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厢房加一处,足有二百平,需要的木箱子和木架子,实在不少。
于是,小米第二日过了午就拎了一盒子油炸糕跑去后院寻刘婶子一家。
刘家大儿媳桂枝儿正在院角喂鸡,身形比之去年冬日胖了不止一圈儿。
小米笑嘻嘻在外边拍门,嚷道,“桂枝儿嫂子开门啊,我给你送好吃的来了!”
桂枝儿扭头见了她,立刻就笑起来。如今她的大儿子可在小米跟前读书呢,昨晚趴在她怀里背书,听得她做梦都要笑醒了。
这会儿见得小米上门,她怎么可能不欢喜?
“呀,小米,快进来!方才我娘还说要去前院看看你呢,不想,你倒是先来了。”
陆小米进了院子,抬手把盒子递给她,俏皮的眨眨眼,笑道,“我炸了一些油炸糕,正热乎呢,嫂子赶紧吃,到时候生个白胖的淘小子!”
桂枝年前查出了身孕,这个时候刚刚过了孕吐,就好像肚里一夜间就冒出个黑洞,填多少吃食也填不满。刘家虽然因为刘叔什么杂活都会做一些,平日常有额外的银钱进项,但也没有奢侈到整日给儿媳吃大鱼大肉的地步。
于是,桂枝儿就盼着去小米家里走动,每次都能得些吃食,安抚一下肚里的馋虫。
这会儿眼见小米又送了油炸糕来,她就忍不住咽起了口水。
但公婆在堂,她一个儿媳也不能擅自独吞好吃食啊。
这么犹豫的时候,刘婶子就迎了出来,见此怎么会猜不出。于是挥手撵了儿媳,“小米给了,你就收着回屋吃去吧,一会儿大柱回来,你就更舍不得了。”
说罢,她笑着拉了小米进屋。
小米扫了一眼屋里没有人,就笑问道,“我刘叔和小刀哥呢,这么早就上山了?”
“没有,山里还被大雪封着呢,怎么可能上去?你刘叔去溜达窜门了,小刀也跟着一起。”
两人闲话儿几句,小米也没啰嗦,直接说了来意。
刘婶子听得自家男人又有活计赚外快,自然欢喜。刘家没有地,一年的嚼用都靠打猎,虽然一家人饿不死,但也富庶不到哪里去,如今儿媳又怀了身孕,马上添人进口,正是该多赚些银钱的时候。
不想瞌睡时候送枕头,小米就上门了。
“成啊,一会儿你刘叔回来,我就让他去你家量尺寸。”
她的话音刚落地,屋门就被打开了,正巧微微有些驼背的刘叔回来了。
听得小米又来找他做活计,闲了一冬的刘叔哪里还等得了,直接拿了木尺就同小米回去了。
出门时候,小刀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回来,不必说,去陆家的队伍里又多了一人。
若是放在大户人家,闺女的院子轻易是不能让外人进来的。
但刘叔几乎是看着小米长大的,小刀也算青梅竹马,这次东西厢房要改温室育苗,总少不得人进进出出,也就顾不得这些规矩了。
再说了,山村人家,本就没那么多规矩,女人上山打猎,夏日结伴去河里洗澡都有,更何况只不过是开个院门。
不过,这事落在东厢房主仆眼里,却是另一番心情了。
老杨咳嗽了两声,笑道,“少爷,我去帮着陆姑娘搭把手。”
冯简却是下了地,穿了披风应道,“一起去。”
老杨眼里闪过一抹笑意,抬手推开了门。
陆小米正跟在刘叔身后在东西厢房间走动,虽然天气尚且寒冷,她却忙碌的鼻尖见了汗珠儿。
刘叔手巧,几乎老熊岭里有什么杂活都要寻他帮忙。先前连姑娘的嫁妆箱子都打过,如今不过是些装土的简陋木箱子,还有土坯砌成土炉子自然也难不倒他。
倒是陆小米说起的育苗,让他很是好奇。不过人老成精,他心里再如何嘀咕也没有问出口。
小刀到底年轻,一边帮着老爹量尺寸,一边笑嘻嘻问着小米,“小米妹子,你真要用箱子装土种什么苗啊。没有太阳晒,能成吗?”
小米刚要应声,不想刘叔却是一巴掌拍到自家儿子头上,骂道,“你当小米同你一样不长脑子呢,老实干活,到时候就知道了。”
小刀揉揉后脑勺,扭头同小米扮了一个鬼脸,惹得小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冯简正好进了角门,见此脚下就是一顿。
陆小米眼尖,赶紧跑出来笑道,“冯大哥,你怎么过来了?这院子雪还没清,小心滑倒啊!”
说罢,她又赶紧替他扯扯被北风掀开的披风。小姑娘黝黑的头发,好似昨晚洗过,这会儿尚且残留了一丝淡淡的花香,灵巧的钻进冯简的鼻孔里,惹得他脸色立时就暖了起来。
“屋子里憋闷,出来走走,正好听得你这里有动静就来看看。”
“那快进屋吧,我正好请刘叔钉箱子,准备育苗呢。”
陆小米一手扶了冯简的胳膊,把他搀进厢房,问道,“冯大哥,你们从南方来,可是见过有人育苗。我也是在杂书上看过,不知道能不能成,心里没底啊。”
冯简听得好笑,应道,“南方天暖,不必育苗。”
“啊呀,可不是吗,我又忙糊涂了!”
小米也反应过来,忍不住同样笑了起来。
两人站在一处,男子俊美挺拔,女子娇俏如花,看的老杨眼里带笑,但刘小刀却是心里有些不舒坦。
他还要找个借口喊了小米过去,心急的老爹却是喊了他匆忙告辞回家准备木料去了。
小米送了父子俩出门,又嘱咐了一通,这才放了心…
北地的春日即便来的很迟,但终于有到来的时候。
好似一晃儿的功夫,正月就要到了尽头。天上的太阳洒下光辉,照在大地上,依旧算不得暖和。但北风却渐渐变的温柔了,吹在脸上没有那种刀割一般的痛意了。
刘家父子忙碌了半月,终于把陆家后院的东西厢房砌好了土炉子,也搭上了木架子,整齐摆满了木箱子。
陆老大和陆老二,这几日累的半死,刨开依旧冻得石头一样坚硬的田垄,挖了很多黑土回来。直到黑土足足堆了半院子,小米才开了金口,让他们停了手。
☆、第22章 踏破铁鞋
可惜,两兄弟没歇上一日就又被派了另一场艰巨的活计,掏茅厕。
陆老二直接在当晚跑的没了影子,不必说,定然是躲到山上那个小米从未见过的隐居师傅那里去了。
好在,陆家还有一个任劳任怨的顾老大。
这一日,冯简也是破天荒没有到后院来,惹得小米哭笑不得。
其实混合了黑土,里外倒换几次,农家肥并没有太大的味道。但是放在箱子底部,做基础肥料却是最有养分,最旺秧苗。
待得土炉子点起来,小儿手臂粗细的木绊子很快就把东西厢房烧的温暖如春。
陆小米也没有避讳冯简主仆,先前准备种子的时候,还是杨伯帮忙做的记录。
芫荽的菜籽泡在水里浸了两日夜拿出来,包在布袋子里又发了五日,如今已经冒出了小小的白芽,看着脆弱之极。
青瓜,也就是后世的黄瓜比之芫荽还要容易,只泡在温水里一日夜,就出芽儿了。
至于小白菜和菠薐菜,还有数量最多最重要的苞米种子,连生芽儿这一步都省了。
东西厢房里,所有木箱子都装满了黑土,浇透了水,待得水落下去,各色种子就细细密密撒了一层。
一粒粒小小的种子落在黑色土面上,颜色分明,看的众人都不舍得把干土再覆盖上去。
这般忙了足足两日,所有的箱子里都种上了“希望”。
小米虽然忙里忙外,指挥众人干活儿,其实心里也没什么底气。前世多半是跟在老院子后边搭把手,这般做主心骨还是第一次。
万一不成,岂不是白忙活了。
更重要的是浪费银钱啊,这些木架木箱子还好,都不是什么好木料,连人工在内,刘叔一家才要了二两银子,实在是便宜的很。
但为了节约地方,育出更多的苞谷苗,点籽的时候太过细密,后期怕是还要分一次青苗,那就需要在外面扣棚子了。
大元没有塑料布,就算找出替代品,怕是价格也不会便宜。
不过做都做了,小米也没有后悔的余地,只能更加兢兢业业的守着两处厢房,守着陆家致富的希望。
老熊岭上众人从刘家人或者自家孩子嘴里,听得小米把好好的房子折腾着种庄稼,都是替陆家心疼。
有老人聚一起蹲墙根儿闲话儿,就免不得说起陆家太娇惯闺女,陆老爹怎么就不拦着。
但小米用的是陆家的房子,花的是陆家的银钱,外人说几句就罢了,却没有拦阻的资格。
小米也不傻,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但她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在意这些。
温室里的箱子里,不过几日功夫已经开始有小苗长了出来。特别是那几箱子芫荽,也就是香菜,还有小白菜,菠薐菜,远远望去已经能看出淡淡的新绿。
只不过,屋子里见不到太阳,菜苗没有足够的光照,像营养不良的小娃,很是有些娇弱。
陆小米无法之下,就只能带着家里众人倒腾木箱子。上午时候,把西厢房里的木箱子轮流搬去窗前晒太阳。下午时候又把东厢房里的箱子轮流倒换一遍。
这般折腾下来,实在累死人,但好在小苗们长的越发好了,也算是辛苦有回报。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就在陆家上下都为了温室忙碌的时候,天上的太阳终于开始变得热情起来。
北风许是已经预见了即将离去的事实,留恋的吹拂着山林,比之先前又温柔了三分。
山林里阳坡儿的积雪已经开始慢慢融化,山林渐渐露出了本来面目,有心急的小兽也开始钻出了洞穴。
陆小米偶尔被屋顶落下的雪水滴在了脖子里,凉的蹦跳起来,这才发现春日就要来了。
于是又赶紧张罗着要大哥赶紧平整陆家院子外边的大半亩菜园,清了积雪,埋下烧好的干马粪隔凉,上边盖上半尺后黑土,最后拱上棚条,盖上棚膜,就可以把东西厢房的几样小菜挪出来了。
饭桌上儿,冯简听得陆小米要进城,就道,“我也一同去走走。”
陆小米琢磨着他这些时日,走路倒是同常人无异,于是也没拒绝,随口应道,“好啊,陆大哥,你要买些什么,可要我给你备些银子?”
“不用,就是随便看看。”
冯简不想多说,陆小米也没有多问。第二日一早,陆老二套了马车。进城的路,因为走得人多,积雪化的最快,如今坐爬犁,反倒没有坐马车快了。
有耐不住兴奋的鸟雀,在尚且覆盖着白雪的田野间飞舞,寻找着露出雪面的草籽或者秋日里掉落的粮食颗粒。
也有府城附近村落的匠人,挑着担子,一路疾走,打算进城找些活计,抢在春日来临前,先赚一点儿银钱。
青黄不接时候,正是穷人最艰难的日子。
不同于富人们盼春日的美景,穷人更多的是盼着山上的野菜发芽,盼着河里的鱼浮出水面。
冯简主仆带来的枣红马,连同陆家的黄骠马,这两兄弟联手,虽然马车上坐了五个人,速度也没有慢多少。
太阳不过半人高就到了安州府城门口,城墙下的棚户区里,多半人家的草棚都被吹得七零八落,看不出还有人生活的迹象。谁也不知道原本住在里边的流民哪里去了,或者说,心里明白却不忍心说出来。
陆小米偷偷叹气,低了头不敢多看。
偏偏今日守门的兵卒,不知道是不是过年花光了存银,入城的人头税居然提到了二十文一个,五个人加马车,足足花了一百五十文,心疼的她直咬牙。
“这帮看门狗,越来越不是东西了。有这些铜钱,买了饼子舍给流民,兴许还能救几条性命呢!”
“妹子别生气,等晚上我…”陆老二拍着胸脯刚说了一半,就被陆小米直接封了嘴巴。
“二哥,你可别给我惹祸了。有话回家说!”
他们兄妹俩在前边快走,倒是没有看到后边冯简同老杨的脸色都蒙上了一层怒意。至于高仁,早被打发去看马车了。当然代价是回家后小米给他做一盆他最爱的麻辣兔肉,他一个人吃,谁也不给!
买完吃穿日用,小米就开始在各个杂货铺子和布庄里游逛,但怎么找都没有找到可心的东西。
首先,要代替薄膜扣棚子,必须保暖,否则小苗直接被冻死了。第二,就是要透光,光合作用,促进迅速生长,否则不如还放在屋子里算了,省得挪来挪去。
但是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可不是一般的艰难。
市面上卖的油纸很便宜,也不透气,很保暖,但是太厚,根本不透光。
布庄里寻到了白娟,透光性极好,可惜不保暖,价格也贵的让小米想杀人。
一行人走得腿肚子转筋,小米总算想起来冯简腿伤刚刚痊愈,羞愧的慌忙找了家茶楼歇息。
茶楼里人很多,点心和茶水也算不错,众人都是疲惫,吃点心垫了肚子,又拿茶水溜缝儿,这才勉强缓过一口气。
冯简悄悄捏一捏隐隐作痛的伤腿,再看向小米,这小姑娘早就没了往日的精神奕奕,好似被风霜打蔫的小花儿,惹人怜惜。
他皱眉想了想,刚要开口,不想茶楼外边却是突然跑来一个蓝衣小伙计,窜进大堂瞧了一圈儿就一脸喜意的朝着小米等人奔了过来。
“哎呀,太好了,陆姑娘你们还没出城呢。”
小伙计摸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子,笑道,“我们掌柜让我来追姑娘,说是刚刚从南边运来一批布料,有一种叫海布的,许是能合姑娘心意,请姑娘回去看看呢。”
“真的?这可太好了!”
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如此了。陆小米本来都要放弃了,没想到事情居然出了这样的转机。
她欢喜的站起身就要走,但是想起冯简的伤腿又停了下来。
“陆大哥,不如你在这里等我一下好了,买完东西再来接你一起回家。”
本来她以为冯简不会同意,结果冯简却是轻易点头就迎了下来。
“好,我正巧也有一些事要处置。”
陆小米听得愣了愣,转而却是笑道,“那好,冯大哥,一会儿见。”
陆老二自然是要跟着妹子的,小伙计前头带路,很快三人就钻进了人潮汹涌的大街。
陆小米想了又想,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不舒服,于是开口问道,“二哥,你说冯大哥有什么事要处置?他跟你说过吗,在安州城有朋友还是有生意?”
陆武惊奇得瞪了眼睛,很不明白一向聪明的妹子怎么问出这样的傻问题。
“当然是准备回家的事情了!他的腿伤好了,当然要回家或者继续游学了,难道要一辈子住在咱家吗?”
陆小米脚下一绊,心里好似有什么突然就沉了下去。
相处这么几月,她早就把冯家主仆三个当了家人,怎么就没想过他们终究会离开?特别是那个人,好似任何时候,她只要回身都会看到他在身后,在窗内…
离开?
这两个字,真是陌生又冰冷…
“陆姑娘,到了,请进吧!”
蓝衣小伙计高声招呼,终于让小米收了心神,勉强打点精神进了布庄。
布庄老掌柜是个身形瘦弱,长了一把山羊胡子的老头儿,眼见小米被自家小伙计追了回来,很是欢喜。
上前拱手行礼,笑道,“陆姑娘,方才南边有批货到了,中间夹了那么几匹海布,我瞧着倒是同姑娘要找的东西很像。这才冒昧请姑娘回来再看看!”
☆、第23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真是劳烦陈掌柜了,”陆小米先前在这家布庄买过棉布,倒也算是认识老掌柜。
“陆姑娘客气了。”陈掌柜笑眯眯引着众人去了后院,果然如同小伙计所说,马车上的箱子才刚刚落地,有些开了盖子,正有伙计往库房里搬送布匹。
其中一只大箱子锁的严严实实,由陈掌柜亲自打了开来,露出里面象牙色的布匹。
陆小米上前,托起一匹布细看。
前世她没有机会接触这些锦缎之类,但自从来了大元,逛了几次布庄也认识了很多绸缎种类。可是手里这匹布却有些特别,材质同素绢差不多,但其中好似掺杂了一些别的东西,似油非油,似胶非胶,低头嗅嗅,带了浓重的海味。
再扯开一块对着日阳照了照,果然阳光很容易就透了进来。顺风吹上一口气,布下也是半丝都感受不到。
果然是好东西!
陈掌柜人老成精,扫了一眼小米的神色,就猜的她对这布匹很满意。
于是笑着又加了一把火,“陆姑娘许是不清楚这海布的来历,说起来,这海布只在南边月牙海滨出产。当地的渔家姑娘们一边刷鱼胶一边织布,据说这样的布沾了海味,男人们穿了出海,会受到海神保佑,平安归来。平日轻易收不到这样的奇货,我家那小子在京都给大户人家做大掌柜,常跑南边,这次碰巧遇到了,买了一批回来,分了我这里几匹。姑娘也是运气好,再早几日,或者晚几日怕是都遇不到呢。”
陆小米如何不知道老掌柜这般说也是在提高这箱子海布的身价,但所谓奇货可居,这批布合了她的心意,又是急用。陈老掌柜就是直钩钓鱼,她也得自己跳上去啊!
“陈掌柜,这些海布我很满意,开个价吧!”
“好,陆姑娘年纪不大,但做事真是爽快。”陈掌柜笑着捋着山羊胡,顺口夸赞了一句,就报了价儿。
“这些布匹来的价格就不低,一路从月牙海滨运来,路上人吃马嚼都不便宜…这样吧,一匹布,我算姑娘十一两银,如何?”
陆小米挑眉,这个价格实在有些高,毕竟一匹上好的蜀锦也才八九两银子。但有钱难买合心意,蜀锦不能用来扣棚子,这海布却能啊,就是再贵也得买。
“陈掌柜,这箱子海布总共多少匹,长宽都是多少?”
“这箱子总共十匹,幅面四尺宽,三丈长。”
陆小米算了算,长宽正合扣棚子,于是就咬咬牙道,“这些海布,我都要了。但也请洛掌柜帮个忙,以后见到这种海布,都给我留下来。也不必太多,三四十匹总是要的。”
“好,好。”陈掌柜本来留了陆小米还价的余地,没想到她这般大方,于是眼珠儿转了转,又道,“陆姑娘这般爽快,我这老头子也不好一点儿不让。这样吧,我再送一匹细棉做搭头儿,眼见开春了,陆姑娘也做两件新夹袄。”
买家爽快,卖家大方。这生意谈的是皆大欢喜,陆小米挨个检查了布匹,然后就付了银票。
先前在冯简那里得来的借款,花用了一冬,如今只剩了一百六十两,这般一下就去了大半,她心疼的恨不得心头滴血。
但想想以后的回报,也就咬牙坚持了下来。
陆老二有的是力气,本想自己扛了布匹回茶楼,但陈掌柜却是极有眼色的派了个小伙计帮忙,哄得陆老二不时同妹子夸赞老掌柜会做生意。
陆小米倒也真心跟着应和了几句,虽然都说无奸不成商,但陈掌柜这般和气又精明的,还是让人生不出厌烦的心思。
冯简也不知道处置了什么事,脸色算不得好,见得小米兄妹回来,就起身同他们一起出了茶楼。
高仁不知道在哪里得的银子,买了很多吃食,左手烧鸡,右手点心,正坐在车辕上吃的不亦乐乎。
陆武平日同他打打闹闹,早就熟识了,见此也不客气,上前抢了一只鸡腿就吃。末了想起妹子,又抢了另外一只。
可是小米想起先前的谈话,却是没有胃口,垂着眉眼递还给高仁。
难得高仁没有接手,有些别扭的劝道,“你吃吧,我吃饱了!”
小米却是转手又给了陆武,“我也不饿,回家一起吃吧。”
这下别说高仁,就是老杨和冯简都看出小米有心事了。
冯简扫了老杨一眼,老杨会意,快走两步跟在陆武身边,问道,“东西不是买到了吗,怎么小米姑娘闷闷不乐?”
“是吗?”粗神经的陆武正同鸡腿“搏斗”,听得老杨问话,回身扫了妹子一眼才终于后知后觉的想起原因,“啊,没事,她估计是在琢磨给你们准备什么吃用的东西。高仁说你们要走呢!”
老杨眯了眼睛,转而却是笑道,“我们少爷的腿伤还是没好利索,而且小米姑娘琢磨育苗,正需要人手帮忙,我们怕是还要多住些日子。”
“真的?”陆武不是小气的人,家里热闹他也欢喜,听了这话就回身大着嗓门喊道,“妹子,你别上火了,冯大哥他们暂时不走呢!”
“真的?”陆小米坐在车上,无精打采的翻捡着海布,听得这话下意识就抬了头,一脸的惊喜。
冯简本来也正在打量那些海布,听得声音也是抬起头。两人四目相对,陆小米立时红了脸。慌乱间想找借口遮掩一二,可惜脑子又罢了工。
于是,她的脸色就如同夏日天边的晚霞,红的越发灿烂,越发娇艳…
马蹄声声,踩在路上,铃铛摇摇,清脆悦耳,归家的路,真是轻快又欢喜…
许是知道小米要移苗,这几日的天气特别晴好。赶在一个正午,小米带着众人开始给棚子扣海布。
陆老大虽然心软又稍显懦弱了一些,但做活却是把好手,仔细又周到。
棚条和棚条之间的距离几乎都是一致的,而且插得又深又稳。
陆小米到底心疼海布太贵,连夜把海布两侧缝了油。这样油纸埋入土下固定,全部海布都覆盖在棚子上,也能多装两排青苗。
老熊岭实在不大,十几户人家分在山岭之上方圆三里的平坦之地,又因为陆家老太爷当先建了大院子,其余人家再建木房或者草房的时候,隐隐就把陆家围在了中间,暗含了拱卫之意。
如今,陆小米这里一动作,素色的海布一展开,覆盖在半边棚子上,就如同给陆家大院围了一条白色披肩,很快就惹得村里老少都跑来看热闹。
陆家东西厢房的木箱子都被挪了出来,上边两层木条一拆开,丝毫不废力气就把根须纠结在一起,犹如地毯一般的菜苗们起了出来。直接挪移到棚子里,浇一层透水,盖上剩下半边海布,用黑土掩盖好边沿儿保暖。
这般,一口气挪了三个棚子,村里人眼见着活计简单,就纷纷上手帮忙。
当然,也实在是因为陆老二毛手毛脚,常把黑土扬在海布之上。
那么干净的布料,如此轻易就被弄脏,真是心疼的村人们恨不得打陆老二几巴掌。
要知道,这样的好的白绢,贫苦人家轻易都见不到,就是偶尔侥幸得了一块,也是要给新生婴儿或者出嫁的女儿做里衣的。怎么就这么直接埋进土里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旁人还罢了,刘婶子等几个妇人仗着同小米熟悉,趁着不忙的间隙,拉了她唠叨个没完。
“小米啊,你怎么把这么好的绢布埋土里了,真是糟蹋好东西啊!”
“就是啊,我也就是在成亲的时候,我娘才舍得买了一块素绢放进嫁妆里。你这整整十匹啊,怎么就…”
妇人们心疼的说不下去,嘴里啧啧有声,全是心急恼怒之色。
陆小米知道她们也是好心,被劈头盖脸埋怨了一通,她也不生气,反倒笑嘻嘻应道,“婶子,嫂子,你们这是不信我呢。我什么时候糟蹋过好东西啊!这不是素绢,是一种特殊的布料,特别适合扣棚子,保暖又透光,我也是好不容易找到的!”
刘婶子小心翼翼摸了一把海布,却是依旧眉头皱的紧紧,“就算不是素绢,怕是也不便宜!”
“哈哈,婶子们既然猜到了,平日可要捎带着帮我多看几眼啊,否则丢了一块,我够买十块细布了!”
陆小米哪里还敢多说,寻了个借口就跑掉了,留下一众妇人猜的这海布几两银子一匹,心疼的直拍大腿。
但小米不是从她们肚子里蹦出来的,再如何心疼也没有办法,只能又去寻了家里的男人,平日无事,让他们也来菜棚这里看看。万一被野兽或者哪个贪心的糟蹋了这些棚布,可就太可惜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过是十个棚子,两炷香的功夫就扣好了。
菠薐菜,芫荽,小白菜,还有发的春韭,这四种小菜凑了三个棚子,其余青瓜,紫茄和豌豆三种蔬菜的秧苗又凑了一个棚子,其余,六个棚子则都是苞谷苗。
如今刚刚从日照极少的厢房挪出来,幼苗们很是娇嫩,惹得所有人都担心这些小苗能不能扛得过冬末夜晚的寒冷。
好在,小米早就有准备。太阳西斜之后,立刻就在棚子上盖了一层厚厚的茅草帘子。村人们看了,倒是勉强收了一些担心。
☆、第24章 大雪将至
也许,陆家并不是一时新奇糟蹋东西玩耍,准备这般周全细致,说不定还真成事。
带着这样的疑惑和好奇,之后的时日,村里人只要闲着就会到陆家菜棚周围转转。
日上三竿帮忙揭开草帘,日头西斜又帮忙盖上草帘,那个勤快模样,惹得小米心头暖极,又有些哭笑不得。
这般一晃过了五六日,小米趁着日头最好的时候,揭开了一段插着香菜标牌的棚子。
原本细瘦又娇弱的黄色菜苗,每日晒饱了太阳,完全大变了模样。
棚子里满眼都是翠绿,三寸高的香菜挤满了所有空间,在这样的冬末,实在是看得人愉悦之极。
小米压下满心狂喜,轻轻摘了折了两棵,一棵身旁的冯简,一棵送进了自己嘴里。
鲜嫩的口感,清新的香气,让先后尝得如此美味的两人都是笑了起来。
“冯大哥,我成功了!”
小米再也按捺不住,伸手抓了冯简的胳膊就欢呼起来。
冯简手里捏了一片香菜叶子,眼里三分喜意,还有七分复杂。
虽然他一开始就支持小米折腾这些菜棚子,但多半是出于宠溺,实际上并没有相信她一定会在这样寒冷的北地,提早将近俩月种出青菜。
要知道,这样的时节,就是江南怕是也没几家能吃上青菜。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一个聪慧的有些怪异的小姑娘,偏偏顶着所有人的议论和不信任,就这么成功了…
“妹子,你别吃独食啊,快给我也摘一棵尝尝!”
陆家众人和村人们站在后边,听得小米这般说,都是心急往前凑了凑。陆老二更是跳着脚,闹着要一起尝尝。
“二哥,你不是不吃香菜吗?”
小米嘴里嗔怪着,但手下还是贴着棚子边沿摘了一把,大方分给所有人。
陆武直接把香菜塞进嘴里,一边大嚼一遍咧嘴大笑,“哈哈,真是太好了。也不枉老子跑了多少趟府城,顶风冒雪的,到底还是…”
不等他说完,闻讯赶到的陆老爹就挥起大巴掌拍上了儿子的后脑勺。
“你是谁老子?满口胡话的东西!”
陆武扭头一看自家老爹的黑脸,嘿嘿一笑,拔腿就跑。
正月十五开了课没几日,小米就借口活计太多忙不过来,把识字班交给了陆老爹。
陆老爹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