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也就看这么一次,将来什么时候才能再看一次甚至不能再看了,都是说不准的事儿。
  抱着小月亮,卢湛心里愧疚不已,叹道:“这个闺女真是委屈了,这么小一点儿,偏偏遇上这等事,我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只要她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我便心满意足了!”
  乔小如也不禁心生怜惜,小月亮还这么小,却要跟着他们在外奔波——两人是绝对不会放心将她留在家里那么久的。即便在现代,小婴儿出远门都是一件苦差事,更别论这会儿。
  “我们的小月亮一定会平安长大的,因为她有我们做她的父母。”乔小如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卢湛也不禁微笑了笑,点点头道:“不错,有我们在,没人能伤害小月亮。”
  一行人不紧不慢往沂春县去。
  这一次卢湛并没有隐瞒身份,到了沂春县城,便上县衙找了贺县令和师爷,言语间自然少不了透露几句。
  毕竟,这儿不比随云县,随着和记商行的壮大,自家在随云县也算是有几分势力了的,即便自己和乔小如离开了,也没人敢怎么样。
  再说了,还有个穆南王府是亲戚作为后盾呢。
  可是,这儿不一样。
  如果不让县令大人知道点什么,等自己和乔小如两个一走,以后就是鞭长莫及了,天知道这贺县令、地方势力豪强会不会做出点什么来?
  人心贪婪,什么都难说。
  虽然到时候何三若是抵挡不住可以上随云县求救,然而一来一回仍然十分费事不是吗?
  因为红薯粉丝和土豆粉丝的事儿,贺县令已经受到了朝廷的褒奖,只等着任期满别处有空缺下来,一个知州的位置是稳稳当当的了。
  因此对卢湛和乔小如,他是十分感激的。
  再听得卢湛明里暗里透露表现的身份,此事贺县令也听闻了一两丝风声的,完全没有怀疑卢湛的话——这种事谅卢湛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冒充乱说。
  贺县令意外之下更是又惊又喜,当即便行礼起来,满口表示请卢湛放心,即便明年他调任之后,也一定会跟下一任交代清楚的。
  请卢公子放心,绝对没人敢在卢公子的地盘上乱来。
  卢湛要的就是这句话,笑着道了谢,贺县令哪里敢受这话?急忙谦逊陪笑直道“应该的!”
  一时又要将衙门后堂招待贵客的院落收拾出来请卢湛夫妇去住,卢湛拒绝了,说要与妻子去自家的庄子上住几天。
  贺县令猛地一拍脑袋讪讪笑道:“看下官糊涂的!公子在这儿是有自个的庄子的,哪儿用得着下官多事。”
  这次再来,整个沂春县的面貌与之前所见大大不同了,繁荣了许多。
  乔小如不由得感慨。
  城内城郊冒出了不少专门制作土豆粉、红薯粉的作坊,想来这两样作物在沂春县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不光是城郊,那些乡镇村里,不少人家也大量种上了吧?
  一家人先随着何三来到开垦荒地间建起来的庄子上。
  庄子靠着大池塘不远,途径那占地几十亩的大池塘的时候,但见波光粼粼,池塘中鸭鹅成群,塘边栽种着杨柳、槐树、桃树、榆树、柿子等许多树木。
  虽然都是新栽种的,一株株长势却是甚好,枝繁叶茂,相信要不了几年,便是一片浓荫,再看的时候便显出几分江南水乡的风韵来。
  庄子上除了他们家住的院落之外,又有三十来户佃户。清一色的砖瓦房子,整整齐齐排开,道路整洁干净,间隔的栽种着许多树,放养的鸡、狗跑来跑去,一片热闹。
  乔小如见了十分满意,笑向何三道:“你做的很好,想不到短短时间,这儿可完全变了个模样啊!”
  何三讪讪笑道:“小人可不敢居功,都是按照少夫人的吩咐做的罢了!”

  ☆、第939章 去沂春县

  一时进了院子,房屋高大,窗明几净,乔小如和卢湛他们住的院子虽然小巧,布置得却别有几分风致,明亮的玻璃窗将屋子里映得亮堂堂的。
  乔小如让山竹留在屋里陪小月亮,自己与卢湛带着何三上地里去走了走。
  四通八达、大大小小的水渠将水源引到各处田间地头,汩汩的流水声听在耳中分外令人愉悦。
  水渠旁边,栽种着一排排的杨柳、榆树、槐树等,笔直的树木随着水渠纵横交错,将偌大的大地分割成一块块的豆腐块。
  这个时节红薯、土豆长得最旺盛的时节,在过一个月,就可以陆陆续续的收获了。
  因为贺县令的大力推广,这放眼望过去的,几乎都是这两种作物。
  也有的人家种了些诸如玉米、黄豆、蔬菜等,种水稻的几乎没有。
  这地还很瘦,众人都知道不适合种水稻。
  等过得几年地种熟了,肥一些,或许会有那么一些人改种水稻。
  可也难说,若是红薯土豆卖得好,没准最后就只剩下这两种了呢。
  乔小如他们家的地,是全部种的这两种,只留了极少数的种菜供佃户们自己吃。
  等三家作坊开工,今年的粉丝卖出去,打开市场,以后的路子只会越走越顺。
  乔小如和卢湛在这儿一共待了四天,叮嘱交代了何三一些事,这才启程离开。
  小月亮倒是没有什么不适的反应,小家伙来到陌生的环境,眼睛眨啊眨的到处乱望,看什么都新鲜好奇,倒是一副颇为开心的模样。
  乔小如不由笑道:“这孩子等过得几年,只怕也是个野丫头呢!”
  卢湛看自家的闺女那是怎么看都好,眉毛一挑,道:“野丫头也没什么不好,我就喜欢我家闺女野一点,省得让人欺负。”
  乔小如:“……”你不怕太野了嫁不出去吗?
  回去途中,两人又顺道去了一趟乌夷部族,在乌夷部族停留了五天方才离开。
  乌朵难舍之极,兄妹、黎账房亲送他们下山,这一别,以后再想这么聚可就难了。
  “以后有空,我一定去京城看你们!小如,你们到了京城,别忘了来信联系哦!和记商行若是有什么事让唐六斤他们只管来找我们,哼,要是遇上不讲理的人,我直接带人揍他丫的!有的人啊,揍着揍着就老实了!”乌朵又道。
  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乌朵又千叮万嘱,让乔小如他们离开之前一定要给自己说一声,因为她还有一份厚礼要相送呢,保准是他们所需要的。
  乔小如知晓他们乌夷人都是爽快利落的性子,若是跟她推推搡搡、扭扭捏捏的客气着,反倒是见外。遂笑着答应了。
  回到随云县城,又在得意楼住了两天,与独孤豫章商量了一些事。
  恰好独孤豫章为乔小如找的下人也找到了,一共是三位。
  一位荀嬷嬷,年过四十,对京城上流社会各种规矩礼仪十分熟悉,对京城中各高门大户中各种掌故历史一清二楚。
  且后宅争斗经验丰富,什么都略懂。
  意思就是,有这么个人在,别人要是想往院子里、饮食、衣裳里放些什么害人捣鬼的东西,那是痴心妄想。
  两位十七岁的丫鬟小霜、小雪,机灵谨慎,武功不错,小霜轻功尤好,小雪练的则是外家功夫。
  两人比起普通侍卫也不逞多让,放在后宅中绰绰有余。
  当然了,独孤豫章又隐晦的提醒卢湛和乔小如,小霜、小雪的武功虽然还可以,但是可别指望让她们在长公主府中做出什么来。
  长公主府中——尤其是长公主的身边,肯定有会武功的侍女的,并且,长公主肯定有暗卫。
  小霜、小雪的武功并不是独孤豫章所能找来的最好的,但他若找来武功极好的,或许,长公主就会心生忌惮而命人暗中除掉了。
  唯有这般不上不下的,对付普通丫鬟婆子绰绰有余的,长公主才可能容忍得下,不当一回事。
  “让你费心了,这样就很好!”卢湛向独孤豫章郑重道谢:“若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你只管开口,独孤家这份人情,我记下了。”
  独孤豫章与他相视,彼此了然。
  “好,卢公子这话,我也暂且记下了。”独孤豫章心里欣慰了几分。
  卢湛和乔小如想必都想到了吧,这三个人肯定是从他独孤家里要来的,不然这两个丫头也就罢了,这样好用的嬷嬷,谁家舍得给?
  因此这份人情,得记在独孤家的头上。
  独孤豫章自然不会告诉他们,小霜、小雪也就罢了,荀嬷嬷却是祖母给他的,是祖母身边最得用的嬷嬷之一。
  因为他要替独孤家进京还皇后娘家的人情,少不了会与京城中各高门大户打交道,偏他又没娶妻,后宅没人。荀嬷嬷是特意苦习过一番关于京城事宜的,在他身边伺候,他也能多省几分心。
  他却觉得没有必要,更不乐意弄个老嬷嬷在自己身边,因此一直推辞着没要。
  他家祖母拗不过他只得暂且作罢,原本是打算等他娶了妻再把人给他的妻子的,谁知他冷不丁的又说要了。
  要了来,就把人转手给了乔小如。
  荀嬷嬷原本不太乐意,无奈主子命令不可违抗,又逼着独孤豫章答应,她只在乔小如他们身边待三年,这三年她会尽量将能教的东西教给乔小如身边的人。
  三年之后,她是要回独孤家的。
  祖母身边的有本事又忠心耿耿的老人,独孤豫章也不好对人太不客气,只得暂时答应了她这个要求。
  荀嬷嬷这才点头同意,表示自己这三年跟在乔娘子身边,必定将她当成主人,忠心耿耿。
  独孤豫章松了口气,心里却道,三年便三年吧!说不定等三年之后叫你离开你自己都舍不得呢……
  乔小如和卢湛都明白兵在精而不在多的道理,虽然独孤豫章只找来了三个人,两人都很感激。
  等到见了荀嬷嬷三人之后,就更感激、更满意了。

  ☆、第940章 独孤豫章找来的下人

  乔小如不由在心里感慨,权贵名门望族之家果然是不一样,底蕴深厚,那一份见识和深度,绝不是暴发户能相比的。
  荀嬷嬷容貌平凡,然而透出来的那一份涵养气度,多少人家的正牌夫人都比不上。
  小霜、小雪看着都是灵动跳脱的性子,举手投足之间却无半分轻浮。
  带着三人一同回卢乔村,路上乔小如简单的说了些自家的状况,又笑问她们可还有什么要问的?
  荀嬷嬷便躬了躬身回道:“独孤公子已经说过一些,暂且并没有什么要问的,日后,自然就更明白了,请少夫人放心。若有要问的,老奴再开口。”
  小霜、小雪也都笑说没有。
  乔小如便道:“那就好!我们夫妇信任独孤公子,也会信任你们,希望以后我们大家彼此相处愉快。”
  “老奴必会尽职尽责。”荀嬷嬷又躬身道。
  小霜、小雪也都称是。
  两人出去转了这么一大圈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过去二十来天了,曲嬷嬷、刘嬷嬷的脸色忍不住都有些难看。
  可惜,乔小如和卢湛才懒得管她们的脸色,乔小如明目张胆的表示路上太累了,得休息两天再继续学学规矩,把刘嬷嬷气得够呛,却也不好说什么——她知道自己说了也是完全没有用的。
  她们自然也看见了跟着一起回来的荀嬷嬷和小雪、小霜三人。
  小雪、小霜不过是两个小丫头,曲嬷嬷、刘嬷嬷自然没什么兴趣将目光放在两个小丫头身上。
  对荀嬷嬷,却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不过,说起来这荀嬷嬷还真是个人才,根本不用乔小如说什么,回到乡下家里后,便是一副低眉顺眼、老实憨厚、沉闷得木头一样的模样,哪里像个肚子里有货的?
  曲嬷嬷、刘嬷嬷暗暗观察了一阵也就不感兴趣了,想着不过是乔小如看人手不够了买回来帮忙干活的。
  乔小如则抓紧时间向荀嬷嬷请教关于京城里局势情形,尤其与长公主以及皇室相关的各种人等事宜。
  又将那两位教自己的规矩给荀嬷嬷演示,问问荀嬷嬷可有没有什么不妥。
  荀嬷嬷原本是碍于独孤豫章命令,强打精神不得不留在乔小如身边,其实内心深处,下意识还是有点反感不愿的,并且认为独孤豫章言过其实的夸她了。
  一番相处下来,见乔小如十分虚心请教,自己说什么往往一点就透,一说就明白,偶尔提问,也都提到点子上。
  对于那两位嬷嬷教给她的规矩,她这才学了多久?要知道基础可是零啊,在自己面前展现出来的时候,步步到位并没有什么拖泥带水或者出错,更没有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荀嬷嬷心下这才叹服几分。
  与她越相处也越处出几分默契来,心道公子这回倒算没撒谎,说的话却还算得靠谱的。
  这位少夫人如此聪明,又是个干净利落的性子,以后相处起来,彼此都会方便轻松很多。
  而有了荀嬷嬷这样经验丰富的人,乔小如也大松了口气,这么一来,她就不用跟穆南王府借人过来了。
  与穆南王府的联系,为了大家彼此都好,自然是越少越好。
  荀嬷嬷与独孤豫章说好,以后是要回去的,小雪、小霜却算是乔小如的人了。
  两人来之前受了独孤豫章一番警告与敲打,乔小如家的实情独孤豫章也是说了的,因此两人来到这儿心下倒没有什么落差。
  见新主子人还不错,两人也都暗自放下了心来,主动与山竹、杨桃结交。
  原本便是年纪差不多大的姑娘们,加上独孤豫章也是有几分眼光的,挑来的人人品自然也不差。
  很快,四个姑娘便熟悉起来,相处得也颇好。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终于也快要到了启程离开的日子了。
  刘嬷嬷面前背后也不知道念叨了多少回,不停的提醒乔小如和卢湛该回京城了。
  长公主还等着他们回去过中秋团圆佳节呢。
  又说到时候必定要进宫谢恩的,可不好误了时间。
  乔小如和卢湛哪儿搭理她?自己该怎么计划怎么计划、该怎么准备怎么准备。
  好在和记商行的各项事项已经全部都交代安排好了,即便他们不在这儿,以后也能很好的扩张和发展,这算是完成了一件大大的心事。
  要知道,这以后可是他们的钱袋子啊。
  当然,明面上的那些店铺商号应该赚不了多少,主要指望的是今后暗地里发展起来的。
  犹豫一番,卢湛到底与里正交了几句底,请里正以后如果可以的话多照看照看一下乔家大房和二房。
  以前的恩恩怨怨如今再来看,也没有那么重要的。
  毕竟,卢孝全、卢孝义的亲弟弟是自己的养父,对自己恩重如山。
  养父不在了,对他的哥哥好一些、照顾一些,也是应该的。
  里正吓得不轻,连忙应了,笑道如今有和记商行在,卢家可没人敢看轻的,即便那两房人与他们三房的关系不是那么近。
  乔小如又特意与乔大河说了一回话,兄妹两个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好好的坐下来说话了。
  可乔大河还是那个性子,乔小如又不是他真正的亲妹子,说了几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至于顺哥儿,他坚持要学医,乔小如便托付给唐六斤,请他帮忙照看。
  对于这个侄儿,乔小如反倒更有几分放不下。
  好在顺哥儿一天天也长大了,且懂事成熟了许多,料想日后也不会有什么事。
  她又担心万一将来乔大河娶妻,后娘对顺哥儿不好,再次拜托唐六斤帮忙照看,如果万一真那样,记得千万及时写信告诉自己。
  她不会插手乔大河娶不娶继室的事儿,但是,想要欺负顺哥儿,那却不行。
  杨氏如今是蹦跶不起来了,整天躺在床上,没法儿出来祸害人了。
  原本还能骂的时候,杨氏那骂得,真是一天比一天毒、一天比一天叫人没法儿听,结果哑了之后,整个世界都清静了。

  ☆、第941章 告别前夕

  横竖有个丫头照顾,帮她擦身、洗脸、喂她吃饭、帮她翻身、伺候大小便,李氏基本上每天就是一早一晚尽到儿媳妇的义务去看她一眼也就罢了,平日里绝对不往她跟前去,对于每次自己去她总会瞪起一双眼睛怨毒的瞪自己,李氏也没有那么在意了。
  反正杨氏这种人,她就是要变着法儿的给你找不痛快。
  你不痛快了,她就痛快了。
  你要是不搭理她,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乔小如将李氏存放在自己这儿的银子全都交还给了李氏,如今没了杨氏成天折腾,李氏也敢将银票自己收藏起来了。
  况且,乔小如他们就要走了,自己不收回来也得收回来了。
  “唉,怎么好好的你们就要上外地做生意去呢?我看你们在咱们随云县这儿做的不也挺好的嘛!怎么突然间做这样的决定呢?我这心里啊,听了总觉得空荡荡,就跟你们这一走以后不回来了似的!”李氏接过银票笑着道。
  乔小如听得却是心里一酸差点儿没掉下眼泪来,这位大堂嫂的感觉倒是挺敏锐的。虽说自家一点儿风声都不漏,还是让她察觉了两分。
  “哪有不回来的理?自然会回来的!”乔小如笑笑。
  说了一番闲话,这日在家中设宴,请了大房、二房,又将青苗两口也接了回来,一同过来好好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只有杨氏没法儿来,结果这天晚上杨氏大发脾气摔了碗不吃饭,春姐儿翻了翻白眼,利索的将地下打扫干净,也就没再管杨氏,自己优哉游哉的吃起自己的来。
  在她看来,这位老夫人就是作。
  没人搭理她,她也就作不起来了。
  杨氏见了,气得眼珠子快要瞪出来,无奈却是动不得也说不得,险险没晕过去。
  第二天,青苗两口子离开的时候,乔小如送了好些衣料和首饰。青苗也知道他们就要往外地做生意去了,等于是阖家搬迁,也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眼眶一红,忍不住抱着乔小如呜呜的哭了一阵。
  哭得乔小如也有点心酸。
  这三年多将近四年的生活虽然过得并不轻松,尤其有杨氏那个家伙成天乱蹦跶可以说是令人颇为苦恼的,可是总体来说过得也不坏,还是有那么多的人都值得想念的。
  乔小如又打点了两大箱子礼物,给大房和二房送去。
  箱子里也不是别的什么,也都是各种衣料、皮子、以及两套文房四宝、一些并不名贵但在乡下来说也格外有面子的金银首饰。
  另外又各给了两房三百两银子,让他们不如将房子重新建一座更好一些的,也可以住的更加舒服一点。
  又道自家大宅子那边,劳烦他们帮忙照看照看,尤其是那些花草果木。
  还有那菜园,莫氏一家三口可种不了多少、吃不了多少,他们若想种的话便过去种起来,省得荒废了。
  还有那些果树,打理打理,每年都能结果子的。
  还有那不大不小的鱼塘,鱼可不少呢,想吃了就去捞。
  那园子里想去玩儿也尽可以去。
  李氏等都笑着答应了,让他们放心,一定会帮忙照看好的。
  张氏、李氏很想问一问能不能搬过去住的,到底知晓乔小如的性子,这话纠结着,都快到喉咙口了也没敢说出来。
  原本还想着乔小如会不会主动邀请他们去住,结果乔小如也没邀请,两人都有些失望。
  虽然失望,到底原本也没报多大希望的,倒也谈不上太失望。
  想想那些衣料,还有那金灿灿二两三两一对的金镯子,还有样式精美嵌着玉石的金钗,心里又高兴起来。
  乔小如自然不会让他们两家搬过来住。
  她和卢湛都不知道怀宣以后还会不会回来,让他们去住了,以后怀宣回来怎么办?
  怀宣与卢湛不同,这儿是他的根,他的爹还安葬在这儿,他们想,迟早有一天,哪怕是若干年之后告老还乡,怀宣也一定会回来的。
  若是这会儿让大房、二房住了,以后再让他们搬走怎么好搬?
  若是过个十年、二十年,李氏、赵氏说不定都要当祖母了,那会儿一大家子都住着,怎么让他们走?
  所以索性不让住,最干净利落,将来也不至于因此而闹出什么矛盾口角为难之事来。
  横竖他们如今住的地方也不差,每年赚的银子也不少,完全可以自己重新翻盖更好的房子。
  对于村里的其他人,乔小如和卢湛便没有再设宴告别了。
  两人都不想弄出太大的阵势,悄悄的离开最好不过。
  卢湛又捐了两千银子给村里,让里正用来买良田,当做族产,以后修葺祠堂,救助孤寡弱小,供应学堂先生束脩,应该也尽够了。
  里正与村里村老族老们无不感激。
  唯有卢锦和的娘沈六婶那里,乔小如含糊说了句话,说自己和卢湛可能会去一趟京城,问她有没有什么需要带给卢锦和的?
  沈六婶高兴得不得了,打点了两个包袱拜托乔小如和卢湛带去,又央怀宣帮忙写了封信让一并给卢锦和带去。
  乔小如看着老人家头发花白,一提起儿子那容光焕发的欢喜,心里差点一个冲动就请沈六婶随同自己一起进京。
  进京与卢锦和住一起,或者还能跟田氏串串门,有自己和卢湛照应一二,想来在京城里是能生活得不错的。
  可是转念想想,自己和卢湛如今一大堆的麻烦还等着呢,自己两口子现在就是个祸胎,还是尽量别沾惹不相干的人算了。
  万一有个什么不好连累了人,自己心里如何过得去?
  正因心里这么想,便是肥姐和陆捕头,乔小如和卢湛都没有写信告诉他们自己两人要进京的事。
  一切事宜都已经交代安排完毕,乔小如和卢湛这才开始收拾行李。
  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行李可收拾的,无非就是几套换洗衣裳,还有就是小月亮的一大堆东西。
  用卢湛的话说,想必长公主府中什么都有、不会缺欠了咱们俩的吧?什么都不必带。

  ☆、第942章 终于要走了

  乔小如哈哈一笑,深以为然。
  不过,小月亮所用的、穿的东西乔小如可不敢乱用长公主府提供的,每一样都得是自己亲自准备的、用惯了的东西才行。
  于是,自己和卢湛的东西一个箱子都没装满,小月亮的衣裳加上各种用的东西,倒是收了整整三口大箱子并两口小箱子。
  刘嬷嬷看得一阵鄙夷,很想说什么又忍住了,心道这少夫人没见识果然是没见识,便是聪明些、有两分手段,这眼界格局到底小了。等回了京城、到了长公主府,什么样的好东西没有?
  偏要将这么些不值钱的东西当宝贝似的带走。
  要说回京,云容等四人最高兴了。
  四个人高兴但没敢在乔小如和卢湛面前高兴,反而更加谨慎小心了,生怕这当口被那两位无良主子寻个什么由头将自己又狠狠的教训一顿、然后丢在这乡下地方,那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尤其云容,自打那天向乔小如投诚却被乔小如几句话弄得哑口无言、狼狈离开之后,她便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总躲着乔小如,不敢让她看见自己。
  一则心虚,她是绝对不可能乐意在乔小如身边当个小丫鬟的,可是人家少夫人既然说出了这话,她却又不肯,保不齐少夫人恼怒之下会怎么收拾她呢。所以最好就是不与少夫人见面。
  二则那天乔小如说让她留下来看守这乡下大宅子,这话她是越想越后怕,留在这儿过一辈子?她会疯的!
  她甚至暗自后悔,那天真是不应该去找她投诚。
  云裳脸上的疤痕都脱落之后,虽然脸上留下不少深深浅浅的印记,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印记也淡了一些,她更是心急火燎的盼着回京。
  没准回京之后能买到好药膏祛疤去痕呢?
  即便不能,她那上好的水粉已经快要用完了,也得回京去买呀。
  以后脸上的粉敷厚一点就好了,敷厚一点,也就看不出来了。
  她自己看习惯了她不觉得,反而觉得自己这张脸比起原来更别有一番风情韵味。
  却不知那敷了厚厚一层粉的白惨惨的脸色,看起来有多吓人。
  这日,卢杏儿又回来了,特意前来为乔小如和卢湛送行。
  卢杏儿故意在曲嬷嬷、刘嬷嬷面前表现得与乔小如关系亲昵,又送了两套价值连城的头面首饰给乔小如,送了玉佩和长命嵌宝金锁给小月亮,住了一晚,第二天方依依惜别离去,与乔小如说好等进京了回去看她。
  这日乌朵又来了,给乔小如送来了一棵五百年的老山参、两朵碗口大不知也是长了多少百年的灵芝。
  乔小如见了都替她心疼,推辞着不肯要,嗔她道:“这可是你们部族里的镇山之宝,你怎么能送我这个呢?我又并不需要这个!”
  乌朵一撇嘴,说道:“这是好东西,谁说不需要啦?不需要便留着补身吧!横竖啊,总不会是无用之处。要不是你啊,我们部族只怕真的要落到变卖镇山之宝过日子的地步了,而且,卖的时候指不定怎么被人压价呢!你快收下,别客气了。送给你的这个,并不是我偷偷私下拿给你的,是经过长老们同意才拿的。”
  听她这么说,乔小如便笑着道谢收下。
  乌朵又从怀中摸出一个样式简单古朴、两寸余大的小瓷瓶,放进乔小如的手里,郑重道:“这里头有两粒百毒丹,可解百毒,只要不是见血封喉、当场毙命的厉害毒物,这个都有效。这是我们族里传下来的,总共也没剩下几颗了。不过,反正我们想来也用不着的,这两粒便送你吧。”
  说毕乌朵撇撇嘴又道:“当官的都没什么好人,京城里最多当官的了,那地方肯定乱的紧,你们拿着防身也好。不过,我希望你们永远也没有机会用得着。”
  乔小如心里一暖,紧紧握着乌朵的手,笑道:“这么珍贵的东西,可教我说什么好呢!乌朵,我便不推辞了,以后我们一定还会有机会再见的!你们也多多保重!”
  乌朵咯咯一笑,点点头道:“嗯,我们都保重!等哪天你们安定下来了,别忘了给我们来信,我也去京城看看你们,顺便看看热闹!”
  “好!”两人相视一笑。
  所有一切都已准备好,次日便要启程了。
  这天晚上,独孤豫章与蓝掌柜带了好几个随从带了好几辆马车过来了。
  乔小如和卢湛家的马车可没打算带走,留下来给卢怀金他们用。
  当天晚上,便将所有的行李全都打点装好,准备第二天天一亮就出发。
  莫氏、丁四海和小江都很舍不得,眼眶红红的一直在沉默的帮忙装车。
  乔小如给莫氏一家人一下子发放了三年的工钱,剩下的让唐六斤以后帮忙发放。另外每人又给了一个大红包。送了莫氏一对金钗当送别礼物。
  这一家人来到他们家之后大家相处得很投缘,虽名义上是主仆,其实乔小如和卢湛在他们面前可从来没摆过什么主子的款。
  龙小西自然也跟着乔小如一家子的,即便乔小如不让他跟,他也不肯。
  他相信自己的医术,更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