
太后被人扶着走过来,她脸色似乎看起来不好。
这回,一向和气的太后娘娘与大长公主发生了分歧。
太后看着大长公主与贤王妃的对峙,她道:“来人,给哀家将这门打开。”
大长公主急了喊道:“太后!老四不在此处!”
太后眼含歉意,她摇了摇头,“哀家过来不是找厉王的,而是寻皇后。”
“皇后一直未归,哀家派人寻找,有人见到她往这边过来了,不仅是这景丰阁,这附近的几座殿宇哀家都让人去查找了。端惠,你要理解哀家,后宫不能乱。”
说完太后发令,“开门。”
这一回,大长公主无法阻拦了。
贤王妃翘了唇,总算是如愿了。
景丰阁的房门被推开,太后、大长公主都未动。
贤王妃也不好擅自进去。
只是站在门口,便闻到里头有股香味慢慢地透了过来。
太后身边的吴嬷嬷带着几个宫女先走了进去。
很快,贤王妃听到里头的人发出惊呼声。
她忍不住了,先迈了进去。
刚一进去便闻到了那股气味,是男女之间做了那档子事后才会留下的。
贤王妃倒是很想知道,敢在皇宫做出这种事情的究竟是何人。
会不会正是如她想象中的那样?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会不会一朝便落入尘埃不可翻身?
隔着屏风处,吴嬷嬷拦住了贤王妃,“王妃娘娘,里面的污糟,您还是不见到为好。”
贤王妃道:“什么人敢这么大胆子乱后宫,怎么不把这对奸夫□□给押出来。”
吴嬷嬷一顿,她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神色,“兹事体大,奴婢要向太后娘娘禀报。”
大长公主在贤王妃与吴嬷嬷说话时,已经走了进去,她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真是老四,有她在,她不会让老四以不堪的模样被人拖出去。
只是想到刚刚太后所说,皇后不见了,话里话外都是在怀疑皇后是私会厉王了。
如果真是如此,也不知道豁出她这条老命能不能保下老四了。
大长公主神情委顿,看起来更加苍老了。
她心中在祈祷,祈祷纪妃娘娘在天有灵的话,就保佑老四吧。
当她带着人绕过屏风见到还在地上滚做一团的熟睡男女。
那男人身材高大,发丝凌乱掩住了脸,而那女子则被他紧紧地搂在怀中。
大长公公主无神的眼睛倏地睁大,这,这,怎么会这样。
大长公主吩咐身边的人,“快些,给他俩穿上衣裳。”
贤王妃听到大长公主要为里面的掩盖丑事,她越过吴嬷嬷走了进来,她故意说道:“姑母,你这么紧张,做出丑事的究竟是谁啊!”
贤王妃只见到大长公主身边的宫女嬷嬷们,正手忙脚乱的想要分开紧紧缠绕的一对男女,她心里嗤笑,啧啧,这对旧情人到底是喝了多少酒醉成了这模样,都这境地了还这么难舍难分。
她听见大长公主的声音,“庄氏,本宫不让你进来,你偏偏要进来。既然你那么想知道是谁,便自己亲自过去看看,好好的看清楚。”
说完,大长公主拂袖离去。
贤王妃没想到大长公主会这么说,她不知怎的忽然想到刚刚吴嬷嬷古怪的表情。
她走过去推开挡在前面的宫女和嬷嬷,待看清楚躺在地上男人的脸时,贤王妃无法控制的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随后尖锐的哭骂声也响了起来。
大长公主走出房门,呼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她看向还站在门口的太后。
“太后娘娘,本宫说了,老四不在此处,您偏偏不相信。看看,这都什么事啊。”
太后闭了闭眼睛,“哀家是过来寻皇后的。端惠,你不要怪哀家。哀家只是不想后宫大乱。”
大长公主没忍住,“我怎敢怪您呢。当年的事情,您那时候不管,现在倒是担心后宫大乱,会不会晚了些?”
太后低叹道:“端惠,这么多年了,你还是在怪哀家。”
大长公主笑了,“太后娘娘,您在说什么呢。既然这处没找到老四,本宫便回明玥轩等着,至于皇后,太后娘娘要寻,便继续寻罢。”
大长公主还未走远,太后听着屋子里头贤王妃哭闹声不断,她对吴嬷嬷说:“让人把她带下去。派人去将皇上找来。”
太后摇了摇头,也准备离开时,听到前头有太监在传唱,“圣驾到。”
不一会儿,太后见到景平帝从龙辇下来,又伸手把皇后也一道扶了下来,帝后二人一道朝太后走过来。
徐皇后给太后行礼,景平帝关切的问道:“母后,您和姑母怎么都在这边?”
太后盯着徐皇后看了半晌,不悦道:“皇后一声不响丢下那些娇客,倒是让哀家好找啊。”
徐皇后连忙请罪。
景平帝说道:“母后,您不要怪阿媛了,是阿媛在御花园中看着中秋月圆心中有所感触,担心朕被大臣耽误良辰,没能及时过来陪您,她是特意到前殿来找朕的。”
第九十三章
徐皇后知道太后正在审视自己,她不敢有一丝差错,脸上保持着谦逊的表情。
太后拨动着手中的佛珠,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听皇上所言,看来是哀家错怪皇后了。不过,下一回皇后要去请皇上,让宫女跑一趟便可,便是皇后想亲自去,也要跟身边人知会一声。不然大家找不到你,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徐皇后垂着头,道:“谨遵太后教诲。臣妾下回一定记着。”
只有徐皇后自己知道,她此时掩在袖中的手还在颤抖,如果不是他让她去找皇上,只怕她深陷局中无法翻身了。
若是真被太后和大长公主撞破她和厉王私会,轻则打入冷宫,重则直接让她病逝祸及家族。
大长公主见到皇后好端端的,朝太后看了一眼,轻笑一声,“太后娘娘,既然皇后找到了,皇上也过来了,那刚刚撞破的事情可要皇上来做主了。”
景平帝听到有隐约的哭声传来,又见太后一脸凝重的模样,问道:“母后,到底发生了何事?”
太后难以启齿,她道:“请皇上摆驾玉阳殿罢。”
这景丰阁刚发生了那污遭的事情,此处跟随皇帝过来的闲杂人等太多,只能先请皇上去离的最近玉阳殿了。
大长公主本想离开的,可又想知道皇帝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还有老四现在到底在何处?她想了想,还是跟着众人一道去了玉阳殿。
皇帝先请太后落座,才坐下。
遣退了闲杂人等后,太后对吴嬷嬷使了个眼色。
吴嬷嬷从太后身后走出来,朝景平帝跪下,“皇上,刚刚太后娘娘寻皇后到了景丰阁,撞见了贤王殿下在此幸了一女子。贤王妃受了刺激,哭泣不止。”
景平帝勃然变色,脸上再无之前的和煦,他双眼变得阴沉起来,咬牙切齿的问:“他幸了谁?”
吴嬷嬷身体抖了抖,艰难地说出:“是御前宫女丹碧。”
“砰”的一声,景平帝将手里的茶碗狠狠地掼在地上。
徐皇后吓的朝景平帝跪了下来,“皇上息怒,您的身体不能动怒,请保重龙体啊。”
景平帝冷笑一声,横眉怒目:“息怒?如何息怒?偷人都偷到御前来了,那么是不是以后朕的后宫也能被他染指啊!来人,将贤王和那贱人拖上来。”
太后手里的佛珠转动的更快了。
后宫的女人,不管是嫔妃还是宫女都是皇帝的女人,更别说御前的宫女了。丹碧伺候皇上多年又是司寝的宫女,说不定早被皇上临幸过。
太后知道,景平帝现在因为身体不好,临幸后妃都需要丹药助兴,他内心敏感多疑。贤王酒后失德,是犯这位的大忌。
贤王被带上来时已经酒醒了大半,可身体还是发虚无力,被羽林卫松开后,便颓倒在地上,他看着怒不可遏的景平帝,哭喊道:“皇上,臣弟冤枉啊,臣弟喝多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啊,皇上,臣弟一定是被陷害的啊,臣弟便是有时个胆子也不敢再宫中乱来……”
贤王边求饶便暗暗观察周围,他看到皇后也在场,心道不妙,看来他的计划出了大纰漏了。
被一起带上来的丹碧也哭着喊着求皇上恕罪,喊着冤枉。
贤王听着她的声音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贱婢。
跟着过来的贤王妃也缓了过来,现在不是追究贤王幸了女人,而是要怎么保全贤王。
她也跪了下来,“皇上明鉴啊,我家王爷喝了那么多酒不省人事,怎么会有心做这种事情,定是这个贱婢故意爬了王爷的床,我家王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才犯了错啊。”
太后和大长公主都沉默不语,不管是不是陷害,是不是无意,都已经发生了,成为了皇上心头的一根刺。便是往日对贤王恩宠有加,此事一发生,贤王御前失德,难以翻身了。
皇后看得心惊肉跳,心中万分庆幸,若是没有他的相助,没有他的提点,此时跪着求饶喊冤的只怕是变成她了。
而给她传纸条,引她去景丰阁肯定与贤王脱不了干系。
“贤王,你若是看上了这宫女,跟朕说一声,朕也不是不能成人之美。何必在宫中行这苟且之事。”
景平帝的语气很冷,贤王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他不能承认,他惶恐的道:“皇上,臣没有。臣怎么敢,臣是被人陷害的啊。臣喝醉了,太监宫人们扶着臣去歇息,臣也不知道这女人怎么跑到屋子里面来的。皇上,臣是冤枉的啊,请您明鉴。”
丹碧听着贤王的话,是句句要置她于死地啊,她没想到他会这么狠心。
丹碧不想死,她哭着道:“皇上,奴婢没有。奴婢是出来送厉王殿下去明玥轩的,厉王殿下头疾,奴婢带他到景丰阁来歇息,奴婢后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贤王殿下也会来景丰阁对奴婢做下此事,呜呜呜……”
景平帝看了在场人一圈,问道:“那么厉王呢?”
徐皇后看到贤王和丹碧两人都在喊冤,说是被人陷害,现在又攀扯出厉王来,是想推到厉王身上吗?
太后和大长公主也很想知道此事厉王在何处。
景平帝吩咐道:“来人,去把厉王找来。”
羽林卫右卫副指挥使裴衍正好今日当值,也跟随在皇上跟前。
他领命后,正分派羽林卫在宫中找寻厉王殿下。
这时有一个小太监过来了,他被带到玉阳殿中。
他跪了下来:“启禀皇上,厉王殿下此时正在昭阳宫中。”
在场的人神情一凛,昭阳宫是已逝的纪妃所住的宫宇。当初纪妃难产过世后,先帝便将人将昭阳宫给封了起来,后来景平帝登基了,那座宫宇也没有人住进去。纪妃难产血气冲天,新嫔妃们都不敢住进去,这昭阳宫一直都闲置着。
景平帝皱了皱眉,“让他速速过来见朕。”
小太监露出为难的神色,“禀皇上,厉王殿下在昭阳宫中喝醉了,他在纪太妃生前最喜欢的亭子里摆了月饼和菊花,抱着亭柱子不肯离开。”
小太监说完,屋子里的人都静了静。
一直都未吭声的大长公主叹息一声,“诶,这孩子有孝心啊。想着今儿是中秋月圆团圆的日子,他是想纪太妃了。这种日子里,也只有他还记着纪太妃了。这孩子也真是,他若直接告诉我们他不想去赏花宴,想去昭阳宫怀念纪太妃,我们怎会勉强他呢。”
太后手中的佛珠停了,“是哀家思虑不周。厉王常年在边关,好不容易才回来,又恰巧碰上了中秋,他思念纪太妃太正常不过了。吴嬷嬷,你派人去一趟明玥轩,那那些贵女们都先回去罢,都回去跟家人团聚。”
景平帝脸色也缓了些,对那太监说:“吩咐裴衍派御撵接厉王过来。”
大长公主知道厉王的下落后,心也放下了。
徐皇后也松了一口气。
而贤王却心慌不已,完了,这一回他栽了。
就算他想要说是厉王陷害,现在只怕不会有人相信了……
厉王到了玉阳殿,他被一小太监搀扶着,步履不稳的向景平帝行礼。
景平帝看他喝的站都站不稳,双眼布满了红血丝,便给他赐座。
厉王坐下后看着屋子里的场景,问道:“这是怎么了?三皇兄,你怎么还跪着呢?”
贤王恨不得让他闭嘴。
景平帝让厉王过来,也是想将事情弄清楚。他对厉王道:“厉王,那宫女你可认得?”
厉王往那满脸泪痕的宫女看去,摇了摇头,“不识。”
丹碧急着哭道:“厉王殿下,奴婢送你景丰阁来的呀,你怎么会不认得奴婢呢。”
厉王揉了揉脑袋,“给本王领路的宫女那么多,岂非本王都要人人都认得?”
一个宫女,还只是引路的宫女,还不值得一个王爷去记住她的长相。
若是只一面就记住了,这反而会让景平帝怀疑。
所以当景平帝听到厉王的回答,不仅没有不满,还点了点头。
贤王看着情势越来越糟糕,他出声道:“四弟,你为何会离开景丰阁?是不是发现这里有不妥?”
厉王奇怪的问道:“不妥?有何不妥?三皇兄这话是何意?本王头疾,在景丰阁待着更闷了,出来透气看着天上明月便想起了母妃。然后直接去了昭阳宫。怎么?本王只能在景丰阁,不能离开?”
贤王绞尽脑汁的想为自己找借口,找理由,可感觉都被厉王给堵死了。
贤王对皇帝磕头道:“皇上,臣就算酒醉,也不会完全失去意识,臣怀疑那屋子里有古怪,或者是香炉里的香有问题,请皇上明察,臣弟真的是被陷害,是冤枉的……”
景平帝见贤王越说越离谱,心中不喜更盛。
他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他指着丹碧,“将她拖下去,宫规处置。若是没死,便送到贤王府上去。”
丹碧哭喊着,她心一横想再说出什么时,被太监捂住嘴直接拖了下去。
景平帝看向贤王,沉默半晌后,“贤王罚俸禄一年,回王府思过罢。”
这个禁闭,景平帝没有说具体时间,也就是说,景平帝不赦免,贤王便不能出王府了。
贤王满脸灰败,浑身瘫软在地,他失去圣心了。
上次麒麟祥瑞碎了,就让皇上不喜,幸好元白天师从中周旋才让这事过去。
现在他该如何是好。
至于厉王,景平帝让羽林右卫副指挥使裴衍亲自送他回厉王府。
刚出宫门,马车上的厉王睁开了眼睛,此时他眼中清明,毫无醉意。
第九十四章
厉王的双眼虽看起来清明,但也只是无醉酒之意。
他眼中的暗涌浮动似乎压制着什么。
厉王撑着头,问道:“现在什么时辰?”
一旁的穆晋道:“回殿下,亥时末了。”
厉王将穆晋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他闭目仰着头靠在车壁,“不回王府,去纪府。”
穆晋担忧道:“殿下,这……黄太医给您扎针的时候,说您需要静养。”
厉王心里一直记着自己的承诺,他说过,无论多晚都要陪她过中秋。
当时她笑的那么开心,他不想让她失望。
“无妨。那毒已经被排出大半,余下的本王还能控制住。”
穆晋见厉王坚持,只好去做安排。
厉王的专属马车如常进入厉王府,厉王酒醉不醒,马车直接送到了临辉院。
只有吴通和秋姑姑知道,马车里空无一人。
……
苏南柔看着燃烧的蜡烛越来越短,桌上的菜早就凉了。
已经热过三遍了。
他还是没有回来。
绿柳看着苏南柔还坐在桌前,单手撑着腮,盯着摆放在盘中的精美月饼。
绿柳端着刚热好的粥放在苏南柔面前,她低声劝道:“姑娘,你多少吃点东西罢。都快子时了,姑爷怕是不会回来了。”
苏南柔摇了摇头,“他会回来的,他答应了我。”
苏南柔说这话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底气了。
时间越来越晚,他一直都没有出现,是被要事绊住了吗?还是太忙,将她忘记了?
这句话绿柳听了有几遍了,只是姑娘说的一次比一次小声。
她看着都心疼。
姑爷也不知道是做什么去了,中秋夜都不回来。
绿柳说道:“是是是,姑爷会回来。可姑娘你得吃点东西才有力气等姑爷吧。”
苏南柔看着这碗瑶柱粥,问道:“还有久到子时?”
“只剩一刻钟不到了。”绿柳很是心疼。
苏南柔没有说话,静静地要勺子搅拌着手里的粥,她舀着一勺粥送到口里时,脸上滑过一道泪珠,很快滚落入粥中不见了。
绿柳站在一旁干着急,她正要在劝的时候,房门被人推开了。
紧跟着跨进来一道修长的身影,那人头戴玉冠,身穿一身月白色长袍,手中提着一盏玉兔琉璃灯,眉目冷峻。
绿柳惊喜的喊道:“姑娘,是姑爷回来了。”
苏南柔自然看到了,他一见来,她便看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