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小西自然不知道,皇后所用的香饼、香料,这么多年全是长公主提供的。
当年,皇后极喜欢长公主赠与的龙兰香,长公主便笑道从此以后皇后所用的香饼便全都由她提供好了,那龙兰香是她府上的调香嬷嬷调配的,她自己也在用着呢,确实是极好。
长公主十分疼护太子,作为皇上最最喜欢宠信的胞妹,能够将她拉拢在自己和太子这一边,皇后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长公主兴致勃勃的主动热情表示愿意提供香饼香料,皇后自然不会拂逆她的好意惹她不高兴,于是便笑着应了。
当时,皇后也只当长公主就是那么随口一说,送了自己一两次后也就不会再送了。
那么到时候自己自然也不会缠着她再问她要。
可她没想到的是,长公主竟真的将此事放在了心上,定时的给她送来。
皇后深感意外,并且还有几分发自内心的感动,觉得这是长公主心里有自己这个嫂嫂,是真心同自己结交。
这么些年用下来,也用的习惯了!
可谁知——
皇后愤怒得直喘气,朝多宝格上一个嵌螺钿的紫檀匣子望过去,向龙小西勉强笑道:“龙小大夫,你去替本宫将那盒子取过来。”
龙小西应了声“是”,过去恭恭敬敬的将那匣子取了过来。
皇后盯着那匣子,眼中满是愤怒和厌恶,喘着气道:“打开。”
龙小西依言打开。
皇后便沉声道:“龙太医,你好好看看,这些香饼是不是有问题?”
这一匣子香饼大约有二三十块,每一块呈梅花形,制作得十分精致漂亮,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让人一看便不由得眼前一亮心生欢喜。
然而,只看一看,龙小西心里便有了数:他的猜测没错,这香饼的确有问题。
皇后察言观色,见龙小西沉思不语,心里更是愤怒不已,咳了两声强压着心底愤怒柔声道:“龙太医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本宫不会怪罪。忠信郡王,忠信郡王夫妇一向来忠心,你是乔氏的义弟,本宫自是相信你,你告诉本宫,这香饼,究竟是不是有问题?”
龙小西心里暗叹,终究点了点头,将自己的诊断结果仔细的告诉了皇后。
皇后静静的听着,神色未变,然而一双素手却是紧紧的攥着锦被一角,心里怒火中烧。
“皇后娘娘请放心,幸亏发现的早,此无大碍,微臣开些药,娘娘调理一阵,也便好了。”
皇后点点头,微笑道:“如此甚好,那便麻烦龙太医了!此事,龙太医不要跟别人说起。”
龙小西忙道:“娘娘放心,微臣明白!”
一时端嬷嬷等进来,龙小西看诊、开了些不咸不淡的药,写了医案,便告退了。
至于真正治病的药方子,已经先写了交给皇后。让什么人去偷偷的取药煎药,皇后自然另有安排,这就不需要他担心了。
想着卢湛多半会担心记挂此事,从宫里出来,龙小西便去了忠信郡王府仔细说了一番。
皇后虽告诫他此事不要跟别人说起,但卢湛和乔小如可不是别人,皇后还是因为他们才信任的自己呢,那么自己将此消息告诉他们两口子,想必皇后是不会介意的。
卢湛听了龙小西的话,心里一块大石头便落了地。
虽说眼下还不能确定,皇后究竟是不是他的生母,但就冲皇后对他的好,他也不希望皇后有事。
这日晚上,长公主刚刚回卧室,准备躺下休息,暗影中,突然出现两道人影。
长公主一僵,厉声低喝:“什么人!”
来者木雕泥塑般一动未动,一人淡淡道:“属下冒犯,请长公主恕罪。请长公主跟属下两人走一趟吧,皇上要见长公主。”
长公主下意识看了一眼守夜的丫鬟,分明已经昏迷了过去。
她定定神,点头笑道:“好,本宫加一件衣裳,两位请外间等候片刻。”
那二人相视一眼,拱了拱手:“还请长公主快些。”
倒也没有苛责拒绝,到门外等候去了。
长公主下意识按住了心口位置,定了定神,迅速打开床榻内一处暗格,从里边摸出一个拇指大小的白玉瓶子,在手里握了握,到底将那瓶子揣入怀中,轻轻舒了口气,随意拉过一件外袍披上,从容打开门走了出去。
☆、第1490章 问
该来的终于来了!
只是她没有想到会以这种方式。
一切,或许会在今晚结束……
乾清宫后偏殿中,烛火昏黄,长公主进去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兄长就站在那昏黄光线之间,忽然感到一阵恍惚。
她从没想到过,他们兄妹有一天会走到这一步,可是怨谁?
“嫣然,你来了啊!”雍和帝淡淡一笑,笑容说不出的冷清。
长公主勉强笑道:“皇兄传召,臣妹如何敢不来?”
“是啊,”雍和帝一笑,叹息般道:“你一向来最是守规矩懂事的。”
长公主身体一僵,下意识紧了紧手心,无声笑笑。
雍和帝叹息着,幽幽道来,从当年宫中一起长大,说到各自成家,说到他登基为帝,说到这么多年下来,说到如今……
他待她不薄。
长公主也明白他这意思,是的,扪心自问,他待自己的确不薄。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即便再不薄又怎样呢?她的丈夫替他死了,这是事实!
这是不管怎么说破天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她心里的怨,这么多年的形单影只的凄凉,向谁诉说?
“嫣然,你是朕的胞妹,朕不会对你怎样。无论你做错了什么,朕都不会动你。你告诉朕,阿湛究竟是不是朕的儿子?当年你与皇后一同生产,究竟有没有将婴儿掉包?”
雍和帝猛地抬头,目光如炬,冷冷的盯着长公主。
长公主心脏猛地一阵紧缩,眼泪一滴滴的落了下来,顺着脸颊往下流:“皇兄你也不相信我吗?你真信了外边那些谣言?阿湛是我的儿子,这一点不会有错!”
“是吗?”雍和帝冷笑:“那么外边那些谣言所指,你要如何解释?朕想要听一听,你如何解释?”
长公主凄然一笑:“那些都是谣言,我为什么要解释?皇兄,你如此要求臣妹,不觉残忍吗?”
“是吗?”雍和帝盯着她,慢慢道:“你发誓,你跪下发誓,若此言不实,你所生的儿子不得好死!断子绝孙!你发誓!”
“不!”长公主狠狠一颤,摇头流泪道:“皇兄,我是一个母亲,我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发誓,不会……”
“不会,还是不敢?”
“皇兄,阿湛真的是我的儿子,真的是啊!皇兄你要相信我!”
雍和帝沉沉叹气,痛苦的闭上了眼,无比疲惫的道:“嫣然,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不肯好好的说实话吗?你应该知道,这是朕给你的最后一个机会了,你难道真想让慎刑司的人问话?”
“皇兄!”长公主大惊,脸色霎时变得雪白,不敢置信看向雍和帝。
到底是自己疼了护了这么多年的胞妹,见她如此雍和帝也有些不忍,只是此事实在要紧,容不得他心软,便硬着心肠道:“嫣然,给朕说实话,朕可以发誓,绝不会动你和孩子!孩子是无辜的,你——朕相信你只是一时糊涂!之后只能将错就错,朕真的不会怪你!”
长公主心中一痛,瘫软跌坐在地,仿佛被抽走了魂魄,眼泪一滴滴不停的从眼中滚落下来,只是哭着,喃喃的不停的说着卢湛是她的孩子。
雍和帝竟对她说出如此冷酷绝情的话来,长公主心里要说一点也不伤心那是假的,多多少少都有几分心冷。
慎刑司?他竟然要送自己去慎刑司!
若没有驸马替他送命,他早已成了一抔黄土,还能站在自己面前说什么送自己去慎刑司吗?
呵呵,说的倒是好听,什么只要自己招认了,不会对自己和孩子怎样。
然而,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和太子还能在京城里生活下去吗?从此以后还有脸见人吗?
自己也就罢了,这么多年了,即便追随驸马而去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太子呢?他自幼身居高位、风光无限,一朝打落尘埃,他如何受得了?他今后还能活吗?
光是想想,长公主便觉得心疼!她是不会说的,哪怕一死都不会说……
长公主垂头掩面呜呜咽咽的哭个不停,口中叫着皇兄,一声声喃喃不知说些什么。
雍和帝有些不耐烦起来了,蹲在她跟前,沉声道:“嫣然,朕再问你一遍,你跟朕说实话,好吗?事成之后,朕命人护送你和孩子去江南隐居,没有人会说闲话,你们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嫣然,你信朕!你是朕唯一的胞妹,朕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了,没想到还要杀了自己的胞妹!”
“我已经说了啊,可是皇兄你不相信……”长公主流着泪。
雍和帝的神色有两分沉了下来,冷冷的看着她。
是的,他不信。
既然她如此油盐不进,那也就怪不得他这个做皇兄的不讲情面了……
长公主仿佛被他的眼色给吓坏了,心中一跳,面露犹豫之色。
雍和帝见状精神一振,急忙又道:“嫣然,你再想想,跟皇兄说实话,好吗?”
长公主犹豫着,到底轻叹着开口:“皇兄,其实当年确实——”
她慢慢的说着,凑近雍和帝,冷不丁袖中一手握着一枚银针猛地朝雍和帝肋下刺去——
雍和帝闷哼一声,顿觉身上一麻,惊怒交加想要开口再说什么,却发现喉咙里也已经出不了声。
长公主轻轻一推,便将他推倒在地。
雍和帝身体僵硬,一动也动不得,只一双眼珠子可以动,他又惊又怒,怒视长公主,心里悲愤异常。
这件事是皇室丑闻,他并不想太多人知道,在此问话,只有他和她,甚至连暗卫都撤走了。
却不料她竟会如此狠心,对自己下此毒手!
长公主轻轻一笑,淡淡道:“皇兄想知道,我便告诉皇兄吧!没错,卢湛才是你和皇嫂的儿子,太子,是我和驸马的孩子!别瞪我,如果没有驸马,皇兄早已死了,可如今皇兄到底做了几十年的皇帝,这皇位传给了驸马的血脉,天经地义,皇兄你说是吗?这笔账,怎么算亏的都不是皇兄啊!”
雍和帝瞪大了眼睛怒视长公主,心里愤怒的咆哮,只是却半点也拿长公主无法,长公主笑得十分灿烂,灿烂得诡异。
☆、第1491章 驾崩
她幽幽叹道:“论起来,皇兄早就是该死的人了,多活了这么多年,皇兄赚的也够了!皇兄若是不追问此事,那该多好啊,可谁叫你问呢?呵呵,你不用这般瞪着我,我既然敢出手,就有把握绝不会被人查出端倪来。”
她慢悠悠的从袖中摸出那小小的瓶子,将里边一枚丹色药丸倒在掌心,轻叹道:“这药是我好不容易才得来的,保准皇兄走得安详,没有任何异样!皇兄前阵子不是刚好中箭受伤吗?那一箭可是落在胸口位置呢,说不定损了心脏,如今发生这等意外,也是天意啊!”
雍和帝眼睁睁的看着长公主那只纤纤素手伸了过来,将那药丸送入了自己的嘴里。
药丸入口即化,很快,他便知觉涣散,意识模糊,不甘心的闭上了眼睛……
长公主抱着他,眼泪簌簌而下,嘶声裂肺的尖叫喊叫起来:“来人呀!快来人呀!皇兄!皇兄!你醒醒啊皇兄!”
……
皇帝驾崩,太子登基,大华朝顺利的完成了改朝换代。
皇后当时得到这个消息,大叫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太医诊断,皇上是旧伤复发,应该就是前阵子中箭所致。对此周老爷子也没有多余的话,那么皇上就是旧伤复发而驾崩,这一点板上钉钉不可更改了。
外头虽然谣言满天飞,但谣言就是谣言,太子却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既然皇上没有留下别的旨意,国不可一日而无君,理所当然的就是太子继位了,年号昭华,以明年为昭华元年。
这一下,满京城里人人都有些不知所措,大臣们更是茫然无比——除了太子那一派系。
毕竟,皇上驾崩得太意外了,一点征兆也没有就这么没了,众人都觉难以接受。
可眼下情形,谁也不敢说什么,只得先忙着眼前的大事,一边是先帝的丧事要操办,一边是新帝的登基大典。
皇后病得起不来,坤宁宫里日日汤药不断,先前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后接手宫中事务,少不了一番忙乱。
萧贵妃也没料到这谣言弄到最后会是如此结果,在嘉熙宫中狠狠的痛哭了几场,心下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唯一知道的是,她和她的儿子,已经永远也不可能再翻身了!
忠信郡王府中,卢湛和乔小如也意外震惊之极,然而宫里发生的事情,两人根本不可能查探得到。况且雍和帝已经驾崩,太子继位,眼下要做的,是自保,至于这件事的内情,卢湛已是下定决心,定要彻查个清楚明白不可。
他可以不做皇帝,但雍和帝不能死的不明不白。
即便他不是他的父亲,也是他的舅父。
然而他心里是相信他是自己的父亲的,得到他驾崩的消息那一刹那,心头猛然袭来的骤痛骗不了人。
可他现在什么也不能做……
卢湛如常出门,入朝,参与办理雍和帝的后事。
太子已经成了皇帝——昭华帝,心底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见了卢湛虽然还有那么点不自然、有那么点别扭,但到底也不会像之前那般左看右看不顺眼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还亲切主动的跟卢湛说了几句话。
待雍和帝下葬之后,京里、宫里内外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只是皇后依然病歪歪的起不来身,长公主也病了,闭门不出。
先帝所有的嫔妃都被安置在北苑,有未成年儿子的,暂且住在原本宫殿,只等儿子成年,便随儿子一同出宫进府。
原本闭门读书的三皇子,自然也参加了丧礼。
如今丧礼过去,他却不甘心再闭门读书,四皇子见机得快,再次又与云真出京了。
昭华帝与他们原本就不对盘,因为谣言一事人更变得阴沉了几分,留在京中,简直就是找死。
他可不想死。
对于父皇的死,虽然他心里也有不少疑心,然而他能干什么?能把昭华帝拉下马来吗?这种事还是想都不要想了!
既然什么都干不了,倒不如眼不见为净。
离开了才能过好日子。
他一向来想的最先的,只有他自己,因为除了他自己,也没有人会真心为他打算。
三皇子却是越想越气,每每看见昭华帝那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看着他穿着明黄龙袍、头戴紫金冠高高坐在父皇曾经做的位置上,心里就阵阵别扭。
更别提从前是兄弟,如今却是君臣,见了他还要跪拜了。
那种心理上的落差,简直要把人逼疯!
三皇子心里不爽极了,就要给昭华帝找点难受,不说别的,非得逮着雍和帝之死说事儿,非要说父皇的死疑点重重,怀疑是有人谋杀。
明里暗里的,这个“有人”就是昭华帝和长公主!
三皇子这些话是早朝的时候闯入朝堂说的,昭华帝黑了脸愤怒之极却不好发作,朝堂上众人全都装哑巴也不敢开口。
虽然人人都对雍和帝的死有所疑点,可是,谁有证据?谁都没有!
这是皇家事,且事关当今圣上,没有证据,谁敢妄言?
昭华帝大怒,不好立刻将三皇子怎样,却拿萧家开刀。
很快就有御史弹劾萧家,又有人上顺天府状告萧家,纵奴行凶、强买强卖、欺行霸市、鱼肉百姓……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情,根本就不屑于陷害。
毕竟,萧家可是身为第一皇商那么些年,做下的霸道事儿不是一件两件,此时翻起旧账来,往严重去说,萧家还能落得什么好?
京城中人心惶惶,大有风雨飘摇之势。
卢湛心里颇为担忧,想要设法将乔小如母子母女暂且送出京去,送他们去西北岳天翔那里。
岳天翔领着西北军,是西北的土皇帝,更是他交情过命的兄弟,值得交托。况且,从西北城可直奔燕岐部落。
乔小如还有个燕岐郡主的身份呢,不怕没有容身之地。
不想,正在这时,昭华帝却突然下旨,封卢湛为忠信亲王,赐蜀中为其封地。
古青锋得到消息神情有些复杂难明,之前她所做的各种准备,一是往西北,一是往蜀中,不想正好可以用的到了。
☆、第1492章 晋封
卢湛虽然不明所以,但也巴不得暂且先离开京城此地,待离开之后,再暗中潜回来彻查。
如果性命都没了,那么一切都是虚的。
昭华帝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子,自己与他又有那样的嫌隙,明面上相对上,自己根本不可能占到半点先机。
当下领旨谢恩,卢湛一天都不肯多停留,次日便安排乔小如母子母女先行离开,两天之后,自己策马领着一队亲兵侍卫追赶而去。
皇后的病依然由周老爷子看诊着,实际上也就是龙小西看诊。据龙小西暗示,皇后身体并无大碍,所谓的卧床不起,有一半是装的……
卢湛离开京城的时候,也就更没有什么牵挂了。
卢湛并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被封亲王,赐蜀中封地,全是卢锦和的功劳。
自打那流言铺天盖地的来,昭华帝整个人阴沉了不少,终于登基之后,多年的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从此天大地大他最大,再也没有人能够管的了他、再也不用担心被废黜,心理无限膨胀,骄傲自信自大得恨不得尾巴翘上天。
一边是性子更阴沉几分,一边是无限自信骄傲、心里膨胀,可想而知如今他的脾性变得多么糟糕。
自大、狂妄、多疑、猜忌。
卢锦和敏锐的嗅到了不对,别看他一跃而成为新帝身边的大红人,人人争相巴结,其实他心里早已在默默斟酌着寻找后路。
他对太子原本就没有什么感情——还不如对乔小如的感情更深。
明知新帝忌讳卢湛,迟早会对卢湛下手——卢湛一旦倒霉,小如怎么办?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死。
当然,卢湛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会不知道新帝绝对容不下他、腾出手来就会对付他,他不会坐以待毙,或许是有把握带着小如母子母女安然离开的。
可是,他还是不放心啊!
自新帝登基之后,他心里便一直在琢磨着,该如何设法保全他们夫妇。
在卢锦和看来,雍和帝已经驾崩,一切的流言也好、猜忌也罢,全都尘埃落定了。新帝登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没有人可以更改,昭华帝也绝对容不得人更改。
先帝死的蹊跷,这大家伙儿心里都存着疑虑,可那又怎么样?谁敢去查?谁又有把握能查出什么来?不过是送死罢了!
卢湛如果留在京城,只怕会忍不住去查,那无疑是自寻死路。他们夫妇最好远远的离开京城,远远的离开了,便安全了。
因此,昭华帝因为三皇子搅合而对萧家和三皇子动了杀心之后,卢锦和便知道机会来了。
卢锦和委婉劝说昭华帝,忠信郡王乃是他的左膀右臂,可算是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况且又是亲戚,怎么也当得封赐一个亲王的爵位,如此,也好叫人都看看皇上是何等的宅心仁厚、待忠心耿耿的属下何等用心……
一开始卢锦和提起卢湛的时候,昭华帝脸色都变了,是很不高兴的。
若提这话的不是卢锦和,只怕他就要出言呵斥了。
他乐意给卢锦和三分面子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说完。
可待他说完之后,昭华帝心里一动,便寻思上了。
老三那混蛋太可恶,朝堂上大放厥词当面质疑他、羞辱他,如今他已是皇帝,难不成还要忍下这口气?那绝对不行!
所以,对老三,他是动了杀心。
但那毕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刚刚继位便杀了弟弟,叫大臣们和天下百姓如何看他?他还想做个名垂千古的明君呢,而不是落得个“暴君”的恶名。
如果此时他册封了卢湛为亲王,岂不是正好显示了自己是个明君、仁君、知恩图报?
毕竟,在这种谣言满天飞的情形下,自己还肯封卢湛为亲王,那是何等的大度、何等胸怀?谁提起来不要夸赞一声?
至于老三,哼,他不敬君上、大逆不道、与萧家勾结鱼肉百姓、横行霸道,难道不应该受罚?
罢了,他不杀他便是,但这京城,他是别想待着了。这亲王的爵位,他也别要了!将他狠狠的踩在泥里,岂不是比杀了他更好?倒要看看他还如何神气的起来?
父皇在世的时候不是总夸赞他聪明吗?哼……
主意已定,昭华帝心里暗爽,脸色也好看了几分,笑着夸赞了卢锦和两句。
卢锦和趁机又道:“如今京中太平,忠信郡王留在京中倒是有些浪费人才了,以微臣愚见,不如将他外放,更能为皇上分忧办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昭华帝心里一动,更觉得这话说到了心坎上。现在他是真的一点也不想看到卢湛——别说看了,光是想到他就让人忍不住心里烦恼烦躁起来。
倒不如索性先将他弄出京去,远远的打发走,一则眼不见为净省得心烦,二则慢慢的京中众人也会忘记那可笑的谣言。
不然,卢湛在京一日,只要看见他,大家都会想起那谣言,想要忘记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不说别人,自己先就要被这事儿搅合得烦躁死。
先把他弄出京,等过个一二年,再要了他的命,保证一点儿水花也翻不起来!现在还不能杀他,现在他要是死了,自己的名声也不好听。
心里打定了主意,昭华帝便笑道:“卢爱卿言之有理,依爱卿之见,将何处赐为封地更好呢?”
卢锦和来见昭华帝之前心里早已有了计较,听见昭华帝问,故作沉思片刻,便道:“蜀中刁民甚多,部落林立,多有蛮不讲理者,郡王大才,想来——”
“唔,那就蜀中!此事便这么定了!”昭华帝听得颇为满意,点了点头。
虽然封了卢湛做亲王,且给了封地,但他当然不可能给他很好的地方去享福。蜀中刁民甚多,部落林立,那正当合适……
古来便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让他去走走这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吧!
若是半道儿上死了,倒省了自己的事儿了……
如此,圣旨冷不丁的便下了,卢湛事先根本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听到。
☆、第1493章 离京
但是,这正中下怀,立刻便将老婆孩子先送走,亲信们也陆陆续续的离开。
整个偌大的忠信郡王府,不过三天,便成了一座空府,只留下冯管家和二十来个奴仆看家。其他的奴仆下人全都遣散了。
就连古青锋,也交代好手中事务后,随着一道进蜀。
她没有跟卢湛、乔小如提起过,她原本,便是蜀中人……
她迟早是要回蜀中一趟的,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既然如此,这也是天意,有些事,似乎也该清算清算了。
卢湛一家子离开京城之后,昭华帝心里那叫一个轻松舒坦,果然眼不见为净是对的。
那谣言的源头都不在了,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也就慢慢遗忘了。
他,是父皇和母后的亲生儿子,是赵家的子孙,是这江山的新主人,这一点,永远,也不会改变!
倒是新皇后邓玉婵,听到卢湛和乔小如离开的消息,落寞的苦笑了笑,摇头叹息。
她比昭华帝看得更清楚,卢湛,肯定会回来的。
到时将是何等一番腥风血雨,没有人能预估。
昭华帝心里一块心病去掉了,心情也舒爽了,就腾出手来继续对付萧家了。
当然,对付萧家不过是顺带的,他的最终目的是三皇子。
刑部审讯之后,萧家最后的下场是家产查抄充公,全族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流放岭南。
这还是昭华帝看在萧家到底勉强算得上一个皇家亲戚的份上开了恩,没有把他们的脸面下死劲儿的往地上踩,否则的话,就要将萧家的女人们送入教坊了。
三皇子气得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昭华帝这是生生打他的脸,故意做给他看的啊!
三皇子怒气冲冲直奔乾清宫找昭华帝算账,昭华帝冷笑着将萧家案子的结案卷轴扔给他,冷笑着让他自己看。
“萧家作恶多端,国法难容,同样都是朕的子民,朕如何包庇?老三,你也不小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吗?看来读了这么久的书,你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啊!”
三皇子看也不看那卷轴,目中怒火熊熊,盯着昭华帝冷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说的好听,也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罢了!得罪了你的是我,你有本事就冲我来,何必拿萧家开刀?呵呵,作恶多端?国法难容?这种鬼话你也说得出口?不嫌恶心吗!”
“你简直不可理喻!”昭华帝大怒,厉喝来人,喝命三皇子滚出去跪着。
三皇子脊梁骨挺得笔直,连连冷笑。
昭华帝气结,无不嘲讽的亦冷笑道:“不去吗?要不要朕传旨把萧贵妃叫来,让她好好教导教导你何为君上、何为君臣尊卑啊?”
三皇子眼皮子狠狠一跳,胸膛急速起伏,咬牙忍下了这口气,怒气冲冲出了乾清宫跪在了路边。
当时刚刚过午,昭华帝就这么让他跪着,跪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因为萧家一族的下落而急怒攻心病倒的萧太妃——昔日的萧贵妃才得到消息,又气又急差点儿没晕过去,当即命人更衣,颤巍巍的去命人扶着去找太后——昔日的皇后。
她倒是个识趣的,不敢直接去找昭华帝,想要求着太后帮一把。
如今她们这些算是前朝的嫔妃还有什么可争的?皇上都没了!
好歹宫里头相处了这么多年,太后如今已经稳稳当当赢了她,想来也会不计前嫌给她几分面子。
但是,太后并没有见她。
太后身边的嬷嬷直接把人在慈宁宫外拦住了,委婉的表示皇后病中不宜招待,且已经睡下了,请太妃娘娘见谅。
萧太妃求了几句,最终到底流着泪离开了。
这才回过神来,太后未必便是真心不愿意帮她,而是太后如今的身份十分尴尬。
因为那些比真事儿还真的流言,加上先帝死的蹊跷,太后与新帝之间的关系哪里还像当日那般亲近?二人心中也已早种下嫌隙。
她请太后帮忙向新帝求情,太后怎么可能答应呢?
萧太妃泪流满面,喃喃的念道:“报应、报应!这是报应啊……”
当初发现了端倪,她只想将这潭水搅混,只想让太子和卢湛两败俱伤,却不料变故横生,先帝一死,什么都超出控制了!
倒害的她的儿子和族人,落得了如此下场!
萧太妃闯入乾清宫,含泪求情。
三皇子看得眼睛冒火,心如灼烧,恨不得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