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弃妇:傻夫君宠妻无度-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巧不巧在城门处不远遇见蓝掌柜也乘车不知从哪儿回来。
见了乔小如笑呵呵的打招呼,跟乔小如说他家少东家回来了,请乔小如过去坐坐。
乔小如原本就有事要找独孤豫章说说,顺便也想问问茶籽油渣饼泡水治疗蠓子虫效果如何?兑水的比例是多少?多久喷洒一次合适?要知道蠓子虫可是一种水稻十分常见的害虫,说不定哪天自己就要用上这个配方呢?
便很痛快的笑着应了,说明天她和傻夫君是会过去的。
来到肥姐家,听肥姐将前一阵子满天飞的流言说完,乔小如心里一万头***呼啸而过,扬蹄飞腾起烟尘无数将她的思维淹没:为什么?
她真的被这个疯狂的女人给弄的目瞪口呆,完全不明白自己究竟什么时候、哪里得罪了她,以至于让她如此不顾一切的报复。
呃,比蓝景和还要莫名其妙!
“姐,”乔小如弱弱道:“你帮我想想,我漏了哪里?”
“我前几天也是这么琢磨呢,你看会不会是这样?”肥姐看了乔小如一眼,道:“会不会是因为蓝景和?”
“啊?”乔小如意外,又有些好笑,她才想到蓝景和呢肥姐就说蓝景和了,她们还真是心有灵犀。
“我是这么想的,会不会是周淑荷爱慕蓝景和,所以——”乔小如心头一跳:所以报复她?
“这——也不太可能吧?蓝家是我整垮的这事儿外人根本不知道,顶多知道我和小姑姑原本打算开绣坊气他,这笔账大家自然是算在刘茂礼身上认为是他跟蓝景和斗,他自己也很乐意背这个黑锅,又怎么会想到我呢?不过——”
她眉头蹙了蹙又道:“如果她与蓝景和之间关系非常,那自然也有可能知道的……”
一时间,乔小如也不确定了。
肥姐更加觉得有理,姐妹俩在歪路上越走越远。
乔小如心里却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凡事就怕不知道原因莫名其妙心里没底,知道了反而不可怕了。
如果原因真的是蓝景和,那么这是没法讲和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周淑荷一个出不了闺阁的女子,她怕什么。
虽然她心里其实觉得,以周淑荷那样的高傲性子未必会习惯蓝景和那种狂妄自负心胸狭窄的男子。
然而感情一事最没道理可讲的,她就是喜欢,也不是不可能的!
肥姐少不了安慰安抚她一番,表示自己会帮她盯着,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会及时告诉她。
不过,目前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她应该都不会做什么了,这一场风波她们周府林府颜面大失,她应该会老实很久。
如果她所见不错的话,之后,周家应该就会为她找婆家尽快出嫁了……
乔小如也以为然,便将此事丢开。
次日,乔小如和傻夫君便一起去了得意楼去见独孤豫章。
独孤公子看起来似乎心情很好,目光明亮、神采飞扬,整个人洋溢着浓浓的喜气,一袭竹青色的长衫将他修长的身形越发衬得挺拔挺秀,气质出众。
“乔娘子、卢兄弟,好久不见!”独孤豫章见了他们顿时眼睛一亮笑着招呼,更加神采飞扬。
“独孤公子!”乔小如向他笑笑点头。
坐下寒暄几句,独孤豫章便玩笑道:“似乎我离开的不太对时候,错过了许多事,没想到乌夷人与乔娘子竟也有交情,真叫人想不到!”
“这说起来也是个意外,想起来我还捏着把汗呢!”便将自己和傻夫君去伏牛山替陆捕头找药、如何巧合误打误撞误入乌夷部族地盘的事情简单说了说。
独孤豫章吃惊,随口问了问他们所见情形,并无其他想法。
他们去过伏牛山他自然听武掌柜说过的,偶遇乌夷却是不知。
如果是从前,他或许会动了让傻夫君进山帮忙的心思,但现在却没有这样想法。
万一傻夫君出点儿什么事,他如何对得起乔小如?
他无法理解,却看得分明,她对她这位傻夫君是真的很喜欢……
相反,他还劝诫他们以后绝不要再去那伏牛山,因为好运气不可能一直跟随他们。
又说起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流言,独孤豫章更告诫她以后离周府远点,尤其那位周家大小姐。
此女心思歹毒如蛇蝎,又惯会装模作样,不是什么好东西!
乔小如有些吃惊,因为她没有见过独孤豫章什么时候这般毫不客气的评价过哪个人,更别提还是个女子了。
她分明没有错过他眼中划过的浓浓厌恶。
乔小如虽心下疑惑,也没有多问,笑笑点头答应了一声。
独孤豫章仿佛也很不乐意多提周淑荷,当下也撇开不再提,眉眼高挑眼眸骤然一亮,笑容明亮如三月春花,微笑道:“这次多亏了乔娘子帮忙,我家乡的水稻才免遭了一场天大灾难,这是活人无数的大事,乔娘子功德无量,还情受豫章一拜!”
☆、506。第506章 独孤豫章的感激
他说着起身,面容凝肃起来,拱手向着乔小如弯腰深深的作揖施礼。
“独孤公子!”
乔小如吓了一跳,哭笑不得也有点汗颜,忙拉着傻夫君起身往旁边退了退笑道:“独孤公子你快别这样,嗯,真是叫人不习惯呢!其实我也没有帮到你什么,不过一句我自己也不是太确定了话罢了!你这样叫我心里怎么过意的去?”
独孤豫章笑着请乔小如傻夫君重新坐下,笑道:“这可不是普通的一句话,蠓子虫灾害几乎每年都有,不是这儿就是那儿,每年不知损毁多少庄稼。乔娘子这法子推广开去,那是功在社稷,我这一个感谢算得了什么?便是受朝廷褒奖也理所应当的!”
乔小如略想想,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便算了!如果这个主意对独孤公子有帮助的话,独孤公子只管向朝廷申报去,别提到我就成。我一个乡下女子,这样的风头还是不要的好!”
她不过是个乡下有一点小富的小女子而已,毫无权势,那样的荣誉和利益要了反倒太惹眼、遭人惦记,反倒不如不要,过自己的小日子更加逍遥自在!
况且,她是真的没觉得自己有那么伟大,不过沾了穿越的光而已,受之心里到底有愧。
独孤豫章闻言心下一松暗暗松了口气,道了谢苦笑道:“实不相瞒乔娘子,此法子在我家乡传开之后,朝廷派下来特管蠓子虫灾此事的大人物便将这法子报了上去,我不知乔娘子怎么想,也没提乔娘子名字,正如乔娘子所言,乔娘子身份所限,不宜太出风头,否则不说别人,便是县令大人……”
乔小如一凛,大为感激独孤豫章的体贴之意。
他所顾虑极对,此事若牵扯进自己一旦传来,随云县县令必定独孤自己不满,心里怪自己没把这主意告诉他,让他得到这份功劳,明着不会怎样,谁知暗地里会不会?
独孤豫章见她神色便知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并且也赞同,心中暗赞一声聪慧通透,同时心里的愧疚感也减少了些。
毕竟,无论什么理由都改变不了他窃取了她的洪涝这个事实。
他其实也不想,这功劳虽然诱人,但他还真的不需要用来给自己锦上添花。
可是——主子现在太需要这样一场看起来不显眼然而却功在社稷的功劳了!所以……
“不过,若什么好处也捞不着,也太委屈乔娘子可!”
独孤豫章一笑,将一直搁在旁边茶几上那巴掌大拙朴的朱色匣子朝乔小如面前推了推含笑道:“这块玉佩是京中大人物所赐,乔娘子你把它收好了,如果将来有为难事,便带着这玉佩去官府,无论哪一级的官员看到,都会满足你的要求。”
乔小如目光一闪,笑道:“这是相当于护身符了!那我便不客气了!”
她没问究竟是什么大人物,既然独孤豫章不说,自然有他不说的理由。
反正,只要好用就成,他不是说了吗?随便哪一级的官府都管用……
乔小如将匣子打开,杏色的柔软缎子上,一枚缀着金色流苏的羊脂白玉佩晶莹温润,质地极好,泛着温润的光。
呈长方形,雕琢的是什么花纹乔小如认不出来,但那雕工十分精细,流畅细腻如行人流水。
这样一块玉佩,便是完全外行的人见了也知这是极品罕见之物。
“多谢独孤公子!”乔小如将盖子轻轻盖上,向独孤豫章笑道。
这真的是一个好东西啊,乔小如瞬间觉得底气都足了许多——万一将来哪天穷的吃不下饭了,好像还能换个后半生安定不是?
“乔娘子该得的!”看到乔小如笑得很满意独孤豫章也不由高兴起来。
又命蓝掌柜又取来一个尺许长的匣子放在乔小如面前,微笑道:“这是京中那位大人物所赠,乔娘子也收下吧!”
还有吗?乔小如看了一眼微笑的独孤豫章,将那匣子打开。
眼睛下意识一闭她低低惊呼,但见满匣子珠光宝气、璀璨无比,匣子中赫然一匣子镶满了各种珍珠、红蓝宝石、祖母绿、美玉、点翠等的首饰。
单看那指头大小的各种宝石便知绝对都是值钱的好东西!
“这、这也太多、太贵重了,”乔小如忙合上盖子将匣子又推了回去,摇摇头笑道:“我不能收!”
虽然很诱人……
“乔娘子放心收下便是!区区一匣子首饰比起乔娘子的功劳可差得远了,那位大人物回京复命,所得比这要多得多,乔娘子受之无愧。你要是不收,我留下岂不是更不安心?”独孤豫章笑道。
乔小如一时竟无言以回。独孤豫章坚持,她最后只好收下了。
之后又说了些合作的琐碎事,乔小如和傻夫君方告辞回家去。
“阿湛,我们可真是发财了呢!这么多好东西,以后可以做传家宝了呢!”
回到家里,乔小如与田氏、卢杏儿打了招呼后,打了个招呼便和傻夫君进了房间,欣赏这些精美的首饰。
上等玉质的白玉镯、翡翠坠子、珍珠耳环、手链,红蓝宝石钗环、点翠簪花、蜜蜡手串、水晶步摇、祖母绿戒指……
一共二十来件无不精致贵重。
乔小如叹息,倒不觉得多意外。
能送出那样玉佩的大人物,出手又怎么可能不阔绰呢?
这些东西她平日里虽然用不上,不过看看心情也挺好的。
等小姑姑出嫁,正好也可以给她添置两件压箱底……
一向来傻夫君见她高兴自己便会高兴的,这次却有些不同。
看了看这些闪闪发亮耀眼夺目的东西,他道:“媳妇儿很喜欢吗?等以后、我给媳妇儿买好不好?我要给媳妇儿买比这个更好的!”
乔小如一怔,偏头看傻夫君。
她眨眨眼,似乎,从傻夫君的脸上仿佛看到一种叫做吃醋的情绪。
顿时不觉啼笑皆非,在他脸上轻轻拧了一把嗔道:“你这个家伙,难不成你在胡思乱想什么呀?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只不过是谢礼而已。跟金银没什么区别!唔,当然是阿湛送的才合心意啦!你说了要送我,那我可等着哦!”
☆、507。第507章 乌夷部族的变化
傻夫君听懂了大半,这才又眉开眼笑的高兴起来。
过了一阵,乔小如又进城一趟特意去找肥姐,问问流言的事儿以及周淑荷有没有什么新的动作。
肥姐笑道没有,经了那一场,周淑荷果然老实下来了,什么反应都没有。
“不过她之前既那么恨你、做得出那么歹毒的事儿来,只怕未必真的就罢休了。我还会继续注意着她,你自己也要小心点。”
乔小如点点头表示会注意。其实她心里跟肥姐是一样的想法。
七月中下旬的时候,乔小如和傻夫君又去了一趟乌夷部族。
乌朵、黎账房、唐六斤等见了他们都十分高兴。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乌夷部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两条路早已修好,为了方便进出山运送货物,部族里还养了二十头驴子,乌穆自告奋勇造了二十辆适合走山路的车子。
柿子林和竹林里的杂树杂草也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
竹笋早已过了生长期,最后一批竹笋唐六斤没让他们弄去卖,而是留着长成新竹。清理了竹林中的杂树之后,空缺的地方可不少,需要新长成的竹子填补。以后才能收获更多的竹笋。
乌夷人一开始不太乐意,包括乌朵在内都觉得眼下能赚钱为什么不赚?反正竹子明年还会出笋。不卖了赚钱,实在可惜。
唐六斤好容易才解释清楚令他们同意。
后来他私下里跟乔小如说,感觉自己像他们的娘似的样样都要教,乔小如忍俊不禁。
柿子林那边,唐六斤做主,与乌朵商量,干脆就在那山坡上向阳之处建了一座小型的柿饼加工作坊。
这儿的柿子林老大一片,将来往外运送也麻烦,倒不如这般就地处理更方便。
乌朵当然表示同意。并且,乌穆包揽了所有的木工活。
还对许多地方进行了改动。
尤其对唐六斤所说的那种去芯削皮的工具很感兴趣,硬是磨着他弄了两个现成的来。
一番拆卸重装,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两天,他居然发明了改进版。
原本那种手柄摇动一人一次只可以处理一个柿子的,经过他的改进可以同时处理三个。
唐六斤大喜,已经准备禀报乔小如全部改用他这一款了。
乌穆甚是得意,觉得自己终于碰上了志同道合、懂得欣赏自己的人,对唐六斤格外的亲近喜欢。
得知他尚未娶妻还鼓励他去追求自己妹子来着,把唐六斤吓了一跳。
乌朵是个好姑娘没错,却不是他喜欢的那一款。
再说了阿东明对他和关为等几个外来的男子防备得跟防贼一样,他敢动这种心思,阿东明不得咬死他……
拦截山泉水养的鱼也十分顺利,黎账房和唐六斤特意打听了哪里有养鱼的行家,挑了几个人去学了些基本的技能。
又将那三处养鱼之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数量、种类、大小上基本平衡。在那三处旁边的山地上又各自开拓了二十亩荒地,用来种给鱼吃的草和菜。
其实种玉米更好,可惜那山里头根本种不了这东西,不够飞禽走兽偷吃的——便是花生也不行,小动物们聪明着呢!
香菇木耳也已经培植上,两处山谷中整整齐齐一排排的棚子。
竹木搭建,每一个棚子占地约一亩,两边各开两个不大不小的窗户。上边盖着大块大块的树皮和茅草。
一排排种上了菌丝的香菇材或者木耳材整齐摆放,两两相对呈人字形,搭在中间的一根长长的木棒上,木棒用支架支撑。
整个望过去,全是四四方方的一个个方阵,十分整齐划一。这样收获的时候比较方便,且平日里查看也方便。
棚子外边,用石头垒砌了一大圈围墙将所有的棚子包围在内,外头又种了一圈的荆棘,可谓牢固。
自然,为了做到这一步,唐六斤和黎账房还是废了好一通唇舌的,不然的话他们虽然会照做,但心里其实不以为然,说不定等他们离开了,他们就又自我放飞了。
黎账房还罢了,唐六斤怎么可能一直待在这儿?
当整个建成,乌朵以及其他乌夷部族众人见了,这才完全信服了他们,觉得这样做好像还真是看起来比较顺眼……
乔小如和傻夫君来的时候,香菇、木耳已经开始长出来了,已经可以零星的采摘到不少。
唐六斤等少不得又教众人怎样烘干或者晒干,干货比新鲜货能卖更好的价钱,且也方便售卖。
学堂也已建成,两个大教室,黎账房父女两人每人教一拨学生。
黎娇儿这边的年纪小一些,大一些的则在黎账房那里。
因为人数太多,黎账房便想了个办法,全部的学生分两批上课,一批上午、一批下午。
然而情形与他们之前预想的一样,很多人来了不到三天就死活也不肯来了,说上学一点也不好玩,宁可进山打猎。宁可在家干别的活儿。
有的比较笨,就是学不会,看那些字一个个看得两眼发晕、脑袋空白,一上课情不自禁就扑倒睡觉,睡得酣畅淋漓。
被罚写字,比在山林里碰见野猪还要苦逼,吓得也说什么都不愿意再来了。
他们的父母也并不把读书识字当一回事儿,毕竟,他们祖祖辈辈不上学还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难不成还想识字做官吗?大华王朝可从来没有过乌夷人当官的先例。
祖宗倒是受太祖皇帝赐封过的,但也就给了这么大一块地方安居立命,免除赋税,仅此而已。
哦,太祖皇帝似乎还说了让地方官府可根据实际情况照顾一二,然而除了太祖皇帝还在那会儿,似乎他们并没有受过朝廷的恩惠。
反倒总是受欺负与歧视。
所以说,识字干什么?还不如学习打猎技巧来的更实际……
对此,黎账房自然是有一番劝解的,但根深蹄固的观念岂是说变就变的?
不到十天,两个大教室只剩下了一百二十人。
也不用分什么上午下午了,干脆都是上午来。下午放假。
☆、508。第508章 未来规划
横竖他们用不着考科举,识字会算数就好,不可能像其他的书院、学堂那样整天整天的学,甚至晚上还挑灯夜读。
他若要求一来一整天,恐怕学生会全部跑光……
对于这个结果,乔小如并没有觉得意外,反而觉得比预料之中的要好。
等这些十一二岁、十二三岁的少年学了三四年后,或许会带动整个乌夷部族走向一个不同的未来。
见黎账房父女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别说黎账房乐不思蜀,便是黎娇儿脸上也多了许多笑容神情明媚,乔小如心里也很高兴。
如此,她也可以安心了。
蓝管家已经被放出来了,一家子也都被带了上来。
他这才得知蓝府垮台的消息,整个人都呆了。
加上他的卖身契和全家的卖身契都攥在乌朵的手里,又被关了这么久早磨去了棱角,哪里还敢起什么鬼心眼?
老老实实做起了乌夷部族的官家,为乌夷部族管理各种事务。
乌朵顿时清闲许多,乌穆更是大悦——终于没有人拿这些事来麻烦他了!
兄妹俩对乔小如更感激不尽。
蓝管家见这感激并没有自己什么事儿,丝毫不敢不平:他还敢不平什么?如果不是乔小如暗中托人买下他的家人,天知道他一家子被卖到哪里去了!
不是家生子奴才,蓝景和怎么可能容许他当管家?
如此一番折腾下来,加上还得买粮食,乔小如给的五千两银子只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两了。还够买一次粮食。
唐六斤和黎账房算了算账,新建的四个大仓库里储存的粮食,加上这些银子、日常打猎所得、再过一个多月水稻、玉米、大豆等成熟、卖柿饼所得、还可以卖一些香菇木耳干、秋日里山林里也可以采摘许多野生菌菇,今年的日子还是可以过得不错的。
不过,仍旧还只是勉强温饱而已。毕竟,他们人数太多了,想要过上富足的日子,还是有点困难的。
等竹林继续扩大、养鱼成了规模稳定下来、香菇木耳也成了规模、柿饼卖出好价钱,加上养鸡、鸭、猪等一起,顺便再在村寨周围开垦些地种红薯、芋头、花生、山药、玉米、土豆等,或许日子会更稳定一些。
说起种植各种杂粮,黎账房、唐六斤等也是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
这些杂粮在外界汉人中间普遍得不得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改进,优良品种也大大得到传播,深耕浅种各种技巧讲究也很成熟,人尽皆知。
然而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种的品种是本土得不能再本土的品种,个头小、产量低。
种下去便完全靠天,浇水施肥松土那是从来不干的,顶多除点儿杂草。
种也乱七八糟的种,哪一样种在什么样的土质中、哪一样需要光照时间更长或短、哪一样哪个月份播种,他们知道的都很有限。
以至于黎账房和唐六斤不得不和关为等下山向人请教,记了笔记回来,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说给乌朵、阿东明、喜鹊杜鹃等明白的人听。
等到了收获季节,再下山去弄一批种子回来,次年好种。
顺便各种蔬菜、豆类的种子也都弄一些回来。
他们这儿蔬菜种类更少的有限,最多的是野葱、野韭、以及水芹、蒲公英等野菜……
黎账房甚至在学堂后边让学生帮忙已经开辟了半亩菜地,撒了些菜种,长出了不少绿油油的小苗,引得学生们每天上学都会去看看新鲜,好些女孩子也跑来看。
不过,他们部族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各种野味多的不得了。
黎账房、唐六斤、关为等都表示,来了这么久似乎什么野味都尝过了,原汁原味的煮,鲜美得不得了。
河里、山溪里又多的是鱼虾,几个人自己买了网回来,隔三差五的便去抓鱼抓虾。
方山想起小的时候在家乡抓鱼的日子,对此懂得颇多。
挑那月色清亮的晚上,让本地人带路,举着松脂火把几人大晚上的去河里、距离村寨比较近的山溪沟里逮鱼。
火光下晚上出来觅食的鱼儿们特别的呆萌,光亮一晃就晕了头,每个晚上都收获满满。
在有些多大石头的溪沟段,还逮到了不少石蛙。
黎账房和黎娇儿父女俩的学生们日子久了对这两位先生也颇为喜爱亲近,知道他们喜欢吃这些河里的东西,时不时的也弄些来“孝敬”,一盆盆的螺蛳、河蚌,一串串的螃蟹、还有各种鱼、虾,偶尔还逮来几只乌龟甲鱼之类。
黎账房父女哪里吃得完?少不了叫唐六斤等一起分享。
自然,乌朵、杜鹃等仍然是绝对不吃的。
乔小如和傻夫君来了这几日,便有黎账房父女的学生们送了三回河鲜。一大篓子的螃蟹、半篓的青虾、还有用木桶装着的鲜活的鱼,大饱口福。
眼下已是夏末初初入秋,正是各种野味变得更肥美的时候。
恰好有部族人发现了一群野鹿出没的痕迹,追踪到了一处山谷,准备组织人前往围捕,乌朵已经很久没去,便表示也要去,热情邀请乔小如等都去。
唐六斤等在这儿待了这么久,也跟着众人去打猎去了好几回,如此大型的围猎活动却也是头一次碰上,无不兴奋得双眼发亮,兴致勃勃的表示都要去。
乔小如见关为等也一副摩拳擦掌的状态,有点哭笑不得,这些人在乌夷部族似乎比她想象的要适应得更好。
于是大家便都去,只除了黎娇儿。
挖陷阱、各种布置,这一去在山中过了三天才回到部族里,一百多人满载而归,扛回了八十多头膘肥体壮的野鹿。
临近部族时,男女老少无不欢欣相迎。
这是今秋第一次大收获,加上其他人猎回来的各种小型猎物,晚上在巨大的广场上大快朵颐,大口喝酒,众人热热闹闹的聚了一回。
因为很快,唐六斤和关为等就要离开了,已经快到柿子收获的季节,他们有无数的工作需要提前做准备。
☆、509。第509章 所谓整体利益
准备制作柿饼的各种工具、提前雇好车辆、雇佣足够的工人,收购、运送、制作、晾晒等各项环节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计划,以免事到临头各种出错。
还要接待从外地请来的制作柿饼的师傅,提前雇佣一批灵巧又具有好人品的人,提前做个简单的培训……
乌夷部族上下都十分感激他们,都说他们来了之后他们的日子才变得一下子有了盼头和希望,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
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稀里糊涂的过一天算一天,梅雨季节无法打猎,粮食又不够吃,那种日子别提过得多辛苦。
今年是唯一一年在安然度过青黄不接的那段时日的。
尽管依然吃不饱,但至少有七分饱,而往年连五分饱都不能。
乔小如等听着又是欣慰又是心酸。
当即表示以后闲了时常会来看看,只要他们不嫌弃。
乌夷部族当然不会嫌弃他们,欢呼起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之后,乔小如又和乌朵、黎账房等商量,说了种植花椒、八角、豆蔻等的打算。
柿子林已经不少,那么大的延绵山岭山谷一大片,少说三四万亩,目前不宜再扩展。
竹林比柿子林还要多,估计有五万多亩,砍伐掉杂木、除掉杂草之后中间空缺之处不少,可待自然生长填充,暂时也不用扩展。
香菇木耳明年视情况倒是可以多加十来个大棚,养鱼的地方拦截的水坝本来便不小,可以暂且不必扩张了。等摸索总结出培育鱼苗、养护幼鱼的技术再说。
种植其他的果树不妥当,山中动物太多,还不够糟蹋的。柿子林其实每年也被糟蹋不少,被鸟儿们啄得稀烂掉在地上。
所以,种花椒、八角、豆蔻这样的调味香料最好了。
一则不必担心鸟兽糟蹋,二则收获回来熏干晒干再卖,也不必赶销售时间。
只是,花椒、八角都得大量从外地购置树苗,豆蔻也要从外地购置种子。
明年种植花椒、八角,后年可结果收获,豆蔻则需要今年十月份之前播种,明年便可收获。
如何选地、整地,栽种多少,现在便要定下来。
好在黎账房是长期住在这儿的,现在又多了个不敢捣乱的蓝管家及其全家做帮手,乔小如等离开,也能将事情做好。
当下粗粗做了计划,至于购买树苗、种子的银子以及学习种植技术的资金,乔小如表示都可以先垫付。
且这次上山,又给乌朵带来了五千两银票。
乌朵感激不尽。
此次上山一共待了七天,乔小如傻夫君和唐六斤等、关为等全部下山了。
乌朵兄妹、阿东明等一直送他们送到了山脚才依依不舍的回去。
回到随云县城,一行人与独孤豫章、一直负责日常事务的阿平碰头,简单分配了接下来的任务。
乔小如顺便将张小泉、乔怀德、乔牧、卢怀财、卢怀金也提了几句,取得独孤豫章同意,便将他们也都算了在内。
唐六斤便将自乌穆那里得来的、改进的处理柿子的图纸取了出来简单说明了。
乔小如和独孤豫章自然赞同请工匠大量制作,投入使用,这样可以少雇佣许多人手,并且速度也更快。
乔小如忍不住笑道:“这个乌穆说起来还真是有点意思,好好的一个部落头领,什么嗜好都没有,就是喜欢做木工活儿、打制各种器具工具,还做的像模像样的!”
唐六斤等都笑了,说在山上的时候,乌穆将他们每个人所住房间的家具挨个都换了一遍新的。那手工活儿精致的不得了。
做好了计划和分配,谁和谁负责什么便都开始各自忙碌了起来。
如果不出意外,过了中秋节就要开始忙碌起来了。
而眼下已经进入八月。
回到卢乔村,乔小如便将消息跟卢怀金、张小泉等都说了,几人自然都愿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