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奕江山-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屋内的灯亮了一夜,窗纸上的人影也一夜未眠。
  过了几天,东宫黎把一个刚缝好的布兜,仔细的用绳子系紧。
  青河正端了一盒糕点进来,“小姐,您这几天都在忙着绣这个布兜,里面装的什么呀?”
  东宫黎神秘的笑了一下,“想知道?那去帮我把平姨叫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青河立刻一溜烟的去找平姨了。
  不多时,平姨就跟着过来了。
  “郡主,您唤我有什么吩咐?”平姨还是一贯的礼数周到。
  东宫黎把手中的布兜塞到她手里,“你摸摸这个,暖不暖?”
  平姨伸手接过,有些疑惑的看着手里的东西,“挺暖和的,这是什么?”
  东宫黎拉着平姨坐下,跟她细细的解释,“这个里面是一张猪脬,不过平姨放心,我叫人洗的干干净净,一点味也没有。洗干净灌上热水,再用绳子系紧了,热水就不会洒出来。外面罩上一层布兜,既能保暖,也能防烫伤,你拿回去放在被子里,晚上睡觉可舒服了。”
  平姨新奇的捧着水袋,“郡主聪慧,这个东西做的巧妙,又劳郡主费神了。”
  东宫黎笑吟吟的点点头。
  青河在一旁咂舌,“小姐,猪脬原来还能这么用,改天我也做一个,这里睡觉可冷了,等过些时候下雪时,只怕更难受。”
  平姨握着水袋,笑着听青河撒娇。
  青河又道,“平姨你不知道,这外面的布兜还是小姐亲手做的呢,边上的绣纹和锁口的带子,都是小姐自己一针一针缝的。小姐老说,你很像她以前的奶娘,可见啊,人若是走运了,随随便便一张脸都能白捡个便宜。”
  “你这个死丫头,谁让你多嘴的,你也不看看我这个针线活,哪里好意思告诉平姨是我做的,偏偏你多嘴说出来。”
  东宫黎不好意思的看着平姨,有些不好意思接着道,“平姨,你也知道,我从小就没娘,跟着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舞刀弄枪,后来长大了才试着学点女工。我这个东西,怕口述的话,底下小丫头们不懂做,所以……”
  平姨听她这么说,心里不免生了几分心疼,不过看她眼神,倒没有做出那种可怜巴巴神情,心里又多了几分肯定。
  平姨端详了手中的水袋,笑着道,“确实不是很好,不过你是骠骑大将军的女儿,自小习武,疏忽了这个也是难免的。等天冷了,都缩在屋里懒得动活的时候,我来教教您。”
  东宫黎点点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后看见青河笑话自己,又瞪了她一眼。
  三个人坐在一起又说了半晌的玩笑,等到传晚膳的时候方才散了。


  第十九章西风冷,渐入人心(三)

  第二天,晚饭的时候,平姨看天气冷了就加了一炉火锅,大家围在一起吃的很开心,连东宫灵也多伸了几筷子。
  今天外出采办的初蕊也围了过了,笑着问,“两位郡主这么爱吃火锅吗?”
  东宫灵笑了笑,不自觉的放下了筷子。
  东宫黎倒是把旁边的食材又倒了些进锅里,并示意身旁的丫鬟替自己多烫些食材,“也不是觉得多好吃,就是觉得一群人围着很开心,吃的也不觉得多了,比平常吃饭有趣得多了。”
  “那郡主要是今天去了集市,可得开心坏了,镇上来了个捏糖人的,样子可好看了,有猴子,有兔子,还有大将张飞,对了……还有美人像。”初蕊笑着说。
  “是吗,镇上这么热闹?还有什么都跟我说说,半年没下山,感觉都成山里野人了。”东宫黎立刻拉着初蕊。
  “嗯……除了捏糖人的,还有吊皮影戏的,还有说书的,有个露天的茶棚,里面说书的先生可会讲故事了,嗯……还有卖花灯的,各种各样的都有……”初蕊仔细的数着一路上的见闻。
  平姨在一旁观察着东宫黎的表情,看见她眼睛里闪亮亮的,一听到什么新奇的东西就惊叹一声,不由得笑着摇摇头。
  “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再出去?替我带一根糖人回来,不不不,看见有趣的,就多带回来几根。嗯……花灯也给我带一只兔子的,还有你说的莲子糕,嗯……你容我想想还有什么……”东宫黎挠着脑袋回忆自己还想要什么。
  “不必了,郡主这么多东西要买,不如三天后和她们一起下山吧。”平姨笑着打断她的话。
  “真的吗?太好了,那我也得想想还要些什么,我干脆拿张纸记着吧。”东宫黎兴奋的搂住了平姨的胳膊。
  一直走到房里,关上门,东宫黎的笑意才收住。
  “青河,这个你悄悄的拿去赏给初蕊,该怎么说,你知道的。”东宫黎心中松下一口气。
  青河点点头,她知道小姐这些天接近平姨,就是为了这一次的放行,立刻不敢耽搁的去办事。
  清清坐在马上,有些不舒服的扭了扭身体,“东宫黎真的是有耐心,她的智谋也不像是十几岁的小姑娘。”
  “当然,她从小就是鬼精灵。长到五岁的时候,就没少憋坏主意,反过来欺负我们两个哥哥。她的聪慧,我们从小就看在眼里。”东宫洵有些骄傲的回忆起过往。
  “那么,她下山去做什么呢?”清清扭头问她。
  三天后,集市上。
  虽然是深秋寒冷之际,路上的行人还是不少,各种商贩摊前都围满了人。
  “青河,去帮我买两只糖人,我喜欢左边那两个。”
  “青河,那边的糕点帮我包两盒。”
  “那个风筝看着挺不错,快去帮我买一只。”
  ……
  逛了一个时辰,跟着东宫黎的两个侍卫就扛了一身的东西,看着东宫黎还有接着买的欲望,两个侍卫不禁嘴角抽了抽,对视苦笑了一回。
  青河拽住东宫黎的衣服,“小姐,我们只顾着买东西,您快转身看看后面的两位侍卫大哥。”
  东宫黎听言立刻扭头一看,不禁的笑出了声,“对不住了,两位辛苦,这样吧,我们自己逛逛,女儿家试衣服和首饰的店,你们也不放便跟着,给你们几两银子,你们就在此处的茶楼里听听书,点份菜,等我们逛够了再来寻你们。”
  两个侍卫有些犹豫,手里已经被塞了一锭银子,想追上去,又碍于一身的物品,只好接受了郡主的“好意”。
  “青河,我现在骑马离开,快去快回也需得三个时辰,剩下的事交给你了。”东宫黎在偏巷里牵出一匹马。
  “小姐放心,我会多买一些东西,晚上好带回去,必定不叫他们生疑,若有人来找您,我也有法子缓住他们。您自己小心,务必要在天黑前赶回来。”青河扶着东宫黎上了马。
  “东宫黎是想去太尉府吗?”清清伏在马背上,显得有些累。
  东宫洵勒住了马绳,然后扶着清清下了马。然后他们靠在树下喝了点水,又拿出一包干粮。
  “东宫黎想看看太尉府怎么样了,她已经把那里当成了第二个家。而且,尽管她和令狐城闹僵了,但是多年的情分,又如何放得下。令狐家出了这样的事,她一听说,心里其实就担心的很。”东宫洵解释道。
  “那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平姨呢?多年的情分,也是可以理解的。”
  “她那个时候,和你现在的年纪差不多,但是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已经比你冷静得多了,考虑的事情也更周全。”
  “何以见得?”
  “你想想,东宫黎一直住在城外,陵地又与山下的小镇隔绝,她是如何得知,太尉令狐彦被刺杀的消息。更何况,令狐彦为何被刺杀,她心里都在怀疑着,又怎么能明着去吊唁?”
  清清摸了摸脑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戳着东宫洵的胳膊,有点不服气的道,“你这个妹妹,心思真的比大人还精明。”
  东宫洵笑着看着她的样子,手不自觉的按上了她的脑袋,像从前对两个妹妹一样,轻轻的揉了一下。
  “那么后来呢?”清清偏头看着东宫洵。
  后者浅浅的笑了,“后来,后来……我们该上官道,找个客栈补充下粮食了。”
  清清听他故意吊自己胃口,生气的拉长了脸。


  第二十章等闲变却古人心

  太尉府门前的两座石狮子上系着白色的绸带,府门头上也挂着两只白灯笼,远远的瞧着就是一片凄凉之景。
  东宫黎早已换了一身白衣,她悄悄的进了府,直奔灵堂去了。
  其实令狐彦早已经下葬,只是未过百日,所以没来得及撤去灵堂。东宫黎站在偌大的灵堂里,看见只有两个洒扫的丫鬟正在说笑。
  她心里有些恼怒,又转念一想,令狐叔叔已经过世三个月,这些无甚相关的下人,自然也就脱去了悲痛的表情,恼怒又一下子化成了巨大的悲伤。
  “你怎么来了?”
  东宫黎闻声转过头,眼眶突然就红了。
  令狐城穿着宽大的孝服,手里捧着一盘芙蓉年糕,那是令狐彦午后最爱吃的甜点。
  令狐城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衣饰发冠都是整整齐齐,虽然比从前瘦了些,但是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颓废,他的眼睛里除了多了几分冷漠,还是和从前一样有神。
  东宫黎斟酌着开口,明明满肚子的话,却只凝成了五个字。
  “阿城,你节哀。”
  这几个字是所有吊唁的人都会说的,但是从来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像东宫黎这样,像她这样的感同身受,这样的小心翼翼,这样的发自肺腑。
  “多谢。”令狐城的回答十分的客气疏远。
  东宫黎看得到他的哀伤,就算他克制的再好,就算他瞒过所有人,也永远瞒不过东宫黎。
  可是他却只对她说了这样的两个字,他没有对她撤去伪装,他对她同其他人一样,一样的疏远和防备。
  东宫黎顿了一下,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你怎么回来了,一年之期不是还没满吗?”
  “我悄悄赶回来的,天黑前就得回去。”
  “嗯,你回去的时候路上小心。我有事先走了,你不着急的话,就去看看母亲吧。”
  “好。”
  东宫黎看着他转身离去,总觉得两个人之间少了些什么。但是令狐城新孝在身,即使他这样刻意的疏远,东宫黎还是愿意理解他。先前在陵地的不欢而散,两个人也都绝口不提。
  东宫黎拜祭后立刻就去后院。
  长孙玉玲正在房中整理衣物,一件靑褐色的长衫被放在一旁,上面一滩深色的水渍,显然是睹物思人,才哭过不久。
  “姨母。”东宫黎站在门口,轻声的唤了她一声。
  长孙玉玲转过头看见她,马上起身迎她进门,同时又低头偷偷的拭去泪水。
  两个人在房里叙话了半晌,东宫黎不敢说太多,以免勾起长孙玉玲的伤心事。倒是长孙玉玲强颜笑着问她日常起居,问她在外面有没有吃苦……
  午饭过后,东宫黎看着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便起身向长孙玉玲告辞,她出了留香院就直奔令狐城的住处。
  “黎小姐,少主自从接任太尉一职后,天天忙得不可开交,现在也不在府内,您恐怕得等等了,天黑兴许就回来了。”负责照顾令狐城起居的沈妈,正一脸抱歉回复东宫黎。
  东宫黎失望的摇摇头,“不了,我此番不能久留,麻烦替我向他辞行。”
  东宫黎正待出府门,几个守门的正在门外接待什么人。
  忽然,门外由远及近的传来马蹄声,东宫黎一听马嘶之声,便知道是令狐城的坐骑大青龙。
  她心中一喜,不是说天黑方归么?
  原来,他还记得来送自己。
  东宫黎快步赶过去,未及门口就看见一个女子,比她更早的候在门口。
  东宫黎站在门边,竟然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出去接他。
  那女子一身淡雅的黄色衣衫,领口袖口都用了上好的银线,绣着时下最流行的祥云图。头上挽的发髻也很随意,一根白玉簪子斜斜的插在头发里,和她雪一般的肌肤遥相呼应。
  “阿城,你回来了,我等了许久。不是说好,你早些回来,我们一起去宫中赴宴吗?”那女子浅浅的笑着。
  “云牙,不好意思,有点事情耽搁了,咱们这就走吧。”令狐城向那女子解释。
  云牙也不是真的埋怨,笑着摇摇头,然后走近他,替他理了理领口的头发。
  东宫黎见到这一幕,已经躲到了府门后,她捂着嘴,有些要哽咽出声。
  那个女子她知道,云牙是烈枫大将军的爱女,母亲是长公主,乃真正的名门之后,一家都受尽荣宠。
  除了这些外,她还记得,早些年就有很多人在盛传云牙,说这个女子是真正的心地善良,也是出了名的惊才绝艳。
  令狐城遇到这样的女子,而且他已经允许她叫他“阿城”,这明明是自己的特权。
  东宫黎等人走后,强撑着上马出城。
  她座下的马被驱得飞快,脸上的泪也流得更快。
  令狐城对那个女子说话时,是自己今天没有得到的耐心和温柔。
  令狐城站在那里,任由那个女子替他整理头发。
  令狐城特地回来接她一起入宫,而并没有记得自己今晚就要赶回将军陵。
  令狐城一直全神贯注的盯着那个女子,甚至没有分神看到门内的自己。
  ……
  回到山上后,平姨细细的问她今天去玩了什么,东宫黎开心的拿出好多小玩意。
  “平姨你看,这个是我在拉皮影的大叔手里买来的,我央求了他好久才卖给我的。”
  “还有这个,是防皲裂的羊脂油,给你们带的,冬天冷了就用来擦手,听卖东西的小哥说,这个能治好多年的冻疮。”
  “这个就厉害了,这个是一个大婶卖的双面绣,我买回来学学。”
  “还有这个……”
  东宫黎按照青河在返途中描述的,一一都说给平姨听。
  等到回了房间,东宫黎一瞬间撑不住了,她关上房间,伏在桌子上小声的哭着。
  这个世界上,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牵挂,因为没有人愿意成为自己的牵挂了。
  清清吃完最后一口干粮,有些难过的说,“令狐城他……不是真的喜欢上那个云牙了吧?”
  “我也不知道,云牙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是真正的有修养,没有半点做作和恶意。这样优秀的女子出现在令狐城身边,东宫黎才会一下子绝望了。”东宫洵叹了口气。


  第二十一章相思与君绝

  “有所思,
  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
  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
  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东宫黎对着一张花笺发愣,不觉得砸下一滴泪,纸上的字立刻晕染开来。
  青河在旁边看着,虽然不通诗文,却也认得“相思与君绝”几个字。
  “她回去了吗?”
  “少主放心,属下亲自看着郡主回到山上,只是……她一路上都在哭,马骑得也是飞快,当时属下生怕郡主出点什么意外。”
  “回去了就行了。”
  令狐城坐在书房里,就在父亲被刺杀的地方,他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又开始处理案上的公事和私事。
  令狐城从袖子里拿出一封密信,这是在宫宴里,自己安插在令狐殊身边的心腹送来的。
  “张继昨日给皇上引荐了心腹两人,也接了一枚玉龙令,可以自行扩军。”
  令狐城握着密信,脸色有些凝重,陛下已经对太尉一职耿耿于怀,如今竟然把玉龙令赐给张继,看来是决心要打压自己。
  他轻轻的吹了一声口哨,立刻有个身影从屋顶滑下来,然后一翻身进了书房。
  “少主人,请吩咐。”
  “张继身上有一枚玉龙令,这件东西非同小可,想必他会贴身收藏。现在我要你们想办法抢过来,能做到吗?”
  “遵命!”
  上京最繁华的街上,来往行人商贩擦肩而过,巡城的侍卫一波又一波的交替视察。
  “大家快让开,那边是朝廷新贵张继将军的车驾过来了。”
  “大家快退后。”
  一时间原本热闹的街道,一瞬间静了下来。
  突然人群里一个黝黑的壮汉站了出来,正堪堪挡住了张继的车驾。
  “那汉子,你往旁边挪挪,咱们张继大人的车驾要过去。”在前开道的侍卫还算比较客气。
  那汉子一脸的不屑,态度蛮横,一句话也不接,就叉着腰站在街道中间。
  人群里炸开了锅,有悄悄躲着看好戏的,有小声提醒那汉子的,也有怕将军大怒殃及无辜,所以偷偷走了的。
  “怎么了?”张继挑起车帘,出言问道。
  “将军,这个汉子在您车前挡着,我等都劝不动他。”近旁的侍卫为难的回答。
  “敢问壮士,意欲何为?”
  张继为官十几年,到了现在才得重用,他为人谨慎,也从令狐彦的身上学到,民心所向就是军心所向。
  那蛮横的汉子终于抬了抬眼皮,然后众人听他开口道,“张继,你一个将军不骑马,反而像个娘儿们似的坐车。”
  张继听他哼哼唧唧的,嘴里的话很是不敬,立刻收了笑脸。
  “壮士有所不知,这上京的商街繁华,行人更是众多。虽然骑马方便,但一旦不小心惊了马,就可能伤着人了,是以每日乘车过街。”
  话一说完,两旁的百姓都不住的点头称赞。
  “张继将军这样为我等考虑,实在是爱民的好官!”
  “将军心善,你这汉子怎么如此无礼?”
  “你这人如此不识好歹,若是换了别的显贵,你待会儿就该去吃牢饭了!”
  “快快给将军让道!”
  张继看着众人都在称颂自己,又故作谦虚的摆摆手,然后坐回了车内,他相信那个无礼的汉子这次该让路了。
  可是那汉子却还是拦在路上,他有些语塞,似乎没料到张继这么会煽动人心。
  “可是,你还是不能走!”那汉子指着车驾吼道。
  张继有些微怒,“你不要太过无礼,纵然我不想为难你,你也该适可而止。”
  “哼,老铁不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我找你是因为你不配当龙虎军统领,你任人唯亲,打压我们一群平头兵,我劝你早日退位让贤。”那个自称老铁的汉子生气的吼道。
  张继一听,又掀起了帘子,“你是龙虎军里的人?”
  “不怕告诉你,我正是龙虎军第六旗里的分队队长铁笑林!”铁笑林正色道。
  “你刚才说的,我并没有听懂。不过,想必是有什么误会,你现在有什么委屈可以直接告诉我。”张继对铁笑林耐心道。
  “我老铁入编以来,有任务我第一个抢着接,有危险我带头冲,我的武艺在军中也是有目共睹的。皇上明明说,十八旗的旗主要上擂台选的,我老铁连续打了五台都不曾败过,难道不该得到一个旗主的位子?凭什么你的侄子,比划了两场就直接抢了我的位子!”铁笑林瞪圆了眼睛。
  张继摆摆手,示意他别急,然后对旁边的侍从说,“你待会儿去查查他说的,如果属实,涉事的人员一起严办,当然也包括我的侄子。如果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就给他第六旗。”
  然后他走下车,“尔等要记住,龙虎军是为皇上办事的,皇上信任我,我也信任你们,望你们不要辜负我的期盼,更不要辜负皇上的交代!”
  铁笑林此时方才相信,退后数步。
  人群里又是唏嘘感叹声一片。
  令狐城正站在街旁酒楼的楼上,把一切尽收眼底。
  身后的侍卫忍不住出声道,“果然是个老狐狸,一两拨千金就化解了铁笑林的纠缠。”
  “由此看来,他能得到皇上的青睐,绝不是靠什么机遇和运气。”令狐城收回了眼光。
  侍卫点点头,“铁笑林这么一闹,反倒白白给他个好名声。”
  令狐城笑着摇摇头,“这个无妨,名声这个东西,向来都是‘百年聚,一朝散’,你要记得去提醒老铁,务必早日取得他的信任。”
  “少主放心,属下晚上就去找他。”
  “老铁身手不凡,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个粗汉子,这样有勇无谋的手下,正是他底下急缺的人才。我们的计划已经开始了,切记要步步留心。”
  “是,属下记住了。”


  第二十二章算天机预知命格

  清清听完这一段,已经是在客栈里坐着吃饭了,她喝了一口热汤,抬头道,“令狐城在计划复仇,他知道是谁刺杀了令狐彦吗?”
  东宫洵冷笑,“他当然知道,令狐彦死前日日担忧,他一个做儿子的,难道看不出来是谁在施压?”
  清清点点头,“不过看样子,张继也不是好对付的。”
  “张继很快就成了八万龙虎军的统领,已经不是能够随意扳倒的势力了。”说完,东宫洵为自己斟了一杯酒。
  东宫黎自从回到山上后,就有些颓然。青河看了只能着急,却不知从何劝起。
  连平姨也瞧出了东宫黎的异样,不过却没想到是令狐城的原因,反而觉得是东宫黎回来后又觉得闷了。
  这天晚饭过后,平姨瞧着东宫黎的胃口还是不好,就有些不忍,“黎郡主近日吃得怎么这么少?”
  东宫黎笑了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吃了山下的辣油虾仁球,再吃别的,就总觉得没什么味儿。”
  平姨点点头,又道,“明天我们下山去采补新鲜的蔬菜,不如两位郡主也一起下山散散心?”
  东宫黎立刻弯下了双眼,赶紧朝平姨点点头。
  到了镇上,一行人跟在东宫黎和东宫灵的身后,平姨离得最近,时时提醒她们别走的太快,以免挤进人群,后面的侍卫找不到人了。
  和平姨一起出来,当然得老老实实的守规矩,东宫黎有些兴致缺缺,平姨也瞧出来了。
  于是刚吃过午饭,平姨就对东宫黎和东宫灵道,“两位郡主用膳后,可以带几个侍卫去四周看看,奴才去采购剩下的东西,你们陪着去也没什么意思,不如自己在附近逛逛,可好?”
  东宫黎立刻点头,东宫灵却表示更愿意跟着平姨去学着采购。
  东宫黎赶紧吃完午饭,带着青河和两个侍卫就离开了。
  一路上,她们专门往人堆里扎,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凑。
  正路过一个算命摊子,一群人围着看热闹,东宫黎自然也带人挤了进去。
  看那术士的招牌上写着“能观前世,可察今生”八个大字。
  术士一身道袍,手上捏着一只沾了墨的笔,众人听他道,“各位,我天生法眼,能观前世,可察今生。数年来行走四方,替人解惑答疑,既会推算命格,也能驱邪抓鬼……”
  “算命的,你说的那些,隔壁街的李瞎子也会吹,可是他算的,他娘的从来都不准。”这话一出,人群里一阵哄笑。
  “这年头出来混吃骗喝的人,我们都是见多了。”
  “可不是,就前几天,我娘就被一个自称高僧的人骗了,用了三两银子买个假玉佛回来。”
  ……
  眼看着势头不好,却见那术士捏着胡子一笑,“我这么说,当然是可以证明的。”
  众人听他这么说,不免好奇的围了上了,连东宫黎也想瞧瞧,他怎么证明自己说的话。
  “诸位,请瞧我桌上的两个大盒子。一个里面装的是白纸,一个里面装的是天机。我今天只为有缘人推算,所以你们有愿意的就过来拿一张白纸,写上你的生辰八字和生平,然后我就能从另一个盒子里拿出一张纸,我保证,上面写的内容和你写的完全一致。”
  众人都是不信,一个年轻人果然就上去拿了一张纸,想了半天,才在白纸上写了白字,然后交给了道士。
  那术士接了过来,然后举着那张纸,把它念了出来,“李昧,年二十,江东蒙县人士,父母早亡,九岁跟着一个打把式的师父来到这个镇子上,自此定居下来,去岁娶妻,有孕六个月。”
  念完后,术士把纸还给那个少年,然后捏着胡子笑道,“小伙子这可是你刚才写的?”
  少年点点头,正等着他的下文。
  那道士果然从另一个盒子里,慢慢的抽出一卷黄纸,“各位请看,这个上面就是他的生平,我们当众验证,看看是否吻合。”
  少年正要接过纸去看,道士又把黄纸收了回来,“客人莫急,贫道这里有个规矩,每次给人测算都要记录个序号,你这支正好是第一千九百七十五。”
  他说完就把手中的黄纸递给了身边的一个小姑娘,那女孩才不过八九岁的样子。
  那道士嘱咐小女孩,“师父方才说的,你可否记住了?快去把签号写上。”
  小姑娘点点头,接过了黄纸,便跑到桌子底下,整个身子伏在小凳子上写了起来。
  道士和众人都在等着她写好签号,不出一会儿,签号就写好了。
  小姑娘把黄纸递给了道士,众人便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等着他交给那少年。
  少年终于接过黄纸,他赶紧展开一看,然后就傻眼了,众人催问如何,他赶紧就把手中黄纸上的内容念了出来。
  “李昧,江东蒙县出生,天命孤儿,九岁学艺,流落他乡,十九岁方才娶妻,而后必得一子。”
  众人听得他说的和方才念的分毫不差,都十分诧异。
  那个叫李昧的少年,赶紧凑到道士身前,手上捧了一锭银子,“大师,刚才是我们得罪了,您确实是天生法眼,我献上十两银子,敢问……刚才黄纸上写的必得一子,是真的吗?”
  那术士依旧捏着胡子,仰头笑了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原本他这的这些举动,让人觉得他是十足的神棍,但是既然他说准了李昧的事,众人却觉得他这副样子,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天机里算出你必得一子,那就一定错不了,但是今后一定要行善积德,才能福泽子孙。”
  李昧忙不迭的点头应着,然后赶紧回家报喜去了。
  人群里已经有不少人信了,却还有人怀疑那李昧原本就是拖,纸上的字是原本就约定好的。
  那道士听了,立刻一摆手,“诸位,如果还有不信的,尽可以来测试,但凡有一个不准,我立马撤了摊子走人。”
  他这话一出,众人听了只觉得,他必定是有那洞察天机的本事。
  后来还有几个不相信的,道士却都一一验证了。


  第二十三章奇书引出江湖奇人(一)

  故事讲到这里,清清和东宫洵已经离开客栈,又开始上路了。
  “洵大哥,那个道士真的能通神灵,知道古今吗?”清清好奇的问。
  东宫洵笑着摸着她的脑袋,“他哪有什么天眼,不过是有些绝活罢了。”
  众人见那道士果然能够算准人的命格,都惊诧不已,立刻叫她活神仙。
  青河拽着东宫黎的袖子,也想要上前去算命,身后的两个侍卫也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东宫黎却笑着摇了摇头,带着几个人离开了人群。
  “小姐,您为何不去算上一卦?那个道士看起来挺有本事的。”青河拉着东宫黎的袖子,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