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武却是搓着手笑道,“不多,不多,小米调馅儿最好吃了,你嫌多,路上我帮你多吃点儿就是了。”
  陆老大拍了粗神经的二弟一把,还要说话的时候,小米却端了面盆进来了,后边跟着端了肉馅儿的老杨。
  冯简本来已经靠在棉被上,手里抄起了书,见此微微皱了眉头又放下了。
  陆小米招呼众人洗了手,就开始张罗着揉面,揪剂子,擀皮儿。
  连同高仁在内,老少爷们儿围坐在桌子边,人人手上都托了一张圆溜溜的饺子皮,一脸如临大敌的紧张模样。
  陆小米抄起猪肋骨磨制的扁匙子挖了一勺油润的酸菜猪肉馅儿抹在面皮上,十指灵巧翻飞,眨眼就捏出一个漂亮的元宝饺子。
  众人看着都觉还算容易,但自己动手时候却发现,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哎呀,漏了,漏了!”
  “妹子,面皮太小了,装不下啊!”
  陆小米变身救火队员,一会儿给二哥手里的大肚子饺子减肥,一会儿又拍开高仁偷吃肉馅儿的小爪子。
  好不容易总算教得众人都勉强上手了,回身时候才发现,冯简身前已经放了两个饺子。虽然没有她包的那般漂亮,但也算的上整齐。
  于是她忍不住笑道,“呀,冯大哥好巧的手,怪不得早晨杨伯还夸呢!”
  众人闻声都是看过来,自然免不得表达一下羡慕嫉妒之意。
  冯简没有应声,但耳根儿却是蒙了一层红色,眼角眉梢都带了几分得意,手下也越发力求完美了。
  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儿。陆小米负责擀皮,众人动手包饺子,一上午包出的饺子就摆满了六只大高粱杆儿盖帘。原本陆小米还想分一半包包子,见众人好似对饺子更偏爱也就没开口。
  灶间里最大的铁锅烧了大半下热水,水花儿翻滚的时候,饺子就下了锅,一只只沉浸在水里,片刻又翻出来挤在水面,好似一只只可爱的小白鹅。
  高仁蹲在灶前,美其名曰烧火,实质上不时从锅里抓只饺子尝尝生熟,惹的陆小米惊呼不断,最后却发现他的手居然不曾被热水烫到半点儿。
  待得饺子上了桌儿,众人早就舀好了蒜酱等候多时了。
  就连几日不曾出门的陆老爹都在座儿,虽然他神色还是憔悴,下筷子的速度却是丝毫不落后。
  陆小米心里欢喜,连连招呼众人多吃。
  老熊岭上家家户户都习惯在八月末或者九月初的时候腌渍酸菜,人口多的人家常常要腌满两口最大的陶缸,人口少的也是一小缸。
  这会儿,酸菜腌渍发酵了两个多月,最是口感爽脆的时候。冬日新鲜菜蔬太少,白菜萝卜包饺子味道都太寡淡,所以陆小米昨晚准备馅料的时候,犹豫了半晌还是捞了酸菜。
  先前卖糖葫芦的时候,犒赏一众后生们,已经把油梭子都包了包子,如今只能多挖几勺荤油,多添几勺骨汤冻了。
  不想,饺子出锅之后,咬一口却是喷出了烫人的汤汁儿,倒是同南边的灌汤包很是相似。
  劳累了一上午,众人享受着劳动果实,都是异常满足。
  陆小米瞧着高仁不时探头探脑望向外边经受风霜塑形的几盖帘饺子,赶紧吃了碗里饺子就跑去把冻结实的饺子尽数装进了布袋子。气得高仁翻着白眼,扫光了桌子上所有剩饺子。
  酒足饭饱,众人都是不想动,空空的碗盘就继续霸占了饭桌。
  正是这样的时候,家里却是来了客人。
  刘小刀抱了一只黑乎乎的铁家伙进了院子就喊道,“小米妹子,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
  陆小米从耳房出来,只扫了一眼就笑着嚷道,“哎呀,小刀哥,刘大叔这么快就把炉子打好了?”
  “当然,我也在一边帮忙了。”
  刘小刀笑的一口白牙在寒冬稀薄的日阳下隐隐发着光儿,看得开窗探看的冯简突然就觉得有些刺眼。
  好在陆小米围着黑疙瘩转了几圈儿,又道,“这只炉子先给我三哥带去书院,剩下那只要安在冯大哥屋里,倒是不那么着急,小刀哥回去告诉刘叔一声,别太累了,过几日打好也没关系。”
  说罢,她就跑去灶间端了一碗饺子塞到刘小刀怀里,“家里煮饺子,方才我还想着给刘婶送过去呢,小刀哥来了正好,省着我跑腿儿了。”

  ☆、第016章 惊人的束脩

  刘小刀乐得眉开眼笑,抬手又把背后的大柳条筐摘下来嘱咐道,“铁筒子在这里,有不合适的地方赶紧拿去让我爹改。”
  “好。”
  送了小刀出门,陆小米就兴致勃勃喊着二哥帮忙组装铁炉子。
  铁炉子不大,上下细中间粗,有些大肚汉的模样。下边有小童拳头大小的灶眼,上边有四层圈盖儿,后边还有抻出的圆筒,连接了几节铁皮筒子,掀起一格窗棱纸伸出去。
  待得塞了茅草和树枝到炉子里,点火之后没一会儿就烧的红彤彤。
  陆小米又拎了那只配套的平底铁锅直接坐到炉子上,很快就烧了半锅热水,末了笑道,“刘叔真是巧手,这炉子正合我意。”
  不必多猜,这炉子就是后世东北农家多见的铁炉子,冬日里取暖或者烧水很是方便。
  但在土生土长的大元众人眼里,这炉子却太新奇太实用了。
  相对于炭盆来比,这炉子自然是更暖和。特别是小小的铁皮筒子导出了烟气,更是安全之极,再不必担心睡梦里被炭气熏得早早去寻了阎王爷。
  而那个平底锅也是神奇,炒菜或者烧水都极容易。
  “好,这铁炉子如此简单,却是有大用。”
  老杨第一个赞出口,冯简也是连连点头。
  大元铜贵铁贱,这么一个铁炉子造价不过三百文,却绝对是北地百姓过冬的好帮手。
  若是能推广开去,绝对利国利民。
  陆小米正低头仔细查找平底铁锅有没有漏水之处,末了满意的拍手笑道,“刘叔真是好手艺,过几日我得找他说几句,今冬就算了,若是开春儿开始就打制铁炉子,到了明年初雪时候进城售卖,一定会发笔小财。”
  “那可太好了,到时候我进城去卖!”陆老二大包大揽,扬着巴掌把自己的胸口拍的砰砰作响。
  陆老大也是笑着点头,倒是陆老三没想到妹妹会为他出行如此费心准备,甚至连取暖的炉子都安排了。他心下几乎被愧疚淹没,作为兄长,不能担起家里的生计,照顾妹妹衣食无忧,反倒要妹妹事事打算,实在是枉为男儿!
  “小米…”
  陆老三有些哽咽,看得小米怔了一瞬却是立刻醒过神来,笑嘻嘻岔开话头儿,“三哥可是舍不得家里,放心,我一定留着好吃的等你回来再吃!”
  众人都是笑起来,也是凑趣道,“那可坏事了,这一个多月我们要怎么熬啊!”
  即便再是不舍,再是准备齐全,陆老三还是在第二日天亮时候坐上了马爬犁。陆武天生是个喜动不喜静的浪子,手下甩起鞭子,不等众人多说几句话就兴奋的催着枣红马跑出了村子。
  安州多雪,即便天上没有落雪,北风催着残雪也常常到处肆虐。
  很快,陆家兄弟的身影就被雪原吞没了。陆小米惦记着三哥书呆,二哥鲁莽,很怕他们路上碰上什么祸事,但又不能跟着上路,只能勉强收了心事回转。
  没过几日,刘小刀又把第二只铁炉子送了来,陆小米把先前准备好的木架子扛出来,指挥大哥一并安放在东厢里。
  铁炉子烧起来,屋子里暖和许多,冯简下了地,穿着轻软的棉鞋,扶着围拢在屋子四周的木架子,慢慢在屋里走动起来。
  许是终于能够站着看世界,盘亘在他心里多日的郁气一下子就散掉很多。
  待得看见陆小米抱了新作的披风和羽绒棉裤进来,剩下那么几丝也都消失无踪了…
  陆小米一手搅着陶碗里的鸡蛋,站在门口笑着望向已经扶着杨伯转战到院子里的冯简,“毕三叔的药膏真是好用,这般下去,用不了过年,怕是陆大哥的腿伤就好了。”
  冯简闻言脚下一顿,老杨赶紧问道,“少爷,可是腿伤又疼了?”
  冯简点头应了一句,“还是吃不得力。”
  “那赶紧进屋去歇着,我这就炖蛋羹,冯大哥吃了睡一会儿,睡觉对养伤最好了。”
  陆小米赶紧回了灶间忙碌,倒是没看到冯简脚下如何不能吃力…
  这一日,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在为下一场大风雪养精蓄锐,居然难得的出了太阳,照在雪面反射回来,田野山林村庄,一片亮晶晶,刺得众人睁不开眼。淘气娃子们再也忍耐不住,堵着耳朵隔绝了老娘的喝骂,疯跑出家门凑在一起打爬犁,抽冰尜,热闹呼喊的震天响。
  陆小米正在院角推磨,打算把浸泡几日的黏苞米和糯米磨成浆,待得控去多余水分就成了黏面子,包上豆馅儿下锅蒸,就是北地最有名也最常见的吃食,粘豆包。
  虽然这种吃食不容易消化,却最顶饿,也最方便。前世小米所在的孤儿院经常吃,她常跟着老院长没日没夜的包豆包,对于这套活计熟练的闭眼睛都能做好。
  刘婶子带着几个年轻小媳妇上门的时候,小米已经磨好了一桶浆水,想要倒进布袋子里又力有不逮。
  刘婶子赶紧上前帮忙,嗔怪道,“你这丫头,怎么不找你大哥搭把手儿,小心抻了腰。”
  “就是啊,你们家里若是你倒了,可就没人做饭了!”
  几个小媳妇也是七手八脚接过陆小米手里的袋子,搬桶的搬桶,撑袋子的撑袋子,眨眼间就装好了米浆。
  末了,一个推磨,一个放粮食,又帮着开始磨浆水,真是麻利又干脆。
  陆小米推不过众人好意,赶紧进屋去拿了茶水和点心招待众人。
  “婶子和几位嫂子今日怎么来窜门了,家里都不忙?”
  刘婶子是个脾气爽直又不爱啰嗦的,平日同小米也最是熟识,这会儿见几个小媳妇儿都笑嘻嘻不说话,于是就开了口。
  “眼见就进腊月了,家里怎么可能不忙。但是再忙也不能耽误正事啊,你几个嫂子求我来帮忙说和呢。”
  “什么事啊?”陆小米听得一头雾水,心里琢磨着是不是众人看上了她的某样吃食方子,或者衣衫式样?难道是想借银子?
  好在刘婶子没有吊她胃口,直接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村里人眼见着你大病一场之后如此聪慧能干,都是羡慕。想要家里孩子,特别是小丫头们也读书认几个字,所以才寻了我一起来问问。”
  “读书学认字?”陆小米下意识望向正房东间,陆老爹许是还没有走出丧妻的苦痛,这些时日一直很安静。
  她犹豫了一下就道,“我爹最近身体不好,饭菜用的都少,我怕…”
  “哎呀,不是,你想岔了!”刘婶子赶紧笑着摆手,“陆先生的学问自然是好的,但村里孩子,谁也没指望将来能像谦哥儿一样考功名光宗耀祖,不过是学几个字,能写信,卖皮毛能算个银钱,别被人家骗就成了。”
  “啊,原来是这样啊!”陆小米如释重负,笑道,“婶子这么说,那我就可以胜任啊。”
  “傻丫头,就是来找你的。”
  听得陆小米这般说,一直提着心的小媳妇们都是欢喜起来,推磨的两个也放了手里活计围过来。
  “我家三丫聪明着呢,我就想着她学个写算,将来找婆家也比人家容易。”
  “就是,我家狗剩儿也不笨,跟他爹学剥皮,一学就会呢!但当猎户有什么出息,若是学的好了,将来去城里铺子做个学徒都好啊。”
  众人七嘴八舌,说起儿女都是一脸的期望,看得小米很是羡慕。不管什么时候,有娘的孩子都是个宝儿。
  还是刘婶子人老成精又心疼小米,立刻摆手止住众人的话头,笑着拉了小米。
  “小米啊,大伙儿知道你家里事都是你在张罗,很少得了空闲。你也不必整日教孩子们,每日抽出一个,不,半个时辰也成。你这些嫂子们都是做活儿好手,你这里有什么活计,让她们帮你做。每个月每个孩子再给你交十斤苞米面儿做束脩,你看成不成?”
  “呀,当然不行。一个村里住着,平时婶子和嫂子们可是没少帮我忙了,怎么能教娃子们几个字还收束脩?”
  陆小米极力摇头拒绝,“左右冬日也是没什么大活计,不过是一日三餐算不得忙碌。明日我就把西厢房收拾出来,让我大哥搭个土炉子,烧的暖和就能让孩子们来识字了。刚开始学写字也不必用笔墨纸砚,树枝和沙盘就行。不过,我家倒是没有多余桌椅,嫂子们谁家有多的,搬来暂时用用就好。”
  众人听得小米几句话就安排妥当,更是欢喜,自然更不好要她白辛苦,于是纷纷开口,“桌子好说,谁家都有。但是束脩可一定要收,否则把孩子送来我们多亏心啊。”
  “就是,就是,跟着师傅学个箍桶还要白做三年活计呢,娃子们学的可是写字,怎么能不交束脩?”
  陆小米被几个小媳妇吵得头疼,心里一琢磨倒是灵光一闪。
  “对了,我还真有一样东西想要,若是嫂子们坚持想给束脩,不如就用那样东西顶了吧。”
  “什么东西?”众人都是听得好奇,有心眼多些的小媳妇甚至悄悄摸了头上的银簪,猜测着小米是不是想要金银首饰。
  结果小米开口吐了两个字,却是惊得众人都是瞪眼张嘴巴,十分怀疑自己听错了。
  小米扯了扯自己的小辫子,笑嘻嘻又道,“嫂子们没听错,我就是要粪尿做束脩。别管是猪粪,还是人粪尿,统统给我拉来就成。”

  ☆、第017章 陆家识字班

  “这个…小米啊,这粪尿也太脏了。平日家里孩子爹拾掇茅房,我都嫌弃的不成,不让他里外洗干净就不能上炕。你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要这东西做什么?”
  “就是啊,这也太脏了!若是你不愿要苞谷面做束脩,那换成粳米或者皮毛都成,怎么也不能是那腌臜物啊!”
  小媳妇儿们也是七嘴八舌,很是不理解陆小米为什么要这么古怪又脏污的粪尿做束脩。
  一个女人顶一百只鸭子,被七八个小媳妇儿包围的陆小米被吵得脑袋嗡嗡响个不停,赶紧举手投降。
  “嫂子们,我错了,都怪我没有说清楚。”她借着给众人倒茶的功夫,赶紧钻出了包围圈,“嫂子们不要误会,粪尿是脏了些,但我在书上看到过,粪尿整治好之后最是肥田。开春之后,我打算试试。但是我家里就这么几个人,马粪又性热,容易烧庄稼根须,我才开口同嫂子们讨一些呢。”
  “真的?”
  众人还是不信,陆小米实在没办法拉了刘婶子帮忙,刘婶子想起先前的糖葫芦,还有陆家常有的新鲜吃食,倒是对小米的聪慧有些信心,于是迟疑着劝说道,“行了,小米聪明着呢,怕是讨要粪尿真有大用处。左右咱们家里也没用,就都给她算了。若是春日里,小米拿这粪尿没用处,咱们再装了苞谷面送来就是了。”
  这话很是有道理,众人互相对视一眼也就应了。
  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儿,小媳妇们就纷纷告辞回家了。
  孩子读书,在任何家庭来说都是大事,特别是身为猎户,更盼着儿女能学个一字半句,万一能脱离刀口舔血,整日同野兽斗生死的命运就更好了。
  自从家里媳妇儿出了门,老少都抻长了脖子等着,好不容易盼回了人,免不得就要拉着仔细问问。
  于是,陆小米讨要粪尿做束脩的事,没有片刻就传遍了整个老熊岭。
  有性子急的汉子已经是指了媳妇儿骂开了,“是不是你又小心眼儿了,不愿意给陆家粮食做束脩,小米一生气才要了这些脏东西?”
  “不是,小米真的就要粪尿做束脩,不信你们去问刘婶子!”
  小媳妇儿们委屈的掉了眼泪,拉了男人去刘家找刘婶子打证言,不必说,刘婶子因为热心肠,在村里人心里还是很有些份量的,很快给小媳妇儿申冤昭雪了。
  不说脾气急的汉子回去的路上,被媳妇儿在腰上软肉招呼了多少次,只说小米忙碌着拾掇西厢房。
  前世她几乎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教孤儿院里更小的弟妹写字数数了,这会儿要教十几个村童,倒也不打怵。
  西厢房里打扫干净,烧热大炕,空了许久的房间也就有了几分生气。
  东厢房里听得动静,杨伯就穿过院子里赶来帮忙。
  小米哪里好意思让老人家干活儿,拉了他在热炕上坐了,一边忙碌一边说些闲话儿。
  杨伯许是先前听了几句,这会儿就忍不住问道,“陆姑娘,那粪尿脏物真能肥田吗?不知你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
  小米早就想好了借口,听得这话半点儿没有迟疑,开口就应道,“我好像是在一本旧书上看到的,具体是什么名字,我也忘记了。可惜我娘过世的时候,我爹烧了很多书给她,许是就是其中一本,否则还能找出来给杨伯看看呢!”
  老杨好似也没什么怀疑,笑着点头道,“我家里也有几亩薄田,也做过农活儿。若是陆姑娘不嫌弃我这老胳膊老腿儿帮倒忙,到时候就喊我一声搭把手。”
  “好啊,杨伯。粪尿看着脏,其实沤成肥料对庄稼特别有好处,秋天时候多收粮食,这么想想也就不那么脏了。”
  一老一少说的热闹,忙完出来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小米拎了水桶正好见到陆老爹站在堂屋门口,于是就走上前把答应教授孩子们读书的事说了一下。
  果然,陆老爹没有反对,只是微微点头就回屋去了。
  他原本就有些消瘦的身形,这几日更是又缩水了一圈儿,石青色的棉袍随着走动晃动,如同挂在衣架上一般,很有些可怜模样。
  陆小米张口想说几句,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即便她不能感同身受,但是记忆电影里那些夫唱妇随的恩爱场景,还是常让她羡慕。对于陆老爹来说,若不是记挂这几个儿女,怕是早就追随爱妻去黄泉双宿双飞了吧…
  第二日早起,天上又飘起了不知道入冬之后的第多少场小雪。早饭刚刚端上桌子,送弟弟去书院的陆武就赶了回来。
  他原本带了满身的寒气,直接被一碗肉粥驱的无影无踪。
  陆小米本还想抓他问问书院的事,结果各家各户就送了孩子们。
  先前来探陆家的口风,可以是女人们开口,毕竟爷们更要颜面一些。
  但如今陆家应下了,孩子们以后就要拜在陆家门下,身为一家之主再不出面,就是待陆家不够尊重了。
  于是,男人们押着自家的鼻涕娃子们同陆小米磕了头,或者憨厚笑笑,或者吓唬娃子们几句,然后就被听得动静接出来的陆老爹迎去堂屋喝茶了。
  陆小米猜得这些当爹的必定惦记看看孩子们如何读书,于是简单安排了孩子们坐下来之后,就开始了陆家识字班的第一课。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
  稚嫩的童声钻出厢房的窗棱缝隙,隐约传到堂屋里。
  男人们齐齐闭了嘴巴,甚至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这是自家的淘气小子和丫头的读书声吗,真是从未有过的清脆好听,惹得他们胳膊上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
  至此,他们的孩子虽然不能说完全说脱离了成为猎户或者猎户娘子的命运,但起码读过书了,识字了,已经比他们更能耐了。若是祖坟冒青烟,兴许也能考个功名,光宗耀祖!
  陆老爹眼见坐在旁边的狗剩儿爹,捏着他最爱的青花杯子都已经指节发白,生怕再等下去,杯子就要粉身碎骨,赶紧干咳两声,劝道,“来,喝茶。不要惦记孩子们,小米那丫头不会亏待他们的。”
  “那是,那是,小米可聪明着呢,我家丫头要是能学到小米半分,将来就不愁嫁人了。”
  应声的是家里有闺女在西厢房的,平日听自家媳妇儿念叨多了,如今一开口就盼着闺女嫁个好人家。不要因为出身猎户被人嫌弃粗鄙,嫁去婆家也被轻看。
  狗剩儿爹终于放下了茶杯,也是瓮声瓮气应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当猎户的虽然比种地少受管束,但也是靠天吃饭,刀口舔血,谁知道哪日就被野兽吃了。万一狗剩儿有几分小聪明,多学些写算,将来进城做点儿小买卖或者当个学徒也比在家有出息。”
  “就是,就是啊,学了写算就是不进城,起码卖皮子的时候也不会被人家骗了银钱。上次,珍宝阁的那个冯扒皮,欺负我不会算银钱,硬是少给我一百文。”
  这话倒是勾起了猎户们不曾读书,不懂写算的悲惨过往,众人纷纷义愤填膺说起来,倒是让屋子里又热闹了起来。
  陆老爹这里招呼众人喝茶,陪着众人说笑,倒是没有多留意自家闺女教了孩子们什么。当然就是发现,他也没有心思多琢磨。
  倒是东厢房里,杨伯正搀扶着冯简扶着木架在屋里走动,听得读书声传来,初始也没在意,但不过几句,两人却是齐齐停了脚步。
  冯简眼里闪过一抹惊奇,开口却是淡淡,“杨伯,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启蒙书?”
  老杨皱着眉头想了想,末了应道,“不知,老奴自问读书也是不少,但陆姑娘今日所教却是从未听说。‘人之初,性本善’。三字一体,朗朗上口又蕴含深意,给孩童启蒙,倒是很合适。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
  冯简点头,没有再多说,重新上炕,轻轻把窗扇推开了一条缝隙。
  对面厢房里,小米根本不知道她正在教授的三字经,是这个世界里从未出现的书籍。
  一来陆老三已经在准备考举人,这些启蒙书籍早就卖回书画铺子换成了别的书籍,她昨晚死活没翻到半页。二来前世的老院长最是喜爱国学,孤儿院的弟妹们就是用三字经启蒙,她简直是倒背如流,今日也就顺手拿来先顶一下了。
  学习最忌讳贪多嚼不烂,特别是对于几岁的淘气孩子来说。
  陆小米带着孩子们读了一遍三字经,简单给孩子们说了说其中的道理。末了就开始教每个人写名字,狗剩儿,二丫,桃花,铁柱子,小栓子…
  爹娘们的愿望从来都是儿女平安健康长大,所以遵循着老人们“贱名儿好养活”的规矩,给自家儿女的名字都取的很…朴素!
  但写起来却是不容易,陆小米把着孩子们的手写了几个,就觉得很累。于是琢磨着,哪日是不是请老爹给孩子们都取个大名。
  她教起来容易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小子们还好说,丫头们若是长大了,嫁人生子了,难道还要被人喊着“二丫头”,“傻妞”之类,那可就太尴尬了。

  ☆、第018章 朴素的回报

  这般想着,她也没犹豫,直接同孩子们说了几句,果然,孩子们都是兴奋嚷起来。
  “小米姐姐,我要叫美玉,首饰铺子里的玉镯子最漂亮。”
  “我要叫将军,我爹说将军最威风!”
  孩子们七嘴八舌吵成一团,陆小米挥手止不住,就直接拍了手里的戒尺。
  这戒尺可是方才猎户们亲手递给他们的,淘气小子丫头们都知道,戒尺打身上,家里不但不会心疼,反倒回家还要挨揍,就立刻都安静下来。
  陆小米眼珠儿转了转,果断放弃了教写字,跑回后院搬了零钱匣子,每个孩子发了二十文铜钱。
  用铜钱学算术,就如同幼儿园里用水果一般。孩子们还从未经手过这么多钱,都是兴奋的小脸通红。
  小米带着他们从头数起来,做些简单的加减组合,待得每个孩子都学会十以内的加减法,天上的太阳已经到了头顶。
  陆小米又取了点心盒子,每个孩子发了一块桂花糕做奖励,打点的孩子们喜滋滋下课回家了。
  喝了一肚子茶水的汉子们领了儿女走在寒风里,忍不住问起了今日所学。孩子们藏不住话,都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汉子们都是听得欢喜,末了又开始犯愁,陆家待孩子们如此重视,又是取名又是教读书习字,最后还送点心。他们若是真的只用家里的粪尿做束脩,是不是有些太吝啬太不近人情了。
  于是,几个汉子凑在一处商量了半晌,到底琢磨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开春之后替陆家种地。
  身为猎户,除了会射箭剥皮,就剩了一身力气。
  先前陆家农忙时候都是在城外招了闲汉做工,据说那些闲汉欺负陆老大心软,很是糟蹋了不少庄稼。
  今年陆家是小米张罗管家,还要了粪尿做肥料。干干净净的小姑娘,怎么能接触这些赃物,不如他们这些人帮着处置就是了。也不怕做错,多问问,多听小米的话就是了。
  众人打定了主意,回家把娃子们扔给惦记了一上午的妇人们,就直接去了茅房或者猪圈。
  冬日天寒地冻,刨起茅坑自然是要多花费很多力气,但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味道小。
  很快,家家都有汉子挑了旧箩筐,快步出村往老熊岭下陆家的田地走去。
  每家负责二亩地,陆家的三十亩旱田也就被瓜分一空了。
  陆小米还不知道家里多了十几个帮工,这会儿刚刚端了饭菜上桌儿,就同陆老爹说起帮孩子们取名字的事。
  陆老爹听了居然难得打起了一些精神,应道,“这是正事,只要娃子们家里应了,我倒是不介意帮忙取几个。”
  “那好,爹吃过饭不如翻翻书,估计明日就用得到。”
  陆小米欢喜给老爹多夹了两块肉,琢磨着是不是以后要多给老爹寻些事情做。也许忙起来就没闲暇想念过世的白氏,自然也就不会再颓废消瘦下去了。
  老杨在一旁听着父女俩说话,一脸羡慕,望向小米的时候目光也更柔和了。这样的好闺女,托生在谁家就是难得的福气。
  倒是冯简还记得启蒙书之事,难得破了“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开口问道,“陆姑娘今日教授的那三句一体的诗文,出自哪一本书?”
  小米听得停了筷子,下意识反问道,“三字经啊,你启蒙时候没读过?”
  问完,她终于后知后觉想起这其中的“凶险”,立刻找补道,“我也忘记了在哪里看来的,只是觉得朗朗上口又简单,很适合教孩子们识字,于是就顺手拿来用了。”
  冯简点点头没有再说话,却是让陆小米更提心吊胆了,暗暗敲打自己,以后一定要更小心。一个谎言就要用一百个谎言来圆,小心最后谎言多到连她自己都记不过来了,那就麻烦了。
  倒是陆老爹听得闺女说出“忘记”俩字,微不可觉的变了脸色,干咳两声岔开了话头儿。
  冯简同老杨对视一眼,都是没有再说什么,但神色里的疑色更浓了。
  原本以为陆家不过是个普通农户,若说有些什么不同,那也就是闺女聪慧了一些,娇俏了一些,让人忍不住多疼惜一些…
  但如今看来,陆家倒好像蒙了一层又一层面纱的美丽少女,很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惹人想要探寻…
  第二日,淘气孩子们被老爹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