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妻-秦琦-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池舒媛那个贱蹄子也会来?”她倒没听人提过,“她怎么到我们家来了?她不是国公府的人吗?好端端跑到这儿来干什么?”
一想到她在普济寺气焰嚣张地扇了她一巴掌,华枚就气不打一处来:“她自己送上门来的,这回可怪不得我了!我定要把在普济寺受的气,全都还回去!”
“你说什么呢!她可是平国公最宠爱的孙女。”郭姨娘本来是要提醒她不要轻举妄动的,却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激起了女儿的愤意,心下不由得有些着急:“娘可告诉你,明日来的宾客中,你最不能动的就是池二小姐!”
动了她,可比动范府的人还严重!
范府的人伤了,她还能让大嫂去说情,可这平国公的孙女若伤了,那就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平国公征战沙场多年,素来杀伐果断,为人雷厉风行,惹到他老人家,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上次普济寺的事他不追究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赦了,她可不想再惹上什么麻烦了。
她劝女儿:“且不说你爹在她爹手下做事,你伤了她,就等于给你爹难堪……单说这池二小姐在国公府受宠,你就动不得她!国公府手握重兵,权势震慑朝野,除了李首辅,朝中根本没人敢与他为敌……你若伤了平国公府的人,他就算摘了你这颗脑袋,也没人敢说什么!”
“娘,哪有这么严重!”华枚不以为然,“我就是想给池家那贱蹄子一点教训,也没要伤她的意思。娘,你就放心吧,我知道分寸。”
你知道分寸就有鬼了!
郭姨娘根本不信她,喊了菊青、菊英进来就吩咐:“好好看着小姐,没有我的吩咐,明日不准让她出来!”
范家一个少爷就够让她头疼的了,如今再加一个池二小姐,她觉得还是不让华枚出来见客比较好!
万一她惹出什么事来,那她可就真的担待不起了。
华枚又怎么可能这么听话,在她后面疯狂地喊道:“娘,您不能这样!明日是庆贺大伯父高升,全家人都会在,我若是不在场,祖母肯定会怀疑,您不能把我关起来!”
郭姨娘气得脸都绿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女儿这么不听话,好心与她说理她不听,把她关起来她又大吵大闹。
她站在门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把心里的怒火给压下去:“你祖母那里我自会去说,你就给娘好好待在院子里,哪儿也别去。等贵客走了,娘自然会放你出来。”
不再听华枚说什么,郭姨娘抬步就离开了绿荇院。
华枚急得直跺脚,对着守在门口的菊青菊英说:“你们明天难道真想听姨娘的把我关起来不成?”
菊青和菊英都低下了头去,华枚哼了一声,回屋挑选衣裳首饰去了。
不曾想,第二天一早,她睁开眼喊了大半天也没人应她,起来一看,才知道,房门早就被人锁了!
她气得把房里的东西踢得砰砰作响,菊青在外头听着都觉着心惊肉跳,奈何姨娘下了死命令,她也不敢擅作主张放小姐出来,只能寸步不离地守在华枚门口。
☆、第097章 嫡姐
腊八前一日傍晚,远嫁保定清苑的华家大小姐华榆,带着丈夫和儿子从清苑赶了过来。
华老夫人得了信,直嚷着要去二门等人。
华榆端庄稳重,未出阁前,一直都是蒋氏最得意的孙女。
后来嫁去了清苑,蒋氏也时常惦念,每每教导华槿姐妹,都会以华榆做榜样。
颇为遗憾的是,她这个大孙女嫁得不是很好,只嫁了瑞亲王麾下一名幕僚的嫡子做正妻。
瑞亲王身份显赫,是当今皇上一母同胞的弟弟……奈何他性子柔弱,一直无所建树,不得先帝喜爱,在朝中也没什么威望。
他身边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地位。
天寒地冻,华老夫人又是上了年纪的人,接人事小,冻伤了事大……范氏好说歹说才把人给劝下了,到底拗不过老太太,领着华槿姐妹亲自迎到了二门。
华榆自生了孩子以后,身子一直不大好,已经好久都没回过娘家了。
如今回来,颇有恍如隔世之感,掀开车帘看了许久,眼眶就微微湿润了。
丈夫探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在她耳边轻声说:“别让岳父岳母等急了。”
母亲带着两位妹妹正等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一堆的丫鬟婆子……
她连忙拿出帕子轻轻地拭了泪,踩着车凳下了车,转过身就想抱儿子。
丈夫冲她摇了摇头,抱着儿子麻利地跳下了马车。
他如今在瑞亲王府当差,是瑞亲王身边得力的武将……不过瑞亲王年龄还小,平时也不大用得着他。
华榆欣慰地一笑,走过去给范氏见礼:“母亲。女儿不孝,这么久才回来看您。”
她丈夫粱青隆亦把儿子放了下来,朝范氏作揖:“岳母大人。”
华榆穿着湖绿色妆花素面缎袄,梳着妇人的发誓,眉目已有了身为人妇的华态,范氏弯腰把她扶了起来。
范氏侧头打量粱青隆,他身量颇为高大。眉目却很清秀。浑身都透着温雅,若不仔细瞧,还真看不出他是个练武之人……从他刚刚下马车的举动来看。范氏能感觉出他对女儿还是不错的。
她欣慰地点了点头:“来了就好。”
华槿姐妹屈身给两人见礼,华榆微笑颔首,还未来得及说什么,就见脚下的津哥儿摇摇晃晃地朝范氏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她的大腿,软糯糯地喊:“外祖母。”
津哥儿今年还不满两岁。刚刚学会说话,走路都还有些不稳……身量怕是随了他父亲,骨架看起来比较大,穿着枣红色的小袄。看起来肉嘟嘟的。
范氏弯腰把他抱了起来:“这便是津哥儿吧?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
津哥儿胖嘟嘟的小手攀在范氏的脖子上,似懂非懂地点头。
范氏直夸他聪明,笑着对华榆夫妇说:“你祖母还在房里等着。快随我进去吧。”
华榆却怕累着母亲,朝津哥儿伸出手。笑着说:“母亲,让我来吧。”
范氏抱着他不放,嘴角浮起笑意来:“哥儿长这么大,我才见过一次,这会儿好容易来了,我得好好看看。”颇有些孩子气。
华榆无奈,也只能听母亲的吩咐,不去抱哥儿了。
一行人沿着抄手游廊迂回前行,约摸走了一刻钟,方才来到华老夫人的禧宁堂。
蒋氏正端坐在雕花螺钿罗汉床上,捻着手里的佛珠,看似闭目养神,实际上早就等急了。
江氏抱着笙哥儿坐在她下首,正剥着桂圆给儿子吃,她本也要跟着迎出去的,只是范氏说,别把笙哥儿给冻着了,便把她留在房里了。
过了好一会儿杨嬷嬷才来报,华榆等人到门口了。
华老夫人一下子掀开了眼帘,道:“快把她们请进来!”
杨嬷嬷帮着打起了帘子,范氏便领着华榆一行人走了进来。
华榆夫妇跪下给蒋氏磕头,喊了声祖母。
蒋氏下了罗汉床,弯腰就把小两口扶了起来,眯着眼直愣愣地端详了他们许久,“祖母都快忘了多久没见你们了……”
华榆眼角湿润地握住了老太太的手,柔声说:“这么久没来看祖母,是孙女不好。”
“瞧这话说的,倒像是祖母在怪你似得。”华老夫人慈爱地拉着她到罗汉床上坐:“祖母也就这么随口一说,你倒哭起来了。”
华榆破涕为笑,低声唤了声祖母。
华老夫人招呼他们丫鬟们端了杌子给他们坐:“都站着做什么,快坐下。”
众人皆坐了下来,范氏笑着把津哥儿抱了过来,对华老夫人说:“母亲怕是还没见过这孩子吧?您瞧瞧都多大了。”
华老夫人见到白白胖胖的津哥儿,眉眼都笑弯了,冲着他直招手:“来,到太奶奶这儿来。”
范氏将津哥儿放到了铺了绒毯的地上,津哥儿两只小眼睛直盯着华老夫人瞧,迟疑了好一会儿也没上前。
华榆有些着急,也冲他招了招手……津哥儿小脑袋摇了摇,却是揪着范氏的衣袖,躲到她身后去了。
眼看华老夫人脸色就要黑了,笙哥儿一下子从江氏的膝盖上跳了下来,笑眯眯地朝小津哥儿走了过来,牵着他的手,朝蒋氏走了过去:“别怕,这是太奶奶。”
津哥儿瞧着跟他差不多大的人儿,倒是不害怕了,一摇一摆地跟在了笙哥儿的后头。
笙哥儿跪下来给蒋氏叩头,津哥儿竟也似模似样地学了起来。
笙哥儿喊太奶奶,津哥儿也学他的话,不太流利地喊太奶奶。
屋里的人全都笑了起来,范氏笑着说:“瞧,孩子还是跟孩子玩得来。”
蒋氏连连点头,下了罗汉床,张开手就把两个曾孙都抱在了怀里:“可真是对活宝!”
笙哥儿颇有哥哥模样地摸了摸津哥儿的头,笑盈盈地跟蒋氏说:“曾祖母,弟弟盯着您塌几上桂圆瞧,是想吃桂圆吗?”
蒋氏放开他,又盯着津哥儿看,果真看他两眼盯着塌几上的桂圆,眉眼都笑弯了:“这才多大点,就有喜欢的东西了。”
她一手牵一个,把两个孩子都抱上了罗汉床。
她抓了把桂圆给津哥儿,津哥儿就想伸手去拿,笙哥儿却先拿了过来。
蒋氏一愣,笙哥儿便笑着说:“我剥给弟弟吃。”
满座的人都开怀大笑,蒋氏连连夸赞两个孩子懂事。
☆、第098章 试探
房里全是女眷,粱青隆也不好多待,与华老夫人说了一会儿话,便说要去拜见岳丈大人了。
华老夫人正欢喜地逗着哥儿,闻言就点了点头:“是该去见见你岳父了。”又问范氏:“他可回来了?”
范氏说:“明日休沐,今日大理寺事务可能会多些,怕是还没回来……”
华老夫人正想跟粱青隆说坐一会儿再过去,粱青隆就站起来说:“我听说霖二弟从浙江回来了,我倒是想去见见……说起来我还没跟他好好聊过呢。”
是说想去见华霖,然后再去拜见华钊的意思……蒋氏也不是愚笨之人,这儿满室都是女眷,料想他一个男子也会坐不住,便笑着点头:“这样也好。只是不知道霖哥儿在不在府里……他呀,自从回来以后就跟个野孩子似得,三天两头就往外跑,我怎么说都不听……又怕拘着他,他跑更远了,便也一直由着他去。你待会去了,可得帮祖母好好劝劝他,别成天往外头跑,家里人惦念着呢……”
这话说得好像华霖不在家一样……粱青隆听出了蒋氏对华霖的关怀,便依着她的意思,笑说:“祖母放心,我待会见了二弟,一定好好帮您劝劝。”
华老夫人欣慰地点头,华槿却这时候站了出来,朝蒋氏福了福身,笑着说:“姐夫估计还不知道二哥的院子在哪儿,让槿儿带姐夫过去吧?”
华榆回门的时候,华霖不在家,粱青隆也只在接亲的时候匆匆见过他一面,倒确实还不知道他的院子在哪儿。
只是让一个未出阁的女子领他去,到底有些不妥……
非但是粱青隆觉着不妥。屋内的华老夫人、范氏、江氏、华杋等人也都这么觉得……华杋悄悄扯了扯华槿的衣角,不停地给她打眼色。
华槿却站得笔直,丝毫没有动摇的意思……
房里所有人都不说话,华榆连忙出来打圆场:“二弟那儿槿儿熟,就让槿儿带他去吧……多遣几个婆子跟着,倒也没什么事。指不定二弟是在我们都不知道的地方躲着呢……”
话中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多派人几个婆子跟着。便也不会有人说闲话;另一层。是说华槿与华霖要好,万一华霖不在院子里,华槿也能找到人……
既然华榆都这么说了。华老夫人也不好有什么意见,叮嘱华槿:“你姐夫不常来府里,你可别怠慢了他。”
华槿躬身应是,领着粱青隆出了禧宁堂。
一路默默无语。直到快走到华霖所在的松鸣院,粱青隆才加快脚步追上了神色如常走在前头的少女。与她并排而行,淡淡道:“四妹妹是有话想与我说吗?”
明知不合常理还要坚持领他过来,若不是有话要说,他倒不大相信。
华槿暗暗赞他沉得住气。走了大半刻钟了,要到了才问……
华槿朝他欠了欠身,低眉道:“也没什么事。就想问问姐夫,您如今在哪儿当差……”
好端端的问这做什么?
粱青隆心里很是疑惑。但看到华槿诚挚的眼神,他还是如实答道:“在瑞亲王麾下做领头侍卫……”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四妹妹问这做什么?”
果然也跟他父亲一样,入了瑞亲王麾下!
本来亲王麾下养几个幕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这瑞亲王……可是李辅矩叛变的皇帝人选,就容不得她不多想了!
前世她这个大姐夫虽然没被李辅矩灭口,但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四肢筋脉尽断,成了活脱脱的废人一个。
可见瑞亲王府也不是个好去处……大姐待她恩重如山,她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姐夫身陷囹圄而半点事也不做!
李辅矩叛变是在万安十年,离现在还有七八年,瑞亲王也还是个一无所知的皇子,这让她要怎么提醒……
华槿往侧边移了一步,认真地看着他,问道:“姐夫可喜欢现在的差事?有没有想过换个更好的,譬如参加武举?以姐夫的能力,应该能考个不错的功名回来……”
能在瑞亲王府当领头侍卫,料想武功不会太差……在华槿看来,只要他能离开瑞亲王府,到哪儿都是好的。
粱青隆眼眸瞬间眯起,带着审视看着华槿,“四妹妹此话何意?”
让他叛离瑞亲王吗?
且不说他父亲还在瑞亲王府做事,他走不得……就算能走,别处也未必会比瑞亲王府好。
瑞亲王在朝中无权无势,性子柔弱,不争不抢,不会给任何人造成威胁……在瑞亲王府做事,他不用担心被人设计陷害,更不用时刻揣度主子心意,生怕下一刻就惹怒了主子,性命不保……瑞亲王的性子很好摸,高兴就是高兴,害怕就是害怕,一切都摆在脸上。
虽然没什么地位,但有瑞亲王的衔头在,他在外头也不用看人脸色……哪里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差事!
华槿看出他眸中闪过疑虑,便知道他根本没想过要离开瑞亲王府,她这么问,反而会惹人怀疑,苦笑了一下,道:“没什么,我只是听说瑞亲王性子柔软,怕姐夫在那屈才了,这才随便问问……槿儿一介女流,对这些事也不大懂,还请姐夫不要放在心上。”
原来只是好奇心作怪!
粱青隆松了口气,温和地笑着说:“没什么,你姐姐闲时也会问我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你们姐妹性子倒是很像!”
华槿笑了笑,若无其事地领着他往松鸣院去。
她才随口问了几句,姐夫就这么大的反应了,她若是实话实说,他不是更接受不了……还是以后再找机会好了,幸好离李辅矩叛变还很久,要不然可真是难办。
二哥果然不在,问了他身边的小厮才知道他跟友人去妙舞馆听曲儿去了,至少要戌正才能回来……华槿正想让人去找,父亲身边的小厮就跑过来说父亲回来了,正在书房等姐夫了。
华槿便领着他去了父亲那里。
ps:推荐基友新文:《锦绣妻》阮如笙一直觉得岳祁是上辈子嫡姐爱慕而不得的陌生男子,所以这辈子看他像个路人甲——
奈何这少年总喜欢瞅她。
☆、第099章 不明
华槿没有跟着粱青隆进去,只把他送到门口,就说要告辞了。
粱青隆也没有怀疑什么,毕竟男人之间的谈话,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姐也搀和不进来。
就跟适才他在禧宁堂的处境一样……
粱青隆不知道的是,他刚跨进书房,华槿便站到了槅窗外,仔细地听着里头的动静。
紫菱略微吃惊,在她耳旁小声地问:“小姐您这是……”
要偷听老爷和姑爷讲话啊?
可是为什么不直接进去呢?
老爷素来宠爱小姐,有话也不会避着她……为何偏要站在这偷听。
紫菱想不明白,华槿对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指了指槅窗外围。
有几个小丫鬟在抄手游廊上候着……紫菱会意,心里虽迷惑,还是走过去把几个小丫鬟打发走了。
剩下的都是沅芷院的婆子,紫菱揣度了一下华槿的意思,也让她们站到院外去了。
粱青隆进去的时候,老丈人正坐在书案前喝茶,看到他,就指了指书案一侧的太师椅让他坐。
老丈人看起来很温和,他却不敢造次,恭恭敬敬地给他行了礼,才坐到一旁。
华钊打量了他好一会儿,才开口说话:“我听说你和你父亲如今都在瑞亲王麾下做事?”
一开口问的竟也是这个……粱青隆疑惑不已,还是点了点头,恭敬地说:“父亲早几年便是瑞亲王府的幕僚了……父亲见我文举不成,又有一身蛮力,便向瑞亲王举荐了我,这才在瑞亲王麾下谋了个侍卫之职。”
他顿了一下,又问道:“岳丈大人也这么问。可是我做的事有哪里不妥?”
老丈人在大理寺为官多年,经手的案子数不胜数,疑心比旁人重些是正常的……他也只当是老丈人听到了什么风声,对他有所怀疑才出言试探。
华钊愣了一下,问他:“也?还有谁问你这些吗?”
粱青隆说:“适才四妹妹领我过来的时候也问小婿如今在哪里做事……还与我说了一些莫名的话,小婿到现在也没理出头绪。如今岳丈大人也这么问,小婿便……或许四妹妹只是一时兴起。是小婿多想了。”
华槿在窗外听了粱青隆这话。眉头都皱在了一起,屏气凝神地看着父亲的神色,生怕他因此对自己起疑。
幸好华钊只是怔了一下。就笑着跟粱青隆说:“槿儿自小就是那好奇的性子,见了谁都爱问上两句,你也别跟她一个小丫头见识。”
华槿松了口气,粱青隆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笑道:“四妹妹也说是随便问问,是小婿疑心病作怪了。还请岳丈大人不怪。”
华钊嗯了一声,从书案上站起来,走到他身侧坐下,说:“不过我问这话。却是有缘由的……”
粱青隆疑惑地看着他,华钊倒了杯茶递给他,“你可听说过西北赈灾一事?”
粱青隆点了点头:“略有耳闻。”
户部知而不报。皇上为此还把户部训斥了一顿……户部却以灾情不重推脱了。
赈灾的事,也至今没个定论……他不明白岳丈大人问这做什么。
华钊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今日上朝。李首辅向皇上力荐瑞亲王来主理这事……”
粱青隆闻言啊了一声,从太师椅上站起来,十分惊讶地说:“让我们王爷主理这事?李首辅莫不是在开玩笑吧?我们王爷年龄小不说,而且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与朝中大臣又素无往来,这得受到多大的阻挠……”
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往年这些事都是由几位年长的皇叔去办的,他们为人老练,做事沉稳,在朝中有一定的根基和威望,也能让各地官员信服。
可他们家瑞亲王……还是个孩子啊!
先帝子嗣凋零,又不长寿……除了皇上这个嫡长子,膝下只有四位皇子,皆未成年。
倒是太宗皇帝子嗣颇多,除了封王外调的,在京的也有十几个……哪儿轮得上瑞亲王来做这事。
李首辅莫不是糊涂了吧?
华钊点了点头,轻轻道:“朝中大臣大部分都不同意,就连皇上也说荒谬……只有李首辅不改初衷、力排众议举荐你们家的二皇子。”
他叹了口气:“朝中大权由谁把持想必你也清楚……何况这赈灾之事,本就是户部职责所在,他执意如此,连皇上也没有办法。我估摸着不久圣旨便会到瑞亲王府了……你身为瑞亲王近臣,又负有护卫他的责任,我这才不得不提醒你几句。”
瑞亲王要去西北赈灾,势必会把身边的幕僚护卫都带上……他身为侍卫头领,怕是躲也躲不掉了。
李辅矩此举目的不明,是凶是险他也不知道……也只能在这提醒女婿要多加小心了。
看他还是一副震惊的模样,华钊便起身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倒也不必太过担忧……李首辅既敢向皇上举荐二皇子,必然做好了万全之策,还让他麾下得力干将江擎一同前往,想必不会出太大的岔子。你到时候只要保护好二皇子,便不会有什么事。”
“我特地与你说这事,只是想提醒你,西北极地苦寒,你到那边要多加小心……可千万别出什么事让榆儿母子担心。”
事到如今他又还能说什么呢……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做了瑞亲王身边的侍卫,便要尽好保护他的指责。
他朝华钊拱手,微微笑着谢过了他:“多谢岳丈大人提醒,小婿会多加小心。”
华钊欣慰地点头,他这儿女婿,别的本事没有,这适应力倒是很快……
想到女儿,他又是一阵叹息:“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些了……但愿李首辅派二皇子前往西北赈灾不要有什么目的才好,不然以二皇子的实力,可真是半点反抗能力也没有。”
要人没人,说能力没能力,还是那样胆小怕事,柔弱不堪的性子……还不是任由李辅矩宰割。
该说的话他也说了,剩下的只能让他自己琢磨了……
华钊问了他一些自己女儿和外孙的事,就放他离开了。
☆、第100章 侧击
华槿回了沅芷院,却是心事重重,坐在罗汉床仔细琢磨着这事。
万安二年朝堂上发生什么事,她已经记不大清楚了……
就连父亲晋升这么大的事,她也只记得个大概。
梁姐夫素来与华府来往不多,她前世也没怎么打听过他的事,自然也不知道他这次跟瑞亲王去西北赈灾是福还是祸……她唯一知道的是,姐夫不会在西北丢了性命。
瑞亲王今年才十三岁,李辅矩为何要选在这当口让他去西北?
难道说李辅矩现在就开始筹谋他的谋反大业了?
当今皇帝才登基两年,他就有了这样的心思,李辅矩这人的野心未免也太大了!
他让如此年幼的皇子去西北处理赈灾事宜,必定是想拿捏他……差事办好了,自有瑞亲王好处,若差事办砸了,瑞亲王也难辞其咎。
瑞亲王胆小怕事,到了西北必定会求着李辅矩的人替他办事。
等事情完了,二皇子肯定会对李辅矩感恩戴德,若李辅矩再随便抓个他的把柄,他还不是对李辅矩惟命是从。
粱青隆父子是二皇子近臣,这些年二皇子顶着个亲王的头衔,做了这么久的闲散王爷,他们父子自然相安无事……可一旦二皇子被扯入朝局中,他们的日子便不可能会这么好过了。
若是心甘情愿帮着李辅矩还好,就怕他们良心尚存,不屑与李辅矩为伍,那到时候势必会被李辅矩除掉……
华槿摇了摇头……她怎么反而想让他们父子归顺李辅矩了呢,这也太荒谬了。
且不论梁伯父文人风骨,断断不会苟同李辅矩的做法。单大姐夫的为人,也不像是会助纣为虐的。
想到这,华槿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有些心烦意乱,便让紫菱拿了佛经来,去书房抄起了经书。
过了一会儿,桂嬷嬷来报大姐过来了。华槿连忙搁了笔。到西次间去见华榆。
华榆抱着津哥儿过来的,华槿进去的时候,正看到她替津哥儿解着小斗篷。
她看到津哥儿鼻头冻得有些红。一双小手握在耳朵上,样子颇为滑稽……华槿连忙跟桂嬷嬷说:“把门窗都关了,多添几个炭盆,可别把孩子冻到了。”
桂嬷嬷恭敬的应是。正要依吩咐去办,华榆出口阻止了她:“你这儿已经是府里最暖和的地方了。再添炭盆都要成夏天了……哥儿只是来的路上带了些寒气,稍坐一会儿就好了。”
华槿还是不放心,吩咐桂嬷嬷:“去拿个小点的暖炉过来给津哥儿捂捂。”
桂嬷嬷应是,很快就拿了回来。华榆把津哥儿抱上膝,把暖炉放在他的怀里,笑着跟华槿说:“许久不见。四妹妹都懂得疼人了。”
她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性子……任性,爱闹腾。也不大会替别人着想。
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华槿脸色微红,在大姐侧边坐了下来:“大姐是从祖母那里过来吗?天寒地冻怎么还把津哥儿抱来……”
华榆摇了摇头,笑着说:“去三妹那里坐了一小会……许是换了个地方哥儿不大适应,也不让下人们抱,我只能把他带过来了。我听说四妹妹前些天病了,如今可大好了?”
华槿嗯了一声:“好久的事了,早已没大碍了。”
“那就好,你自小身子骨就比旁人弱,以后要好好注意点才是,可别落下了病根。”
华槿点头,觉得大姐生了孩子,愈发有做母亲的风范了。
紫菱端了点心进来,华槿拣了块递给津哥儿,笑眯眯地说:“这是我房里的一个小丫鬟做的,味道还不错,您尝尝。”
华榆接过来喂津哥儿吃,一边说:“你房里的吃食总是府里最好的……说起来姐姐也有些日子没吃到了,倒有些怀念了。”
糕点不大,津哥儿很快就吃完了,华槿喂了些水给哥儿吃,眯着眼问他:“好吃吗?若是好吃,我装些让你母亲带回去可好?”
津哥儿喝了一口水,眨着眼睛说:“好吃,还要!”
华槿便又喂了他一块,他再想吃,大姐却不让了,她说:“点心吃多了待会就吃不下饭了。”
华槿便不敢再喂了,而是为华榆:“大姐这些日子可好?”
华榆点头:“挺好的。你姐夫待我很好,公公婆婆也视我如己出……如今哥儿也会走路了,我倒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这倒也是,梁家是书香世家,虽无显赫的功名在,也不至于委屈了姐姐。
只是想到梁家以后前途未卜,华槿就觉得有些对不住姐姐……
想了一下,华槿还是开口说:“我刚刚去父亲的房里,听到了一些话……”
华榆看着她,华槿斟酌了一下,说:“是有关姐夫的……父亲说,皇上不日便会派瑞亲王前往西北赈灾,姐夫是瑞亲王身边之人,料想也要跟着去。西北环境艰苦,如今又是腊月的天气,恐怕……”
华榆脸上并未露出惊讶,苦笑了一下说:“他既然接了这个差事,理应是要替瑞亲王效力……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她也知道妹妹是在替她担心……但丈夫既然是瑞亲王府的人,自然是要跟瑞亲王共进退的,她就算想劝,也未必劝得住。
津哥儿闹着要下去,她便把哥儿放到了地上,站起身,看着紧闭的槅窗,笑着说:“你的这份心意,姐姐心领了……你姐夫有自己的主见,我就算再不想他去,也没有办法。倒不如把心安回肚子里,在家把津哥儿和他爹娘照顾好,也免得他在外面分心。”
她都这么说了,华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